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内部审计范例

法务内部审计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1

内部财务审计部门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企业的监督者,又是企业的服务者。内部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在于对企业的资金流向、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预防和减少以权谋私、资金滥用现象的发生;它的服务作用在于及时纠正会计部门在工作中的漏洞,为会计部门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现代企业结构设计中,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部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对整个企业的日常财务进行监督,并定期向董事会述职。

二、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日常工作

(一)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工作方法。

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工作方法有:查询法、核算法、分析法、调节法等等。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审计内容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财务审计的工作方法,有时候会在一项审计工作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财务审计方法。普遍而言,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最常用的方法是查询法,查询法又可以分为顺查、逆差、详查、抽查等;顺查适用于现阶段的财务审计;倒查适用于已结算的财务审计;详查适合时间跨度小,会计信息相对简单的财务审计;抽查法则适合账目复杂、时间跨度大、整体审计难以实现的财务审计。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审计方法的选择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财务的审计方法。这些审计方法为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效率。

(二)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影响因素。

1、内外环境因素。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应该调查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的阶段性发展战略、企业内部核心技术、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内部管理运行系统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相关的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发展前景、市场竞争等。

2、经营因素。

在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中,有关人员要充分重视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情况;认识到客户的流动性和更新性;分析技术性投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时了解政策变化、行业整顿等情况。

3、风险因素。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因此,风险因素要贯穿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人员首先要对企业运营中的种种风险进行评估,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要提高风险评估的工作水平,尽量使评估结果贴近实际生活;关注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进行经济态势分析,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4、人为因素。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相关从业资格和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耐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在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前,一定要全方位的收集资料,对各种影响财务数据的信息综合考虑,细致分析,及时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三、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水平的几点建议

其一,完善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审计部门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审计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地位,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其二,不断更新完善财务审计的工作方法。有关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际工作发展财务审计方法。把总结归纳财务设计方法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只有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才能促进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漏洞,促进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其三,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不但要具有专业的会计审计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审计人才的培养,适当提高设计人员的薪资待遇,以便吸引更多的专业审计人才。

四、结语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单位;内部财务审计;作用;存在问题;方法

1新时期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降低单位的各项经济损失

从当前的角度进行分析,单位内部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在于对单位获取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单位部门进行相关的经济效益统计工作,利用这种审计的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一些由于决策失误而出现的损害单位经济利益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单位的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

1.2有利于维护单位的各项利益

在对单位进行具体的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在审计工作具体开展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单位财会的各种资料和账目,具体需要审查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审核财务收支过程中相关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其次,需要严格审查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查控制,可以进一步完善单位的财务运行模式,同时还可以借助单位的内部财务审查工作来对单位内部最新的财务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其报告结论,这样就可以对单位内部发生的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现象进行及时的审查发现,并且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单位的整体利益得到保证,保证内部财务制度的良好贯彻。

2单位内部财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2.1对财务来源进行审核

单位内部审查工作的第一步是对财务来源进行审查,由于财务也就是资金来源以及一些来源的属性和途径,这些都在审查的范围当中,对资金的来源渠道进行审核主要包含了对收入资金的账目数量以及来源渠道是否合乎法律标准来进行审查,审核资金的性质情况主要包含是否是单位的正常收入、是否是专项基金等。

2.2对财务支出进行审核

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就是对单位的各种财务支出情况作出审核工作,单位资金在支出方面会对单位的各方面经营管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对资金支出的结构情况、支出的项目以及资金支出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审计部门一定要做到对资金的合法合理性的审查,保证整个审查的有效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一些较大的资金支出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和关注。

2.3对财务安全性进行审核

单位在经济活动方面是否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财务的影响,审计部门不单需要审核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也要统计单位的不定资产并且依照相应的手续和流程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核,保证这些财务记录是真实有效的,防止账目出现错误。

3单位内部财务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机构设置不完善

从当前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多单位在内部进行了审计机构的设置,并不是由于业务情况的需要,而是为了进行单位等级评审的工作,这种内审机构在设置的过程中比较简单,有的仅仅是在财务部门进行设置,有的和监察科等各部门进行合并,造成审计工作和财务工作都是在一个领导的管理之下,这就造成审计工作没有独立性。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只配备了一名人员,而且这个人员往往是财务人员出身,没有非常完备的知识结构,没有工程造价、法律和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3.2审计法规不健全

从当前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并没有具体规定单位内部审查的一些实施细则和具体标准,这就说明整套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造成单位内部审查人员在进行实际审计操作的过程中无章可循。尽管很多单位的审计部门根据相关的审计法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定了一定的内审工作管理标准,但是,内审工作很多明细条款和内审工作的规范化的具体要求相比,这种制度和条款还相差甚远,所以往往造成了单位内部审计过程中出现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不良情况,操作程序方面出现了违规的情况,既造成审计人员出现无法独立自主工作的情况,又对内部审计的效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3.3审计取证欠规范

在单位内部财务设计过程中,审计部门的会计信息资料极为繁多,其中不乏错误虚假资料,内部审查人员如果不是非常细心谨慎,就有可能出现失查的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使用一些审计结论影响比较大而且成本比较小的审计软件,因此在取证的时候,往往只会对账本凭证进行取证,而对经济活动实际环境的取证进行忽视,在取证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而造成审计质量无法达到相关的标准。与此同时,很多审计人员只注意对部分材料进行收集,没有注意这些证据的关联性和充分性,是否通过审查等,从而导致很多关键性的证据被忽略,造成审计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偏差,甚至出现审计结论错误的情况。

3.4审计决定执行难

在财务内部审计管理中,由于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的分析能力没有达到执业的要求,具体的审计工作只是重点抓在了查账、纠错和防弊这几个方面,而在对财务内部审计情况作具体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时明显缺乏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这种审计结果根本不可能让人满意与认可。与此同时,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相关人员并没有高度重视与仔细分析审计意见与建议,以至于养成了被审计部门一直处在安于现状的状态,对自己固有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式没有作出相应的合理改变,从而导致内部的财务审计建议与意见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切实的贯彻与执行,在这种只查不惩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威慑力荡然无存,审计形式在被审计对象面前毫无作用,久而久之造成被审计对象对内部财务审计视之无存,导致审计仅仅只是流于形式,根本不能将内部财务审计的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

3.5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从现在的角度进行分析,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会计出身的,而且,没有进行过一些有效的培训,没有学习最新的社会审计方面的知识,和实际工作出现了脱钩的情况。没有办法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相关的审计技能,整体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对单位的审计工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很难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与此同时,伴随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系统让单位逐步出现了无纸化的情况,所以相关的审计人员没有办法在运行的信息系统当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审计证据,也无法使用一些信息手段来分析具体的资料。

4新时期单位加强内部财务审计的方法

4.1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审计机制

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制度采取独立分开的原则,一定要确保内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之间是独立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会计的再监督工作进一步的实现,让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建立起来,让单位的各个经济活动、财务支出的管理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加强,让财务管理的规范运作和严格控制得以体现在审计程序当中。一般情况下出现的规定是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审核每一笔支出的情况,每个单据都需要注意签字组合,依照相关的审批程序还有相关领导的审批权限来进行签名工作,如果发现一些没有有效的签名组合的业务支出,相关的出纳人员需要拒绝对其履行。

4.2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财务部门的相关领导一定要让员工注意一些热门的和单位内部审计有关的新闻和事件,对工作人员在财务审计领域的认识情况进行改善,表扬和奖励一些在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态度比较好、工作完成的比较优秀的工作人员,并且,批评和惩处一些财务审计的工作中产生重大失误的工作人员;并且把失误的严重性进行说明。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内部财务审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重视,让财务人员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财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使命充分地了解。

4.3提高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一,在财务人员招聘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学历门槛的设置,尽可能地聘请一些实际工作能力比较强、业务素质比较高的工作人员;第二,对一些在职财务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不定期或定期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够对最新的财务法规制度进行了解,学习到相应的财务工作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让内部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得到加强;第三,对于一些产生重大失误的人员,一定要做好批评教育的工作或进行责任落实,或进行处理,让单位的经济和名誉损失降到最低。

4.4改进审计的方法

为了对单位内部财务审计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控制,让单位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得到提升,避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人为干扰的情况,确保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单位一定要注意加强对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对财务工作进行秩序稳定性的维护,在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这种制度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工作,防止其他部门或其他人员的干扰和影响,保证财务审计在操作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独立的状态。与此同时,单位的一些管理人员也应该依照单位实际发展的需要进行财务工作标准的制定,协助单位做好财务审计的工作。

5结语

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加强,让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让自己的单位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利用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让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让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加强,在当前时期我国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要关注的人群非常多,一定要借助相关的先进手段,对自己的财务审计水平进行加强。这样既可以达到相关财务审计的具体标准,又能给单位自身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德芳.新时期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J].财经界,2014(18).

[2]束文英.浅谈医院财务集中核算水平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3]陈晓华.浅谈医院内部财务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4]蒋翔.探讨新形势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J].新财经(理论版),2014(1).

[5]杨国锋.如何完善石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

[6]臧芝红,董立友,王晓,等.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探索——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视角[J].中国医院,2015(1).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3

[关键词]医院内部;财务审计;方法

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劣对于医院整体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医院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非常关键。财务审计在监督审核医院依法规范经济活动的同时,也使医院的财务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医院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新时期医院要更加注重医院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水平。

1强化财务内部审计监管意识,构建内部独立审计机构

医院管理阶层的管理理念,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医院的管理阶层和管理机构应该提高内部财务审计及监管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医院内部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财务审计工作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财务监管工作水平。医院的内部财务审计、监管工作如果得不到医院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支持、配合,其工作就很难得到开展,也不会有好的工作效果。领导管理部门首先要提高医院内部的财务审计监管的意识,积极带头指导财务部门展开财务审计工作,并且将该工作纳入到医院的日常工作日程当中,排除障碍阻塞漏洞,从而帮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排除干扰、顶住压力,更好地投入到内部审计监察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门的职能,保障全院职工的利益,规范医院的管理方式,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了出来,财务审计在医疗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改革首先要改革医院内部财务审计部门的工作。在提升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理念的同时,医院要建立一个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建立财务审批权限与审批签字相结合的审批制度。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时,要坚持财务机构与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建立的原则,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查机构、部门要相互独立,不能存在相互利益关系。只有这样,审计部门才能很好地起到审计监管的作用,加强对医院各项财务支出和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使内部审计监管更加严格、规范。在财务审批时,审计部门要保证每一笔经济支出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规范运作,审批签字制度要严格遵循每一笔支出单据都能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签字审批,对不规范和没有完成签字的经济支出,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从而实现对不合理支出进行控制的目的,保证财务支出的合法性。

2加强财务审计人员素质教育,提升监管人员专业水平

在医院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工作中,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提高财务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在选拔审计工作人员时,要选择那些思想水平高、作风过硬、政治素质好、技能和业务水平超群、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并对其进行规范的入职培训,使其通过考核后再上岗入职。在对外招聘财务工作人员时,医院要设立一定的学历门槛,吸收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到财务审计员工队伍中来。医院还要加强在职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定期、不定期地聘请一些高端技术人才到医院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让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当前财务审计的新法规、新制度,学习和实践应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工作技巧,全面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内部财务工作效率的目的。另外,医院还要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内容枯燥,医院可以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来提升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好的部门和员工可以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比如,医院可以设置科室荣誉奖、个人贡献奖、年度奖和提供优秀员工上升空间等奖励制度。而对于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出现严重错误和违规的员工,医院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形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或开除公职的处分,尽量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维护医院的名誉和形象。为了提升内部财务审计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医院应当不断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业绩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员工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通过自学或进修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升医院内部财务审计监管工作的效率,降低医院经济财务方面的损失,避免违法操作资金行为的出现,确保医院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当前医院应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配合推进审计工作的改革。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有序经营,可持续发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医院要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不断提升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不断学习专业技术和先进经验,逐渐形成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的财务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臧芝红,董立友,王晓等.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探索——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视角[J].中国医院,2015(01).

[2]王德芳.新时期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内部审计;财务审计;加强管理;方式方法

1引言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形势下,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单位,加强财务审计工作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各项经济活动得以开展和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基础和保障。单位内部的财务审计,是当前企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作为与时展相接轨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只有采取有效的策略,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加的明显。下面我们就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的具体策略展开探讨。

2财务审计的概念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财务审计包括两个方面,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但是这两个方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关注的重点也截然不同。单位内部的财务审计,关注重点在于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其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所产生的费用是否合理,财务操作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所谓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是指在单位内部进行财务运作的时候,其控制方法是有效,例如资金管理制度、轮岗制度等;产生的费用是否合理的关注重点在于已经发生的费用是否超出了预算,本身支出费用是否合理、是够必要,例如支出费用是够获得相关的授权、审批等;财务操作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内部管理制度,是指内部的核算流程与规范是否符合,处理账务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

3加强单位内部的财务审计具体策略

3.1加强宣传,提升单位内部审计意识

内部的财务审计是为所有职工服务的,在开展日常的审计工作时,要注重宣传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影响力,让所有的职工都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所有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的时候,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加强对相关设计法律和法规的宣传,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也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单位作为经济责任主体,也是财务行为的主体,相关部门要熟悉和了解相关制度是否执行,保证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各级领导和职工都将强法律意识和审计意识,会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3.2转变审计策略

现在,部分单位有很多的分支机构和部门,对于一个分支或者机构、部门进行审计的时候,间隔时间很长,而且都是后期审计。这种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风险风范能力弱,在间隔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期的问题。同时,现代企业进行决策的时候,其风险也逐渐增加,进行事前审计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单位在开展内部的审计工作,应该讲审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将强事前和事中审计,转变审计策略,方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3.3拓宽审计范围

现代企业开展内部的财务审计时,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其审计范围开始扩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支出情况以及经营业绩等,而且将范围拓展到了资本的管理和经营方面。以前的审计只是片面强调其监督作用,部分审计人员的审计内容停留在收支情况、纪律设计等,其工作范围明显缩小。因此,审计人员要突破传统审计范围的束缚,包括方法、思想以及对象等,不断地拓宽审计范围和审计领域。例如,审计时要确定经济责任主体,约束管理和决策者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通过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3.4改进审计方法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单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其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单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经济论证、开营销活动以及资本运作活动时,通常都需要设计到各类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财务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关键任务,财务审计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审计方法。在确定审计方案时,要经过多方的论证,论证其必要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节省审计时间。

3.5提高所有审计人员的素质

在企业发展的新时期,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审计工作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等,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第一,要更新审计观念,树立服务意识。虽然审计工作是一种监督活动,但其目的在于优化单位内部的经济环境,整顿内部秩序,规范内部的经济行为,为单位未来的发展服务,同时也能够消除被审计人员的抵触情绪。第二,审计人员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能够利用好计算机技术,同时学习银行、财务、证券等相关知识;第三,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单位来说,加强内部审计,不仅能够规范其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时候,加强宣传,提升单位内部审计意识,转变审计策略和审计方法,拓宽审计范围,提高所有审计人员的素质,为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英霞.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J].财会学习,2018(9).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内部财务审计;作用;存在问题;方法

一、新时期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降低单位的各项经济损失

现阶段来看,单位内部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在于对单位获取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特别是一些与单位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部门,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决策不当而给单位带来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对单位的成本控制方面也可以很好的把握。

2.有利于维护单位的各项利益

在对单位进行具体的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在正式的审计工作开始之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要提前了解单位财会的各种资料和账目,审查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检验;第二,对于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严格的查看。对以上两点进行审查,有利于完善单位内部的财务模式,同时也可以通过财务的审查工作来了解掌握单位内部最新的财务资料,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减少单位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发现任何财务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保证单位经济情况不受到损害。

二、新时期内部审计包括的内容

1.审查财务来源

单位内部审查工作首要就是了解财务来源情况,审查的范围包括资金来源以及一些来源的属性和途径,单位内部审查财务来源主要审查的内容包括资金来源的渠道是否正规以及资金账目的多少,对资金的性质情况进行审查主要是指资金是否属于专项资金等。

2.对财务支出进行审核

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非常的重要,就是审核单位的各种财务支出情况。单位的经营管理与单位资金的支出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审核工作就包括单位资金的支出的结构情况、支出的项目以及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尤其是对单位资金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确保审查工作的现实意义。对于一些大的资金项目需要重点的进行审查。

三、单位内部财务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完善

目前来看,很多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审计机构,但设立审计机构并不是要对单位内部进行审查而设立的,是因为要参加各个单位的等级评审需要设置审计机构,这会使得审计机构不够系统完善,甚至有的单位只在财务部门下设置,有的为了工作方便与其他部门进行合并,统一由一个上级来管理财务工作与审计工作,丧失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审计法规不健全

从当前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法规出台,这就反映了我国的审计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时没有标准的规章制度去遵循。虽然一些审计部门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单位内部制定了一些内审工作的标准,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是明细的规范标准才行,审计法规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不良情况,操作程序方面出现了违规的情况,对审计的效果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使审计人员无法独立工作。

3.审计取证过程不够规范

在审查单位内部财务方面,会包含大量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很多是不真实的信息,内部审查人员一旦不够细心,就可能出现工作的失误,在审计取证环节,容易忽视对实际环境的取证,更偏向于账本的取证,这就会导致审计工作质量不达标,太过随意性。

四、新时期提高单位内部财务审计的手段

1.对单位内部财务审计机制进行完善

对于现在的单位财务来说,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审计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制度采取独立分开的原则,只有二者之间相互独立,会计的监督工作才会具有现实意义。

2.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作为单位财务部门的领导要负起责任,财务部门的相关领导以及员工应该随时注意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信息,这样有利于实施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提高相关人员对财务审计领悟的认识,在工作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一些在财务审计工作中认真负责的工作完成比较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相反,对于在审计工作中表现不好的态度不认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同时把工作不认真的严重性给予说明。审计人员必须知道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单位要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财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使命充分地了解。

五、结语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的进步,企业想要谋取更多的利益,财务的审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对于我们国家在企业财务审计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要应用相关的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提升本单位的财务审计水平。这样一来,既可以达到相关财务审计的具体标准,又能促进本单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芳.新时期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J].财经界,2014(18).

[2]束文英.浅谈医院财务集中核算水平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3]陈晓华.浅谈医院内部财务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审计;经营决策;创新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社会,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增强竞争能力,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对现代企业来说,大数据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重视和积极应用,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现如今,大数据已经取得了相应的优化进步,将其融入财务内部审计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内部数据的优化识别,以此为促进财务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但由于我国将大数据融入财务内部审计的时间较短,在整体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本文将从大数据的内涵以及特征着手,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对策。

二、大数据的内涵概述

“大数据”并非指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数据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和制定适当战略的技术。期间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科学合理地分析、选择、应用,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充分的体现,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为企业提供最优的决策和指导。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升级,网络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企业应注重收集与企业运营有关的数据信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以便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海量数据支持,使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更加高效。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审计的特点

(一)共享性增强

借由网络及大数据平台,各单位职员可随时查阅公司的财务资料,并随时共享资讯,以此让稽核人员互相配合,进而提高财务审核的效能。同时,不同的数据分析人员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共享,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财务审计范围扩大

传统的财务审计由于受审计对象和审计方式的限制,涉及面很小,但随着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从而提高财务监管水平,促进企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三)财务审计时效性提升

传统的财务审计无法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财务审计的实时性和实效性不足,使企业财务审计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而运用大数据可以使企业财务审计具有时效性,随时随地进行财务审计,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监督的效率。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应抓住机遇,突破传统工作模式、思维模式,攻克技术难关,使大数据更好地融入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大数据环境下财务审计发展现状

财务审计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进入企业中的。大数据在财务审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财务审计数据逐渐增多,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在此背景下,企业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贸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财务数据、审计数据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审计的数据信息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财务审计数据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给财务审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财务审计模式正在逐步向“互联网+”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财务审计业务可以与其他业务同时进行,能够更有效地反映企业当前的收入状况,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决策制定提供参考。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财务审计信息统计工作更加真实、准确,信息之间的整理更加规范,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提升了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另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技术的出现给财务审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云计算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财务审计的发展。财务审计区分了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前财务审计需要使用内容核算软件,需要独立维护,软件更新和维护也属于财务审计的一部分。采用云财务审计模式,企业无须购买全套工作软件,只需购买“云”技术即可转移、嫁接,财务审计人员无须负责后期维护与更新。同时,云财务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审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了数据共享与传递,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财务审计信息。

五、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技术利用率普遍低下

虽然大数据技术在财务审计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大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应用经验,同时财务审计人员对大数据的了解程度也不高,一些从事财务审计工作多年的行业专家并没有意识到大数据对财务审计的影响。金融审计人员不了解大数据技术,也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对于长期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会计人员而言,大数据技术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积累应用、运用自如、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新兴技术。

(二)财务审计的创新意识不足

受传统的工作经验、思维方式等影响,我国企业财务审计难以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主要表现为缺乏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新时期财务审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创新财务审计,转变财务审计理念,既保证了时代性,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具体缺陷在于:第一,对数据化的认识不足。随着信息化和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资金等方面已经完全数据化和数字化,财务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网络和计算机中,数据化是信息数字化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应用,但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区别。第二,对财务审计工作的创新认识不够。面对新时代、新技术的来临,并非所有企业都勇敢面对新技术的应用,多数企业乐于驻足观望,不敢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思维模式,试图从其他企业改革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害怕失败而安于现状,导致财务审计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三)财务审计理念比较落后

财务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财务审计不到位,企业财务状况将难以维持,无法正常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然而,许多企业忽视了财务审计工作,只把它看作单纯的会计核算管理,并没有深入认识它的重要意义,严重阻碍了财务审计的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财务审计人员,作为财务审计的实施者,其工作能力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水平。大多数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管理体系,但受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新技术的融入和应用需要时间,企业财务审计理念也会显得相对落后,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需要财务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由于对财务审计工作形式和流程的认识不够清晰,在新时代来临时未能及时转变观念,从而制约了财务审计部门的行为,使财务审计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

(四)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业财一体化管理过程中,需要企业从个体出发,逐步促进财务人员的会计职能得到转换,进而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这将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共享的功能。而财会人员则需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员建立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当会计人员工作满意度低时,工作服务质量就会下降。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财务审计。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审计中只引进了一套财务软件,并没有将财务信息进行数据化、信息化,导致财务数据无法共享,各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影响到财务审计的效率。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使新技术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很多企业财务审计人员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作为财务审计人员,面对危害企业发展的风险隐患和利益相关者的诱惑时,一些法律意识淡薄、职业素养低下的人员很难抵制诱惑,从而给出不真实的财务审计报告,隐瞒风险漏洞,导致企业决策依据的信息失真,决策失误。二是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财务审计人员在企业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模式固定,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无法进行改革。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综合素质也不高,虽然很多人拥有大学本科、大专学历,但是他们对新技术、新软件的熟悉程度还不够深,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水平也不高,生搬硬套,缺乏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

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创新对策

(一)加强对大数据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大数据是一门新兴技术,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较少,且财务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受传统工作模式、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财务审计工作。因此,财务审计人员应积极学习、掌握大数据技术,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大数据,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为了有效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使其发挥最大效用。首先,管理层要重视财务审计工作,不断加大对财务审计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其次,企业应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培训会计人员,使其熟练运用财务审计工具,提高其专业技能。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审计不仅要从宏观视角审视各种大数据技术,还要关注金融审计,不再局限于预算的基础数据,而是要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数据挖掘中找出问题和线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数据说话。

(二)积极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审计部门在内部都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然而,大多数数据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财务审计部门需要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等内容建立审计机构集中统一的数据库。首先,确保数据的来源规范,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其次,了解审计对象的各项特征,分析出数据信息的特点,方便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对于零散的数据信息,定位疑点数据和重要信息,进行数据综合利用,提高数据的分析效率;最后,实时收集和更新数据库,确保数据的时效性,保证数据运用的效果。比如,对于负债报表和经营报表进行分析,必须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数据错乱的现象,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财务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打造大数据信息平台

企业财务审计平台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载体,是企业财务信息采集和分析的主要渠道。企业财务审计平台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其中数据管理平台主要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全面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查找审计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计重点和难点。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已有成熟的审计模型和方法与数据平台整合,形成通用分析模块,通过可视化界面清晰表达数据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建立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平台,不断整合财税、社保等各方面的信息系统,进行传统的预算执行与部门预算执行数据的整合,为后续审计数据分析提供依据。如软件企业可主动融入互联网审计,通过建立财政、税务、海关板块,推动企业财务审计模式由单一审计模式向事前审计和过程审计、静态审计和动态审计、现场审计和远程审计相结合的转变。

(四)增强审计人员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

推动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因素是人才,在此期间,需要组织审计人员参与计算机、网络培训等相关业务培训,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员和财务审计人员,不断提高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水平。财务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针对一些财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企业要加强思想教育、司法教育,用相关违法处罚案例警醒和鞭策工作人员规范工作流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职业道德。

结束语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7

关键词:高校治理;内部审计;路径

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安全、稳定、健康运转的有力保障和强劲支撑,在防范风险,完善治理,帮助事业发展目标实现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确保高校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大有可为。

1新发展阶段高校治理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1.1内部权力的科学配置

完善的治理结构应实现高校内部权力的科学配置,缓解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冲突,实现权力的制衡,激发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自主和积极性,推动高校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和协商治理。

1.2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

治理结构的优化需要高校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契约涉及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完备的内部制度体系,构建良好的管理关系,明确秩序、约束和责任,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筑牢规则底线,增强其开放性和灵活性,推动治理结构的优化。

1.3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

高校的风险管理是其创造、保持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结合战略制定和执行,管理风险的文化、能力和实践的总和。风险管理全面融入高校各项管理和业务之中,在战略设计、机会识别、价值创造和维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高校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效能的提升,为高校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障。

2新发展阶段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的主要路径

2.1审计全覆盖全方位嵌入高校业务活动

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于服务高校治理和发展,不仅拓展了内部审计业务的多维性和综合性,更是使内部审计通过评价高校全部经济业务活动为高校发展服务。在实践中,内部审计应建立与高校规模、业务范围、风险偏好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的审计频度,确保审计覆盖组织全部业务活动,贯穿各个重要领域、重要环节、重要岗位和重要事项;坚持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

2.2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是对高校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应关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高校治理,帮助高校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目标。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有效进行评价,将促进高校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控制活动,完善控制措施,合理保证经济业务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2.3全面实施绩效审计

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能,要求在问题导向下,查错纠弊之外,对被审计活动进行效益性确认,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绩效的建议。绩效是衡量组织治理与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绩效审计有助于确保高校治理目标的实现。绩效审计可以促进审计监督关口适时前移,通过对资金、资产、资源使用效果的监督和评价,有效防止管理、决策等造成的资金损失浪费、资产流失和生态资源破坏等问题。强化绩效审计的开展,将有效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

2.4强化问责构建审计

协同治理为协调和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确保受托者责任的有效履行,治理需要用一系列制度机制来界定受托责任,并监督其履行。审计问责实质是对组织内部受托责任人履职绩效进行“权责对等”的责任追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问”的方式和“责”的认定确认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负的责任,运用权力制约权力,促进受托关系良性发展,根据失责情况追究相关责任,推动高校内部实现“良治”。

3突显审计增值服务价值,有效提升高校治理效能

3.1统筹审计工作,全面推进审计全覆盖

审计全覆盖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现实需求,是消除监督盲区,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必然要求。

3.1.1做好审计项目统筹

科学合理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突出对高校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要岗位和重要事项的审计监督,做好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减少重复交叉审计,不断延伸和扩展审计覆盖面,实现审计对高校业务活动全面的监督。

3.1.2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审计

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审计全覆盖实施的主要因素。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是提升服务组织治理能力的关键。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审计人员能力结构与项目需求一致;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审计服务,有效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大数据审计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3.2促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相融合

与高校各业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流程予以防范,高校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来控制风险。与高校发展相关联的风险,往往与高校战略目标设定相关,涉及全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因此,从保障高校发展和安全的视角,应促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融合。

3.2.1基于风险评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应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评估与各业务活动相关联的风险对策,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高校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予以全面评价,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相关风险。通过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控制活动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契合度,查找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完备性和运行遵循性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对内部控制的架构和程序运行进行动态的调整,使高校不断适应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高校价值的增加。

3.2.2着眼于发展战略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要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要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将审计的重点从具体业务层面转向高校战略层面,坚持总体安全观,防范和化解影响高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风险。其一,内部审计应深入分析高校建立的风险控制制度,确立的风险管理目标是否切实可行,是否能够使各部门承担自身风险控制责任,有效应对高校存在的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从而促进不断完善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预警机制,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严守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其二,内部审计应基于高校战略目标和不同业务特点,判断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进而落实风险内控主体责任,加强风险研判和风险预防控制,促进高校在经济业务活动中、项目实施中和重大决策时做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3.3服务组织治理需求,推进绩效审计的制度化与常态化

绩效审计通过一系列绩效指标

对高校内部受托管理责任以及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进行评价考核,全面有效开展绩效审计应把握好如下几点。

3.3.1选取基于共同治理的指标

在绩效指标设置上,树立和落实“共同治理”理念,充分征求利益相关者意见,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单一以客观定量指标为主的做法,以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满意度等主观定性指标作为有益补充,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对绩效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估。

3.3.2设定基于组织战略的标准

在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上,应以高校战略目标为导向,将高校拟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作为绩效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制定与结果和产出相适应的绩效指标评价标准,确保具体目标与绩效评价考核目标相协调,从而推动高校内部绩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3.3.3营造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

在绩效评价环节,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模式,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允许并鼓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高校内部绩效评价,体现主体参与的多元性;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高校自评与利益相关者互评,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以服务高校治理需求为导向,改进审计问责的效果

现代化的高校治理结构是“多元互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主动参与治理,推动高校治理全面深化改革。一套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将有效保证责任得以履行,促进审计问题得以整改,强化问责能使审计监督落到实处,是完善高校治理、提升治理能力和效果的必然要求。

4.1构建“异体问责”的主体制度

高校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和监督的机制,需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审计问责,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发挥不同主体的认知优势和纠正主体利益偏差。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异体问责”体系,问责主体不仅包括审计机构,还应包括纪检监察、人事、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媒体、公众等相关主体。公众作为重要的问责主体,其参与问责的权利主要体现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2完善问责结果公告制度

问责信息公示可以让公众全面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活动。以公开方式向社会报告问责结果,有利于提升公众参与高校治理的积极性,提高治理的透明度,彰显审计的权威和威慑作用。问责结果全面公告需要细化两点要求:第一,规范公告时间,对问责结果公告时间作出具体规定,保证问责信息的及时性。第二,规范问责公告内容、途径和程序,保障问责信息的完整和全面性。在不涉及秘密和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所有信息向社会公告。

4.3建立问责错误救济制度

为避免问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应建立问责错误救济制度,确保问责的公正性。其一,应明确问责对象享有陈述和申辩权,在高校相关部门做出问责决定前设置问责答辩程序,允许问责对象提交相关资料并进行答辩陈述。其二,应建立问责救济制度,在相关部门做出问责决定后,如果问责对象认为惩戒结果不合理,可以通过申诉和诉讼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杜绝问责不当的现象。

5结论

法务内部审计范文8

在深入分析云会计环境对集团企业人员行为和操作行为影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云会计环境下集团企业高可信内部审计的行为特征,构建了高可信内部审计实施路径的系统框架,为云会计环境下内部审计实现高可信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云会计环境;高可信内部审计;实施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逐渐向“云端智能化”发展。传统封闭的局域网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AIC)逐渐被现代开放的互联网AIC取代“,云会计”应运而生;以往独立僵化、墨守成规的管理模式逐渐被权变动态、智能开放的新型管理模式所取代,“智能管理”应运而生。可见,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集团企业,不仅拓展出更广泛的平台,呈现出更快捷的工作效率,还让集团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较以往更可观的收益。但是,信息化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其摧垮一个集团企业的速度和力度较以往更快、更强。在复杂多变的云会计环境下,集团企业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集团企业现行内部审计实施路径是否具有高适应性、可操作性、可信赖性的“高可信”性,成为集团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国都兴业信息审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于2009年提出了“企业云审计”解决方案,于2010年在企业云审计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全云审计”的战略。他们提出:全云审计就是对云计算本身的审计,也就是实现对IaaS、PaaS和SaaS各个层面的审计,解决云计算用户可信的问题。文峰于2011年在《云会计与云审计———关于未来审计的概念与框架的一些思考》中提出了“云审计”的概念,他认为:云审计就是将云计算运用到审计中去,在技术上提供广域审计共享与协作平台。他指出云审计的建立与发展很可能促成审计的重大变革,而这种重大变革不仅仅是云概念、云责任的提出,还有新兴技术的运用如物联网技术。《中国总会计师》杂志于2012年提出的云审计的定义是:通过数据的云储存,使得各种审计资源包括参与审计的人员、程序和相关硬件设备,都通过云来协调,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无需关注采用何种计算机程序,也无需关注数据的存储、共享和工作时效性等问题,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就是审计任务本身;同时并设想建立云审计XBRL标准规则以面向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公共的、由第三方维护的公共云计算。张艳玲于2013年提出在云审计过程中,审计项目小组可以在地理上非常分散,甚至不一定要来自于同一个审计机关或者委托机构,所有的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通过云技术来实现,不仅可以归集和管理审计所需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对容纳的数据实时更新和有机集合,而且能够智能控制对审计模型的选择和使用,保证审计过程的质量。魏祥健于2015年提出由各级审计机关用户层、云审计系统层、应用与维护服务等服务层、基础设施层所组成的在安全审计平台和外部应用接口相互作用力下的云审计系统框架。纵观上述文献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以维护云计算用户安全为核心的“云审计”和以提高审计质效为核心的“云审计”两个基本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云会计供应商和会计师事务所,涉及集团企业云审计方面的研究文献还较少。实际上,虽然云会计供应商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社会企业提供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但对大型的集团企业来讲,自身的孵化体系完全可以支持云会计、云审计的应用,将实时动态管理、实时智能监控由梦想成为现实。鉴于此,本文首先将云会计环境下对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分为人员行为影响、操作行为影响,然后将云会计环境对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行为影响作为高可信内部审计的行为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高可信内部审计实施路径的系统框架,通过框架详细分析了云会计环境下集团企业高可信内部审计的行为特征及实施路径,以期为集团企业高可信内部审计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指导。

一、云会计环境对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行为影响

集团企业具有大、广、多、杂的特征,即企业规模大、业务分布面广、业务种类多和所属子公司多、管控操作复杂。基于此,集团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集团企业更多的是根据集团企业具体情况设有众多孵化性质的业务单元为集团企业量身进行自我更新,而将有限的部分的业务单元外包给云会计供应商和会计师事务所性质的机构。云会计环境呈现出广、快、多、杂的特征,即平台涉及面更广、操作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多、层面更复杂多维化。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在于“防患于未然,治病于痊愈”,全面系统地贯彻“警钟长鸣,对症下药”的方针,置集团企业于可接受的“安全”环境中。云会计环境对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行为影响从人员行为影响和操作行为影响两个层面分析如下。

(一)人员行为的影响

云会计环境下对集团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审组织职能单元面临重组

云会计是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基于互联网构建的一种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云会计环境使得集团企业对企业内各职能单元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集团企业内各职能单元在原有职能下呈现出新的延伸,对内部审计也不例外。“云会计”的高效率、大量度等优势已经让众多管理层喜出望外并受益匪浅,与云会计环境相配套的组织职能单元的重组是集团企业必然面临的任务。

2.内审人员业务能力受到挑战

云会计环境不仅使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受到了挑战,也对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型集团在业务种类多、业务差异大、管控难度复杂的特征下,要求内审人员不仅具备相应类别审计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信息化审计处理多维度信息量的新能力,杜绝因信息量过大而无从下手、信息维度过多而犹豫迟疑等严重影响工作质效而造成的进展瓶颈。

3.内审人员需求层次更加丰富

大数据时代,集团企业更具生机活力,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打破常规的消费理念、生活理念、生存理念,转向新思维,寻求更深层次的幸福感。集团企业的内审人员也不例外。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较缓慢,集团企业虽对内部审计存在意义非常认同,但内部审计工作长期以来成效不大也使集团企业对该职能部门近乎冷淡。有些集团企业内审人员吃力不讨好的现状更加激化了内审人员的需求。

(二)操作行为的影响

云会计环境下对集团企业内部审计操作行为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平台生态圈权变动态开放化

云会计环境下,使得集团企业将“共同价值”观设立平台生态圈的内涵诠释得更成熟,为实现多维信息搜集、多元信息整合、多态信息分享的良性平台生态圈助一臂之力。在此现状下,集团企业需要具备对多维、多元、多态信息的处理分析整合和去粗取精的能力。

2.相关者信息对称程度提高

传统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目标与实际脱轨、经管矛盾激化、误读政策低质低效等诸多问题。随着大数据经济的发展,云会计的不断更新,平台生态圈的不断成熟,相关者信息对称程度有所提高,使得上述问题有所缓解。

3.业务单元信息化程度不协同

集团企业的业务单元是为集团企业更具竞争力所设置的单元,现行大数据经济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对集团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覆盖,使得集团企业内业务单元信息化程度不协同导致的审计工作难度加大。

二、高可信内部审计的行为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谢林(Schelling)将社会互动理论容纳到经济学研究中,认为每个人都置身于特定社会群体中,群体中他人行为会对个体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行为选择。对于经济犯罪行为,很可能是通过群体内成员的相互模仿在群体间扩散,使得特定群体更频繁地出现某种犯罪行为。借鉴美国经济学家谢林的经济学社会互动理论,可将云会计环境下的高可信内部审计行为特征分为渐进性行为特征和革命性行为特征两大类。

(一)渐进性行为特征

“渐进性”是借鉴公司战略管理的渐进性变革的管理理念。它是一种持续的、稳步前进的变化过程,在某一刻影响企业体系中的某些部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警钟长鸣、杜绝舞弊。在云会计环境下,高可信的内部审计应具备渐进性行为特征。原因在于,在过往的舞弊案例中,几乎没有舞弊人员会在事发之前主动停手,一方面因为他们要依赖于“舞弊”带给他们的地位、生活水平和些许的不良嗜好,另一方面舞弊人员要不断采取手段东拼西凑,掩盖其舞弊的行为,所以,这时候,当企业发现舞弊时,所谓的亡羊补牢已经行不通了。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协会统计,一项舞弊从开始到结束,一般会持续1—3年,而这期间有将近一半的企业最终无法挽回任何损失。高可信内部审计的渐进性行为特征内含目标明确性、易操作性、可靠保密性、可渐进性、资源互补性、可信性、高适应性。首先,目标明确性强调的是内部审计对员工过往表现是否存在舞弊征兆有明确的评判基准。集团企业可以根据数据性基准和非数据性基准进行评判。其中数据性基准主要依据员工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等因素设计;非数据性基准主要依据员工年学习经历、年工作经验、年工作实绩等因素设计。其次,易操作性强调的是操作难度不大,培训成本不高。可靠保密性强调的是数据具有可靠保密性,证据具有可靠保密性,操作具有可靠保密性。再次,可渐进性强调的是保持良性循环的持续性、可参照对比性,而资源互补性强调由于资源在企业内部之间的配置总是不均衡的,高可信内部审计系统应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资源互补性特征,融通连接一切可用资源。最后,可信性和高适应性强调高可信内部审计系统本身应具有可信性和高适应的更新能力性。

(二)革命性行为特征

“革命性”是借鉴公司战略管理的革命性变革的管理理念。它是一种短暂的、影响力度大的变革过程,对企业体系的影响是全面的,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常发生。在云会计环境下,高可信内部审计的革命性行为特征不是必备的,但可以提升集团内部审计的威慑力,明确集团内部审计的权限,使审计意见能更好地追踪问效。集团企业舞弊状况频发的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在于内部审计在集团企业的威慑力不强,审计权限不清晰,追踪问效力度不大。高可信内部审计的革命性行为特征内含决策支持性、事前可审性、意见有效性。首先,决策支持性强调的是内部审计要获得集团企业领导的重视,不仅仅是口头上,还有正式的文件、公开的会议、公开的报告等。其次,事前可审性强调的是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抽查的形式,对财务部准备支付还尚未支付、准备领取还尚未领取的资金有权限进行事前的审计,审查支付领取的合理性、合规性。最后,意见有效性强调的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随机抽查、顺序抽查等其他方式发现的重大错报所起草的审计意见,要公示并严肃惩罚。

三、云会计环境下的高可信内部审计实施路径

云会计是企业财务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具体匹配,从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匹配至云会计技术的财务处理分析模块。高可信内部审计的实施路径也是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职能单元属性进行的匹配,具体由三个主层和三个辅助层构成。其中三个主层由基础设施服务层、平台生态圈服务层、软件应用服务层构成;四个辅助层由用户端层、督检端层、外接端层、反馈端层构成。基础设施服务层内含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内审数据网,是集团企业通过孵化业务单元孵化出的基于集团企业行业特点和业务类型所设计开发的,是集团企业及集团企业下属单位所需信息资源的源头数据中心。特别指出的是,设计内审数据网的目的是集团企业总部及集团企业下属公司之间进行交叉审计时,为对其他公司进行的审计独立性水平判断的初步事项进行了解,对已发表的审计意见等状况有更直观清晰的认识。平台生态圈服务层内含资源调度服务、资源更新服务、资源维护服务、意见反馈服务、事前审核服务、在线学习服务等,秉着共同价值观,建立健康安全开放动态的平台。软件应用服务层内含内审应用系统、内审管理系统、内审安全维护系统。用户端层内含用户管理、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权限管理;督检端层内含督检审核服务、督检跟进服务、督检公示服务;外接端层内含政府平台接口、金融平台接口、税务平台接口、会计师事务所平台接口、法务平台接口等。

四、结束语

构建基于云会计环境下的集团企业的高可信内部审计的实施路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架构外,还有诸多如云责任、云安全、云标准、云法务等方面建设的完善。因此,对云会计环境下高可信内部审计模型的深入理解与把握,是推动未来全云内审的关键。

作者:王婧婧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国都兴业信息审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国都兴业揭开“全云审计”时代[J].计算机安全,2011(2):92.

[2]文峰.物联网对云审计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4):88-91.

[3]中国总会计师.审计+云计算=云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2(7):29.

[4]张艳玲.云审计———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商业会计,2013(10):47-48.

[5]魏祥健.云计算环境下的云审计系统设计与风险控制[J].会计之友,2015(1):101-105.

[6]程平,段莹莹.云会计环境下高可信AIS行为特征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4):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