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英美文学教育方式

独立院校英美文学教育方式

 

一“语言输入”假说和“语言输出”假说   Krashen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1],他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接受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当人们理解了输入的语言信息,并且只有这种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习者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强调了输入对于习得的先决条件,但是他忽视了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针对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TheOutputHy-pothesis)理论的不足,二语习得研究者Swain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理论[1],她认为语言输出能刺激学习者去注意表达的方式,提高对知识空缺的意识,同时激活认知过程,通过这个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或巩固原有的知识;同时外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目标语不断做出假设并对假设不断修改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试图通过输出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哪些是恰当的,从而尽快达到交际的目的。Swain的理论提出了以使用语言为基础,学习者通过使用语言获得反馈,从而了解到自己使用语言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修正并产生正确的语言;由此可见,单纯的语言输入或者输出都不能促进很好的语言习得。输入是习得的必要条件,输出是习得的表征,更是输入的终极目的,这对于英美文学教学研究,尤其是对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颇有启发意义。   二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与教学研究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必修课程。2000年3月教育部颁发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凝聚在作品中的西方文明,感受西方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社会风貌、思维方式等;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胡文仲先生更是强调:“在外语教学中,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材料。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材料可以替代文学作品”[3]。   独立学院则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产生的、按新机制运作的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其培养人才定位于“自觉地以社会、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合理定位,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路子,强化教学工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4],即独立学院要立足于教育教学,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这种教学定位方式以及其生源独有的一些特点如:相对普通本科高校的生源而言,其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决定了其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低下。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功利主义心态日益突显;他们更多的关注一些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外贸函电等,只有极少数学生为了考研的需要或者兴趣的驱使,把英美文学作为学习和毕业论文研写的方向,从而使得英美文学课程被严重地“边缘化”了。另外一方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自身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材旧、难、教学内容的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多样;而与此对照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单一。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教师还是奉行“史+文”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师主讲”、“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彻底失去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此外,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把这门课程安排在高年级即第三学年上学期完成,课时安排为每周2到3学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每周3个学时,全期共计48个学时完成该门课的教学)。要在如此少量的课时内完成英美两国的文学教学任务,一般的教师只能匆匆地赶完教学进度,对于很多方面知识的教学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效输入”严重不足,“有效输出”更是收效甚微。而在教材方面,综观历年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基本涵括了“史”和“文”两部分,但极少有教材涉及到各种文学批评理论,而“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恰恰是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忽视了对批评理论的教学,无论是偏重“史”还是偏重“文”,抑或两者相结合,教师都只能是“授人以鱼”,不能“授人以渔”。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没有真正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教材,也没有完全适合独立学院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结果是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学生只能大概地记住一些作家的名字、作品梗概,整体印象却一片模糊,更谈不上运用各种理论批评方法对作品进行解读;这使得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严重偏离了教学目的,从而在影响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同时,更严重地制约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进步和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独立学院外语系的长足发展。   (二)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现状   正因为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当前大多数高校考研所列科目的重要内容,所以它以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无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吸引了众多学者对之进行研究和探讨。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例如程爱民从高校教师的角度研究了以上相关问题[5];范谊和苒渝平在研究中探讨了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问题[6];吴瑾瑾在研究中分析了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的边缘化问题与对策[7]。王进等人在研究英美文学课程的专业性质和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英美文学的专业化教学过程应该重视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这两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关注经典作品对青年学生主体的素质教育和人格塑造作用,同时,还必须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主体通过各种研究性学习方式来进行比较思维能力与文化批判意识的素质培养等等[8]。但以上研究仅限于对国内普通本科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探讨,而对于独立学院这种有异于其母体公办院校、更注重社会效益的办学实体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还处于零散的介绍阶段,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目前国内仅有何雪春对广东省4所独立学院外语系的本科生进行了英美文学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9];王艳芳等人在研究中提出了在适应独立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状态的前提下,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应得到一些可行的调整方案[10]。但以上研究都没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指出改变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和解决目前教学困境的根本途径。#p#分页标题#e#   三对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   针对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将英美文学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借鉴“语言输入假设”与“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研究成果,这对改进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探索适合于独立学院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高质量的文学知识输入   面对英美文学课程课时有限、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的客观现实,教师要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文学知识输入,要把“文、史、文论”全面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的准备阶段,教师把英美文学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按照编年史的顺序列出清单分发给学生,并把学生分成相应的讨论小组,由小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尽可能地从网络和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并由其中一位成员综合大家的资料,写出相应的读书报告,在上课初分发给全班同学。上课时,在让全班学生研读读书报告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直观的图片和相关作品选段的视频,以感性的形式补充学生以理性形式呈现的读书报告。同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出在难度上有梯阶的问题,导入某种具体的英美文学批评方法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做补充性点评。比如在讲授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时,教师首先要求分组学生通力合作,写出相关的读书报告,以详尽阐述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作家霍桑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作品的具体内容、作品所体现的象征主义等等;在课中,教师可以播放根据该文学作品拍摄的电影片段;又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对学生输入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因此,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有层次有梯阶难度的问题,如:首先教师可让学生简单描述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外表及她生存的环境,其次,进一步让学生阐述发生在海斯特身上的悲剧始末及人们对她的前后态度,最后让学生阐述小说中的“A”字体现的象征意义。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点评美国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技巧。通过对教师提出的层层问题的讨论和点评,学生充分感受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更在较深层次上,学生理解了清教社会的本质,尤其是人类本性中的善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样,师生的频繁互动,既避免了旧模式中“满堂灌”引起的学生对文学学习兴趣的丧失,又解除了读史还是读文的矛盾,史料及文论全面结合。学生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了英美文学,又掌握了文学文本解读的批评方法。   (二)高效率的文学知识输出   高质量的文学知识输入最终是为高效率的文学知识输出服务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具体来说,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上次课的读书报告和讨论结果,再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电子课件,然后由学生来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工作;这样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则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一巩固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即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将自己在课前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及上课听课和讨论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强化学生笔头输出的实践。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和记笔记。而让学生从众多的网络和图书馆资源自主判断、选粹,并利用有效的文学知识,恰好弥补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这一严重不足,这无疑能培养并锻炼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的能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来源,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变得更宽阔;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并进行讲解,能促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有更精确、深刻的理解,并促使他们自觉对某个作家及其作品、某种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更详尽的了解;此外,学生通过相应的写作练习,充分发挥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写作的能力。当然,在笔头输出实践的初始阶段,教师对学生作文的长度要求不能太长,这样容易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实践的增多和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教师再逐渐提高学生写作的要求和长度。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学生产出修正后的“文学知识输出”,这能增强其“文学知识输入”,达到以输出巩固输入的效果。   高效率的“文学知识输出”并不止于学生对文学知识的讲授和运用文学批评方法进行写作的形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翻译、演讲和角色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文学知识输出。其中,角色表演是相对有趣且有效的一种输出方式;其具体做法是针对具体的文学选段,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展开各种交际文化的项目如打电话、就餐、乘车、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等。例如在学习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富商安东尼奥、其未婚妻鲍西娅、法官,和高利贷资本的代表夏洛克。学生饰演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与同样是学生扮演的夏洛克展开激烈辩论。通过实际的角色扮演,无论是扮演者本人,还是台下的看客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安东尼奥的重情忠义、鲍西娅的才智皆全和夏洛克的冷酷无情,更能充分理解资产阶级拜金狂的残暴贪婪及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课程旨在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使该课程真正做到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独立学院蓬勃发展的今天,借鉴“语言输入假设”与“语言输出假设”理论,对适合于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审美意识、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教师在强调大量高质量的英美文学知识输入的同时,也要重视高效率的英美文学知识的输出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始终遵循这一“双结合”的教学原则,必将为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教学带来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