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实训总结范例

财会实训总结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会教学;融合创新

1研究现状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倡导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得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1]。刘琳教授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实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中指出会计实训课程建设的基本框架是集主题、模块、开放、动态特征于一体的多层面知识体系构建。2018年《地平线报告》指出,美国一些高校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将3D全息内容融入物理空间,方便学生更真实地体验模拟实验或通过详细的视觉效果实现与物理的交互,如印第安纳大学的互动墙,可以让学生进行玛雅考古遗址360度游览。国内职业领域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处于井喷式的状态,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二是地区行业的现实需求;三是学校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这三者在各类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但对信息技术与实训课程的深度融合非常少,实训课程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需要我们总结先前经验、借鉴已有成果,构建出既满足社会需求,又满足受教育群体个性需求的课程体系。

1.2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与财会实训课程的融合采用直观形象的展示方法来化解会计实训教学主观抽象的难题,拓展财会专业学生实训技能,丰富和完善财会专业实践业务知识,构建完备的财会实训课程体系,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1.2.1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造技能展示平台进行本地区及跨地市的技能交流活动,开展全国范围的网络对抗比拼,使学生开阔眼界,查找差距,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技能训练的主动性,训练中学生不断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超越。

1.2.2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聘请中高职院校的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培训,通过部级、省级骨干教师技能培训活动,以点带面,使中青年专业教师队伍实现了实践技能信息化。专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全程查阅学生的技能学习状况,教学更具针对性。

1.3研究目标

①依托校企全方位合作的基础,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会计实训,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核算能力与会计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同时初步具备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和企业运营管控能力,实现从“核算”到“管控”,从“技能”到“技术”的质变,将学生培养成为“遵法纪、懂核算、会分析、善管理、勇创新”的军事参谋型新型会计人才。②利用虚拟全景仿真技术,将实训中心打造成数据信息一体化设计的智能化岗位模拟体验学习中心,变“课堂”为“职场”。依托教学平台,开发各学科的配套教学资源,打造共享式教学平台、信息化课程体系。③信息技术对专业教师教学产生巨大冲击———由专业理论教师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化教学是手段,教师永远都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认识信息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趋势及重要作用,站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监控企业经营状况的高度来应用信息化教学。

2创新之处

2.1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环境

己简课堂带来技能教学的深刻变革:形成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发以“微课”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创建班级及添加班级人员,对班级成员进行日常管理,通过平台推送课程通知,上传微课视频、图片、文档资料等教学资源并进行在线答疑;学生通过平台接受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练习并在线讨论提问。己简课堂的云服务功能可跟踪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学习时长及学习进度等,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己简课堂的移动性、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开创移动学习的新时代。

2.2技能教学评价机制创新

信息技术的引入实现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替代了传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量化考核标准。己简课堂能准确了解和反映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真实状态———观看教学资源情况、完成作业情况、测评情况,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指导。对每一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学习情况进行随堂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不是对每次测验成绩的简单累加,而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评价体系。利用平台提供的测试成绩报告,教师能够直观高效地进行试题的难易度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班级差异分析。测试完成后学生能够登录平台立即查询成绩,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信息技术使教学评价更直观,教学反馈更及时,教师反思教学调整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授、难点突破;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2.3信息技术的技能教学资源呈现创新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在会计实践技能中涉及多种专用原始资料的使用与填制,如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增值税发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纳税申报等。通过信息化的创新平台,学生体验会计的实用性并进行自主训练,“做中学”“悟中学”,将技能学习变成自己乐于探究的事。

2.4基于技能训练过程的在线横向比较,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技能比拼

互联网实现了技能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带来了全国范围内的专业技能训练大比拼。百城联赛(会计信息化)、暑假夏令营(传票、单据录入)等技能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在比拼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共同提升。通过信息技术与财会实训课程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对电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将实现威海市甚至山东省财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对职业院校的财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极大方便中职财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过程,从而推动全市乃至全省财会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2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也相对有了快速发展。在中职教育中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而信息化的普及也极大地推动了中职财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与中职财会的有效整合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还有利于财会教学模式的更新,增强整体教学效果,更利于培养中职财会的现代化应用人才。本文对信息技术对财会教学的辅助功能做了主要分析,并针对信息技术与中职财会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提了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职财会;教学整合

信息化的普及使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效用。而信息技术更是提升了财会计算总结方面的运算速度与准确度,这一改变就意味着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重大。因此,财会教学队伍应及时研究并讨论信息技术对财会教学的辅助作用,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信息技术与中职财会教学有效整合,促进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一、信息技术辅助财会教学的主要方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够更直观的表达教学目的,完整、体系的多媒体教案更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学习,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复习。笔者认为,在教案中适当加入音乐和动画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力,并且能有效缓解气氛让学生轻松学习。播放实例教学视频,提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在娱乐中掌握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对于社会教学意义重大,计算机在财会计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的有效整合更是对财会教学的合理点缀。其中,简单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便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并学会教学中的财会技术与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财会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一)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入学门槛低,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中职生知识素养普遍较为薄弱,教学中难免会经常出现“教师满腔热血,学生毫不买账”的尴尬现象,而这些问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时代却能逐渐有效解决。多媒体教学直观化、简单化、形象化的明显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生动有趣的教案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混合了多元教学模式,例如,带领学生在社会财会工作中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技术经验;布置课堂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作业,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讨论中交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相对而言,多元化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学生体会财会计算技能,理解财会知识,正确运用实践经验获得技术知识。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

(二)建立模拟教学系统

建立合理有效的模拟教学系统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资料的三维投放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三维模拟实训场景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实训环境,实现了三维模拟实训测试,且整个模拟实训过程通过摄像头进行录制,便于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评估,从而输出合理有效的指导意见和每日任务,针对性较强。模拟教学系统中的人机操作模块,理论教学模块,理论考核模块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从而加强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达到信息技术与中职财会教学有效整合并促进中职财会发展的目的。

(三)开展网络在线教学

中职教育往往重在“实用”,相对懈怠的文化知识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课下时间,仅仅开展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信息化的普及促进了网络课堂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课下时间,还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眼界。与此同时,网络教学也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在多元的教学方式中学习到不同的技术知识,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有限资源学习无限知识。切实落实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的高效整合,促进中职财会教育的进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从而推动整个中职院校财会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需要社会的不断进步,更需要教育的不断进步。使教育结合信息技术是时展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关键。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便促进了财会教学模式的更新,增强了整体教学效果,更利于培养中职财会的现代化应用人才。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这一必要组合更需要广大师生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中职财会中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更需要中职院校重视改革,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创立网络在线教学课程,建立完整、系统的模拟教学系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更多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中职财会教学的长足发展。

作者:黄玉珍 单位: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实践教学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区别

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虽然属于同一学科,但是两者毕竟是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因而,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两者在实践教学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岗位背景不同。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叫教学手段,我国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界定是有区别的,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岗位更多的是从事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前和发生中的预测、决策、分析等,而会计岗位则是更多的是从事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的核算与分析。因此,在岗位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作为我国专业人才输出地之一的高等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前和发生中的预测、决策、分析等进行实践教学,而对会计专业则从事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的核算与分析等进行实践教学。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不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融资、投资、财务分析、资金运营管理能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熟练运用财会软件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目标进行的,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围绕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进行的。

(三)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根据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侧重点的不同更为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侧重于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财务成果分配等内容;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则更侧重于投资与筹资、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等的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

(四)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同。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专业,为了能更好的突出两个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将来不同的就业岗位,因此,两个专业在实践课程设置也各有不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更侧重于资金筹集活动、投资活动、资本运营和管理活动等,如《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训》、《资产评估实训》、《财务分析实训》、《风险投资与管理模拟实训》等;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则更多侧重于会计核算与监督活动,如《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税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等。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联系

虽然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是两个不同专业,但是两者都属于财经大类。因而,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某些课程设置方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除了具备财务分析、资金运营管理能力以外,还能熟练运用财会软件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培养除了具备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以外,还能熟练运用财会软件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虽有不同,但是两个专业的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财务管理专业要能从事会计核算,同样会计专业也要能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岗位。因此,两个专业开设有相同的实践教学课程,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训》、《纳税筹划实训》等。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单一性技术人才培养,转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都是财经类专业,虽有差异,但是高校在进行人才具体培养时,为了突出复合型,让这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现出了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不分家,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三、总结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虽不同,但是又都属于财务岗位,目的是为了符合当今社会的竞争需求。

参考文献:

[1]周书灵.财务管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评《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2]阳征保,毛玲.基于课程体系分析的高职财会专业教育问题思考——以HS职院会计专业商业会计,2016(09).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的培育,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备的技能能够很好地适配人才市场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高职院校亟需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帮助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生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本文从高职院校和授课教师的角度对财会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议,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性技能。

一、高职院校财会课程的教育方向

(一)基本的专业性素养

财务会计专业是偏重于应用型的学科,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难以成为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对财会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需要巩固基础的理论知识,坚持用理论知识助推实际操作、用项目实操扎实财会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准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必须衔接企业项目实操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企业,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在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尤其对产业、商贸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及时更新财务会计的现实应用。

(二)课程安排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始终带有有色眼镜,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持有学术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的观点。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定位本就是使用技能的培养,因此课程体系的安排上要主意抓住教学的重点,不要过分要求细节的掌握,但是一旦涉及财会课程的实际操作的程序上,要注重各个步骤的掌中,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让学生的实操水平匹配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当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弊端

现有的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与本科教学方式有些类似,专业课程的教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剖析,实践操作偏少,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真正在企业从事财会工作时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因此,专业“回炉重造”的现象在企业招收的毕业生上较为普遍。基于此,很多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模式,以期解决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项目实操的差距。但是,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进行持续性的探究和修正。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注意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将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会计实训的软件和网络资源平台,提出以企业岗位和实操项目为导向的教育思维,推翻财会专业传统的“会计理论—账务处置—总结”的教学程序,转而以实际的会计业务为基准,对企业涉及的项目重点进行剖析和实操。新型的会计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财务会计学习的乐趣,使得会计学习充满趣味性。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比较明显,财会知识不成体系化,理论教育碎片化劣势明显,财会业务和财会理论是相互联系的,过于强调财会的项目实操和企业岗位对接,学生容易忽视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难以形成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最终导致不知操作背后的理论支撑,而且学生偏重于机械化的账目核算和操作,而且容易纠结于实操问题中的细小问题。

三、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各种环境的影响,从教师引导的义务教育向自由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过度,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未实现转换。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率先对学生进行思维层面的教育、优秀毕业生情况案例教育、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让学生能够明晓事理,形成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财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除此之外,要通过各种预习,复习以及学业考核等综合性手段,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中针对性地解疑答惑。

(二)教师教育理念的重新塑造

无论是何种教育,教师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的教学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除此之外,财会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平衡财会理论和项目实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的需求,购买大量的实操软件和操作平台,将原来的财会理论学时拨出一半为学生的实训操作,但是教师对实操系统的掌握并不熟悉,导致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实操时,即使遇到操作问题也难以找到教师解疑答惑。所以,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财会理论知识,为学生传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四、结语

高职院校传统的财务课程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了帮助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学生与企业的衔接,需要改变传统的财会理论知识学习模式,注重基础理论与实操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项目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都要进行培养,从而提升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谭素娴.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吴湘.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134-135.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职财会;新课改;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况

中职教育以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目标,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法,以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形式,项目教学法注重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实践中锻炼协作能力,其高度专业化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优良的效果,得到了广大中职师生的一致推举。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财会专业中的应用是完全符合目前我国中职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要求的。项目教学法的优势有三点:

1.在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主要在于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差异性很大,顾名思义,主要是以项目为学习主体,在项目中锻炼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体悟真实项目的流程、操作与难度,这样的锻炼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最直观的体力与脑力锻炼,更能让学生在校阶段便树立自信心与成就感。

2.将该教学方法与财会专业的教学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律能力。对此,授课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可以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教学需要营造出适宜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着重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自律性和对课题的理解能力,以便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最根本、最直接的便是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中,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在教师的督促安排下参与到项目教学的思考与操作中,快速有效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动手操作经验。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提高了专业素养,又锻炼了理论应用能力,还在实际的动手操作环节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轻松获得知识、锻炼技能。

3.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查漏补缺,巩固短板,提升长板。项目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是中职教育的一大尝试与进步,可以有效地锻炼和提升学生在财务业务方面,例如财务收支、年度报表等的操作熟练度,还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提高抗压能力,初步适应财务的工作强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中职财会专业的发展现状

财会专业主要以培养会计、收银员、财税协管员等职业为主,处理财务结算审计、税收等工作。中职财会专业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大类。

(一)竞争问题

相对于大学本科和专科的财会专业来说,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更倾向于选择先完成高中的学业再继续考上大学学习财会专业,而且中等职业院校一般是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初中学业没有修完的学生选择的学校,因此生源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差一些。生源差加上家长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认知误解导致招生竞争不过其他学校。

(二)教育方法问题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方法问题。(1)理论知识占比过重,财会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而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本就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没有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2)教学方式太过传统,传统教学以灌输式教学法为主,对于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起到副作用,甚至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课堂纪律混乱,教师无法正常授课,进而影响就业率,本文所提到的项目教学法是在新课改下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经过有效的课堂使用情况发现,很受学生欢迎,由此可见,创新教学方法是刻不容缓的,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教育资源问题

上文提到,财会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好,并且很多行业给予财会职业的薪资待遇也非常丰厚,财会专业的教师也属于财会专业的对口职业,而问题就在于教师工资相对于企业工资来说并不是特别吸引人,尤其是中职财会教师,更少有人会选择这个职业。除此之外,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教育资源跟不上职场上更新换代的速度,因此,校企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与中职院校合作的企业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对学生来说,还是只能学习理论知识。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财会专业中的应用

(一)集体教育中的分组教育

中职教育是传统教育,延续的依然是分班集体教育,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真实有效地学到知识技能为导向,通过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形成一种形式的固有化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出现与运用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与金融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教授学习书本上枯燥的知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实际项目中就要拆解书面知识,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这一方法在提升学习成绩、提高专业素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教学在理论上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到科学合理,分组要做到均衡,即不能把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放在一组,把学习靠后的学生归为一组,这样的分组不利于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违背了该教学方法的初衷,甚至会造成同学之间不团结的严重后果,影响本就落后于人的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会造成学习优良的学生的自信心过分膨胀。总之,在分组的过程中应当慎重,其造成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这样的严重后果下,便要求教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做深刻的了解,只有正确认识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才能对学生做到正确合理的分配,促进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

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对于学生自信的培养会起到深刻的影响。假设项目教育法的流程是授课教师设计项目作业,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集体意见,最后将数个小组的意见整合讨论分析得出集体意见。那么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各自小组中的参与情况、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优良者可以提出表扬,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则进行鼓励。在小组任务中,各学生对任务的贡献不同,在项目中学到的知识数量不同,在针对任务表达出的看法也不同,同样的,各个小组也是这样一个类似于同学的关系,授课教师同样可以对各个小组的表现情况作出评价。故此,一个合理完善的评估机制是对项目教学法的一种再补充,这对于该种教学法更合理自然地融入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中具有极其正面的影响。评估机制的建立更类似于实际生产活动中领导班子的会议制度,针对各单位员工的奖惩制度,这种制度的展开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可以更快速地适应和进入企业。评估机制能够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显露出最真实的专业技能,也可能让学生暴露出缺点,这些缺点包括专业知识的匮乏或是人格品质上的缺失,同样的也可以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计划提供指导。而对于学生而言,这也是他们发现自身缺点、提升自身金融专业知识的一次机会,最终的结果便是财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及时合理的教师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在项目教学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个幽默风趣的教师可以塑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而一个有趣的课堂则会使财会专业枯燥乏味的金融知识在此刻变得同样生动,同样引人入胜。指导教师正确及时的引导可以防止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跑偏,偏离财会项目的初始目标,而这样的引导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及时回归正轨。因此,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育是可行的,并且对这些财会专业的学生在金融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具备非常积极的助推作用。

四、总结

中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在引入项目教学法后的主要教学方向是加强会计的实际项目训练,在项目中丰富学生的财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灵活运用。中职院校的相关指导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教学管理,不断促进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财会专业的项目教学是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课程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让学生在忙碌的课程学习中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同时又能将书本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更多收获。目前,中职教育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体,能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的实践项目比较少,这样的结果便是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得到锻炼,仅有的知识储备也只是书面理论,这对于未来的上岗工作无异于增加了难度。因此,在财会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方式的改革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葛军.中职财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99-100.

[2]史呈蓉.浅谈会计实训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28.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6

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一直难以解决的很多问题,如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社会实践过程难以实施、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等;这些问题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一直为广大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所关心。文章通过分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从根本上能够促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成本会计 实践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体系 应用

技术型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成本会计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会计基础理论及实训、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学习之后的一门对会计成本核算知识较为深入和细化的课程。本门课主要介绍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相关理论以及具体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并通过有效的成本规划来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利润的目标。所以成本会计课程不仅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专业技术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但成本会计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成本核算知识,概念、数据繁多,对于没有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容易出现思路不清晰、不会分析、计算,对知识点不易把握、容易出错等问题。另外,新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都会对教学效果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提高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水平,是摆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虽然在所有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技术类院校都开展,但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并不多。大多数出版的成本会计实训类教材也都停留在纸上练习的水平,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度也不够。现阶段,财经类院校的成本会计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项目任务教学法。即把成本会计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项目,每一个项目下按教学需要设置几个任务,教师在讲完一个任务后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练习并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讲评;二是讲授与实训并重法。即在选定教材的同时订一本成本会计实训题,教师每讲授完一部分内容,学生再按部就班做完这一部分的练习题。有些财经类院校为了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还配置了相应的成本会计实训软件,但由于场地及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的制约,教学情景与实际成本会计岗位尚有较大距离。

(二)专业性社会实践教学过程难以实施

会计作为一个技术性要求非常强的特殊职业,因为接收单位、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可能真正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专业实践难以落实到位,即便有些学生落实了实习单位,但由于所在单位成本核算及分析业务很少,会计处理方法简单,会计业务层次低下,学生的成本会计实践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成本会计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普遍较弱

成本会计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课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大多数成本会计专任教师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从教,本身就缺乏系统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核算的流程及方法认识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应缺乏,因此大部分教师很难出色完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总之,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成本会计实训教学环节在我国国内的各级各类院校中做得都还很不够。现实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成本会计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深刻理解书本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的严谨性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能力的目标。但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突破时间界限。因学生在校时间和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上必须满足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之内。因此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要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学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二是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成本会计教师,并能调动其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做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实训项目,也是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三是调动学生兴趣。成本会计实训项目的设计必须要有实际意义,有趣味性,同时与课堂教学的联系还要密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

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成本会计教学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以求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笔者结合成本会计的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要结合成本会计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成本会计教学体系:一是设计成本会计开放性实验,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实践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利用与企业会计实际密切联系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三是设计研究性强的成本会计社会实践课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撰写一些基础性的文章;四是研究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评估体系,使实验教学、教育见习、实习等有机结合,把成本会计教学考核分日常实践考核和训练成绩考核,日常考核主要考核日常企业实践的完成能力和与同学的协作能力;训练成绩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上交实训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把成本会计实训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定位实训考核的成绩所占的比例。通过有效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为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注重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师的培养

针对成本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三种途径进行:一是培养现任专职教师。即将现任的成本会计专业教师派遣到企业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实践,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岗位人员为师,通过担任企业财务人员的形式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为师。即把企业相关的在职成本核算会计人员、财务主管人员等聘请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理论知识。当然成本会计作为企业中的重要会计岗位,引进在职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实践教师时,要把好关口,真正把有真才实学、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人员引进到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队伍中;三是引进其他学院教师。即在教学中努力打破学缘约束,通过院校财会专业教师之间的经常性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将先进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经验与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引入到本校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本校专业教师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水平。

(三)编写符合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要求的教材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国内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应采取积极进取的姿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经济发展形势、成本会计制度改革以及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并结合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实践,编写满足教学要求,体现培养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体制的改革精神,密切结机结合企业实际,接受社会认可的成本会计实训教材,促进成本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设计上要有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实训项目设计理念上要体现出成本会计的独特性。以更新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在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的带领下,构建结合专业特长的,以成本会计实践为基础,仿真企业内部成本核算涉及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整合各个类别,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专业学习的严谨性、内部原始凭证的设计、成本核算程序的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设计的实训项目要有科学性和完整性。每一个实训项目设计的内容都包括实训目标、实训说明、实训资料、实训要求、实训提示及参考答案五项。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明确本次实训所要达到的目的;实训说明是阐述清楚本项实训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实训资料用来提示本实训项目的具体业务内容以及原始凭证、账簿等资料;实训要求说明本次实训应该完成的具体任务;提示及参考答案是针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示及最终参考答案。三是要适当设计研究性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以调动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改进成本会计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积极性,增加其对成本会计教学的参与程度,应适当改进教学手段。在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先进的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其模拟的情境中。例如可以通过一套相对应的企业真实情境模拟操作系统,让学生在机房完成相应的课程练习及案例分析。这样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和演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使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五)校内课程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发展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便捷的实习机会。例如在成本会计学习之初,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企业,了解企业的整体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流程,以便对相应的企业成本计算有较为真实的感知。对于校外的实习应该在学生学习完相应知识后进行对应的成本会计实践,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

总之,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通过对成本会计课内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和调整,校外见习和实习等方式进行辅助,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原美荣 杨玉红 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秋平,颜晓旭.基于ERP沙盘模拟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探讨.财会通讯,2011(7)

[2]万俊敏,曾雁.《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探析.财会审计,2013(6)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

1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背景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这对财会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财务智能机器人的问世,人们逐渐从原有的基础的简单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如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成了目前的高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急需思考的问题。满足现代教学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的建设也纳入了考核体系。

2师生需求分析

会计专业软件的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财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基于高校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之下,探索教学与实践,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匹配度,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

2.1基于教师教学需求

2.1.1完善的实验室使用指导书

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和离退休人员所占比例较高。这两类教学骨干要么是缺乏教学经验要么是信息化水平不高,对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不熟悉。为此,完善的实验室使用指导书的重要性就得以体现出来了。一整套完善的实验室指导书应涵盖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验室的设备清单、实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以及常见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预见性。

2.1.2专业软件教学设备

会计信息化实验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应当具备完善的财会专业教学软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财会软件建设在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项目中也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软件建设不仅关系到实验室的正常运转还关系到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效果和专业评估。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数据库与会计软件联系紧密,会计软件必须有数据库支撑。支撑软件是配合应用软件有效运行使用的工具软件。常见的教学软件有:金蝶软件、用友软件、ERP沙盘模拟软件。每个软件又分为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例如,金蝶软件又分为旗舰版,标准版,专业版、迷你版和K3以及EAS等。同样,用友软件也可以分为U8、NC和财务共享等。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云计算、大数据、财务共享平台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也发展起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硬件结构通常有单机结构、多机松散结构、多用户结构和微机局域网络(又称为网路结构)四种形式。硬件设备一般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硬件设备也是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2.1.3实用的课堂管理系统

课堂管理系统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全方位的教学互动。教师通过教师操作控制终端进行分发教学课件和资料、布置和收取课堂作业、随堂考试和在线阅卷、实时浏览、询问和查看学生屏幕、进行教学录像、全部或者单独控制学生终端、展示教师操作界面等。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随时零距离与教师沟通交流。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实用的课堂管理系统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教学交流和反馈,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

2.1.4科学的实践教学培训

教师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使用人,应当对实验室设备,专业软件和课堂管理系统熟练使用。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少教师对此并不熟悉,信息化水平不高。为此,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老师队伍就是十分必要了。加之,软件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的实践教学培训,把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也就十分重要了。为此,高校可以引进或者培养一批双师型的教学队伍,通过科学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

2.1.5不断更新的实验教学素材库

财会实验课程操具有很强的实验操作性,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当面临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再加上近几年相关财会法律法规制度的调整和变化,已有的教学案例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求,再加上客观实际往往比理论研究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不断更新的实验教学素材库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2基于学生需求

2.2.1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上,学生通常不知为何学,如何学,学何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法。该法是指教师根据重难点将实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任务设想,并明确各个任务的主要目标和实施过程,学生可以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组队或者独立完成任务。然后对任务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心得或者体会,以解决为何学,如何学,学何用的问题,使之与实践紧密结合。

2.2.2手工模拟实验与信息化的高度契合

在学习过程中,财会专业的学生基本都会接触到手工账和电算化课程。但是很多高校的培养体系中这两者是独立存在的,未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信息化的优越性也很难体现出来。假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模拟一个企业1-2个月的所有经济业务,分别在手工账环境下和信息化环境下对该业务进行集中处理。这对于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如果在仿真模拟过程中再加上物流、银行、税务、采购和销售等环节,那将会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当学生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

2.2.3实验室资源开放与共享

由于硬件设备的购置和软件资源的开发或购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这就导致了现有的实验室开规模小,开放时间多仅限于课堂,教学效果达成度不高。为此,高校可以适当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或者建立网络共享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建立虚拟网络共享界面,学生只需要在特定网络环境下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行实验。

3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明确实验室建设层次

尽管很多高校都已经建设了会计信息化实验室,但是由于实验室建设的时间久远或者建设期初的目标和需求已经很难满足当下的需要。尤其对于绝大多数处于转型转设的高校而言,实验室的层次除了最初的基础教学,满足单个实验项目的需求逐渐转化为满足高仿真教学模式下的综合实验实训项目的设计。此外,其教学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会计电算化一门课程的教学,还应该包括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多学科的使用。所以,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项目层次界定不能仅仅是建设成为单一的实验室,而应该根据学院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建设成为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的多功能的综合型的实验室。既包括对初级的单个实验项目的建设也包括综合项目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使用。

3.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使用率

笔者调研了国内多所高校,发现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均建有会计信息化实验室,但是不少学校的软硬件设备不足,使用率不高,缺乏专业维护人员。由于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软件和硬件设备,而作为专业的实验室,其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外专业的学生几乎不能涉及,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信息化实验室的建设应本着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实现跨专业多学科教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3.3培养信息化财务复合型人才

在信息化环境下,实验教师除了具备成为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仅要埋头搞科研,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更要抬头看路,深入到社会、企业这两个大环境中,真正做到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手牵着理论的海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手抓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途径,总结经验充实理论知识,把自己培养为高素质的财务复合型人才。

3.4提升实验管理科学性

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需求更要实现实验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培养质量的上升。而实验室实验效率的提升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实验流程安排、实验进度设计、实验内容安排、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成绩评定和实验教学反馈等多个方面。为此,应该针对不同实验项目因相制宜,采用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实验管理的科学性。

4应用与展望

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的建设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财务智能化模式下高校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现转型转设的过程中,已经迈开了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周虹.本科会计ERP电算化教学改革思考[J].财会月刊,2015,(3).

[2]李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分析[J].财会研究,2016,14(159).

财会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营改增;应用型本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国外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有90%以上财会专业人员从事管理会计等相关工作,而我国仅有不到2.6%左右的财会专业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与此同时,我国这些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中,出现“财会人员过剩,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等供给失衡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我国创新型、综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2017、2018连续两年,财政部出台相关文件与政策,希望推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不断转型升级。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的摇篮,应重视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化。

1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振兴乡村计划,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对于企事业以及一些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与相关的理论保障。同时,国家财政部也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相关的文件,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培养方案过于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不断改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会计人才新方法,培养真正懂会计数据分析,又能进行相关规律总结的综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显得至关重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能有效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时代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2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不足,课程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上还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课程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造成学生个个都是“纸上谈兵”。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这决定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一部分是学生顶岗实习。由于会计实训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实训设备,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高校会计实训设备存在老旧并且设备较少等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实训的效果,使得管理会计实践课程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由于缺乏专业会计教师的指导,加上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与会计专业匹配度极低,顶岗实习变成流于形式,这样的顶岗实习达不到效果。

2.2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学方式陈旧,学科内容重叠严重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给高校教师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如微课、幕课的兴起。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因师资力量的不足,还是以传统课堂授课为中心,采取“灌输式”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外加课后会计专业习题的讲解,会计专业课(审计学、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学科的内容重复严重,不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这是对会计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学生厌学情绪高涨,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的相背离。

2.3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缺乏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师多数以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为主,有的研究生本科学的是会计专业,而研究生却是其他非会计专业,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存在的短板。同时,在这些会计教师中,很少有在会计师事务所、证?、银行金融等相关会计领域实践工作过的经历,管理会计自身注重从理论进行定性研究,使得在培养方向上出现偏差,这就造成高校的会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双师型”师资缺乏,不利于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2.4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教会学生怎么做账为主,重视学生财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的高端财务管理人才相差甚远。出现了供给不足(高端会计人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普通财务人员严重过剩)的局面。企事业十分渴望能招到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实务操作的高端财务管理人才,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普通财务人员又不符合市场对高端会计管理人才的需求,这就出现供求失衡。

3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研究

3.1强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创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强化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创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以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为导向)、培养标准(与市场匹配和社会需求紧扣)上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人才体系,进而能有效地消除“财会人员过剩,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等供给失衡问题。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针对性、实践性、时代性、前延性。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由基础模块与选修模块过度到能力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变,知识输入转为知识输出,由教师被动的教学到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转变,打破课程限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会计知识的动力。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上优化了会计理论知识,突出会计主干课程,删减部分模块课程中细枝末节,增加了许多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让学生能进一步熟悉会计业务流程与管理会计职业的特征等,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3.2注重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接轨,“一带一路”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这对高端会计人才需要增多,会计教师队伍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高低。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强化管理会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性与实践性。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投入专项资金,把优秀的会计教师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提升会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今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支撑。对于会计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要给予职称、职务晋升上的政策倾斜。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博士学位以及在相关财会领域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扩大学校会计教师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

3.3加大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类教学设施经费的投入

众所周知,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的会计教学中,离不开会计教学软件与相关硬件的使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加大管理会计类教学设施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会计类教学实验室仪器的采购,通过日常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具体的会计实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根据市场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加大会计教学软件与先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引进,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教师上课的质量,提升学生接受会计知识的效果,进而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4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积极构建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接受生产一线的检验,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所走的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教育数量到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校企合作至关重要。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与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既能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有效解决了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实践不足的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实习的学生中选拔想要的优秀毕业生,进而解决企业人才储备问题,实现校方与企业双赢。

4总结

随着我国对外开发的持续推进,我国与世界融合交流越来越密切,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着眼于自身的实际,创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学校会计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实践课程等,进而提升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史永红.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郭素娟.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管理会计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38-41.

[3]廖艳.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