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知识范例6篇

白酒文化知识

白酒文化知识范文1

两年前在厦门举行第七届对台贸洽会,有一起与交易会主题不太相关的国际会议,那就是“我国白酒如何国际化”。出席者有大陆、台港澳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白酒厂商。组织者是台湾一著名白酒商,当他提出这个议题时,不少国内白酒厂商一脸无奈,感叹道“我国白酒有多大出口市场?还能国际化?”

会上谈论很沉闷,与会者大都无所谓或一脸茫然,会议效果自然差。

此会可说是我国白酒国际化一个缩影―沉闷、茫然、无为,消极对待,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浓厚,缺少前瞻、魄力,等、靠、要,拿不出大手笔,做不出大动作。

众所周知,加强我国白酒出口,使我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虽早有呼声,但声音却很小,一直以来难成一股强烈的业界共识,抑或光打雷不下雨,难以看到白酒业界在为此付出重大行动,“白酒如何国际化”不管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鲜有行动与突破。

我国白酒总产量从1995、1996年高峰期600多万吨,降至如今的440多万吨,降幅高达近30%。专家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加强,低档白酒大量萎缩,白酒替代品增多,我国白酒产销还可能进一步下降,在未来几年内还有可能降至400万吨左右,市场空间将大为萎缩,白酒市场竞争更为激烈,3万多家白酒企业将有不少中小厂家被淘汰出局,我国白酒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更大洗牌。

因此国内市场空间饱和,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迫使我国白酒企业必须及早寻求、开辟第二市场。我国白酒市场第二市场何在?那就是通常意义的国际市场。只要我们能拿下相当于国内市场的10%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就能年外销30万~50万吨白酒,不仅能为国家创汇,更重要它将挽救许多白酒企业,振兴我国白酒业。目前我国出口白酒只有几家白酒龙头企业和个别沿海出口型企业,一年不到5000吨,消费对象仅限于欧美东南亚的华裔聚居地和我国港澳地区,远达不到我们经营目标。

如今世界四大蒸馏酒中,除了中国白酒,都已名扬世界了。2006年,全国白酒出口量3600吨左右,仅占全国白酒总量的0.06%,出口1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而且名优企业的白酒出口量也是微乎其微。闻名中外的茅台酒出口量52吨,仅占其总产量的0.62%。优势品牌尚且如此,其他品牌更不用说。而同为烈性酒的俄罗斯的伏特加每年对外出口就有6万~7万吨。因此与正雄心勃勃“走出去”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白酒国际化这个问题,已经成了业界不得不说的痛和尴尬了。

[ 施春建 ]

一、中国白酒在国外市场的产品“静销力”不强

中国的白酒就跟中国的餐饮一样,本就有着很强的地域消费特征。由于传统酿造工艺的差异,以及白酒原产地的水土、气候等自然环境和风俗民情等人文环境的差异,国酒在产品的香型、口感、气味、后劲等方面非常繁杂,品质上也参差不齐,这使得国酒走出国门时,一方面很难通过各国对自身的严格认证和检查。另一方面,纵然勉强进入了国外市场,也很难满足国外消费者不同而又挑剔的消费口味的需求。所以,中国白酒在国外的动销一直无法突破华人圈的市场瓶颈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中国白酒的品牌文化走出国门的“水土不服”

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特殊产品,白酒在市场上的表现早已走过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左右其市场表现的价值维系已不是其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基于产品品牌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共鸣。所以,正如洋酒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的“阵痛”与不适一样,中国白酒品牌踏出国门同样难服国外水土,突出表现在文化的难融与品牌诉求对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研究不够。一句话,如果说,阻挠白酒走出国门产品层面的不足是国酒无法满足国外消费者“口味”的话,那么在品牌文化层面,则是还无法真正迎合和满足国外消费者在情感体验等“品位”上的需求。

三、支撑中国白酒走出国门的营销系统缺位,动销手段和模式单一

缺乏系统的针对国外市场生态和企业自身实际的国际化营销战略规划。一直以来,中国白酒做国外市场的思路与模式都非常的简单,除个别龙头企业以外,很多企业是简单地通过国际贸易模式进入国外市场,企业很难从品牌的线上传播、商分销渠道的管控与帮扶、市场一线的促销等块面给予国外商很好的支持与服务,加之高额的关税壁垒,使得原本就并非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

当然,也有少数敢于绕开贸易或另辟蹊径的白酒企业,但他们或多或少又是习惯性地在输送和复制自身经营国内市场的一套思路方法,缺乏对当地市场的调查特别是市场的细分研究,缺乏对消费群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的分析,缺乏基于国外市场实际的品牌定位以及基于品牌全新定位后的整合传播的诉求策略,缺乏区域市场开发进程的规划,缺乏因地制宜的分销模式与经销政策的策划拟定,缺乏科学的终端开发、维护与布局设计等等。对初步进入“全面竞争时代”的本土市场而言,众多白酒企业对这专业意义上的营销系统本来就建设不力,走出国外,其营销系统的缺陷与破绽自是暴露无遗了,能在某些单点上发力已经着实不易了。

缺乏合理的网络布局、渠道不畅,白酒在国外市场“流而不通”。我们回头看看对手,20年前,洋酒“国际化战略”在中国的落地其实并不只是一场异域文化的作秀,更不是一次概念的炒作,而是基于其洋酒产品和酒文化的从品牌、营销、渠道、终端到消费者的全方位的发力和渗透,并且,至今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实而又持之以恒。

但是,中国白酒走出国门的征途上,却由于营销系统及其职能的缺位,很多企业不仅高空的品牌传播对白酒产品的销售拉动不力,而且,在地面的销售网络也很难有效覆盖目标消费群,分销渠道不畅,致使很多企业的白酒总是“滞留”在华人比较集中的中餐馆、唐人街的百货商店及部分商超等通路。

缺乏卓越的营销执行团队与科学的营销管理。白酒国际化之路的实际营销操盘者必须是专业的国际化人才。人才特别是好的团队是企业营销系统的关键性且最具能动性的块面,他们应该不但具有国际化的知识和视野,而且具备系统专业的白酒营销知识,特别是能理解并很好演绎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开拓国外市场的白酒企业阵营中,鲜有这类复合型人才来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保驾护航。卓越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导致白酒企业对营销国外市场的科学管理成了一纸空谈。

“境外舞剑,意在本土”,令国际化之路越走越窄。部分非一线主流品牌的白酒企业,想在本土高端白酒的市场领地占有一席,但总是破局不力,于是在一片“国际化”的浪潮中,想到了“另辟蹊径”,将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看成是挺进国内高端消费领地的“前奏”。从这个层面讲,这部分企业做国外市场其实是“花钱赚吆喝”。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非理性时期,这一做法曾经相当的有效,因为,即使其在海外市场销量微不足道,但总可以为其做国内市场戴上“国际化品牌”的光环,在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深陷本土市场泥泞的情况下,消费者一般都是用“仰视”的心态来消费和支持这些打进国际市场的“民族品牌”的。但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环境已经相当成熟,消费者更是无比理性,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反思本就是很多学者、舆论关注的焦点,企业“意在本土”的出走难免会落入“国际化”的陷阱,自然很难迎来国外市场销量的“井喷”。

面对未知市场的“蓝海之旅”,国内白酒企业主观能动性缺失。相对国内市场日渐“饱和”的困局,国外市场对国内白酒企业而言确实是一片“蓝海”,这也是很多国内白酒企业力图走出国门的现实动因。但是,作为企业市场创新策略的重要部分,迈向“蓝海”本身就是一次风险极高的未知之旅,未知的前方留给我们的未必都是“奶酪”,稍有不慎,遭遇的可能就是风险和成本的陷阱。特别是对资本实力还尚有不济的中国白酒企业而言,他们一方面因本土市场的争夺内耗过多,现金流并不充裕;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与股权经营滞后,资金链也很脆弱,容易断裂,这使得他们在做国外市场的时候难免会魄力不够、底气不足,缺乏志在必得的胆略,在国外市场的投入上总是有所保留地“试水”,很难在客观上撬动国外市场。

[韩永奇]

有人说,中国的白酒迈出国门难在标准,首先要解决的是要用国际标准酿造;有人说中国的白酒首先要解决含酒精过多的问题,世界上主流的酒水比如英格兰的威士忌、法国的白兰地等都是度数偏低的;还有人说中国的白酒是区域产品,只能在华人区域才能被接受;也有人说,中国的白酒出口难在文化和人才,要文化、人才先行,等等。其实,归纳起来,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异常艰难的原因不外乎为内因和外因。

外在原因:

我国白酒标准是否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决定着其能否迈出国门。能否打入国际市场,标准是一个重要因素。国际上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标准很高,对酒类产品更是十分严格。白酒产品是否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些产品尽管在中国颇有名气,一旦以国际标准来检验就会遭遇很大的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白酒产品的出口。

口感口味是否适应国外消费者。不同的国家对酒精饮料的消费方式不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的酒精饮料。饮酒的生活方式如何与发达国家的现代生活理念相结合,白酒国际化就是要让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接受中国白酒消费者的饮用方式这不是轻易能够办到的。

白酒国际化这个提法本身就是很大很困难的一个题目。即使我们把白酒走出国门看成就是白酒国际化,那也意味着我们究竟要把白酒出口到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每一个国家对其进口的商品都有一定的规定,完全自由化毫无壁垒的国际贸易是不存在的。

内在原因:

中国白酒国内市场混乱。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白酒企业大量的营销资源集中于国内市场,虽然有白酒巨头为白酒国际化做出过努力但效果不明显。很多名酒企业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认为要进军国际市场必先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近来伴随国内高档酒市场的升温,国家对白酒税收的调整,虽然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国内白酒市场的利润仍然十分可观,五粮液的毛利可以达到70%以上。因此白酒企业更愿意将营销资源投入国内市场,特别是投入到中高档白酒和高档酒的开发上。而开发白酒国际市场风险大,现在还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因此白酒企业虽然很早提出白酒国际化的口号,但是真的落实在行动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反向操作国内市场。

白酒进入国际市场存在文化上的障碍和整体品牌形象打造不力。文化是品牌永恒的沃土,没有文化,品牌就大失光彩。品牌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必须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今,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因此,本土白酒企业应积极地发掘和包装民族的酒文化,将其推向世界。五粮液集团喊出“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的口号,显示白酒行业已经有了民族责任这种思想意识。然而,五粮液旗下的火爆酒、老作坊、国玉春、送福液、浏阳河等百余个品牌,却存在定位重复、卖点散乱、形象不齐等欠缺,影响五粮液的整体品牌形象打造。要打造一个世界性的知名品牌,白酒品牌开发必须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用中国博大精深、包容万象的历史文化去锤炼这个民族品牌,展现中国酒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一点,中国白酒企业显然做得不够。

白酒文化知识范文2

要了解什么是良心效应,先要从什么是良心谈起。关于良心最早的论述多见诸于哲学和伦理学领域。一般来说,人有三个方面的存在,分别是物理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而道德存在的终极形式即良心[1]。良心是外部的道德义务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心道德的结果,是基于对义务的认识而形成的道德自律。良心是与义务紧密相连的道德责任心,是一种被人们自觉意识到并隐藏于人内心深处的值得称赞的品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黄有光提出了“良心效应”。核心是指对人们进行社会准则的教育以解决外部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社会准则的内容就是“黄金律”。他认为,任何一件外部性事件的产生都或大或小存在着良心效应,即“良心”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实际上,黄金律和良心效应无非是一种不依赖于政府和市场,而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运用这种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在某种范围内可以发挥作用。人们常常把良心的作用忽略,把良心和软弱混为一谈。另外,却偏重于所谓制度管理,认为它更加理性,更加具体,而且效果的可评估性很大。相对而言,良心是抽象的事物,是难以测量、超乎理性的事物,因此不能归入理性管理的范畴。这种现象也同样在健康白酒文化的传播和实践中表现明显。那么在健康白酒文化传播中我们如何体现良心效应呢?笔者认为要做好四个层面良心效应的体现:个体、企业、公众效应明显的关联行业和政府。

2个体层面良心的体现

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古代的一个例子。唐开元盛世时,长安城有“城南三圣”:诗圣杜甫、酒圣韦续、画圣韦偃。三人聚会,饮酒赋诗作画。韦续中进士后,入蜀为绵竹县令,此时的杜甫在成都涴花溪畔草堂安身。一日杜甫到绵竹去看望韦续,在韦续张罗酒宴不在身边时,韦母托杜甫劝阻韦续不要狂饮伤身,杜甫一一记下,但也深感责重,因为酒对号称酒圣的韦续来说是挚爱之物。即上宴席,二人投壶赌诗酒,杜甫斟满酒后念到:“奉君歌,劝君慎酩酊。”韦续道:“杜兄此言差矣,君诗《饮中八仙客》还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嘛,何况久别重逢,理当尽欢尽醉才行。”接着又斟满双杯道:“满盏劝君休惜醉,愿君千百岁。”杜甫接杯到“拜谢深情兄欲睡,不宜通宵醉。”主宾往来时已晚,杜甫心想,要劝酒圣节酒真难呀!寻思片刻,杜甫回敬韦续道:“二弟一向知酒、擅酒,请问酒何故醉人呢?”韦续道:“酒用稻麦制曲酿成,稻花昼开,麦花夜开,子午相反,故酒能醉人。”杜甫反问道:“醋亦米麦造,缘何醋不醉人?”韦续答道:“酒味新甘,酝酿米麦之精华而成,至纯至阳,故能走以经络而入腠里,饮酒入口,未尝停胃,遍循百脉,是以醉后气息必粗,能饮如你我者多饮也不醉,而醋不醉人因其味酸,属阴性,收敛止蓄,故不能醉人。”韦续这句话说的滴水不漏,杜甫寻思,看来只有我用之所长来启发他了。于是举杯起立,正色道,二弟,您是明理至孝之人,我有一首诗相赠。轻声念到:“圣君恩重龙头选,慈母年高鹤发垂,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成病悔何追。”缓缓几句诗在韦续耳中无异于晴空霹雳,震得他一身冷汗,许久方回过神来,紧紧握住杜甫的手:“良药苦口,语重心长,弟当永志不忘!”自此以后,韦续一改豪饮无度的习惯,非亲朋尊客聚会一概不饮酒,终身没有再喝醉过。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个体层面良心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个体同情心、责任心、宽容心及仁爱之心。饮酒时若有同情心,就会多为对方考虑,劝酒自当适可而止;饮酒时若有责任心,就会把视野放的更高更宽,不仅仅是关注自我家庭的和谐幸福与自身利益的实现,而是注重彼此共赢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不会把对方灌倒作为最终目的,少点排场、少点浪费;饮酒时若有宽容心和仁爱之心,在酒桌上就会少一点猜忌,把喝酒简单化,把整个人际关系简单化。个体层面良心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抵制不良饮酒风气的影响上,而且要客观正确地认识白酒这一民族传统饮品和白酒产业,须知白酒亦有自身的健康文化、情感文化和其它文化价值,能很大的提高国人的民族自豪感。针对目前的饮酒风气,作为个体的消费者要做到“自我理性”、“自醒”和“自觉”,践行“健康饮酒,时尚饮酒”新理念。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对白酒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饮酒理念和饮酒方式,从中国传统酒道中汲取精华,提倡清雅小酌饮酒方式,让人们习惯于“礼终而退”“道无醉人”等酒道精神的践行,为白酒饮用时良心效应的发挥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

3企业层面良心的体现

就企业层面而言,企业当前很多社会数量最多的社会组织,其对文化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面对危机,坦诚,人道主义都可以看作是企业层面良心效应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后,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洋河、汾酒等名企在内的白酒行业为地震捐款总计超过8000万元,成为各大行业中目前捐款的第一大行业。在国家和民众遭遇困难时,白酒行业充分显示出这一优秀民族产业“为国为民”的社会担当和强烈责任感。但很多人也许会问:白酒产业在这些大的灾难面前事件能够如此慷慨解囊,为什么在白酒饮品的研发与创新,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营销,健康饮酒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做的很少或是效果不明显呢?笔者认为,白酒企业目前良心效应的发挥还有一定的局限,这种局限即有消费市场不完善,体制制约,国内国际不利环境、技术不成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与白酒企业自身认识受限有关。众多周知,当前中国白酒在年轻群体中并不受热捧,反而是洋酒和其它代酒引领占据主流;白酒在国际上的消费也远未能突破华人圈;除了茅台等少数企业开始有意识的宣传健康酒文化(“白金酱酒,用小杯喝,更讲究”)外,其它企业主动宣传健康酒文化的很少。不可否认,这是以为在长期以来白酒行业利好不愁销的趋势下企业养成的惰性,使得企业降低了责任意识,缺乏对行业、对消费者主动的关爱。2012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确定50%vol酒鬼酒样品中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而以一个60kg的成年男子来算,每人每天耐受量为0.6mg(0.01mg×60=0.6mg)。这也就意味着,每天喝一kg酒鬼酒的话,就超出人体耐受量0.44mg(1.04mg-0.6mg=0.44mg)。如此大的超标量,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而作为当事企业,酒鬼酒的确有点无辜,因为塑化剂问题是一个科技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认识与发展认识问题,当前国家的各级质检部门、权威机构都没有针对白酒塑化剂给出相关标准及进行检测,而且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也不排除很多人说的纯为资本阴谋的可能),使这个事件迅速升级。当前这个事已告一段落,但从中反映出我们企业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公关手段、能力和出发点仍然存在问题。如针对5000多万问题产品的市场存货,酒鬼酒以“质监局尚无塑化剂含量的具体要求”为原因,拒绝召回。酒鬼酒公司的态度和认识可以经过媒体报道公众解读为:不是人为的就无须承担责任,即使造成了事实上的危害;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没有指标要求的,就无须注意,也无须负责,哪怕是消费者的健康可能还续遭受危害。虽然不完全是酒鬼酒的错,而且这个事也不应该由酒鬼酒一家企业来抗,但媒体别有用心的解读往往会造成公众的误解。故而企业在面对此类情况下,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良心拷问,以做出更科学、恰当的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在更好保护自己的同时获得公众的谅解,度过危机。以上是白酒行业近来受公众关注系列事件中的两件,加上“农残门”、“勾兑门”、虚假广告、健康酒概念模糊,混淆视听等,都不得不让公众拷问白酒企业的良心。我们试想一个接近万亿规模的产业,充斥多家百亿以上规模企业的行业,而且是以销售能够麻醉社会大众的烈性白酒为主,这个行业在这样的规模下,如果为社会提供的仍然是“令人醉的白酒”和“假大空的权势文化和概念文化”,那将意味着一个结果:死亡。白酒企业关于中国白酒的理念和企业的价值使命直接影响到健康酒文化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普及到什么范围、公众践行意识的强弱。具体而言,要求白酒企业反思现状、放眼未来,把被动的良心不安上升到主动的良知体现,践行“诚信、自律、责任、关爱”等品格,以消费者饮酒后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白酒行业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为目标,为中国白酒健康文化的构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上提法看似空洞、简单,但的确是目前白酒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也是最难做到的。举例来说,“诚信、自律、责任、关爱”都暗含着一点,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舍弃眼前的小利,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企业的利益至上,做到这点对很多白酒企业来说有点难,因为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周期等同于企业家的事业周期,企业家只想在自己掌舵企业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成功:最大利润的获得,暂时的放弃往往认为是个人层面的失败,对企业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再如同很多的行业一样,白酒行业规范和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树立责任意识,去探索和国际接轨的规范与标准呢?塑化剂只是一个开始,如果白酒企业不能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只能一次次让某个企业或者整个行业陷入被动的局面,所以说不是那一个企业需要良心发现,而是整个白酒行业都需要真正拷问自己的良心,作出切实的行动,才能够实现整个行业的发展。

4公众效应明显的关联行业层面良心的体现

健康白酒文化的传播不能光靠个体和白酒企业良心效应的发挥,还需要关联行业及公众层面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酒文化传播联系密切及公众效应显著的行业有餐饮业、零售业、新闻媒体、科研院所等。他们也需要被激发出良心效应,担负起健康酒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笔者曾在泸州考察时,路过一家经营韩国烤肉的餐馆,其橱窗上写着:出门在外,太太有交代;少喝酒、多吃菜,外面女人不能爱;中午喝酒不喝醉,因为下午要开会;晚上喝酒不喝倒,免得老婆八方找。虽然有点俗,而且更多的成分是商家标新立异和炒作,但至少公众看到的时候能有一丝的触动,或许能够在畅饮正酣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提醒作用。但真正能够以间接或直接提醒消费者适量饮酒的餐饮店有几家,即使提醒了,消费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又有多少?餐饮业如此,零售业更是不容乐观,很多卖场酒品导购员他们没有意识也不会向消费者传递健康的酒文化,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介绍激发你购买的动机,并变为具体的购买行动。当然从根本来讲,还是企业的营销渠道建设的时候就不重视缺乏必要的“良心”。再看新闻媒体,喜欢看电视的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白酒广告的出镜率着实太高!国内央视的主要频道和地方频道,都不乏白酒广告的身影。而且年份、典范、窖藏、画面之奢华让人眼花缭乱,让普通消费者无从辨别。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中标总额前三均为白酒企业,前十个席位中,白酒企业更是占据半壁江山。以新闻联播后提示收看广告标段为例,中标酒企为4家,它们共斥资17.22亿争抢新闻报时,除茅台、五粮液和汾酒外,剑南春豪掷6.08亿抢到了4个时段,成最大赢家。反思不难得出:我们不是不需要广告,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给人以愉悦、在激发购买欲的同时能给人带来高品质享受的视听作品,而不是让人感到烦乱的虚假宣传。与酒文化酒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现在消费者都相信专家的言论,在主流酒类刊物上我们都可以见到新型功能酒的研发成果、御用文人的夸夸其谈,但结论真的科学与可信吗?我们倡导学术自由、学术争鸣,但当文化的传播没有达到正能量提升的作用时,还是值得反思。现在解酒制品越来越多,市场前景也很好,而且有学者专门对此问题进行综述,但解酒制品值不值得大肆宣扬还是个疑问,笔者的观点是如果解酒制品市场空间广阔,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存在着病态的饮酒文化,这对人们适量饮酒、健康饮酒理念的传播是不利的。以上零星对与酒文化传播联系密切及公众效应显著的行业做了介绍,但严格来说,酒已渗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的行业都很可能涉及到酒文化的传播,而其明显的公众效应决定了其应该慎重,应当有良心意识,配合整个社会健康白酒文化的传播。概括而言,关联行业要发挥良心效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对当前社会期望的健康酒文化有一定的认识;2、在健康酒文化宣传上要有责任心、仁爱之心及耐心;3、恪守自身的职业道德,面对利益能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恶意炒作和诋毁;4、通过健康白酒文化传播促成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社会不良饮酒风气的终会转变的坚定信念。

5结语

白酒文化知识范文3

关键词:中国白酒;酒文化;竞争力;策略;培训

全球化的东西方不再弱趋强而使多样文化同质化,而是尊重彼此差异,各自走向“输出主义”而减少误读。(王岳川)体现西方文化的红酒、烈酒登陆中国,且有消费日多。中国白酒应伴中国文化走出,故先辨东西饮酒文化异同,再施其国际商务之策。

一、东西方饮酒文化简述

(一)中西酒文化源头迥异。古希腊、罗马神话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巴克斯,酒被酒神赐予人,即酒为神造。中国饮酒文化发源无酒神之说,却有“酒神”“酒仙”之词。其历史记载如宋人窦苹《酒谱》记述“其言广博,不可殚举”[1]。酒为人造,传说为仪狄和杜康。

(二)中西酒文化对比。中西酒文化源于各自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有丰富人类的文化内涵,而其文化趣味有别。中国酒文化表现微醺境界的雅兴,“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之趣助诗情增文采,“百岁光阴半为酒,一声事业略为酒”、(陆游)“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韦庄)酒后诗展中国风味,亦活跃饮者的潜意识,增强创作灵感。[2]

(三)中国白酒独特性。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国际其他烈酒迥异。西方烈酒多是液态蒸馏,通过橡木熟成,增加味道的复杂度。我国白酒使用酒曲,是他国烈酒所不备。中国白酒采用独有的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原料及工具同西方亦异。这些特殊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丰富的独特香气和滋味。

二、白酒国际化现状和白酒出口贸易的文化策略

(一)中国白酒出口贸易份额排末。世界四大蒸馏酒种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占绝对主导地位。通过对各产品国际贸易相关数据及RCA指数的测算,选取在国际蒸馏酒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的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及瑞典伏特加作为三类蒸馏酒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参照对我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测定与比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二)中国白酒出口文化策略。文化输出与贸易并行。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大。随着中国元素国际化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增强,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白酒应该借助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寻找中国白酒的国际蓝海市场,缓解和突破国内白酒市场竞争集中度日益激烈的困境。

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酒的故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上所述,几千年来,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为酒已不单作饮品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故而,酒在华夏文明的传播中已不单纯的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 而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

(三)企业整合。要实现白酒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首先,我国白酒产业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即打造优势白酒产业集群、扩大中端市场需求、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破除区域市场分割、构建统一白酒销售市场、挖掘白酒消费文化;其次,建立健全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体系。再者,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化诚信体系。[6]

中国白酒升级以现代化措施,即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革,传统白酒有粗放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精细型发展。科学生产,摆脱作坊,降低粮食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如新法白酒的风味物质得之于技术创新、传统少量调味酒勾兑和生物工程技术。[7]

(四)中国酒文化先行之措于职业培训。酒文化在多元化的21世纪成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一种方式。与英国的WSET(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认证机构合作,进行白酒职业化培训,专设中国酒文化教育基金会项目,编写中国白酒从业人员汉英对照教材。

国外烈酒开拓国际市场的文化推广领先,由各国政府相关部门或协会组织酒庄或酒商或是在当地寻求相关培训机构通过巡游讲座、做活动、课堂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人们认识、了解、品尝、接受、喜欢继而购买他们的烈酒。

中国有几千年酒文化,更应大力为之。所以,一方面力争籍此将中国烈酒板块纳入WSET培训课程,通过世界各地的WSET培训传播中国酒文化;另一方面开设独立的中国烈酒培训认证体系,为广大的中国烈酒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与世界接轨的高水准的知识培训和文化普及,并从而推动中国烈酒文化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加速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三、结语

让世界喜爱中国白酒不仅是商务贸易收益,也是输出中国天人和谐文化的一部分。西方人品味异于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之外的东方使用酒曲发酵而产的意蕴悠长的中国酒,感受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品鉴东方饮酒情调和诗情画意。中国人那种亲邻友邦、以诚待友、政经互惠、文化包容等价值观、精神观念随白酒走进异邦。

参考文献:

[1]周冉,郭旭.论中国文化对酒的辩证认识[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第7期.P46.

[2]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J].2009年第4期.P86.

[3]章家清.中国白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月(中旬刊),P257.

[4]刘杜若.关于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竞争力的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P13.

[5]冯思琪.论同志的传统文化观[J].思想研究,2015年底3期.P79.

白酒文化知识范文4

似乎一夜之间,国内白酒行业风起云涌,局势巨变!

随酒类消费税的变化,白酒行业在新千年到来之初反迎来混乱局势,惟有老牌白酒厂家一旁窃笑,以为洗牌机会来临,自我扩大良机出现。

白马过隙,新千年给人类带来诸如美伊战争、非典事件等重大事件。乱花迷眼之间,白酒业界人士猛然发现白酒市场格局“依旧笑春风”:大品牌、小品牌各得其乐,全国性品牌、地域性品牌各得其所。于是有人叹息中国市场果然巨大,能容纳这诸多品牌并存。如此混乱市场格局实在让人抓破头皮,这大概就是中国市场的特性。

然而,高档白酒细分市场却井然有序。茅台和五粮液两个“大龄霸王”笑看风云,水井坊、国窖1573、酒鬼酒等“新军阀”得陇望蜀,西凤.天长地久、大成名窖等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大家如旧时乡间农民守着那片“自留地”,安心度余生。

殊不知却有一些初生牛犊如舍得酒,不甘堕落如金剑南等卷起江湖狂风暴雨,誓要与前辈们“华山论剑”。更有许多蠢蠢欲动之辈期望瞅准机会也来“风云”一番。于是乎高档白酒市场屡屡上演经典攻防战役,老大哥们也感到自己的尊崇地位受到威胁。 攻略篇

A.茅台

茅台酒的“国酒”美誉充分体现了其高档白酒的地位。以往多年来,茅台酒频繁出现在各高级饭店的盛宴上,或者作为表达自己敬意的礼品,更由于其受到党中央领导的推崇,成为了体现尊贵地位的高档白酒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茅台酒为将自己打造成所有国人都可以喝到的名副其实的“国酒”,进行多档次、多品种的产品战略规划,甚至在啤酒行业“踩上一脚”。其领导人的战略思想不得不令人佩服。但窃以为茅台酒掌门人如此作为恐怕是受到“多元化经营”理论的荼毒。

表面看来,茅台酒丰富和完善了产品线,也创造出了多个利润来源。事实上,茅台酒的作为严重违背了白酒行业的发展走向,甚至可以说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孙子说,超过敌人3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围歼之。茅台酒自问有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实力吗?茅台分散自身实力的作法实在不明智。诚然,除高档白酒市场外,中低档市场一片混乱,但这个混乱指的是少有全国性的中低档名牌白酒。在中国的各个省,乃至深入到地区、县城,几乎都有在当地独领风骚的地方品牌。当茅台酒大刀阔斧的想要整合掉这些小牌子的时候,其强力竞争对手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黄鹊”却正在觊觎茅台酒的高档白酒市场份额。

B.五粮液

五粮液旗下的子品牌数量几可与世界著名品牌“宝洁”、“联合利华”相比了。其延长和丰富产品线的产品战略走在了茅台的前面,也使五粮液在过去十多年超越茅台成为中国白酒第一大品牌。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战略规划是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的。五粮液过去赖以成功的战略成了它现在发展的束缚。在这个关键时刻,五粮液的领导层再次显示了他们睿智的市场前瞻眼光和果敢的管理作风。“瘦身运动”将使五粮液在经历阵痛之后轻装上阵,其浴火重生后所拥有的力量不可限量。五粮液推出的“龙晶玉液”高档酒就是五粮液妄图一统高档白酒市场的明证。

可惜,我看到了这种力量的扭曲:五粮液挟100亿巨资向IT芯片业进军。如果五粮液真的开始运作此事,先不论五粮液此举是否成功,但它对五粮液资本力量的分流却是一定的。如果这个新进的项目仍然使用五粮液品牌,更会造成大众消费者对五粮液品牌认知的模糊!

一个多方竞争的市场就是一个博弈的市场,一个博弈的市场就是此消彼长的市场。毛泽东的经典战争论再次在耳边缭绕: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不可否认,五粮液的战略眼光相当长远,但在其企业转型过程中,就是竞争者趁虚而入的最佳时机。

C.水井坊

全兴酒厂多年来以生产全兴酒在四川地区的中低档白酒领军群雄。后来,终苦心孤诣制造出“发现水井坊”的事件,然后营销出“水井坊”这一享誉国内外的高档白酒品牌。其表现出来的营销手法实在是上佳之作。也让全兴的领导层很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暂时没有再在白酒市场另兴风浪。

D.金剑南

剑南春跟五粮液、茅台一样,都是国内的老牌白酒。只是其一直徘徊在中低档领域里,更始终没走出川酒的怪圈。眼看大家在高档白酒市场里闹腾个不停,终于不甘寂寞,强力推出“金剑南”高档白酒。同时,其以金、银剑南双剑合壁的颇有武侠风范的营销推广手段妄图在白酒市场树立“剑南春”雄风。

金剑南创品牌,银剑南找销量;以《大唐华章》为营销背景,倒着做市场,用广告轰出市场。这样的营销推广的确热闹非凡。但这样的营销手法能使投入和回报能成正比吗?金、银剑南能象茅台、五粮液一样深入人心吗?作为高档定位的金剑南有必要让普通消费者知道吗?再则,“金剑南”和“银剑南”这两个品牌仅一字之差,会不会在大众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混淆?会不会让消费者搞不清楚金、银剑南差别并不大。曾有专业公司做市场调查:当年的爱多VCD和新科VCD在营销推广手法上的雷同,导致80%以上的消费者搞不清楚这两个品牌。

的确,这样的策略在短时间内可以打开市场,提升销量。但过上一段时间,金剑南必然会因为银剑南,被消费者从它们的高档酒的心智阶梯中排除出去。

剑南春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E.酒鬼酒

酒鬼酒可称中国白酒的创新大师。

混合香型的产品品质让其从最基本的产品层面形成其它名酒所不具备的产品个性。高举中国酒文化领导者大旗的它并非空言,其利用以黄永玉大师为代表的文化界的意见领袖,有力影响了文化界的人士,进而以文化界影响商界、政界,成功将酒鬼酒这个品牌树立起来。酒鬼酒的成功不仅是白酒行业内少见的,也是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F.舍得酒

舍得酒也是走文化酒营销路线。但是,舍得酒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过分突出了品牌营造的作用,导致产品与品牌严重脱离。如果舍得酒不改变策略,这将是其兵败江东的伏笔。

G.国窖1573

长期以来,泸州老窖生存在五粮液阴影之下。泸州老窖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一直强调自己比五粮液好,妄图改变消费者的意识。所以,它犯了营销上的一个最根本的常识:不要妄想改变消费者的观点,尤其在竞争对手强大的前提下。这一点,也印证了定位理论中的观点:诉求自己比市场领先者更好,只能收到微弱的功效。泸州老窖片面理解酒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也是其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的原因。

所幸的是,国窖1573的推广没有重蹈覆辙,尽管有抄袭“水井坊”之嫌。应当承认,正是国窖1573的成功让泸州老窖成功摆脱了“川酒”的帽子。

在国窖1573的市场推广上,其深深明白以往的营销模式不适用于国窖1573,必须要大胆创新营销模式,这样也就有了网络销售的尝试。尽管其功效并不明显,但这种营销意识弥足珍贵。 品牌篇

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给予消费者差异不大的感受的时候,品牌营销就是最佳竞争手段。品牌的基础是产品,品牌必须围绕产品品质作服务。

品牌是差异,营造品牌的目的是要让目标消费者在使用此品牌产品时,感受到此品牌产品跟其它品牌产品的不同。也就是说,成功的品牌可以强化产品的USP,产品的USP能为品牌提供强大的说服力。

品牌是沟通,营造品牌的目的是要让消费者在使用此品牌产品时,能够与产品品牌所诉求的信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是说,成功的品牌是人性化的品牌,它可以通过情感上的无形的附加值去触动目标消费者的精神世界里最敏感的那一部分,让消费者记住它,并对它产生好感。

简单的将USP、品牌、定位分开理解是不对的,更不能武断的将其中任一拿出来单独运用。这三者是一个整体,是相辅相承的。有些人认为只要定位清晰,找准目标顾客群,进而影响他们就万事大吉了。

尤其是非必需品性质的产品,消费者在接受到某产品的传播信息,并被该信息打动后,就会产生购买的动机。这个时候的消费者对产品本生并不十分了解,他们只是被产品传播的信息所引导,主观的认为这个产品会带给他们想要的利益,就去尝试。

当被打动的激情消退,消费者就会理性的去认识这个产品本身所包含的品质能够给他们想要的利益,是否适合他们。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如果认为自己的知识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会去听取专家的意见,而且需要了解专家的分析过程。这个阶段的消费者是非常理智的。他们的眼里只有产品,没有品牌。他们总在想:我要对得起我辛苦赚来的钱。

最终,万物归源。消费者在自认为清楚认识了产品本质以后,完全遵循“要符合自己利益”的原则选择放弃,或者继续。

白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竞争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各路诸侯大展拳脚,让我们颇欣赏到几场经典的品牌大战。

A. 茅台

从产品层面,茅台酒在酱香型白酒中无出其右。更因为在特定历史阶段受到了党的领导人的喜爱,掺入了政治的成分奠定了“国酒”的地位。这也是“茅台”这块品牌最引以为傲的品牌内涵。可以说,茅台酒的品牌精髓就是:“国酒”。茅台酒也围绕这个品牌精髓,充分将自己打造得颇具君临天下风范的白酒王者。

大者往往骄傲。当茅台没有接受市场经济意识时,五粮液领先出机。在茅台还没有来得及哀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组合拳,五粮液将自己打造成了中国白酒第一品牌。

这个时候的茅台为了维护自己昔日的尊严,开始四处出机。于是,茅台不断延长和丰富产品线,推出了一系列中、低档酒,挥旗啤酒行业。声称要让所有中国人喝得到茅台。于是,茅台酒的品牌概念模糊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茅台酒在高档酒的地位仍是不可轻视。一旦茅台酒调整战略,其潜力更是不可限量。

B.五粮液

五粮液跟茅台比较相似,都是伴随新中国一起长大的酒业。不过,正因为其曾经长期屈具第二,才使其比五粮液更具“版图扩张”的野心。

从产品层面,五粮液在浓香型白酒的地位就好像茅台之于酱香型白酒一样都是无出其右。这个产品USP为其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其品牌内涵的核心部分。不过,五粮液犯下与茅台同样的战略错误。没有将五粮液营造成一个极具人性化,富有感染力的品牌。提起五粮液和茅台这两个品牌,大众消费者除了立即想到“好酒”这个概念,再不能联想到其它。所以,五粮液和茅台的品牌内涵都是苍白而单调的。其只能算名牌,而非品牌。

C.水井坊

水井坊的成功,就是品牌营造的成功。无论是在产品的包装设计,还是在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水井坊都以“雅文化”为核心,以天下第一坊为产品USP支撑。整个营销推广几乎无懈可击。更由于其恰逢当时国内高档白酒市场选择面小的时机,进而一举成功。

剖析“水井坊”这个品牌,它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水井坊”,也正是这个号称600年历史的酒坊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水井坊”的品质保证,为其高档白酒的定位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这也是水井坊品牌内涵中的核心部分。

尽管是新品牌,但水井坊雅文化的品牌诉求将使其具备长期的生命力。水井坊下一步应该做的,就是将“水井坊”这个概念淡化,以雅文化为品牌核心,用雅文化去打动消费者。在加深消费者心中固有的水井坊品牌印象的同时,与消费者心中的雅文化需求产生共鸣,将其打造成像百事可乐能与年轻人沟通一样的,能和雅文化爱好者共鸣的完美品牌。

D.舍得酒

如果说,舍得酒是成功的。那么,它是品牌的成功,也可以说是翁向东先生的成功。

舍得酒的品牌核心是“舍得是一种大智慧”。为支持这一核心,舍得酒的品牌规划师设计了一系列品牌个性如高雅、尊贵等。从其市场推广中衡量,舍得酒的品牌个性充分树立起来了,其传播的品牌核心也打动了赞同“舍得是一种大智慧”的成功人士。客观来讲,舍得酒的品牌树造运动是国内营销史上不可多得的成功品牌案例。

但是,喝酒能喝出大智慧的感觉吗?舍得酒的产品品质带给消费者的感官刺激可以形容为大智慧?中国人喝酒的历史已经凝聚为一部酒文化,酒文化正是古今喝酒之人将饮酒的感官享受升华成种种抒情畅怀之文字。也就是说,酒文化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成为大众消费者衡量白酒优劣的标准。舍得酒的品牌规划师们,您们喝酒吗?您们有把握到中国酒文化的精髓吗?

产品、品牌、定位,三者是一体的,是互为依靠的。脱离产品性质去营造品牌,可以取悦于目标消费者,但不能换得产品的持久生命力。

E.酒鬼酒

作为文化酒的先驱,酒鬼酒珠玑在前,其成功的品牌树造与水井坊互相辉映,而且,酒鬼酒比水井坊更贴近酒文化的精髓,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鸡蛋里挑骨头。酒鬼酒的品牌个性稍微过火了一点,这限制了酒鬼酒在白酒市场的号召能力。但是,酒鬼酒作为高档白酒长存于市场,毫无疑问。

F.国窖1573

泸州老窖主品牌的支持,“国窖”的产品品质保证,体现“国”的包装设计。这就是国窖1573成功的因素。

国窖1573在品牌树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仍是现在中国许多老牌白酒企业的营销通病:以产品为中心,不重视对消费者的倾听和沟通。国窖1573反复诉求自己的原料选择是多么多么的好,自己的酿造工艺是多么多么的严谨。消费者并不想听这么多,他们只想知道这个产品能带给他们什么感受。长此以往,国窖1573退出市场,指日可待。 后记

白酒行业作为中国的传统工业,承载了传承中国酒文化所不能承受之重。因为传统,使得其市场竞争手段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因为守旧,使得其离大众消费者越来越远,终导致白酒市场的萎缩。

诚然,同为饮料,烈性的白酒难比可乐,难比果汁饮料受年轻人欢迎。也正是这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使得许多白酒企业思量转产转型。但这是白酒的错吗?难道白酒真的有万害而无一利?

且不说,“适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言论屡见媒体。难道酒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醉酒、滥酒?让我引用著名酒文化研究专家程思远先生的研究成果: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 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如果,当某白酒企业将自身品牌与中国传统酒文化完美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就是其大获成功的时候,也会是整个白酒行业重整声威的“第一枪”。

白酒文化知识范文5

中国迷酒

远在上古,中华民族已有非常发达的农业,在农耕生产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祖先便发明了用谷物酿酒,为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酒又称谷物酒,在数千年酿造史中,我国偏重于烈酒类的酿造。中国酒的分类没有外国酒分得细,严格地说,中国酒仅为白酒、黄酒和药酒。除了中国,俄罗斯等国也有白酒的生产工艺,但黄酒在全世界绝对是独一无一的酿造工艺。

[知识窗]

白酒: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

黄酒:我国的黄酒,也称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中国十大名酒:茅台酒(贵州)、五粮液(四川)、剑南春(四川)、古井贡酒(安徽)、泸州老窖(四川)、董酒(贵州)、竹叶青(山西)、绵阳大曲(四川)、汾酒(山西)、洋河大曲(江苏)

日本清酒

据说日本清酒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日本人常说,清酒是上帝的恩赐。1000多年来,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饮料。在大型的宴会上,结婚典礼中,在酒吧间或寻常百姓的餐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成为日本的国粹。

日本清酒虽然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法,但却有别于中国的黄酒。该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苫、涩、辣诸味谐调,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日本清酒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精选的大米要经过磨皮,使大米精白,浸渍时吸收水分快,而且容易蒸熟;发酵时又分成前、后发酵两个阶段;杀菌处理在装瓶前、后各进行一次,以确保酒的保质期……一般来说,日本清酒的酒精含量大约都在14%~16%。可别轻看了这个度数,因为它的“后劲”有超乎想象的强。

[知识窗]

吟酿:吟酿是一种识别级数,根据酒中的“精米步合”来决定,也就是酿酒的米在过程中被磨去的百分比多少。若“精米步合”为40的话,即是米粒被磨去表面的60%,剩下中间40%的“精米”。“吟酿级”需要有60以下的“精米步合”指数,而“大吟酿级”更要50以下的指数才合符标准。

纯米酒:有一些清酒会有“纯米”的字样,也就是酿制过程中,只会有米、水和米曲;没有“纯米”字样的清酒,在酿制中便加入了酒精。纯米酒比一般清酒更浓更重,味道比较酸。

最常见的日本清酒品牌有月桂冠、樱正宗、大关、白鹰、贺茂鹤、白牡丹、千福、日本盛、松竹梅及秀兰等。

爱尔兰啤酒

提起啤酒,不能不说说爱尔兰的啤酒?爱尔兰啤酒比我们平日喝到的较creamy,酒味香醇柔滑,味道甘甜。

爱尔兰都柏林是一个啤酒之乡,酒馆林立,星罗棋布,据说,这个城市竟有1000多家酒馆。《尤利西斯》的作者、“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乔伊斯,在20世纪初曾向都柏林市民提出了这样一个风趣的问题:怎样穿过都柏林而不路经任何一家酒馆?这难题至今都未能破解,因为当地酒馆愈开愈多,就连当年乔伊斯的故居也成了一家生意兴隆的酒馆,这大概是乔伊斯生前也未曾预料的吧。

[知识窗]

爱尔兰Stout(黑啤):色深,麦芽味重,较甜。酒花较多数酒浓,酒精度3%~7.5%,具滋补作用。黑啤酒起源于200多年前的爱尔兰。黑啤酒液呈红褐色,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有明显的麦芽焦香味。注入杯中,泡沫细腻,挂杯持久,口味醇厚,焦香浓烈,若与肉类食品同时食用,还能起到去腻的作用。

Guinness:味道较甘浓,入口creamy,泡泡较多,爱尔兰人很喜欢这款大麦啤酒,他们每天都会饮用1杯,相信这对身体会有益。

Tetley's:另一款爱尔兰啤酒,没有健力士的苦味,属浓味和creamy的啤酒,这是一款很容易就会喝饱的啤酒。Kilkenny:跟以上2款啤酒不一样,Kilkenny味道较淡,而且入口有种清甜的口感,适合女性饮用。

德国啤酒

德国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德国人酷爱喝啤酒,因此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和各式酿制方法,还有专属的节庆和舞蹈。

在德国最着名的啤酒之乡巴伐利亚,啤酒存在的历史几乎和当地的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时代。人们在巴伐利亚北部的库姆巴赫发现了一些有将近3000年历史的盛啤酒容器。

慕尼黑是全球公认的“啤酒之都”,每年秋季都会举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啤酒节十月庆典。采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纷至沓来,涌向慕尼黑,一品“巴伐利亚啤酒”,并亲身体验德国人民欢庆节日的热闹和喜悦。

[知识窗]

世界知名的德国啤酒品牌:贝克,口味实在,就像实在的德国人一样;斯瑞堡,原产于德国的一支知名品牌,在德国当地有很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法国葡萄酒

据说6000年前葡萄酒已成为人类的饮料。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可能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酿造的国家是希腊。

说到葡萄酒,自然跟法国脱不了干系。一般的葡萄酒都有标签,也被称为etiquette,这是用法文标注的,也就是许可证的意思。一般卷标上透露着关于葡萄酒味道、特色等讯息。一般标签上通常会标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产地或酒园名命名)、生产国或生产地、庄园地名称、生产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浓度等。

以法文来标示葡萄酒这么重要的部分,可见法国对葡萄酒的贡献有多大。一说起波尔多,就更是耳熟能详的葡萄酒生产地与著名的葡萄酒品牌。

[知识窗]

葡萄酒的好坏是以当年葡萄收成时质量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法国葡萄酒1996年和2000年的都比较著名,而1982年的更是极品中的极品。红葡萄酒一般可以储存超过30年,而白葡萄酒通常只可储存10~15年。

法国红酒,因为沿用传统的酿酒方法及独有秘方,加上酿酒年期长,所以人口酒味呈不同层次,而酒质也会偏醇厚。

品酒步骤:1.观――将酒倒在高脚杯中,握着杯脚,看其色泽。2.闻――轻摇酒杯让香气释放出来,闻其散发的香味。3.品――啜饮一小口,让酒在舌尖溶动,感觉其味道及酸甜度。

Corton-Charlemagne 白葡萄酒与香贝丹Chambertin红葡萄酒是法国历史上最出名的酒。

俄罗斯伏特加

伏特加又名俄得克,最早出现于俄国,其名称来源于俄语“伏达”,是俄罗斯具有代表性的烈性酒,是俄语“水”一词的延伸。它主要以土豆、玉米为原料,经过蒸馏再加8小时的过滤,使原酒的酒液与活性炭充分接触而成,酒液无色透明,口味纯正,酒精度多为34~40度。

俄罗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麦为原料,以后逐渐改用含淀粉的马铃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馏原酒并无特殊之处,只是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使精馏液与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触而净化,便得到非常纯净的伏特加。俄罗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几乎没有其他香味,口味凶烈,劲大冲鼻,火一般地刺激。

[知识窗]

伏特加无色无味,没有明显的特性,但很提神。由于酒中所含杂质极少,口感纯净,并且可以以任何浓度与其他饮料混合饮用,所以经常用于做鸡尾酒的基酒。

俄罗斯著名的伏特加品牌有:波士伏特加(Bolskaya)、苏联红牌(Stolichnaya)、苏联绿牌(MosroVskaya)、柠檬那亚(Limonnaya);斯大卡(Starka)、朱波罗夫卡(Zubrovka)、俄国卡亚(Kusskaya)、哥丽尔卡(Gorilka)。

标准用量为每位客人42毫升,用利口杯或用古典杯服侍,可作佐餐酒或餐后酒。纯饮时,备一杯凉水,以常温服侍,快饮(干杯)是其主要饮用方式。许多人喜欢冰镇后干饮,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成一股火焰般的清热。

加拿大冰酒

在国内,听到“冰酒”这个词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冰酒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了。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许多酒庄还广泛流传着一个冰酒诞生的传说,大约200年前的一个深秋时节,酒庄主人外出,没能及时回来,挂在枝头的成熟葡萄错过了采摘时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袭击。庄园主人不得已,尝试用已被冻成冰的葡萄酿酒,却发现酿出的酒风味独特,芬芳异常,从此发现了冰酒的酿制方法,并传承至今。

经过20 0多年的发展,冰酒已经成为酒中极品,除了传统冰酒产地德国和奥地利以外,一些新的产地也纷纷成为冰酒的新兴产区,如美国和加拿大。特别是加拿大,拥有生产冰酒的绝佳气候条件,如今加拿大安大略省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冰酒产区。

一般说来,冰酒指的是用采摘时已经冻硬的葡萄酿造的甜白葡萄酒。但在加拿大和德国,冰酒强调的是自然冰冻。真正的加拿大冰酒都必须符合VQA(酒商质量联盟)的规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定是:冰酒必须采用天然方法生产,绝不允许人工冷冻。这就使得冰酒的酿造变得极其困难――葡萄必须得到妥善保护以防剧烈的温度变化;而且,由于酿造冰酒的葡萄是留在葡萄树上的最后一批葡萄,人们还要想法防止鸟兽来偷食葡萄。

[知识窗]

雪诗尼冰酒购买后即可享受,也能贮藏5~8年,同其他葡萄酒贮藏方式一样,冰酒在阴凉、恒温下贮藏,不宜振动。

恰当的葡萄采收时间对冰酒来说至关重要。最理想的采摘温度应该是-10℃~-13℃,因为葡萄在这个温度可以获得最理想的糖度和风味。采收时,必须用手工小心仔细地采摘。这时的葡萄产量极低,往往一整棵葡萄树也仅能生产一瓶冰酒,这也是冰酒为什么如此昂贵的原因。

小贴士

其他洋酒知多点:

威士忌(Whisky)

“威士忌”一词出自爱尔兰方言,意为“生命之水”。威士忌以粮食谷物为主要原料,用大麦芽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液态发酵法经蒸馏获得原酒后,再盛于橡木桶内贮藏数年而成(普通品贮藏期约3年,上等品贮藏期在7年以上)。饮用时一些人喜欢加苏打水,还可将其与柠檬水、汽水混合饮用,一般使用古典杯斟酒,斟1/3杯满。

代表品牌:尊尼获加、芝华士、格兰(Grant's)、格兰菲迪(Glenfiddich)、皇家敬礼(Chivas Regal Royal Salute)

白兰地(Brandy)

世界著名佳酿白兰地,原产于荷兰。由发酵的生果取出原汁酿制而成,蒸馏时酒精度不能超过85%,一般要达到成熟的白兰地,必须要在橡木桶里储存2年以上。白兰地酿制过程中贮藏期越长其品质越好,一般有五角星来表示老熟程度,每颗星代表5年,当今被誉为洋酒王的法国“人头马路易十三”在白兰地酒中最负盛名。

代表品牌:雅文邑(ARMAGNAC)、人头马、马爹利

金酒(Gin)

又称松子酒,起源于荷兰,是国际著名蒸馏酒之一。它的名称是从荷兰语中嬗变而来,意为“桧属植物”以麦芽和裸麦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再蒸馏三次而成的谷物酒。现有荷兰麦芽式金酒和英美式干型金酒两种。

代表品牌:波尔斯(Bols)、汉斯(Henkes)、哥顿金酒(Gordon's)、将军金酒(beefeater)

朗姆酒(Rum)

它以甘蔗汁或制糖后的副产品中的废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然后放于橡木桶中陈酿,最后与香料兑制而成。其酒液透明,呈淡黄色,有独特的香味,入口有刺激感,酒精度为40度左右,分甜和不甜两种。

代表品牌:百加地/白朗姆酒/(Bacardi)、麦耶/黑朗姆酒/(Myers's)、摩根船长/金色、白色、黑色朗姆酒/(Captain Morgon)

德吉拉酒(Teguila)

经过发酵的龙舌兰汁和无刺仙人掌压榨成汁,蒸馏而成。

代表品牌:德基拉安乔(Tequila Anejo)、欧雷(Ole)、玛利亚西(Mariachi)

香槟(Champagne)

白酒文化知识范文6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工作,现担任青岛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省白酒专家组成员(付组长),胶南市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工程系列)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现将任职以来的业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刻苦钻研勾兑技术,不断提高品评勾兑水平。

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关键工序,它对于成品酒的感官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入手,认真积累生产中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产品勾兑水平,在勾兑工作上力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1、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全国白酒技术研讨会及评酒学习班,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广泛与专家及同行交流经验,切磋技艺,使自己的品评勾兑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发表了高频电子技术在白酒勾兑设计中的应用等多篇论文。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深入车间、班组及酒库进行实践,具备了较高的品评勾兑技术。

2、强化勾兑技术,不断改进勾兑工艺。几年来,为确保成品酒的质量,提高琅琊台酒的优级品率,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中,优选琅琊台最佳配方,使研制开发的系列琅琊台酒先后被评为市优、省优、部优产品,连续多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名牌”称号,被评为山东名牌、山东省十大品牌之一,并被推荐为中国名牌评审,05年获全国优秀产品奖。

3、成功的将色谱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勾兑相结合,从设计产品的骨架成分入手,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精心确定酒中各种微量成份的比例关系,使产品勾兑方案更精密,更准确,产品质量更稳定。自2000年以来,连续五年被山东省一轻厅评为优秀产品,省质量监督检验所推荐产品。

二、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产品的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我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职能,从提高质检队伍的业务素质入手,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健全质量检测体系。

2、完善质检手段,改进检测方法,不断加强检测工作的硬件建设。整合公司分散的技术力量,将质检处、白酒、果酒、生化研究所集中到技术中心办公楼,使资源、设备、知识互补共享,购置了原子吸收等检测试验设备,改善了研发实验条件,增强了公司的检测能力及技术水平。

3、进一步健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贯彻ISO9001,ISO14000质量环境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主持建立了以公司、车间(科室)、班组“三位一体”的质量检测与监控体系,使公司的质量检测工作日趋完美。

三、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基础酒质量。

自任职以来,我不断制订和完善了各项工艺及操作规程,为组织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科学制订生产工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先进设备及生产方法的应用,使原有生产工艺已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后主持制订了《低度白酒生产工艺》等工艺技术文件,为及时组织指导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2、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粮酒生产窖池夏季掉排是酒类生产厂家公认的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尝试,提出了特曲酒夏季压排的工艺改革措施,杜绝了夏季掉排现象。不但窖泥老化程度大大降低,而且窖池换泥频率由1次/年降为1次/3年,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40余万元。为提高基础酒的质量,我深入粮食酒车间班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总结制定了量质摘酒操作标准,并指导班组分级摘酒,然后再经公司评酒员品评后分级贮存,基础酒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四、加快新产品研制开发步伐,丰富琅琊台系列酒品种。

3、根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开发了苹果酒、苹果醋等几十个产品。研制开发的苹果醋饮料2004年获青岛市及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同年获青岛市优秀新产品奖。开发的衣康酸二甲酯在获山东省轻工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同时,被国家科技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衣康酸酐、缓蚀阻垢剂被青岛市科技局评为高新技术产品。

五、抓好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多年从事技术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搞好技术的改革创新,特别是走高科技路线,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自任职以来,一直把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主动承担科技攻关责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开展白酒净化介质的再生实验。粮酒净化介质不仅使用寿命较短,且有较强的吸附性,使粮酒的部分香味成份被吸附掉。我通过净化介质的再生试验,研究开发了净化与过滤相结合的技术,不仅处理量由180吨增加到300多吨,吨酒处理成本由17元/吨降至8.4元/吨,其寿命延长提高了80%以上,并且将老化介质所吸附的香味成份提取应用到低档白酒中,使低档白酒香味增强,勾兑成本从148元/吨降至96.8元/吨,年为企业节约40多万元。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3、针对老窖泥易老化的现象,推广应用了己酸菌液养护窖池的办法,在菌种的选择、配方的调整、培养等过程进行了多次的试验改进,有效防止了窖泥的退化。

4、推广使用酯化液生产大曲酒。充分利用尾水、黄水的优异成分酯化生成浓香型的主体香气成分,来提高产品质量,在生产酯化液时改进配方,提高酯化温度,延长酯化时间,并调整了酯化液的使用量,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5、积极研究新工艺、新技术。在对日本烧酒生产工艺及菌种不了解的情况下,仅靠日本样品酒的口感品尝,对其生产、蒸馏方式及菌种的培养优选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现生产工艺基本确定,准备批量生产。

六、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了公司的标准化水平。

从提高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入手,制定了《果酒、果醋》、《超低度琅琊台白酒》、《衣康酸系列产品》等十几个企业标准,并建立了产品标准三级审查制度。

同时根据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内审计划,组织评审,及时修改相关文件,建立健全了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了质量、环境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2005年琅琊台集团公司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企业试点单位。目前正带领公司积极创建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示范企业。

七、积极投身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