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

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86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设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86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模式,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医疗纠纷事件。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输液护理、高热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儿科;护理

儿科中的患儿并无较强自我掌控力,对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医疗护理差错,使得患儿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而且因为不良事件的发生,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对患儿临床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还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在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提高其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得患儿得到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安全管理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可使得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更为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该文探讨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86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0.9~9岁,平均年龄(4.63±0.35)岁;住院时间0.2~1.3个月,平均(0.86±0.15)个月。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86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模式,设定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0.9~9岁,平均年龄(4.86±0.29)岁;住院时间0.2~1.4个月,平均(0.89±0.13)个月。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儿日常监测、环境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包括:①根据质量管理标准,制定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确定护理分级,评估护士专业素养,加强管理,充分利用护理资源。②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了解护士存在的安全意识问题,并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需在患儿巡视过程中注意对事故状况予以排查,及时处理安全问题。提高检查巡视力度,可有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患儿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得到合理处理时,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有效巡查且及时纠正对于患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③患儿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处理,若患儿出现行为异常活跃、情绪波动大等问题,需要加强巡查。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及时沟通,提高家属认知,使之了解患儿出现不正当行为容易引发风险,使之配合安全管理工作,预防患儿受到伤害。因患儿年龄较小,一般需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使之了解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及防护方法,若患儿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提高家属安全防范意识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④加强对安全管理模式内涵的了解,设置风险防范管理小组。护士长作为护理组长,小组每个成员均应履行自身职责,制定患儿安全管理护理方案,每个成员均应将工作落实到位。对于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需要制定相关的应急计划,已发生问题应通过合理方法予以处理,对安全问题进行定期评估,且将问题进行改进。护理人员之间应该进行经验教训的积极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应学习相关法律制度,对自身安全、患儿进行有效保护。制定有效交接班制度,主要是因儿科中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负荷重,所以需要护理人员操作互补,而且通过新老搭配可确保护理工作更为顺利地完成,保证工作排班的弹性,可提高护理安全性。⑤提高对护理人才的培养管理,由于儿科护理存在一定特殊性,所以需要一些特殊化人才。针对儿科不同护理类别,可培训相应的护理技能,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其思想认知。不同年资护理人员采取不同方法考评,以便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由护士长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基础护理、输液护理、高热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每项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观察两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研究均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基础护理、输液护理、高热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医疗纠纷事件比较

观察组发生医疗纠纷事件1例,发生率为1.16%;对照组发生医疗纠纷事件7例,发生率为8.1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0,P<0.05)。

3讨论

儿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对患儿实施护理措施若不合理往往导致患儿治疗受到影响,且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因为儿科疾病在治疗中比较复杂,而且患儿无较高的自主性,使得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风险,因此需通过合理方法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所以采取安全管理模式对于儿科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采取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加强其护理技能,并对其予以健康教育等,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经研究可知,观察组基础护理、输液护理、高热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取安全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安全管理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护理工作与安全管理意识进行有效结合,由此使得护理人员提高更为良好的护理服务。儿科与其他科室存在一定差别,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多安全管理意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较高责任心。安全管理模式在使用时,护理人员均通过合理培训,可有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而且更加重视安全隐患,可使得护理环节更为连贯,由此使得护理服务工作更为安全。安全管理应用到儿科护理中,可使得护理人员更为正确地认知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理念,开展主动服务工作。且护理人员学习安全护理知识,可提高专业技能,护理人员可通过沟通交流对自身水平进行有效认知,并不断改进,逐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小组,可及时评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儿科护理人才的建设管理,并加强考核,促使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综上,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潘朝花.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8,8(3):290-291.

[2]李中伟.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以及防范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189-190.

[3]孙元玫.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大家健康,2018,12(6):270-271.

[4]潘晶晶.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8,5(10):182-183.

[5]任广兰,王振英.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4):141-142.

[6]王玲玲.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58-259.

[7]张美红,许倩倩.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1):47-49.

[8]徐慧琳.安全管理路径在儿科PICC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2):327-328.

[9]周姚,胡秀琼.风险管理小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4):34-35.

[10]黄静.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7):14-16.

作者:李娜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