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规定范例

毕业设计规定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1

1.规范性强,填写有“法”可依。

“样表”对以往过程文件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均做出统一规定和注释。

2.示范性好,大量减少师生反复修改而增加的工作量。

工科学院毕业生文字能力普遍偏弱,Word软件使用不熟悉,导致过程文件中字体不统一、文字大小各异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给学生讲解修改,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样表”对各个部分填写内容的字体要求、文字大小、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等做了详细的标注,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师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约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实践证明,今年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文件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3.填写内容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填写内容过于空洞。

以往的工作表格对学生任务有规定,而对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的填写意见往往没有要求,很多时候都是填“同意”或“审核通过”,甚至有的文不对题。“样表”对该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引导教师从合理的方面去评价学生的工作。

4.学生成果要求更具体,成果质量有保障。

以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成果要求为基础,针对建筑工程学院5个专业的各自特点,“样表”又对各个专业作了更具体的规定,促使成果质量的提升。如建筑学专业成果要求:(1)设计图纸不少于15张,A3版面排版(不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报优的同学必须有4张A1展板。(2)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4000字,团队项目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8000字,要把相应的图纸成果穿插到说明书中去,要图文并茂。(3)遵照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撰写和排版。

二、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阶段做好师生动员等准备工作,召开三个会议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会议。

会议主要是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部署,同时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协调工作困难、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等。参会人员包括全体院领导、正高职称教师、实验中心主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务工作人员,体现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

2.新进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培训会会议。

主要针对学院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由教学院长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进行讲解和明确要求,教学秘书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操作进行讲解培训,让该部分教师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动员会。

会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目的、步骤、内容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和纪律,让学生足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会后指导教师和学生见面,指导工作正式开始。

三、全过程监控,各阶段措施得力保质量

1.重视选题工作。

提倡教师将科研课题给学生真题真做和结合生产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做到一人一题,团队项目选题要保证既有合作内容又有独立完成的任务。重视选题更新率,更新率不能只是个统计数字,落实更是关键。专业负责人要对教师申报题目的难易程度、广度、深度、工作量及合理性把好第一关。选题完成后,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二级督导,对选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审核,确保选题质量。

2.重视中期检查工作。

各专业分别抽取10%的学生进行中期答辩,同时有报优意向的同学必须参加中期答辩方能取得评优资格。其他没有参加中期答辩的同学应在场旁听,并接受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上交中期成果。学院专门设计了中期检查答辩表,要求学生在答辩过程中陈述前期的工作进展,后续工作计划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有效保证了后续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3.重视答辩工作。

要求各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原则上每个答辩小组不少于4位专业教师,其中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答辩组长,每位学生汇报10分钟,教师提问10分钟左右,学生答辩10分钟,答辩秘书要做好详细记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二次答辩,先进行小组答辩,再按评优比例确定部分学生参加大组答辩,评优答辩组全部由高级职称教师构成,最后成绩总评由答辩委员会确定,同时评选出学校及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四、细化规章制度,针对新问题及时出台补充规定

1.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做到权责分明。

在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又制订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明晰了毕业设计工作中,系、教研室、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包括:(1)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答疑和指导工作,跟踪毕业设计(论文)进程与质量,做好指导记录工作,应避免记录过于简单,以备学院检查。(2)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统一格式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或计算书,同时各阶段材料从系统导出并认真核对,格式按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填写。(3)如果学生有弄虚作假、抄袭别人成果或由其他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指导教师未发现且同意提交答辩,一经查出,学院将扣除该指导教师本环节一半工作量,等等。

2.针对新问题特别是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各自实习单位继续实习或者准备研究生复试等方面原因而未能及时返校。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2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科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因实践性比较强,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能力,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高校普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改革,一些高校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如建立毕业设计综合管理系统[2],集中培训重要分析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制样方法[3],增加毕业设计时间[4-5],校企联合或在产业基地进行毕业设计[6],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强化过程管理[7-9],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10],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家确定为一流学科,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改变选题方式和培养方案

毕业设计实施一年制,将培养方案由18周改为30周,大四只安排一些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10月底即可全部结束。每年第六学期开学开始毕业设计课题选择工作,教师提出比学生人数多10-20%的课题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承担不同的设计(论文)题目。允许学生自定课题(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模具设计、程序开发/数值模拟等),或者到就业单位实习,做就业单位实际课题。选题时给出每名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学生选择指导教师但不确定具体课题内容,将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后的一年半分成两个阶段:熟悉期和实践期,熟悉期半年,实践期一年。设立熟悉期是因为以往大多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选择比较盲目,仅凭兴趣选题,不了解毕业设计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了解课题内容,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为此,先不确定毕业设计具体内容,只确定导师和课题的大致方向,学生在此阶段主要是熟悉导师、同组学长和实验室设备,并参观或参与上一届毕业生的课题研究,初步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和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如果不喜欢导师的研究方向,还可以更换导师。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选择导师和毕业设计课题,提高了毕业设计兴趣,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自主性增强;方便学生选课,选修课可选择和毕业设计课题密切相关的课程,为此培养方案中在第七学期开设了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包括体积成形新技术、板材成形新技术、粉末成形新技术、微成形技术、塑料成形新技术、超塑性成形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液压胀形技术等;因学生已经进入课题组半年,对研究内容、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都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进入实践期之后,可迅速进入课题,开题报告质量显著提高。

二、加强课题内容要求,因材施教

哈工大威海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科研任务饱满,教学实验设施齐备,共有指导教师1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2名,每年毕业学生80~90人,每名导师指导平均不到6人,每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经费600万元以上。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少部分为学生和教师的自拟课题或学生就业实习单位的实际课题,基本上保证了课题具有新颖性、前沿性和应用背景。无论课题来自哪里,都要求经过一定的改良,使之适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题目难易程度和工作量适度并有一定伸缩余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努力能完成任务。学生分为保研学生、考研学生和就业学生三大类,保研学生人数占12%,特点是学习成绩好,学习主动性强,做毕业设计时间长,主观意愿高;考研学生约占60%左右,学习基础较好,热情较高,因为要花费很多精力备战考研,达到复试线的还要准备复试,未考上的还要找工作,毕业设计可利用的时间较少;就业学生约占30%左右,学习热情一般,成绩靠后,找工作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总体上可利用时间多于考研学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按课题内容包括设计类(模具设计、车间设计、工艺设计等)、模拟类(有限元模拟、第一性原理模拟等)、实验类(成形实验、性能测试实验、组织分析实验等)、CAD/CAM类(三维建模、数控加工、快速原型、反求工程等)、程序开发类(软件开发和二次开发)和其它类,为此,将本科毕业设计课题根据难度和综合性分为两类:甲类课题和乙类课题。甲类课题包括以上两种或3种研究内容,如实验+模拟、设计+CAD、程序开发+模拟、实验+模拟+CAD、设计+程序开发+CAD等,特点是两种或三种研究内容,工作量多,且有一定深度,综合性强。乙类课题包含一种或者两种研究内容,和甲类课题相比,工作量略少一些,且第2种研究内容只作为辅助手段,不做深入研究。例如,模拟+实验验证,主要做数值模拟分析,最后作实验验证,或者实验+模拟分析,以实验为主,模拟分析不作为预测手段,只是作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值分析的方法。第七学期开学后,学生的保研、考研和就业去向或意向已定时,由指导教师参考学生意愿确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保研学生原则上做甲类课题,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潜力,为硕士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考研学生和就业学生做乙类课题,考研学生可利用时间不多,但基础较为扎实;就业学生虽然基础差一些,但可利用时间多,能顺利完成课题,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考研学生和就业学生根据个人意愿,也可做甲类课题。

三、强化过程管理,注重日常管理

以往只注重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忽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造成学生平时松懈,快答辩时忙碌,不仅造成成形和检测设备使用阶段性紧张,也无法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时,明确每个学生毕业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的具体任务。二是实行考勤签到制度,初期每天签到一次,随后根据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如果进度慢则将每天签到次数增加到两次,超过10次不签到则延期答辩。指导教师每周和学生至少见面2次,每周检查签字一次毕业设计日志,了解进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如微信、QQ等,每天将当天日志发给导师,每周汇报一次进展情况。三是在原有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的基础上,增加毕设成果展,时间在毕设答辩之前一周,每个学生以展板的形式将所取得的成果作简要介绍,使大家了解该生的课题和成果。毕业成果展虽然不列入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成绩,因为是面向全校师生展示成果,可激励学生努力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增强成就感,对指导教师也是一种鞭策。

四、利用即时通信平台指导学生

建立学生微信或QQ群、公共邮箱,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或QQ群通知公告、指导意见等,学生可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问题。做实验时还可以实时模具和试样照片,展示实验结果,实况转播,教师进行远程指导。指导教师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或公共邮箱中各种模板、信息资料、通知公告、各项规定规范等,学生可以在QQ群或微信群或公共邮箱中发送各个阶段报告、PPT、图纸、程序、模拟云图、毕业日志等,可以共享一些参考资料和应用软件。教师对某个学生进行的指导,其他学生也可以看到,也是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了导师和学生间日常联系,方便了学生日常管理,并可将微信群作为考勤工具。此外,重视提高学生文献检索、阅读和总结能力。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要求查阅至少20篇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篇以上,翻译1篇,并且近5年内的文献占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必须向导师提供原始文献电子版,杜绝二手文献,敦促学生写好文献综述,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现状等有清醒的认识。

五、结语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3

当前,各工程院校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模式陈旧,缺乏革新

工程教育的一个缺陷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现阶段,国内各工科院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或者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形式,学生也仅仅停留在查找资料、撰写论文的层面,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二)教师工程经验少,题目质量不高

因为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大幅度提高,教师每年都要出大量题目,客观上保证每个题目都具有高质量有一定难度;相当部分教师本身实践经验欠缺,工程经验少,科研工作开展得不多,毕业设计题目和实践脱节,造成了“假题真做”“真题假做”“假题没有兴趣做”等不良现象。

(三)学生毕业设计的精力投入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通常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这一学期恰好是毕业生找工作以及考研复试阶段,加之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投入不够,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借鉴先进毕业设计理念,建立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新模式

(一)欧美的毕业设计安排与做法

欧美一些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如美国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德国规定工科院校学生参加实践或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26周,理工科学生在学完1至3年的专业课程后参加课程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设计。可见,国外大学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完成,主要通过大量投入专业实习时间,且安排时间比较集中。国外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非常值得借鉴。

(二)建立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毕业设计新模式

我院在办学过程中,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省内60多家相关企事业单位长期共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在毕业设计环节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教学改革,形成“产学研”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办学机制。其一,自第七学期中期开始,学生直接到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由具有执业资格的高工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真项目真做,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其答辩等工作;其二,定期举行学术报告制度。由学生定期分组讨论,互相指出课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由指导教师加以总结评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可帮助他们找出在团队协作中自己综合能力的不足之处;其三,选拔优秀毕业生参加产学双方工程实践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产学合作、校企联培的毕业设计优势

1.培养“零适应期”的优秀本科生,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学生在企业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进入职场时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工作适应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对企业而言不仅宣传了企业形象,培养出“零适应期”的优秀本科生,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2.通过加强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目的一方面,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来说,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使其能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水平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聘请产学合作单位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来校做系列讲座或专场报告,同时,帮助聘请的企业高工过教学关,使其能对毕业实践教学进行指导,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目的。

三、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应注意的几个创新环节

(一)毕业设计时间提前

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我院根据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方案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整,将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初,即可按照导师的要求选修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外文翻译等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在第七学期中期学生已经选好了题目,直接去产学合作教育基地进行毕业实践,同时开始毕业设计了。到第八学期初,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毕业设计初稿,因而避免了毕业设计与面试、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

(二)实施双导师制

探索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为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开拓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思路,引导学生采取以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问题。企业不仅拥有学校所没有的丰富资源,包括大量的图纸、图片、实际工程资料,又能提供学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而学校拥有企业所没有的深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双导师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汲取两家之长,又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可以胜任新工作的人才,是一个双赢互利的选择。

(三)学生参与拟题

毕业设计题目来源打破以往只有教师指定的惯例,分为教师制定和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把关)两种情况。学生自主选题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拟题目,指导教师要对题目做好充分的论证,确保题目与专业相符,难易适中,题目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实际;指导教师对题目的方向、工作量和难度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把关,最后确立题目,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设计题目商讨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四)答辩与考评制度改革

探索企业参与答辩与考评的制度。企业参与的考评制度是体现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设计答辩中,答辩委员会成员至少包括1/3的企业高级工程人员;同时,毕业设计评分包括至少30%的工程实践分值。判断学生有无创新并非只看学生的论文题目,还要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无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或新方法。

(五)毕业设计成果

除毕业设计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毕业设计题目提交其它形式的毕业设计成果,如独立开发工程软件、实体模型、工程实践记录、与企业导师合作进行的现场试验资料等。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4

关键词: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一体化模式;创新能力;过程管理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灾害防治学、管理学、教育学、职业卫生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由于安全学科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使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矿山安全、化工安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机械安全、工业防尘等多领域。虽然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毕业设计主要集中在各侧重领域的安全相关设计、安全评价及应急救援等方面。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的目的及作用,认为只要能答辩通过就行了,没有意识到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环节,培养自己的初步科学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不能积极主动地搜集查找资料、深入思考,常常将从网上直接下载的资料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设计中。其次,虽然近几年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但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在安排毕业设计的第八学期,仍有一部分学生还需要找工作。未确定工作的学生有许多面试、招聘会要参加,大量的时间、精力被占用[2]。而且,毕业设计前几周正处于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各级公务员考试的时期,有的学生忙于准备考试而忽略了毕业设计。在就业和考研等各种压力下,不少学生认为考研和就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其他课程都通过了,学校或学院不会让学生因为毕业设计不通过而影响毕业[3]。在这种心态下,学生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常有限。没有时间和精力的保障,毕业设计质量自然也无从保障。学生不端正的态度,在设计说明书写作上也可见一斑,表现为写作能力差,文字与排版不规范,工程绘图不科学。大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毕业设计工作规范,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执行到位。在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中,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写摘要,普遍写的过于简单,重点也不突出。说明书结构不够合理、论述重复、表述欠清晰。此外,格式混乱,字体、字号不统一也较为普遍。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在毕业设计中,规范的图纸绘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但图纸往往有较多问题,例如存在比例错误、线型错误、布局设计不合理、代表符号不符合要求、标注不统一等。虽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设计过程中上述问题有所解决,但在最终上交说明书和图纸时,往往仍然存在上述问题。

2.题目类型的多样性有待加强。据调研,目前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相对于安全工程学科涉及领域的广泛性而言,类别不够多样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导致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而且扩招后,学生的生源质量比以前差了,指导教师要付出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学生的题目差别很大,将增大指导教师的压力,毕竟在指导设计期间,教师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此外,毕业实习的形式主要为集中实习,毕业设计是根据实习的内容及在现场收集到的资料来完成的,这也制约着毕业设计选题的多样性。题目相似程度高,为个别不认真的同学也提供了抄袭的可乘之机,个别学生不动脑筋,等其他同学做完后,在他人的基础上稍做改动,变成了自己的设计。

3.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略显不足。首先,有的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历虽然很高,大多是从校门走向校门,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普遍缺乏系统的工程训练和现场实践经验,无法深入指导学生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一些涉及工程中的细节问题[4]。其次,安全专业毕业设计多是以一个工程设计作为对象,而实际的工程往往比较大,经常是设计院一个团队来完成,所以,如果毕业设计按照正规工程设计来完成,就存在工作量很大,学生无法完成的情况。因此,要对设计工作量进行适当的消减,在实际中,往往是保留了设计的广度,而消减对设计深度的要求,这就会导致学生不求甚解。不恰当的消减,使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实际工程设计的真谛,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在毕业设计中有时指导教师未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空间,在开始阶段就将详细的毕业设计指导书发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指导书来做就行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4.考核的科学性有所欠缺。目前,大部分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也加强了对答辩环节的要求与监督。但在一些细节及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例如答辩中的回答问题环节,如果在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学生往往会在书上及网络上查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能体现出学生的真正水平。管理上完善的制度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教师的认真指导与付出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指导毕业设计,但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需要指导教师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与一些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考核不相匹配。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了严格的绩效考核,为了达到学校的绩效考核指标,教师要将一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与方面。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措施

1.优化选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科学选题是实现毕业设计培养目标的关键。(1)毕业实习、设计与就业一体化。在第八学期,已有一部分同学找到了工作,对于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去就业单位分散实习,根据就业单位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及实习情况,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题目,这样可以使实习、设计与将来的工作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找到工作或不愿分散实习的少部分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就业意向或感兴趣的领域与导师共同确定题目。在安排毕业实习时,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分散实习。如果实习点过于分散,则不可能每一个实习地点都配备指导教师带队,只能在相对比较集中、人数比较多的实习地点安排实习教师。(2)选题要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在题目的难度、设计要求的深度等方面作不同的要求,这样既保证了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任务,又能使少数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3)增加题目类型,降低题目的相似度,防止抄袭。安全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结合本校安全专业的特色及课程体系,毕业设计可以在矿井通风、工矿企业除尘、化工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机械安全、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领域选择进行。在选题时,实行一人一题制,目的是防止抄袭,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虽然题目不同,相似度却过高,比如做除尘类题目,其他条件相同,仅处理量不同的情况,也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性的目的。所以,在选题时,不仅要一人一题,题目的相似度也要做限制。

2.科学指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协调好教师指导与学生独立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要避免“填鸭式”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在设计开始就将计算步骤、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等提供给学生。有的同学一遇到难题,不先自己思考,不查阅资料想办法解决,直接问教师,对于这种过分依赖教师的学生,教师不必有问必答,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探索空间,可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也要注意对学生加强导向性,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通过开放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查阅及收集资料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毕业设计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除了指导方法要科学外,还要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知识与经验。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机会深入工厂第一线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中的细节了解清楚,指导的毕业设计才能具有一定的深度。

3.严格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与科学考核。虽然大部分高校已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任务书、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评优及抽查等环节都做了相关规定,但在每个环节的细节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在选题环节,可以对题目的相似度做出相关要求;在开题环节,不仅要注重有无开题报告,更要注重开题报告的质量,对于开题报告照搬任务书内容的一律不准通过,要重新写;对于文字与排版不规范、工程绘图不科学的,要严格要求,决不姑息,直到修改到合格为准。只有将各环节的细节做好了,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在设计开始时,要招开毕业设计学生动员大会。通过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宣传、教育,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布毕业设计相关的考勤、过程监控、结果检查及答辩等的管理规定,促使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苦付出,要召集指导教师开会,加强其责任心。现在有些学生缺乏自制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方面的指导,还要严格要求他们,加强日常检查。对于答辩成绩的评定要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尽量采用PPT来陈述论文内容。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出的毕业设计,学生自己应该对设计很熟悉,脱稿陈述也应该作为要求之一。对于答辩中的回答问题环节,不建议给学生留回答问题的准备时间,对于答辩中提出的问题应立刻回答。如果给学生回答问题的准备时间,就应该让学生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准备,并且不允许查阅书本及网络,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答辩问题的设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与设计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另一类为针对设计的问题,并对两类问题所占的分值做明确规定。对于基础问题可建立答辩题库,由学生抽取问题来回答;对于针对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可由答辩委员当场提出。通过答辩环节的优化,将使答辩成绩的评定更加公正、科学、合理。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历时最长、学分最多、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是对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培养过程。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工作,既需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也离不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提高。通过从学生、教师、管理三方面,深入分析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及参考。

参考文献:

[1]巩新龙,李松林,原松梅,等.实验、实习、毕业设计三位一体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3):119-121.

[2]曾艳,杨小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6):84-87.

[3]张勤勇.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3):28-29.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5

为了提高建筑学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分析了建筑学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教学方式和加强毕业设计检查环节的具体方法,达到了提高建筑学毕业设计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方式,检查环节

0引言

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是对五年教学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检测,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以及协调合作能力。毕业设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存在问题

从2012年到2016年,已连续有五届毕业生,累计毕业生数量达到180人,在毕业设计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连续几年都有学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但也发现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足

大五第二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开展毕业设计的时间,这段时间恰恰也是学生找工作或者研究生复试时间,学生更多侧重于就业或深造,因此,在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保证不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最终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2教师对毕业设计管理有松懈现象

客观上讲,毕业设计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在辅导毕业设计时间方面相对自由灵活,这样也导致了个别老师对学生管理松懈,教师与学生前期方案沟通交流较少,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1.3毕业设计深度有待提高

基于学生重视不足与教师管理松懈现象,学生毕业设计出现以下几方面不足:1)个别学生仍停留在在校期间平时设计中,与设计院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对于规范的把握还存在一定差距。2)个别学生画图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平面图家具布置缺乏、立面剖面尺寸表示深度不够等等。

2改进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出现以上的问题,教师应积极通过实践探索,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评估机制,加强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对毕业设计整体质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1]。具体措施如下。

2.1改进毕业设计教学方式

1)毕业设计选题。教师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都必须是真题(真实的地形,真实的任务书),因为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是一个从学校学习过渡到独立工作的关键性教学环节。通过题目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浓厚兴趣,也使学生对于毕业设计加以重视。2)调研环节。题目确定后,在毕业设计前两周,安排学生实地调研,学生只有通过去真实的现场感受场地环境,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学生只有通过现场调研,才能将建筑与周边环境完美的结合。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在整个毕业环节,教师一周至少两次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沟通方案;同时每个指导教师建立QQ群,方便教师与学生便捷交流沟通。通过当面与网上两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效率与效果。4)开放性的模式。在整个毕业设计环节,每位同学除了与固定的指导教师交流沟通外,还鼓励学生与其他教师,甚至与实习期间设计院的指导教师沟通,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只有通过多沟通,集思广益,才能设计出比较满意的作品。5)答辩形式。建筑学毕业设计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教学工作。为了能够适应将来设计院工作,答辩形式采取设计院汇报方案的形式,学生将文本、图版带到答辩现场,用PPT现场汇报方案,并且现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2.2加强毕业设计检查环节

为加强过程管理,学院组建毕业设计组织领导小组,每届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均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并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对毕业设计进行三检查工作。1)毕业设计前期工作检查。检查指导教师选题、审题表是否规范、齐全。检查指导教师编制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且要求毕业设计任务书达到都是真题,课题来源全部都是连云港市真实的已建、待建的项目,从而给学生一个锻炼机会。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否规范、齐全。检查学生的前期调研所阅读的资料情况,检查学生的外文资料阅读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三篇以上,是否翻译出了一篇外文资料,翻译出的外文资料是否符合学校的标准化规定。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毕业设计中期工作检查。进一步检查毕业设计任务书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否齐全。选题、审题表是否齐全。重点检查毕业设计完成质量情况。毕业设计进度情况。指导教师指导情况。为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指导教师应加强考勤,随时掌握学生的进度情况。对进度较慢的学生提出警告。指导教师每周开一次碰头会,汇报毕业设计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在整个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我们根据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给学生安排讲座。讲座主题有以下几个方面:毕业设计总体要求,前期工作材料的准备(查阅资料、开题报告、方案调研等),毕业设计中的集中问题等。通过细致工作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3)毕业设计后期工作检查。毕业设计后期工作检查是毕业设计保障的关键所在。要求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而认真的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设计成果的检查:内容、规范性。成果包含:毕业设计文本、汇报的图版以及PPT。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氛围,采取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评阅毕业设计环节。指导教师、评阅教师针对学生图纸上出现的问题要给予书面提出,并且要求答辩之前及时修改。对于不能按期完成修改的毕业设计或者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标准的毕业设计,不予参加毕业设计。

3结语

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本专业拟定的大纲中描述为: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整个五年本科教学过程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2]。通过毕业设计工作方式的改进与毕业设计检查环节的加强,建筑学毕业设计质量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作者:张毅 单位:淮海工学院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6

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先后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Altera公司、Xilinx公司、新百利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泰克公司、海格通信集团、固伟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中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高新科技园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剖析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介绍国际标准化设计规范,传授工程设计方法和技巧。这些来自企业的实例常涉及许多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学生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形成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2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不能贪多求大,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

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集》等相关资料。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分别按30%、20%和50%加权得到总分,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对于校内进行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参与,并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学院及指导教师处。通过企业界的评价干预,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验收时,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7

关键词:毕业设计;校企联合指导;车辆工程;工程教育

在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步伐加速背景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建立了“能力导向”的认证标准,重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管理和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制度,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借助企业资源和人才优势,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和企业课题,实现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就岗就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适应工程教育改革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校企联合指导模式的探索,提出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新思路

毕业设计工作是本科教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当前工程教育的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强化毕业设计的工程性和实用性,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同时,注重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第一批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在“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高能力、多方向、模块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将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学校也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三协同办学模式,与政府、行业和企业协同办学,共同构筑工程教育。汽车工程学院目前已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等76家企业深入开展协同和合作,为营造真实的工程教育育人环境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工程教育中毕业设计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和现有条件分析,可以看出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体现工程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构建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与以往只有校内指导老师的毕业设计模式有很大不同,科学构建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是实现校企联合指导的关键,本文将从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过程管理和答辩等环节构筑校企联合指导模式。1.毕业设计选题。严格按照“一人一题、真题实做”的模式开展毕业设计工作。采用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来自企业真实的工程需求,在选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专业相关。车辆工程专业本身属于交叉类学科,包含机械设计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因此毕业设计选题可涉及领域较多。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坚持专业相关,应符合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2)注重工程实践。毕业设计教学应给学生提供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实践锻炼,选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践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时有较多接触实践的机会。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3)明确基本任务。选题应有一定的工作量,难度要适中,能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完成。(4)反映专业前沿。本科毕业生除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具备基本专业技能外,还应该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毕业前所撰写的学术论文或称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专业前沿性。结合车辆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设计选题需要对应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要求,按照以上选题原则,根据毕业设计的不同类型,制定毕业设计的选题评定标准和量化任务标准,利于校企导师确定毕业设计选题。2.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遴选。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负责。一方面加强校内指导教师的培育和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强化企业指导老师的遴选机制,增强企业导师的责任感,提高指导学生的质量。校内指导老师硕博率100%,优势是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指导经验。为提高校内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规定老师必须有企业经历,熟悉工程实践情况,承担或承担过应用型研究课题,鼓励老师到生产一线企业产学研践习,推行团队导师制,提高青年老师的实践指导水平。对于企业导师的遴选,要强化指导老师的遴选要求。制定《企业指导老师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企业指导老师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对企业指导教师的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后双方签订聘任合同,并颁发证书。学院负责对企业指导老师的上岗培训,明确企业指导老师职责,建立考核制度,发放一定的导师津贴,以示激励。

三、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实施和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质量及校企合作运作,要制定校企联合管理组织体系。1.健全组织机构。企业和学院均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团队,在企业期间以企业管理为主,落实到专人管理。2.建立毕业设计质量定期反馈机制。学校随访制度:校内导师在毕业设计期间至少1次前往企业进行随访;校内指导教师联系卡制度:要求根据毕业设计的不同环节规定和校内指导教师的见面次数;企业导师培训制度:学校组织对企业导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介绍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和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设计专家督导制度:成立包括专家在内的专家督导组,针对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以查促改,保证培养质量。3.建立综合保障制度。设置专项基金,保障学生毕业设计顺利进行,同时学校还统一为学生在联合培养期间购买相应的保险。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工程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工程教育的要求。通过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建立毕业设计的选题标准,明确不同类型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规范企业指导老师的遴选,建立并完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7-23.

[2]赵立新,杨玉海.校企联合培养大学生模式探索与实施研究———兼论车辆工程专业发展如何应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的需要[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136-137.

[3]左恒忠.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5(9):61-64.

[4]吴娇蓉.面向工程教育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40-43.

[5]朱荣福,赵雨杨,刘龙超,等.产学研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4):278-280.

毕业设计规定范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剪力墙结构;常见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个良好契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过程中,以下几点要特别重视。

1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的判断

规范规定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的主要区别在于墙肢截面的高宽比。但完全按照剪力墙墙肢截面的高宽比来区别一般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是不全面的,实际工程中应考虑墙的高宽比、层高和墙厚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层建筑规程》)规定,各类墙肢的截面高宽比hw/bw>8时为一般剪力墙;bw≤300mm且4<hw/bw≤8时为短肢剪力墙;hw/bw≤4时为柱形墙肢。其中hw为剪力墙的截面高度,即剪力墙的长度;bw为剪力墙的厚度。判断是否为短肢剪力墙的基本依据是墙肢的高宽比,同时应注意互为翼墙的概念,有效翼墙可提高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能。在剪力墙结构中允许设置少量的短肢剪力墙,设置少量的短肢剪力墙并不影响原结构体系的判别。但对短肢剪力墙的全部竖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和短肢剪力墙的最小截面厚度应加以限制,对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除应采取加强措施以外,还应控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

2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要求

对于考虑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剪力墙结构,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按《高层建筑规程》规定,在剪力墙墙肢的两端和洞口设置边缘约束构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和箍筋配箍特征值λv宜符合规定。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分为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两部分,应在阴影区内设置封闭箍筋,封闭箍筋的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箍筋的无支长度不应大于300mm,大于300mm时,可补充拉索。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应符合要求,如表2所示。

3剪力墙开洞处理要求

(1)墙长超过8m的剪力墙,由于其单片墙的刚度很大,延性较差,应对超长墙肢进行开洞处理,墙肢之间设置适当刚度的连梁,以保证其他墙肢的安全。(2)为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均匀,减少结构的扭转,需对剪力墙进行开洞处理。(3)门窗洞顶设备专业需要大量穿越管线时,宜适当减少并统一连梁高度,在门窗顶设置过梁,连梁与过梁之间留出专门洞口供设备管线穿行。当结构侧向刚度足够时,可对连梁的截面高度进行适当归并。洞顶设过梁,过梁与连梁之间可用填充砌体进行封堵。(4)实际工程中,应注意剪力墙布置及剪力墙墙肢的均匀性要求,避免平面布置不均匀引起的竖向承载力及侧向刚度的突变。对具有不规则洞口的剪力墙,首先应进行剪力墙开洞的规则化处理。(5)在剪力墙结构中,一般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大而延性较差,有条件时应通过调整剪力墙的连梁并由连梁来耗能,改善剪力墙结构的延性。但连梁的刚度也不是越小越好,过小的连梁刚度,减弱了连梁的耗能能力,使剪力墙结构成为全部为独立墙肢加弱连梁的壁式框架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剪力墙较多,但受力特性接近框架结构,当房屋高度较大时,对抗震不利。

4结束语

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合专业评估工作,近几年在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使学生的设计成果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也可以建立指导教师小组制,根据专业方向及领域共同指导学生,这有利于毕业设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邱林.普通高等教育土建、环境与安全类专业教学与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