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研中哲学思想的价值

药学科研中哲学思想的价值

作者:左文健 柯贤炳 郝朝运 陈秋实 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哲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普遍的、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就像是一道门,门的背后是通往大千世界的条条大道。它又像是一道光,光环下照亮的是科学思想的点点繁星。哲学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她的光芒总是在聪明的头脑中形成五彩的画卷,展示于人的是它神奇的魔力。哲学思想渗透于所有的自然学科之中,它存在于自然学科并且超越了自然学科。哲学思想是抽象的概念,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客观实在的存在。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将哲学的理念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应用到药学的研究领域,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分析研究工作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更快、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药学科研领域中的哲学思想作一个简明的阐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不能脱离客观实际空谈科学研究。药学科研领域的研究,从最初的开始立题、立项就决定了该项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从而最终决定该项科学研究是否会取得好的结果。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原本看起来不可能的天方夜谭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所谓的幻想也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在客观条件成熟时则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在构想药学科学研究框架的时候,既要脚踏实地,用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去看待问题,客观地研究事物;同时又要敢于大胆假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突破常规,打破枷锁、摆脱束缚,实现科学思想上的飞跃。任何一个药学科研工作者都必须明确,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规律,正确运用客观规律。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有机整体,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某个脏器出现病变,必然导致相关联的其他脏器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突破了量变的范畴,即发生了质变,就会造成病症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药物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整体性、作用性和复杂性,实验设计要尽量做到更周全、更详尽,以有限的药物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大的科研成果。

2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科学成果的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科学成果的取得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科学成果取得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充分体现了药学研究的独特魅力。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既有偶然因素,又有必然因素。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的现象,是由事物的外部原因或非本质因素引起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一定要出现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历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境的启示下发现了苯环的结构、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英国著名细菌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首创DNA双螺旋结构等等。这些科学家的成果看似是出于很偶然的发现,仿佛上天偏爱这些人,让他们成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幸运儿,碰巧的机遇成就了他们今天的盛名。然而,这种偶然性其实也是必然的产物。因为在偶然的背后,是辛苦的努力,是不懈的争取,是以长期、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的。没有大量的科学实验作后盾,没有科学工作者的日思夜想,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绝无可能的。即使看到了镭的光芒,即使看到了青霉菌的存在,即使得到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果没有努力寻找、善于思考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去发现其中的奥妙,那些原本偶然的科学发现也就变成了一颗颗一闪即逝的流星。任何科学成果的发现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项科学工作的成功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重要的是善于抓住偶然,用不懈的努力把这种偶然性的认识变成必然的理论、必然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但是又可以去推断,可以去思考,可以去验证。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某种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就像一个苹果成熟了落在地上这样极其平常、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可以引发牛顿对大千世界深人的、科学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由此而生,最终成就了一代巨匠辉煌的功绩,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让多少后人羡慕不已[1j。在科学发现的历史上,数不清有多少成果就是因为偶然的灵光突现,导致了一个个伟大理论的诞生。但是为什么千千万万的人们每天面对这些简单事实,却只有极少数找到了真理,发现了规律,为世人所称羡呢?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偶然性,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应该努力发现并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偶然性上。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偶然因素,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既要相信必然,又要珍视偶然,努力去寻找偶然的事实里面存在的那些必然。

3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漫长的科学发现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可能完成。药学科研领域也是一样,要有长期从事艰苦工作的心理准备,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精神,才能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青篙素[z.3〕是上世纪70年代由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制出来的唯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抗疟新药,它的研制过程中同样充满了坎坷和痛苦。上世纪70年代,疟疾席卷了整个世界,特别是在非洲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的恶劣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死于恶性疟疾的人数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的药学工作者都开始了抗疟新药的研究工作,年轻的屠哟哟承担起了我国抗疟药物的筛选工作。摆在她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化学合成,通过结构修饰和高通量筛选以期得到一个新的药物;另一条路则是从我国的传统中药人手,在浩如烟海的中草药中寻找具有抗疟活性的成分。屠哟哟选择了后者,包括青篙在内的几十种中药被选出来做了第一批的筛选,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无一有效。路走到这里好像进人了死胡同,没有办法再走下去了。可是屠哟哟没有这么想,她的疑问是前人用了上千年的有效药物,为什么提取之后却没有了效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出现?她反复地查阅了资料以后,突然间发现青篙的应用大多为绞汁、搓丸和制散,为什么最常用的水煮方法反而没有使用,是不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其中的某些成分不稳定?就这样,别人还在热提取工艺上下功夫、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屠坳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她改用乙醇冷浸的方法,把提取温度控制在60℃以下,终于得到了对疟原虫有100%杀灭作用的具有独特过氧桥结构的有效成分青篙素。后来,经过结构鉴定确认其分子中只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从而打破了世界范围内认定抗疟药必须含氮这一固有观念。事情发展到现在,研究似乎是顺利的,令人振奋的。但是接下来一个小问题的出现,差点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毁于一旦。当屠哟坳的研究组用完了第一批青篙药材,对第二批药材按原方法进行提取的时候,却得不到原来的结果了。难道这一切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屠哟哟仔细回顾了发现青篙素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原来问题出在药材上。以前那批药材以叶为主,而这批药材大都是粗茎,叶很少。于是她立刻更换了青篙药材,最终又得到了阳性结果。经历了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艰苦过程,才有了今天赫赫有名的抗疟新药青篙素。直到今天,青篙素及其衍生产品仍然发挥着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在世界各地还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而其整个的研发过程曲折而漫长,正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起作用。所以,如果不了解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不正视这一点,在科学研究的曲折性上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很可能在科学研究的第一次挫折后就放弃了努力,自然也就没有了现在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美好世界了。#p#分页标题#e#

哲学无所不包,又无处不在,我们一旦学会了运用哲学思想指导解决科研的实际问题时,其实离成功已经不远了。特别是在停滞不前、山穷水尽的时候,就更要用哲学思想好好地思考,也许换一个角度就峰回路转了。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科研素养了吧,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达到目的;不管多难多苦,只要坚定了方向就绝不回头,更不会为路两边的景色所迷惑;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只作自己的研究,淡泊名与利,只随自己的心愿去做,安于平凡的生活,这或许才是每一个成功的研究者所特有的素养。浮躁和虚夸永远都是科学研究的大敌,它不会带来真正的科学上的成功。

世界在我们手中,世界又在我们身外;世界的美是要不断去发现,不断去创造,尽我们的科学努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哲学思想在我们的心中萌芽,又成为我们生命中创造力的来源和动力,有如闪烁在科学天空中的点点繁星,每一个无名的星座,也许就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让我们用哲学的思维和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研究世界吧,也许有一天,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上诞生。我们期待并且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