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年发生及上报的6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归纳及分析,并产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

1.2方法

对儿科上报的6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准确分析出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χ2值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65例患儿中,用药错误率是最为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占63.08%,显著高于其他类别事件,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引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

从各个不良事件类别中可以看出,引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力

在本研究中,用药错误率达到63.08%,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未能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药物的审查不严格,如只喊床号,不喊姓名;只看包装,不看药名等,且对药品的用法、剂量及浓度等审查不严,盲目执行错误医嘱,不严格执行医嘱时间,同时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如不按时巡视病房、不仔细检查患儿病情等,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不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如药品混放、药品过期、药品用后的清理、归位、补充不及时等,从而容易导致用药错误的出现。标本采集失误在本研究中所占的比例为10.77%,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时出现采血对象错误、贴错试管以及不及时送检等引起的。

3.1.2沟通技巧欠缺

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未能考虑患儿及其家属的理解程度,也未能和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语言生硬,缺乏严谨,不能很好地向患儿及家属分析出重点,从而导致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如护理人员告知家属不得将开水瓶置于床头柜上,但家属在交流时没留意,导致患儿出现烫伤不良事件。同时,部分护理人员不注意说话的场合及方式,当众议论医疗过程,容易使患儿及其家属产生错觉与误会,从而引起护患纠纷。

3.1.3责任心不强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部分护理人员只为了完成本班的工作,对查对程度有所简化,对患儿的巡视不及时,检查内容不全面,错误的认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从而容易导致检查延误的出现,未能及时检查出与处理患儿的不适,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1.4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儿科临床中护理人员多数为新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心理素质较差,导致在护理工作中常引发各种不良事件。而且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缺乏,未能站在患儿的立场为其着想,尤其是患儿的理解、掌握能力较差,而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解释时不恰当、不耐心、不全面,导致容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3.1.5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儿科护理工作复杂、繁忙,且工作量较大,特别是患者高峰期,护理工作量大量增加,造成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检查、治疗不及时的情况。再加上患儿家属的催促、呵斥,使护理人员急于快速完成诊断与治疗,从而导致忙中出错。

3.2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3.2.1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正常、顺利运行的关键,通过进行每周、每月进行考核,并加强日常护理监管,以督促护理人员掌握与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通过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领导、优秀护士长为组员的查对制度督查小组,加强对儿科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与纠正风险因素,将查对制度落实到实处,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查对意识。同时,鉴于用药错误率在护理不良事件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因此为了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儿科应转变传统的查对模式,并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如在护理操作前应询问患儿的姓名,再根据患儿名字进行药品的核对,严格要求人员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以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3.2.2强化患儿身份识别管理

鉴于用药错误率较高的因素,儿科还应强化患儿身份识别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腕带标识三确认制度,把患儿的姓名、年龄及床号都写在腕带上,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让患者家属自报姓名,护理人员在查看腕带后进复述,再由家长确认。对于同名同姓者,在其入院时必须要及时告知患儿家属,护理人员在核对姓名时必须要提高注意,且要治疗单、输液卡等处做好特殊标记。在交接班时,护理人员之间必须要做好交接工作,以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3.2.3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

大部分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善引起的,而沟通不到位现象多出现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身上,由于其临床检验不足,在遇到患儿家属询问时未能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护患纠纷的出现。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要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角色互换、情景模拟等活动,并由护士长进行指导,以使护理人员能掌握更好的沟通技巧。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面对的患儿比较多,对于患儿家属的抱怨声,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并根据其个人情况恰当解释,以说服患儿家属。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于对患儿家属意见的专注倾听,以明确其说话内容,并懂得换位思考,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进行思,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且要懂得接受,对患儿家属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客观倾听,但不急于做出判断。在交流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家属所关心的问题,给予患儿家属详细、认真的讲解。在护理操作时,应适当夸奖与奖励患儿,以使家属能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孩子的关心与呵护。对于患儿家属的指责,护理人员应善于克制自己,听取与客观分析其意见,并做好详细的解释。

3.2.4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鉴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现状,医院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除了加强护理人员关于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也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并增强其护理责任心。要求护理人员在面对儿科特殊群体时必须要具备更高的责任心、耐心、爱心及职业情感,以宽容、理解及安抚的态度对待患儿家属的误解与迁怒。同时,要通过护理查房、护理学术活动、交流讲课以及远程教育等方式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另外,还要落实专业技能考核制度,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以使护理人员能认真掌握好新药特药、输液滴速、静脉穿刺技巧等知识,并以娴熟的操作及热情的服务,以获取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3.2.5完善人力资源配合

根据儿科护理工作复杂繁忙、工作量较多的现状,医院除了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引进护理人员外,还要做好护理人员的弹性排班工作。如儿科常见病的季节性比较强,护理工作的忙闲反差比较大,再加上儿科的治疗多在集中在上午,而其他时间段的治疗比较少。因此医院要合理根据季节性与时间段等因素进行护理人员的弹性调节,合理排班,以充分利于有效的人力资源,必要时可从医院的其他科室合理调整,在不影响其他科室正常工作的同时做好儿科护理工作。

4总结

综上所述,儿科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患儿的自主表述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较差,不愿配合护理工作,再加上患儿家属的情绪较为急躁,对疾病转归与操作期的期望值比较高,且护理工作量较多,使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操作时难免会出现失误事件。这就要求必须要根据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护患的发生。

作者:张茶花 单位:祁东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