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摘要: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农业生产中面临着很多不可控因素,若是因气象灾害出现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将会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基于此,在概述气象服务的基础上,探讨了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内容和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建平县气象农业防灾减灾现状,最后给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仅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防灾减灾;现状;对策建议

农业生产过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一旦出现大范围气象灾害,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在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应认识到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1气象服务概述

1.1气象服务特点

实际上,农业气象服务可以反映出气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相关性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服务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的关联更为紧密,有效减轻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自现代化设备在各级气象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来,不仅可对各种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监测,同时结合保存的数据信息,可为研究气候和气象条件提供数据支撑。结合各种现代化软件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并预测气候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的准确性[1]。

1.2农业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形式

1.2.1短期预测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短期天气预报的主要形式是借助各种短期软件获取所需的气象要素数据,以分析和评价天气情况。为了确保天气预报的精确度和气象信息的公开性,需要体现其及时性水平,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短期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预警作用,而配合使用人工增雨或人工防雹,可有效缓解干旱或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当前,短期预报具有及时性强、准确性高的优势,可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精准的时间段,进而提高天气作业效率。

1.2.2长期预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技术类型不断增多。现代化气象检测设备在提升天气预报精确度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可通过长期预报手段掌握未来某时间段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并合理预测高(低)温、强降水出现时间,第一时间做好预警,方便农民提前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办法。

1.3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应用的必要性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农业气象服务可有效预测未来天气变化,提前防御,将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2]。自气象部门引入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和技术以来,气象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随着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除了可指导农业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外,还能根据未来气候变化加强农业体系建设,进而选择合适的播期,确保农业生产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2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服务内容

2.1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

在农业生产中。为广大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灾害性天气信息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可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为气象部门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帮助。

2.2提供灾情信息

农业生产过程受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气象灾害的出现不利于优质高产农作物的形成。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同时还能报道农业受灾程度。只有确保气象部门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才能有效提升防灾减灾对策的科学合理水平,进而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2.3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

将地面遥感与监控系统相结合可对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方便农气人员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方面的信息,以实现农作物管理的科学性。

2.4作物生长和产量预报

气象部门可根据农作物各个发育阶段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并结合气象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状况,发挥出气象服务的作用,以确保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2.5划分农业气候资源

在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可对不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分布进行划分,进而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3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3.1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气象预警

将气象服务应用于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核心是气象预警。为了有效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象预警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实际上,气象预警是除了天气预报外,气象服务的重要业务,也是气象为农服务的重点。当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自动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可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此外,因风云三号D卫星的发射成功,还能同其他类型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实现组网,提升了数据更新的时效性[3]。其中,有超过90%的数据更新速度只有2h,进一步增强了气象预报的精度。气象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是以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等表示的。以如下预警信息为例:阴天转多云,最低气温在5℃~13℃之间,最高气温则在20℃~24℃之间,预计未来7d降水增多,气温下降,部分地区会有雾或者浓雾天气出现。根据这些气象信息可以提出气象服务建议,比如早晚温度偏低,需要做好防寒保暖,雨雾天气能见度偏低,需注意交通安全,降水多气温偏低,需注意暴雨洪涝等。

3.2气象服务指导农业生产

在农业防灾减灾中。需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进而为“三农”提供服务。现阶段,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而防灾减灾的实质则是为现代农业服务,防灾减灾中的气象就是通过充分利用气象服务达到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的目的。农业生产过程对气象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同农作物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且每种农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气象要素也有不同需求。比如,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热量、光照条件不尽相同。在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可准确把握水稻适宜种植温度和不同生长期最适宜温度条件,并以气象服务的方式指导农民科学进行农业生产,确保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3.3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气象科普宣传

将各种手段活动相结合。向社会大众普及气象学相关知识,并为其指导生产生活、防灾减灾的方式称之为气象科普宣传。气象科普宣传作为气象服务的重要环节,取得的成果较为显著。当前,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向农村地区深入,全国各地均围绕世界气象日开展不同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比如,在春耕春播之前,建平县气象部门根据当地气候发生发展规律,专门组织气象技术人员编制《气象为农服务手册》《乡镇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等,并以乡镇为单位,将其发放至各个农业站和农民手中。此外,建平县气象部门还邀请当地气象、农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开展乡镇气象信息员培训工作,并向其讲解气象基础知识、灾害天气种类、灾害预警信号、防灾减灾指南等不同方面的气象知识。

4建平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现状

4.1积极开展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

建平县气象局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要求。聚焦群众服务需求,不断创新气象服务方式,全力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建平县气象局始终坚持把“三农”气象服务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春播、秋收等关键农时,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村大集等地,为农民开展农事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建立气象为农服务微信群,每天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决策服务材料等内容,为种植或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为缓解旱情和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抓住每一次天气过程,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农业增产、增效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在做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同时,县气象局不断增加现代化建设投入,已建设完成了覆盖全部乡镇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25套、自动土壤水分站2套,农业小气候站2套、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4.2提供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因灾害性天气不可避免。气象部门可以将气象卫星、大数据模拟、雷达等手段相结合,以提前预知灾害性天气,使人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因网络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增强,建平县境内布置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基本可以监测各个乡镇天气变化情况,以期为预报预警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全县范围内安装的气象电子显示屏几乎覆盖当地县委、县政府、县政协、涉农部门、各乡镇村委会等,在传播气象信息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重要天气过程来临前,为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准确、及时、贴心的气象服务,县气象局积极拓展气象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气象服务信息。不断创新气象信息方式,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制作未来3d的天气预报、重要天气报告和预警、雨情等信息。

4.3提供农业气象专题服务

结合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为广大农民提供天气预报、农业相关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产品和农业生产建议;在省、市气象局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建平县气象部门不断完善农业气象周年服务,并规范了气象为农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范围,积极调整本地从事种植或养殖的农户在农时关键期、农作物关键期时间,并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每月向当地农业局、各个乡镇、县委、县政府等部门发送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价,以期为关键农事活动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在春耕春播、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提升预报准确率和预警信息的时效性水平;加大对全县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的更新维护力度,确保各类监测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为更好地开展春秋季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保障;建平县气象部门还加强同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动,通过强化信息共享、信息产品共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4.4打造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开展直通式气象

自建平县气象局安装并使用省局研发的网络版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以来。通过新建的无缝拼接屏,使得气象业务和预警信息平台均得到了完善。业务岗位人员可熟练使用该平台,以充分发挥出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此外,还更新了直通气象服务信息库,针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设施农业大户等,通过短信的方式提供气象服务,并将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告知农业大户,使其提前将准备工作做好,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到最低。建平县气象部门借助手机短信平台,至少每7d1次气象信息,并不定期培训种植规模大、服务效果好的重点服务对象。自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以来,使得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提升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水平。

5对策与建议

5.1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系统

将气象服务应用于建平县农业防灾减灾中。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确保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因此,建平县气象部门需及时构建气象应急网络系统,并不断完善。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相继成立了气象指挥部门和应急部门,以对气象灾害进行联合指挥和应用,使得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防灾减灾科学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建平县气象管理指挥工作中,需认识到现代化网络监测设备的优势,充分调动当地有利资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尽快制定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对策,以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5.2加强观测点的建设

通过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与过去相比,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通过改善原有生产规划,可形成新的农业布局模式。对于建平县气象部门来说,为了不断完善农产品工作流程,要利用网络分析农业数据和产品规划;构建网络监测点,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全面监控,快速、精确地获取气象数据,便于人们及时掌握当地气象变化情况。此外,建平县气象部门还可以在特定管辖区域采集气象资料和预警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及时更新数据储存库,并准确判断未来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御对策,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5.3优化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全面预测气象灾害和分析气象数据信息。构建反应快、灵敏度高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受到建平县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构建的气象预警系统功能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农业跨区域和协作程度的提升,需要统筹规划当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不断优化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网络。建平县气象部门应加强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在提升预测信息准确性的同时,还要合理分配当地可调度的辖区资源,进而降低农业受损程度。

5.4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建平县气象部门除了提供完善的气象服务外,还要保证农民有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以便在气象灾害出现时可及时制定科学高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因此,应在建平县境内加大气象服务宣传,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扩大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宣传范围。此外,气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也会对气象服务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需明确气象服务人员的招收标准,并在员工内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管理人员与员工间的沟通协作,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积极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6结语

气象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气象灾害或由此引发次生灾害,势必造成农作物受损严重。因此,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对当地涉农、涉灾部门及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灾害预警信息,可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罗坤海,胡妍妍,等.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7):148,151.

[2]董晨洁,张庆广,王颖,等.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117.

[3]郭智敏.浅析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以临汾市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17):78-79.

作者:徐天伟 刘航图 单位:建平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