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在病理学教育的作用

循证医学在病理学教育的作用

本文作者:罗忠宁 单位: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新兴学科。1996年,DavidSackett首次将循证医学定义为:“认真、清楚、明智地运用当前最佳证据对患者做出医疗决策”[1]。2000年DavidSackett教授又在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一书中将循证医学定义更新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措施”[2]。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都要根据客观的、准确的科学依据进行,用科学合理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同时结合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与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成果,以病人为对象查找证据,严格分析评价,为医治对象提供最佳的医疗方案。循证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思维模式对传统医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使现代医学从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方向发展。近年来,循证医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并被广泛运用于医疗卫生各个领域,包括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也为医学创新人才模式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3]。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病理学课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医学科学向前发展的目标,我们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病理学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比对,教学效果良好。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随机抽取甘肃电大直属学院2010年秋季护理学专业专科学生68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人,分为5个小组;对照组34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构成、性别、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典型病案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步骤:①以书本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为例组织开展循证医学模式教学,鉴于病理学属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低年级开设,故而对问题的设问也以背景问题为主。在教学之初先给学生展示一组有关“肾小球疾病”病理变化的彩色投影胶片,并指导学生根据病变特点提出问题,如本病变所显示的是什么疾病?该病变的病理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该病变的临床病理表现有哪些?②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搜集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好研究证据。寻找证据的信息资源包括教科书、专著、专业杂志、电子出版物或数据库以及实验室病理切片等。③将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参考证据分级标准,从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适用性等方面严格评价收集到的证据,找出最佳证据。④结合病理切片的具体内容和专业知识,使用经过严格评价文献获得的真实、可靠并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最佳证据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对“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形态学指标及不同病变引发的临床病理变化有了明晰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领会到病理学对于疾病的科学研究不仅包含病变分子水平,还应包含机体出现疾病时功能和结构变化的知识和理解[4]。⑤评价实施上述程序的效力与效果,即评价学生应用现有知识和资料诊断疾病的能力以及将病理诊断运用于临床病例分析的能力[5]。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挂图等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病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测试成绩对比在对两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的比较中,实验组分别为:81.09±6.76、86.84±4.45,而对照组分别为:73.37±8.03、80.32±5.19,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2.2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实验组学生(34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实验组学生对本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问卷分10个项目,每项均采用3级评定,即同意、一般、不同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教学方法表示欢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在获取和评价信息能力、培养学习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3讨论

随着20世纪末叶医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6]。循证医学作为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新学科顺应了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循证医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能更好地促使医学生将最新的医学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增加医疗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与科学性,从而推动临床决策由经验到循证的科学进程。本研究将循证医学引入病理学教学中,实践结果显示:循证医学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显示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与实验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的研究也证明学生对于循证医学教学方法表示欢迎,通过循证医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将科学思维、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创新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在各方面有所提高。

3.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参加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以成人生为主,学生多数来源于卫生工作的一线,有一定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也有获取更多资源的环境和能力,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和临床经验与科学证据并重的思想,通过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寻求最好、最佳的证据并充分结合自身的经验、学识和研究对象的特性来解决问题,并对解决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又可作为新的证据去完善解决的问题,如此来养成良好的循证思维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p#分页标题#e#

3.2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循证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临床效果和循证实践两方面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止于至善。学生通过循证医学思维理念的培养,能够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病人实际分析问题,广泛查阅文献,收集证据,批判性的应用证据来解决问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如此反复形成“实践-总结-实践-再总结”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持之以恒,最终养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终身自我学习者。

3.3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提升,促进自我完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实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必须熟悉证据资源及获取方式,能够慎重、准确和明智地以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教学研究为依据,结合教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并考虑学生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或措施[7]。这对教师而言增加了教学难度,但却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不断自我进步、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