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产业低碳进展的若干资源

白酒产业低碳进展的若干资源

 

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趋势,低碳极有可能成为国际上下一轮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重点领域[1]。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在“低碳发展,赢在未来”———中国酒业低碳发展高峰论坛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较大,伴随着全球性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转变经营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白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是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白酒产业实现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白酒产业是国民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部分   白酒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其低碳发展的情况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发展,可持续运行状况。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白酒行业产量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递增1.5%;销售收入达到43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均递增10%;利税99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6%,年均递增8%。白酒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   就白酒产业来说,其发展还将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完善白酒产业链融合,不只是要使来自农民田间的粮食成为白酒产业的原材料,更重要的是遵循构建“全产业链酿酒产业”的思维,形成一条“农业-粮食-酿酒业-饲料业”或“肥料业-畜牧(饲养)业-农业”的良性生物循环链,发挥白酒产业对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既定方针。   白酒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将关乎“十二五规划”的实现,所以,白酒产业必须深入研讨科学发展,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创新能力,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做出贡献。有些白酒企业已经展开了扎实的工作,取得切实成效。例如2006年6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在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召开白酒产业循环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学习推广五粮液酒厂实行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白酒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2]。在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上,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凭借近年来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实施循环经济取得的成就,被大会组委会授予“世界低碳环境(中国)推动力百强企业”称号。可见,白酒产业低碳发展大有可为[3]。   2白酒产业低碳发展的法律资源   白酒产业低碳发展具有可遵循的法律路径,中国已经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相当数量、已成体系的法律法规,为白酒产业低碳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2.1国际公约   中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两个重要国际文件的缔结国,这两个文件分别是《联合国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于1992年签署《联合国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3年交存加入书;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向联合国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中国已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2007年6月,中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12月,国务院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9年3月,中科院《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国际公约一旦签署,就具有法律效力,中国在国内相关立法中规定国际条约优先适用。   2.2相关法律的颁布   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环境,保证低碳发展及创造绿色GDP成为可能。如:1986年3月通过,并在1996年8月修订的《矿产资源法》;1989年12月通过《环境保护法》;1995年12月通过《电力法》;1996年8月通过,2009年8月第一次修订,2011年4月第二次修订通过的《煤炭法》;1997年11月通过,2007年10月修订的《节约能源法》;1999年12月通过《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2005年2月通过《可再生能源法》;2002年6月通过《清洁生产促进法》;2008年2月通过《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8月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些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与发展低碳经济密不可分,并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从中央到地方已对发展低碳经济形成共识,国务院各部委、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低碳经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2005年6月,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8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这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出台,有力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和保定市已经加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3白酒产业低碳发展的科学技术资源   3.1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也被称为“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指太阳以电磁辐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低碳经济型的社会主要讲究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太阳能具备清洁、无污染等特征,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个纯物理过程,光伏系统每投入1kW•h电的生产能量就将生产无排放的15kW•h电。因而CO2的比排放仅是常规燃料的平均值的1/15[4]。所以,太阳能是全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能源。中国能源研究会于1999年4月至2001年春季期间承担了科技部的“中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课题组的专家们预计到2050年,在生态驱动发展模式下,太阳能占到能源的10%。我国太阳能的热利用产业已经被列为“十二五”时期国家能源发展的重点内容。#p#分页标题#e#   3.2生物质能技术   生物质能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固定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由于生物质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可缓解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问题,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将有效缓解能源压力,减少大气污染和减缓温室效应。世界许多国家都制定和实施了生物质能开发研究计划,如美国的能源农场、巴西的酒精能源、日本的阳光计划等等。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源利用也极为重视,开展了如薪炭林、沼气工程、生物质压块成型、气化与气化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各类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生物质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风能技术   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风能技术是一项综合集成的高新技术,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等部委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机构都十分重视我国风能技术的发展[5]。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为风能行业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和长远的行业规划。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基地。《全球风能展望2010》报告预测,中国国内的风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现在的10倍[6]。   4白酒产业低碳发展的人力资源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人才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集聚科技和人才资源,坚持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低碳经济[7]。教育部为了加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要求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加快人才培养和评定,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是酿酒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推进酿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酿酒行业的现代化水平,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8]。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重点,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实现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提高班、业余班,对在职人员进行培养,努力完成10万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使酿酒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5%~10%。实现白酒行业由过去数量大、技能要求不高的数量型就业向数量精、技能强的质量型就业的转变,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白酒产业低碳发展的策略   5.1提高低碳认识,确立低碳发展目标   思想支配行动,白酒生产企业要认识到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关乎企业存亡。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白酒企业一方面要制定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规划低碳发展路线图,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必须做到未雨绸缪,应对在国际贸易中因低碳而设置的贸易壁垒。2009年7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个“限量及贸易”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的制造业到2020年将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同时,对于没有采取与美国同水平减排措施的国家的进口,将征收碳税。欧盟酝酿采取边境税调整措施,自2012年对来自非《京都议定书》缔约国的工业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9]。低碳经济的确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科学问题,它还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10]。白酒企业通过提高认识,树立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新思维,顺应人心民意,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加强行业引导,提倡行业自律,担负起促进酿酒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把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   5.2加强科技创新,推行清洁生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目前,白酒生产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不足,二氧化碳作为可利用资源对环境保护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意义。大胆研究和应用DDGS低碳集成技术将酒精糟液变废为宝。目前来看,有些企业已经取得成效,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酿酒废水处理工程,由农业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设计。该工程以酿酒综合废水为原料,采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日处理废水500~800m3,日产沼气600m3沼气用于烧锅炉及民用,处理后的总出水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发挥酿酒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改变经验性管理和经验型工艺技术指导生产的现状,全面实现以理论指导生产的产业升级;推动酿酒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支持产、学、研合作,深度研究酿酒产业共性课题和个性课题。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是酿酒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步骤和手段,也是促进酿酒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强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开展包括制曲机械化研究、发酵工艺机械化研究、蒸馏工艺机械化研究、调酒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和灌装、包装、成品库、智能管理的研究等。科技创新已是白酒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   5.3利用生物技术,完善产业链融合   通过改革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实现科学管理,大力进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酒糟中含有丰富的高蛋白、酵母菌体和残余淀粉。分离后的酒精固体糟和曲酒糟可以作为饲料出售,酒精糟液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可供发电、锅炉、烧饭、取暖。在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可同时得到副产品麸皮、谷朊粉、生物饲料、沼气、二氧化碳、有机肥料等多个产品,各副产品又可作为原料,实现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开发增值。经过综合利用最终达到无害化排放,实现大自然系统中完整清洁的物质循环过程,最终把整个生物质的生产转化过程打造成一个节能、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11]。按照“从田间到餐桌”的思路,构建“全产业链酿酒产业”,包括有机原料基地、酒类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旅游等价值环节,以工业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反哺农业,回馈社会。充分发挥白酒产业对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促进白酒产业以大带小、以工促农等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一条“农业-粮食-酿酒业-饲料业”或“肥料业-畜牧(饲养)业-农业”的良性生物循环链;通过白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和提升设备加工业、印刷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5.4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经济   企业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不良资产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白酒企业发展不均衡,既有世界驰名的白酒企业如茅台,五粮液企业集团,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地方酒厂,这些地方酒厂大部分高能耗、低产出。支持有能力的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并购、重组,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扩大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劳动分工更细化,专业化程度更高,技术得以提升[12]。回顾历史,一些国际知名的白酒企业正是通过兼并重组成长壮大的,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机遇,而且被兼并的企业也焕发生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成功兼并贵州习酒总公司,如今习酒公司已成为茅台集团的浓香型白酒基地,可年产浓香型及酱香型白酒15000t。未来国内白酒业格局是从哑铃型变为纺锤型。超高端白酒增长放缓,中高端和次高端白酒较快增长并分化加大。将形成几个层次的高端白酒龙头企业,白酒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内横向并购数量增加[13]。   6小结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识,低碳产业链的绿色品质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低碳产品越来越被市场追捧并在竞争中凸显其价值。人们期望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造福子孙后代。非低碳产业必将会被更多的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排斥,并通过碳税加以调整。中国白酒低碳产业链构建,不仅可以加速中国白酒产业低碳化发展,谋取产业绿色竞争力,而且是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