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探究

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探究

摘要: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快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水利档案发展的新趋势。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长期保存档案,还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及实现资源共享,最终获得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即对如何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档案;信息化管理;意义;策略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水利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基于目前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还存在较多弊端,对此应当认真反思。水利档案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一、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意义

水利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是将传统纸质、实物档案转变为电子文档,采用软件进行系统管理,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查询、调档等档案服务。相较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其一,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对管理流程进行简化,实现高效管理。借助计算机软件自动分类、组合、编号档案,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力与时间,而且避免了出错,且无需担心防虫、防尘问题。其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可有效减少储存占用空间。使用微缩技术,借助移动硬盘、光盘等载体可进一步拓展档案存储空间,也有利于携带与储存档案,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信息库构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三,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有利于开发与利用档案,共享档案资源。通过计算机可迅速、准确检索所需资料,对档案内各种文件资料进行详细浏览,也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异地快速查询。综上所述,水利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制约,有力地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二、水利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策略

(一)强化档案信息管理基础建设和管理。其一,为做好水利档案信息管理,首先水利单位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购买先进设备,确保水利档案信息管理基础设备的完善,紧跟时展步伐[2]。其二,水利单位要立足于实际,构建动态、权威的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水利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专业化地管理水利档案。其三,通过科学合理的体系,强化水利档案的管理力度。在实际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档案管理人员加上相关领导协同管理,从整体上促使单位内部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升。其四,落实《水利档案管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水利档案收集制度,开发利用好水利档案,做好档案借阅保密、鉴定销毁等工作,切实管理好水利档案。

(二)构建并完善水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单位应紧跟时展,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水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有力地促进水利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其信息化、规范化与科学化。一是构建水利档案数据存储系统。采取网络在线储存或离线储存的方式,有效储存管理水利档案数据,为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创设优质条件。采用照相机、扫描仪、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切实增强水利档案信息数据存储能力。二是构建水利档案管理模块化系统。建立水利档案管理模块化系统,主要是档案日常管理模块、电子文件存盘管理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等,如此便可直接浏览、管理水利档案信息与数据。三是构建水利档案查询系统。根据MicrosoftSQLServer2008软件查询管理水利档案信息。基于工作具体需要,录入、检索、查询与浏览水利档案信息与数据,局域网中的权限客户可按照自己的管理权限,浏览、提取与检索水利档案,获取全面、真实、完善的水利档案信息数据,分布式、多样化查询档案信息,以此提高档案信息利用价值。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其一,立足于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从宏观上确定整体指导思路,创新发展战略。其二,明确水利档案管理部门业务监督与指导职责,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信息管理机制,明确档案信息管理流程,构建水利数据网上归档流程等专业档案录入规定,标准化、程序化地收集与管理各种档案,增加档案资源。其三,广泛运用档案管理软件,构建水利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电子检索案卷级、文件级档案。其四,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构建优质的软硬件环境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前提,对此应积极创设条件,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系统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靠性。

(四)注重档案信息安全。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只有确保水利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才能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可利用指纹、虹膜、声音、人脸等信息技术来实现对利用者身份识别管理,从而进一步确认其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权限,一方面确保了档案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为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还可以在档案库房智能安全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具体包含库房环境的人员监控、智能监测、图形化库房、档案自动上架等。其中所谓档案自动上架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利用智能机器人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根据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所制定的排架规则,依托射频识别技术(RFID)智能采集档案信息,系统识别后精准地对档案所位于的库房位置进行判断,随后机器人根据指令完成档案上架工作。

(五)加大档案管理队伍培训及引进力度。随着5G商业元年的正式到来以及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对水利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不仅要熟悉国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全面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熟练操作各类信息化设备。这就需要结合水利档案管理队伍实际情况,全面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培训工作。一方面,针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引入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模式,充分结合每个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教育模式,培训内容应当全面涵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建设、信息化设备操作等,致力于提升现有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入有关的专业人才充实水利档案管理队伍,即围绕水利档案管理岗位实际,通过提升薪酬待遇、公平的晋升途径,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到水利档案管理岗位,通过综合型人才的带动作用,使得水利档案管理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更为合理。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信息化是目前档案管理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在现代水利档案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应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高效处理大规模档案信息,进一步优化水利档案管理模式,进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档案。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应以高素质人才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作为基础,对此水利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积极引进与培养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高效管理档案的同时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进而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闫秀敏.水利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思路探究[J].城建档案,2020(4):21—22.

[2]岳敏.大数据背景下的水利行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J].地下水,2020(1):190-191.

[3]梁小荣.新时期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9(12):77.

作者:徐菲 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