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探究

PPP模式下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猛,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此基础上,推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出现与成长,而PPP模式较为突出,不同于暗含经济风险的传统型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的降低。但是需要多加关注的是,PPP模式的工程项目融资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因素。为此,论文着眼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基本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患策略,为我国顺利推进PPP模式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PPP模式;工程项目;融资管理;策略

1引言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同私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在基于某种特定的服务以及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此政策主要体现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构建的长期交流合作的关系,往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彼此获得的关系。社会资本主要是进行工程建设、日常的运营与维护等系列工作,而收益来源于用户的使用费用以及政府的相关财政支出。当前的PPP模式工程项目的融资问题不同于以往,政府与企业两者之间所负责的区域不同,前者注重对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而后者更多的是关注项目前期的研究工作,两者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的事业建设中,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彼此之间合作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双方的信息是否更加对称。如果持续地按照此种合作模式的话,所呈现的结果远远超过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工程的融资问题之上,这是本文探讨与分析的重中之重。

2PPP模式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的相关概述

2.1PPP模式工程项目融资的必要条件。2.1.1主体单位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实际的PPP模式中,政府与个企之间的关系会随着项目的不断变化相应的有所改变,但政府部门作为其中的主体单位,其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是一样的,矢志不渝地为大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而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也是当下相对卓有成效的方式,但不意味着是对政府决策的替代。政府的作用也不单单是如此,还应全程参与项目的策划,融资环境的净化等。除此以外,政策的制定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项目的融资管理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融资管理保驾护航。2.1.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PPP模式的工程项目的融资管理还应落实到法律层面之上。规定好政府与企业两者之间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所在,进行清晰的范围界定,以保证在一定层面上能够保护两者彼此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模式之下,工程项目的运营、管理等方面,尤其是其中的融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更得采纳政府和个企之间的协力合作,通过建立起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在一定意义上对双方的行为都有所约束,以能够确保最大限度地彰显其优势,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2.1.3专业化机构和综合性人才的支持。PPP模式的运作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一种项目的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进行结构性融资,这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相对完善且繁杂的法律、财会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政策的制定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规范、标准的融资流程,除此之外,也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融资提供专业的机构支持,另外,也需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及时填补融资过程中出现的漏洞,以更好地推动新模式下融资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2.2PPP模式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的基本特点。PPP模式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的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模式,在金融风险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相对独特的特征,为此,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之间共同给予一定的关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介绍。2.2.1风险期限较长。PPP模式工程项目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基础领域以及民生工程方面。而这些工程项目的共同点在于工期相对较长、规模也相对较大,但是这种项目的盈利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会比其他工程的盈利效果差,回款周期也相对较长,往往能够保证有足够的资金的回报率。而此类项目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会把经营的时间战线拉得比较长,长至30年之久,而这种长时间的项目所带来的风险也是较为明显的,所存在的风险期限也并不短,更为严重的就是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个进程。2.2.2浮动风险的存在性较大。单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的融资性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或多或少难免会受到市场环境乃至全球金融经济的影响而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近年来,人们担心也重点关注的是各国家之间的融资性问题多导致的较高的金融风险。由此可知,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是不可预知的,往往也是我们很难去感知的,其成为工程项目融资环节的阻碍。当今政府所推广的新型模式也缺乏一定的经验,风险因素把握能力不够,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的保障,进一步增加了风险的成本性。

2.3风险因素的叠加。风险因素的叠加主要体现在各个方面隐藏的风险条件的综合,而新的PPP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所依附多项因素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其中所隐藏的逐层叠加,并且随着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出现的问题相应也随之变大,所呈现的危害程度自然也有所提高,直至最终全面崩盘。

3有效应对融资风险的具体策略

在PPP模式之下,主体之间所呈现的是一种风险、收益共同承担的有机关系。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融资风险的控制时,不仅需要企业的参与,政府的参与也不可或缺。

3.1企业方面。3.1.1风险的综合识别和把控。风险的识别实际上是指通过全面地了解并探析与工程项目关联的信息材料,熟知在实际的项目融资过程中所隐藏的风险条件以及即将发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及时判断出此项目所属何种风险,以及该风险的特点,把握其发展趋势的有效行为便称为风险的识别。整个项目的运行可聘请独立评估机构对项目的各项条件进行综合评定,从中发现不利条件并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而后者风险的把控,顾名思义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体现在对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担两方面。作为项目的主体单位,即便企业存在风险承担的能力,但往往真正融资风险发生的时候,对于企业的发展仍然也会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在前部分基本特点中所提及的项目周期过长,回款周期长等,因此,企业需要及时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降低到最小。3.1.2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工程项目不管是建设周期还是报酬获得周期都是相对较长的,通常为了能够保障城市的基础设施或是民生工程的顺利完工,政府会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和监督的作用。因此,关联的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人才的组织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金融、财会、法律等专业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绝大多数项目企业在人才建设这一块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亟需完善,在后续的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的投入。

3.2政府方面。3.2.1构建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现阶段的PPP模式尚处于发展的摸索阶段,融资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有效保障。尽管有一些法律法规存在,但其局限性较大,适用范围较为狭小。一旦出现融资风险,仅仅只能凭借相对适用的法律来作依据,自然会在一定层面上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融资风险涉及层面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一旦缺乏完善的法律作保障的话,势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运作。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当下政府部门需要重要考虑的工作中心。3.2.2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有企业参与的公共设施或民生工程的建设,自然离不开对收益的谈及,而政府的作用就是制定科学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以保证企业能够真正有所收益,政府的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收益,定价偏高,自然收益也就获得较多,相反偏低的话,则会容易造成融资风险,发生的机率就增加。一旦工程项目的建设长期处于亏空状态,对于企业来说,伤害是不容小觑的,严重的话直接造成企业的倒闭。那么,为了维护好的状态,政府务必不断提供给有利条件,以维护好两者之间的友好关系。

4结语

众所周知,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的融资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合理处理好便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需要了解具体内涵、基本特点等,立足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以规避实际的项目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只要政府和企业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利弊关系,携手发展,才能够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把控,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促进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燕舞.基于PPP模式的工程项目融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5(24):16-18.

【2】孙授正.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3】盖元培.PPP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作者:何凤凤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