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问题及建议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问题及建议

摘要:新形势下海绵城市已逐步发展成为解决我国“城市病”和突破城镇化发展局限的创新技术手段,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可、支持和大力推广。但我国海绵城市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本研究从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入手,系统梳理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在理论政策、生态技术途径、应用实践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深入剖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规划碎片化、理解片面、操作僵化、技术力量和生态评估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分别从规划、宣传、技术、监管、评估等多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海绵城市;国家战略;问题;建议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日趋成熟,无论是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已从简单的用地规模扩张、人口快速增长逐步向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转变[1]。然而,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早期因时代、观念局限和科技落后等原因导致的“城市病”问题却日益突出[2],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城镇化工程设施建设,使得城区不透水地表面积进一步增加,原有的自然水循环机制和城市水生态遭到破坏,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越发严重[3];另一方面,传统的“灰色设施”排水系统缺乏对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功能,以致在应对极端环境和自然灾害时许多城市面临“弹性”不足,出现严重内涝乃至内涝与干旱并存现象,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4-5]。这些城市与环境矛盾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城镇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人们对生态宜居城市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在这种新形势下,海绵城市作为中国智慧与国际雨水管理理念融合后的话语创新,成为我国解决“城市病”问题、落实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可、支持和大力推广[6]。鉴于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总结海绵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1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

1.1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政策发展。2003年,我国学者俞孔坚等最早提出“绿色海绵”理念,并提出了建设综合解决城乡水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7]。2004年,深圳市最先引进了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率先开始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独特气候条件下的规划建设中进行新模式的探索[8]。2012年4月,“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在深圳举行,首次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研究方向作了明确指示,即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对海绵城市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梳理。2015年,我国《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意见指出要建设海绵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明确要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2017年,党的报告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自此,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从盲目借鉴逐步转向本土化,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也更加理性和成熟。

1.2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技术途径。生态优先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生态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时刻要重点考虑的对象[9]。由于我国类似海绵城市这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许多研究学者最初都借鉴国外的LID等理论并结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对我国海绵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10]。《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4)的出台,在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我国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有效衔接的同时,也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规划目标、技术框架、内容、要求、方法等给出了明确要求。车伍等[11]对《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涉及的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参数、方法及控制目标进行了介绍,提出构建LID、GSI及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蓄排系统,是缓解我国城市雨洪问题、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袁再建等[12]将海绵城市技术归纳为规划目标分解落实技术、模拟技术、材料技术、工程技术四类。车生泉等[13]将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技术归纳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题保护与修复(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包括截流技术、促渗技术、调蓄技术)两大类。鲁长安等[6]对海绵城市的绿色要义进行了阐述,提出海绵城市的主要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质是建设生态弹性城市。

1.3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应用实践。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自2015年开始,我国实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工作,2016年又增加了14个海绵城市试点。试点力度的不断加大,掀起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高潮。海绵城市已然成为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创新手段,相关应用实践经验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如武汉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四水共治”战略思维和建设模式,采取源头、中途、末端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通过建立地块滞蓄、管网提标、湖泊调蓄、外排泵站能力提升以及优化排涝调度的综合体系,对海绵社区实施全面分流改造、雨水入口的生态改造及水域生态修复等,协同解决城市内涝和水环境问题,初步达成“以滞促渗、以渗促净、以净促蓄、以蓄促用和以蓄促排”的海绵目标,取得了良好海绵效果[14]。厦门市马銮湾片区作为海绵试点片区,通过新建、改造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人工湿地及调蓄池,实施内河湖水域生态保护、恢复与改造,雨污管网改造等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源头径流、降低了雨洪峰值、减少了城市内涝的风险,还有效缓解了建设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15]。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则通过“地形竖向”设计、改良原状土下渗及滞蓄能力、研发全透式沥青路面等,逐步探索并形成一套四级雨水管理系统,打造出“一心一廊双环多带多园”的城市生态基地[16]。

2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建设规划的碎片化问题。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又与各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面、土壤下垫面等息息相关,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须立足现实与长远,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规划和技术方案[17]。然而,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看,城市建设规划的碎片化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有些城市对城市综合问题的梳理和把握不够,缺乏对城市全域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规划,仅停留在简单、盲目地上一些支离破碎的工程项目上;有些城市虽然从总体上进行了规划,但却缺少对关键指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之,有些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单位不一,相互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往往导致对建设规划的理解不够准确,进而造成实际工程与规划存在误差,影响海绵效果等[18]。建设规划碎片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2理解片面和操作僵化问题。海绵城市是个综合性的平台,渗、滞、蓄、净、用、排即精炼概括了海绵城市构建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特征[19]。然而从当前一些城市的建设方案和成效上看,仍存在理解片面、操作僵化、认识不清的问题。如有些城市在制定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时,将这6个字截然分开,实行条块分割的项目安排,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有些城市受国外雨洪管理理念的影响,将海绵城市建设直接等同于低影响开发,有的甚至还将海绵城市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水景观工程,忽视了城市水元素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20]。还有一些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忽视了各功能设施间的密切联系和耦合关系,如雨水规律、径流总量、污染控制及排水防涝指标等在雨洪管理系统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整体[21]。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片面理解和僵化操作,不仅会使海绵城市建设偏离预定目标轨道,更会给海绵城市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给评估工作带来误导、误判。

2.3专业技术和生态评估力量缺乏问题。海绵城市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不仅需要专业层面的技术力量,也需要监管层面的技术力量,然而目前相应的海绵城市规范体系尚未形成,各专业间现有的标准相互不一致,海绵城市监管体制也还不完善,这就意味着海绵城市建设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监管。技术力量的缺乏不仅导致技术水平无法快速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另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多具有公益属性,具有投资额大、收益率低、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短时间内效益难以直接以物质利益或经济效益方式体现,这使得对其进行生态评估时往往由于缺少部分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指标,从而给生态评估带来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22]。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城市如北京、济南、厦门等[23-25]对建成后的海绵城市实施效果进行了监测评估,但在相关监测评估模型、方法、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

3新形势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美丽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26]。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虽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随着试点的进一步扩大,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必能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多重目标,开拓生态城市人水和谐共生的新道路[27]。而针对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如下:

3.1突出规划引领。鉴于海绵城市建设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要从过去单向思维向综合规划转变,要灵活运用系统论原理,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专项规划、目标专项规划及问题专项该规划,切实将规划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

3.2扩大宣传,转变观念。海绵城市是打响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要求加大生态要素在现代教育中的宣传力度,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让广大民众真正增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认同和支持,积极参与到共建、共享、共赢的海绵城市文化中去。

3.3加强技术与质量监管。海绵城市涉及面广、科技含量较高,有必要将新理念、新技术引入到国民教育系统中,强化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加强专业技术指导,严格落实项目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3.4建立健全动态绩效评估机制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估系统尚不完善,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坚持战略目标与控制指标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加快建立健全相适应的动态绩效评估方法和技术体系,实现项目建设和技术开发的动态化调整、应用与改进。 

作者:赵则 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