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的叙事方式

功夫熊猫的叙事方式

 

《功夫熊猫》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该片由约翰•斯蒂芬森和马克•奥斯本指导,梅丽•莎科布制片,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2008年5月,影片一上映就席卷全球,同时广受中国影迷的喜爱。本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影片热映之余,也引发了各种争议:这部电影有没有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还是只是一部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好莱坞电影?事实上,《功夫熊猫》的叙事情节与威尔•赖特(WillWright)在1975年提出的西方经典叙事模式非常相似。在对该片进行结构主义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结构主义与电影的关系做一简单介绍。   约翰•斯道雷认为,“作为一种文化分析方法的结构主义肇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的著述”[1]135。索绪尔对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做了奠基性的区分,认为前者是先于具体的语言实例而存在的语言体系(languagesystem),后者是个体的具体言语(individualutterance)。[2]77这一区分对所有的结构主义理论至关重要。语言学研究的恰当对象是构成人类语言的基础体系,而不是个别的言说。也就是说,倘若我们研究个别的诗歌、神话乃至经济实践,我们的目的是要发现它们共同的规则体系是什么[2]77。对于语言学家来说,吸引他们的是,隐藏在文化现象表面之下的基本规则。   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借助索绪尔的观点,揭示了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存在一种共同性。[3]104神话同语言一样,每个具体的神话都是一种“言语”,所有神话潜藏的结构则是“语言”;只有理解了背后的潜藏结构,才能触及每则神话的真实意义。威尔•赖特在《六把枪与社会》(SixgunsandSociety)一书中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来分析好莱坞出产的西部片。他指出,西部片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经典时期”,“过渡主题时期”和“专业化时期”。在赖特看来,“经典”西部片可以被分割为16个“功能单元”(function):1.英雄进入了一个社会群体。2.英雄在社会中默默无闻。3.人们发现英雄原来拥有某种超凡的能力。4.人们认识到自己与英雄之间存在差异,故而赋予英雄以特殊地位。5.社会无法完全接纳英雄。6.坏人与社会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7.坏人比社会强大,社会很弱小。8.英雄与坏人彼此尊重,惺惺相惜。9.坏人对社会产生了威胁。10.英雄避免将自己卷入冲突之中。11.坏人威胁到英雄的一位朋友的安全。12.英雄与坏人决斗。13.英雄战胜了坏人。14.社会重新变得安全了。15.社会接纳了英雄。16.英雄失去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特殊地位。[1]141   如果将赖特“经典”西部片的叙事模式与《功夫熊猫》的情景相比较,不难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   《功夫熊猫》中的主角阿宝,是和平谷中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一只来自面条世家的胖熊猫。天生笨拙胆小,他看似不可能在功夫上有所作为。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他却出人意料的被选为龙战士,并被赋予了打败恶人,保护村民的神圣使命。阿宝的梦想成真了。他同他的偶像神奇五侠一起,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功夫。与此同时,复仇与邪恶的化身———雪豹正在逼近。眼看灾难就要来临,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救世主”阿宝身上。关键时刻,阿宝全力以赴,领悟了所谓的功夫秘籍即“相信自己”,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打败了恶人,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这部电影几乎完全符合莱特的“经典”西部片的叙事模式。   阿宝的爸爸是一只鸭子,可见他身世复杂。种种迹象表明他是被收养的,这一点在《功夫熊猫2》中有详细介绍。阿宝阴差阳错地来到和平谷,即“英雄进入了一个社会群体”(第一个功能单元)。在被指定为龙战士之前,阿宝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第二个功能单元)。当他乘着礼花炮弹飞到了比武场上空,又“扑通”一声落到比武场中间,乌龟师傅随即指定他为龙战士的时候,标志着“人们发现英雄原来拥有某种超凡的能力”(第三个功能单元)。   自从阿宝当上了龙战士,其他动物“认识到自己与英雄之间存在差异,故而赋予英雄以特殊地位”(第四个功能单元),只有龙战士才有权利看卷轴上的终极武林秘籍。在阿宝最终打败恶势力之前,显然“社会无法完全接纳英雄”(第五个功能单元)。师父试图通过羞辱阿宝使他自动放弃成为龙战士。师父的其他五个弟子也不看好这个肥胖的“龙战士”。只有乌龟师傅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电影中有两条主线。阿宝的成长与大龙的越狱同时进行。恶人大龙有着不平凡的身世。原来他也是师父的弟子,并且是师父最疼爱最得意的一个弟子。但是乌龟师傅看出大龙内心的贪婪和阴暗,拒绝指定他为龙战士。大龙暴怒之下试图用武力强夺载有武林秘籍的卷轴,关键时刻,乌龟师傅将其制服并囚禁(第六个功能单元)。大龙是师父像亲生儿子那样一手培养的,所以他一心想自己解决,但却狠不下心,教出五个徒弟来对付大龙。电影对第八个功能单元做了一些修改,由“英雄与坏人彼此尊重,惺惺相惜”变成了师徒之情。大龙真的越狱了,从有1000名看守深不见底的监狱逃了出来。激烈的打斗场面,不难看出大龙的功夫有多高,人有多么的聪明。二十年了他终于要回来了,带着仇恨、对神龙秘籍的渴望、对手的期待,他要回来了(第七个功能单元)。   乌龟师傅仙逝时仍然坚信阿宝有能力成为合格的“龙战士”。师父虽然半信半疑,但开始教阿宝功夫。然而,当阿宝得知自己将面对邪恶的化身———大龙时,却退缩了,这符合第十个功能单元———“英雄避免将自己卷入冲突之中”。因为他深信笨拙的自己不是大龙的对手。意外中,师父发现“英雄原来拥有某种超凡的能力”(第三个功能单元),只要用食物作为奖励,阿宝的潜能是无限的。师父因材施教,在短时间内让阿宝成为了功夫高手。#p#分页标题#e#   与此同时,师父的其他五个弟子与大龙在铁索桥上交手,最终败下阵来。这五大高手曾是阿宝崇拜的偶像,坏人使英雄的朋友陷于危险的境地(第十一个功能单元)。电影强调了恶势力的强大(第七个功能单元),始终保留了阿宝能否打败大龙的悬念。当五大高手狼狈的退回和平谷时,师父决定将神龙秘籍传给阿宝。阿宝打开秘籍,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空无一字。师父决定自己留下来面对大龙,命令几个高徒带领村民逃亡。由于师父的命令和对神龙秘籍的失望,阿宝再一次回避了与坏人的冲突(第十个功能单元)。   在逃亡的途中,阿宝的父亲告诉他,家里祖传的面汤其实没有任何秘方,只是人们相信它是特别的。阿宝意识到,这正是神龙秘籍的含义,他立刻返回帮助陷入困境的师父(第十一个功能单元)。就在愤怒的大龙将要杀害师父的时候,阿宝赶到,与坏人展开决斗(第十二个功能单元)。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阿宝以自己对武功的悟性和师傅传授的武术,“战胜了坏人”(第十三个功能单元)。“社会重新变得安全了”(第十四个功能单元),村民回到了恢复了和平的和平谷。师父的五个弟子和其他村民对阿宝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社会接纳了英雄”(第十五个功能单元)。   影片以阿宝实现了自己的功夫梦想作为结束,这样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不符合最后一个功能单元———“英雄失去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特殊地位”。事实上,电影没有明确涉及阿宝未来的去向,但似乎一切都充满希望。一部动画片需要这样的结尾,因为孩子在动画片的观众中占一定的比例,这样的幸福结局是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所接受和喜欢的。   总的来说,除了对最后一个功能单元的适当调整,《功夫熊猫》的情节符合赖特提出的“经典”西方叙事模式的前十五个功能单元。根据结构主义学者的理论,在分析文化现象时,重要的是内在结构和规律,而不是外在形式。所以,以上通过结构主义叙事学对这部电影情节的分析表明:这仍然是一部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美国电影。乍一看去,主角熊猫阿宝似乎十分中国化,但他从一个被轻视的小人物,不断奋斗并成功的故事,展现了另一个“美国梦”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