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知识管理范例

研发知识管理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1

关键词: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梳理方法

1引言

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鉴于知识传承、利用和增值对产品设计能力的提升和产品设计人员的培养所起的巨大作用,近年来各类知识管理项目的建设是我国制造业,尤其是汽车行业这类复杂产品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在这个背景下,汽车研发企业如何全面系统地进行知识收集沉淀、规范管理、利用增值等知识管理和机制方面的探索,以提升汽车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汽车研发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基础

汽车研发企业知识密集、技术成熟、员工素质高等特点,使其具有极大的优势开展知识管理;而汽车研发流程长、结构复杂、需高度协同等行业特点,又使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实施知识管理。

2.1研发流程长

汽车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上千人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正向设计还是逆向设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的周期在缩短,但研发流程依然长且协同工作多。因此,知识的提取以及车型开发中的做前学、做中学、做后学非常必要,且效果明显。

2.2知识密集

汽车研发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其专业领域涉及到车身、底盘、电子电器、新能源、动力总成、试验等,业务领域包括设计、采购、合同商务、工程建设、运维领域等,工作人员需具备的学科知识包括仿真、工艺、物理、传导热、水化学、电气、仪控和材料学等。

2.3技术成熟

汽车研发首要考虑的是出行安全问题,因此企业为了保证汽车核心部件的安全性,所采用的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而且,汽车已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除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外,传统燃油车的技术非常成熟,所以其提炼的知识,在汽车研发生命周期中复用性很强。

2.4研发工作需高度协同

汽车研发要求高度协同。沟通不畅往往导致成本加大、信息丢失严重;部门墙导致知识共享少,互相扯皮多,从而降低协同流畅性。通过知识管理,结合流程实现伴随知识推送,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2.5质量体系的要求

换版后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版要求组织需进行知识管理。汽车研发企业具有良好的知识管理开展基础,一旦受益,产生的效益将非常巨大。

3汽车研发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方法

知识管理的实施一般有六种方法: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机会牵引、铺开预先设计的知识管理框架、铺开单个知识管理流程或工具、试点。适合汽车研发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策略是“试点”方法,并结合机会牵引和自上而下。这确保了将必要的长期战略变化和定期证明知识管理的价值相结合,保证知识管理支持稳定升级。知识管理对象主要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梳理出来的知识得以落地,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共享复用。所以知识管理的实施也是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系统平台三方面入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策略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或者侧重于以显性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管理,或者侧重于以隐性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管理,或者同时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对象进行知识管理。对于汽车研发企业来说,车型研发的日常工作大多需要结合流程、程序、规程等梳理,车身、底盘、动总、智能网联、新能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使研发工程师日常的工作操作和规程、问题处理、经验教训都有据可查,所以汽车研发企业的业务流程主要是依靠显性知识。

4汽车研发企业显性知识管理

首先厘清显性知识管理管什么:汽车研发企业显性知识按知识类别,包括设计文档类、质量体系类、行政管理类三大类文件。设计文档类主要包括设计流程、技术标准、图纸、专利、技术方案、论文、科研文件及项目类(工作计划、总结、项目立项书、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统计数据、统计报告、管理大纲、项目经验总结等)。其他两大类边界基本清晰。显性知识梳理的总体框架是以知识管理业务体系作为基础框架的核心,以知识支撑体系为保障、以知识系统为载体进行设计的,如下图1,包括知识管理全生命周期各种知识的产聚和应用等。知识支撑体系的目的是实现知识支撑研发,提升研发能力建设水平和研发管理水平。知识应用则分为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基础应用即知识管理的通用功能,通过人的主动接触传递其需要的知识。典型功能有知识搜索、知识导航、知识评论,以及知识收藏等。而知识的高级应用,则通过知识的关联关系以及对用户的“人物画像”,系统智能地将知识推送给用户,是一种将知识与工作环境相结合的知识应用,如设计引导、智能文档应用等。

4.1显性知识梳理方法

从众多汽车型号中选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型号(一般以配置最全为原则),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四维分析法进行分析,理出主营业务和知识梳理对象。所谓四维分析法,就是按照四个维度进行梳理,分别是:时间维、系统维、专业维、逻辑维。

4.2知识深加工

知识深加工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从只能阅读的形态“加工”为可以执行的形态。知识增值加工的方法主要包括:1)通过设计引导加工工具,将工作流程封装为设计引导;2)通过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利用研发参数数据构建对应的工程数据库;3)通过封装建模工具,将工程算法等封装为可以执行的智能组件;4)通过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智能引擎,自动对企业知识进行聚类。通过研发工具软件的工程开发包,定制各专业的实用工具库或知识插件,直接在研发工具软件中辅助工程师快速完成模型设计、结构布置、颜色配置等工作。每一种类型的知识的加工方法,如下图4所示。

5汽车研发企业隐性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也称无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是难以或尚未用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根据隐性知识所反映的内容要素的不同。从技能和认识角度可将企业隐性知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另一类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的默契和组织文化等。从企业隐性知识可编码程度可划分为:不易编码的隐性知识和在一定时期内不具备条件、不能编码的隐性知识。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种是传统的方法,一种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交流平台。

5.1传统方法

传统的方式是组织开展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利用。这种方式现在有更多形式加以应用,如专家库形式——实现专家的创建与维护、专家组织及专家问答功能。员工可以直接获取专家的详细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专家擅长的领域。当员工在某领域遇到问题时,可从专家库中筛选出合适的专家,并向其求助。

5.2互联网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交流平台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隐性知识管理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的知识社区,是可搜索的互动式知识分享平台。通过知识问答,研发人员可快速获得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急需的解决方案。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内容,可通过“转化为知识”的互联网功能,启动知识获取流程,将解决方案固化为知识后归入相应的知识库中进行管理。

6小结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2

要做好研发,首先要了解市场,倾听客户的意见,还要识别客户的潜在需求,推断需求的市场价值,才能更好的发展技术、赢得市场。适应客户。消费者需要的是性能好、价格低的产品。从产品设计到工艺实现、再到质量与性能评价过程要不断优化,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性价比,可以增强客户满意度,同时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空间和机遇。引领消费。技术的发展应以技术支撑产品的差异、延伸产业发展、拓展产业规模,以技术引领客户需求。“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只要有领先的技术支撑,一定能够取得市场突破和客户的认可,引领客户消费。创新需求。技术的基础作用在于适应不同的产品,技术作用发挥的好,提升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可以利用技术进行产业延伸和集成设计研发,换代产品、扩展市场、创新需求。正如马斯科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和他的载人航天及星级旅游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二、要强化标准化原则

下面以产品功能定义、过程实现和结果评价为例,说明专业的发展应以标准化、显性化的过程控制方法满足全过程控制的相关要求。设计可靠。产品的设计定义过程要强化要求的精准、全面、系统和完整,要求的提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强化产品设计流程规范化和设计方法的专业标准化建设,用不断精益优化、规范的设计方法强化和约束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工艺稳定。产品实现的过程控制方法为工艺技术,保证结果的质量,须实现工艺技术知识化、显性化、标准化。按照成组技术,将结构类似、工艺过程相近的产品编组分类,建立工艺流程规范,将专业技术方法提炼总结、形成专业标准,并不断健全和完善。评价有效。建立健全关键要素指标的有效评价方法并不断完善、形成标准,是目前企业质量保证和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要强调实践性原则

技术的发展要特别强调实践性,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炼、升华发展。深入现场。技术首先来自于现场,来自于工程,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精益的“现地现物”原则就是要强化现场工作,紧密结合实践,不仅知道怎么去做,还要知道为什么那么做,才能真正理解技术。践行应用。技术的价值在于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还要在实践中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思考升华。技术的积累就是在现场学习、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过程。技术的研究过程是现象和机理的耦合,是参数和结果的解析,通过研究结果数据和表象识别影响其结果的条件与环境参数,解析其变化规律和内在机理,不断地思考、总结才能提炼出真正具有工程价值的好技术。

四、要坚持多元化原则

要追踪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知悉自身不足,借好外力,发展自己。应本着互相促进、合作共赢开展合作。内功为主。航天发展的辉煌成就得益于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的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企业要发展技术,首先要自己做好技术规划和技术知识管理,开展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积累、提升技术知识价值和作用。外力为辅。外力为辅不是忽视外力的作用,正相反,要强化外力的作用。如何整合资源,借好外力,是每个组织或企业发展必须深入思考,还要拿出具体办法来解决的问题。内外结合。就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矛盾论而言,技术的发展一定是内力为主、外力为辅。要使外因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要做好内外因结合实践研究,二要做好内外双方关系的处理。一般企业对外合作中,甲方需要乙方才能将工作完成的更好,所以甲方应更尊重乙方,借好乙方力量发展自己。甲方、乙方互相信任、尊重,通力合作,才能把技术发展工作做的更好。

五、要适应现实性原则

技术要实用于产品或工程,还要适用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技术的积累和进步需要资金、资源的投入及成本的支出,其回报需要时间,如何投入技术研究资源、把握技术发展的节奏,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性工作,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企业特点。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和考虑企业的特点。研发型企业对技术适应性、实践性的要求更高,批生产型企业对技术的稳定性、人的因性要求更高。发展阶段。技术的发展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来定。企业发展的初期,应更侧重于基础的夯实,关注生存问题,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成熟的企业则应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升级、产业的延伸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更关注技术创新。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研发型企业; 知识管理; 文档管理; 设计工具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资源,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成为赢取未来竞争的焦点。进入 21 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日益成为国内外先进企业单位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调研资料,到 2000 年,美国已有超过 60% 的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导入知识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开始将知识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看待,结合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来构建适合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知识管理体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推进的知识管理发展路线图、美国陆军实施的知识管理战略与组织模式变革、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开展的武器知识管理方案计划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关注和投入知识管理,如中车集团、广汽集团、华为、联想、青岛啤酒、美的、天狮、上海通用汽车、中国移动、腾讯、百度、海尔、康佳、TCL 等都已经关注到知识管理,并投入建设,取得了一些比较可喜的成绩: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改善知识沉淀和储存、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帮助避免重复工作等。但在中国各类组织中,不了解知识管理的还是占大多数。知识管理的企业实施案例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但是随着国际企业的示范作用,知识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来说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知识管理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样来做、何时来做的问题。

1 新时期对我国科研院所知识管理提出迫切要求

我国的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独一无二的珍贵数据、资料和经验知识,不仅如此,科研院所目前和未来开展的大量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还在源源不断产生和积累新的数据和知识。对于科研机构这类知识密集型组织来说,这些知识资源正是最核心的资产和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有效地收集、管理、加工和利用知识,加速内部与外部之间知识的互相渗透、扩散、转移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才队伍成长、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是科研机构普遍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大部分科研机构普遍沿用传统手工方式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和手段,内部科研和管理过程及历史数据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缺乏安全、快速、有效获取内部知识的共享平台; 缺乏支持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软件工具,以及提供不同类型知识应用服务的信息化手段。总体来讲,我国科研机构知识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知识重用率低,难以支撑新时期事业发展对知识沉淀、传播、共享、协作以及促进创新等方面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知识管理能力和手段为之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 2 种研发型企业知识管理( 文档管理型知识管理、设计工程型知识管理) 为原型,进行典型知识管理规划方法论的解析。

2 研发型企业两种知识管理实施方法论解析

2. 1 文档管理型知识管理

1) 规划目标。依靠统一的分类、明确的标识、有效的管理,使知识资料能有效地检索、共享和重用,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显性知识的电子化管理、一体化搜索能力,以支撑科研工作的知识获取需求。

2) 实施路径。以某装备制造型企业为例,基于历史知识散乱管理的现状,首先,应通过调研及现状评估来明确自身业务需要提升的项点,从战略、内容、管理、IT 等方面开展现状评估,同时基于现状痛点,明晰知识的需求类型、现状的存储形式及期望的改进应用场景。然后制定知识获取及知识集中管理的策略,知识获取通常采取系统集成、人工上传及工具转换 3 种形式。知识集中管理是指知识的多维分类,基于企业个性化的知识查阅需求,定制企业个性化分类架构,用于集中存储管理获取的知识。最后,借助知识搜索、知识地图、智能推荐等 IT 工具,开展知识的统一检索、快速获得,以改善知识应用的现状痛点。一般知识的改善方向分为主动和被动 2 种方式,主动是指通过检索获取想要的知识; 被动是指通过知识推送获取所需知识。实施路径模型如图 1 所示。

3) 内容建设。文档管理型知识管理除构建各基础类型知识库外,通常以业务线、角色线为牵引,梳理串联相关的知识文档,以辅助相关领域快速获取知识,辅助业务活动提高绩效。同样以某装备制造型企业为例,解析内容建设的思路。首先,基于核心研发业务流程梳理相关工作必备知识,涵盖每个工作活动的输入、输出、执行标准、模板、检查要素表,并与研发活动相关联制作成知识地图,以帮助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快速获得、标准化作业,形成企业核心智力资产。其次,基于新员工学习的需求定制了新员工学习地图,涵盖企业文化、行政、财务、人事、培训、专业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基于此契机,进一步提炼了一套该企业特有的“应知应会”。

2. 2 设计工具型知识管理

1) 规划目标。以参数驱动为基础,充分运用合适的设计、仿真工具,表现零件设计、仿真时的通用特征。工程师开发产品时可以直接调用,通过输入参数,即可生成零件或启动仿真。这样不仅避免了重复开发同样的标准零件,还能统一产品设计、仿真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2) 实施路径。以某汽车研究院为例,首先选择通用产品车型,通过时间维、系统维、专业领域维、逻辑维的“四维七步法”对通用车型开展工作任务分解; 然后梳理每个工作任务涵盖输入、输出、操作步骤、关键指标等属性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最后基于作业指导书的成熟度开展可执行的智能插件的定制,如图2 所示。

3) 内容建设。设计工具型知识管理的内容建设一般基于文档管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某汽车研究院为例,前期梳理了各个零部件的检查要素表,内容细化到参数级,如膝部碰撞区 突 出 物 及 圆 角检查的参数、手刹的凸出物及圆角检查的参数等,结合历史的检查要素表,基于设计工具 CATIA 开发了一系列自动校验工具,提交三维数模的同时做相关的倒 角、装 配 的 自 动校验。再以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例,基于历史的设计手册,结合设计工具 NX,定制了一系列产品模板,将企业自制件定制成参数化模板,二次调用时只需修改长、宽、厚度等参数,即可快速生成新的三维数模及二维图纸,以提升设计工作效率,降低重复犯错率,同时模板也内化了老员工的设计逻辑及画图技巧,通过模板的形式沉淀了企业经验。

2. 3 两种实施方法论对比研发型企业两种知识管理实施方法对比如表 1 所示。

3 展望

作为研发型企业知识管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实施规划,都需要与研发业务相融合,知识来源于业务,并且服务于业务,应带着知识管理的思维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让知识管理和业务紧密融合。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发型企业开始重视并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也必将会帮助我国研发型企业实现业务绩效的提升,助力赶超国际先进企业。

参考文献:

[1] 吴庆海,王宝明,宫元年. 知识 + 实践的秘密[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2] 吴庆海,王宝明,宫元年. 知识 + 实践的秘密 II[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4

知识经济在当前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有着较大的影响价值。本文就主要针对知识经济所具有的特色展开了探究,并分析了知识管理发展的趋势,进而总结得出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开始出现,这一经济形势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强调的主要观点就是利益竞争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够符合新经济时代的具体要求,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

1.测量知识本身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人脑的研究属于自然活动的范围,在服务上以及在创新上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实物。所以,知识也就是一种服务的来源,但是其并不是指代的服务自身。经济活动的开展究竟是对服务本身的测量还是对知识的测量,这一问题的存在,就使得的测量知识本身就有重叠性的特征。

2.生产单元的线性已改变

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最终形成了全球化的经济,这一经济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促进了生产模式的转换,使得生产关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生产者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很多的生产者已经在概念上无法进行类别的划分。

3.原本外部环境的改变依旧持续改变中

过去的经济模式在长期的使用中,也带来了诸多的益处,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不好的影响,过去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进行的经济发送站,而如今的知识经济模式则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好的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弥补,使得环境得以有效的改善,并能够进一步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趋势

1.重视知识管理的哲学面向

现今的知识管理多数存在于期刊书籍的管理中,而针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报道却并不一致,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统一,由于管理所发挥作用的不同,使得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也不相同,由于个人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认识,使得知识管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一般而言,可以将管理哲学作为知识管理探讨的基础,这样比较容易对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窥探以及掌控。知识管理强调的重点内容就是创新,但是知识管理也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创新无法顺利的开展。针对不同的组织来说,由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操纵的不一致,使得知识管理在广泛实行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困境。因此,在对知识管理进行广泛实行的时候,就要求组织成员能够明确了解到创新环境的需求,深入了解哲学,依据哲学就可以将一些繁杂的问题进一步理清。

2.强调创新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建立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应该逐渐向着强调创新价值和核心能力建设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前提下,注重对价值实施创造,将能力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充分的体现出组织的价值,根据相应的结果来判定个人的价值。相关的文献中也指出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激励特征就是使得能力产生的关键,就本质上来说,能力与资源价值都是不可测量的数值。由于能力与资源价值均具有不可测量性,那么如果一个公司要凸显其能力,将能力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那么针对公司所具有的能力进行提升,大力支持资源的转换,就可以使得组织中存在的一些本质上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人力资源核心可以与人力单位产量保持一致,并且使得组织更加具有创新性。组织将能力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会重点强调技术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所以,只有充分的发挥出组织的能力,有效的实施创新,并重视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就能够使得组织实现高效的发展。

3.确立中阶主管的组织地位

知识管理所强调的主观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所以,在相关的组织中,需要对创新管理的职能进行切实有效的落实,使得中介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管理的职能。而知识管理的这一发展趋势则有效的证明了知识管理融合哲学的重要性,在对组织理论结构进行强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进行反省工作,确保中阶主管组织所占的地位。知识管理重视创新价值的体现,而推动创新得以开展的主要动力就来源于知识漩涡。在组织中,知识管理主要是靠中阶管理者进行管理。就相关的人员所提出的观点可以充分的了解到,中阶管理方式相较于过去的管理模式来说,主要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国际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企业的发展也逐渐的实现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组织结构都实现了有效的转变,而就以人力资源管理来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同时也需要依据不同的员工自身特色和文化差异来进行管理方案的构建。就以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在个人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其主要构建于对组织层次之上。组织层次的界定,可以被看做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观构架。由此就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较于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其所占的地位逐渐提高,并渐渐的发展为主流趋势。而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更好的凸显经济价值和创新价值,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国家的文化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认可。

2.对于多元化管理的反思

在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保护的念头也逐渐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就衍生出了多元化管理。这种多元化管理是以弱势群体保护为原则。到今天,都原发的发展潜能则需要进一步的由政府相关部门来进行挖掘,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对弱势群体实施保护。在多元化管理的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可以被理解为:在工作多元化的基础上,有效的对组织进行转变。通常来说,以大的层面来说,多元化主要是通过中下阶层来进行体现。而就小层面来讲,多元化则多体现于少数群体以及种族阶层中。上级对下级有着一定的管理落差,多元化管理使得女性群体与少数群体在管理上不具备突出性。多元化管理中,以弱势群体为主导,而其所造成的优点一方面帮助组织厘清、保护、探究与转变价值和实务,并且促进组织绩效;另一方面则培育帮助增进公共利益。

3.管理哲学与人文精神反思

目前与知识经济相关的若干科技业,大都以代工(OEM)为主,若无法研发、创新,则我国的知识经济依旧依附在美国的价值底下,代工是无奈甚至是长期科技发展的麻药,专利数量是假象而非科技实力,较之加州硅谷的技术高门坎进入障碍与创新能力,目前仍居劣势,发展若要稳固与持续,恐怕仍须回归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而学术研究伦理的建立亦为根本之道,扭转社会风气与提升研究水平,知识分子将任重而道远!犹有甚者,网络上的活动一旦普及,并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后,新经济与新社会也随之成形;但生活的考验与人文的变迁才开始运作,统合趋势与人文抗争并存的辩证逻辑,将是新社会演进的路径。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经济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凸显,该经济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前提条件下,知识管理更加强调追寻,更加注重创新,而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注重对竞争模式的创建,实现思维的无国界交流,就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人文精神转变,是人类生存本质的深思。

作者:田凤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孟宪平.以人为本:改革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吕福新.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家的挑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3]彭雅.论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价值观的变革[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01).

[4](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MeinolfDierkes)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知识与信息课题组译.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5

关键词:科研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覆盖;全过程

1实施科研项目全覆盖质量管理

科研管理是对科技研发活动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是实现知识与技术创新、促进知识与技术转移的一种手段。在科研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科研活动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管理,以保障科研目标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是先进的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科学管理方法为依托,从而保证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科研管理要借助全面质量管理在规划组织设计、规范管理程序、打造项目团队、改进质量体系等方面的优势,促使质量管理全面覆盖到科研活动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科研质量管理效率。其一,确定科研管理目标。科研部门要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本单位对科研项目的建议,制定科研管理目标,构建起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形成长效的科研质量管理机制。其二,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要将与科研相关的所有资源和活动都纳入到管理范围内,协调处理好多个学科之间的关系,集中科研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为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三,强化科研团队管理。在科研活动中,全面质量管理要重视科研人员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激发,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增强科研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2实施科研活动全过程质量管理

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应针对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实施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而提高科研成果质量水平。科研管理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科研项目前期申请管理

科研项目申请环节涉及范围很广,关系到技术设备、资金等诸多内容。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下,必须加强科研项目前期管理,严格审核科研项目申请,对科研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审核科研项目时,邀请资历高的专家组成审核小组对科研项目方案的价值进行论证,并分析科研项目团队的素质,避免发生滥竽充数的情况,抓好科研活动前期的质量管理。

2.2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对科研资金、设备、人员、技术进行审查,确保所有资源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并且科研人员要对科研活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负责。质量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进度、开展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分析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邀请专家参与问题讨论,修改项目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2.3科研成果鉴定管理

科研成果鉴定主要包括技术鉴定和市场鉴定两个方面。在技术鉴定方面,通过对比实际技术效果与预期的技效果,判断科研成果是否达到预期,若未达到预期,则要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在市场鉴定方面,要从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出发检验其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判断科研成果是否具备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具备价值的科研成果才能投入使用。

3实施科研活动动态化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重视科研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创新,构建动态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科研质量水平。具体可从质量管理考核评价和科研人员动态监管两个方面入手:

3.1落实科研质量管理考核

在动态化的质量管理中,要及时收集和分析科研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测评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质量到预期目标。根据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客户反馈信息,不断改进科研活动质量,提高科研水平。科研质量管理考核是检验科研项目质量控制成果的重要手段,在考核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构建起完善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一是项目立项管理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包括材料形式、材料内容、组织管理指标。通过评价指标反映申报材料质量、研究方案质量以及立项审批流程的完善程度。二是项目过程管理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包括完成进度、完成质量、组织管理指标,通过指标评价反映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内容完成情况,以及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三是项目结题验收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包括材料形式、成果质量、组织管理指标。通过指标评价反映结题验收材料是否完整、有效,研究成果目标是否达成,产权保护与专利成果管理是否完善。通过对科研质量管理进行考核,可进一步强化质量标准化管理,并根据考核结果持续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3.2加强科研人员监管

对科研流程进行网络化智能管理,使研究过程具备可视性、可查性、可测性和可评性,为科研活动质量管理提供可靠资料。由于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的隐性行为较多,难以用量化标准加强科研人员的行为控制,所以可借助网络智能管理系统记录下科研人员的行为信息,掌握不同科研人员的具体分工,对每位科研人员的研究质量进行分别评价,以确保科研人员的研究行为处于质量监管状态。此外,还要对科研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增强科研人员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使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得到有力约束,避免出现侥幸心理和消极工作现象。

4结论

总而言之,质量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管理中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构建起全覆盖、全过程、动态化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对科研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不断提高科研质量管理水平。科研管理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定律,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目标,重视科研项目创新性的实现,为科研活动的实施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朝林,韩丽,张俊杰.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5(9):82-83.

[2]王晓丽.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3):40-41.

[3]张朝林,韩丽,张俊杰.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5(9):104-105.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管理软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高职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这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组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锻炼,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让学生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高职实验室管理中,仍然存在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偏低,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缺陷,有必要完善和改进。本文结合九江职业大学实际情况,就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为加强实验室管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智能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实验和实训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随着对高职院校各项经费投入的增加,再加上高职学校扩展,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应用型人才培养也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实验室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实验室管理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作用,构建有效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1.管理人员技能偏低

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基础理论,熟悉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能熟练应用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开展实验室管理活动。但目前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管理队伍年龄老化,管理人员数量不足[1]。再加强管理培训不到位,制约他们的管理综合技能提升,难以适应高校院校实验室管理需要。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经费、人才队伍等因素制约,忽视购置先进仪器设备。也没有根据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水平提升。

二、高职院校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

为弥补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不足,九江职业大学在实验室管理中,注重发挥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作用,综合应用计算机软件、智能卡、网络技术等,开发和设计了高职院校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组成包括硬件平台、管理软件系统和实验室管理控制系统。

(一)硬件平台

硬件平台(如图1所示)构成主要包括校级与若干院级平台节点,若干客户端。在局域网支持下,校级与院级平台节点实现连接,同时还满足校内客户端与智能管理系统连接需要。如果客户端是在校外,他们需要访问智能管理系统时,就必要依靠互联网的作用。其中,校级与院级平台节点服务器分别存在各自的数据。并且实验平台校级节点在系统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负责与服务器进行数据沟通[2]。这样不仅有利于数据资源共享,同时还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管理软件系统

管理软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对系统有效运行和充分发挥作用产生重要影响。该管理软件系统用Java语言编写,主要模块如下(如图2所示)。(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功能为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权限设置,个人界面定制与管理。此外,在用户管理模块当中还拥有数据设置模块,在该模块支持下,能够实现学校共享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便利校级与学院级平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在用户管理模块上,可进行用户登录、数据认证、机构设置和数据查询等操作[3],进而为有效开展实验室管理创造便利。(2)资源管理模块。该模块在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系统有效运行和工作效率提升的关键。主要对实验室信息、实验室项目、实验队伍、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房间的管理,让各种因素有效发挥作用,满足学生学习和实验教学需要。(3)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功能为开放实验排队站位、预约审批,仪器、实验室和会议室预约审批,易损仪器赔偿,收费、资金和培训管理,用户信誉积分,实验室工作日志[4]。(4)物联管理模块。该模块与管理控制系统配合并审批预约者,预约者刷卡开门进入实验室教学和学习。当预约者进入实验室之后,物联管理模块为实验仪器配置电源,并启动监控设备,发挥语音提示功能,为实验者提供相关信息和语音提示,保障实验室教学和学生学习顺利进行。

(三)实验室管理控制系统

为详细掌握实验室运行基本情况,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控制系统设置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如图3所示)。(1)门禁控制模块。模块组成包括电子锁和刷卡器,实验室门上安装电子锁,可用授权刷卡与密码方式开门。任课老师和学生可以凭密码开门,开门后系统为每位学生自动分配一个座位号,学生对号入座,进行实验和研究活动。刷卡器安置于门外,预约者刷卡后服务器发出指令开门。(2)智能电源控制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为:电流与开关监控、过流保护、远程开关等功能。刷卡开门后服务器为设备分配电源,并启动计时与监控功能。此外,即使管理人员不在实验室现场,但通过局域网可以对智能电源控制模块进行远程控制。(3)视频监控模块。前端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管理服务器是该模块主要构成内容,可实现远程监督与指导、在线听课与培训、实验回顾等功能[5]。(4)实验室语音提示和通讯模块。组成包括语音提示器和通讯电话。刷卡开门时语音提示器发出信息,提醒实验室人员注意事项。预约时间将满时发生提示信息,提醒实验人员做好结束准备工作,或办理申请延长实验时间手续。通讯模块能满足实验人员与管理人员远程通话,开展及时交流和互动需要。

三、高职院校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九江职业大学在实验室管理中,通过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取得良好效果。

(一)具体应用

以前我校实验室管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由管理人员开展日常巡视和检查,并详细做好记录,发现问题之后立即采取修复措施。之后虽然开始注重计算机的作用,但未能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构建有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不仅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还难以详细掌握实验室基本情况,制约管理水平提高。为弥补这些不足,九江职业大学于2012年4月开发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并于当年9月投入使用。

(二)应用效果

经过将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不仅满足高职实验室管理需要,还推动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转变。在优化管理队伍结构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管理现代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减轻专职管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他们的负荷量。此外,系统还可以对设备进行监控,与预约、门禁刷卡联用进行身份识别,无需管理人员到场,系统通过审批授权刷卡识别,学生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学习。实现了实验室向学生的全天候开放,也为学生学习和参加实践锻炼提供条件。

四、结语

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满足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需要,还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更好满足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为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应该重视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维护,加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排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注重对系统更新和升级。使其更好满足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需要,也为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有效学习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陆江东,戴卓臣,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44-46.

[2]葛日波,朱志刚,等.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5-18.

[3]胡卉颖.高校宿舍管理及智能终端APP的设计与开发[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33-35.

[4]吴良,邹志宏,等.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169-172.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意味着作为企业运行的指挥中心———企业管理组织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为了探究企业管理组织形式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文章以企业的项目管理为例,探究其组织结构的内在机制与结构,指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组织形式的要求,同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分析了目前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提出了适合时代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完善管理组织结构的措施,为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企业管理组织形式 项目管理 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项目以及企业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息息相关。目前,学术界针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古典的组织结构理论认为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不受外界的影响。古典主义将组织与环境分割开来,完全忽视环境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封闭和机械。而新古典主义则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打破了封闭性和机械性,将系统引入到组织结构分析中。这大大推动了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过于抽象,无法回答组织结构的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企业组织形式的价值,本文以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为例,分析其具体形式及存在的意义。[1]

1绪论

1.1企业项目管理

企业项目管理即EnterpriseProjectManagement,属于一种以长期性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模式,管理着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2]学术界普遍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原则或者方法,也是一个过程,涉及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计划和组织是管理的工作重点,为了促使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运作,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工和组织,上到企业的部门经理、总经理,下到工厂的工人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履行企业的管理职责。只有企业的人员都能够协调地完成各自的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组织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项目管理已不再是传统的生产作业型企业广泛实施的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关系着企业所有的目标的实现,并使企业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在企业管理组织中,各个项目经理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代表着部门的运作。[3]总体而言,企业的管理涉及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2企业的组织

所谓的组织,就是目标和计划制订出来之后,能够令其变成现实的过程。[4][5]因此,在企业中,要求管理者能够以具体的组织目标和计划设计出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因此,部分人认为,企业组织就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具有真正关系的一群人;有人认为,企业组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过程。总体而言,企业组织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聚集在一起,有意识地形成的职位结构,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一个系统化的结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必须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相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的人员,以至于能够协调地达成目的。具体的工作逻辑过程如下图。工作逻辑图

2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及设计的必要性

2.1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组织也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目前而言,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依旧比较落后,以至于无法合理地安排企业的项目实施和人员的分配,这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6]以项目管理组织为例,项目管理组织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变化情况的掌控、对顾客多样化需要的把握都稍显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项目实施带来了影响,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7]

2.2合理设计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必要性

管理者由于能力和精力都有限,无法直接安排组织内所有的活动,也无法安排组织中每一个人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这意味着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企业的管理者就难以亲力亲为管理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组织形式。即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制订出良好的计划,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合适的组织结构来支持计划的实施,那么这个在某个时期很适合的组织结构就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企业的发展。以利兹夫妇为例,格里(Gerry)和莉洛•利兹(LiLoLeeds)夫妇在1971年创立了CMP出版公司,他们所出版的商业报纸以及杂志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此外,他们所服务的市场,例如计算机、通信技术等都为他们公司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这,却与利兹夫妇所采用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不相适应。在CMP成立之初,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都由利兹夫妇决定,在公司规模比较小时,这样的管理组织结构是非常适合企业的发展的。然而到1987年之后,由于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利兹夫妇还是掌握着公司的主要运营情况,员工对企业的情况并不理解,甚至无法答复日常的问题,使得要见利兹夫妇的人得一大早在公司等候。这对于要求快速反应的决策来说,这样的节奏是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的。而利兹夫妇很快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他们将公司分成几个部门,每个部门分配一个具有独立管理权力的经理,能够分析现实情况来合理经营和拓展他们各自管理的部门。此外,为了有效监督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利兹夫妇还设立了一个由公司员工以及各个部门的经理、利兹夫妇等组成的出版委员会。[8]各个部门的经理在每个月定期向委员会汇报工作,而出版委员会则负责确保公司的每个部门都能按照CMP总体战略目标运作。这种随着时展变化而改变的管理组织模式使得CMP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健康发展,不断增加企业的收益。[9]

3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原则及分类

所谓的企业管理组织就是指为了保证企业的目标能够有计划地实现而协同行动的管理集合体。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具备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才能令不同的员工的各自工作能转换成为一个对企业发展有贡献的个体。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有效地针对企业管理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甚至是再设计。

3.1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原则

设计企业管理组织形式需要明确组织各个部门的职能与职权,明确组织中的各个部门的责任。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企业组织中人员、工作以及制度的安排,因此相对而言企业管理组织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但也具有规范性和集权性。因此,想要设计出理想的管理组织架构,设计者必须从以下方面考虑:职能与职务的分析和设计,部门设计,层次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组织设计还应该遵循专业化分工原则,柔性经济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控制幅度原则等。[10]

3.2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形式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分为五种,其中主要包括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动态网络型结构。[11]

3.2.1直线制

直线制的管理组织形式特点是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由企业的公司经理来直接指挥和管理的,不另外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具有管理机构比较简单,管理费用低,权责分明,决策迅速的优势,但是直线制管理形式对领导的要求比较高,适合一般的小规模企业使用。

3.2.2职能制

职能制的管理组织形式采用的是专业的分工管理形式,分工的管理者代替了直线制当中的全能管理者,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在相关的职权下能够有权力对下级下达命令和传达指示,同时,各个部门也应该服从上级的指挥,听从上级的管理。总体而言,职能制分工比较细致,弥补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但是多头领导的形式也会削弱管理者的统一指挥权,影响最高管理者对企业的直接指挥。

3.2.3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在总公司只保留预算、重要的人事、企业发展的方针策略等重大权力的基础上企业内部的独立责任部门能够分权管理,这种形式下使得企业的管理能够统一,同时能够实行多种经营,且分工模式更加专业。但是,事业部制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机构设置也存在缺陷,事业的协调也存在着问题。

3.2.4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横向领导的系统,因此,矩阵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灵活有弹性,运行的协调能力更强,富有创造性。但是矩阵组织结构比较短暂,属于多头领导。

3.2.5动态网络型结构

动态网络型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项目管理小组建立与独立研发咨询机构,广告,制造商以及销售相联系的动态网络,能有效发挥核心业务的专长。

3.3有效设计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方法

目前,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研究中发展的相对而言是比较成熟的,因此,在企业管理组织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吸收西方国家组织结构的精华。为此,本文在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下,结合本土现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设计影响。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环境因素是影响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以达到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组织都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完善。其次是充分考虑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管理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团队整体来完成,因此,只有加强团队精神才能突出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才能凝聚员工的整体奋斗力。通过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能构建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得员工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不断创造出企业的利润和价值。再次是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改善管理手段。[12]由于目前企业的中心控制层是以信息技术来实行指挥调度的,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组织有着极大的影响。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收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信息,能够为企业的管理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甚至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企业管理组织建设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资源的管理,网络通信的建设,能有效完善信息化的管理组织形式。最后是完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的技术实施层由许多的任务团队组成,团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还可以跨功能完成项目的实施。

4合理设计企业管理组织管理的意义

合理的设计企业管理组织能够清晰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利,使得每个员工都有清晰的任务,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组织的目标。[13]其中,合理的企业项目管理组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4.1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企业的战略与企业的管理组织息息相关,与企业的项目管理也息息相关,因此,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的项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推进企业战略的实施。总体而言,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一种多层次的目标管理方式。企业负责人对项目经理的考核主要参考的是项目的实施情况,因此,对于项目经理而言更多强调的是项目实施的成果。这就要求项目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协调解决各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见的限定条件,灵活地选择最有效的实施方法。由此可见,合理的企业项目管理组织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确保企业战略的实现。

4.2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

合理地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组织形式能够合理地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实施项目的人员来分配工作,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能够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地执行项目管理的计划。项目管理组织能够调动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公共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与运作工作中去,丰富项目实施的知识力度,有效提高组织的整体运行效率。

4.3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在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的安排下,能够把整体的企业管理责任按照工作的内容和对企业的贡献来分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管理责任,要求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对其所负责的项目负责,不仅要确保项目的执行,还要确保完成的质量,这是第一层责任的划分。此外,各个项目经理还能进行第二层次的划分,即可将各个项目细分为更详细的责任单元,安排特定的责任者负责完成目标,并将完成的目标汇总起来,使得项目的负责人能够及时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展,也有助于总负责人对项目进程的管理。另外,详细的责任单元的划分还能有助于管理人员对项目执行情况以及项目执行成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与监督,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4.4有利于复杂问题的集中攻关

由于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能有调动不同领域的成员共同参与到项目的执行团队中来。而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成员有着各自的特长,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且有着共同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在这样的团队合作中,团队能够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团队的成员能够集中讨论、解决、攻关,这使得庞大的知识系统能够有效地、快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有效控制了项目的完成质量和进度。

5结论

企业的管理结构方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国际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亟须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也需要不断完善。无论是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实践的运用上,想要发展成为成熟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努力解决企业管理组织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刘安方 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绪柱.基于流程优化的企业组织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焦明宇.我国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赵刚.日美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4-26,35.

[4]宋琳.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管理环境构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5]崔娜.企业组织结构进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3.

[6]罗连妹.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复杂性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3.

[7]李硕.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理论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8]张宁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9]倪慧芳.中美企业组织结构特性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2.

[10]郝玉英.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11]孙瑞.基于创新导向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研发知识管理范文8

新经济时代,经历了由新经济的泡沫化修正、美国景气大幅成长的时代大背景,发展到知识经济及科技文明,对人类是的意义超乎想象的、及影响力巨大的。但存有在知识经济时代进步的大部分财富集中于少数的团体及个人,财富分布不均衡,而这些积聚财富的集团或个人对于新时代的经济管理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限量的影响和优势。但掌握财富的他们是否在握有经济管理和发展的同时,对于人类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呢?他们的财富直接引导着财富的生杀大权呢?当然,在知识经济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与精神满足感,但现实是这些财富是集中于少数人的手里的,只有他们基于物质与精神的满足状态,而事实上,其他的人类大多数是压力与不安的。例如,面对工作压力以及失业率的大幅度提高,财富的数位落差,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形式下出现的新阶级歧视等问题。虽然在微观角度看来,新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强调的是创新的竞争利益,在宏观角度看来,知识经济的影响力是历史未有的。从这一观点来看,对“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不容置否。在文化的角度看来,知识经济是全球化大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中国文化发展人文主义及人文价值的重要条件,“人文精神”与知识经济下缺失的“人文价值"的关系讨论,是具有划时代历史前提,并在中国文化中对经济人文精神的强调,凡是其在知识经济趋势下,可为管理学界所带来的启发。

二、具有特色知识经济新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本条件的经济,须与传统经济管理的模式区别开来,知识经济具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及其特征:首先,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本身的内容是信息、观念、知识、观察力、创造力,通过知识经济下的人类活动来表现,是人类在创造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因此,知识经济的源泉是做好服务,是测量服务与知识的重要组合。其次,生产界线与全球化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导致人类社会分工与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比如:代工模式(<CM)的归属问题,是委托者与代工者的产品划分的界限讨论问题。再次,外部环境的转变与以往经济发展的改变过程,经济模式影响结过是好与坏的区分,例如空气质量及污染问题。经济模式的基础知识在改变同时,要做好迎接新时代的知识管理的重大变革与知识革新带来的一系列的发展改变。第四,投资分析与制度要区分开来,是有型投资到无形投资的转变过程,比如,网络流程计算的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难度性的讨论研究。第五,是创造性毁灭与资本有效使的转换阶段关键时期,旧模式与新模式的资本价值转换是新经济形式下迫切适应与解决发展的问题探究。

三、知识管理的趋势

1.重视知识管理的面向探讨。

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及看法处于不断探索前进的发展时期,人们对于新经济时代下的看待持有不同的观点及行为管理,例如在不同的管理阶层出现的不同管理思维方式与方法,其做法不同,行为不同,取得的成绩亦是不相同的,但从个人存有知识管理本质的认知差距问题,推行管理规则方向仍存有大量的不同。首先,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管理,应将知识管理与资讯管理区别开来,知识管理关键目的是在营造创新的问题,从知识类型管理则存有深层含义,其一,是感知知识传授知识的过程,强调在于意会的阶段;其二,则是显示与表现的过程,即通过的具体的描写刻画的,经过文字语言的形式展现,呈现出更为具体形象的文字化知识。是组织与转化的过程,强调的创新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呈线性特质。在过程中应用于知识螺旋,诱发创新的只是碰撞与激发。所以创新是新经济时代下知识管理的关键要素。是创新,同样就面对不同程度上的知识挑战与知识跨越,是推行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执行与审视过程,是思考与营造知识管理的新环境的呈现。

2.创新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创造。

价值创造,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模式。是强调创新价值与核心能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产物,每一个个人是主体,是组织的价值其总和结果的关键要素。在实际知识价值创造过程中,个人能力或是资源价值根本无法确定与衡量估计,因为在知识经济新时代下,人们有不同活动的组织发展形式,同时具有多种动态单位的组成。此外,活动组织单位也可是隐时现的,有组织的内部与外部以及内外部之间的,可组织管理者则扮演不同角色,跟随其倾方向和顾客角色转变来完成角色的转化工程,其参与或被邀请加入和支持的过程。其管理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思想和决策动力,是资源转化和资产发展的,是能力资源的相辅相成。是解决问题的组织要素。人心与创新问题是组织管理人员创造新的组织形态和产生新的组织结构的产物,是以能力为企业进入前提的结构形式,以能力来解决与处理技术问题的实践应用过程。所以,行动管理与能力引导,来创造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创新过程,亦即企业中的人才问题的财富凝聚力和吸引力,产权与竞争的问题,同样出现着流动风险与解决处理挑战。创新学习,是企划与人文精神的有效结合,亦是强化在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关键的核心,人才是关键,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体现过程。

3.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的构造。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强调创新的同时,应落实创新管理的阶层管理者所呈现及扮演的角色,负责的有效管理职责及具体分工。现如今,在组织理论知识中,有扁平化组织结构的讲解,也有提供反省途径的方法指引。在新时代下知识管理是强调创新价值为前提的管理模式,其创新源泉和动力则来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螺旋组织状态。而组织管理者是知识管理角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起到了决策性的关键作用。在管理重要摆脱传统的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的落后思想,知识创造与转化才是知识组织管理着所应负责的管理形式。承上启下的知识管理模式以及知识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管理者学习的重要能力与管理要素。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