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化学论文范例

本科化学论文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1

1.现有实验课程体系现状新升本科师范院校的前身大多数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晋升而来的

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基本是在专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课程为课程结构,各课程自成体系,依据四大基础课的开设依序开设,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四大化学基础课程实验为支柱建立实验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体系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是一套系统严谨、内容成熟、紧密联系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实际上是沿用了上世纪50年代的体系,是按照当时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精英人才的目标而制定,完全符合当时的学科发展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不符合现代化学(师范)人才培养的目标,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实验课程体系的存在问题。

对于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设置的各门实验课程各成体系,部分实验内容重复。第二,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基本操作和基础实验分散在各门实验课程中,没有强化训练,造成同类型实验的重复。第三,实验内容陈旧,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偏多,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少,各科主讲教师单纯从自身课程安排实验,各实验课程缺乏沟通和交叉渗透,没有将化学实验有机统一起来。第四,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基本上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搬,教材告知实验步骤,教师按照教材分析出成败关键和注意事项,实验室按照教材配备药品、仪器,学生只需按部就班、照方抓药,没有思考和创新。第五,实验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陈旧,完全沿用“学生课前按照教材预习,课堂教师按照教材讲解,学生按照教材实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实验兴趣,学生没有探索和创新,成绩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考勤和实验报告单成绩评定,无法科学、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师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化学专业知识的中学化学教师,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基于对这一目标的认知,结合多年来高师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突出“实验化学”的特点,同时以化学理论课程为支撑,从培养实验动手能力为切入点,将创新实验能力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确立实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打破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和化学教学论等实验课程分别设置的局面,重新设置实验课程,精选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技能,重视创新能力,优化整合实验内容,实验教材仅为参考,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和教法实验的内容进行整合、精选,新增三门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化学专业实验),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2.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

根据新升本科高师实验课程现状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现有的实验课程资源逐步优化和整合,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以实验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线,抓基础、重创新、分层次、多模块、既与理论教学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研究性实验进行分层次实验教学;重视初步科研训练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实验项目进行模块化,构建基础实验模块、各课程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研究创新实验模块。

3.实验课程体系的实践。

首先,重视实验基础技能的培养。在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单独设立基础化学实验,将原来四大传统基础化学实验中操作性强的基础实验精选出来,教师根据所选内容精心选择并编写教材,改变实验教材的传统编写模式,突出基础性、技术性的训练,将筛选出来的基础实验集中进行训练,教学时间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主要是实验基础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重点强化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使学生熟练、规范使用各种常规仪器设备,强化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其次,精心科学地整合与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打破原有化学实验课程界域,重新精选和修改实验项目,削减各实验课程的验证性实验项目,横向整合剔除各实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精简无机化学实验中动力学、热力学、电化学的实验项目,重新精选这些内容的实验项目后,全部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开设。整合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重复内容,根据课程和理论讲授进行合理分工,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复,适当节约实验课时数,增加基础化学实验课时和综合实验课时。第三,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从大一到大四的实验教学安排,按照由简单实验到综合、创新实验,由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到综合、应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将化学实验教学形成分层次教学,分为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教学,构建“突出创新能力、强化实验技能”的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特别强调的是综合实验的开设必须打破各实验课程界域,提倡各实验课程学科交叉,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化学实验仪器,根据实验室条件科学合理的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无机、有机物的制备、提纯、表征,物质的分离、分析,大型仪器的使用等,学生在掌握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以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训练化学综合知识和综合实验技能。第四,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评价模式。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评价体系导致个别学生上课按照教材照方抓药,课下抄袭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评价模式,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第五,逐步建立网络实验教学辅助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平台,教师精选一些在计划学时无法安排的实验和不具备开设条件的实验内容,以及可以拓宽学生实验知识点和提高实验技能的演示实验,利用互联网和电教设备,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教师讲解。这种模式在化工基础实验的教学中逐步实施,利用模拟化工教学仿真软件教学,既节约了学时,又将现代化工技术微缩化,展现给学生完整的现代化工工艺技术流程,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实验课程体系实践的试行成效

1.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明显。

在2013级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基础化学实验,通过教学实践和2010级、2011级、2012级对比,2013级的学生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明显规范,打碎玻璃仪器和基本操作失误明显减少,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集中强化训练基本操作,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规范了实验操作。

2.学生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

改变了传统的实验课程设置,实验课程的独立性提高,改变教师实验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样化,采取课前预习检查、课堂提问互动、教师讲解指导、实验辅导总结、课后报告撰写、实验报告点评的形式,同时实验项目可能于理论课超前不同步,迫使学生提前学习,提高了其自学能力,使其上实验课做实验有明显的成就感,激发了其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为后续的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质量;提升措施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科毕业论文是检验大学生学习质量、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四年专业课程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最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如:科研训练不足、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投入时间精力不够、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督等)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整体不高,存在选题不当、缺乏科学严谨性、抄袭或造假严重等质量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即为化学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内容的要求更加严谨科学。如实验研究所检验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学生同时具备逻辑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撰写能力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提升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论文选题,培养创新能力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同样也是决定论文质量的重要根基。论文导师需要从学生出发,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来引导学生完成选题,同时需要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以及学识来确认题目。基于化学专业,论文题目的选择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尽可能的缩小选题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锁定选题目标,例如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同时要提醒学生实验研究步骤的重要性,要考虑到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其次,选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充分体现出化学专业的科研动态,需要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最后,选题要保证实用性,切记不要哗众取宠,为了迎合导师喜好来盲目选题。

二、巩固专业知识,树立科研意识

首先,论文导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化学专业的论文写作需要有大量科研资料的支持,科研资料的获取渠道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期刊数据库、书籍以及网络资源等。在实验研究步骤开始之前,学生就要根据论文选题来准备充足的文献资料,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需要分别教给学生中英文文献的查找方法,同时向他们介绍一些已经完成的优秀课题。其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教师要分别从实验操作与理论学习这两个方面来着手,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打好基础。由于化学专业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操作,因此教师要从细节着手,让学生反复完成各个实验步骤的训练,例如制备反应、数据处理以及测试分析等。在必要时,教师要亲自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同时向学生逐一介绍实验原理,让他们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将大学四年来所学习到的重难点知识串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

三、建设教师队伍,提升业务水平

首先,高校需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其业务水平。应当从青年教师开始,为其提供深入社会岗位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全程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角度的论文指导。其次,高校需要为教师创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将更多重要的科研任务交给化学专业教师来完成,同时进一步完善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尤其要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让他们对教育工作产生更多的使命感,将更多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中。最后,对于学生而言,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顺利毕业与日后深造,因此,论文导师需要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做到亦师亦友,不厌其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为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直以来,高校化学专业教育者的工作量就比较繁重,尤其是到每年的毕业季,化学教育者需要完成大量的论文指导工作,在很多时候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为此,高校应当为化学教师团队增加新鲜血液,多多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由老教师言传身教,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中完成论文指导的重要使命,与学生达成“双赢”目标。

四、保证经费充足,顺利完成实验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扩招任务,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就导致毕业论文的经费大大缩减,很多化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验研究无法顺利完成,严重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能够打破经济条件对化学专业学生所带来的束缚,高校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来予以改进:首先,要适当调整毕业论文经费的所占比例,鼓励论文导师将科学研究与论文指导结合到一起,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其次,高校应当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实验任务,同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素材。

五、改革评价方式

在过去,高校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标准大多由论文导师一人决定,鉴于部分导师的专业能力不达标、道德水平也不够,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不耐烦,要么让学生无休无止地修改,导致整篇论文面目全非;要么就是做足表面功夫,在没有仔细审阅学生论文的情况下直接判定成绩优秀。不难看出,这种“一言堂”式的论文评价方式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弊端,具体的改革方法如下:首先,对于论文成绩的判定需要分为多个时期,包括论文选题、任务书填写、开题报告填写、初稿审核、中期考核、终稿审核以及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都占有不同比例;其次,高校需要根据化学专业特点来制定明确的论文评分制度,如果发现有蒙混过关、抄袭等情况,需推迟学生的毕业时间,直至论文完成达标为止。总之,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核,还是教师与学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近年来,高校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论文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这已经引起了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笔者认为,针对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论文选题,又要巩固专业知识、强化科研意识;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化学专业的知识水平,又要保证充足的实验经费,确保化学实验室正常运转,此外还要改革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合格化学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卫兵,陈翠,张庆.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毕业设计教学;化工;本科

1引言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指引,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于培养地方性应用型本科人才[1]。黄山学院地处安徽南部著名旅游城市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化学化工学院按照学校定位,努力培养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化工人才。为确保化工人才培养质量,自2010年来,化工专业论文(设计)都是在实践或者实验中完成,从反馈情况来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更好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笔者对近年来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黄山学院化工专业的师资、生源、办学定位和其他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黄山学院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为同类院校的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毕业论文(设计)认识不足。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认识不足。相当部分学生不能明白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只是把毕业论文(设计)当成一门普通的课程。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浑浑噩噩地对待毕业论文。

2.2部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分配不尽合理。尤其是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地方性普通院校的各专业有相当多的学生打算继续深造[2]。例如,我校20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共有69人,其中有47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参考率为68.12%。研究生的笔试和面试都要耗费学生极大的精力,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在上课、考研复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之间分配时间,导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紧张,论文质量下降。

2.3论文(设计)工作流程不够合理。总体而言,目前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小瑕疵。例如,近几年的毕业论文中有些论文题目比较空、比较大。出现这种情况有相当部分原因是论文(设计)工作流程仍然存在瑕疵。按照学校的规定,当年的11月份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上报学校经专门学术机构审核通过后,由教务处批准执行,确定后不予更改。专业审核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命题的水平,很好地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化工专业毕业论文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当的论文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受实验室条件和学生能力的限制,探索性的实验结果可能不令人满意,这就可能需要对论文题目进行修正。例如,论文题目“石墨烯/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3]自由度很高,题目过于宽泛。如果将题目改成“石墨烯/铁氧体复合物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在光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更合适,但是这样命题就把制备方法和应用限定死了,增加了学生完成论文的难度。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命题应该可以随着实验进展的需要进行修改。

2.4部分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工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来完成一部分工艺或者工段的设计,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化工专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毕业设计。笔者统计了近几年的毕业设计题目,发现部分题目较为陈旧,很多都是甲醇、合成氨、硫酸、苯乙烯等传统工艺设计,设计过程和图形处理也只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这与国际上流行的采用Aspen软件设计工艺、AutoCAD软件作图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毕业设计命题急需改革,要推进现代化软件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应用,促使化工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3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对策

3.1宣传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毕业论文(设计)能够培养应用型人才,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师生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的意义。在学生选题阶段,教师应集中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具体阐述毕业论文各阶段所使用的工具及所锻炼的能力,如表1所示。首先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指导教师给出的题目,能够理解题目的关键点,寻找到突破口。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献查找、阅读能力,能够利用互联网工具和学校电子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再次要求学生具备运用软件的能力,能够合理的利用Origin、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As⁃pen、AutoCAD软件进行工艺设计和画图的能力,利用Word、WPS软件对科技论文进行论文撰写和格式整理。最后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PowerPoint展示其主题凝练能力、汇报交流能力。实践表明学生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和作用以后,对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教学环节更为重视,态度明显改善。

3.2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近几年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统计,多数学生可以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但是部分考研学生不知道如何在复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三者之间合理分配时间。考研学生在完成12周毕业实习之后,已经没有时间来完成为期8周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因此要引导考研学生合理分配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根据本专业教学安排,可以采取了以下措施:1.考研学生学有余力,利用第六学期的暑假提前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完成文献调研和实验方案设计(约2周);2.高效利用笔试结束后的时间(约4周),集中精力完成实验主体;3.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休息时间和实习结束后的时间完成论文的撰写(约2-3周)。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例如20化工69名学生均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同时有22人考取了研究生,升硕率为31.88%。

3.3改进毕业论文工作流程。化工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具有一定设计性、综合性、探索性,学生存在实验失败的可能。为了使毕业论文内容都落在审批表的框架内,教师自然会选择扩大题目内涵。论文题目偏大能保留很大的弹性,使得教师可以在不修改论文题目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验进展来确定论文的具体内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增加流程,如图1所示。一是在“论文选题宣讲”开展宣传,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认识;二是在“论文命题修改”流程给学生修改命题审批表的机会,减少论文题目偏大现象的出现,提高命题质量。

3.4推进毕业设计命题现代化。现代化工设计已经进入现代化,设计单位普遍使用Aspen软件进行工艺设计[4],使用AutoCAD进行画图[5,6],国内一流高校也普遍使用Aspen、AutoCAD等软件进行教学和毕业设计。因此为了增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必须加强现代化软件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与之对应的是首先要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在课程中增加现代化软件教学课时。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派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Aspen、AutoCAD等现代化软件,跟上时展的步伐。最后在毕业设计命题中,要推行现代化设计理念、减少传统设计的比例,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设计的能力。

4结论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有机化学;特殊时期;网络平台;毕业论文

1有机化学专业简介

有机化学专业是四大化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学科,而很多高校的本科教育未设置有机化学专业,而大部分设置了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技等专业,这些专业都需要学习《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官能团的性质进而设计合成新的官能团,完成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换,设计合成新的化合物。进入21世纪,有机化学已经贯穿到了其它各个学科和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学科。[1-3]

2特殊时期的中国教育

纵观中国历史,近百年来可以称为特殊时期的就属抗日战争时期和近期的时期,而2003年的非典时期,没有真正的影响到中国的教育,没有影响到教育的言传身教,没有影响到毕业生顺利毕业。那时的我们依旧没有离开课堂,商铺依旧,灯火通明,所以我们只谈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和时期的教育,尤其是时期的高校毕业生教育。八年抗战,前辈们的浴血奋战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无数的学生走出课堂,进入战场,用他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国家依旧没有放弃教育。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和南开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在炮火中完成近现代的教育,为现代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虽然物质匮乏,西南联大仍取得了远超民国前二十多年的学术和教育成就。今天,时期可以称为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列强,而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将局面控制,敌人在被我们一点点消灭,全国已几乎没有新增病例,这离不开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全力配合。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全国停工,全国学校延迟开学,全国人民有秩序的在家中抗击病毒。如此规模庞大的战役,可见我国人民的素质,可见领导班子的能力和决心。医疗团对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顶尖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研制疫苗。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的教育,这充分的说明教育的重要性,是中国的文化哺育了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不顾一切的为了整个国家。目前,中国疫情已经全面控制,而海外疫情不断扩散,累计确诊已经超过20万人,人数还在持续增长,在这特殊时期,才能彰显大国实力,我们的国家在最困难的时期仍为其它国家提供物质和医疗人员的援助,帮助他们一起共渡难关。我相信,世界疫情过后,世界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世界地位将会提高,在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一切都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才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教育。所以,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放弃什么都不能放弃教育,虽然老师和学生都在家中,但中国的教育依旧前行,在以另一种方式改变历史,创造未来。

3浅谈特殊时期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

对于中国教育,对于中国高校毕业生毕业论文,2020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预计2020年的本科毕业人数将在800万以上,而在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如何设计和如何完成将是一个目前需要面临并解决的问题,因为本科毕业时间被延迟的可能性不大。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而言,如何在疫情期间指导并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这是目前高校和指导老师需要面对的难题,尤其对于理工科的毕业生而言更为困难,因为理工科的毕业论文大部分是离不开实验数据的。对于选择有机化学方向的毕业生而言,需要完成有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表征,需要较完整的实验数据,而这些都需要在实验室完成,那么在疫情期间如何设计并完成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对于绝大部分的高校来说,2020年毕业生已经完成选题和开题工作,有机化学方向的毕业生选择的课题绝大部分都是必须在实验室完成。那么在疫情面前,课题的选择和设计需要从新进行考量,选择和设计什么样的课题将是有机化学专业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在疫情期间更好的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也是需要面临的问题。首先,对于有机化学方向的毕业生,选题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毕业生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直接就业,考研的专业是什么,选择的就业岗位是什么;需要考虑毕业生的专业情况;需要考虑本科生是否有能力疫情结束后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的能力。所以,指导老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可根据每个本科生的情况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最适合他们的课题,但必须与有机化学专业相关,切忌乱定毕业课题。对于选择考研的同学,考研的方向都与化学化工相关,将来读研究生需要面临独立完成课题和论文,对于他们的选题,可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展开选题,让他们深入了解科研。对于选择就业的同学,有的选择化学化工相关行业,有的选择与自己目前所学专业无关的行业,可适当结合目前疫情,选择与有机化学相关的课题。举例说明,目前我的研究领域是新型双笼烃的设计与合成研究[4],我是三位毕业生的指导老师,对于他们的毕业论文选题,根据疫情需从新考量。三位毕业生中有两位选择有机化学方向考研,且在本课题组完成多次创新实验,对本课题组课题比较了解,有丰富的实验技能,对于他们,可结合他们已经做过的创新实验,选择与笼烃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相关的课题,疫情过后,立即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总结,进而完成毕业论文;如果来不及采集实验数据,可结合创新实验采集数据撰写并完成毕业论文。另一位同学比较特殊,没在本课题组做过创新实验,实验操作技能较弱,而且一直对化学兴趣不大,工作就业打算从事其它行业,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选择目前对可能有作用的药物合成路线进行研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合成路线,完成一篇关于治疗药物的综述性毕业论文。确定完毕业论文课题后,接下来就是要完成毕业论文。有机化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主要包括绪论和实验总结部分,如果疫情影响到无法采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总结部分,那指导老师也必须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尽可能的去完善和充实毕业论文。对于有机化学专业而言,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后设计新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必须理论可行。也可对现有的合成路线及方法提出设想,解决现在存在的科学难题。只要设计合理,均能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作为指导老师,特殊时期如何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保证他们完成的毕业论文。首先要提高他们阅读文献进行总结的能力,定期发送与毕业论文相关文献,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组会讨论,学生讲解论文和PPT,老师进行指导。其次通过阅读大量论文,独自设计合成路线,分析其可行性。通过线上平台,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集中讲解如何使用与化学化工的软件,如ChemOffice、Endnote和Origin等软件,集中讲解书写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定期与学生分享实验方法及窍门,以便开学立马进入实验状态。

4结论

特殊时期,对于高校有机化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如何才能更好的设计与完成,是每一位指导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首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选题。其次做好来不及进行收集实验数据的准备,更好的去完成和充实毕业论文。老师可通过线上平台全面提升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如阅读文献并进行总结的能力和使用化学化工相关软件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汪小兰,蒋腊生.有机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李艳梅,赵圣印,王兰英,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5

1应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问题

1.1本科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7]:(1)经费不足。应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经费有限,仅依赖学校下拨的毕业论文经费是难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2)实验条件欠缺。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无法满足毕业生每人有一套独立实验装置和一小块专用实验平台;(3)教师资源不足。学生人数猛增使本科毕业指导教师明显不足,平均每个指导教师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根本应付不过来,自然也无法保证其指导质量。

1.2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不严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目脱离生产、科研实践,没有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某些选题只是教学实验的简单延伸和甚至重复,一题多年、一题多人现象并不罕见;二是简单地把科研任务分解为毕业设计题目,任务难度和工作量都不合理,造成最后毕业论文难以完成或者文不对题。

1.3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3]。指导教师水平和责任心不足、对毕业论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就是走过场,做与不做都能够正常毕业,参与毕业论文的自觉性较差,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实验数据造假、拼凑、抄袭等手段蒙混过关。

2毕业论文“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我校在具有油气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毕业学生、指导教师和参与的企业都从中获益。经过几年来对“产学研”合作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摸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该模式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四个环节。

2.1提前启动和准备毕业论文工作我校应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双选”工作主要在第七学期后半段完成,因此,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毕业论文教学所需要的启动和准备工作也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完成。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1)来自用人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通过沟通确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完成方式;(2)指导教师与毕业生充分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结合其签约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及校外指导教师;(3)学生根据毕业论文任务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调研、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确定基本技术路线等。

2.2“产学研”紧密配合做好选题工作采用“产学研”模式进行毕业论文教学应建立由校内指导教师牵头、校外指导教师参加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由于校内指导教师更熟悉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特点及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因此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与校外指导教师沟通,结合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和毕业论文的专业要求确定合适的题目。选题必须兼顾本科毕业论文的专业性和工作量、技术难度的适宜性。应该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地将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题目;二是把企业中较大或者较难的生产、科研课题直接作为题目。选题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使毕业论文对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在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中,根据公司对学生未来工作性质的定位来确定题目,对于定位于研发岗位的学生安排合成及机理研究方面的题目,如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微乳液聚合研究、一种磺酸盐型缔合单体的合成等;对于定位于生产岗位的学生则安排与工艺相关的基础研究课题,如丙烯酰胺聚合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对于定位于现场服务和销售岗位的学生安排应用研究题目,如大港高温高盐油藏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应用性能评价。这种兼顾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的选题安排对于调动企业和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学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2.3采用双向管理机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选题确定后,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以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为原则合理安排实验的地点和时间,相当部分与生产、科研实际相结合的实验工作需要在企业的具体岗位完成。这种模式虽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都有利,但是也带来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我们采用的是双向管理机制,由校内、校外指导教师既分工负责又联合指导,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正常毕业论文管理程序,还需要参加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所组织的开题预答辩、中期预汇报和毕业论文预答辩等环节,从而使管理工作贯穿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也使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能够及时相互沟通,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2.4延伸毕业论文的合作成果,促进“产学研”模式的进一步深化由于学生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尤其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特定的时效性特征,想要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合作时间内为企业解决很多重大技术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但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双方紧密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课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甚至进行成果的转化,这也正是双方进一步进行科研合作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的有效桥梁和纽带。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6

科研训练在材料化学新专业中应用的手段

1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师采取多元化手段,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得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的材料化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并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互动的尝试。适当地以聘请学者为学生做专题报告等更为灵活、涵盖更为广泛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读书报告、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知识的熏陶。这样即能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又能改变一味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增大课堂讨论的比重,竭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研究型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个性需求,参与到最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科研训练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2开设专业综合性实验,整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材料化学具有化学以实验为特色的特点,因此可以设计综合性实验,来整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可以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精选、转化为大型综合性实验,从而使得材料化学学科的人了解到学科的发展前沿。另外,综合性实验还可和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衔接,从而使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顺利衔接,也使大学生能迅速接触到学科前沿领域。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结合,“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教育模式。例如,江苏省第二届的科研训练项目三位同学在大三时自主制定了新颖的研究方案,积极申报立项,最终被确立为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重点项目,并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资助。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

3不断完善科研训练的实验条件科研训练使学生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重视本专业理论的研究,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展工程化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开放实验及参与相关项目强化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而且可以打破专业的界限,将不同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将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进行模拟市场转化与推广。在此模式下就能够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对材料化学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建议

1拓展知识面,提高水平要参加科研训练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训练需要吸收更多的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科研训练中去。在科研训练中要遵循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实施原则,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大学生的科研训练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中,对取得成绩学生进行表彰,也要可考虑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训练项目中,有意识地与化学、应用化学相结合,即可以使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同时跨专业的科研训练,有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交叉学科的研究认识。

2鼓励学生自主立项鼓励学生自主立项是提高科研训练质量的一个好方法。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立项,这样必然会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如果是指导教师立项要充分将项目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

3将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相结合本科生在高年级的时候参加科研训练,即可以提高自己实验动手能力,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尤其到本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学生要忙于做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容易分散精力,毕业论文不能按时完成。而科研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和新意,完全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这样既参与科研训练,而且最后的成果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材料,一举两得。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7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实验与高中实验的不同,认识到进行主动学习对其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将带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改革组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法进行。

1.1课前预习与小组讨论:

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时以教材为主,以网络资料和图书馆课外书为补充。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分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问题、可改进操作,引导学生尤其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问题的收集。在课前两天,自由组合的几个小组一起进行探讨,尤其是实验注意事项、实验问题和可改进操作的讨论。对照组学生只需参考实验教材写出普通实验预习报告。

1.2课堂学生讲解和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师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次课堂开始时叫1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讲解完后,先由学生自愿主动补充。然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学生未讲到位的部分。同时教师进行关键操作的演示,可以叫学生上台配合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特别强调让学生提出对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改进,对可行的部分将允许学生按照新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对照组学生不需上台进行实验讲解。

1.3学生实验:

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部分小组提出设计的可行的部分操作的改进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按照新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课堂不能够满足新方案的要求,将给学生提供教师药物化学科研实验室和相应实验条件,在课后时间完成。对照组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方案进行实验。第四,讨论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完成后,在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部分实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并上交实验改进方案。在下次实验课堂前,教师将针对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进行评述。对照组学生只需递交普通实验报告,而实验组的实验报告形式和内容形式自由。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未参与改革组相比,实验改革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学习积极性也要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要强,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2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

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10R413019,2011R413025,12R413020)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3小结

本科化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对策

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毕业并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前提和重要培养环节。材料类本科生毕业设计一般以毕业论文为主题,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开篇论文论证、实验研究、数据分析与讨论、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规范)、毕业论文的修改与答辩等工作。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重新复习整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继续从事科研或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总体而言,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良莠不齐。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第一,要从选题、实践、论文写作和答辩等多个环节入手;第二,学生、指导老师、学院和学校等多个主体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第三,从学生自身、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环境等多方面考虑,总结经验,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主体、多方面的实时监控和改进。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方可因地制宜,形成适宜的改进方案,切实提高学生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毕业设计虽然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就业、考研和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由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相对较短、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找工作时间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往往相冲突、部分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与毕业设计方向相差较大等一系列原因,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日渐下降。部分学生以单纯追求通过答辩为目的,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缺乏重视。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毕业率,往往不得以放宽对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要求。为此,本研究针对近年来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参考措施。

1. 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创新性不足

由于本科毕业生人数较多,每个老师指导的学生也相应增加,而且每个指导老师都有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加之,本科生刚接触科研,能力有限,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的选定经常存在重复该指导老师及所带研究生课题的现象。这往往会造成本科生过度依赖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甚至部分内容存在抄袭现象,没有达到毕业设计应有的效果。

2. 学生缺乏基本技能,毕业设计不规范

许多院校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学生缺乏详细的毕业设计指导与培训,以材料专业为例,实验试剂的使用、检测设备的操作、论文的写作要求等都有规范。缺乏毕业设计前的培训环节,往往会使学生无从下手,实验过程寸步难行,这必然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3. 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少,精力投入不足

大多数院校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学生进入大四以后进行,然而学生此时往往面临着就业、考研、科研等多重压力,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找工作、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导致难以专心开展毕业设计,这也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4. 存在抄袭等现象,影响学术风气

少数学生存在沉迷于网络与游戏,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设计上。临近毕业时,在指导老师的催促和学校毕业要求的压力下,抄袭网络上已有的论文或数据,有的学生甚至花钱找网络中介机构,这不仅显著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还严重影响了学术风气。

二、材料类毕业论文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1. 形式主义严重

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需要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拟定设计方案、开展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等过程。然而,目前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即只注意形式,忽视了内容。绝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形式基本上可以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及参考文献一应俱全。但是,从内容上看,只有少数学生的论文可达到要求,大多数本科生的论文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例如行文逻辑混乱、语句不通顺、中英文标点符号乱用、公式表格和图片格式错误、字体字号应用不当、实验数据不充分、分析不合理、结论不明确等等。

2. 时间与考研或就业冲突

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大四,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考公务员等,没有足够的精力专心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材料类专业进行毕业设计需要经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开展相关实验,整理实验数据并撰写毕业论文。每个过程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与部分毕业生没时间没精力的现实情况相冲突。一些学生在提交毕业论文前一段时间才正式地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由于时间有限,有的学生随意编纂数据,有的学生直接拿课题组研究生的数据撰写论文,还有的学生抄袭网上的论文或资料,极少数学生甚至找网络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设计质量势必下降。

3. 课题缺乏实用性,学生缺乏兴趣

许多老师为了省事,应付性地给学生一些原理性的课题,让学生在网络上模拟已有原理,这些课题不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单纯的原理性内容往往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对研究失去兴趣,并且部分课题仅仅只是重复文献模拟工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4. 数据分析不充分

毕业论文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不深入。前言占据论文大半部分,且往往是大量简单复制参考文献的内容,缺乏分析和归纳总结。重要的实验部分则只是简单罗列实验数据,对现象进行简单描述,缺乏对现象的深入分析以及如何造成该现象的思考,更遑论深入的机理性分析,使课题的研究空心化。

5. 教师对学生指导不够

当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整体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由于教师往往承担着大量课题、课程教学任务与研究生的指导任务,时间并不宽裕,常常是教师和本科生协调,确定好毕业设计题目与任务书后,就由硕士、博士带着毕业设计的本科生开展具体的实验工作。这种模式的成效与研究生的责任心、本科生的主动性密切相关,部分责任心不强的研究生或部分主动性稍差的本科生做出的毕业设计质量堪忧,因此强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与过程性督查尤为关键。

三、材料类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策略

1. 增设实验仪器操作与安全培训课程

对于材料类专业而言,完成毕业论文往往需要使用大量实验设备,且主要以金相显微镜、硬度仪、拉伸设备、X 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为主体,实际中很多本科生对这些常用仪器的使用非常陌生,学生常常不按操作规程使用这些设备,一方面易导致毕业设计期间许多公用设备经常需要维修造成设备紧缺,另一方面易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科研实验习惯,造成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增设必要的实验仪器操作与安全培训课程,让本科生提前学会必要的实验仪器操作,为后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服务。

2. 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

如果部分院校的仪器设备难以满足本科毕业设计阶段所有学生需求,可以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传统的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往往比较分散,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但一般每个课题都需要对材料的基本性能表征,这不仅会造成仪器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还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可以探索团队型毕业设计模式,即把有意义的大课题拆分成几个小课题,每个小课题由一个学生负责但需保证研究深度,这样可有效缓解设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也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使用设备的操作规范,同时还可以避免毕业设计内容大而空。

3.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管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管,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力求在毕业设计期间,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管。针对学生,重点关注实验进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针对指导教师,重点关注其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指导,可通过学生座谈会、匿名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监管过程中,有效的配套制度是关键。学院应制定完善的学生请假、考勤制度以及教师指导次数、学时数,详细保存并提交学生实验记录和教师指导记录,形成对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校企合作课题,还需明确校企双方导师责任,企业导师定期听取汇报,学生定期向校内导师汇报,三方至少进行两次以上合商。

4. 引入多级督查制度

为强化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可以探索引入“系所 -学院 - 学校”多级督查制度。在系所层面,由于专业方向相对接近,可以探索组织青年教师或优秀博士生组成评审团,对本系所相关本科毕业设计学生进行任务书答辩,通过答辩督查形式确保所有学生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掌握了任务书相关内容;在学院层面,在毕业设计中期阶段,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推进会议,一方面强化对教师的定期指导规定与要求,另一方面对所有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本期检查,对进度进展缓慢的学生进行约谈,掌握情况并制定下一阶段帮扶策略;在毕业设计后期,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成立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工作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校层面,邀请退休导师组建督导专家组,跨学院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专项督导,实现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与后期以及论文质量的全流程督导提高。

5.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本科毕业设计的结果是以书面的毕业论文呈现的,部分本科生在做毕业设计前没有做实验和写科技论文的经验,导致毕业设计过程易出现畏难、逃避与抄袭等问题,指导老师除了安排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带着本科生做实验以外,还需重点关注学生实验情况、论文写作情况以及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当前处在信息时代,青年学子易受到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随意编纂数据、抄袭师兄师姐的数据或文献资料,导致不良学风的形成。因此,在毕业设计前,学院应组织开展学术道德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术造假、抄袭等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其端正学生思想、约束科研行为、肃清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