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书范例

策划书

策划书范文1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

1引言

在地质工程的测量工作中,精确的测量工具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测绘工作中存在重要数据准确度不高的情况,影响了工程设计的顺利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地质信息,为相关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地质工程需要加强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弥补传统作业的不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2.1测量精确度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之一是测量的精确度高,和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获得的数据的误差非常小。在距离300m内,测量地物点的误差约为2mm,地形点的高差约为8mm。测量后获得的数据会以电子的形式进行传输、储存和处理。在这一过程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精度性[1]。

2.2测量实现自动化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等形成的一项技术,这就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在实际的应用中,测绘人员进行简单操作,下达指令,数字化测绘技术便会自动获取各项数据,并自动传输、储存,同时还会自动计算和分析这些数据,根据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自动识别和匹配相应的图片、符号和颜色。测量实现自动化,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也能很好地控制工作误差,提高测绘的准确性[2]。

2.3成图精确性高

和传统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成图效果明显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在传统工作中采取传统测绘技术获得各项数据后,还需要进行手工计算、展点、绘图等一系列外业工作,不仅存在一定误差,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过程十分烦琐,成图的精确性不高。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自动处理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然后输入软件中自动绘图,能够缩减测绘人员外业工作的时间,同时提高成图的精确性[3]。

2.4全面满足用户需求

数字化测量技术不仅能够提供自动化测量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能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图像数字处理等多种服务,满足了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多方面需求。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可获得自己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为工程提供全面服务。

3地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3.1等高线处理问题

在开展测绘工作时测量人员主要是根据野外实地采集的地貌点高程运用计算获得的距离作为等高线,然后根据测量出的高程值绘制曲线,运用不同方法生成等高线。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需的地貌点不能全部采用等高线内插,需要采取人工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人工干预处理不当,等高线不精确,那么数字地形图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4-6]。

3.2采集信息不全面

采集野外的各项信息时,面临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一些技术会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获得的数据信息并不全面。如果在地形变化位置标出的地形点不全,获得的信息不全,会导致绘制图像失真,无法反映真实的地形地貌情况。

4地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4.1GPS技术的运用

GPS技术是地质工程测量中常用到的一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项目工程中应用GPS技术,主要有静态定位与动态测放两种。静态定位主要是通过反复接收卫星信号观测某个位置的三维坐标,从而完成测绘。而动态测放是利用卫星系统建立控制参数,实地放样已知三维坐标点。两种形式的结合应用,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为地质工程测绘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7]。第一,开展GPS点控制网的设计工作,按照地质工程每一标段的实际线路情况来建设GPS控制网。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5~10km的间隔为最佳距离,以此合理设置GPS的通视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高测绘人员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控制GPS的选点位置。根据GPS点将路段分割为若干段分别开展测量工作,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信息。第二,使用GPS的静态定位功能。充分发挥GPS的静态定位功能,可为工程项目设计设计提供正确的导线点,确保导线点坐标的精确程度。控制点应该选在四周较开阔,利于接收卫星信号的地方,整个项目区内移动信号必须稳定。第三,使用动态测量功能。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动态测量功能,科学布置不同等级线路的平面控制网络,高效完成各方面的测放工作。在地质工程正式施工时,也可以使用这一功能做好前期的施工放样工作。为了确保施工放样的实时性,还可以建设永久性基站,这一基站不会受到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第四,在植被茂密地区应用GPS技术。地质工程修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尤其是一些植被茂密的地区,会受到高大树木的遮挡,增加了测绘的工作难度。这一类区域使用传统测绘方法,难度大,无法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可使用GPS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和测量。提前确定好地点,合理设置GPS控制点,对确定的控制点进行通视加密,在两个相邻的控制点范围内开展放线测量工作。通过这一操作获得更为精确的信息,提高测绘工作效率。

4.2RTK技术的运用

RTK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它是数据传输技术和GPS技术结合组成的系统。将其应用于地质工程的测量工作中,能够根据GPS定位获得各项数据,形成相位差分观测值,优化定位点的三维坐标。在正式测量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合理设置基准站,一般将基准站设置在已知的点位上,方便操作,然后开展调试工作,确认基准站启动无误后才可投入使用。在实际作业中,首先,要设置好参数。将实际控制点的数据输入手簿中,通过计算获得参数,然后将控制点分布在测区。其次,要开展GPS数据的采集工作。主要的测量方法是根据RTK手簿中的公路纬地文件,放样各个路线的中桩,将测量所得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再次,在进行纵断面放样时,需要输入放样的数据,生成放样点文件,随时到现场进行放样。进行横断面放样时,要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将数据输入软件中,采取和纵断面同样的方法进行放样。最后,为防止数据丢失,当天采集的数据应当尽快导入电脑中生成表格文件,为后续的权属界线、地类图斑的调查测量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3遥感技术的运用

遥感技术在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地表呈各类地理电磁波的信息,然后收集这些信息进行扫描传输处理,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测控和识别,因此,在地质测量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质工程测量中涉及了许多复杂的地形,包含了森林、田地、村庄及各类建筑等,因此,可以使用遥感技术开展远距离的测量和识别工作,能够获得具有较强现实性的照片,实现数字化成图,成图周期短。常应用到的技术有卫星遥感技术和航空卫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扫描范围广,但图像的分辨率低,航空卫星技术获得的地理信息具有针对性,通过两种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信息。

4.4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基础地理信息库,可以应用于交通规划、国防规划等一系列领域中。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完整收集、整理、储存地理信息,同时还具备运算分析、描述等一系列功能。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地质工程信息时,不需要开展实际的测量工作,而是通过计算机建立地貌地表物体的信息模型数据库。这种技术不需要开展野外人工测量,精确度更高。此外,该技术还包含了数据转换处理、空间系统分析、虚拟现实应及应用等多项功能。地质工程测量人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筛选信息,选出最合理的信息,避免不相关信息的干扰。将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技术相结合,如遥感技术,实现功能统一,开展远距离定位勘测,确保信息的精确性,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

4.5原图数字化技术

原图数字化技术可以分为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使用该项技术获得的原图比例和尺寸,能够满足国家的规定要求,因此,它在测量精确度、高效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矢量化扫描技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工作效率比较高。但该项技术在进行数字化处理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也存在原图精确性下降的问题,因此,一般是作为应急措施来使用。在实际的应用工作中,可根据地质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原图数字化技术,对已有的地形图进行整理利用,然后利用扫描设备和计算机等完成作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测量结果。手扶跟踪数字化录入设备的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具有精确度高的特点,在测量工作中也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测量原图完成后,可开展数字化的处理工作,将它与其他技术相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控制测量精度和效率,满足制图的标准要求。例如,可以和多级影像金字塔匹配计算,确保测量图片连接点的均匀分布,满足工程的各项需求。

5结语

策划书范文2

关键词:数字制图技术;工程勘察;应用程序

数字测量和制图技术基于数字制图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减少现场研究的时间,降低工作的复杂性,还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它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中出现错误操作的概率,并提高测量效率。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数字地图技术相比传统地图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它属于中国地形图最先进的测量技术,前景良好。数字地图可以显著提高现场调查的准确性,而高精度的调查手段和调查工具则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调查结果。

1.1高精度测量

数字化测量学和制图技术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大地测量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精度很高,测量准确,可以通过精确的数字反映出来,在地形和制图精度方面实现了飞跃,完全满足了制图需求,并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使用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制图的质量。这项技术可以满足高达300m的精确要求,在测量工作中,使用电子快速测试设备(全站仪)可能会导致测量点不正确,但差异不大。通常,精度可以保证在3mm以内。因为数字数据更加复杂,无论是输入数据还是输出数据,都可以使用计算机填写,在生成最终报告之前,可以保证不会丢失任何数据,对确切数据的要求得到了保证。先进的测量设备可以收录不同类型的多种测量数据,还可以确保电子测量中各种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计算机可自行执行各种转换,程序转换后可以自动生成最终所需的各种图形,以确保地形图的准确性。传统工程勘测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在许多转换中都会出错,但数字化测绘可以保证质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并确保现场测量的准确性[1]。

1.2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数字化测绘技术使工程勘测中的自动测量成为可能,特别是它的高度自动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该技术可以将信息自动集成到信息布局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地形和地图信息的收集量与定位效率。②数字测绘技术可以自动处理数据。使用这项技术,可以确定测量目标,并根据具体的测量数据执行详细的计算。③该技术的自动化还体现在其高水平的智能控制上,它可以科学地管理各种数据信息。

1.3大比例航空摄影测量

在全面采集数据后,便可以观察检测到的实际物体。参考当前对地形地图调整的计算,外行人也可以进行测量和地图绘制,而专业人员更喜欢使用现代方式进行测量和地图绘制。要执行某些操作,首先要在系统中打开应用程序,打开要插入的数据文件,然后选择并设置bitmap命令的参数。此时,系统将打开图像数据文件,选择插入点,合理设置比例,并完成元素的旋转项设置。应注意角度和系统配置,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配置并集成两个方式,以便在图像地图上显示。字体大小可以稍后进行调整,并在景观设计时进行编辑。例如,在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和陡峭的沟壑等地形上开展适当的大地测量和制图工作时,大型航空摄影可以用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工作地点,在对工作地点的地形和地图进行分析之后,大胆使用新的设计技术,对勘测设计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技术分析。最重要的是,航空摄影的先进技术已得到改进,所得到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逼真的地形特征。无论是图像的色彩设计还是显示,最终都可以得到实现。使用计算机编辑软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并组合颜色,最后生成数字地形图。根据现有案例情况,在地籍更新调查后,使用大型航空摄影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4GIS信息源应用

随着相关技术的改进,GIS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实际应用中,数字测绘技术不仅可以为GIS提供必要的输入数据,还可以在制图过程中更好地满足GIS数据库中的信息要求。在发展数字地图技术的过程中,数字地图技术和GIS技术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大规模收集空间数据时(如城市规划),可以使用数字地图库为GIS技术提供数据源等。

2关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数字图像处理

处理原始图形的成本很高。对于成本较低的建设项目,初期图纸较难处理,因为项目的经济成本较低会影响项目的整体建设过程。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并节省投资成本,一些建筑项目将通过使用数字地图和大地测量技术,以数字方式达到处理原始工程图的效果,确保加工质量,控制建筑成本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最终的成图效果更好,可以在设备上扫描和处理数字地图,以尽快满足建筑需求。为了增强处理效果,必须使用数字设备对原始图像进行技术转换和扫描,以实现矢量化处理,并且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提高扫描精度。但是,扫描的矢量化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出现问题。通常,在处理过程中只能显示底图,而其他表面细节则不太容易清晰显示。因此,矢量化扫描只需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为了保证扫描的质量,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技术来有效提高数字卡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可以通过对功能信息进行数字化来实现,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数字检测的准确性。数字化功能还可以在处理原始图像时执行野外测量点的测量,野外测量技术可以补充和还原数字,以确保地图的完整性。在制图过程中,必须将各种信息的使用收录进行数字化处理,做好数据挖掘和分层存储,确保数据管理科学化进行处理。在绘图时,要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搜索和不断迭代,以确保数据及时更新。

2.2数字化地形处理

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数字地形处理,这种测量方法能够解决各种测量任务。一般而言,以下两种仪器主要用于数字地面勘测:RTK设备和全站仪。首先,技术人员可以使用RTK在空旷地区全面收集数据,并可以收集微弱的信号,遮挡严重的建筑物也可以完整收录在内。之后,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全站仪来验证RTK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常,数字地面勘测既需要RTK站,也需要全站仪。每种测量和制图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征,可以相互补充,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工程测量效果[2]。

2.3勘探应用

在现代工程和地质研究中,RTK技术的使用非常普遍,并且在促进地图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工程地质研究中,可以将差分技术和GPS技术结合起来,以获得准确的地形和地图信息。同时,将相位差用于数值观测,并使用三维坐标来优化地形图和地图信息数据,从而确保地质工程的高质量绘制。将数字测绘和大地测量技术应用到工程和地质研究中,可以体现出高精度和便利性的优势,并确保大地测量工作的有效实施[3]。

2.4制图技术的应用

数字制图和大地测量技术可以使用适当的建模软件,确保各种测量数据满足建筑要求。该技术还可以使用自动控制技术生成数据和图形,然后将它们传输到计算机。该系统不仅可以在分析过程中提供清晰直观的数据模型,还可以提高工程测量效率。数字地图技术使专业人员可以分析和归类工程勘测期间发生的现象,从而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3工程勘测中使用数字勘测和绘图的必要因素

时代在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有效且新颖的技术,可以方便工程勘测相关的专业人士更好地工作。使用数字勘测和制图,不仅可以在工程勘测中提供最佳的开发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工程勘测的质量。这项工作是现代数字技术应用的专业代表。当使用与数字拍摄和制图有关的工具时,如全站仪、经纬仪等,技术特征和数字化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工程勘察,其快速的发展也可以为整个建筑业带来新的活力。在工程测量中使用数字测量和制图可以完成人们无法执行的大多数工程测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甚至降低测量错误发生的可能性。用于工程测量的专业机器不需要像人一样休息,这会极大地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人们不能忽视对工程勘测使用数字地图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数字勘测和制图技术的重要性。

4结语

数字测绘技术是一种新型测绘技术。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还便于有关图像的信息收集,这有助于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从而降低人员成本。在地质勘探中,要对原始地形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使用工程勘测、地形和数字地面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形勘测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黎立庭.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11,113.

[2]施建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20(02):96-97.

策划书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实现了应用转化,在实践中体现了良好的效果。数字化技术是一种新的测绘手段,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下的一项技术成果,在工程测量中起到了较好效果。随着数字化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工程测量上全面体现了应用价值,目前看,工程测量方面的数字化应用非常普遍,保证了工程测量的精准性。工程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不断延伸,服务各个领域,技术具备良好的优势,使测量数据更加精确,数字技术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实时、智能和自动,能够实现良好的收集和分析目标。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特别是GIS技术、GPS技术等的融合,极大的提高了数字化能力,使现代工程测量水平明显提升。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1.1测图精度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自身的优势特点,在工程测量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测图精度较高,通过精确的数字体现,使地图测绘精度产生了飞跃,全面满足了制图需求,保证了建设的安全与稳定。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有效使用,全面提高了工程制图质量,数字化技术能够在距离300m以内图形距离内达到精确的要求,测量工作中,应用电子速测仪(全站仪)装置可以使测定点误差变小,一般情况下能够保证在3mm以内的精准度,数字化生成的各类数据较为复杂,不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直到最后的报告生成,数据不会有一点的损失,保证了数据的精确要求,先进的测量装置能够全面完成高差、垂直、水平角、间隔等多个丈量数据,使各种数据在电子化测量中保证精确度,计算机实现各种换算、程序等的转化处理,能够最后自动生成所要的各种图形,保证测绘图质量。传统工程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在多次转化中,容易出现误差,而电子化格式则保证了质量,避免了展点型误差、视距型误差等问题,确保了外业测量精度。

1.2自动化水平高

数字化测绘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主要是依靠了计算机技术支撑,保证了数字的精确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测量技术越来越精准,满足了各种制图要求。在各类工程测量工作中,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获取、整合、分析,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使图示符号选择和识别等更加自动化。传统手绘地形图无法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而数字化生成的图表,则体现了图形的美观性、规范性和精确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避免人为干扰,降低数据的损耗,保证了数据的精度,错误率明显下降。

1.3图形属性信息丰富

工程测量对数据的要求非常高,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保证了图形的多样性,使绘制出的地形图更加实用,其坐标更为精确,各种图形的应用,使不同地点属性信息更加丰富,对测绘点各编码信息的相互连接,使成图更加快速,满足了不同工程对图表的需要。数字化的应用,在成图操作时,也能够极大的对系统数据库测量符号进行选择,对不同的地点进行识别性标注,图形应用更加合理科学,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够对数据库中各种图式符号进行调取和编码,地形图的实用性更强。

1.4GIS信息源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技术漏洞得到修复,保证了计算机的安全和数字的精度。GIS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保证了制图质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但GIS提供所需要的源数据,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建图中GIS数据库信息的调取。目前看,数字化测绘技术所得到的数据还不能和GIS所获取的数据产生直接连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与GIS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数据的对接,使数字测量技术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对于比例尺大的空间数据获取和搜集,如城市规划、大型建筑等方面,就可以通过数字化测绘为GIS技术提供数据源,保证了数据的有效对接。

1.5方便图形编辑

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的图形编辑效果,在制图方面可采取分层堆放的形式,使图形应用更加灵活,保证了图面负载量的丰富性,图形叠放不受限制,使制图过程中,能够全面发掘数据图形的价值和潜力,确保了图形的应用效果,大大改变了传统测绘技术应用图形单一的问题,在地面房屋改建、扩建工程建设中,当地籍变更时,在计算机上只需要输入相关信息,就能达到快速修复的目标,图形数据编辑更加高效、方便。

2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

2.1原图数字化处理

原图处理成本大,对于投资较少的建设项目来说,原图处理难度较高,工程经济成本限制不便于及时处理,影响了工程建设进程。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节省投资成本,一些建设单位就会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原图处理效果,保证了处理的质量,控制了施工成本,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原图处理效果更好,数字地图扫描到设备就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高效快速的处理,满足建设需要。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就需要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技术转换,对原图进行扫描,实现矢量化处理,扫描精确性提升,不受人为的干扰。但是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扫描矢量化也不是万能的,一般在处理时只能显示白纸图,而地表的其他细节部分则不容易清楚显示,所以说,利用扫描矢量化时,只能在工程紧急时使用,为了全面保证扫描的质量,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技术来有效提高数字地图检测精度,可以利用地物信息数字化方式来完成,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字化检测精确性。数字化功能也能够实现外业测点在原图处理方面的应用,外业测点技术可以对数字进行补充修复,保证了地图的完整性。外业测点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传统制图效果,使制图的效率整体提升,通过外业测点,能够对现有资料完善和补充,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地图控制点中的地形信息数量庞大,任何一个点位的信息都影响到地图的精度,只有全面处理好各种信息,才能保证地图的精度要求。特别是在复杂地形面前,信息量非常多,所涵盖的信息面较广,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存储难度可想而故,而在制图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使用就需要通过数字化方式,做好数据的提取、存储的分层等,保证了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制图过程中,对于属性相同的信息,可以实现查找与叠加,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更新,建立线型符号库可以使颜色和形状更加完善,应用效果更好。

2.2地面数字测图

在工程测量操作中,地面数字测图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对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满足各种工程需要,其测量的精度较高,不受比例尺限制。地面数字测图应用数字化,能够大大提升数字的处理能力,直接利用数字图对各类数据进行广泛的收集、复制、整合,保证了数字图的精度,数字测图和传统地面测绘相结合,保证了点位的严谨,避免出现误差。

2.3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全新的技术形态,通过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处理,建立起更加统一的坐标系,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化储存方式,大大增加了储存数量,方便了各类信息的结合。数字地球在地学和信息学等方面应用较普遍,在数字化测绘操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4航测数字成图

航测数字成图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先建立地面模型,然后再通过航空摄像的形式,获取相关的地籍数字信息,通过软件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的地图。航测数字成图通过航空拍摄获取制图相关的影像,特别是在大面积区域测绘上,航测效果更加明显,通过数字化处理,在短时间就能够成图,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航空俯瞰能够更加直接的获取真实信息,成本低廉、不受天气影响,航测数字地图是未来数字测绘的主要方向。

2.5地籍测量

城市化发展,需要依靠地籍图来进行规划建设,地籍测绘越来越重要。地籍测量需要对区域内的土地面积、属性、经济价值等进行参数提取,保证各类信息更加完善。地籍测量应用数字化,全面保证了地图的精度,成图速度较快,低成本制图满足了城市大面积规划要求。

3结束语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仪器也实现了全面的创新使用,使地图测绘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和电子化,有效保证了地图的精度要求,弥补传统手工测绘的不足,通过全面的数字处理,极大提高工程测量的有效性,为我国工程测量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彤.简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8(4):144-145.

[2]王胜林.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关系构建[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34-35.

策划书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0引言

工程测量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服务于地质、矿产、建筑、交通、水利等多种类型的工程进行相关测量工作。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在不断地进步,数字化测绘技术就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测量技术之一。其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完成测绘工程的各项内容,像坐标计算、数据记载、数据分析等。总的来说,数字化测绘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传统工程建设施工的效率,还能够提高建设施工的质量,对工程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意义。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实践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能够提高测绘数据的精确度。②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能够推进测量的自动化发展。③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能够有丰富的图形属性信息。④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储存及管理。

1.1具有测图精确度高的应用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测图精确度高的优势。因为与传统的工程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量精确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对测绘坐标进行精确采集,并能够有效修整人工测绘中有细微误差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人工测绘的错误率,提高了人工测绘的质量;其次,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因为数字化测绘在测量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通过信息手段使测绘数据在最短的时间内精确完成计算及记录。

1.2具有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应用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能够实现自动化测量。具体来说,其自动化程度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在信息整理上实现自动化信息集成,极大地提高了测绘数据信息的采集与整理效率。②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自动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对测量目标进行识别和对测绘数据进行详细计算等。③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自动化还表现在其具有较高的智能管理水平,它能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管理[1]。

1.3具有丰富的图形属性信息的应用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丰富的图形属性信息的应用优势。测绘技术人员在进行测绘时,可以改变传统的手工数据的记载方式,用更多的测绘符号进行外业测量及内业绘图工作,使测绘的成果能够以更具体、全面、规范的形式展现出来。总的来说,数字化测绘技术能通过丰富的图形属性信息使工程测量工作更简捷及规范。

1.4具有存储方便的应用优势

与使用传统的工程测量方法相比,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更有利于测绘数据的记录与储存。这是因为传统的测量用的是人工抄记手绘的方法,不仅在外业测量时需要采集及手抄大量的数据,而且在内业绘图时需要将大量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才能完成地图勾绘,整个程序费时费力且纸质的记录资料及成果不易保存及管理。数字化测绘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测绘数据不易保存的问题,还能够实时地记录测绘数据,以提高数据测绘的精准性[2]。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使工测量更加科学、精准、规范。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要做好工程测量的工作,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工程测量工作当中,使工程测量更加智能化、准确化、规范化。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2.1原图数字化

原图数字化即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原图处理过程中,其主要是把现实中的具体图形进行数字处理。具体来说,原图数字化的处理需要经过三个步骤过程。首先,扫描工序。这需要技术人员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先进行原图的扫描,使具体的图形原型能够储存进计算机工具当中;其次,处理工序。即将其扫描进计算机的原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一般可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数字化处理:①扫描矢量化。这种技术能够较快获得原图的精准数据,但是它只能简单的还原原图外貌,其实时性较差,所以一般是在急需数据内容时进行使用;②手扶跟踪数字化。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大程度对原图进行还原,还能够更好对各种测量要素进行补测工作,使测量数据进一步得到修整[3]。总的来说,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很好地对原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但是手扶跟踪数字化相对于扫描矢量化更加的优越,不仅使用起来投入的资金更少,而且精确度和效率也更高。

2.2数字地面测图

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运用于数字地面测图当中,这种测量方法主要是能够解决较大范围的测量问题。一般来说,数字地面测图多会使用到RTK设备和全站仪这两种仪器:首先,技术人员可以在开阔地带中利用RTK进行数据采集,对信号不好、遮挡严重以及建筑物等使用全站仪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其次,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全站仪对RTK采集的数据进行精度检验,以提高检测的精确性[4]。总的来说,RTK和全站仪在地面数字测图中都必不可少,每种测绘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优势特点,可以进行相互补充,以更好地保障工程测量的准确性。

2.3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主要是以地球坐标为基础,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手段将地球上的各种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等要素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最后形成一个地球的虚拟数据库。而在数字地球运用中,需要像空间技术、遥感摄影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加强数据库构建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数字地球组成中,地理信息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相关地理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工作,从而使人们在使用数字地球进行工程测量时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内容。

3结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其精准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储存方便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对我国当前的工程测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究与学习,让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工程测量水平和促进国土工程测量数字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帅.新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矿山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21.

[2]张文宁,李云,王宏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92-93.

[3]李建洪.探究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现代矿山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8).

策划书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我国工程测量中引入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工程建筑中,工程测量是工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水平,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出现使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有利于提高工程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但其对测量技术人员也有相应的技术要求,需要对工程测量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

1数字化测绘技术 

我国测绘工程不断创新,测绘技术得到了相应的拓展和改进。工程测绘与其他工程领域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全球定位技术的支持下对工程测量数据有了更精准的收集和分析,使相关的测绘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出来,这更有利于人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建筑工程整体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工程测量准确性得到有力提升。

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2.1测绘数据的准确性。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其不仅能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性还能避免人为因素对测绘信息造成影响或误差,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需要对测绘对象采集准确的三维数据,在测图方面十分有利,进一步推动了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准确的测绘数据能避免工程建设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降低测绘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

2.2测绘工程的自动性。自动性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特征。数字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计算机技术可以保证测量工程的自动性,可对数字化测绘进行计算与符号选择,使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有效应用,避免测绘人员出现工作失误,减小误差,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开展。

2.3测绘信息的丰富性。数字化测绘技术对测绘对象能做出三维立体分析。测绘对象的准确性能保证丰富的信息与特征,使测绘人员的数据分析能更贴近实际情况。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测绘对象进行标记,可使测绘对象的图形信息更加丰富,对工程建设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2.4数据储存的便利性。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数字化测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数字化产品的信息数据储存不易改变,可有效提高其实用性,避免因误差引起的成本损耗,可提高测量工程的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储存和使用分析的便利性。

2.5测绘技术的先进性。数字化测绘技术不断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更为先进,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更有利于工程测量的开展和建筑工程设计,推动了工程测量的信息化发展。

2.6测绘内容的清晰性。数字化测绘技术为测绘工程提供了自动化测绘,有助于对测绘对象进行全面有效的测绘,使测绘数据内容更清晰,能够对测绘对象有更清楚的认知,为工程建设设计提供更完整的测绘数据,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7测绘内容的储存性。传统测量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以人工方式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储存,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还会导致数据在记录过程中产生不标准的问题,无法保障数据储存质量。绘图时需要利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地图勾绘,会浪费绘图人员的大量精力,且精准度并不能得到保障,绘制的图也不容易保存,很容易出现破损或丢失的情况,影响工程实施质量。应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进行不断完善和增强,提高数据测绘的准确性,使测绘结果更加规范和标准,节省人力和物力。相比于传统测绘绘图的保存,其更具储存性,不容易出现丢失或破损现象,可加强测绘内容的利用率,促进工程测绘的智能化发展。

2.8测绘内容的安全性。传统的测绘信息一般会保存在图纸上,而图纸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损坏或丢失情况,导致工程建设无法顺利进行,拖延施工进度,造成施工经济效益损失。图纸上的测绘内容如果出现不合理问题,需要对测绘内容进行修改。通常是在图纸上直接进行修改,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图纸内容不准确,还会出现信息混乱的问题,影响施工整体质量。应用数字测绘技术,不仅可加强互联网技术运用,还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测绘内容的保存,确保测绘内容的安全性,实现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加强处理,还能对信息进行分类,确保信息保存过程更加清晰。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参考信息,减少施工误差,通过增强测绘内容的安全性来增强施工安全性,有效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3.1数字化原图技术。数字化原图技术是在原始图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实时处理,使人们能更清晰、直观地认识到被测对象的基本形象,有利于工作人员随着时间、季节等因素的变动而对原图进行相应处理,依据国家标准来对原图进行数字化测绘,保持其准确性,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精确度,使测绘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更有利于提高测绘内容的准确性。应用原图测绘技术需要测绘人员掌握专业的测绘知识,测绘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加强技术创新。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其能在工作中顺利地将原图进行有效处理,再将具体的原图通过数字化形式表现出来。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提升,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3.2数字化成图航测技术。对于一些测绘工程范围较大的地区来说,测绘工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地形进行数字分析,需要应用数字化航测技术,通过航空拍摄对地面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模型建立。航测技术能在短时间的数字化拍摄和处理中为工程提供直观的测绘信息,对于测绘十分复杂的地形和环境,航测技术能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对测绘对象做出精确直观的分析,使测绘工程成本得到降低,保障了测绘工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数字化航测技术是对测绘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流程。在工程测绘中,数字化航测技术能依照不同的工程要求而对其进行地图的有效绘制,使工程设计方案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度。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对测绘数据进行储存与操作,便于测绘人员进行反复确认和使用,对工程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3.3数字化地球技术。数字化地球技术具有很大的综合性能,是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数字化技术软件将数据信息进行储存和分析整理,在工程测量中应用数字化地球技术可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测绘人员为了对测绘坐标进行实时的统一构建,要合理应用数字化地图技术,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测绘对象进行地图查阅与绘制,对测绘对象开展有效的测量。数字化地图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很高。相关部门应对测绘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进行考核和培养,使测绘人员能够有效掌握数字化地球测绘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打破传统技术的壁垒与局限性,不断完善信息技术。

3.4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对于大多数城市建设来说,建设规划要依靠精确的地籍测量数据,这就要求不断发展我国的地籍测量技术。地籍测量是对被测区域进行土地的全方位测量,包括土地的性质和土地价。值,专业人员要对测量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与使用,在对测绘对象进行地图绘制的过程中应降低成图成本,使测量数据更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3.53S技术。3S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GIS技术及RS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其积极的影响,提高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质量。GPS在测绘应用中可以进行高精度检测,测出的数据和结果较为精准,速度较快,便于利用,应用较为普遍。例如,工程实施过程中,利用GPS技术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得出精准的检测结果,不仅可以缩短施工进程,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展现GPS技术的应用价值。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提升和完善,这样才能满足时展需求,发挥积极的影响。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可对数据加强管理和保存,加强信息库的处理能力,发挥其重要作用。GIS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在野外进行测量,如果检测过程中对其有需求,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降低工程实施难度,提高工程实施质量,引导工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确保工程实施的质量和稳定性。RS技术是新型技术,其具有同步观测特征,测量结果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更具应用优势。使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不断增强和完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提升该技术的有效性。

3.6规划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实施过程中数据非常庞大,如果没有对这些数据加强处理,很容易产生数据混乱的现象,影响工程实施质量。许多数据在测量过程中难以进行实际测量,所以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将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完善和增强,不仅可以在应用基础上提升测量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工程项目整体实施质量,确保工程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可对工程信息加强规划,防止信息在混乱的状况下影响施工准确性。

4我国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数字测绘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强化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测绘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便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利用,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中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增强施工质量。数字测绘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增强其定位技术,以促进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工程建设的高效推进。测绘技术可对空间和天气等进行检测,应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促进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

5结语 

策划书范文6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各级教育部门也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相关部门也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主体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美术教学虽然在基础教育体系当中不属于主流学科,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美术一直被称为副科,许多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自身也认为美术教育无足轻重。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重视,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美术课经常会被其他科目老师占用’让本来就排课不多的美术课教学时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严重影响美术教学的持续发展。其次,美术教育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资源配备不足。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个美术教师要教授多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中只有几个美术教师,在美术师资上严重匮乏,这会导致美术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备课,影响美术教学质量。同时,美术教师因是副科教师,存在部分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因没有规范的教学考核要求,导致自我要求不高,这不仅影响了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还降低了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巧妙编排教学内容

“科学的教学不是强加硬给,而是引导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新时期,此教育理念也适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在将美术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时,也应进一步思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在确保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美术课堂更生动、更丰富,在推进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美术教学向更深层次探索。

例如,在教学江苏凤凰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理想的居住环境》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多样性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可以从其他学科知识入手,比如语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也可以对学生熟悉的儿歌、歌曲进行搜集,比如《手拉手地球村》《给未来一片绿》等等,让学生在阅读或聆听的过程中想象理想居住环境的样貌,以此丰富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造空间,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描绘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显著提升,这对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2、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新阶段的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美术教学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当前素质教育更加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热情。作为美术教师要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美术的体验感,拉近学生与美术的距离,强化学生视觉感受,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传统教学局限于课本教学内容,而新时期美术教学要求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同时要带领学生体验更丰富的美术世界。在初春时节,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春天为主题“画故事”,教师可以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堂传授绘画要求和技巧,另一部分可以带学生去操场、公园采风,让学生置身于春天的风景中,去感受春天、绘画春天的故事。在学生完成故事绘画后,教师可以认真S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画作,组织学生根据绘画作品开展情景表演活动。在表演前,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表演中需要用到的道具、布置表演场景等,在共同制作过程中也给学生传授美术美学知识。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向学生展示美术的多元化、个性化,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3、注重审美兴趣的培养

通常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传授课本知识、美术绘画实践,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美学欣赏能力,殊不知美学欣赏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也十分有益。美术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美术与生活关联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美术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体验美术氛围,开拓学生美术知识视野,增强美术美学体验感和创作灵感。

例如,在教学江苏凤凰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色彩的明度渐变》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冷暖色调对比作品,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术作品,体会色彩明度的变化情况,并引导学生踊跃谈谈自身对画作的感受。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素描画、传统水墨画、民间年画、西洋油画等一同呈现,让学生感受不同美术作品运用色彩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呈现生活中、学校中的色彩对比画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美、校园中的美。另外,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绘画作业,让学生利用色彩明度知识去发现和展示自己家中的美,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先从感观认识升华到抽象认识,促使学生能够在色彩的明度渐变中体会色彩情感,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绘画技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的显著提升。

4、重视个性化教学评价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这样写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美学的认知能力、欣赏能力不同的学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受教育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让不同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美术知识和美学鉴赏能力都有所提升。因此,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差异化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发掘学生美学潜能。

例如,笔者遇到过一位女同学很喜欢上美术课,她喜欢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加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这代表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点值得鼓励。但是她呈现出的美术作品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班同学的作品,因此,周围同学总说她画的不好,久而久之她自己也开始质疑自己,觉得自己画的作品不好,对美术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发现这一现象后,笔者特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强调创新性和想象力的重要性,教导大家美术作品的优劣的衡量不是以像不像为标准的,并且挑出这名女同学的美术作品,着重向同学们讲解她的美术作品中的闪光点,帮助其重拾对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当前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美学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能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学习美术、感受美学、理解美术、创造美学。

作者:许红康

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篇2

“双减”政策强调了小学美术要减负增效,教师要认真设定教学目标、考虑课前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的教学氛围、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只有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减少课后的压力,促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同时参与到更多的艺术实践中去。

一、“双减”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具有“美育”教育作用的初级学科,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惜花费巨资报课外班,从而增加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其实,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副科”,该门知识的教学任务是可以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只要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可靠的保障,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就会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培养,“美育”相关能力素质便会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理念,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下功夫,对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策略

2.1创新教学理念,确立教学观念的科学化

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创新自身传统教学中与现代教学发展不相匹配、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缓减了学生们的课业心理负担。例如教授《我的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手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手上涂上不同的花纹,用不同的色彩和装饰品来展现自己的性格,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到快乐,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他们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辅导,使他们感受到了艺术创造的快乐,在创造中释放自己的压力,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2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达到100%。在小学美术课上,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把40分钟的课时充分安排。近几年,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美术教育可能性越来越多。如果小学美术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综合教学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基于这些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其设计出符合儿童特点的美术实践活动,保证其实用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开放性。在学生参与美术活动时,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把控课堂的教学流程,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与实践能力。

2.3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气氛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为了确保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同时,在艺术教育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常常会不敢主动向老师请教。长此以往,必然无法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4欣赏艺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艺术的视觉形象化特征决定了艺术教学不能与图像分离,离开了现实生活,就无法得到直观、生动的美学感受。美术课程标准内容有“赏析.评述”的部分,在鉴赏课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看法,并通过创造美丽的视觉意象来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对美的辨别力。美术赏析时,让学生认识认识到美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各种形式的艺术,而对那些没有经过历史筛选的作品,要培养学生自己的艺术审美。美术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进行实地教学。比如,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商周青铜的辉煌,兵马俑的壮美,站在世界的巅峰唐宋的绘画。通过此类的鉴赏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感受历史美术的成就,又能增长美术文化知识,提高审美水平。

2.5及时的教学评价,从发展的角度审视学生

在小学美术教学进入到尾声的阶段,老师要对整个艺术实践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并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小学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立体的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以全面的视角去认识自己。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师要深入落实减负增效,对有关的教育方针、措施、形式、内容等进行深入学习。优化艺术实践的形式与内容,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艺术素养的良好发展。

作者:赵锦雨

小学美术教学优化篇3

随着新课政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普及。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下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美术课程是渗透素质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载体,尤其是佳作欣赏作为重要的学习部分,当中包含许多技艺高超且寓意深刻的美术作品,对小学生审美意识形成及学习目标明确都意义重大,更是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宝贵素材[1]。然而,以往的美术课侧重“师讲”的授课模式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效渗透,此时应该立足“五育”并举教育视角,采取多元化的素质教育渗透手段来开展美术教学。

一、小学美术素质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的重要价值。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标准、要求与规制,是推进整体教学过程或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是以小学美术课程为载体,通过挖掘其中同素质教育相关的素材来开展教学,如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等。基于这些美术素质教育的内容挖掘,可以使小学生在鉴赏这些美术作品过程中增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日常道德品质、文化积淀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也较为薄弱,所以美术素质教育更多地需要侧重引导性、熏陶性和感染性教育,如课堂中教师情感的熏陶、行为的影响等,而不是对美术方面高难度专业知识进行赘述。基于美术素质教育,教师要在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正能量的方法论,最终在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情感体验,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姿态,投入到未来的课程学习之中。

二、小学美术素质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美术学习思维,继而在教师带领下形成对于美术作品欣赏的基本能力和良好品质[2]。一方面,教师要在美术学科关键能力方面下功夫,具体包括灵活运用多样化素质教育手段来支撑小学生美术关键能力得以有效发展,如创新运用现代化的美术教育平台,使得学生了解对应的教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在良好品质培养方面下功夫,具体可以从绘画、雕塑乃至于书法、造型等各个方面进行学习,树立对应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意识以及文化认同感,最终将传统中国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这就要求美术教学中除了为学生提供理论性知识,引导他们学会基本美术操作技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课程动手能力以及基础的美工修饰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由于传统的美术课程课时较少,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可以逐步增加美术课程的时间,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对日常的美术课程学习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融入师生之间的交流共进意识,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保证良好品质的顺利养成。

三、小学美术素质教学现状

在当下小学美术素质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美术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美术教师乃至学生家长缺乏对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正确认知,如许多家长乃至于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经常会向学生传授一种“只要学好主课科目,便可以得到良好学习成绩”的学习观点,而部分学生总是认为主课学科才是自己学习的重点,忽视了对于美术、体育等其余科目的学习。这样的美术教育观念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更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际上,美术课程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够拓宽学生的实际知识面,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投入到日常的课程学习生活之中。教师要学会立足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在完成预设教学任务的同时合理渗入素质教育内容。此外,当下美术素质教育实践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科教学的课时比较少,甚至有关课时被语文、数学等这些主课科目占用或挤压,占课问题非常普遍,直接影响了美术素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美术教师应立足新课程改革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基础要求,完善对应的美术知识教学,引导学生重视美术学习,并增加在美术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学生的活跃性思维,将美术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将更加广阔且丰富的素质教育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继而通过科学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渗透德育教学理念奠定方法论的学习基础[3]。

四、素质教育下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启发教学,构造和谐课堂

和谐的课堂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关系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美术课堂中能否有效调动。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实际授课中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其他主学科相比,美术学科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趣味性的。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激发学生的美术课程创想能力,从而在对应的课程之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在了解相关学习内容之下,开启独立学习创作,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奠定方法论的发展[4]。教师也应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表达方式的实际优化,并且逐步了解绘画等艺术作品背后的感情色彩。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美》的学习时,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讲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增进学生与课堂美术之间的学习契合度。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拿起画笔,根据自己对生活中以美好为主题的美术印象进行对应创作,从而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要学会使用传统的美术作品进行对应的美术教学,尝试将经典艺术作品与素质教育思想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在找到学生与美术作品体会之间切入点的同时,开展实际课程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对每一幅艺术作品的实际共情能力,使得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卢浮宫遇上紫禁城》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卢浮宫中的美术艺术创作,以《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一幅赫赫有名的肖像画时,可以尝试为学生扩展对应的美术知识,使得学生都能够与画作进行共情。教师详细介绍这一幅作品背后的文化蕴含,提升学生对于生活中艺术的感悟能力,借着《蒙娜丽莎》这幅艺术作品为学生讲述对应的色彩搭配原理,使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实际美术知识进行对应的文化艺术品的创造,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色彩鉴赏能力,为接下来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

(二)创设良好氛围,增进师生交流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尊重学生本性是基本的美术教学原则之一,具体是要采取启发性、引导性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并在学生自我感知、思考与探究实践中去高效掌握其中的美术学科知识。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养成对应的客观学习习惯,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美术学习情况,将启发学生思维作为课程中心,最终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极性。在启发式美术教学模式运用下,学生与美术课堂相融合,从而增加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在开展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将素质教育精神与实际美术艺术创作进行对应的融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带有哲学思辨的素质教育问题,最终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素质,达成促进小学美术艺术创作的实际发展目标。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美术课程背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作为教师也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立足实际的美术艺术课程,健全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以春天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实践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来到附近的公园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各种节日到来之时,为学生组织相应的美术课程设计比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实行组内互助的学习制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课程学习之中尝试使用自身所具备的美术优势进行创作,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互助能力,切实达到美术学科素质发展目标,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三)突出素质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在日常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期间,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理念顺利融入整个教学实践,要在教学之初就结合美术教学内容与目标来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突出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现如今教育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每一位学生都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要尝试使用美术课堂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对于日常课程的思考能力,并且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际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教育内容。无论是在哪一科的课堂学习之中,教师都有着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观点的教学责任,要知道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更要突出引导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课堂学习目标与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发展的实际目标。小学美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较为巨大的,基于此,教师应该学会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选取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美术素材,做到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美术课堂的学习主体地位。由于教师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引导者,也是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课堂学习的关键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思维能力,将美术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融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在课堂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科学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此外,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也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鉴赏能力,并且尝试从平面到立体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塑造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最终达到美术水平与素质教育水平共进的发展目标。

(四)拓宽教学路径,创设实际情境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背景之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学习渗透也应该切实符合当前学生的发展特性,并且尝试从实际出发,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最终使得学生能够领悟素质教育的实际目标。而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程学习主题与素质教育理念学习标准进行对应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应该融入自身的教学思想,发散学生的艺术学习思维,并且把握教学艺术主线,使每位学生能更加全面接受素质教育内容,最终增强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学习内涵。作为教师也应该学会优化道德教育方法,实现多方位的德育教学。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教学时,应该避免出现强制化、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提升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凭借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回答对应的问题,优化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体验,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实际认知,在丰富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综上所述,美术是小学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美术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小学美术教材,深度融合素质教育思想,在为学生讲授教材知识的过程中践行素质教育。落实小学美术素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进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艺术情怀,将综合育人发展落到实处。在未来的工作中,美术教师应根据教学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持续提升美术课的育人价值,保障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雨.立德树人美育化人——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0(25):79-80.

[2]梁功伟.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6):67-68.

[3]聂丹宇.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99-200.

策划书范文7

1.从国家方针政策中捕捉信息

在我国,学术期刊除了具有学术性之外还具有政治属性:其一是要把控好舆论关,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一定要与一段时期内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吻合;其二,由于学术期刊的学术性,编辑在组稿时要重点关注能够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客观问题的文章。所以,这也意味着我国学术期刊的信息捕捉活动也具有政治属性,不可能超脱于政治活动之外。简而言之,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影响着学术期刊的政治动向和工作重点,学术期刊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基准点捕捉信息,不仅可以保证学术期刊的政治性,而且能确保期刊中所刊登的内容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由于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会朝令夕改,所以这也保证了学术期刊今后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在融媒体语境下,编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快捷便利,可通过收看网络直播、关注政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渠道获得方针政策的关键内容,而且可以通过电视、纸媒等传统渠道获得信息。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创办的我国首个“一带一路”研究性刊物《丝绸之路研究》,所刊登的文章都是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最新也很具分量的成果。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丝绸之路研究》注入了巨大活力,同时《丝绸之路研究》也对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基于国家政策策划选题,《丝绸之路研究》杂志赢得了大量的优质作者和稿源,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从社会热点新闻中捕捉信息

社会热点新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报道,一般与日常生活、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具有影响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融媒体语境下,社会热点新闻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引导社会行为规范;或反映国家发展规划、指引各项工作进行;或反映某段时期内的社会矛盾,引发反思促使社会进步。简而言之,社会热点新闻所反映的都是在社会发展中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期刊通过捕捉社会热点信息,并深入探究热点新闻背后所蕴含的动因和涵义,据此来进行选题策划,有以下优势:首先,捕捉热点新闻可以使杂志紧跟时代潮流,以便于学术期刊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客观问题;其次,捕捉热点新闻还能使学术期刊时刻站在时展的前沿,保证学术期刊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借此来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再次,捕捉热点新闻能够将客观问题学术化,使客观问题与学术研究相互融合,更好地实现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例如,1998年创刊的《中国扶贫》杂志,一直致力于追踪扶贫热点问题,立足扶贫开发、传递致富信息。特别是2014年我国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更是刊登了许多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另外,近年来,《贵州社会科学》杂志也准确抓住了我国扶贫工作的热点,刊登了许多关于扶贫工作的理论文章,其中还特别设立了“反贫困研究”栏目,为我国的脱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3.从国家重大立项中捕捉信息

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必须以传播前沿学术信息、跟踪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并发表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研究成果为己任。而从国家重大立项中捕捉选题能够完美契合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首先,我国重大立项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具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其发表的研究成果一般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前沿;其次,重大项目立项之前已经经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轮番论证,其先进性、科学性、前沿性毋庸置疑。所以,学术期刊通过捕捉重点项目信息来进行选题策划,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围绕重大项目进行选题策划,还能够提升稿件来源的宽度和深度。首先,学术期刊可以向项目负责人进行约稿,项目负责人所撰写的稿件一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内容深度;其次,可以向参加项目的成员进行约稿,他们在项目立项之后肯定会围绕这一项目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且肯定会有研究成果出现,而且由项目成员撰写的稿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在学术期刊发表之后能够被多次引用和转载,这也有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我国重大项目一经立项便会通过电视、报纸、政府网站、政务公众号等渠道向民众告知。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知重大项目的立项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组稿。例如,2018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公布了10项创新研究群体延续资助项目,这其中包括机电液系统基础研究、新型微电子集成器件的基础研究、航空航天用超高温复合材料制备与服役的物理化学过程等,而且,这些项目的起止时间是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整整三年时间。如果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据此来进行相关的选题策划,不仅可以在长时间内获得优质的稿件,而且可以紧贴研究前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从学术会议中捕捉信息

学术会议一般聚集了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除此之外学术会议还涵盖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焦点问题,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术期刊编辑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学术汇报,迅速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信息,并据此提炼出选题策划方案。另外,学术会议丰富的学术资源为期刊的选题策划提供了可能:首先,与会者一般会携带未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参加会议,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其他与会者共同交流讨论,最后这些未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在修改完善之后必定会进行发表,这就为学术期刊提供了潜在的优质稿源;其次,学术会议尤其是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一般聚集了国内顶尖的研究人员和团队,他们在会议上的发言一般代表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未来必定会产生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也为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有关学术会议信息的获取渠道众多,可通过公众号、网站、报刊等渠道获取会议信息。例如,“AEIC学术会议网”中就刊载了一些学术会议信息,在官网首页有检索栏供用户对会议进行筛选:首先是会议门类,分为理工科会议与人文社科会议;其次是时间,分为最近一周、最近一月、最近三月等。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网站内进行检索,通过参加会议、听取会议发言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此来进行选题策划。

5.从论文数据库中捕捉信息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巨量的信息经由各种渠道进行传播,我们时刻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在为学术期刊信息捕捉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甄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是期刊编辑在融媒体时代必不可少的能力。随着论文数据库的问世,学术期刊编辑通过数据库进行精细化检索以获取信息成为可能。编辑通过论文数据库的检索功能,除了可以快速了解学术消息、前沿动态、发展方向等信息,还可以获取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学术期刊未来的选题策划提供精准信息。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论文数据库有知网、万方、龙源期刊网、维普等,这些论文数据库已成为学术期刊选题策划庞大的资源。以知网为例,作为我国老牌论文数据库,目前其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并且对其中的文献做了详细的归类整理,凭借其强大精准的搜索功能,编辑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到许多不同来源的文献信息,而且通过“分组浏览”功能可以详细甄别出所需要的文献。另外,知网还提供各种专题知识库及期刊评价、论文评价等功能,这些都为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策划书范文8

心理资本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心理学家路桑斯在研究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主要有二维说、三维说、四维说等。随着研究的进展,心理资本四维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路桑斯认为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是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和韧性。路桑斯的这一观点得到许多研究者的验证。本文以四维说为理论依据,从心理资本的四维度视角研究艺术教育优化策略。

二、当前艺术教育模式下学生心理资本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教育不全面,致使学生遇事缺乏希望

由于艺术类专业没有固定的就业方向,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以及怎样工作。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合理的规划,对未来没有很高的期望。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习惯寻求亲友的帮助,并不主动思考解决方式,缺乏希望感。

(二)学校不注重学生情绪调节控制,导致学生面对困难较为悲观

当前我国艺术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忽略学生情绪的调节控制,致使学生由于一件作品没做好,或者一次比赛失利就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悲观情绪。很多学生在无法完成任务时认为是自己能力有限,从而丧失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斗志。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校园环境较为单一,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

由于艺术教育专业性强,对文化课要求较低,导致当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充分,艺术专业技能提升难度较大,致使学生没有足够勇气超越自我。同时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使艺术类大学生感到较大的压力,他们普遍对自己评价偏低。

(四)锻炼韧性活动少,学生遇困难易放弃

当前的艺术教育对学生韧性等关注度不高,使得一些艺术院校对与锻炼学生韧性活动组织较少。学生在经历挫折后难以自拔,心理恢复周期较长,有的甚至停止积极进取,降低自己的追求,随遇而安。这种韧性不足的表现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未来发展,严重影响艺术教育水平。

三、心理资本视角下的艺术教育策略

(一)帮助学生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艺术类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增强学生努力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韧性。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动机和行动力的重要保证。学校就业指导处教师应帮助学生依照自己的客观条件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观念。教师要帮学生分析实现目标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提前思考解决办法。同时让学生清楚实现目标不只有一条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达到目标的方式,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促进学生继续发展进步。

(二)给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

艺术院校应为艺术类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学校可以尝试给学生开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将学生管理工作分散到各个教师身上,以提高学生辅导工作的针对性。此外,应多组织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活动,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求职中的问题,分析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高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三)构建全面培养的校园环境

首先,要改革陈旧老套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方案,给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将固定的教育制度改变为随着艺术类学生个人情况和社会需求而进行调整的动态教育制度。让艺术类学生在充分了解课程所适用的职业范围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这有利于增加专业学习的灵活性,减少职业规划的盲目性。其次,要更重视对艺术类大学生基础文化的培养。艺术类大学生本身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在高校课程设计中要重视文化课的教育,让艺术类大学生充分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要多组织校园活动,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艺术类大学生需要比科研型学生更了解社会环境。艺术院校应多组织校园活动,挖掘艺术类大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四)丰富艺术类大学生的经历

改变艺术类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使艺术类大学的课堂变为研究型学习的课堂,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互相讨论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助于在相互协作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同时,就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增加阅历和增长知识。学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在专业相关领域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提高对自己专业技能的认知度和自信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