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教育途径思考

信息检索教育途径思考

本文作者:吴权喜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

科学文化素质,它是指个体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现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能和能力(具备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仅乐于学习,而且形成会学习,具有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信息检索课程教育,授予“鱼”与“渔”,使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努力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使二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5]在着眼于基本素质的整体培养和发展,立足于更加综合、多元、全面的教育因素的同时注重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我国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了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强调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个性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个性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实施主体性教育,开展个别化教学。通过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差别化引导,促使个性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并举。

图书馆信息检索课是获取和培养全面的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使信息检索课程教育从辅助性、零重视到普遍性、基础刚性需求地位的转变;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自主、教师为辅的教学互动的模式的转变;从枯燥的技术技能教学向多元的教学内容转变;力争使接受教育者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态度的转变。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素质、遗传、兴趣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所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而引导受教育者的兴趣、激发学习和创造热情,从而充分发挥各自潜在能力与特长。

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它是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在信息检索课程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技术和方法,同时要带着兴趣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受课者具备在自己相关领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敏锐的信息嗅觉的能力和信心,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种:一种为创造性劳动,一种为重复性劳动。在21世纪,我们置身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是创造性的竞争。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以及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检索课程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性强,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的体系,创新是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特征。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确立,要充分注重对受教育者兴趣的引导,通过对外部信息的感知和判断,形成内化的创造力。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和对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信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事物,这就要求信息检索课程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教研改革、拓展。如通过举行信息检索课程的学术、教研交流活动来促使教师的经验总结,拓展视野,同时帮助他们及时掌握当今前沿的技术革新和多元的市场变化需求,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修改。同时也需要任课教师不断自我总结,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视为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任务。达到具有敏锐的信息嗅觉、具有对新事物及其发展方向判断的能力,进而使专业素质不落后,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进一步解决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问题。

未来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社会发展速度取决于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程度,因此,全民信息素质在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素质教育,将强有力的提高全民的信息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信息素养教育不是一种固有的、刚性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中依据地域的差异所实施的方法和途径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结合自身特点,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强、锐意进取、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