关怀教育论文范例

关怀教育论文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1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在教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人物展示来让学生回答“他们”分别提出了哪些先进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之间有何关联性,其中又有哪些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寻答案或是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2.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间的冲突。

教师处于教育者、管理者的地位,而学生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这些关系构成师生关系对立和冲突,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首先,要防范于未然,重视出示矛盾的转化,把教的目的转化为学的目标,把教师的管理意图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区别对待。其次,一旦出现对立和冲突,教师一定要冷静沉着,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来感染学生,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矛盾,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以后慢慢处理。这样不仅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实现了人文关怀教育。

二、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为人文关怀教育的途径

虽然高中历史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但也不是单靠死记硬背就能获取高分,教学中要能体会到历史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比如康有为,梁启超,林则徐等爱国人士的行为,对学生而言都是精神的洗礼,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育。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和留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很多教师只注重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关心成绩差的学生,认为他们成绩差是不努力造成的,跟自身的教学观念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教师多关心和鼓励成绩不好的学生,询问他们落后的原因,并由此根据学生的内心想法来教学,就能很好地实践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教师以巩固以往所学知识为前提,提出近代历史上我国在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上做了哪些探索,结果是怎么样的,造成这样的原因又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的,那么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答得越完整越好,其次是考虑到成绩较差的学生感受,给他们多点时间在书本上找答案,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或是跟不上上课节奏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自习的时间进行询问,并给予辅导,通过教师关怀,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让其他学生学会自主关心他人。

2.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分层教学。

比如有的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而有的学生则是记不住详细的知识点,但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方面的能力较强,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分层进行教学。还是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对其要求是能熟悉掌握清朝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制度、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内涵、武昌起义事件等书本阐述的知识点;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则以考查他们依据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为重点,类似于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进行探讨。除了书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外,关于历史事件所传达的精神也是教师需要重点教育的,在“辛亥革命”中烈士的鲜血,孙中山先生不怕挫折、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制订的“临时宪法”所体现的“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都是教师不容忽视的内容,也是突显人文教育的内容。

三、以重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健全的人格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点

人文关怀教育的关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互帮互助,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历史课本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有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让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介绍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反映了什么精神?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让他们各自在上课之前分工收集关于的资料,并讨论评价,这样在演讲时才能发挥自己小组的特色和对事件的独特见解。此外,经过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性学习,也能克服以往独立学习的弊端,学会乐于分享,当以后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能互帮互助,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能主动去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不仅有助于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朝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发展,而且受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染,能有效地建立起爱国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四、结语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2

一、古希腊伦理思想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否定

古希腊时期伦理思想并未对特殊教育予以肯定,大多认为残疾人不可被教育,只会给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更多负担。因而特殊教育人文关怀思考并不在这一时期的西方伦理思想视阈之内。首先,“教育是使人们从可感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唯一有效手段…把快乐、有益、痛苦和憎恨都适当地根植于儿童的心灵中…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残疾儿童由于残缺,并不能正常感受到快乐、有益、痛苦和憎恨等情感,所以无法提升心灵境界,因而无法教育。其次,理想的国家应由哲学王统治。而哲学王的教育要求儿童自3岁起,便依据不同年龄执行相应学习,学习内容上至哲学与天文地理,下至军事与人伦日用,直到35岁通过层层考核,评为哲学王,才可担重任。一个不具备正常感知能力的残疾儿童,显然无法提升其哲学思考能力,更无法接受教育培养城邦所需之诸德,因而被教育排斥在外。因此,在古希腊时期,残疾人的处境相当悲惨,“被迷信、巫术以及宿命论所包围,他们多被看成是人类的异类,受到伤害、驱赶和排斥。”总之,古希腊伦理思想虽然对城邦正义、理想国、人如何获得幸福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哲思而表现出很强的人文色彩,但这一人文色彩是以探讨健全人的生存与幸福为主旨的,与残疾人无关。由此,特殊教育的人文关怀根本谈不上。

二、文艺复兴伦理思想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正视

在西方伦理的文艺复兴时代,残疾人获得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这场古经整理运动使人们看到古典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与高贵,主张符合人性的生活享乐与个性解放,强调人的现世生活,提倡人的自然平等,关注每一个人(包括残疾人在内)及其真实需要,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人文运动与自然科学的双重推动下,一方面,西方伦理开始肯定残疾人的学习与生存能力:“肓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接受教育并和正常人一样过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迅速运用生理学、医生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积极治疗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改进残疾人教育教学方法。“在聋教育领域,庞塞采用选择性刺激的方法训练聋童说话……卡丹以经验心理学为基础,提出对感觉障碍者通过各种刺激物来对其进行有效刺激是完全可以使其接受教育的…英国的瓦利斯创造了以书面语为基础,融手语、口型以及舌位运动演示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法。”由此,残疾人的尊严、价值、需要等获得了肯定与重视,展现了西方伦理思想对残疾人教育的关爱,而特殊教育也正式走上了人文关怀的发展道路。

三、古典伦理思想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完善

在16世纪左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思想与社会界对残疾人的教育与人文关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时间,建立正规的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实现残疾人的尊严与价值。但显而易见的是,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有太大的不同,残疾儿童处于被隔离、与社会脱节的状态。对此,古典思想家通过对教育与人的本质的思考,为残疾人的教育及其价值实现奠定理论根基,进而展现西方伦理对特殊教育的人文关怀。“教育的绝对规定就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就是说,教育是推移到伦理的无限主观的实体性的绝对交叉,这种伦理的实体性不再是直接的、自然的,而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提高到普遍性形态的。”在黑格尔看来,残疾人的自然天性虽有残缺,但残疾人教育仍应致力于解放其天性,并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可普遍的,可接受的伦理本性。这样的残疾人教育是实现了教育的本质的,否则只能被称作残疾人培训。马克思从“人”学意识与“关系”视角,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的本质论述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存在的本质不是其出生时所拥有的自然禀性,而是其出生后参与社会所承载的各种关系。进一步讲,残疾人的自然禀性虽稍逊于普通人,但只要其能参与社会,则可获得与普通人一样的平等与认可,确证其存在。由此,西方的特殊教育走上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发展模式,并因此而展现出十分深厚的人文关怀。健全人与残疾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发展人性,建立关系,确证存在,最终实现各自全面发展,从而为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积极融入社会,努力实现价值奠定思想基础。与此同时,特殊教育也进入人文关怀的快速发展历程。

作者:魏冰娥 贺云凤 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市公民道德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

*本文系2012年重庆师范大学教改项目“我国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创新研究”;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人本主义与高校思政理论创新研究”(14SKSZ12);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道德金规划比较研研究”(15YBX-ZO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晓沦译.柏拉图著:《柏拉图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9页。

[2]张福娟、马红英、杜晓新:《特殊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从古至今,“男尊女卑”一直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性别问题也是长此以往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女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一方面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义务,另一方面,女教师作为普通的女性则要关注婚姻和家庭所带来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在教育体系下,科研及学术都以相同标准对待男女教师,迫使高校女教师在面临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的同时,承受学校及家庭,科研及生活等双重压力,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使其成功。

(一)双重身份

定位模糊女教师在学术科研及家庭上承担着双重身份,在不同岗位面临着不同的角色扮演,对于学术方面,女教师与其他男教师一样,首先的身份都是一名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与教学中,这其中与其他男教师考核标准,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而相对于家庭方面,女教师则是充当着贤妻良母的身份,主要的精力则在相夫教子等方面。我国历来的性别文化而言,一直流传下来的是,对于男女之间的评价而言,男人主要看重事业,女人主要看重家庭,这也足以影响着女教师所面临的身份及定位。高校女教师作为现代化女性,并且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在一定程度希望通过自己专业水平能力及自己科研成果,从此摆脱女教师的困境。但是,在面临晋升等问题方面,男性教师明显占据优势。长此以往的不平衡迫使女教师偏向家庭,从而抑制高校女性教师专业发展。

(二)双重压力

目标冲突在学术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目标分为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从物质目标而言,学校赋予的是教学目标及科研目标,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发展自我,相对于家庭而言,受“贤妻良母”这个词的影响则家庭目标往往是无私奉献、相夫教子,一心一意为了家庭。另一层次下,精神目标下,学术活动则要求女教师敢于创新、独当一面,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家庭的影响下则要求贤良淑德、贤妻良母的形象。这两者目标上,不论是女教师的天平倾向于哪一边,都是势必对女教师专业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女教师以学术为重心,则家庭势必会顾及少,常常会导致家人的误解,对于感情及婚姻造成影响。

二、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女教师自身生理特点

女教师一种身份为女性,女性一生中面临着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等重要时期,女性教师作为女人,一些妇科疾病等影响是伴随着每一个女人,这些问题都将可能引起女性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从而引发一些健康问题。

(二)女教师事业心普遍低于男教师

据了解,一些女教师认为取得科研上成就是男教师的事情,有些女教师则愿意平平淡淡度过自己的教师生涯,对于职称方面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则会将自己一些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满足于现有的状态,从而导致女教师成就不多,科研成就也较男教师而言相对较少。

(三)社会偏向较明显

社会上广为流传“男主外、女主内”根深蒂固在每个人心中,社会评价偏向于男性教师,无限夸大男教师的地位,然后一旦女教师在科研成果或者学术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就会被社会赋予“女强人”这一称号,让女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社会舆论。

三、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自我素质,规划自身专业发展路径

解决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根本上只有从个人自身解决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女教师从自立、自强、自尊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我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男教师相抗衡,才有能力使之学术与生活之间相平衡。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制定自身专业发展的计划及规划,如自身在教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则需要在教学上添加自我风格,将课堂活灵活现。女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阶段也是尤为重要,女教师要根据自我的专业发展阶段制定不同专业规划,以此更长久的发展。

(二)加强家庭分工,改善女教师双重身份

虽然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但是男女平等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中,家庭的其他成员应该一起面对家庭,一起解决家庭琐事,将女教师的家庭压力分解开,在女教师教学压力繁重的同时,家庭成员理应给予理解和坚持,多多支持女教师,给予其鼓励,尽量减轻女教师在家庭的责任感,帮助女教师适当做出调整。

(三)缓解女性压力,提供优质和谐校园环境

高校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风格,多关注女教师在学校的情绪变化,通过一些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女教师工作激情,缓解女教师心理压力,提供一个和谐校园环境。定期对女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及心理辅导,激励女教师健康快乐的工作。

(四)优化社会环境,推动男女性别社会公平

政府乃至国家应该给予女教师更多的鼓励及关怀,虽然有些传统思想已经无法马上改变,但是优化社会环境是当前对于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将社会舆论减少,推动男女性别公平化,有助于我国女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亮梅.高校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44-45.

[2]李雪燕,姜淑梅.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干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31-133.

[3]黄欢芳.双向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冲突隐忧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2):92-99.

[4]谢倩.高校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压力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6):25-26.

[5]李明勇.高校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69.

[6]潘锦棠.向公共家庭政策要妇女公平就业权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74-79.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中小学;述评

    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于2007年6月1号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随着新版《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教师体罚学生的这种行为暴力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与之相随的是一些诸如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方式逐渐呈上升的趋势。这种方式被称为语言暴力。它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教师这种语言暴力现象和其导致的后果也常有披露,希望借此让人们对语言暴力这一现象有足够的重视。但即便是这样,教师语言暴力在目前的中小学校园中也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中国知网为资料来源,对所搜集的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为应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概况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对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并辅以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张雪梅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运用了调查法这个研究方法外,其余的13位研究者都是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来研究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

    研究视角是社会立法、执教环境这个社会视角、教师自身素质积累与提升这个学校视角和家长监督反馈这个家庭视角相结合。社会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学校视角的文章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家庭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其对策》、《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和《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由于研究者们在进行问

    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是多视角相结合,所以文章的视角分类也是有交叉的。

    从所搜集的15篇文章来看,除了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研究者们的研究路径基本一致。开篇先对语言暴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它的成因和对策。张雪梅的调研报告则是以调研情况和对应的统计图表开篇,然后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研究

    对于语言暴力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从表现形式、表达途径及形成后果这三方面来进行综合界定的。但桑青松的界定更为科学、全面。他认为,语言暴力是指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 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1]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研究

    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研究者们的分析虽然或宽泛或细微,但其观点都基本一致,综合起来有教师自身素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1.教师师德修养缺失。

    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元化。这样的大环境,使得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匮乏和缺失,师德素养出现了“知行背离”。[1][4][5][6][11]   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占据了主导,甚至会把自己的个人负面情绪宣泄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施以语言暴力。除此之外,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当,[2]认为教师就应掌控一切话语权,在师生关系处于绝对的主导者、权威者。

    2.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由于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节奏较快,以及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教师普遍心理压力过大。[2][4][13] 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缓解途径,教师便把对学生使用暴力性语言作为一个宣泄压力的出口,以对学生实行语言暴力这种方式来排解自身压力,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也是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关注的一个因素。

    3.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与实际的教学不相吻合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5] 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否,以及在校表现的良好与否都与教师的晋升和职称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失去耐性,进而采用语言暴力就不足为奇了。[6]同时,我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激烈的教育竞争,使得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容易恶言相向,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6]

    4.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一切言行必须无条件服从,稍有冲撞和冒犯都是大逆不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家长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教,认为教师的责骂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大的社会期望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也就持续并生长着。

    这一点在桑青松的《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和陈燕红的《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都有所提及。

    (三)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归纳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种种对策,可综合为教师自身方面研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两个大方面:#p#分页标题#e#

    1.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在教师的再教育过程中要以德育为重,德育的加强是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2][4]培养教师个性品质的健康。同时,教师应树立对话意识,培养对话精神,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5] 此外,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还应研究批评的艺术,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共创师生和谐。

    2.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之一。要使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应该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每个老师要上好心理辅导课,并聘请心理老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6]对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5]

    3.营造良好的执教环境

    良好的执教环境是减少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社会要通过政策调控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执教环境,引导社会更新教育理念,[4]改善教师聘用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变应试教育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在立法遏制教师语言暴力方面,地方法规已先行了一步。《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 23 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不得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9]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应更完善外,教师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家长则要依法实行监督机制,[1]对于学生,更应该加强他们权利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依法执教。[4]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已有的研究对将来针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和对策问题的深化和细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相对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弥补和克服这些不足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一)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研究者们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普遍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只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缺乏将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的研究与相应独立学科的理论间的合理联结。教育科学研究在理论层面首先应该指向教育理论本身,如果没有适当的概念框架,科学研究要么是盲目的,要么是无效的。因此,在今后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寻求适合的理论来支撑所进行的研究过程及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二)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多采用定性描述分析,只有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采用了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但她们所做的定量研究的调查范围小、样本少,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而且这些定量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上,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细化。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将定性讨论与简单的描述分析提升到更为严格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不够

    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与深入。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单从某个学科介入研究虽有重要的学科意义但也难免存在本学科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融,在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应考虑采用经济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四)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

    纵观有关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所有文献,每个研究者在进行问题研究时的着眼点都是学生,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谋求学生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分析的原因大都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大都是如何从教师自身做起。对教师自身的身心、教师的执教环境和当前的教育制度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还是有所缺失,今后的研究中,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行性对策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五)深入的个性化研究不足

    现有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进行研究的,缺乏分层分类的视角。群体的研究注重了共性,但同时也忽视了群体不同成员的个性。这使得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例如在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对于教师的性别、年龄段、教龄、学历和职称做一个分层研究。显然,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语言暴力程度是不同的,暴力的成因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也是不同的。研究者们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区别性的分析探讨。今后,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可采取分层研究,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体现了研究者们严谨的态度和开阔的思维。但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会在将来的一段时期继续存在着。研究者们所分析的原因是否透彻,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这些仍有待检验和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仍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2] 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3]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2.

[4]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5.#p#分页标题#e#

[5] 付志娟.教师课堂暴力浅析[J].教师教育探索,2008,12.

[6] 陈华安.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7]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8] 文清.教师语言暴力源于心理压力[N].北京科技报(健康•心理),2004-02-25(B26).

[9] 朱磊.立法应向教师暴力说不[N].法制日报(立法•人大),2006-02-28.(003).

[10] 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11).

[11]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J].教育理论研究,2008,1.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心理契约;诚信教育;大学生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优良品质。因此,诚信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是期望和需求,人与人之间诚信交往也会彼此产生期望、情感、承诺。

一、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毫无疑问就是诚实守信、信守承诺。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诚”是信也。从言成视。“信”是诚也。从人从言。根据诚信的基本内涵及性质来讲,诚信教育的内含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并采用一定的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受教育者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的活动,属于道德教育范畴。后者是指一切有关诚信教育和诚信原则的活动[1]。除此之外,还包括经济诚信教育、文化诚信教育等,本文主要讲的是狭义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诚信,诚信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更是大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将心理契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群体,其社会实践经历还较为欠缺,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形成,这就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高校可以制定良好的机制来塑造大学生的人格,教师也要身先垂范、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好地发挥师德师风的作用。诚信,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上,也会受心理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心理契约这一视角出发,探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以期能为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好,诚信意识、诚信素质和诚信行为也较高,大部分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诚信素养,并做到了诚实守信、自我约束。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有了全面的提高,对诚信的功能也有了全面的认识,其对诚信的行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素养和诚信行为都有了很大提高,对诚信的功能认识也比较全面,对于诚信行为和非诚信行为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仍然有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素养和诚信行为缺失,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正常的人际交往,这些诚信缺失的表现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表现

1.交往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诚信,相互承诺,兑现诺言,是对彼此的尊重,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础。以诚待人、信守诺言,这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一旦打破这个准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破裂。诚信交往更多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交往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不信守承诺、网络欺诈等诚信缺失的现象。不兑现承诺在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经常发生,有些学生认为只是一个小小的承诺,无关乎个人的道德问题,殊不知这个小小的承诺已经关系到个人人格,不信守承诺,诚信缺失,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例如,有的大学生答应了别人某件事,却没有做到;有的大学生出去约会经常迟到也不及时通知对方;有的大学生不能认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经常对教师和同学轻易做出承诺,结果失信于教师和同学。在生活中,网络欺诈现象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不仅仅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隔空对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这种虚拟性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使个人信息隐藏,不容易了解一个人,这些可能会造成网络欺诈现象的发生。2.学业诚信缺失。学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时有发生,这将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例如,考试作弊、成绩造假、论文抄袭、网上等,这些诚信缺失的表现,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考试作弊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屡见不鲜。近年来,有一项关于考试作弊现象的调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对2000人进行了一项民意问卷调查,调查显示,“60.4%的受访者确认自己或者周围同学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66.6%的受访者感觉当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普遍,50.6%的受访者建议严格考场纪律,杜绝大学生作弊[2]。可见考试作弊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很多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作弊现象比较普遍,学业诚信的缺失依然存在。还有些同学为了一己之私,对学习成绩进行造假等。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网上的情况及论文抄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学生为了毕业,网上买论文,这不仅扼杀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否定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成果,也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还有一些学生为了应付毕业“东拼西凑”出一篇论文,这不仅仅涉及个人的道德问题,也涉及学校的学风建设问题等,这些都是学业不诚信的表现。以上这些表现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理契约破裂后的表现,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维持好心理契约,防止其破裂。3.择业诚信缺失。高校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毕业将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在择业诚信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简历上填写虚假信息、随便和用人单位毁约等。现在的文凭造假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为了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在简历上填写一些虚假信息,来蒙骗用人单位,存在侥幸心理。例如,篡改成绩单、伪造荣誉证书、编造社会实践经历等。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部分大学生投简历都是“全面撒网”,碰到有签约意向的用人单位,不管感不感兴趣就盲目签约,签约之后去不去单位,还要经过一番斟酌,最终会选择待遇好、福利高的单位。这就会出现与其他用人单位的随意毁约现象,造成择业诚信缺失。无论是学业诚信、交往诚信、择业诚信,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是否满足大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如果满足了大学生的期望、需求,即心理契约维持的好,那么,大学生的诚信实效性会更强,一旦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心理契约出现破裂,大学生的诚信实效性就会降低。

三、心理契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联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心理契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相结合,也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心理契约的核心主要是期望和需求及心理上的一种无形的约束,而诚信教育也强调期望和需求。同时,也强调双方的共同约定及承诺。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心理契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为教育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在实践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诚信行为。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及类型

心理契约最早应用于管理领域。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ChrisArgyris)于1960年在《理解组织行为》中最先提出了“心理的工作契约”的概念,他使用这一概念描述了工厂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理解和默契关系。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3]。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4]。笔者认为,心理契约是一种无形的、强调双方的心理期望和需求的、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契约。心理契约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交易型的心理契约;一种是关系型的心理契约。交易型的心理契约主要以双方各自的利益为最终目的,很少考虑个人的情感、期望、需求及思想。关系型的心理契约主要强调组织与员工双方的情感、期望、需求等因素。本文所研究的心理契约的类型主要是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在高校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要群体,而高校则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主要阵地。在高校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大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这之间也存在一种契约,这种契约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这里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所讲的是一种关系型的心理契约。

(二)心理契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之间的联系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契约关系包括“教师—学生”的契约关系、“高校—学生”的契约关系、“高校—教师”的契约关系。本文主要讲“教师—学生”的契约关系。1.心理契约的类型符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需要。本文所讲的心理契约的类型主要是“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其主要强调的是情感、期望和需求。目前,在高校中对大学生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情感等。同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彼此之间的信任等,强调的是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型的心理契约的特点也同样强调这些内容,所以,关系型心理契约符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需要。在高校中“教师—学生”的契约关系维持得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就高。2.心理契约的特点有助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系型心理契约具有非功利性、动态性等特点。心理契约的非功利性,强调的是一种情感,而非金钱。大学生诚信教育也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人格的培育,注重的是教师对大学生的情感关怀、需求的满足等,这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实效性。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心理契约的动态性特点也有助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把握好大学生的动态心理特点有助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心理契约也具有动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无形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如果维持得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就更高。

四、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关注大学生的需求

心理契约最核心的内容是期望。在教师和大学生心理契约缔结并维持的过程中,满足大学生的期望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围绕学生、照顾学生,与大学生诚信交往,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加大学生的情感归属,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同学、教师之间的交往应本着诚信的态度,这样班集体的凝聚力才会更强。当然,学生的期望和需求不是随意的,也并不都是切合实际的,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才能设置合理的期望和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观察,了解他们各自的学习能力并加以引导。从个体心理来讲,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通过理论知识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教师了解每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及期望,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能够自己独立达成的期望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学习诚信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教师还要找出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诚信教育,不能一味灌输,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实际的期望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用的恰当合理,能够与大学生所期望的方式相一致,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才会更强,同时,心理契约才得以更好维持。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的身先垂范作用也很重要。在心理契约的缔结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都很重要,教师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大学生进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人格还不健全,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因此,诚信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要诚信,教师也要诚信,只有教师做到诚实守信,发扬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能够以其为榜样,督促自己做到诚信。例如,在学习上,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可能会抄袭别人的论文;还有的教师答应学生的事情没有做到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同样,学生的期望值也会随之下降,影响其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亦不容忽视。第一,高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相关文件及政策,对学术不端的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惩戒,防止此行为再次发生,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心理契约是建立在双方相互期望、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期望不能被满足,心理契约就会破裂,如果教师的学术行为不端,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期望值一旦受损,心理契约也就会破裂,信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维持好良好的契约关系。第二,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身先垂范,为人师表。如果对学生做出了承诺,就要努力去实现,这样会提升在学生心中的人格魅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也会有归属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诚信无处不在,这样也是一种诚信教育方式,实际效用会更强,心理契约也会很好地维持下去。

(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

在高校中,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诚信行为和非诚信行为的能力,但由于受到周围和环境的影响,可能自律意识会受到动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也显得十分重要,心理契约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诚信自律意识的提升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不仅需要大学生学习诚信文化知识、掌握诚信道德原则,还要践行诚信道德行为。同时,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期望”,只有教师深入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及需求,才能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大学生关于诚信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帮助大学生很快地消化其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第一,从理论学习方面来讲,就需要教师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期望的、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例如,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课、自由辩论等,这样学生对诚信教育的理论知识就能掌握得更加牢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督促其践行诚信行为。同时,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去接受诚信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主动消化,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契约始终贯穿其中,教师要时刻与学生保持沟通,满足学生的合理期望,维持好心理契约,要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第二,增加学生的情感归属。学生诚信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就要增加学生的情感归属,心理契约的维系更要强调情感归属。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真诚,诚信自律意识更加牢固,诚信教育就能更好进行。学生走入社会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会考虑周全,做到诚信择业、诚心待人等,同时,其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也会更好发挥。

五、结语

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期望及需求。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出发,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契约关系。教师关注大学生的需求,了解大学生的能力,才更能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诚信理论时设置合理的期望目标,维持良好的契约关系;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做到为人师表,才能维持好与学生的契约关系,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督促大学生践行诚信行为;提升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教师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强化,维持好良好的契约关系,诚信教育才能更好发挥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姚刚.大学生诚信教育论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56.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6

一、当前大学生危机意识缺乏的表现

1、大学生失联事件频频发生

2014年全国多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联、囚禁、遇害事件。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在失联半个月后被确认遭抢劫并杀害、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四天,并惨遭殴打、性虐。这一例例的侵害事件不仅令人对受害者感到怜悯,对犯罪嫌疑人的恶劣行径感到愤慨,更在社会及高校引发了一场对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大讨论,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担忧。

2、大学生对公共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

公共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等。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难免就会遭遇公共性危机。当前大学生对公共性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意识,缺乏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掌握的应急知识与求生技能较为薄弱。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根本不懂得我国公共危机发生的情况,对身边潜藏的危机普遍缺乏警惕。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参加过类似危机事件的应急办法培训,具备基本的应急常识和处理技能。危机来临时,不能保证学生顺利脱离危险。

3、大学生对各种诈骗行为的甄别能力差

诈骗是危害公民财产安全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发展,诈骗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升级。诈骗的技术含量也在日益增强。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行骗之外,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新形式不断涌现。同时,花样繁多的骗人行为也已走进了大学校园。针对学生特点的校园诈骗案件频频被曝光。如:每年秋季奖助学金评比期间常见的电话诈骗,学生从事兼职活动受骗,学生参加各类培训受骗等等。诈骗的形式手段无论怎么变化,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掘取钱财,但大学生对此类骗术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常常因为贪图骗子承诺的利益而收到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大学生危机应对意识缺乏的原因

1、思想过于单纯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大学生活的无忧无虑、丰富多彩,与社会实践的脱离使得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过于单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他们很少有人主动思考隐藏的危机,对发生的事情也缺乏必要的思索,思想的单纯导致了面对危机事件时表现出的茫然不知所措、无以应对;对于骗局很难甄别,容易走进圈套。

2、教育体制的缺陷

我国教育体制重基础理论培养这一模式已经存在数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以求适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情商教育的缺陷一直未曾有着彻底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大学生面对危机时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各种危机、骗局面前显得无所适从。

3、安全问题认识与防范意识不足

目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寝室的安全管理、休闲娱乐等方面。从学生管理的角度看,学生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是影响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倘若大多学生选择通宵上网、暴力游戏、等消极的娱乐方式,那在学生中间出现打架斗殴、对网络交友的疏于防范等等则在所难免。寝室内私拉电线、随处吸烟、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等已经成为火灾等人为公共危机的直接源头。学生对于安全隐患的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更谈不上防范与技术性的处理。

4、缺乏适当的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应当作为一项基础教育长期开展,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安全教育还处在宣传阶段,还未形成具有全局规划的、目标发展的层次,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应当作为学生工作的常态化来抓,还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可做可不做。虽然近年来,结合国家文件要求,各高校也相应出来了一些具体的政策要求,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等等,但在开展效果上并不明显。在根本上并未解决当前大学生危机应对意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缺乏适当的安全教育策略与实施办法。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移动新媒体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其对教学效果的积极效用非常明显。目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还是集中在主题班会、各种管理规定的解读、实践活动等等。但是取得的效果略见一斑。归其原因,由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层次不齐,自觉意识存在差异,价值观念不同等等,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被动之处。为此,我们想要更好的在学生中间进行安全教育,就必须寻找适合学生自身需要,能够对其产生心理满足的方式途径。移动新媒体就应对被视为一个重要手段。将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公共危机发生与处理办法、宿舍安全隐患、人际交往陷阱、网络电信诈骗等系列知识作为专题通过网络平台、手机通讯平台予以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宣传的范围与幅度。其次,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将典型案列产生的后果利用新媒体给学生做生动、深刻的展示,使其在心理上真正承认并乐于接受这项教育。

2、加强学生危机应对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针对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危机应对技能缺乏问题,学校可以根据个案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拟定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模式,设计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摸仿情境,加以演练。后通过突发事件处理小组的总结让老师、学生都能亲身参与,进而强化自身的危机感。在实际操作中也能检验出学生对危机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

3、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不仅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层次,更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大学生安全教育离不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将校园的安全设施等硬件建设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将校园的文化软环境作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做。

作者:李蓉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第二篇: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现状

(一)认识滞后,体制不健全

部分老师仍然认识不到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安全教育课可有可无,甚至占用了专业课的时间,没有将安全教育课摆到足够的高度。体制建设方面,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系列,从上到下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二是存在零敲碎打的情况,部分安全教育内容是穿插在班会中进行宣教,致使学生安全教育没有完全走主渠道。三是安全教育课的讲授时间、内容、教师、考核等,都是比较随意的规划和计划,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

(二)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及科研建设有待加强

一方面“,讲座式教学”和“照本宣科教学”的普遍性,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每年入学新生有成千上万人,以讲座的形式将安全知识灌输给学生,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接收到,确保不了教学质量,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容易产生“左耳进右耳出”的效果。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厌恶。安全教育课程特有的性质决定了讲授该门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授课教师的上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建立《安全教育课程》教研室,教师队伍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教研活动,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

(三)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在一些高校,安全教育课的课时费没有完全按学校课酬标准支付,可能这也是部分老师不重视安全教育课的原因之一。另外组织安全演练、购买相关教学资料及设备、成立教研室、组织师资培训、举办教研活动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途径

(一)逐步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具有自身的特点,在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着手,进行认真规划、严格执行,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走向完善和规范化。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素养的目的。

(二)强化师资队伍

一是要制定师资培训学习计划,逐步建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队伍,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者参加国内外与本课程相关的研讨会,提高业务水平。二是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课程研发。一方面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互相交流、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有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应用的实效性,本文建议可以在课堂中应用另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安全教育属于实践与情境性较强的课程,利用情境教学法授课,让学生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过足“戏瘾”,学生在参与的同时自然也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积累各种科研经验,使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穿插大量的实践知识,丰富课堂内容。三是重视学历层次的提高,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提高学历水平。

(三)给予保卫干部更多的关怀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保卫干部起着支柱性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干部的学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一部分具有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学历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和安全保卫工作专业的人员充实到高校安全保卫战线,他们懂得安全方面的知识,又走在安全保卫的一线,已经具备资格和能力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师的任务及组建安全教育教研室,但是目前保卫干部在职业培训、风险津贴、职称评定方面,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个人成长受到一定的阻滞。为了鼓励更多有志有才之士充实到安全保卫工作中,为学校安全及安全教育增添更多色彩,希望保卫干部在个人成长方面得到更多关怀和支持。

三、结语

大学生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已经走进课堂,但是重视度还不够,在当前校园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形势下,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改革研究,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莫丽燕 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范畴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主体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项教育应包含如下内容。第一,生命安全教育。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灾等;事故类,如交通事故等;刑事犯罪类,如杀害、抢劫、绑架等;生活隐患类,如宿舍用火用水用电不当引发的事故、饮食不注意导致的食物中毒等。要教育引导学生规避以上因素,学会防灾自救。第二,财产安全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财产的不正常损失,如因盗窃或诈骗等导致的财产损失。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持有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遇到学业就业压力,看到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等能够积极进行心理调试,不致抑郁彷徨,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伤自残等举动。第四,网络安全教育。要教育引导新形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提高警惕,不能沉迷其中,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教唆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新形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仍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二)校园因素

1.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扩招而新建的校区不少位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水平不高,刑事犯罪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2.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报告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投入较多,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工作陷入被动。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多数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过马路闯红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少不了馋嘴要吃;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往往不强。

2.过分溺爱对大学生安全产生“负能量”新形势大学生多为“90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溺爱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对危险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高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淡定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甚至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于必修课,用“学分”的刚性要求唤醒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这也凸显了实用技能的重要性,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

(1)基本逃生技能,如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不要贪恋财物等。

(2)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如加强个人财物的保管,接快递保持警惕,不贪占小便宜等。

(3)基本急救能力,学校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等教会学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具体操作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不要沉溺其中;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出现问题。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转换思维,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针对性。

2.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如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派出所,帮助学生对社会整体安全形势以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地域、场合、时段有直观的认识。

3.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生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例如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与网络、影视公司合作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确保有备无患。

2.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网络、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将学生送入学校后“大撒把”、对学生安全不闻不问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摸排掌握,任何一方了解到影响学生安全的不利因素均需及时向另一方通报,共同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学生安全实现从学校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作者:董子静 陈征微

第四篇: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

互联网络的确是一个信息宝库,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中除了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外,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以及虚假信息也充斥着网络。这些不良信息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中拥有很多陷阱,也有很多木马、蠕虫、病毒等恶意软件,如果不加强重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譬如大家人所共知的熊猫烧香等病毒全球大面积感染事件、趋势科技等数千网站被挂马的黑客事件,今年破获的境外网上银行诈骗案等事件以及网络博客钓鱼事件等令人深思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网络世界充满着信息安全威胁。然而,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非常薄弱,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毫不例外。当下的互联网正在改变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搞好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大学生本身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合格人才的最基本的条件。了解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现状、研究信息安全教育措施业已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现状

1.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以我们对唐山所在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有28.6%的学生由于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事件对自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37.5%的学生选择不清楚,由于未防范软件漏洞导致发生安全事件的占总数的45.2%,登录密码过于简单或未修改密码导致发生安全事件的占35.1%,足见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之薄弱。尽管如今众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高校属于信息安全高危环境,但只有少数高校进行这方面意识的培养,也很少有高校能够达到指导教工和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信息系统安全在现有科技和新兴科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些学校中开展的尚不健全且目的不明确的教学研究项目可以反映出当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很低。与此相反,信息技术的进步却不断要求学生具备更多信息安全的知识。显然,这两方面已经成为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常常陷入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多数研究局限于信息安全对于军事的价值和意义,工业、商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用途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投入。这种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的缺乏将造成一个恶性循环,高校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将成为未来企业中的中流砥柱,由于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可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重要的商业信息暴露于危险之中,或者在遇到这种不利的处境时束手无措,而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明显滞后。也以我们对唐山高校的调查为例,发现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滞后。滞后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对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快速发展的网络已经延伸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搞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但可以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培养优质人才的需要。第二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培养健康、理性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系处理不当。搞好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但能提高大学生自我防御、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的能力,同时也避免大学生本身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是高校保证其“产品”高质量、高出品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三是未能处理好安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设置的关系。不少高校片面认为大学生安全信息教育不是学校教学内容可有可无,因而大学生的安全信息教育也就不能列入学校的教学日程。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6.5%的同学表示,学校的信息安全教育不系统。

3.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缺乏重视程度。学校的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的水平。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各个高校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第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安全领导或管理机构。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安排,有的学校把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放在各院系办公室,有的放在学生处,教务处,有的放在保卫处等等,从管理体制上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第二是没有把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信息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专业教师和教科书寥寥无几。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一般也只是以报告、宣传等方式零敲碎打,致使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全面系统。第三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没有信息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信息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说,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应有的位置。

4.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制度不健全,没有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教育手段落后。多数高校教育手段都是老一套,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脱离实际,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缺乏系统性。教育过程比较随意,而在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和防范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

作者:曹健 工作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第五篇:当代工程类大学生安全教育

1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素质涵义

教育学是这样解释“素质”一词的,即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身体品质和素养。

“人才素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心理素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情操素质。用下图表示工程类人才素质这三方面结构。

市场对工程类大学生的,要求是由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多种知识结构、技能和心理结构的工程类人才。一般是具有两门以上专业知识,既懂技术又懂安全、经营管理,有广博知识,基础扎实的人才。这种工程类人才应具有三张通行证:第一张是职业性的,即具有较强实践技能与较高理论水平的统一;第二张通行证是学术性的,即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造诣的统一,工程专业技术和安全、经营能力的统一;第三张是关于职业道德的通行证,要求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统一,即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

2工程类大学生人才安全素质现状分析

从工程类大学生的三维结构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受到了极好的锻炼和考验,各方面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也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

(1)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安全知识指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能力方面指辨识危险源及防止事故能力。在工程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上,企业欢迎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但一些企业普遍感到,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外语、计算机的应用知识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知识,但工作适应能力差,如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有关的安全知识,缺乏基本的辨识危险源的能力,“三违”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安全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少,能力低,或专业知识局限于单一的本专业范围。

(2)观念、情操素质方面(与安全有关的)。安全观念指安全的生产生活观念,如“三不”观念(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人伤害)。从总体上看,工程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很好的,但是,其中主要缺乏安全观念、缺乏安全责任,如部分学生伤害他人和被他人伤害。

3工程类大学生所必备的安全知识、能力素质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分析。从它们之间关系来看,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辨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安全知识是安全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升华形成安全素质。安全素质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其中一项即为知识、能力,安全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知识更快地吸收、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工程类大学生所必备的安全知识、能力、素质。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和内涵后,才能建立合理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才能改进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般来说,工程类大学生所需安全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安全经济学基本理论;事故及预防理论;安全投资理论;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事故损失理论;安全文化方面的知识。

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一般是:预防事故的决策和控制能力;辨析危险源的能力;协调安全投入与生产的能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安全经济效益分析技术;安全投资与成本分析的能力。

4工程类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目的,明确规定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任务,一方面要把这种需要不断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将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另一方面,要重视个别学生的差异,尊重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个性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既是学生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目标;另一方面是个体目标。

(1)培养目标应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安全、舒适和健康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不断成长的受教育者来说,表现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表现为较低层次的教育和较高层次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表现为个体对环境认识的不断丰富,以及改造世界能力的逐步增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以使学生毕业走出大学校门以后,能够接受更多教育,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而获得全面发展。所以说,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安全素质是基础素质。

(2)培养目标应重视培养生存能力,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学会生存”作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把自然引入培养目标而形成三维结构的一个要求。

(3)培养目标应重视弘扬人的主体价值,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素质。过去由于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即培养目标的社会目标,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应有的素质,忽视了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即培养目标的个体目标,而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因而,应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弘扬人的主体价值,珍爱生命。

(4)培养目标应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段话发人深省,它在道出创新力对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深刻重要性的同时,亦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可以说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除要树立素质教育观等外,还要树立创新教育观。

此外,培养目标应淡化本学科意识,朝着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体现学生的安全素质的培养,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培养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需要,这有利于弘扬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及培养创新精神。

5我国工程专业安全素质培养模式的思路

未来的工程专业人才安全素质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应是“建立以安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在学习中引入必要的‘安全素质’竞争机制”。笔者仅从工程专业安全素质的培养模式的四个方而即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计划、非教学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体系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各高等学校工程专业都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逐渐优化,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课程规范、轻内容更新”的现象已得到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安全类课程太少,实践课没有自成体系,仍依附于某一理论课,表现出安全素质差的特点。选修课中专业课占绝大多数,且选修课比重偏低,全国平均选取修课比率仅为11%。这些不足直接牵制了课程结构的功能优化。

(2)在教学方式方面。目前,工程专业的安全课教育没有普及,只是作为全校选修(除安全类学生)。即使校选仍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班级是专科、本科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体化教学方式很少采用。总的来看,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陈旧,启发式教学方式的推行因难重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呈严重的单向性流动,很少注重学生安全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很少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安全问题的能力。讨论课、模拟课,参与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教学法方法采用很少。各种现代教学新技术如CAI、CAD、CAM在工程专业安全类课程中推广缓慢。实践教学弱化,这点对工程专业安全教育而言是较为迫切需要改进的。

(3)教学计划方面。各专业在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确定学生应具有的智能结构以后,应鼓励和允许学生形成不同的、适应本专业未来工作、生活需要的相应的安全素质。而目前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方面安全选修课的数量、质量、结构、类型达不到学分制所要求的标准,影响学分制的效果;另一方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自由听课制度,学生必修课占的学时,精力太多,相应安全类选修课形同虚设,因而造成教学计划弹性较弱。

(4)教学方法。安全类课的教学方法应摒弃过去那利,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传统课堂讲学方式,工程专业人才安全素质的培养还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文件蓝本法、程序化教程法、“事故”处理游戏法。

(5)教学实习。工程专业安全类教学实习作为课堂教的重要补充形式,它对增强学生对安全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有积极意义。教学实习可采用经验传授法和指导法。

(6)学生考核。考核应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书面考核,考核学生对安全类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第二种是关于安全类基本理论、方法、应用能力的考核;最后一种是实际安全能力的考核。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7

摘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塑造学生更高尚的人格,还能够使学生与自然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提高对生命的尊重,基于此,本文就重点提出几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走入社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仅承担着为学生讲授知识的作用,而且也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人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就要适度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在人文教育中不断提高修养以及思想意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品德素质,从而更好地走入社会。

一、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思想品德,更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由于当前在大学阶段,学生具有比较充足的课后时间,然而现阶段学生普遍沉醉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无法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自己的学习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人文知识,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二是能够在为学生讲授人文知识的过程,愉悦学生的审美,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从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现实情况,并使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审美眼光,从而在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三是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不论是大学阶段还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阶段,并不是每一天都是艳阳高照的,因此,就应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1、加强沟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要想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开展人文精神教育,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教授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的知识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到人文精神知识,为自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与道德相关的名人名言、诗词等,同时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为学生讲授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从而解决自己身上实际存在的问题。

2、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角度教学

虽然与其他阶段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但是大学生也具有不愿意学习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到人文精神知识,大学语文教师就要全面分析班级学生特点,并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开展多角度教学。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论语》五则”前,就要做好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工作,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如果班级学生更喜欢视频播放的讲授方式,在讲授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如果学生更喜欢合作探究的分析方式,在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就应该将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不同小组分布不同的任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深入学习“《论语》五则”中包含的知识。

3、重视学生兴趣,改变原有考试模式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产生兴趣,才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投身于人文精神的学习中,从而在其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教师就要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2]。可以让学生以发表演说的方式为考试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该种考试模式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结合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全方位评价

只有为学生开展多方位的评价工作,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几次大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时,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读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工作中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及时做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记录工作。二是重点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情况[3]。三是观察人文精神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情况。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老子》三章”一课时,教师就要及时记录下班级学生在该节课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并考察学生对文中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通过为学生开展全方位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精神教育有效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构建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角度教学,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人文精神教育知识,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吴世华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缪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

[2]殷晓雷.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J].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3]王茜.浅析《诗经》中传统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教育启示[J].语文建设.2013(11)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程人才培养模块化教学

摘要:

本研究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为四个模块:文学鉴赏、应用写作、口语交际和文化传播。通过编制模块化教材、实行分段教学、优化师资、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实施多元评价等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模块化教学优势,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建构;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迅速上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高,因此,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通识教育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大学语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一、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模块化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的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动态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模块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能力化,语文教育本身就有很强的实用性,听、说、读、写哪一项都离不开语文,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职业基础通用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性思维、人文关怀、文化修养和沟通交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挥通识课程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应用取向,利用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能为不同专业开展区别化、针对性的教学提供方便。

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内容

利用模块化教学的理论,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打破原来以篇目组单元的中学化单元教学模式。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文学鉴赏模块、应用写作模块、口语交际模块和文化传播模块。这四个模块的内容涵盖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之文学鉴赏模块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里无处不书写人生、反映社会、记录生活、诉说心灵,而这些对社会、生活、人生、心灵的诉说无不感染着学生。大学生通过这些富于感情的语言,和一个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并通过对话反观自己、审视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在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中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应用写作能力之应用写作模块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是重抒情表意、轻理性分析,仅限于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的写作与练习,涉及的应用写作主要是留言条、请假条、申请书等日常应用写作。中学阶段作文教学则是侧重于感性思维的训练。但在实际岗位中,作文应用最多的是理性思维,如工作中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等都属于理性思维应用。如果学生在大学阶段不把这一块内容补上,则较难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大学语文在写作教学中理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之口语交际模块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技能。尤其是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口语交际的作用比以往更大,是一个人才华和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口语交际”一词。然而,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上一直是被忽视的。许多语文教育者误以为: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完成了,不用再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殊不知能说和会说是两码事。叶圣陶曾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因此说话这件事硬是有一般说的那么重要,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

(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之文化传播模块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被唤醒、民族情感被同化、民族思维被拓展。“构成文化本质的是相传的即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观念,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价值。文化的体系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为今后的行为创造条件的要素”。但对我国的大学生来讲,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文化熏陶太少了。加之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急需在没有应试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补上。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肩负着发展、创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理应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四个模块的内容怎样实施是改革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模块化教材

大学语文的教材多达百余版本,但教材的编写大同小异,主要采用主题式和体裁式的单元编写体例,并且在编选篇目上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重复。为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编制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改革的第一步。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语文的需求不像在中学那么一致,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制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容量。内容选择要根据专业的需求,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要求,分四个模块编制教材,既满足语文学习的要求,又便于在教学上灵活处理,能够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需施教。

(二)实行分段教学

四个模块的内容分四个学段来进行,每个模块用时长短需要根据每个专业学生的具体需要来定,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模块由一位教师负责,组建自己的教学团队,由一位教师或者几位教师主讲,这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就由这个模块的教学团队来完成,四个团队来完成四个模块的教学。开设大学语文的这些班级依次学完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分段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个任课教师一上到底的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至少有四位教师来共同完成这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对教师的新鲜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分段教学为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比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需要,在文化与传播模块多放一些课时,实现不同专业区别化、针对性教学。模块化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做到以需定学、以学定教,打破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师资力量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类课程,其内容具有丰富性、广博性和综合性。上好大学语文课,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文科杂家,不仅懂得文学、史学和哲学,还要懂得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大学语文教师比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要更宽。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并不是最强的。大学语文因专业方向不明确,教师队伍不稳定,且新手较多,甚至很多大学的大学语文课成为了新入职教师的练手课。在这样的状态下,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模块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有机会挑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模块进行教学,使其专攻这一模块,为实现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

(四)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的。模块化教学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不同内容的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口语交际这一模块,适合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组成团队,既发挥了个人才智,提高了合作能力,又增加了实践机会。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个性化的教学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强调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尊重学生并给予其自主学习的机会,尊重学生在自我背景知识下的独特见解。不求统一的答案,不求整齐划一。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脚手架的作用,以教师的助学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都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五)实施多元评价

四个模块的教学采用一模块一评价的方式,因为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不同,评价标准不一样,学生达到的能力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必须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让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评价,还可以由家长和其他教学人员评价。评价形式也应是多元的,可以过程性评价,也可以终结性评价,还可以是二者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弱化甄别与选拔的评价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模块化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确定性和目标的明确性,其灵活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模块化教学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大杂烩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加快,教育本身的滞后性需要有较好的教学形式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模块化教学无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作者:秦玉莲 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詹燕.高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4,(6).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J].文字改革,1961,(7).

[5]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反思

[摘要]

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是造成该课程长期边缘化的根本原因。这种错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超功利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倾向的错位;二是宏大教育目标与毫无制度保障的课程地位的错位。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并规定为核心必修课,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策略。一方面建立起与课程职能匹配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将大学语文从宏大的教育目标中解放出来,使其定位更加符合课程性质和时代需求。

[关键词]

大学语文;边缘化;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一、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反思:“向内转”也要“往外看”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该课程的长期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边缘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矛盾的是,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倡导也始于此。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大学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在全校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中国语文课。”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家学者们纷纷呼吁重视大学语文。徐中玉、夏中义、钱理群、温儒敏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观,主编了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语文教材;王步高、何二元等学者更是躬身力行,走上大学语文讲台,致力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建设。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专家学者的呼吁都没有改变大学语文在高校日益下滑的地位。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参与调查的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为32个或更少[1]。笔者所在学校(山东科技大学)的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于1990年,2014年被废除。对于大学语文岌岌可危的现状,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都把改革的视角对准了大学语文课程自身。何二元先生曾撰文呼吁:“大学语文向内转”,认为完善学科理论建设是挽救大学语文的根本[2]。多年来,众多投身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学仁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改革,其中一些理论探讨和改革措施不乏创见,但最终大都成了纸上谈兵,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教育报曾列举了大学语文的5种罪状———“教学质量不均”“教学方式呆板”“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内容陈旧”[3]。根据笔者10多年的大学语文课教学经历,且不说作者的概括是否客观,即便确实如此,这5个方面与其说是大学语文的罪状,不如说是大学语文不受重视的表现。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是部级精品课程,教学质量不可谓不高,师资不可谓不足,教学效果更是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但是也没有摆脱从必修课变为选修课的命运。2016年上半年,笔者对山东科技大学上过大学语文课程和没上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各1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调查.可见,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大学语文的废除,与学生兴趣关系不大。其实,任何一门课程的兴衰废立都不仅是课程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包括教育理念的构建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回顾大学语文的历史,更是如此。大学语文的前身“大一国文”开设于20世纪20年代,1942年被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列为所有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大学语文被取消;1978年教育部允许重开大学语文,经过了短暂的快速发展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边缘化。“大一国文”在当年相当受重视,由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执教,教育部将其列为所有高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以行业法规的方式保证大学语文在各大高校的开展,其根本原因与当时在教育理念上效仿欧美的博雅教育分不开。20世纪50年代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国文”被取消,也不是因为该课程师资、教学质量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教育,综合性院校分解成单科性专门学校,文理科分设,作为文理互渗课程的大学语文因此被取消。今天,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处境也不可能仅是大学语文自身之过,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绝不仅是通过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就能完成的。因此,对大学语文边缘化现状的反省,既要着眼于内部,也不能忽视外在因素。强调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并不是推卸课程自身的责任,而是有利于认清当下大学语文所处的时代语境,从而更好地处理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教育职能。

二、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与边缘化地位不同,大学语文课自重开以来,便自觉承担起提高人文素养的重任。如,徐中玉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4];夏中义提出,让“人文语文”的概念取代“大学语文”,跳出传统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5];温儒敏提出了“高等语文”的概念,认为它“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6];钱理群提出了“大学文学”的概念,通过文学教育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以形成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无法取代的[7]。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人文语文”“高等语文”“大学文学”,这些表述尽管各种侧重,但是基本都认同本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人文素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培养,是目前学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比较统一的认识。这一认识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对于当下大学生令人堪忧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尤为重要,但是人文素养课的定位却让大学语文的教育理想与现实处境形成巨大落差,颇显尴尬。首先,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超功利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倾向的矛盾。人文素养课的定位使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超越了专业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具有超功利性的特点,这种超功利性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大学有没有语文课对人才培养并没有多大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强调“服务社会”,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点。如,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暂行规程》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8];1998年《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固然是教育的目标,然而市场经济以来,受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服务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种功利化倾向在高校人才培养上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专业设置紧随市场变化,追逐热门专业;课程体系上重视实用性、技术性课程。就学生层面而言,就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考试成为学习的外在约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明显的功利取向,热衷于过级考证,对有助于自我修养提高的素质教育课程,即便不乏兴趣,也不会受到相应重视。这种情况下,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大学语文都成为了不被重视的边缘课程。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当下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错位,是导致大学语文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其次,宏大的教育目标与毫无制度保障的课程地位的矛盾。在功利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不受重视的不只大学语文一门学科,但是在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与政治、外语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后者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而且外语课要过级、政治课有政策制约,两者又是考研必考科目,学校自然不能削减课时,更不能随意将其纳入选修课。尽管1978年教育部允许重开大学语文,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倡导高校开设大学语文,但从没有以法规的形式将大学语文纳入公共必修课。在制度上,大学语文从未获得和英语、政治等公共基础课同等的地位;在课程学时、师资力量、学校政策及资金支持上,大学语文更是没法跟外语、政治同日而语。毫无疑问,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极低,但是却被赋予了极为宏大的教育功能。例如,1978年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时,匡亚明、苏步青认为该课程的目的包括: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2005年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在他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指出:“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9]。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只设有30多个学时,若把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民族文化传播这些宏大任务都加在大学语文头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何二元在他的《宣言:大学语文向内转》中说:“大学语文一定要放弃包打天下的想法,再没有比这更令人尴尬的事情了,而‘边缘化’正是对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自大的一个讽刺。”[10]这种超越了学科职能的过度期待,更放大了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功利化现实的落差。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念的错位是大学语文边缘化的根本原因,于是出现了一边大声疾呼重视大学语文,一边大学语文不断被边缘化的矛盾现象。尽管如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仍然是时代之需、教育之需。因此,关于大学语文的讨论不是废与立的问题,而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环境下,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问题。

三、将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简化大学语文教育职能

在当前的情境下,改变大学语文边缘化处境,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将重视大学语文落到实处,建立起大学语文课程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合理定位大学语文的教育职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笔者认为应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并规定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必修课,以实现课程的制度保障;在教育职能上,应立足于语文课程的特色,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功能。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的概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史上同样出现过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教育理念的时期,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他们在20世纪中期开始倡导通识教育,将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植入人文的、科学的基础教育中,目的在于不仅培养学生有实用性的专业知识,而且更要有文化和道德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积极倡导的理念,尽管目前并不成熟,但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在这一方面,美国通识教育相对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是“核心课程”模式、“经典名著型”课程模式、“分类必修型”课程模式和“自由选修型”课程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语文都是必修课。例如,哈佛大学新生入学时要进行语文测试,未通过者要学完初级写作课之后再修中级课程。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在第1年完成写作课,在3年级开始之前修完口语表达课,掌握即兴演讲的技能。哥伦比亚大学将英语写作作为1~2年级学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爱荷华州立大学在前2年为本科生开设3门英语必修课[11]。陈平原曾说:“‘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12]大学语文作为高等的母语教育课程,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具有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多种功能。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母语都是我们理解、思考、表达的载体,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大学语文理应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重视语文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依靠专家的呼吁;不能仅停留在兴趣层面,依靠学生的自觉,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层真正意识到了大学语文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从制度上保证了该课程的地位,才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可以随意被挤出必修课,随意被缩减学时。关于大学语文的教育职能,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既不能让大学语文背负过于宏大的教育目标,也不能将其降低为单纯的非中文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课。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等课程与大学语文共同承担着人文素养的培育功能,将大学语文从宏大的教育目标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课程特色,才能凸显其不可替代的课程职能。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13]在美国的通识教育中,“写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是所有学习的中心……根据博耶委员会2001年《回顾》报告的调查,有47所研究型大学(占所调查大学的52%)为学生提供2个学期写作教学,39所(43%)提供1个学期写作教学”[14]。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和写作既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修养。阅读让人通过优秀的作品与世界、生命建立联系,通过作品深化理解人生、社会和历史,在培养感受、理解、鉴赏能力的同时,也通过作品的浸润与感染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格;写作能力由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而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综合素养的表现。因此,在众多的人文素养通识课程中,立足于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最能体现本学科的特殊职能。另外,大学语文学习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正如温儒敏所说:“尤其注意发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味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15]多年来,大学语文备受冷落,却始终坚持,这是大学语文的优秀品质。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是当务之急,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是比较可行的策略。当然,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还不成熟,但它毕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也是我国从政府部门到社会精英都在倡导的教育理念。今天看来,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的阴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未来还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曹丙燕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3]孔悦.边缘化使大学语文或面临“废立”选择[N].新京报,2013-11-25.

[2][10]何二元.宣言:大学语文向内转[EB/OL].大学语文研究网站,

[4]徐中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回顾与发展建设的意见[A].程学兰,赖兰香主编.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4.

[5]夏中义.大学新语文[A].大学新语文[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6][15]温儒敏.“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和改革的尝试[A].程学兰,赖兰香主编.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中国语文教育的回应[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0.

[7]吴立艳.大学语文:回到文学现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10-11.

[8]教育部.高等学校暂行规程[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7.

[9]陈洪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

[12]陈平原.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N].新华日报,2015-3-11.

关怀教育论文范文8

摘要:

大学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可靠人才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努力寻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路径

当代大学生是在新媒体技术普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交往、生活娱乐的工具和途径,也成为大学生交流联系、讨论热点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新媒体特点,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1.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的界定至今没有定论,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代表这个时间段得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总而言之,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的,从载体到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上都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认为,新媒体是指通过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设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介与载体。它既是载体也是技术,更是手段。

2.媒体的特点

(1)时效性与持续性并存新媒体的过程受外界干预较少,发送者能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所思所想所闻所感。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信息的变化,信息从产生到传送到接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具有很强的及时性。此外,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如果没有及时关注,新信息的不断,就会使时间较长的信息沉底,这种传播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但只要者不删除信息,信息都能够持续保存,而且能够运用信息检索工具,进行快速定位。(2)互动性与开放性并存互动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传输的;二是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都能主导信息的交流,均具有话语权,是双主体,可以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自由切换。信息的开放性是指个体,组织或机构都能够借助新媒体载体,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传播,在新媒体信息交流中参与的主体和交流内容都是多样化的。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话语权被高度分散。信息的权威体系被打破,信息传播系统的开放性得以大大地加强。(3)普适性与个性化并存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地域、国家、阶级、行业、语言等的边界,消除了传统媒介的边界,不再把特定的受众作为传播对象,极大地拓展了受众的参与性。新媒体用自己的媒介形态运行着“一切人对一切人的传播”的效能。人们利用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与主张。新媒体低成本与易操作,使得大众都能够参与到新媒体信息的处理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通过虚拟的网络建立一种新的信息处理模式,参与者既可以个性化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的定制和检索,如各类搜索引擎。这样,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和接受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4)数字化与可视化并存新媒体就是依托数字技术而衍生出来的新的传播媒介。数字化就是将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通过数字化模型的搭建,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转变为计算机语言,通过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信息。基于这种数字化的处理方式,人们可以将数字、数据转变为可视的文字、图片、音效、视频等。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室课堂限制,把教育从教室延伸到所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讲座讲堂等线下平台,拓展到网络教育虚拟课堂、讨论组、聊天室等线上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得到较大的丰富。(2)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课本,讲稿,内容上限制较大,信息量比较小。而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专题教育网站,以及各类app,接触到海量的教育信息,可以大大补充课外知识。新媒体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它的内容更多更全,也更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可。(3)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遵循人们正确思想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1]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关系,学生可以隐匿身份与教师进行交流,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学生得以尽情的倾诉自己的问题,和教师进行自由互动。

2.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输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限制。大学生被多元化的信息包裹。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相互碰撞,交织。新媒体的包容性,使得各种信息的泛滥、不受控制。新媒体环境下,无法根据不同的受众特点和基础传播不同层次的信息,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迷茫。新媒体环境下充斥的各种不良有害信息极大的污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样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原来的单一环境变得错综复杂。(2)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被削弱。因为,每个人都能平等的获取信息,受教育者可以脱离教育者的教学安排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受各方面制约,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修正。受教育者借助便捷的信息检索手段和信息数据库,可以了解到比课本更新更全的信息。他们的知识面可以得到极大的拓展,甚至超出教育者的知识范围。教育者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的先验性优势正在丧失。另外,网上精品课程等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课程知识的多样化学习渠道。(3)新媒体冲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高校思想政治育的内容,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诸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决定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而且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任务的重要保证。”[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主题班团会等主流教育形式,老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单一被动的接受状态,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和快速的更新换代,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从而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范围,才能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校园新媒体是高校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必然成果。“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3]我们要通过健全校园网建设,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会明辨真伪。高校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

新媒体已经渗入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深刻影响,将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等新载体的功能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相结合。强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通过潜移默化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和谐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弘扬主旋律的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去,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透力。

3.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媒体素养。所谓媒体素养,简单说就是个人驾驭媒体的能力,即运用新媒体技术,认识,处理,创造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媒体育人”的意识,及时掌握新媒体动态,掌握新媒体语言,拉近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还需要强化理论素养,正确分辨网络信息,防止其自身被新媒体中的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同时要发挥新媒体功能,对被教育者加强监督,进行合理引导。

作者:张永红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63.

[2]邱伟光,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中医药人学出版社,2007,15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摘要: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广大高校面临的一道难题。多数高校通过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面试技巧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过于注重实用性反而忽略了理论指导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地位作用,从思想上改造大学生的观念意识;利用各种措施来有效培养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就业思路。

关键词:

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其就业问题自然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与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即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总是赶不上社会的变化,这样在就业的时候很容易处于被动的地位。各个高校都实施了多种方法来消除这个矛盾,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则另辟蹊径,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种措施,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贡献一份力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观不同所造成的就业偏差,即需要就业的学生面临岗位稀缺、无班可上的境地,而一些掌握着丰富就业资源的学生则缺乏积极主动的就业态度。就业偏差是就业指导中最重要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塑造良好就业观、解决就业偏差的有效方法。通过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就业观念,纠正其在就业中的消极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就业行动,从而使学生达到充分就业、有效就业的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心理素质,使其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扬吃苦耐劳、谦虚谨慎的精神,保证本职工作的质量,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高校的毕业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学生的就业前景也愈发暗淡。通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这种不利局面。例如中央了关于支援西部大开发建设的相关指示,高校就可以根据西部的就业环境和学生的专业分类来将人才输送到更加需要的西部地区,这样既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形势,也给毕业生找到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并且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可谓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能够服从甚至自愿前往西部地区就业。这时就需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支援西部地区建设的重要性,对西部地区的就业建立起积极的态度。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即使有了好的政策和机遇,学生也难以及时把握。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更要为培养正确的就业理念而服务,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下,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就业观,敢于奉献自己,善于转变观念,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2.培养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学生对于就业方面的问题也在逐渐复杂化、综合化,这就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能解决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方面的需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人单位和高校生源之间的矛盾。因此,各个高校都应该着手建立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从事该职业的教师与普通教师不同,要更加注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即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思想政治水平。因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能够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不同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制定目标,这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一个考验。如果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给学生讲授,尽管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但是会给高校带来额外的负担;相对的,如果将部分教师集中起来由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其效率将大大提高,对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3.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由于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导致导师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进入一些误区,例如择业不当导致岗位拥挤,因此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就业指导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指导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全面分析本地区就业环境,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进行有机的结合,从中发掘其内在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不断进步,就业岗位的数量和种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不仅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努力实现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是广大高校要做好的首要工作。而担任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作者:覃芳芳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性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

本文就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的因素展开分析,分别从家庭、社会以及网络信息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的举措,以期丰富相关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格导向

基金项目:

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2532358。

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晚期,霍尔将青年期形容为“疾风怒涛”的人生过渡期,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一年龄阶段也是真正实现“心理性断乳”的性格再构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能够开展得当,大学生的性格将会得到涅?,但如果开展失效,则可能导致终生无法弥补的后果。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社会以及近年来令大学生痴迷的网络信息。以下将就此详细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性格特征

(一)稳定性和可塑性并存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业已基本形成,处于青年中晚期,即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就是独立自主的意识逐渐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性格特点会渐渐形成定势。而一旦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定势”,他就会以积极或消极的“定势”为心理背景,用于今后的社会活动中。

(二)情绪的波动较大

大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的内容随着阅历的增加日益丰富,使其能够对于外界事物体验深刻但却仍旧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如大学生刚入校门时青涩紧张,情绪内敛,懂得收敛性格适应环境;大学三年过后早已熟悉了校园的一切,情绪也就趋于稳定;大四面临毕业走出校园,情绪再次发生波动,担心毕业、择业。

(三)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又不稳定

基本上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都会为自己在大学阶段制定若干个奋斗目标,并会为此而努力进取,这是大学生意志水平提高了的一个表现。然而,许多大学生虽然会制定目标,也可能会为之努力过一阵子,但却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这表明大学生的自律性还较差,意志水平不稳定。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的因素

性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参与与影响,性格的形成不是个人作用的结果。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重新塑造的功能,然而却又受到许多因素干扰和影响,目前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受家庭成长环境因素影响

如果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重智育、轻德育,那么这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很有可能带有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不良性格。如果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赏识教育,那么他多半是乐观、积极,敢于挑战的学生;相反,如果其经常受到父母的打击,那么该生多半会是消极、怯懦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打造出不同性格特征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时,会有明显不同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大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又充满了好奇,如果受到积极社会因素的引导,大学生就会充满了正能量,无限发挥个人的潜力,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如果受到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则很容易误入歧途。如国家提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生就会受到感染积极组织并参与国学比赛等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活动。相反,有些社会媒介一度宣扬选秀成名,许多大学生就容易不思进取,幻想一夜成名。社会环境的优劣对大学生性格的形成也起到相当大的干预作用,也会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受网络信息影响

网络目前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扩充知识领域,到维系人际交往,网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领域中最为先进的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快,走在时代前沿,接触网络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无可厚非,然而凡是都有两面性。如果网络信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因素,如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接收前沿知识信息,其收到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大学生接触网络后的表现是沉溺于网络游戏,或受到网络消极负面甚至虚假的舆论、信息的影响,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它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会对大学生的性格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就一定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和刺激的时候拥有面对困难的精神支柱,坚定自己的信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遇到问题时抱以科学的态度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积极的应对,为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性格品质奠定夯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使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得到新的成效。

(二)注重了解大学生的时代背景

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既包括他的家庭背景,也包括他的社会背景。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就要首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特殊性格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甚至要详细了解他的家庭环境背景等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为大学生性格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信息时代接轨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内容是不断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接受并利用新的时代产物。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然要懂得利用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一方面能够了解社会动态,接收最前沿的资讯,另一方面也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有时当面不容易说的问题,师生间可以通过网络来进一步沟通理解。

四、小结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性格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此引起充分的重视。培养和改造大学生的性格不能一蹴而就,要把这一工作融会到学习、劳动、人际交往及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中去,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持之以恒,不能松懈。

作者:付明明 张峰 贾闯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玮,陈金玲,韦红微,黄翦.大学生多元性格特征及引导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5,13:28-30.

[2]付明明.思想政治视角下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D].佳木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1.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摘要: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连续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的构建,需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期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模式构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的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和罗马的经典著作中,现代《辞海》对其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人文关怀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是对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保障以及人格、尊严、权利等的维护,体现了高校和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关怀和社会关怀,是一种运用文化渗透和感情慰藉的形式来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行的重要途径。〔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具体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维护人、帮助人。心理疏导是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不良心理或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疏导的一种方式,主要由相关心理学专业人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缓解或者解除求助者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等,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和困境。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当他们面临就业、学业、感情等问题时,更容易出现一些反常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使他们做出一些偏激行为,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人在18岁到25岁阶段属于成年早期,亲密和孤独的冲突挣扎于内心,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处于不稳定的阶段,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心理疏导以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政党,一直十分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对思想政治工作做了明确的表述。特别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表明我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更加与时俱进,达到了新的境界。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连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说明这两部分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短板。这为我们今后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找到了新的着力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这一方面,中国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起来,〔4〕较美国等国家有很大差距,且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少,人本理念未能常态化践行,所以如何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真正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模式,做好心理疏导,彰显人文关怀,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又要直面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其思想变化,分析其心理问题,塑造其精神世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通过调查发现,诸多因素使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引发了他们思想上的波动,所以应特别注重对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引导教育,开展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逐步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使他们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升自我价值,以逐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体现能否顺利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社会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使得个体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思想、学生、生活、情感、心理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文提及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可以说是切中了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时弊,找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点,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牛鼻子”。面对新情况,针对新问题,只有构建起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模式,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包袱、心理困境和实际困难,才能从源头上真正吸引大学生、感染大学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

一只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这只水桶的容量,只有设法改变最短那块木板,才能使水桶装更多的水,这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所以,在薄弱环节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才能逐步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基点。从功能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传播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又要通过对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关注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适应了环境的变化,符合大学生思想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工作实际并根据党的十八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部署,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提供正能量。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大学生,其实施也是要依靠大学生,所以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贯穿于、体现于教育的目标、方式、方法、手段和结构等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中,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为了大学生、依靠大学生、发展大学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才能落到实处。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实践指向。

(二)尊重个人价值和个性差异,构建科学的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

每个人都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人首先具有个人价值,个人价值是指个人或者社会为满足个体需要、个人发展所做的贡献,“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观念’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7〕这就要求社会关注、承认并满足个体的正当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为个人创造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人也是社会中的人,具有社会价值,“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以社会价值作为基本载体,这就要求个人和社会要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找到契合点并达到有机的平衡,才能实现两者的统一。个性差异则是由于大学生智商、家庭、阅历等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诸多方面的差异性,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反映个人的优点和特长,也可能阻碍个人的进步发展,应给予高度关注。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的构建,应承认并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尊重其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处理好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和个体性发展的关系,有机整合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形成与教育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设计符合每一个有差异个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体系,彰显他们的个性,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健全和完善他们的人格;另一方面,要把大学生看成社会化的人,以帮助其实现社会价值的视角来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体系,使其思想和道德等方面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形成民主化的工作范式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即对教育者的影响具有主观选择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参与并自觉内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构建的基本前提,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民主化的、地位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工作范式。首先,要切实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想他们之所想,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双方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产生共鸣,以情感沟通促进心灵交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其次,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尊重但不能“失重”。教育内容要开放但不放任,教育方式要鲜活但不失理性,教育载体要创新但不猎奇。要想在实践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就必须开放教育视野,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制定科学教育目标,不断拓宽教育内容,运用合理教育方式,搭建多种教育平台,真正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权与教师的主导权、话语权紧密结合,共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注重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弘扬务实工作作风

时代的变化使我国当前在校大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95后”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体,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各种思想冲突越来越明显等,都使当前大学生面临来自经济、学业、就业、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惑。而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由大学生现实需求和实际困难所引发的思想问题以及大学生多层次的价值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出发点,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是要切实解决好现实思想问题。网络信息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更加复杂,各种思想充斥于大学生头脑中,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解决,则会对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极为不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切实解决好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很多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就是由其实际困难所引起的,不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各种思想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同时也应看到,单纯靠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大学生各种实际困难,应站在全局高度从学校层面帮助解决,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协调学校予以有效解决,或者帮助大学生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五)推进专业化和常态化建设,提升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现实问题都与其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为一体、密不可分。近些年,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心理不良状态、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情况,从马加爵、药家鑫到林森浩,这些极端行为的个例屡见不鲜,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面对如此情况,采取怎样的措施,如何有效地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回归正常,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目标。上文已提及,中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要把队伍的专业化和工作机制的常态化作为突破口来抓。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方面,应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为辅的心理咨询工作队伍,鼓励专职辅导员进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学习与考试,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并加强辅导,切实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性与覆盖面。在机制的常态化建设方面,应继续完善新生入学心理测试制度,通过它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化心理教师,逐步探索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使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体系化、常态化。

(六)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9〕中国也有句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真谛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终身受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在校期间的思想问题,更要培育他们自主解决思想问题的意识,增强他们自主解决思想问题的能力。要培育并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教师要重点教授大学生遇到问题时如何理智面对、冷静思考、缜密分析,找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使他们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好这些,思想政治课教育尤为重要,要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以笔者多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立场和科学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应对问题的态度,分析形势、讲明道理、指出思路,使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持久地运用,能帮助大学生真正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式和能力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作者:王国成 张雷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1〕孔祥利,杨继顺.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当代教师教育,2009,(2):81.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4〕孙林,张旭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取向”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9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9〕叶圣陶.自力二十二韵〔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539

第五篇: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文化思想修养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愿望,然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根”和“魂”,如果认真汲取能够与当代民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会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面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合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提出了三点应用措施,即:重视和分析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重视和认可优秀传统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视和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关键词:

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环境之中的,人的精神素质在文化被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转化。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概念和极其丰富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如果未来将这种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精神素养传递到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之即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切认真体会到人们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那将是人们都希望做到的和看到的。鉴于此,本文就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教育的现状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二、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了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加快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已经是迫不及待,需要各方的力量和资源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第一,有关数据表明部分高职院校对此方面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其中指出高校建设时看中的是办学规模和师资建设等等这些外在的硬件设施,并不是十分看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软实力,不能自觉地主动围着这以软实力投入有效的资金和师资建设,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严重。这一切说白了是对教育的曲解,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去深解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思政教育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背景下面教学必定是环境不好而影响了自身的教学发展。在当今社会人才的定义是偏向于个人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并不是对人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内在。对人才的这种定义和理解无疑会导致高校在培养学生时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1]。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单纯只是采用知识传授方式来教学,这样教学无疑是缺乏思想教育灵活性。教师们在从事思想教育活动本身的时候,无论是从思想教育方法还是教学结果上面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有针对性的知识引导,使得学生们在理解思政教育的同时难以形成一种完整的教学目标意识和教学理念的建立,一味地单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能活学活用。就事实而言人们所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及实践和理论一体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教育的思想和教育的理念并且要勇于实践和研究的一种行为和心里上的双重能力建设。一味地对教育接收者单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可以的对于教育结果发现是作用不明显微乎其微。实际上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不难发现这样的脱离课堂出来的集体活动存在很严重的形式主义,然而这也就意味着这必将导致在当今社会对人们学生提出的高要求,目标不能转化为学生内部心理的思想道德标准的建设,而且也很难将受教育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外在的个人品德行为[2]。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落后,不在适应当今社会中这个日益发展迅猛的社会,互联网、新媒体等等已经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角落都是无处不在的。[2]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现在当今社会人们周围还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为单一的传授教学知识,知识课堂上面而且仅仅针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不能针对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优秀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正能量的教学行为。这种单纯一味的教学不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部自身的建设来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主动性,使得我要学变成被动学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并不尽如人意。教育工作者在当代不仅要根据中国的社会情况做出正确的教学表率还要实时的将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优秀劳动模范英雄事迹广为传扬,还要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更主要是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深切地体会人们教学的内容,使之转化为他们内心的行为道德准则,接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洗礼,还要为当今社会建设,中国梦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3]。第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赋予新时期思想教育时代内涵。古往今来历史优秀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在每个时期都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赐予他不同的当代文化特色。一方面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是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建设。最后一方面是要把核心的优秀思想体系赋予它新时代的价值和内涵所在。大力宣传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培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出象牙塔,让优秀的文化遍及社会每个角落,让每一个社会上的公民从自己做起切身实际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第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合理的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涵,把空洞乏味的说教变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总能够有新的突破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而且有古典文化历史名著作为铺垫,影响力深远,深入人心,其次中国绝大多数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依据历史古典人物传记为依托这就使得很多高校的学生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的发展使得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显著效果[5]。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知识素养和文化内涵,以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当今社会赋予的时代要求。第一,重视学生进校教育,教育引导规范行为。通过系列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朱子家训》等传统名篇,结合“校纪校规”宣传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第二,重视专业引导,结合专业谋划发展。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发展,引领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做好人生规划,让学生回归到大学生活的真正状态并实现人生目标。第三,重视思政课堂教育,强化修身提升修养。对照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缺点,领悟个人的成长与修身的重要性。以诚信做人、做事、做学问为目标,践行人生诚信诺言,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第四,重视规划第二课堂,搭建平台引领进步。搭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系列平台,在实践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国学读书会、传统文化艺术展演、国学书画展、国学征文、国学演讲辩论赛、古诗词朗诵比赛等。要想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渗透,一方面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和文艺茶话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式多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模式氛围轻松而效果显著,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邀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通的教师,专家学者等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和思政教育相关联的专题知识讲座,最后还可以运用现存的历史古典名迹,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探访,参观历史名迹,以此来通过看、听、说,体会这样的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和领悟进行学生实践活动创新,以此来实现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有效结合。由此可见,只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才能够确保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和发挥。

作者:张峰 单位: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翠.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1).

[2]马骥,赵玉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31-133.

[3]董军,杨玲.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136-137.

[4]马国芝.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变异功能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98-99.

[5]孔凡芳.略论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人民论坛,2013(5):176-177.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高校基层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乏,特别是班级建设、党建创新、家校互通、师生互动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需求越发强烈。基于此,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则、交互性原则,构建基层学院思政教育微型网络平台,创建“微”班级、架构“微”支部、搭建“微”校通、实现“微”查询,从而推动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更高效开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架构;现实需求;技术环境;架构路径

当前,利用网络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必然的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核心在于网络载体选择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在活动形式的选取上,很多高校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探索,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当前基础之上,如何进一步扩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效果,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成了扩展教育效果与功能的重要选项,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网络教育生活化外在的形式必须与大学生的网络娱乐、学习、事务管理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基层学院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关键,其开展思政教育有人数少、头绪多、事务性强等诸多特点。化解基层学院思政教育的困境必须遵循教育生活化的原则构建微型网络平台,推动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架构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的现实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教育何素质教育〔2〕。而上述教育必然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探寻大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需求,从而推动生活化教育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在当前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基层班级精神家园的缺失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以及学分制的逐步实施,很多高校已经取消了固定教室的设置,实行了流动教室制度,作为学生组织单元中极为重要的“班级”组织随着活动场所的萎缩,班级功能也在逐步丧失。传统意义上利用“实体班级———教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班级板报等传统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都不再可能,因此寻求全新的“班级”载体就成为重要的命题,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虚拟班级”的创建提供了契机。

2.大学生党建创新载体缺乏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时事的重要窗口,如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能主动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能正确认识网络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影响,固守传统的工作手段与模式,就无法实现与青年学生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无法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无论在形式和手段上都将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网络特点,这正好迎合了现在青年人的心理特点。〔3〕因此利用网络开展党建的教育手段创新、组织发展形式创新、信息反馈方式创新都成为可能。

3.家校互通信息平台缺位

高等教育在教育方式的实现上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逐渐代替家庭教育。家庭由于远离了学生求学的城市,家庭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淡化。如何利用网络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也摆到了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面前。

4.师生交流互动渠道缺少

由于专业课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辅导员所带班级数量偏多,致使学生不能经常地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出现很多困惑、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同时也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网络的优势恰恰在于及时与便捷。因而通过网络的载体架构通畅的师生互动的渠道实现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师生互动就成为可能。

二、架构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的技术环境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提供了技术支撑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4〕,谁占有互联网就会占有话语权。高校必须正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变化的现实,积极应对挑战。〔5〕基于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重构高校学生事务平台成为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从桌面向移动终端迁移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迁移更多的是二次创新。传统的B/S模式更多的是起着数据库的功能,大量业务的调取和处理还是需要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

2.“微信”的勃兴提供了最佳载体

微信作为一种划时代的移动信息技术终端在青年中有较高使用率,因此基于微信开发基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就成为可能。基于微信的“微平台”由应用客户端和对应的Server端构成。学生安装了微信客户端后,只需在微信中关注“微平台”公众号,并完成个人身份认证,就可以在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便捷地获取“微平台”Server端的各种应用。基于微信架构平台的好处为: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用户黏度;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三、架构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的路径

1.设计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网络具有了新的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趋于生活化、大众化,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和发展。〔6〕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架构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则,即设计模块时必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娱乐、日常事务管理等诸多生活片段相契合,以避免单一灌输式的教育所引起的低效,通过生活化的需求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强调平台的交互功能,以信息交互理论为设计理论基础,调动一切技术手段与措施推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增加平台的吸引力与社区性,提升平台的可参与性。三是强调平台的“微”,不追求功能的面面俱到,只着眼于基层学院层面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同时用户群体约在1000人左右,组织架构以班级和学生组织为基础。

2.登陆策略

基层学院思政教育平台只对本院师生开放,具有用户数量相对较小、人员组织相对单一、功能诉求相对简单等特征,因此在登录策略的设置上,采用严格的实名制,姓名即用户名,确保平台信息的真实性,也强化“班级家园”的概念。平台注册具有封闭性,一次注册完所有用户后,就关闭注册权限,确保平台社区的安全性。

3.模块设计

学生工作信息交互平台设计架构了六大模块,即公共模块、班级模块、党建模块、电子档案系统模块、生涯与职业模块、工作模块。公共模块主要包括“学院之声”、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团体博客、心灵之窗、学院问吧、资源共享等七个子模块。公共模块主要实现学院各级组织、社团之间的交流,信息公告,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感悟,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咨询、信息提供等;班级模块以学院自然班级为单位,展示班级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等;党建模块主要实现了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信息交互;电子档案模块架构了完整的个人成长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查询;生涯与职业模块主要是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等信息,同时通过课程作业的提交,实现资源的共享;工作模块是记录辅导员的每天工作情况,工作技巧的交流等。

四、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的实现策略

1.创建“微”班级

班级模块设计遵循传统班级体制的架构,一个班级一个空间,每一名同学均可以在班级空间中进行自由发言、评论,上传班级开展的活动,感受班级氛围,创建“网上家园”。平台所构建的虚拟班级形式给同学一个全新的交流场所,极大地弥补了集体观念逐渐淡薄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发帖数都形成了比、学、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加强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班级之间的交流,也方便了辅导员了解班级同学的现状。团体博客、心灵之窗架构了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场所,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将工作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隐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在线交流,解决学生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学生的大部分发帖教师都应积极给予回复,有利于吸引同学参与创建“微”班级。

2.架构“微”支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党建工作创造了契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尝试架构学生党建“微”支部。通过平台,一方面利用学生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了学生信息的共享,确保了党员发展对象遴选的准确性;二是充分利用平台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三是利用平台建立思想汇报提交系统,要求所有提交入党申请,对党组织有追求的同学每两个月提交一次思想汇报,思想汇报可长可短,但必须是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对同学提交的思想汇报以留言的方式进行反馈,鼓励同学参与思想汇报的讨论与互动,真正实现思想汇报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尤其是支部书记的回复有效地解决了同学的一些困惑,极大地改变了很多同学思想汇报“假、大、空”的现状;四是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进行网上公示,广泛听取来自各个渠道的声音,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置于全体同学的监督之下;五是建立网络信息反馈系统,形成立体化的反馈意见渠道。在党建模块的运行策略上,设立了信息的隐私属性选项,即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为了保护一些同学思想汇报、情况反馈中的不便于公开的信息,同学在发帖留言时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选择私密级别,可以只让发帖者本人和老师看到,或者所有同学看到等不同选项。解决了一些同学的顾虑,确保了信息的准确和有效。

3.搭建“微”校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建恰恰架构起家庭参与学生教育的通道,平台设置了学生班级模块,包括班级的基本构成、班级全家福、班级活动的开展形式展示、班级同学的交流等,这些信息对于家长了解班级的状况非常必要,此外学生电子档案系统可以准确地反馈同学的信息,家长通过交互平台可以直接查询到子女在校期间的成长信息,实现了信息对称,防止部分同学不真实反映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状况。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子女所在班级的同学互动,真正实现了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从当前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转变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的良性轨道上来,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果。

4.实现“微”查询

学生工作开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信息的掌握情况,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信息才可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然而在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时间和准确性无法保证。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电子档案系统模块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系统涵盖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考证情况、任职情况、处分(违纪)情况、缴费情况、教师评语等。系统在权限设置上给全院教师、学生均开放了查询权限,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熟悉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同时也让同学本人随时查看自己的相关信息,包括辅导员对自己的实时评语等,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作者:王友建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6〕宁波,王燕.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57-59.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杨弘宇.利用新兴媒体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21-123.

第七篇: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摘要】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从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谈起,分析了网络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而提出改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网络;隐形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正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而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独特的优点和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下,以网络为载体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和认可。因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隐蔽、含蓄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大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教育内容的隐蔽性,即教育主体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二是教育活动的超时空性。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教育资源广泛性,即利用校园中各种教育资源,使教育内容、目的等隐藏于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及载体之中。

2网络是改进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2.1网络为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学生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4.5亿,而高校大学生网络的使用率几乎是100%。《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6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3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表达个人意志的主要场所。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正是由于大学生中存在着使用网络的庞大群体,所以,网络也成为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2.2网络的特征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存在内在的统一性

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超时空型、渗透性、互动性、资源丰富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好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首先,网络的丰富资源增强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网络凭借其快速,便捷,图文并茂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其次,网络的渗透性增强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通过网络,教育主体将自己的观点渗透在普通的发言和观点中,使学生无声无息的接受了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再次,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以网络为载体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平等对话,使受教育者心理没有负担,能够轻松交流。这样,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3.1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载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完成的,这种教育方式针对性很强,但往往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不能对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教育方式也有些单调,不易被学生接受。而自从网络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后,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qq、微博等载体随时随地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学校要坚持以学校与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积极合理地利用高校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利用校园网络,切实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通过主动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近距离地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意愿和现实诉求,并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二是要利用学校官方网络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官方平台,一同来关注学校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使大学生们将自身进步与学校发展紧紧相连。

3.2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载体更好的教书育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网络的出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既方便又直接的互动平台。现在,很多教师都开通了微信、QQ、微博等,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些教师担心“说错话”而不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隐形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主动开通并进入网络载体中,积极开展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等,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与现实中的困惑,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不能把个人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使学生被迫接受,而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具有个体思想的有效主体来对待,多引导,少责骂,通过教师自身的渊博知识和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使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3家长可以利用网络载体更好的实现家庭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有着多元化的思想,注重个性的发展。所以,以前那种“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大学生了,不少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都在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随着网络的产生,不少家长也开始使用网路产品,纷纷开通微信、微博等,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家长随意抒发自己的消极想法,甚至一些错误的言论,这势必对这些思想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对于他们刚刚树立起来的正确的“三观”产生质疑。因此,家校联系必须要加强。首先,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应更多的关注学校的网站,关注辅导员、班主任的微信、微博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不定期的和辅导员沟通,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家长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家长通过关注学生的微信、微博等,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平等进行交流,积极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积极回应。这样,家庭教育的作用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作者:王展妮 陈巧玲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泽英.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戴艳军,李桃.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10(3).

第八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

当今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新的方法和开拓新的路径,抓住大学生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以前单一的说教式的方法,注重加强精神生活的引领,注意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改进学生党建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路径探析

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困境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理论灌输法”基本上就是指有计划地通过高校的“两课”进行传播教育,包括理论的教授,学生的学习、研讨、考试等形式。另外就是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谈话,集体教育等形式,这种灌输来自“外面”,当然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和必要手段。然而这种手段有点“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过程中难免会有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可能。这种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求较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现实表现。

(2)很多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都会采用实践锻炼法。通过教育者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形成良好的品德,通过实践检验自身的理论,也有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容易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活动中往往受教育者并不是出于自身要求而是被动听从老师指挥,不能扎实有效的进行实践锻炼。

(3)进行咨询辅导法,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体进行咨询或是对大学生进行启发。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疏导,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是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帮助过程、教育过程和增长过程”[1]这种方法虽然实效性很好,但是仍然属于被动型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往往都是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才会进行单独的咨询辅导,这种被动型的教育引导属于“亡羊补牢”似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要求较高,必须得有很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咨询辅导技巧才可以顺利开展。

二、探索运用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法

(一)针对特点,分类引导

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将学生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其实质就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合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合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也是科学性的体现。

(二)倡导修身,有效自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靠“外因”,同时要求大学生本人作为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活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里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行为管理,包括自学,反省,反思,自律等。运用自我修身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掘和引导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形成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动机系统。

(三)组社建团,强化“互引”

利用学生社团进行集体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多种实践活动,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通过学生活动中的竞赛、讨论会来形成进取的、和谐的、健康的氛围,使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受到影响、感染、熏陶,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对照比较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不断调整自我行为,逐步形成符合大学生公众利益和社会普遍规范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四)融入生活,潜移默化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得走进学生生活当中去。尤其是辅导员,不仅要当学生的人生导师也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带到学生当中去,利用身边的小事“润物细无声”的进行。其次,教育者本身利用榜样示范法,“榜样表现出观察者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观察,观察者也能形成同样形式的思维和行为”[2]。但这种方法对教育者自身的理论和行为要求较高。

(五)多种媒体,同声引导

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同时发声,营造氛围。张贴海报条幅利用图示文字来感染学生。利用微信、QQ、微博和网页等新媒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同时利用自媒体观察学生心理和思想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或影响。以网络为载体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同时也要求必须占据网络等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这是与时俱进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

(六)科学考评,奖惩促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要优化科学考评,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制度,形成制度使教育者有章可循,大学生遵守考评制度。同时奖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评比、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可以倡导新风与正气,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严肃的惩罚制度可以规范行为,可以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作者:孔繁帅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美A.班杜拉.林颍等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识论(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第九篇:微博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摘要:

上世纪新一代的网络科技革命催生出了新的Web2.0时代,这个新兴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孕育出了新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方式———微博和微信。考虑到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构成了当代人们交流主要媒介,相关高校已经在尝试将日常的教学生活与微博和微信相联系。尤其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关学者和高校管理者正在运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类新兴媒介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此,如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运用微博和微信的优质功能,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微博;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Web2.0时代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革新创造了一定的可能性。以Web2.0为时代背景的媒介大变革催生出了新的媒介平台———微博和微信。根据一系列的社会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社交媒体:微博的用户数量早已超过5亿,而微信用户也早已突破这一数字。在众多的微博、微信用户中,大学生的比例早已高达86%。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和微信在广大大学生中的深远影响,因此,考虑到微博、微信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具有极大地变动性和不确定性,高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着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微博、微信时代的现状

在微博、微信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学界的一大焦点。微博、微信作为高科技革命的新兴产物,确实具有其他通讯手段所不具有的鲜明特点,诸如传播及时,受众面广、影响范围大等。微博、微信凭借这些方便快捷的传输特点,以及优秀的用户体验,已经受到多数大学生的青睐,并且逐渐在这一群体扩大其影响力。另一方面,微博、微信支持PC端、手机和平板等多种终端的使用,使得用户在接受信息时更具有“人性化”特点。而大学生作为微博、微信使用用户的中坚力量,已经为这两种平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提供了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1.在微博、微信时代,学生的思想极容易受到错综复杂的信息的干扰。虽然学生在该类社交平台上可以充分享受到“自由表达”所带来的便捷,但是这也给一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荼毒”。正是因为微博、微信时代可以赋予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更多的自由,也就成为他们进行“自我表现”的首选。

2.在这个以“草根”文化为主的新媒体时代,人们开始变得对短小精悍的“片段信息”有了不一样的喜好。考虑到现代生活的压力大、节奏快,人们开始将阅读的重点放到片段化的文字当中,以此来节省时间。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微博、微信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在微博和微信时代所催生出的新兴媒介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在微博、微信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既存的和未知的问题做一些分析:

1.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和内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教授的是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授课方式也以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而不注意去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能力。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导致许多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比较被动,不能很好地与教师在课上进行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教师也只能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知识来编排教学的内容,从而会忽视掉时代的发展特点,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效连接。

2.大学生思想与时展联系更加紧密。为了响应国家加强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的提议,广大高校对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扬传统中华的优秀思想政治理念。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一些高校就会忽视对当代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设。虽然传统的文化可以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塑造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应注意的是,不能只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忽视了对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

3.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挥家”,其思想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该项教育的质量好坏。不能否认的是,现在仍旧有很多的教师不能接受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搭建起的新平台,片面地认为学生的思想建设会受到该类平台的影响。更有甚者,会排斥新兴平台在师生中搭建起的“互动平台”,认为这会影响到师生间正常的课堂交流。因此,教师需要首先提高自己的修养,逐步认可并接受微博、微信平台在现代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微博、微信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因此,针对以上对微博、微信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以提升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准:

1.加强学生对微信、微博平台的认识,指导其正确使用新兴平台。广大学生需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来看待这一新兴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两个平台上的信息比较繁杂,大学生需要学会鉴别信息的真伪,并且要在交流中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基本规范,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网络教育环境。

2.积极开发微信、微博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微博、微信的“即时性”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需要对这类新兴平台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与广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做到“想学生之所想,及学生之所及”。鉴于微博和微信已经在高校的发展建设当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首先从学生平时关注的事件范围入手,在学生的视野关注范围之内建立有效的交流群组,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鼓励其跟上时代潮流。微信、微博时代的到来,已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教师作为这一革新的主要实践者,自然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从业人员涵盖内容较广泛,不仅包括专职的思想政治教师,还包括各系别的辅导员教师。在微博、微信时代下对于这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不仅仅是在操作新的媒体方面做出了新的定义,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做出本质性的改变。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微博、微信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教育假设的当务之急。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时,不仅需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发展平台。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尽快将微博和微信平台运用到教学生活中来,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节奏,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其自身发展的体验,以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

作者:田子蕊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冬鸣,李东,商雷.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53-154.

[2]杨化.试析WEB2.0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2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