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例6篇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1

关键词:居民住宅区;供配电设计;负荷预测;设备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的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对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针对住宅小区的建设规模,结合小区的总体规划及用电负荷特征,合理选择住宅小区的供电方式,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小区供电设计方案确定

根据国家上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用户用电设备安装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上者,应考虑以高压方式供电。在居民小区的变电所,多数以10kV配电所为主,供配电方案的初步选择负荷预测及10kV电源接入。考虑10kV电源接入前,首先必须进行负荷预测,只有容量确定之后,才可以从整个系统10kV线路上选择合适的接入点,来满足整个小区的负荷需求。2005年以后的住宅小区多以高层为主,其建筑总面积一般都是在5000~400000m2之间,每户的建筑面积多在70~180m2之间。以一个建筑总面积为250000m2的郑州某住宅小区为例,其中商业部分40000m2,多层27000m2,高层183000m2。总的住宅户数约2100户,每套住宅面积从90~150m2不等。下面来确定该小区的总负荷。

1.1负荷预测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的经验值,我国住宅电气设计住户的单位面积计算负荷大概为:多层住宅每平方按30~35W计算,高层和小高层住宅每平方按40~45W计算,商业性质用电按每平方50~55W计算。以此原则计算该小区总的用电负荷为:

= 55W/m2+ 35W/m2+ 45W/m2

式中: ―商业面积; ―多层面积; ―高层面积。

经计算, =40000 55W/m2+27000 35W/m2+l83000 45W/m2=11380kW

考虑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及功率因数,取变压器最佳负荷率η为0.8,功率因数 为0.75。由于住宅小区内居民的作息时间不同,而取同时系数 为0.4,则折算后该住宅小区变压器容昔 应为:

再通过单位住户负荷预测法进行效验,我国件宅电气设计每户计算负荷大概为每户4-8kW,本小区统一按每户6kW估算,由于住宅小区内居民的作息时间不同,而取同时系数 为0.4,则折算后该住宅小区变压器容昔 应为: =总住宅户数 6kW =2100 6kW =12600kW

经过效验,参考两组数字,小区变压器容量值S可取为

1.2 10kV电源接人方案确定

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是城市配电网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城市配电网的统一规划,在准确的预测用电负荷后,一个合理的10kV电源接入方案,成为日后保证住宅小区供电可靠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地市内l0kV供电线路众多,在考虑N-1情况后,每条线路控制电流约在200A,控制容量约在5000kVA。但是在现有的10kVA线路中,大多负荷较重。作为一个供电容量8000kVA左右的小区,没有线路可以满足其容量需求。故考虑在附近上一级变电所新出两条10kV线路为本小区供电,并在小区内设置10kV开闭所一座。小区内存在高层和小高层型建筑,其负荷包括有二级负荷,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相关条款的规定,两条10kV线路要求出自不同的上一级变电所或同一个变电所不同母线,保证两条10kV电源的相对独立,以满足小区二级负荷的双电源要求。

2.小区配电设计方案确定

2.1 10kV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1)10kV电气主接线

一般的多层住宅小区,负荷比较单一,且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简单,配电设备多采用箱式变电站。本文的论述以负荷较大,拥有独立开闭所及变电所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为主。对于容量较大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每栋楼均有配套电梯、消防及喷淋设施,还有地下室人防及消防用电,均为二级及以上等级负荷,要求双电源供电。为满足其供电要求,小区内应设10kV开闭所一座或多座,开闭所内部10kV电气一次接线可根据小区的负荷性质和电气网络情况的不同采用两条独立的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以上述初步方案确定小区为例,假如本小区最终负荷确定为8000kVA,且本小区以高层及小高层为主,包含二级负荷,故在小区内设开闭所一座,内部10kV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设10kV变电所四座,每座变电所内各设两台500kVA变压器,并且要求两台变压器电源由小区开闭所不同段母线引入,保证二级负荷的双电源供电。10kV主接线图如图1.1所示。

(2)10kV开关柜的选择

目前应用于10kV配电的设备按其绝缘介质可分为充气式(SF6)负荷开关柜、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或真空断路器柜三种;在小区配电设计中,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可靠性等因素,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内现多采用充气式(SF6)负荷开关柜,其特点在于柜型尺寸较小、分段能力强、设备可靠性高、免维护,能够较好的满足供电公司运行维护及小区供电的要求。

(3)变压器的选择

10kV配电设计中,变压器作为配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备选型应符合节能、低噪音、免维护的要求,并且必须结合不同的用电性质和不同的用电环境进行正确的选择。常用的变压器有两种:全密封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小区配电设计中,变电所位于地面以上,且位于独立的变电所内,可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当变电所位于地面以下,或处于非独立型变电所内时,需选用干式变压器,以满足消防及其它配套设施的相关要求。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Ynl1额定电压及分接头开关10 (1±2 2.5%)kV/0.4kV。

2.2 400V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2

关键词:集合住宅;独立住宅;生态性住宅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82-01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帖子,有人说“独立式住宅的春天来了”,也有人说“独立式住宅的梦想应该破灭,集合住宅是住宅的必选”。独立式住宅与集合住宅之争必然的出现了. 众所周知独立式住宅的审批手续是繁琐艰难的,住宅的价格又非常之高。审批通过,也被人们所购买就说明它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和审美态度,更确切的说它道出了人们内心真正的渴望。所谓的独立式住宅是指独门独户的独栋住宅,包括较经济的“小独栋”和相对豪华的别墅。与之相对的是集合住宅.

独立式住宅的繁荣是由很多原因的促使,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财富的积累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中国的富人和中产阶级的人数不断增长。伴随着财富的积累而来的是环境的恶化,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想要去一个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的地方居住。像上海九间堂别墅每一个别墅都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庭院,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集合住宅以高容积率、相对价格偏低被人们所选择,也是官方支持的住宅形式。但是空间相对的闭合,与自然环境的缺乏交流,两者的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又是势力相当,竞争也拉开序幕。

那么,独立式住宅与集合住宅谁赢谁输,争得是什么,人们想要的住宅又是什么形式?在我看来争得是环境,外界的自然环境和周围的居住环境,也就是居住的生态性。独立式住宅与集合住宅争得不是面积,现在的集合住宅面积也不小。人的使用面积毕竟是有限的,在满足人们最大的使用面积之后,面积不再是人们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至于精美的装修更不是争得内容,功能合理才是 首位的,再者任何住宅都可以有精美的装修。所以说环境才是决胜的关键。人们喜爱独立式住宅是因为它周围环境优美,绿地环绕,私密性和开放性达到统一。周边的环境比较安静,远离城市的喧嚣。不喜欢集合住宅的原因则相反。对于独立式住宅人们是喜欢却选择不起,对于集合式住宅是不得不选择。

有没有一种形式是可以兼容两者的呢?既然争的是环境,那么有没有一种住宅形式是可以与自然环境交流、容积率高且价格适中。最近我在做一个住宅案例的解析,我想这个建筑可以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那就是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的大仓山生态集合住宅。

大仓山集合住宅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北港区。在日本土地的珍贵程度和人口密集程度可想而知。方案的层高和建筑外轮廓都受到城市规划的限制。在500平米的土地上设计出9户面积为50平方米的集合住宅是不难的。但是在妹岛和世心里有一个完美集合住宅的理念。她想要建筑物内的每户人家都有一个满意的庭院,可以与自然融合享受户外的生活。

在大仓山集合住宅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环境融合,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了融合。无论是独立式住宅还是集合式住宅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缺乏邻里关系。集合式住宅本身就是一个闭合的空间,邻居之间很少有交集。独立式住宅建筑之间一般相隔很远,去另一个别墅步行是不行的,交通工具只能是汽车,邻里关系也是很淡。在大仓山集合住宅里生活的人们是有交集的。九个住户的入口都在一楼,庭院中不只有你还有别的邻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多。

在中国的城市独立式住宅的发展空间是受限制的。它受到土地、人口、经济等很多原因的限制,中国的国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集合住宅是可以发展下去的,但是以现在的形式发展下去只会让矛盾越来越尖锐,必须要需找另一种发展方式。而一种具有生态性的大仓山集合住宅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生态性的集合住宅也许会成为主流的住宅形式。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城镇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旧村改造的政策的出台,使得农村住宅的形式开始有所改变。以往的独立式住宅变成了集合住宅。我不希望在新开辟出来的土地上再形成如同现在的这样城市。所以在农村住宅形式方面一定要慎重的考虑。建筑不应该仅仅是局限于形态美和空间形态。建筑师也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用建筑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使得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独立式住宅与集合式住宅之争事实上是反映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心里需求。我们需要给城市的住宅一个新的形式,一个生态性的住宅形式。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3

关键词:住宅类课程;案例式教学;安置小区

城乡规划学是基于多角度来分析研究人居环境,并且越来越多利用其他学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住宅设计类课程的教育也从设计、工程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实践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好地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地方专业应用型人才。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办学竞争,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办学特色,是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住宅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显得不足,需要进行改革,本文在城乡规划住宅类课程中通过引入案例式教学来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住宅类课程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已经历时六十载春秋,近三十年来,城乡规划专业在中国发展迅速,院校数量规模及覆盖地域不断扩大,从寥寥数所院校发展为一百多所院校,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也才起步,与那些重点大学和本科办学历史较长的大学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办学不能一味地效仿重点大学,只有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打好自己的优势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拓展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有所发展。作为地方高校,在保证基本培养标准的情况下,确定不同侧重点的培养方案,如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课程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办学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同时能强化小城镇、新农村的住宅建筑设计和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实践能力。而住宅设计类课程包括了基础实践课程《建筑初步》、核心实践课程《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课程设计》、《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和《城市住宅区详细规划课程设计》,这些住宅类课程与社会挂钩紧密,且住宅、小区社会需求量大,该类课程中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学校、学生和社会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案例式教学在住宅类课程中的流程设计

案例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的解决过程来完成课程的学习。住宅类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是住宅建筑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我们以某安置小区的设计为案例来进行课程学习。安置小区即是居住小区,小区内建筑设计以住宅设计为主,同时安置小区也是在小城镇、城市及郊区都会出现的设计类型,在住宅类设计课程的案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其为例,更加契合课程大纲,也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实效性。我们把课程分为三个授课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与案例解决过程相挂钩,案例的最后完成也预示着课程的授课结束,案例的具体设计与实践应用也体现着课程的授课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一)案例式教学前段设计

虽然城乡规划专业住宅类课程一直强调以实践为主,但是实践是离开不了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课程前段需要学生系统地学习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这是课程学习的初级阶段,虽然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实践案例的解决,但是这个阶段不可轻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前段阶段授课时间不可过长,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课时可以控制在总课时的1/4至1/3,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余处大部分课时在后面阶段的实践案例设计过程中。2.前段阶段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料来展示相关经典案例,虽然后面有实际案例可以操作,但是理论授课中适当讲述经典案例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倦的情绪,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加深知识点的印象。3.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教师应及时下达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提出课程后续要完成的设计案例类型即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提出相关的设计要点,同时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最好不要是假想的一个设计任务,而是与地方设计单位密切合作,布置一个实际任务,做到“真题真做”。任务书的下达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学生好好研究任务书的具体内容,并在课外做好充分准备,为后续阶段打好基础。

(二)案例式教学中段设计

教学中段就是学生正式开始案例即某安置小区设计的过程。安置小区进行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做好前期分析,充分调研,对设计地块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访问调查,摸清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方案尊重事实,符合当地要求,为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案构思打好基础。这个过程也是所有方案设计的必备过程,是规划行业设计最重要的过程。那么前期分析可以概括为三个内容,具体如下。1.案例背景分析。案例背景主要是分析基地的区位、经济文化等背景及其它应注意的方面。例如该安置小区位于某港口城市内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风景优美,因此根据其背景分析安置小区设计的目标就定位一个满足景区形态、业态、人文要求的风情小镇。2.基地特征分析。基地特征分析主要是分析基地的四面邻居、基地面积和地形地貌等。例如该安置小区北面为体育公园,东临山体公园,西面、南面均为水体,总面积约22公顷,共分为“村留地”、“立地式”、“套式”安置区三个不规则地块,基地内部地势平坦,靠近山体地段标高略高,整体高差在2%以内,属于适宜建设的“平坡型”地势。3.甲方标书解读。既然案例是实际项目,就应对甲方标书进行解读,更好地摸清甲方想法。标书解读过程可以是设计方和教师共同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以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了解在安置小区设计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后续的方案构思要考虑哪些方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引导过程,也是能够让学生方案构思的启迪过程。如该方案就提出了4个方面的解读要求:基地环山傍水,如何充分利用其外部山体、水体及体育公园等景观资源,打造与外部环境协调的建筑风格,同时又避免外部地形、地势环境对基地内住户的不利影响?“立地式”安置区远离城市干道,而安置人数偏多,对外交通压力较大,“套式”安置区以多层为主的布局模式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人车混行,如何合理解决各住区交通问题?“立地式”安置区达到1.0以上容积率基础上还要满足每亩3.8间的要求,而此处又处于绿心景区,这样高密度与景区高品位的空间要求可能产生矛盾,因此总体布局如何协调限高、容量、密度、品质的关系?“村留地”作为连通另外两个区的中心地带,其城市沿街界面最长,同时也是绿心飞龙湖重要的旅游商业服务点,是整个基地风情打造的点睛之笔,如何定位其发展业态,且兼顾城市界面形象?其实这4个解读点包括了交通、品质、商业服务等几个方面,均与居住环境密切关联,也是居民最为关心的几个方面。

(三)案例式教学尾段设计

教学尾段设计虽然是最后一个过程,但是此阶段所需时间不能太少,一般控制在总课时的1/3左右,通过前期的所有准备后,这个阶段是学生进行实际设计的阶段,也是从无到有的阶段。学生在进行反复的方案推敲修改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确定最重要的结构,本规划结构定为“一带两区四廊”,“一带”即配套商业景观,是小区的活力源泉,“两区”相对独立,“四廊”为四条公共绿化走廊,打通基地内侧山体与外侧水系及公共绿地的景观廊道;其次确定安置小区的具体空间布局,例如功能布局做到疏密有致、因地制宜,交通规划做到东西串联、通而不畅,风貌规划做到山地建筑特色与乡村风貌,绿地景观做到绿脉分隔、绿化掩映,户型设计要求经济实用、合理均好、绿色低碳等;最后方案设计完成后邀请甲方和设计方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结语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对高等学校要“分类指导”、学校“要办出特色”等高教方针政策,地方类高校的教学方式秉承“多样化”、“特色化”等要求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而住宅类课程设计的内容紧扣热点,关注民生,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地方院校而言,城乡规划住宅类课程体系中运用案例式教学,能够优化系列课程、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新局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作者:王晶 邵文玉 孙蓉蓉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4

中产阶级在得到物质满足后,人们更加向往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多人开始拥有三把钥匙,住房钥匙、车钥匙和度假房钥匙。即所谓“5+2”的生活方式,是指购买两套住房,一套在城里,一套在郊区或外地。5d在繁华的城市里工作娱乐,2d回到自己的世外桃源投入地享受周末。目前在国内的大城市中,“5+2”的生活方式日益受到中产人士的推崇,拥挤、喧嚣等城市病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国外,依托于度假或风景名胜的产权公寓已发展的很成熟。在美国,被称为“Home From Home”,意为“家以外的另一个非常舒适、轻松的家”。此类的住宅,实际是伴随着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科技高度发展的前提下,社会形成既“有钱”又“有闲”阶层后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生态环境;休闲;高效农业

引 言

现在的都市人将日常居住的住所称为第一居所,而将并不经常固定使用的郊外别墅类住所称为第二居所,本文通过与第一居所在设计手法上的对比来阐述第二居所的内涵。

1 第二居所的选址背景

第二居所与第二套房子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第二套房子可能更多的是用来出租、投资,并不符合度假、休闲的需要。第二居所更多的是赋予度假、休闲的生活内涵。可能是一个与喧嚣的城市相对隔离的地方,有一片心灵上的净土,有几个没有任何功利交往的邻居和朋友,有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空气,能够带来这种状态的房子,才是真正能够满足人们度假、休闲需求的第二居所。

在功能上,第二居所不仅用于居住。第二居所有这样一种定义:一种非主流的生活,并非不可或缺,而是给生活锦上添花的一部分,是给生活带来某一方面的改变。可见,第二居所可弥补第一居所的居住遗憾或不足,是对生活空间的有益延伸,如周末的放松空间、消磨时间,闲暇时的朋友聚会或商务使用等。它并非生活基本所需,而是用来提供另一种另外的生活形态和居住体验,用来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及享受。因此,人们对于第一居所在配套、交通等基本居住要求很高,对于第二居所只要求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能够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场所。在地理纬度上,第二居所已经明显超出了同城的概念,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在北海、海南、云南、江南等气候温和,环境秀美的城市购买住宅或者别墅类产品。

以无锡阳山东方田园高效农业暨都市休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以下简称本案)为例,本案选址为项目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无锡市惠山区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腹地,南临万顷太湖,北靠万里长江,东接上海、苏州,西邻南京、常州。惠山区是无锡特大城市规划蓝图中的副中心之一,“长三角”国际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板块。“中国水蜜桃之乡”阳山镇南临美丽的太湖,北靠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东方田园一期住宅规划地块场地周边自然、人文气息浓郁,具备良好的度假区位环境。

2 第二居所与一般住宅区的差异

2.1 总体设计的差异

2.1.1 规划选址依托强势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第二居所最核心的部分。如上论述本案基地选址,具备良好的度假区位环境。依托6000亩农业用地,主打农业旅游度假的设计概念,将住宅产品与农业用地结合起来,打造都市田园,不仅能够提供给住户居住、休闲、度假的空间,更为住户提供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意境。

2.1.2 以低密度产品为主,不过分追求地块容积率

由于第二居所功能上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总体规划以低密度住宅产品为主例如独栋别墅、联排别墅、或者叠拼等低层住宅为主。例如本案规划分为A~E五个地块,建筑密度为35.7%,容积率为0.83。其中A~D四个均以低密度、低层住宅为主,外侧低层住宅区紧邻外侧红线布置,尽量做到景观资源最大化利用,内侧低层住宅区产生大小围合空间,增加趣味性。E地块为配套公建,结合当地一些旧民居改扩建。五个地块如同五颗明珠镶嵌在风景秀丽的背景中。

2.1.3 对朝向的要求降低,对景观朝向的要求提高

对于传统的住宅设计来说,朝向是规划设计的一大要点,人们往往更喜欢拥有更多的朝南的房间,能够获得更多的采光、日照。南北通透的房间拥有更好的通风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在通常设计普通住宅是基本的手法。而在第二居所设计中,更多的是关注景观资源,让每一户都能有属于自家的景观享受。例如本案中地块内道路沿花瓣状地形分布,住宅沿路网散落在花瓣中,每户一个院子,赠送一块田地,在转交处的住户个别甚至有偏角45°的情况,设计强调的是整体景观最大化,引入农业旅游的概念更是强调度假、休闲和趣味。

2.1.4 停车方式一般以地面停车为主

第一居所设计中,由于用地紧张,容积率高,多以中高层设计为主,为了解决更多的停车需求,停车方式一般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而第二居所的停车设计,更多的是考虑舒适度及造价方面的要求,多以地上停车为主。本案中停车设计为全地面停车,A~D四块地每块地引用环路达到交通可达性与消防扑救及时性的要求。从主干道再引出宅间车行道,实现开车到达庭院停车区(每户1~2个停车位均结合户型设计),再进而入户的设计理念,让住户停车尽可能方便、舒适。环形小区主干道内部以及南北小分区联排之间则引入景观步道,方便居民的生活散步以及公共活动,从而做到人车分流,将车辆对行人的安全影响减至最少。

2.2 户型设计的差异

2.2.1 强调与环境的融合

本案中一层卫生间设计为亮点,卫生间分为独立的两间,盥洗为独立,另一间沐浴设计为和户外温泉通过石板路相连,发挥当地温泉的优势。每户院子中开发商都承诺赠送一颗桃树,与院中温泉相映成趣,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室内使用功能和和室外景观的联动,成为设计的一大亮点。

2.2.2 卧室设计具有酒店化倾向

区别于普通住宅的卧室,第二居所的卧室更强调其舒适度,有酒店化的倾向。例如本案中卧室置于二层和三层,采用层层退台的形式,保证每个卧室都有一个露台,位于三层的主卧露台最大,约7m2左右。通过露台把室外的景观引入卧室中,形成一个通透的景观链。

2.2.3 户型的拼接方式灵活多变

本案中结合灵活的路网和景观布局,不拘泥于传统的布局形式,户型拼接灵活多变,有错位拼接,有直线型拼接。角度有南北垂直型,有南北转角型,部分东西平行型。户型拼接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在4~6套水平拼接中,将面积较小的户型(120m2左右)拼在中间,将面积较大的户型(210m2左右)拼在端头,这些不同形式的拼接旨在更大程度的渗透景观。

2.3 立面设计差异

2.3.1 对价值感的关注下降,更加注重外观的休闲性

本案立面经过多次修改,综合考虑造价及整体效果最终采用新亚洲风格,以涂料、木构以及浅色调墙面为主基调,加以提炼,引入中式符号,再进而进行创新。造型方面尽量简约,遵循绿色建造、可持续建筑原则,减少建筑装饰性构建的使用,力求造型设计简洁,并注重周边建筑立面的和谐统一。建筑以浅色的墙面以及具有中式意境的灰砖木构为主基调结合细部的深色线槽呼应居民对品质感的需求。

2.3.2 注重空间的场景化设计

充分考虑结合环境设计,整个立面效果融入场景之中,空间场景成为立面设计的一部分内容。使居住者有良好的视觉感受。绿化设计体现自然特色,细致、丰富,为人所用,体现建筑充分享受环境,建筑又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强调供人交流和体验的场所设计。结合平面布局、建筑风格,考虑建筑小品和雕塑的塑造。

2.4 其他差异

不同于一般的别墅或者豪宅,第二居所定位范围更广,从一般的普通的家庭到中产阶级甚至到富豪,通过对不同的产品定位,可以让各个阶层都买的起。例如本案定位面向中产阶级及以上的群体,提供的户型面积从95~227m2总共10多种户型,供各种需求的购房者挑选。客户定义的人群不仅局限于无锡及周边,更是针对全国的购买人群。

另外,第二居所在设计中更注重概念的包装,一般来说主打宜居环境的概念,结合当地的特色,提出一个吸引人的概念。例如本案,主打农业旅游的概念,每户赠送一块农耕用地,每家赠送院子和桃树一株,此概念足以吸引到购房者的目光。

3 结束语

据统计,现在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每年都在以1%的速度递增,40年后中产阶层将达到60%,随着这累人群的逐年增加对第二居所的需求度也会越来越大。此外,近年来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雾霾天困扰着人们的生活,逃离都市、回归田园生活、洁净的空气变得更令人向往。在这些内因外因的发展趋势下,第二居市场潜力巨大,而这种产品也将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

参考文献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5

案例一:两期房屋相通,但不属于同期建设的“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项目规划分两期,一期地下室建设过程中报批二期建设,在二期设计中因为了增加地下车库的有效利用率,改变了一期建设方案,取消了地下室分割墙。规划按照两幢批准规划,且在验收时分别按照设计中的一期、二期进行验收,如图1所示。

该种情况下“幢”的划分应当首先考虑独立的概念,虽为两期建设,但在使用上并不独立,如果仅考虑两期建设而按照规划审批界限将房屋分成两幢,则该部分房屋不符合房屋登记基本单元要求“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因此笔者认为该类房屋应当按照一幢处理,分别标注建成年份。该种情况类似于房屋的改扩建,其“幢”的认定是一定的,但建成年份是不同的。

案例二:地下室相连的多幢房屋的“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一新建住宅小区,地面2个单幢塔楼式住宅单元,住宅塔楼单元楼电梯均通往地下车库,规划批准资料为1号楼25层,2号楼地下一层,地上25层,1、2号楼住宅部分户型基本一致,如图2所示,建筑施工图纸依照规划的“幢”出图,分幢方案如下。

方案一:按照规划分幢,即1号塔楼为一幢,2号塔楼及地下室为一幢。问题是1、2号塔楼虽同户型,但分摊面积2号塔楼将比1号塔楼少很多,原因在于地下室部分面积较大,分摊所得的幢共用比例也将很大,这种方案将导致两幢同户型房屋分摊面积相差很大,因此笔者认为该种方案值得商榷。

方案二:两幢房屋与地下部分合成一幢处理。该种方案的依据为幢的“独立”特性。该种方法将不会导致同种户型面积相差较大,表面上看应很符合常理,但将这种情况进行扩展,若地面为10幢塔楼单元,均合并处理将会给实际的操作过程造成很大的麻烦。

方案三:1、2号塔楼单独处理,地下室部分单独分幢。该种方案避免了两幢房屋的分摊系数相差太大的问题,同样也减免了合并处理工作的麻烦,但这样可能会被认为这几幢房屋分别相连,构成非独立性,不符合“幢”的定义。笔者认为从建筑结构来讲地下室与住宅部分结构不一致,因此均为相对独立。

案例三:关于裙楼式结构房屋的“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规划批准为商业裙楼、塔楼A、塔楼B、塔楼C,设计单位依据规划按照四幢出具设计图纸,验收分别按照四幢进行验收,裙楼部分相通,如图3所示。

方案一:按照规划核准分别按四幢处理,不符合“幢”的定义中独立性的要求,同时塔楼部分的1、2层竖直通道的公共部分很难处理。

方案二:3个塔楼与裙楼商业部分合成一幢处理,体现了房屋的独立性,同时简化了该幢房屋的分摊处理。

延伸:如裙楼部分利用结构的伸缩缝,造成商业裙楼的可分性,如图4所示。

该类房屋因为裙楼部分是从结构上独立的,在使用上也是独立的,因此笔者认为上述应分为两幢,塔楼A、塔楼B及下部裙楼为一幢,塔楼C及下部裙楼为一幢。

案例四:利用连廊或架空通廊相连的多幢房屋“幢”的划分

案例资料:商业步行街共有七幢单体建筑,但各房屋为商业服务需要,均用连廊在二层部分连接规划为一整体,规划1至7号楼,设计为单独七幢,验收为1至7号楼,如图5所示。

笔者认为该图七幢房屋相互在建筑结构上,在使用上均是独立的,因此按照“幢”的定义,该图七幢房屋应单独划分为“幢”。

综上所述,“幢”的划分应首先在“幢”定义的“独立”上下功夫,“独立”包含了使用上的独立,即产权的独立,也包括建筑结构上的独立。根据以上几种案例,笔者认为“幢”的划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产权权属登记的独立,即同一相通相连的房屋,不能因“幢”的划分而失去功能或效能,而导致不符合产权登记单元的要求。

第二,房屋建筑结构的相对独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结构上能够独立并且能够分别独立使用的毗邻房屋,可分别分幢;设计上为多个独立的楼房,以伸缩缝或分隔墙连在一起的,可独立分幢;设计上为多个独立的楼房,利用裙楼相连接,且裙楼部分相通,独立楼房与裙房应为一幢。

第三,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的独立,不能因“幢”的划分造成房屋建筑面积发生较大的变化。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而同时,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种新型的房屋结构形式及造型将不断涌现。房产测量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认真体会“幢”的定义,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

参考文献:

独立式住宅设计案例范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大连滨海地区、海景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region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henomenon. This paper lists the development cases of world famous coastal areas, analyzes the elements for a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coastal region,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 coastal areas, analysing the features of Dalian city design based on the large projects, such as Eastport, Xiaopingdao and Xinghaiwan. Combining with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of Hightech Commercial Wanda Squa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sufficient of urban design by design industry. Finally, the future urban design goa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world famous coastal area.

Keywords: urban design; Dalian coastal areas; seaview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滨水地区的开发—— 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注意到滨水地区的重要性,并已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的开发项目。比较著名的有:沈阳的浑南新开发区规划、大连的老虎滩及星海广场,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宁波的甬江口规划,深圳南海油田滨海区规划,广州新城及广州珠江沿线发展规划等等。

而发达国家的滨海地区开发更是走在前面:伦敦港区开发,从1981年开始,迄今仍在继续;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德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汉堡也有大规模的滨水开发区;日本的大坂、横滨等著名港口城市的滨水开发,无论是规模、设计、管理都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对国内滨海地区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可以说,滨海地区的重建和开发项目在过去40年中,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重建的关键项目,以滨水地区的开发来促进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相似的。大连和国内一部分先进城市也意识到了滨水地区开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因其开发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意义。

二、滨水地区开发成功的要素分析

在众多城市的滨水开发中,欧美的滨水区开发有悠久的历史,有一些被公认为是成功的实例,例如巴尔的摩的内港重建,悉尼的滨海地区改建及新加坡的“船艇码头”项目等。回顾这些成功的实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经验。

1、滨水区与市中心有连接。滨水区的开发周期比较长,往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依托原有的市中心可以弥补建设过程中“人气”的不足,增加滨水开发区的曝光率,使广大市民和游客注意到该项目的存在。另一方面,在滨水开发区项目完成以后,可以反过来带动市中心的发展。

2、创造有特色的环境,建立吸引人的核心项目。利用当地的历史建筑,或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环境,吸引市民和游客,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上海外滩的东方明珠和岸边的万国建筑,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一样,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核心项目的建筑,是滨水开发的关键因素。他在功能上满足市场的需求,在造型上树立开发项目的风格。

3、多种不同用途的有机混合。城市规划中传统的“功能分区”概念只有相对正确性。在较小的范围内,如滨水地区,应有意识的把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居住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可以使开发区24小时都有活动,都有人流,有利于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

4、开放的共享空间。公共空间的多少是一座城市生活素质的体现,滨水区开发是为了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因此在建筑上尽量减少高层住宅、板式建筑。而绿荫走道、步行街、广场等建筑则能够有效增加滨水地区的公共空间。

三、大连滨海区开发的现状

1.东港项目

东港未来规划平面图

东港未来规划效果图

“百年前,大连市因港而建,百年后,大连市要因港而兴”。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项目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对完善大连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构筑东北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的服务中心,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大连东港区用地范围为西临大连港客运码头,东至海之韵公园,南临长江路,北至大连湾海畔。根据大连市有关部门及指挥部意见,用地向北部海域进行拓展和填海,填海面积为124.50公顷。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09.0公顷。

东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区位优势成为航运中心的现代服务集聚区,定位为:大连市商务中心的延伸区、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区、邮轮经济的核心区,优先发展商务、金融、信息、总部经济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航运服务中心集聚效应。

2、小平岛

小平岛位于大连市西南部海岸的旅顺南路发端处,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三面临海,北面靠山,南向观海,原生植被覆盖率极高。美不胜收的海光山色,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阳光、海景、沙滩、温泉、雪景等为特色的自然资源。小平岛项目包含了多种物业形式,分别为:中央居住区、中央别墅区和中央旅游休闲区。其中央居住区包含多层住宅组团和高层住宅组团;中央别墅区包含独立别墅、花园洋房、双拼别墅、联排别墅等数百栋别墅;中央旅游休闲区包括小平岛中心商业广场、小平岛海鲜餐饮广场、五星级假日酒店,还有规划中将要兴建的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游艇港,使得小平岛项目具有和世界最著名“湾区”生活一样的诸多元素。

小平岛规划效果图

3、星海湾

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北起高尔基路,西至星海公园,东到太原街、莲花山一带,南与部级风景旅游区重合,占地面积为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5公里。星海湾被重点打造成立足大连、面向东北三省、辐射华北腹地及东北亚地区,资金流量巨大、进出频繁、交易活跃、新兴、开放型的国际金融城。

星海广场

四、以高新万达商业广场住宅规划为例

高新万达商业广场住宅项目位于凌水湾填海区。地块依山傍海风景宜人,东南方向为大海,西北方向为植被茂密的山地。甲方设计要求如下:

1.住宅单体根据用地红线采用两排周边围合布置方式;

2.住宅单体采用点式和板式两种形式。如采用点板结合,点式在南侧,板式在北侧;如采用板板结合,短板在南侧,长板在北侧;

3.做一部分底层商业,红线内部设置幼儿园;

4.建议建筑高度小于120米,结合周边环境南低北高考虑建筑天际线;

5.做出观海视线分析和日照分析。

我院根据要求在4天之内作出三个方案,分述如下:

方案一:

构思:本方建筑及景观布置均采用对称的构图手法,寻求建筑、景观与地形、环境及两者自身的高度有机统一。

功能:沿海布置5栋大户型,基地东北、西南角设2栋中户型,使海景利用最大化。基地西北侧公建后退红线15米,作为步行街引入人流,同时可避免西北侧高层与山体间距过近对道路形成压迫。

道路:人车彻底分流,车沿小区外环道路行驶,进入地下车库,并沿路设地面停车。人流经入口大堂进入由高层围合的核心步行景观区。

景观:西北侧4栋小户型建筑面宽与沿海5栋建筑两两之间的空隙严格对位,保证后排观海视野。中央核心景观有一个景观中轴与两组团水景组成。

方案一效果图

方案二:

方案二效果图

总体布置:建筑总体布局背山面海,坐北朝南。为使住宅的每个房间均可看到海景,大部分采用点式高层住宅的形式,沿用地红线南侧布置。在北侧布置了二栋板式高层住宅。商业布置在这两栋板式高层住宅的底部2层,结合小区步行入口设置了商业广场、会所。

景观布置:用地中心为中央景观区,布置有下沉广场,小水池等景观。小区人行主入口结合中央景观和商业广场设置在用地北侧,在东、西个方向设有车行入口。小区地下停车场有三个出入口。

方案三:

方案三效果图

设计立意:本规划方案针对于城市高端住户设计。因此在整个规划构思上都要处处体现对此群体的尊重。所以本方案借鉴欧洲宫廷园林的平面构图手法,尽可能地采用最基本的几何形式去整合整块场地,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使得住户能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主要从两个大的景观轴依次展开,并在两个景观轴上设置景观节点,节点间同时能够互相渗透。这样设计可以使得住户在体验的时候产生更丰富的感受。

建筑功能:为了保证这部分群体的私密性要求,本规划方案没有采用与大面积公共建筑结合设计,而是每栋点式高层单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都是沿场地周边布置,中间可形成宽敞的私密空间,并在这个私密区域内设置针对此社区的高档会所,且此会所将成为整个景观的交汇点。

上述三个方案虽然立意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效果基本差不多。下面以方案二为例加以说明:

总平面图 视线分析图

景观分析图 交通分析图

日照分析图 体量分析图

从任务书中可以看出,开发商已经树立了城市设计的概念,诸如天际线,高层位置的布置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从设计者的角度,更多停留在对总图布置、功能分区、景观效果的考虑上。

《城市意象》一书提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有: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大海就是大连人心目中的“公众意象”,它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大连建市百年以来,海在人们的印象中,从最初的单一的港口功能转变成休闲、欣赏的对象。因此,本方案的出发点可以说是正确的,不足之处在于设计者理论及手法的欠缺。因而使设计停留在较平庸的水平上,这也是目前设计行业的普遍现象。

五、与世界著名滨海区城市设计分析比较

悉尼歌剧院 纽约自由女神像

圣马可广场 意大利五渔村

以上是四张世界著名滨海区的图片,她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气息,都有迷人的海港风情。我不禁在思索,城市应当如何重建人类和万物之间最初的和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