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培训总结范例

店铺培训总结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后文简称《标准》)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将国际贸易人员职业类别细化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并对这四个类别规定了职业资质要求以及管理要点。《标准》的出台规范了国际贸易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同时对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相关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课程体系的搭建,再到课程教学大纲编撰,甚至一个单元教案的设计都必须与《标准》实现对接,实现《标准》的课程化。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应用型,更强的地域适应性。培养的人才应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因此,必须正确选择将国际贸易职业标准的课程化路径,以区别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通过分解与重组来构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是落实《标准》的要求。这种课程的生成方式与传统分析学科逻辑、知识之间关联的课程开发方式截然不同,也就决定了在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生成路径,必须做出新的路径选择。

二、职业标准课程化研究综述

最近几年来对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的对接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张麦秋等人在《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2008)一文中,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确定、职业能力设计、课程设计都应融入职业标准。吕红等人《试论从职业能力标准到人力培养标准的转化》(2008)一文认为,应以能力标准为基础分解专业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龚雯《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模型》(2009)一文认为,应按照职业等级要求的层次性设置课程,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紧跟社会职业技术和观念的变化进行调整。梁裔斌、白景永在《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2010)一文中认为,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职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为导向。钱华生在《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2013)一文中提出,应该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姚晓燕在《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2019)中提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基准点应是职业标准,其核心应是职业能力的养成。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职业标准的课程化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深入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阶段,并已经开展了有意义的实践与反思。但是,《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出台后,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将国际贸易相关岗位标准课程化是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为研究标的,尝试建立科学的职业标准课程化路径。

三、校行企深度合作是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的必然路径

在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中,课程化推动的主体必须是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而课程化的对象则应为区域化后的职业标准。这是人才培养特点的一部分,通过适当的路径转化成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或课程中的项目任务。在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中,必须将国家职业标准和区域特色人才需求相融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职业标准课程化的关键,或者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是职业标准课程化最重要的一环。

(一)构建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项目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生成方式的转变决定了在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中,不能仅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课程转化工作,必须引进社会/企业的主体,构成课程化专业团队,共同完成职业标准课程化任务。

1.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由各学校自行设计。落实到执行层面大多由1—2名专业负责人或教师设计,很多学校还存在着因人设课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导致各个学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全国各地,各位委员立足所在区域,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出建议是教指委委员的重要任务。因此,教指委应该在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积极聘请当地教指委委员,指导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指委委员应该将教指委对专业建设的整体意见,结合国际贸易职业标准和区域特点,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教师是培养方案实施的主体,也应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因此在职业标准课程化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克服单打独斗去设计课程的局限性的平台。因此,在教指委的指导之下,构建一个教师团队,去实施职业标准的课程化。在教指委的指导下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避免认知上的局限性,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必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3.区域性行业协会与外贸企业专家。职业教育带有浓厚的区域特色,因此,我们没有办法,也不应该去要求全国所有开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校采用完全一致的培养方案。将区域性外贸行业协会或区域外贸企业典型代表引入课程化过程之中,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性行业企业专家的加入是保证一个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培养方案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也才能获得地方外贸企业的认可,从而完成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二)校行企深度合作合力推进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

在构建了具有校行企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后,有效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是实现职业标准课程化的重要保证。因此,深入开展校行企合作,是实施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的最优路径。将职业标准区域化是区域性行业协会或外贸企业参与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区域人才需求的人才重要途径,具体实现路径见附图1。在实践中,一是要合作分解职业标准,构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专家团队分解职业标准应结合区域人才能力需求,以职业标准中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部分内容为基础,解构职业标准,细化能力任务目标,进一步构建典型工作任务,为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奠定基础。二是要校行企合作实现岗位标准向课程标准转化。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搭建了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实现了职业标准的课程化。但工作并没有结束,还需要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紧密合作。三是要校行企良性互动,推动基于职业标准的培养目标实现。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实训过程中,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室建设、实训任务实施全过程中,提高实训人员任务设计的合理性与实训任务实施的有效性,合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与用人企业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听取用人反馈,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域适应性依据国际贸易职业标准,搭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只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如何培养区域外贸公司需要的专业国际贸易人才还需要专业人才培方案的有效实施来保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更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如何吸引企业持续投入人才培养,增加校企黏性,国家、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措施在这里不赘叙。下面从学校的角度结合专业,将实践效果较好的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四、实践与总结

(一)嵌入企业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与区域内典型外贸公司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构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在校内组建冠名订单班,订单班学生选修企业课程,企业派出专家负责/参与订单班企业课程的实施。通过订单班企业课程选修,将企业员工培训,特别是新入职员工培训的大部分内容放在学期内开展。学生毕业后进入协议企业工作,对企业而言可缩短新员工入职培训,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与时间成本。经过嵌入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协议企业外贸业务操作技能,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嵌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文化与待遇,在获得认同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就业。因此,毕业生在进入协议企业工作后会很快融入集体并相对稳定。这些内容,都是企业通过社会招聘无法获得的优势。因此,通过订单班嵌入课程可以节约企业成本,吸引企业持续参与校企合作,不断反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嵌入式课程的内容,校企形成良性互动,可以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二)引入真实项目,开拓企业需要的市场

吸引外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在校内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外贸公司校内工作坊,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借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手段,推动项目实施,保证项目完成质量,为外贸企业创造效益。为保证校内工作坊实施有据可依,与外贸企业合作制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重要的前期工作。为保证校内工作坊的实施质量,在工作坊实施前,邀请企业参与制订课程标准,设计工作坊典型工作任务。在校内建立企业工作坊,专业推出传统贸易工作坊与跨境电商工作坊,由企业骨干入驻现场指导学生完成外贸相关真实项目任务。在传统贸易工作坊,由外贸企业业务骨干来校挑选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入驻工作坊。开展寻找潜在客户、撰写开发信、寻找供应商的基础性业务项目。在能力得到锻炼后可以企业骨干为业务经理组建业务开发团队,独立开展外贸业务。在跨境电商工作坊,则由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能手带领学生团队,从基本的开设跨境店铺开始做起,做产品维护、店铺维护、店铺运营工作,直到学生团队可以独立完成店铺运作。工作坊的开设既为企业培养了人才,又为企业拓展了业务,同时节省了企业的办公成本,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增加了校企的黏性。企业具有极强的动力帮助学校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甚至是课程标准、教案设计企业都要投入精力参与制定。

(三)开展“四技”服务,填补企业技术短板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2

文章分析现阶段中职《网络营销》教学现状,结合当今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通过淘宝网这个免费的开店平台进行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营销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适应网络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网络营销;实践性;淘宝开店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营销》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网络营销》要求学生要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策略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真正进行网络营销的能力。但是,当前的《网络营销》教学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针对此情况,在网络营销的课堂上开展创业为导向“淘宝开店”实践教学,实现学与用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1《网络营销》教学现状

1.1教材案例相对落后,跟不上时展

网络营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市场营销学相比,现成的教学案例较少。书本部分章节存在与市场营销学重复的现状,而且网络营销书中案例跟不上时展,较为老旧,不能突出网络发展的时代性,难以吸引学生兴趣。

1.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职业引导

《网络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然而受到教学手段的限制,目前网络营销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知识零散、片面等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其网络营销的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这对他们的顺利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1.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企业需求脱节

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指导,然而,大部分中职电子商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不能及时更新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电商行业的发展变化,在教学中难以向学生渗透职业引导。

2开展以创业为导向“淘宝开店”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课堂实践局限于教学软件的辅助,一般是利用某些封闭环境下的教学平台模拟网络商品交易过程的演示和实验,并且这些网络营销实训软件大多脱离于现实的互联网环境,只局限班级内部进行商品交易,货币和产品都是虚拟化,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性与兴趣,课堂效果一般。而通过实践淘宝开店,使学习与创业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组建团队,成立自己的网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商品,在淘宝网上以掌柜的身份进行经营,接触真实的消费者群体,开展网上商店的策划、构建和营运,处理各种真实的购买行为,将网络营销课堂上的知识和网店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而且在网店实际经营中,形成竞争机制,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课堂与职业教育对接”。

3开展以创业为导向“淘宝开店”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

3.1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开发设计立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技能为目标,渗透职业素质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打破教材体系的框架,把整本书的教学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工学结合”。对于理论方面的教学,坚持以案例导入、在案例分析中理解相关知识的学习,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网络营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网上市场调研、客户服务、网络推广等技术手段,完善网店经营,为今后学习其他管理课程和从事网络推广相关工作奠定知识基础。针对实践教学方面,淘宝网开店门槛较低,操作方便,切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在制定的网络营销策划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网上商店的策划、构建及运营,在解决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商品描述、采购渠道、物流快递运输、支付宝账号操作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上老师要给予相关的技术支持,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3.2教学过程设计

3.2.1准备阶段

淘宝开店应用于网络营销实践教学,除了需要提供必要的硬件、软件之外,网络营销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充分利用经典的网络营销案例进行引入,根据网店项目的知识要求进行项目化理论铺垫,并对各小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图片处理技巧、网络推广手段的运用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另外,考虑到中职学生缺乏资金及开店经验,建议学生提供二手及闲置物品作为销售商品。

3.2.2实施阶段

(1)建立网店站点。

引导学生申请淘宝账号和支付宝账号,同时必须开通网银,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实名认证,根据淘宝上所指示的流程进行网店的注册,注册成功后,就要进行商品的上架,这里就涉及商品的选择,使用照相机对产品拍照,运用PS软件进行图片美化处理并商品。并且,根据组内成员的情况进行职务分工,设置的岗位主要包括店长、财务、美工、在线客服、采购和物流,协调网店运营。

(2)网店运营及推广。

网店建设好之后,需要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营销策略进行店铺运营及推广。结合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店铺宣传,提升店铺的点击率及知名度,利用淘宝直通车、淘宝论坛提高店铺流量,线下也可以运用微信和QQ进行店铺推广和宣传,发动身边的朋友支持新开的网店;使用产品定价策略对在售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利用各种促销策略帮助促进产品销售,做好网上客户服务及管理。在成功销售产品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资金结算、物流配送等环节,强调交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3总结阶段

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写淘宝开店实践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网上经营的成果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针对网店的营销策略及运营进行分析,每组选出代表用PPT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分。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各小组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网店,提高营销技能,为将来创业奠定经验基础。另外,教师根据网店的运营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对整个工作流程的掌握程度对各团队进行评价,组织团队内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教师及同学的帮助下,构建自我工作经验体系。

4结论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免费的资源,如能切实地为教学所利用,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肯定。在网络营销课程上开展以创业为导向的淘宝开店的实践性教学,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发进行学习。为了完善各自的网店,主动向老师请教图像处理等软件的使用技巧,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创业经历,让学生在实际的互联网环境下,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到客户的认同的时候那种激动,同时学会诚信经营,真诚待客,真正地感受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网店”等于创业,淘宝开店的实践增强了中职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必要的技能,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在面对困难、逆境时,只有以一颗顽强、乐观的心来视之,高墙般的困难才能变成脚下的踏脚石,而淘宝开店实践恰为其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为中职学生在面对未来漫长的路途确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

作者:潘小敏 单位:佛山市三水区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彭纯宪.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徐娜.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淘宝开店的探索[J].职业,2014(9).

[3]郑传洋.大学生网络创业可行性途径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8(2).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全球化发展加剧,促进了国际间的密切交流,跨境贸易活动也随之增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国际贸易领域急需能够进行商业洽谈和运营的综合型人才,但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不能完成,造成了该领域的人才缺口。因此,为了较快地培养综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该专业与一般的英语专业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是在英语的教学之中融合了商务知识,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实际的作用,目的性较强[1]。目前,国内对外贸易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其能否顺利转型与跨境电商的顺利发展有较多联系。而跨境电商也存在人才缺口的问题,在其行业发展中专业的人才较少,而传统的英语教育方式不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综合型人才,只能为其提供正常的英语交流人才,教学方向不明会影响学生们的就业。因此,打破教育壁垒,关注市场发展动向,结合真实的市场发展状态,制定科学合理创新的人才营销方法成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新发展方向,该方向的良好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跨境电商人才缺口的问题,为国际电商贸易提供高素质人才。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的贸易主体不同于传统的对外贸易主体,在跨境电商中个人消费力量也逐渐加入,并且随着“一带一路”贸易通道的打开,跨境电商的贸易频率增加,信息交流也逐渐趋于庞大化复杂化,给双方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海外市场较大,也给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由于物流过于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其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只有部分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较好,并且对外贸易人员的素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专业人才较少,部分对外贸易企业在聘请专业人士上的花费过大,不利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发展,但如果仅依靠企业现有的人员可能会无法解决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严重造成贸易中的失信,导致贸易终止,由此可见,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跨境电商凭借着交通以及网络化等优势,突破了传统对外贸易的局限,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并且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多方的发展助力之下,跨境电商逐渐发展壮大。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但培养适合跨境电商的专业人才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因此就造成了跨境电商的人才缺口,其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如今众多高校设置跨境电商课程的相对较少,只有部分与之相关的课程,跨境电商主要从国际经济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方向吸纳人才,可以依靠这些方向的发展来解决跨境电商的人才稀缺问题。跨境电商本身就是具有综合性的贸易行业,其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跨境交易、物流、涉外法律、外来文化基础等等[2]。因此,跨境电商行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跨境电商人才不仅要能够进行流利的外语交流,还需对外贸知识充分了解和熟练运用,熟悉各运营平台的操作流程。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人才还需要对于相关的国外法律规定以及管理条例等进行熟悉,保证跨境电商贸易能够科学合法地进行,同时还需要跨境电商人才对各国的人文风情等进行了解,了解各国当地的人文风情,才能更好地获悉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能够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好地进行合作。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使相关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却“一地鸡毛”,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合理的教育方案,导致了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沟通能力,但大多都不能够满足跨境电商的实际岗位需求,学生们就业仍然不能得到保障,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缺口也不能得到补充,双方的问题都没能得到实际的解决,也没能发挥该专业的实际效能。

(一)人才教育方向不明。虽然跨境电商发展十分迅速,许多高职院校也开始积极开设相关的专业来促进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但大多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经验较为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尝试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少量的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训的课程,将商务英语和电子商务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来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但这种方法也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但实际的跨境电商的岗位职责覆盖的范围较广,涉及到了信息等技术应用、商业服务以及运营监管等多个方面,因此,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教育不能够打造跨境电商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高校应明确人才教育方向,综合地进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地进行课程的设置,全面地进行学生的技术应用、商业服务以及运营监管能力培养,为跨境电商提供优秀的综合型人才,让学生们能够获得真实的技能,实现较好的人才输出。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目前,只有很少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有相关的商务英语专业经验,涉及到跨境电商方面的教师更少,由于正式编制的局限,商务英语实践教师的招聘工作也较为困难,现有的教师实践能力不强,部分有能力的教师没有编制。因此,就导致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部分在校教师知识较为浅薄,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只能将教学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层面。部分高校也实施了一些解决方法,呼吁英语教师们参与跨境电商以及外贸的学习和培训等,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教师们没能有真实的实践契机,没有实践经验作为支撑,只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不能在实践项目中协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不能在实践项目中给学生指导性的意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相对较为迷茫,针对性较弱。

(三)产教融合无法实现。高职院校都倡导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将生产和教学充分联合,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实现产教融合,让双方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让学生的在校学习能够与真实的社会需求接轨,确保学生能够发展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4]。但实际的产教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行政管理的约束,师资和物力资源不能够进行合理的配置,资源共享受限,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一直无法很好地推进,校方和企业方不能实现较好的利益分配和合作。另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也缺乏长远考虑,校方和企业方不能够实现长久、持续性的合作,只顾短期利弊,合作较为消极,也比较片面,教学和实际的企业工作需求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较好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部分高校采用跨境电商的模拟软件来进行实训,但软件并不能进行双向的沟通,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也不能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综合预测,不利于学生进行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事实上,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受到人才数量的影响,还受到人才质量的影响,相关的专业人才水平以及技能的局限造成了其发展小困境,英语是国际性的交流语言,许多国家的通用语言都为英语,因此,对于商品的展示、交易以及售后等都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此外,跨境电商的主要对象为国际消费者,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外贸订单的审核、报关的业务熟知,由此可得,符合跨境电商需求的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外语沟通以及熟练运行国际贸易流程两大技能,同时也要具备技术、商业以及运营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跨境电商发展工作。

(一)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高校要促使学科的良性发展,需以行业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设立教学目标,以培养出更具有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为己任,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技术会商业服务懂管理运营的综合跨境电商人才。为此,高校要通过大量以及多方位的调查,才能够明确跨境电商人才教育的具体标准,寻找优质的培训课程以及全面的教育体系。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作为技术支撑,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获取较为科学的数据支持,为合理的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向有相关经验的高校或者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向,向企业寻求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对人才能力标准以及要求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进行建立,实现目标的科学精准化;其次,高职院校要对毕业生进行回访,同时关注学生们的就业情况,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让未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实现优质的人才输出;最后,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以及讲座培训等都能够了解到同行较为先进的发展消息,能够与时俱进,让人才培养切合行业的实际需要,并且实现更新发展。

(二)科学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以及研究过程中,探索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符合人才教育的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师资力量的调配和安排。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虽然有较长的外语知识积累,但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可以在外贸业务发展的推动下,提升教师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师资力量的强化[5]。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较短,因此,具有教学价值的案例和资料等不足,相关的成功案例的资料也不够全面,如果利用这类资料来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与实际的发展不符,即便有能够利用的案例和资料,往往其相关的材料都十分复杂,还要将其与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梳理成能够进行有效教学的资料,但这个梳理过程可能会较长,延误教学进度,这时教师们要以传达最新行业动态和知识为基础,通过多个途径来提升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教学水平:1.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这种方法是最直接的教师们获取行业发展动态的方法,在增强教师实践操作性的同时也能够留下真实的案例,但这种方法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为此,高校可以提供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教师们进行跨境电商店铺的运作,让教师们能够通过实践获取到一线的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2.增强互动交流教师们要与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或者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大量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店铺的成功开设,让教师能够将强大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成功运营跨境电商店铺,在进行店铺运营的过程中,教师们互相之间也要分享自身的经验和收获等,快速地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快速提升教师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让教师能够给学生们更加实际的指导意见,增强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3.积极参与相关比赛跨境电商相关的比赛以及活动的开展,也能够切实地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学生们能够通过比赛的筹备,锻炼自身的运营监管能力,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规则,教师也能在比赛筹备中,直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帮助十分大,教师也能在其中获得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们可以尽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比赛的次数,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比赛中获取实践契机。

(三)建设开放性课程体系。在目前已经确立的人才教育目标之上,高校可以建立开放性课程体系,再进行开放性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要涵盖语言、商务、管理以及技术类等多种类型,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到位,教学要将外语教学、外贸业务以及跨境电商三者结合,进行有目的性的人才培养,提升人才质量。外语方面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商业社交技能,高校可以加强商务英语的听说、阅读以及交流能力等课程,它们都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重要职能;外贸主要是以对外交易过程为主要目的,主要的课程内容有国际贸易实务以及跟单等,副目的主要是跨境电商物流和国际支付,将两者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国际贸易的流程;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网络营销以及图片图像的处理是电商教育的基础课程,其应该以增强学生电子商务技能为主要目标。高校在进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制定时,要遵循相应的发展原则[6]。各高职院校也要对跨境电商所在的区位所涵盖的具体区域,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课程研发,将国家的具体的人情风俗传授给学生,增加学生们对当地的文化认知。从事跨境电商的相关工作人员职业规划要有序进行,因此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们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创业基地;运营模式;高校创业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国家积极地鼓励并引导高校学生创业,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钻石理论,知识经济兴起,势必会取代单一的、无技术含量的经济模式,国家提出适合时代国情的发展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培养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载体。社会整体对于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官本位”的保守思想意识严重;高校创业者整体的创业出发点不明确,短暂的功利性比较强;高校创业理论的指导和教育层次浅且相对滞后;创业基地设施相对落后,“空壳子”现象严重。

(二)研究意义

本文完善了高校创业基地的有关运营模式的基础信息,建设性的提出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在个体创业基地的运营中具有总结性的指导意义。为高校创业基地的实践者,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思想和总结性的实战经验,从实际的角度,为山东女子学院的在校创业大学生,分析了创业基地运营的模式和作用;为创业基地的领导组提出了建设性的的参考意见。

(三)国内外研究阐述

英美发达国家,在以麻省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导的创业基地运营模式中,政府、产业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创业基地运作模式,一方面接收政府和产业界的订单和合同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成果化的合作,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英国国家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国家科学创业中心,将创业分为商学院创业和大学专业创业两种模式,并根据这两种模式分别进行相应不同的科学创业教育,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从而促进其创业目的的达成。我国各大高校的创业基地大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完善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基地,可以推动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研究思路

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系统的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之后对创业基地的概念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解释,结合当前山东女子学院的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提出了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模式进一步可优化的建议。首先,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其次,搜集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建设的相关材料。最后,制定店主访谈的相关问题提纲,结合访谈内容和实际的观察数据,提出创业基地一步可优化的建议。

二.创业相关概念阐述

(一)创业基地的概念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暂行)》中对创新创业基地的定义如下:孵化基地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专门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含有中小企业生存与共享所需要的共享服务项目和系统空间孵化器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报告《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中指出:“孵化器是一种受控制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专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在这种环境中,使徒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那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的企业。”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基地的概念做出如下解释:创新创业基地是一种由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四元一体组成的企业初期用于设计和研发的办公和经营的场所。

(二)高校创业基地的作用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我国目前高校虽然普及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和欧美国家相比,在创业教育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方面有所欠缺,综合创业素质较低,创业观念差,功利性强。完善高校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短板”,增强学生们的创业实战能力,让高校的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推动创业企业孵化。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经验都相对较少,市场意识和风险评估意识相对较薄弱,容易对市场产生盲目的判断。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可以帮助新创建的小微企业规避一部分的风险,提供一些市场经验和规则,帮助创业企业完善相关的公司规章制度,促进创业企业的成熟。另一方面,创业企业逐步孵化后,可以推动和完善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为后来者提供经验,促进自主创业,增加就业。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潜力,而创业型人才资源则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和完善,在推动教育体系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三)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基础的、既定的一种规范制度的参考标准体系。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基本分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和企业主导的半营利性组织;“四元一体”的营利性组织。第一,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政府主导型的创业基地,一般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高校创新科技园出资设立,一般会设立相关机构的管理委员会或者办公室,对入住创新创业基地的企业进行管理,履行相关行政职能。一般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型”和“协调型”,“集权型”的建设模式一般会让权力极大的倾向于园区管理委员会,“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就会逐步显现,容易造成园区的建设和市场环境脱轨,与城市建设脱节。“协调型”的管理模式下,园区管理办公室一般不会参与园区的建设和规划,只负责对园区业主的经营和管理进行基本的督导,这种模式下有利于园区的经济体充分的参与市场的竞争,推动市场经济的活跃。第二,高校和企业主导型的半营利性组织。这种模式下一般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创业基地,企业投资,学校建设,学术成果产业化。这种模式十分有利于师生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使的校企双方互惠互赢,推动学校创业型企业的发展。第三,“四元一体”的营利性组织,“四元”是指:政府、高校、企业和个人。政府提出工商税务的优惠减免政策,企业和高校出资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共同组成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由个人承担创业风险,国家对企业实行硬性指标或者要求,给予创业基地企业适当资金和经验上的支持。这样的模式更有利于创业型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会给企业带去成熟的创业劳动力。

三.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创业基地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之久,各大高校基本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处在探索阶段,仍然存在“摆设”的现象;在公司制度、资金来源、人员培养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和企业主导的半营利性组织,还是“四元一体”的营利性组织,都存在着指导老师帮扶较弱,学生数量庞大,手段和工具缺乏,实践课程不足的囧态;高校学生创业大都存在观念上的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形势严重,对市场和风险把控能力不足。

(二)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星期二,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住的创业店铺有:博文美术、MT工作室、浩轩科技、卓创广告、青柠摄影、木兰工作室、城里的木匠铺七家店铺,七家店铺都已经实现盈利。这七家店铺中5家店铺是女性店主,女性创业者多。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以指导型的创业导师居多,专业型的创业导师较少,导致学生创业理论储备多而实践少,创业项目大都停留在打印、复印和证件照拍摄这几个方面,可操作性强但技术含量低。创业人员较多,但是大多数创业者市场风险意识较差,缺少长远规划和专业的团队配合和操作。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卓创广告的店主说:“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同级院校而言,设施相对陈旧,希望校方能改进。”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已经相对完备了,但是物业管理相对不到位,办公用具、水电基础设备等相对较简陋,服务程度低。

四.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发展规划

(一)创业基地定位

山东女子学院的创业基地是一个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和服务的一体化综合型的平台。它的功能范畴表现在为山东女子学院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教育、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经验和场所的服务。它的功能定位为: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孵化企业以及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创业型人才。

(二)创业基地组织机构建设

创业基地组织机构一般包括:管理委员会、创业基地管理指导中心、其他部门。管理委员会是创业基地最高的管理和决策机构,由学院领导、企业老板、知名专家组成,功能职责主要是:项目审批;管理人员配备;资源配备;对创业基地进行宏观调控。创业基地管理指导中心设置3名指导老师,一名常驻,两名兼职。指导老师最好是白手起家的企业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比如:与西联动力创业基地合作,不定期的对我校创业基地学生实战化的创业训练。其他部门主要包括信息部和媒体部,信息部主要职能为创业基地企业和外界对接企业的信息对接服务以及和政府部门之间各个信息的沟通服务。媒体部主要负责学校企业的媒体公关工作,积极宣传我校创业企业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处理危机公关事件。

(三)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分别是:物质基础建设,制度和文化基础建设。物质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水、电、网络和场所的基础硬件的建设,确保硬件设施安全第一。注意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显性文化”的建设,突出女性主义创业基地的建设,在硬件上凸显女院特色。制度和文化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制度建设和企业绩效和激励制度建设。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各个企业应当设立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使得各个企业都有企业辨识度;规范企业日常行为规范,将规范的企业绩效制度,设立月、季、年度计划,根据业绩分薪记酬,设立创业基地鼓励政策,从物质奖励到精神奖励两个方面,建立双重奖励制度。

五.结束语

本论文通过对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运营模式和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山东女子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存在的女性的性别优势和创新观念和系统运营方式上的不足,较为系统的提出了符合山东女子学院创业基地的运营模式,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进一步推进仍需要深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吉凤娟.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

一、跨境电商及其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年度进出口总值再创新高,总值高达30.51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值比2017年增长了9.7%。而且这其中,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的总额高达1347亿元,超过去年数值的50%,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充分说明了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和实力。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业契机,但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的需求———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较高英语水平、熟悉商贸知识、掌握跨境电商运营平台,中国各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急需思考如何将其原有的专业教育和当前的创业教育相结合,如何能够推动学生利用校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创新创业。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当然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各高校必须顺应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其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将改革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端跨境电商人才。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遇到的问题

目前,中国高校为跨境电商所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还远达不到行业标准,究其原因,会发现其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跨境电商行业需要的是懂英语、会电商、通晓物流管理、明白资金流转的跨境电商运营人才,而非略懂皮毛、似是而非的毕业生,但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只有《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这样的传统商务英语相关课程,跨境电商方面的核心课程几乎没有,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如何能培养出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呢?其次,高校自身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目前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存在师资缺口,而且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不少老师都是英语语言文学背景出身,其自身就缺乏充分的商务经验和相关知识,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只是因为学校要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转而去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这样的老师是无法教出高水平的学生的。即使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老师,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研究生毕业就进入高校当老师的,并没有从事过任何商务实践,根本无法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商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了他们进行相关的商务实践活动。第三,缺乏真实的商务模拟环境。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实践实训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这确实能够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真实的商品交易过程与计算机商务软件虚拟出来的商务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生们需要在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上参与商品交易,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各高校积极加强与校外商务企业合作,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条件,建立实践基地。鉴于此种种问题,高校急需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三、基于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堂体系

跨境电商涉及了商品交易的方方面面,包含电商平台上产品的、下单、付款、物流运输、售后等各个环节。而且涉及的顾客绝大部分是外国人,因此电商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用英语洽谈商务的能力,熟悉跨境电商的运营过程,并且能够顺利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各项商业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不仅需要开设《商务英语谈判》《国际贸易函电》以及《国际贸易实务》等传统商务课程,提升学生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让他们掌握必备的商贸知识,而且应该增加《跨境电商实务》以及《跨境电商店铺管理》等核心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管理的专业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的修改传统商务课程的内容,比如根据跨境电商平台上的真实发生的往来信件,在《国际贸易函电》课程中增加跨境电商的相关部分。另外,增加学生的实训操作,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商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经营自己的店铺,还可以设立项目经费用以支持学生的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助。

(二)提升商务英语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

跨境电商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历史不长,可利用的相关教材和资源并不多。虽然在实践操作中有很多案例和资料,但要转化为教学资源进入课堂,这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很多资源都在积累过程当中。同时,目前高校中,既能教授英语又熟悉跨境电商操作的教师寥寥无几,很多跨境电商的专业课都是由普通商务英语教师担任的,他们自身就不具备跨境电商平台的实际操作经验,也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只能根据搜集到的相关教材和资料进行系统的翻译,无法把跨境电商所涉及的进出口贸易知识以及如何进行平台实操给学生讲透彻,讲到位,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师团队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质,首当其冲就是要让相关教师熟悉和掌握跨境电商运营平台,提高他们的实操水平。为此,高校可以到跨境电商企业中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给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梳理教学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跨境电商企业参观学习,甚至可以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长时间的实习,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第一手资源,这将极大的提升教师跨境电商运营平台的实操水平,而只有教师掌握了跨境电商交易的精髓,积累了最为真实的案例,才能让学生迅速成长起来。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不胜法宝。高校既可以积极引入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在校内设立实训基地,用以培养教师和学生们的电商平台实操能力,也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在校外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这样,学生在完成校内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后就可以直接过渡到校外的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实习训练,训练过程中有专业人士监督,出现问题也有专业人士解答。毫无疑问,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电商平台操作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经过这样的实践考验过的学生,必将思维活跃,既懂得理论,又具备实践能力,符合跨境电商的人才招聘标准,因为他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复合型人才,他们其实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仅仅看中知识的掌握。高校还可以在校内举办一些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比如“大创杯”“互联网+”等,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们参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全国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这是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和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它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平台,以赛促学,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掌握跨境电商运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高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市场调研,寻找商机,制定创业计划,或者鼓励学生利用亚马逊、敦煌网等现有的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创自己的店铺,利用语言优势与国际客户对接,真实的运营店铺,这样才能熟悉电商交易规则。为此,高校最好在校内设立一定的创业基金,用以帮助那些有前景的创业计划进入实施阶段,从而真正做到鼓励大学生创业。

四、总结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的大力推广,给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达到跨境电商的用人标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培养自身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还要掌握跨境电商运营平台的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了解相关的物流运输和仓储,甚至是金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鉴于跨境电商和创新创业这一经济背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创新,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设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将人才培养方案做实做细,下大力气邀请跨境电商专业人士进入高校给师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方可达到跨境电商企业运营的实际需要。高校与企业要充分合作,共同为地方培养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端人才,而产业的转型创新要与教育的改革发展密切连接。高校必须与时俱进,能够及时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的产业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这对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佩蓉.基于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发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才智,2019(9):173-174.

[2].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7-3-6(2).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咖啡行业;营销策略

1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很多先进技术已融入各个行业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业务线上操作日益深入,大数据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在变化,不仅注重产品、服务质量,还关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企业必须改变营销策略,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因此,在咖啡行业的发展中,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引进现代化营销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2大数据时代营销活动与传统营销策略的差异

大数据时代营销活动与传统营销策略存在很大差异,大数据营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满足了市场发展、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1]。从目标顾客选择角度进行分析,传统销售活动的定位是标签化群体、大数据零售活动定位是个人概念的群体,销售定位方向比较明确,突出了“私人定制”的优势;从店址选择角度进行分析,传统销售活动普遍在线下客流基础上确定实体商圈,需要投入大量的店铺租金成本、产品营销商品价格定位相对较高,很难获取更多利润,而大数据营销店址选择普遍在大数据流量的虚拟商圈完成,无需投入较高的店铺租金成本,在选择店址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商品管理角度进行分析,传统销售模式会根据有限品类调整经营策略,而大数据销售会利用网络工具、软件管理进行无边界品类扩张、商品管理模式优化;从定价策略角度进行分析,传统营销活动的定价策略相对呆板,利用固定价格滞后于市场变化的价格起伏变化,而大数据时代的商品零售会根据市场环境改变合理调整价格,以满足市场变化需求,采用大数据零售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各个环节数据全面打通共享,供应管理的成本比较低,管理效率比较高,商品从出厂到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信息,基本上实现透明化查询,为营销人员管理和操作提供便利。

3大数据时代咖啡行业营销定位

3.1感官体验。感官体验指的是消费者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建立的感官体验,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实现营销的预期目标。在大数据时代,咖啡行业需要注重消费者的感官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验。例如,某咖啡馆发现女性无法接受咖啡因产品后,专门创建了不含咖啡因的拿铁系列饮品,如抹茶拿铁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女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了向顾客提供舒适的环境,某咖啡馆在选择地址的过程中,会远离商业区,普遍建立在安静、环境优美的住宅区域、公园附近,虽然远离商业区,消费者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找到咖啡馆,但这种选址方式满足了消费者享受美食的心理需求、与朋友聚会聊天的社交需求,提高了咖啡馆的口碑、形象。

3.2服务体验。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咖啡行业需要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独特、优质的体验,不仅要有感官体验,还要有服务体验。在咖啡行业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咖啡、食物、独特环境得以发展,还要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为了确保消费者在咖啡馆得到良好的服务体验,咖啡馆需要针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严格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客户服务知识、销售技巧、课费之时、咖啡和简餐制作技巧。

3.3情感体验。情感是情绪和感情的统称,情绪和感情的表现形式都是多元化的,商家的主要任务是为消费者提供积极、正能量的消费体验,缓解消费者的不良情绪,这样消费者就会对品牌产生良好印象[2]。为了准确定位情感体验,咖啡馆需要从消费者角度进行分析,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提高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

4大数据时代咖啡行业营销策略

4.1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在大数据时代,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存在严重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企业需要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的数据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及时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合,为了保持和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行为,既要注重细微之处,又要推动企业的快速、持续、长远发展。例如,某咖啡馆会针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引导员工在为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感受,还需要细心观察消费者的情绪变化,加强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产品、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且,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咖啡馆还设立了消费者反馈卡,帮助咖啡馆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样消费者在服务体验中,会产生情感寄托,在长期发展中会成为咖啡馆的忠诚客户,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4.2开启交叉营销模式。现阶段,市场中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加,各种品牌、类型的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这样消费者很难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无法提高消费效率。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明确消费者的消费共性,进而实行交叉营销模式。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关联分析,针对同一类型产品进行横向分析,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直观、便利的选择,这样消费者可以在小范围内购买到自己所需的产品。其次,实行组团销售方式,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组合,如咖啡+书店的组合已成为主流,将“咖啡+”的概念越做越丰富,逐渐成为各大地产运营商争相邀请的宠儿,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使用群体,创造了更多效益。

4.3实行体验式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是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刺激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内容,针对思考方式进行定义、设计。咖啡馆是关注消费者综合体验的实体场所,提供了很多产品之外的附加增值服务,如服务体验、环境消费等[3]。在体验时代,咖啡店必须注重用户体验,通过经营空间和聚合受众,实现从“产品销售平台”到“体验传播平台”的转变。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调整,各个行业都需要正确认识市场营销策略。在咖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咖啡馆需要趋利避害,深入分析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问题,明确大数据时代咖啡行业营销定位,创新并优化现有的营销模式,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开启交叉营销模式,实行体验式营销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共享更多的信息、资源,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为咖啡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亮亮.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分析———以A咖啡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9):88-89.

【2】马一滔,张鑫.试论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策略[J].国际公关,2019(08):143-144.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7

为了让学生了解网络营销课程的设置、企业的岗位需求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本文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中如何运用“岗、赛、课”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并介绍了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基础和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

“岗、赛、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0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了高校应该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此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强调实践环节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我校电商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引入了“岗、赛、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挂钩、技能竞赛培养纳入日常的实训环节,使学生在充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在课堂上初步了解对口专业的岗位设置情况,同时参与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关“岗、赛、课”人才模式的解读,“岗”是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赛”是指将各级别的技能竞赛融入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课”是指课程内容体系和授课方式。

1《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网络营销》是电商的核心课程,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注重该门课程的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1.1教学过于理论化

《网络营销》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发展性和实践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闭门造车,没有深入电商企业去考察,也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导致在教学中过于理论化。于是学生缺乏一些实际的动手操作训练,即使设置了一些实训项目,也只是简单的企业网络营销推广分析,没有具体的实战项目。

1.2实践教学课程不能与时俱进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些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与电商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相衔接。例如有些企业的网址变动而在实训中没有更改,有些企业官网已经被百度等搜索引擎收录,但在实训过程中还让学生反复提交等现象。而电商稀缺的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实践内容却没有涉及到。

1.3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缺乏系统性

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不灵活,所设计项目只是考查一些独立知识点,很难体现系统性,并且缺乏营销实践环节。就目前湖南省的电商专业技能抽查而言,网络营销部分只有搜索引擎推广这一部分,内容单一、题目简单,严重滞后于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要求。网络营销涉及的内容广泛,这样要求教师必须把电商专业知识连贯起来,这样才能形成该课程的系统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实施“岗、赛、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具备的条件

2.1电商沙盘和C实习网站资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校电商专业引进了北京中教畅享公司的电商沙盘。该软件是一款模拟实践的博弈对抗性教学软件,四人经营一个店铺,分别担任店长、运营主管、推广专员和财务主管等四个岗位开展网店运营和与竞争对手展开博弈,软件最后会根据各项考核指标将店铺的经营成果以得分的形式展开比较。C实习是电商技能提升与实习就业对接平台,该平台提供线上学习交流、线下实训课以及就业等服务,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在协助老师组织网络课程的同时,为大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指导并专注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成长型网络学习互动平台。以上两互动教学平台已经被运用了几个学期,教学效果较之前有所提高,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初步证明“岗、赛、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2.2专业教师的企业调研和顶岗实习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

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不仅是各大高校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是教育部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技术要求。为了更好了解网络营销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电商专业每年都安排一部分老师去杭州调研和顶岗实习,这样可以深入了解对口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熟悉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通过企业具体的技能培训,找到课程教学与求职就业两者之间的融合点,更好地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学中,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就业-友好型的优秀人才奠定了教育基础。

2.3教育部的技能竞赛推广为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了竞技氛围

教育部、各省教育厅把职业技能竞赛的成绩作为评定院校优劣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教师评定职称的加分项目。这样的推广力度增加了院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竞争氛围。课程主要有电商沙盘竞赛和“博导前程杯”电商运营大赛,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班级竞赛,然后电商专业竞赛,优胜者参加学校竞赛,最后胜利的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技能比赛。严酷的比赛、高竞争力和高淘汰性的体验在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我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可谓是双赢的选择。

3“岗、赛、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应用

3.1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对接

网络营销课程体系主要设置了网络信息搜索、网络平台建设、企业网络推广、网络创业实战、网络贸易实战五大职业岗位。通过细化网络营销的不同运营阶段,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网络营销工作过程中的不同技能点,实现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的衔接。比如,电商沙盘大赛主要是考察学生网店经营能力,“博导前程杯”电商大赛分为电商运营赛项和跨境电商赛项也包含了电商的五个岗位的设置要求。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电商岗位的基本职责,熟悉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授课模式与技能竞赛对接

我校电商专业的授课模式主要采取组队运营、组间对抗的竞赛型授课模式,在课堂竞赛过程中融入网络营销基本知识。电商沙盘主要由店长、运营主管、推广专员和财务主管等四名学生组队来开展店铺运营工作,在与其他小组的店铺进行激烈竞争和博弈的同时,不断更改采购、推广等运营方案,最后以系统计算的最终得分来排名成绩。“博导前程杯”电商运营大赛是以五人为一组,然后学生基于数据魔方提供的初始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在合理分配初始资金的基础下完成商品采购、网店装修、商品上架、SEO和SEM等网店推广工作,最后净利润最大、现金流最高的团队获胜。通过这些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3.3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我校的考核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而且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还有额外的加分项。具体内容见表1。将过程性考核纳入课程考核后,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

4总结

店铺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1]。这标志着关注“核心素养”新一轮教育改革拉开帷幕。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成败。故而,我们必须强化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现行的中职营销学的教学和研究中,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和职业技能,忽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我们应顺应教学改革的需求,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指标,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职教学的方向。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和日益便利的智能终端为中职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生态平台。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信息手段给教育事业带来的重大机遇,聚焦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核心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一词原意是“关键能力”,其英语表达是KeyCompetences。综合核心素养的相关定义,笔者对核心素养定义如下:个体面对复杂的具有较高挑战性的生活情境,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在动力,以思维模式、专业技能和探索精神为行动指引,在提出问题、分析情境、化解冲突、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品格和能力。在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各学科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素养要求。“市场营销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四个维度:第一维度是适应工作岗位的营销知识,第二维度是与之密切相关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第三维度是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第四维度是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等。与传统课堂相比,智慧课堂致力于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情景式学习软件、移动终端课件、手机APP、微视频、微动漫等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时空藩篱,创造交互式、情景式、诊所式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收集、抓取、碰撞、比对、改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效能。笔者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界定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使用可移动的终端设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手段设计的面向学习者的科技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中职市场营销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观念偏差导致学生缺失学习自主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度的“输出—接受”模式,师生关系是“权威—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同时,在中职营销的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因循守旧,教学方式墨守成规,教学资源捉襟见肘。在时空局限下,教师只能进行千人一面的“填鸭式”教学,无法还原市场情境,打造教学场景,使学生无法沉浸式地感知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丧失主动性和探索热情,技能掌握欠缺,所学与所用脱节,从而造成营销职业核心素养的严重缺失。

2.2教需脱节导致学生缺乏职业核心能力

根据相关调研,除了常规的团队意识之外,用人单位更为看重中职毕业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整合处理能力。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改变。就大数据而言,其基于海量数据的快速捕捉、碰撞、比对、分析能够对个体的轨迹和习惯行为进行精确概括和个性化描述。大数据的应用能引起市场营销专业的变革已在短期内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目前,营销专业中职学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销售、贸易、前台等一线业务岗位,均对沟通能力、策划能力、服务意识等核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黏合度不高,教需脱节,学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掌握信息处理、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核心能力。

2.3目标虚置导致学生缺乏职业效能感

中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中职学生完成课业后对将来胜任职场任务所具有的信心和信念。培养学生的营销职业效能感,离不开清晰明确的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中,目标虚置,将外在目标替代内在目标,单一目标替代系统目标,当前目标替代远期目标,使教学的真正目标落空。传统教学缺乏复原式情景和沉浸式体验,缺乏成功体验。长此以往,中职学生容易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不高,自我认同不强。这极易导致其择业过程中的不顺利。在经受初涉职场的挫折后,其可能会倾向于对自己的职业效能感作出否定的评价,进而影响自己的职场发展。

2.4价值错位导致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市场营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需要接受道德标准的评判和约束。总而言之,其评价标准就是营销道德。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教学内容传播轻道德观念养成。过于重视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市场拓展、战略谋划,却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营销道德观念。没有缺乏强有力的道德指引和约束,学生走上职场之后容易受社会环境恶化的影响,在职业道德方面“栽跟头”。

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市场营销学的优势分析

3.1主体多元共治齐创情境探究

智慧课堂把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引导”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由“命令—服从”关系变成“合作—参与”关系,强调教师、学生及企业专家共筑课堂,教师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企业专家成为课堂桥梁的搭建者。因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和企业专家设计能够反映营销环境的复杂性任务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实现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在情境探究中提升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

3.2时空多点颠覆实现高效互动

在数字聚合时代,教室不再是传统的空间概念,智慧课堂也打破了物理“边界”,开始向网络空间无限延伸。差异化的“共同学习者”组成虚拟学习空间,自由在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的时空中转换并进行泛在学习。邀请企业专家在线解疑释惑,引领学生从教师“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最终打造出市场营销学高效课堂。

3.3载体多样共存培养高阶思维

教学载体就是课堂上知识呈现的方式,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重要的支撑。智慧课堂以通讯软件(QQ、微信)为载体上传微视频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营销知识与技能知识的学习,以众多开放平台为载体进行营销主题、有效作业上传、营销前沿资源下载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尤其是目前的“积件式教学平台”,积件代码的公开使教师能够进行平台功能的自由选择,从而对课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对同一来源的材料努力去探究不同的营销策略与方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的高阶思维。

3.4教学评价多维衍生人文素养

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过程,在于平时,在于积累。智慧教学评价让评价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除了测查学生是否已达到要求掌握的知识、营销技能的最低标准的传统能力评价,包括运用知识迁移到相同情境解决营销问题的成就评价和创新思维能力及营销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素养评价。

4聚焦职业核心素养的中职营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当技术与科技联姻,立体交互式数字技术与营销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迎来颠覆性改变,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脱颖而出。这一模式本质不是简单地将教学空间从“线下”转为“线上”,将教学工具从黑板变为移动终端,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盲目的数字化,而是通过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根本依归,通过师生合作、科技手段和现代载体,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落脚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围绕营销核心职业素养,根据课程更新的需要及用人单位与时俱进的需求,设计出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启智、众智、升智和富智四大环节,力求通过环环相扣的四个步骤达到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生成,构建模式如图所示。

4.1以启智为核心素养立基

启智即自我探究,以生为本。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智慧课堂则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参与,借助多维互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以产生教学共振,从而促使他们有效达成职业核心素养第一维度——掌握营销基本理论与知识。例如,教师课程前根据教学重点精心制作微视频并设计生动有趣,符合学生认知特性的预习习题。如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截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主人公加德纳去华尔街股票公司的面试片段来展现营销中的语言艺术,借助“雨课堂平台”推送到学生的手机,还原场景,让学生模拟拍摄面试中的自我推销上传至平台分享,提前体会面试中的紧张气氛,以此提高学生自我推销时对语言艺术的应用。在学习讨论平台上和同伴交流、讨论,提交自己把脉问诊的结果,也可以邀请教师共同参与,以达集思广益之效。教师根据后台统计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计划,学生也可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4.2以升智为核心素养立心

升智即合作交流,增智启慧。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是学科知识,主要路径是学科活动。目前的中职市场营销课程存在重学科知识轻学科活动的倾向。升智意味着将学生从堆砌内容、罗列问题、演绎概念、传递结论中解放出来,以职业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教学中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强化担当。可以利用专业仿真模拟教室功能(如VBSE营销版2.0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担任不同角色去洞悉市场运作规律,熟练运用市场调研的分析方法和营销组合策略,锻炼学生发现市场机会、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并撰写出适合公司需要的营销策略、销售文案等能力,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取得宝贵经验,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信心,从而获得核心素养第二维度——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4.3以众智为核心素养立脉

众智即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沟通协调、组织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市场营销岗位关键的职业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计编写探索型、互动型、开放型的题目,通过个案问诊、专家问诊、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成长小组、辩论比赛等参与式培训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达到职业核心素养第三维度——营销核心技能的熟练运用。例如,在讲解定价策略时,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寻找生活中的产品定价规律”,再让学生分析定价类别和其特征,最后每5人组成立模拟公司,借助ITMC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改变传统教学环境难以呈现企业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环境的现状,让学生基于系统设置的定价环境,制订和执行促销任务,深刻感知和熟悉企业定价的全部工作流程,掌握定价策略的应用途径。学生通过自主、灵活、生动地主动学习,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4.4以富智为核心素养立魂

富智即总结评价,深度质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每次教学过程结束后,由学生或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创新,拓宽知识面,激发新的生长点。例如,讲授促销章节时,增加如何提升销量的有趣拓展知识“店铺pop广告设计和商品堆头陈列”。这是一项展示店铺和商品的营销技能,更是一门视觉艺术。它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借助3DMAX制作动态影像进行建模辅助教学,利用结构可视化功能来呈现店铺设计的空间和解析商品陈列力学结构中平衡及杠杆原理;其次,利用ZBRUSH软件进行制作店铺和商品陈列的造型;最后,借助3D亿美仿真软件“3D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空间设计实训竞赛系统”,激发学生创意,提升审美观念,让学生在仿真场景内进行店铺和商品促销堆头陈列的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其次,智慧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统计学生学习状况,在数据统计分析中针对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差、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知识拓展部分翻阅资料,进行平台在线交流,在深度质疑中不断扩展知识生长点,以促智慧共生效应。最后,智慧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学评价和反馈。富智的核心要义即是将学业评价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学力”形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表现[2]。以职业核心素养发展的“内涵及表现水平”作为导向,回应了“以何立德、以何树人”“所学何事”,体现新型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旨特征。例如,在学习“科特勒营销观念的演变理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融入诚信教育,只有企业拥有一个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营销观念,兼顾消费者、企业和社会这三者的长远利益,企业才可以走得更远,践行术道融合评价,让学生德艺兼修,衍生核心素养第四维度——创新能力与职业精神的。

5聚焦职业核心素养的营销智慧课堂教学成效分析及展望

笔者以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启智、众智、升智和富智等四个环节深入分析了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应用立体交互式数字技术,构建了课堂主体多元共治,教学载体多样共存,课堂时空多点颠覆,教学评价多维并进的市场营销学智慧教学模式。此范式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增强了笔者对营销核心素养培育探索的信心。笔者共发放《市场营销学》调查问卷给2017级市场营销专业2个教学班,共83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收回问卷占发放问卷的98%。调查发现超过87%的学生在“掌握了岗位需求的核心营销技能”“培养了良好沟通能力”“训练出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努力的达成设定的目标”“面对突发情况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职业道德”方面选择了“非常认同”,可见智慧教学模式实施的成效效果显著。努力打造市场营销学智慧课堂,让学生在技术中共享学习乐趣,在情境中感知知识魅力,在实训中领悟技能提升,在拓展中促进智慧共生,从而为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创新中增添动力,真正培育出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智慧型、创新型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通知[Z].教技[2012]5号,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