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关系中儿科护理论文

护患关系中儿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本院儿科收治的38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0例,两组患儿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护理人员业务过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孩子不舒服生病,家中的大人往往会格外的紧张甚至焦虑、惊恐。本科十分重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定期让操作技术好、业务精湛的护士给大家演示技巧、总结经验。这样不仅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减少纠纷。

1.2.2提高服务意识,认识到沟通重要性作为儿科护士,必须重视患者是儿童的这一特殊性。在沟通中适当用幽默语言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可以帮助摆脱困境,帮助护患双方沟通。

1.2.3发营造温馨环境,强化人性化护理。

1.2.4加强基础护理,实施绩效考核护士奖金分配。

1.3评价项目及标准

采用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考核表评价护理干预效果。具体方法为:对入选的380例患儿及家属在出院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无记名填写。并根据护理部每个月的护理质量考核表(共12个月),对护理质量考评得分进行分析比较.满意度调查分为四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平均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抽查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实验组中患儿及家长非常满意为90例(47.3%),满意为71例(37.4%),平均满意度为161例(84.7%);对照组中患儿及家长非常满意为45例(23.7%),满意为51例(26.8),平均满意度为96例(5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考核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4.1±1.7)分和(86.4±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患者家属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儿科作为特殊科室之一,家属不仅对医生有着高要求,对儿科护理工作更是要求极高。如今,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当孩子生病时,家长通常是处于紧张和恐慌状态的,此时如果稍有问题,极易发生矛盾,产生纠纷。因此儿科护士务必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业务能力,强化责任心,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与家属沟通,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同时,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患者权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医生治疗患儿使患儿康复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护士的基本技能,在儿科临床工作中,通过有效地护患、护属之间的沟通,发展及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一切以患儿需要为中心,为患儿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其全身心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消除患儿和家长的心理障碍,缩短护患距离,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而且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长平均满意度为161例(84.7%)和96例(5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4.1±1.7)分和(86.4±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使护士以更好的工作态度和最佳的业务水平投入工作,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苗 马春燕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