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论文范例

行政体制论文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1

行政管理这样一个概念原本强调的是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建立、发展和进步,最终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这样一种较为完善和全面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这样一种管理制度与理念和政府管理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无疑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主要就体现在,政府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希望社会服务效益最大化,而企业的终极目的仍然是希望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进行探讨和分析时是必然需要关注和重视这样一个重要区别的.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主要职能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策职能,二是通过对指令进行传达来实现沟通协调和服务职能.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并不是大家通常所想象的那样.

2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与管理执行力

2.1管理执行力的基本概念

所谓管理执行力,主要指的是企业内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贯彻实施管理人员所制定的战略决策、工作思路以及工作流程的实践能力,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定义和要求就可以看到,企业员工管理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流程化、准确化、高效化和结果导向化等四个主要的方面.在实施和执行的过程当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在于准确传达信息,使得员工无论是对于任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任务本身的重要性都能有非常直观和准确的认识;相应的,员工的职责就在于准确领会和把握管理者对于自己的指示和要求,在良好的信息沟通以及传导机制之下来完成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总的来说,企业管理执行力所针对和面临的对象是全面的,并不局限于企业员工身上.

2.2管理执行力与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管理执行力与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三个具体的方面来进行说明和分析:第一就是要对企业内的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优化,即企业内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管理执行力发挥作用的必要而又根本的源头和载体,如果在企业管理环节当中希望管理指令能够始终保持稳定有效传达并得到认真执行,就必然需要对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基于此来保证在减少信息传送层次的同时提高信息传送各个层面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素质.第二,科学的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同样是管理执行力实现的制度和机制保证,只有保障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完整和稳定才能够保证整个企业内部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及时处理和化解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基于这样一种保障关系来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和支撑.第三,还需要在进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构建的同时认识到管理执行力本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执行力都是其灵魂,都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2.3认识企业管理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忽视行政管理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考虑到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在企业当中需要涉及到较多方面的人事和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认为,行政管理的缺失与不足同样是多方面原因所共同造成的,包括企业执行力与执行目标的不一致、业务流程的不规范、管理者的认识和意识不到位以及员工自身的态度和素质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与发生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内行政管理体系的正常构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行政管理工作本身无关的问题也有可能导致同样状况的发生,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和行政责任落实相互推诿的状况时有发生.这样一些状况在企业的规模变大后会体现的更加突出和明显,对于企业本身发展的不良影响也会更加突出,执行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管理这样一个概念和工作本身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和研究都不够深入和到位,也就无法从更高的层次上来系统地认识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建设方面也相对不健全,使得企业内即便有制度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却完全发挥不出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最后也有可能是由于企业管理队伍的缺乏所造成的,企业管理团队如果在执行力和执行文化上都没有进行良好建设的话,同样也会导致企业管理工作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出现.

3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

上文当中对管理执行力的基本概念以及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来探讨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希望能够切实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3.1建立清晰的行政组织机构

构建起清晰完整的行政组织机构是希望最大程度的实现政令畅通,从本质上讲,就是对整个公司内部的指挥系统和命令传达层次进行必要的规划与设计,也就是最大程度的明确和规范公司内部谁服从谁的命令,而谁又对谁的工作进行负责和指导.在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完成之后应当尽可能的按照规定和要求来进行,在此过程当中最忌讳的就是多头领导和越级领导,这样两种状况较多出现在国企当中,这样一种不良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各个部门的领导以及人员等都无法按照自己的职责规定来进行工作.针对于这样一种现实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进行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刚性的行政组织构架,以此为保障来进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

3.2建立良好的执行文化

在一个企业当中,所谓团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和理念的群体,大家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聚集到一起来共同完成一件大家都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在此过程当中,不同人员之间的能力关系和心理关系都应当是互补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起具有相同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团队,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够在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前景发展当中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可以以企业主要的负责人,如总经理为中心,然后以不同标准的半径来进行画圆,这样就能够相应形成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半径,进而形成不同的管理团队.具体来说,如果按照通常的划分可以将整个企业的高层领导划分到决策层,而企业内的部门经理或者是地级分公司的领导们则可以形成企业中层,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具体执行任务的人员则可以统一划分到执行层,也就是企业内的基层.这其中同样需要注意的就是国企,国企当中进行管理执行力发展与保障遇到的主要障碍通常就是执行文化的问题,很多单位从事业到企业的转变已经非常的痛苦,在管理过程当中如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抛开私人情面的话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完全难以适应于现代企业的管理特点.正是因为如此,在管理过程当中还是有必要对行政管理体系进行清晰而明确的划分的,对于一些处于过渡期的企业而言,往往还需要公司领导的亲身垂范,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构建起企业应有的企业文化.

3.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人员、机构以及环节都十分复杂,而且整个管理过程始终都处于动态和变化之中,并时刻承受着来自于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系统论的观念,同样也不能过度的局限于一些个别的理论,使得理论和实际状况之间存在更大的出入,最终完全无法指导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事实上,本文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人性化和人文化的手段来进行企业管理行政体系的构建,希望对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和启示.对于企业管理工作而言,管理的深处还是激励,任何一种管理工作的进行如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的话,是很难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斗志和积极性的,因为对于员工而言,无论是工作动力,还是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是需要企业源源不断的激励来实现的.在激励机制之上,相应的监督机制也要有,这对于企业管理执行力的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严格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能够形成更加全面和完整的信息反馈圈,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激励机制本身更加透明和可行,最终通过激励的手段和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执行力.

3.4重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行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从外部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状况之下,在管理工作当中深入贯彻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企业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巨大优势,才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规避自身的不足,最终借助于信息化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企业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加大企业内的网络建设投资,与此同时同步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化,并尽可能的在企业内部推广先进信息管理工具的应用,这样一方面能够在整个企业内部更好的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也更加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和管理流程的确定和应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常就意味着商业流程的再造,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必然面临着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以及工作习惯的彻底改革.

4结语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2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家旅游局统一管理、地方各级旅游机构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旅游局是对全国旅游行业进行统一管理的国务院直属机构,云南地方各级旅游局作为地方下属的行业主管部门对所在地旅游业进行综合管理,和上级旅游局只有行业指导关系,没有隶属关系。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层级,有纵向分级和横向分级的区别,不同管理层级有不同的管理动机和权力配置。纵向上,旅游主管部门在行政体系中的边缘性位置,越到基层越突出。由于国家旅游局或地方旅游局为政府直属机构而非政府组成单位,旅游局现有的职能其他部门都有,比如旅游执法属于工商或者公安的管辖范围,旅游规划缺乏法律法规约束被城建部门、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束之高阁,因此,各地旅游局在政府中的话语权很小,处于非主流的地位,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安排二流干部之地。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2013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切实维护旅游发展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另外,相对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的内涵较为丰富,并非指单一的行业或企业群体,而是由许多相关产业所组成的旅游综合体。而管理实践中,旅游局虽然是政府部门专门负责旅游行业管理的机构,但不管是地方政府赋予的行政管理权职,还是法律层面赋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权限都相对有限,国家层面赋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旅游行业的法律仅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管理条例》。而除旅行社之外,旅游局还要面临对景区、饭店等传统旅游企业的监管以及旅游新业态的监管,而对于这部分行业或企业,云南省各级旅游局却缺乏硬性的管理约束,这常常使得旅游局在实际的行业管理中,面临着“小部门、大产业”的尴尬状况。一方面,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使旅游管理形成了许多管理重叠和管理真空。云南各地旅游业的管理是由旅游局负责,但旅游资源开发、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由建设部门、林业部门负责,环境污染破坏由环保部门负责等,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各级部门平级,在管理上不具有权威性,一致性,各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协调;另一方面,严重的利益纷争。这是权力冲突和叠加的恶果,不同的管理部门从不同角度和法理依据,分头占有国有文物资源、风景自然资源、国家土地资源等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资源,结果资源利益争夺激烈,形成小集团,损害体制的公益性和社会的公民性,严重危害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旅游产业的覆盖面广、旅游局权力位阶低,要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必然要牵涉到众多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而往往旅游局在行业管理过程中要去协调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使得传统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在现实常常受到很多制约,也影响到云南目的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二、扩权升格:云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旅游产业这种特有的综合性和联动性要求其必须进行一揽子管理。笔者根据“扩权升格”的深度广度要求,将云南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分为三种:一是部分扩权、地位不变。在传统旅游局职能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旅游发展需要,旅游与风景、商贸、体育、文化、园林等部分职能融合的行政管理模式。例如,腾冲县将全县翡翠和旅游出租车管理职能以及对宾馆酒店、餐饮行业的规划建设审核职能全部划归旅游局,明确要求全县投入实施的工农业项目必须征求旅游局意见,充分体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二是部分扩权、地位升级。除扩大了职能范围以外,上下级旅游局之间形成领导关系。例如,西双版纳州三个县市探索实行垂直管理的新模式,县市旅游局局长兼任州旅游局党组成员,县市旅游局局长的任命,由州旅游局和县委组织部共同考察后,由州旅游局党组直接任命。三是全方位扩权、地位升级。在保留或撤销传统旅游局的基础上,成立级别更高的、整合各部门功能的旅游委员会模式。国内成立的各种旅游委员会有如下几种性质:①议事机构,如桂林市保留旅游局,另外成立行政级别更高、成员单位更多、管理范围更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②半实质执行机构,如杭州在原有旅游局职能的基础上成立旅游委员会,赋予了旅游主管部门对园林文物、贸易、工商、旅游度假区、商业资产公司、旅游集团、西湖博览会办公室等机构的协调功能、风景区管理职能、资源整合功能;③实体性机构,如上海组建了中共上海市旅游事业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政府下辖的旅游局、商业局、交通办、园林局和新亚集团等单位,均为旅管会成员,上海市副市长兼任旅管会主任,旅游局和各相关局的负责人任副主任或委员等。云南学习借鉴了上述省市的经验做法,在省级层面,根据旅游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统筹协调工作量大的产业特性,积极开展旅游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并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2013年2月,云南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为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标志着云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13年8份,省委正式任命配备了10个部门的兼职副主任,标志着省旅发委由一个单一的经济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综合协调部门;2014年6月份,中编办正式批准同意省旅发委成为政府组成部门,标志着旅游业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强化。在州市层面,昆明、大理、迪庆、普洱、红河、玉溪、版纳7个州市参照省里的作法,从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和服务职能出发先后组建了旅发委。除云南,北京市、海南省、江西省也相继完成了这一过程。如2009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成立实体性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列入省政府25个组成部门之一,而且在政府组成部门的排序上居显著位置。云南、海南旅发委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可以参加政府全体会议并进行表决,而传统旅游局作为政府直属机构,其负责人只能在涉及本部门事项的会议时才能列席。另外,组成部门的一把手是由政府主要领导提名、同级人大通过任命,而直属机构的负责人则由政府直接任命。显然,这种改革要比非实质性的、协调性的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在权力方面有了更高的提升。

三、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权力运作与旅游建构

中国政治体系内在结构特点是:政党居于中心位置,由内向外依次是行政系统、人大系统、司法系统,构成一个同心圆。党的组织对各种权力机构的渗透和有效控制,使中国政治系统中各个部分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和重叠性,而云南推进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在保持同构性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自主性,通过“扩权升格”提升自己在权力场中的相对位置,由边缘走向主流。第一,旅游管理体制的“扩权升格”与当地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国家政策导向有着重要关联。旅游在权力场的重要性由其在地方政府业务流程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如旅游一把手工程、旅游强县/市/省,并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例如,2010年初,海南省正式获批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对于海南这样一个旅游经济特区来讲,其管理机制的设置自然应凸显出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统领地位。云南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同样直接受益于这一时代变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始终坚持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近几年又确立了“旅游强省”的目标和思路,加上一直推进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云南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助力。第二,旅游管理部门利用种种策略来捍卫或提升他们在权力场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例如,与其他省份不同,云南旅发委还牢牢掌握着财政大权,省旅游发展资金在现有每年2亿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再增加1亿元,到2017年达到7亿元;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在现有2000万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增加1000万元,到2017年达到7000万元,各地州市县的旅游总体规划、十三五旅游规划、旅游城市综合体规划、智慧旅游等费用都需要到省旅发委申请,而这些资金的审批、下放和核查都由省旅发委监控,这有利于由上到下、由省级到州市逐步推进基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第三,长期存在于权力场内的规则是以重复博弈的方式进行的,而博弈规则是由参与人策略互动内生的,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之中,也是可自我实施的,这使得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面临很多障碍。例如,云南省旅发委地位的提升在体制创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权责统一、精简高效”的旅游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的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职能分散、审批程序复杂、多头管理的情况依然突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权力争夺而导致其他部门在工作配合上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第四,从行业层面来讲,政府行政管理并不是旅游业管理的唯一手段。云南旅游业需要规范的行业制度和行业标准,这需要通过多层次的管理网络体系来制定,不能单纯的依靠旅游管理部门。西方国家的行业协会是在市场推动下,同业经营者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实行联合的组织,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相关行业协会的会员。而云南目前的行业协会大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旅游协会实属政府的附属机构,因此加入的企业也是十分有限。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必须加快市场化的改革步伐,行业协会与行政机构脱钩,实行自收自支,政府应逐渐的将一些权限如资格考试与培训、旅游标准化工作等授权给协会。我国香港的旅游业由香港旅游协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旅协理事会的委员一半由政府委任,一半由会员推选,既有行业自律,又有政府权威,香港旅游协会因其卓有成效的管理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旅游业主管机构之一,对云南下一步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四、结论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3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民主、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和双向互动为基础,尊重主体的合理需求,立足于培养、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坚持以主体性为原则,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需要和动机,使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初期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但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对此却有些背道而驰。尽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诸多争议中曲折发展,但依然不可否认其当代价值。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时展的需要

首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扬弃。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主客体关系,将受教育者当作“灌输”的被动对象,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个体价值,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个体价值。其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主体间性是个体和群体的有机融合,其中的个体主体性,既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得到加强,也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受到制约。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首要障碍就在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足,因此需树立全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

首先,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性、独立自主性、选择创造性的主体性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完善,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终身性”“创造性”等可持续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渊源,二者相辅相成。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及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养成。再次,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的,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建设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界定不明。主体性在教育理论界的兴起,始于对“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认识,因而多数情况下主体性指的仅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便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双方的主体性基础之上,现实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也无法使其主体性对等统一。事实上,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直接负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教师和辅导员外,还存在着一些隐性的“教育者”,如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后勤等人员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存在问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本身没错,但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有些学者却过于夸大主体的绝对性和无限性,忽视一定的历史条件,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当中。虽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模式来解决过于完美的主体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地看待“以人为本”的问题。

(二)实践研究的发展困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首先,置身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于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视也会影响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对个体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而知、情、意、行的发展是动机、情感、理想、意志等心理人格因素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障碍或变态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主体自我意识,也阻碍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校教育利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放大主体性,推出具有鲜明主体性的大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和操持者。③但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升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而教育者作为主导性的主体也未与作为发展主体的受教育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主体性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够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因此,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提出改进的对策。

三、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把握与大学生之间“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民主、平等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环境的感染,唤醒、激活大学生个体潜能中的积极因素,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一)科学把握“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活动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就是如何科学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首先,互动过程要注重平等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之一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主体人。因此,不能片面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贬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诉求,也不能夸大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应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的双向互动交往模式。其次,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育者并不单单是授课教师的代名词,还要增强其他人员的“教”的艺术:即注重教师“教”的显性教育与教师“行”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学校管理人员“有形”的宣传教育与“无形”的间接尊重相结合,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的“物品”,受教育者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建立与教育者的良性互动。总而言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因此,科学地把握这两者的互动交往是提高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心理因素往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忽视或不易察觉的个体内部因素。沮丧、焦虑、压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心态及心理问题既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又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渴望获得尊重。因此,教育者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建立“意识—地位—能力—精神”四位一体的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展其主体能力,培养其主体精神。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主体人格。塑造主体人格,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体主体。

(三)营造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4

建立面向市场、亲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等提法的涵义大体相同,都是指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凡是市场能发挥优势或能做的事,都应当由市场来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强调政府要面向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要起好“掌舵”作用、催化作用、促进作用,而不是“划桨”作用、大包大揽作用;也有助于将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方向,放在加强宏观调控上,放在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上,围绕市场行使好调节、培育、监管和服务职能。政府职能市场化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压缩社会福利项目,如以劳动换福利,提高领取福利者的资格限制,以市场化的安排来代替政府的安排。二是放松对企业进出口及价格的管制。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做法最具代表性,市场定价代替了政府定价。三是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

二、建立责任政府

责任政府的提法,主要是为了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在以往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下,政府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和失衡,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追究责任,重视行使权力而忽视承担责任,注重虚置监督形式而忽视追究责任。现阶段推行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强化政府责任,使权力和责任挂钩,建立责任政府。为此,下一步行政改革应力争取得以下突破:一是赋予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责任;二是健全政府责任制度,制定落实法定质询、罢免等追究责任的具体程序,创设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易于实施的责任制度;三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并与政府外部评议制度相挂钩;四是加大执法监督的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

三、依照公共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

公共管理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管理理念,在消化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各高校已普遍设立了公共管理专业和系所,成为当前一种最为流行的管理思想。公共管理的核心涵义在于公共性,突出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导向的社会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等新的观念,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有较大的差别。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开始运用这一理论,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推进改革。例如,财政部门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人事部门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深圳等地政府提出了政府职能从无限到有限、从部门性转向公共性、从政府单一治理转向社会共同治理等项改革目标,都是十分有益的探索。在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化过程中,政府松动政府集权化的制度,允许甚至鼓励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补充性地加入公共管理的行列,为公共管理注入了新活力。

四、借鉴企业经验提高政府效能

将企业管理经验引入政府管理,是许多国家行政改革中采用的做法,尽管这种做法在理论上存在很多争议,但引进企业管理经验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政府与企业存在着本质区别,不能简单地套用或移植企业管理方式,而应当根据政府管理的特点,有选择地学习借鉴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成功大企业的管理经验,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成本效益核算、注重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这对于提高政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善政府服务,无疑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5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认真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好教材内容,而是通过教材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并能很好的运用所学政治理论,不断的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现出自主性来,才能达到学习政治理论的目的。教师在研究教材、备课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为根据,头脑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以往单调、乏味的课堂,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良好互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助于自主性的发挥,一个科学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性,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很少有发言权,即使有发言权,学生所说的东西也必须符合老师的主体思想,不能背离老师的观点,因此,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学生没有自主学校的能力,人云亦云,不能对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么能有自主性呢?所以,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渐渐的把自主性交给了学生,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教材时,调动大脑、眼睛、耳朵、双手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快速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反应,从而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领悟人生意义。所以,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让师生双方都产生一种求知的愉悦感,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努力将目标转化成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灵魂,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目标都由它来决定。传统的教学目标中所见最多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这样,学生虽然能掌握一定的结论,但是基本都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没有自己的创造性,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一个思考题,将其设计成一个个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当然,问题的设置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准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梯度,答案要有灵活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设置,这样,学生在讨论、思考后能得出不同程度的解答,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对问题的探索、解决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能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很好的掌握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四、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自主掌握结构化知识

知识的能力的载体和基础,能力的形成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在阶段性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是分散的、无序的、缺乏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必须从结构上去把握了。掌握结构化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总结、概括,将知识重新排序、整理,将所学知识结构化,构建知识结构网,这样,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有助于理解整体内容,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把握,同时,对教师来说,也有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堂课最核心的内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结语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6

(一)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缺乏统一目标

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应该以克服现阶段行政体制普遍存在的责权划分模糊、机构繁多、行政费用高等问题为总体目标,积极实施和推进各项行政体制改革事项,建立科学、完善的地方行政体制,推行省管县的行政管理机制。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利用各种改革手段,促进管理层级逐步走向精简化,减少政策及信息传递之间不必要的环节,使政府财权与事权关系更加明晰和合理,有效的改革还可以达到提升政策实施有效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针对目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部门繁多、分工过细的问题,一般通过对职能相近的部门实施合并来解决。我们之所以进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主要是想要促进行政处罚权以及行政许可权的集中化,强化执法力度。乡镇体制改革不但要重视乡镇财政力不足这一问题,而且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乡镇执法权的有效实施。综上所述,我国各类行政体制改革在目标上还不够统一,无法有效克服各层级政府权限划分模糊的问题,也很难建立市民导向型行政机制。

(二)未处理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财政力量上也有了很大增强,能够将相应资金分配到各个领域,然而,财政资金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比例仍然比较小,阻碍了地区的持续发展。目前的政府过度强调经济增长指标,对市场经济给予过多干预,造成地区公共服务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特别是经济发展较慢的时期,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就会表现出突出的职能问题。一方面,因为经济发展不景气,更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社会就业以及社会安置等公共服务相关问题,大部分政府无法做到,这也导致两大职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三)未处理好地方政府精简高效职能要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目前,我国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促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以及相关机构的精简化,减少政府行政成本,保证政府行政工作能够更开公开和透明,政府应尽可能根据群众要求进行办公,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政府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处理行政问题,导致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越权审批等问题屡见不鲜,给政府带来严重信任危机。

二、地区发展竞争背景下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一)建立良好改革环境

针对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开展深入改革,将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纳入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现阶段我国地方管理体制持续实施有效的改革,这也表示,在往后的日子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慢慢走向科学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要针对过去的审批制度开展深入管理,采取简政放权方式,促进政府工作环境的完善和健全,为政府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保障,同时要针对公共服务领域实施优化管理,进而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良好条件。另外,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促进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强化政府的执行力,为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有效控制机构编制,进而实现对政府领导工作的有效监控,推动政府相关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质量。

(二)根据市场、地区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革

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持续发展阶段,这也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出现了一些改变,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现阶段,很多地区的行政管理结构以及衡量指标存在很大相似点,再加上资源非常有效,这就很容易给资源竞争带来很大影响,能够促进资源竞争逐步走向良性化,引导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慢慢走向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革新应该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来进行,必须要重视经济发展相关监督工作,尽量减轻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力度。在对地方政府行政传统管理体制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要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或发生一些缺乏连续性的问题,站在经济角度分析,我们需要根据改革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全面革新,进而通过利用事务管理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通过工作评价实现对人的考量,推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日益完善。

(三)转变改革思路,建立稳定、科学的改革模式

目前,我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有效推进,已经慢慢改变了以往的运动式改革观念,并意识到过去的改革思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明白运动式的改革思路会导致政府管理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并大大降低公务员的工作士气,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目前的改革思路从技术方面出发,利用可持续性强且稳定性突出的制度化改革模式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的改革思路也可被视作和风细雨式改革模式,同时,党政领导干部在制定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时应注意保证其科学性和完善性,制定有效的配套考核办法,针对公务员,应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体系,利用公示、听证以及民意测试等方法和技巧,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发展,不断对其进行规范,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利用技术方法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有效更新人们对于行政管理的观念和思路,达到以事管人、以工作评价人的目的,为我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了方向。

三、结语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7

1.缺乏清晰的法律定位。

当前,我国市与市辖区政府在职能和权责方面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市辖区的行政划分只有在《宪法》中有所涉及,而区级政权的职能定位以及机构设置一般都是上级政府直接授权,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虽然为市辖区行政体制改革及科学定位留下了相应的空间,但是给市辖区政府职权的有效行使带来了很大难度,影响了市辖区的有效管理。不仅如此,与县政府相比,市辖区政府在经济事务的决策权、相关资源的使用权以及城市日常管理权等方面,都会受到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的限制和制约,或者需要市政府的审核批复,市辖区政府的行政管理权与市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存在着交叉重叠的情况,使得市辖区政府的管理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2.缺乏科学的机构设置。

当前,受“同城而治”的影响,市辖区范围内设置了大量的垂直管理部门,导致管理混乱,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复执法现象,不仅会影响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职能和权限方面缺乏相对清晰的划分,因此往往都是由市政府自行授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以财务管理为例,在体制方面,多数市辖区政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税收与财政管理严重错位,存在着独立性较差、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管理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市与区政府职能划分不明晰。

当前我国市辖区政府一般都参照县政府设置了职能相对完善的政府部门,而且都有着对应的市级主管部门,相互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由于行政管理职能的相互交叉和重叠,使得市辖区政府的执法能力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和约束,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着多头执法、执法困难等问题,对于一些有利可图的事情,市政府和市辖区政府争相管理,而对于那些无利可图的事情,则会相互推诿,存在着权责不清、机构重叠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管理的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成本。

二、现行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现行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理顺市政府与市辖区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对市辖区政府的职能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提升城市管理效果,推动城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1.明确体制改革方向。

在对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需要首先明确市辖区的性质。与独立的县政府相比,市辖区政府在与市政府的关系、需要承担的职责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要想参照县政府不断实行“扩权强区”显然是不可行的,而且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对辖区政府的职能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定位,以责赋权,才能切实保证市辖区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确保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对市辖区政府的权能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其作为面向基层的地方政府组织,可以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确保其能够成为勇敢面对挑战、及时抓住机遇、有效解决问题、合理防范危机的一级政府主体。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职权法定是市辖区政府有效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法律层面上对市政府和市辖区政府的职能进行规划和划分。例如,可以制定相应的《城市组织法》或者相关条例,在明确市辖区作为市政府行政分制区属性的同时,对其在城市管理中的性质、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为市辖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的突破口;可以制定相应的地方政府关系法,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市政府与市辖区政府的职责、权力和利益等进行明确界定,对各级政府行为进行规范。从市级政府方面看,其职能主要是针对城市主体的规划和设计,属于宏观层面的管理,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从区级政府方面看,其职能属于细节方面的管理,主要定位于城区管理、民生管理和公共服务。简单来讲,市级政府应该“抓大放小”,而区级政府则应该“抓小放大”。在一些重要事项上,如财税管理方面,应该以市级政府为主,对辖区实行因事赋权,钱随事走,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理顺城市管理模式。

在城市管理中,市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应该理顺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模式,对市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强化。首先,应该以“条”为主,构建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分层管理的市区关系模式;其次,应该强化区级政府的相对独立性,逐步淡化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之间的行政等级隶属关系,淡化“属地化”的区块管理;然后,应该加强以条为主,条款结合的管理模式的构建,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约束,将一些宏观层面的管理,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部上交市级政府,同时按照相应的职能属性,在市辖区内设置相应的下属派出机构,对这些事务进行直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职能的重叠和交叉,推动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中,通常都是将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无论是市级政府还是区级政府,对于市场经济都存在着过度的关注和插手,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效发挥。对此,应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尤其是直接服务于基层市民的市辖区政府,更应该对自身的职能进行明确,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环境方面,为经济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可能减少对于经济和市场的行政干预,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行政体制论文范文8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前,已有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问题进行了阐释。但学术界开始集中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是在2006年以后。从2006年至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个从逐年上升到渐次下降的趋势: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2012年达到顶峰,之后则开始下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从2005年至今则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之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数量迅速增加,到2014年至少已经有3500多篇。在学界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有三篇文章涉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语义和语用分析,分别是张健和张新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义分析和语用阐释》、崔志胜和李红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义逻辑与结构分析》以及赵玉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义逻辑和现实意义》,三篇文章分别发表于2007年的《伦理学研究》第4期、2009年的《求实》第9期和2010年的《法制与社会》第3期。从时间上来看,三篇文章都发表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因而都还没有能够回应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进展。从内容上来看,三篇文章或侧重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或侧重于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阐释核心价值的特定内涵,还没有从整体上论及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三个倡导”提出的十二价值范畴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在思想内涵和语义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从语义分析角度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体性的研究则不多见。从整体上来看,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迄今形成了两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学界的既有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个研究重心的转移,即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究竟包括什么内容,到探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移。这一研究重心的转移,预示着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已经从关注其语义内涵转向突出其语用内涵。这一转变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维度: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合力,在当前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语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是一个理论主题,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积极倡导并贯彻执行的实践主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的双重任务。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创新和培育、践行,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体性的角度对当前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合,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本文拟从语义分析角度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主要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无论是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核心价值观,都体现出了一种系统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明确提出,首次见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在第五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决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决定》的这个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与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并列的还有三个方面,分别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舆论氛围与和谐创建活动为中心。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构成了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实践语境。《决定》第五部分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分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有机构成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践基础。《决定》从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还必须明确辨析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的理论内涵。在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从对社会主义公民的知、品、行三个维度提出了八项具体要求,分别涉及公民在对待祖国、人民、科学、劳动、人际关系、诚信、法治、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态度和修养,目的是要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和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从上述关于灵魂、精髓、主题等不同层次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综括各方面内涵、具备总体性意蕴的价值观念“体系”,每一个方面的概括都处于该方面价值序列的顶点,很难相互代替或归约。

《决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明概括,既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四个基本维度———“四纲”,也为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提出了重点领域和着力方向。《决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明确界定,规定着当代中国人最需要坚持的政治理想、道德价值和精神气质,构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维度。在《决定》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理论、实践品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固然有其精神内核,但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换其重心和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种与时俱进特征和开放性、创造性,决定了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切内涵的讨论不能够局限于思想和理论维度,而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反映全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之间保持良性互动的开放性,以形成相互促进、彼此完善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只有有效建立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关联,及时总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经验,并提升为明晰的有说服力的思想、理论,切实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及时而有效地关注、解决实践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价值观、价值理念、价值准则等)与相关实践的“强相互关系”,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地发展理论和促进实践,真正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品格指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决定》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形成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之后,学界集中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内涵和相互关系。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社会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论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但学界的既有研究还没有充分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问题。关于“三个倡导”所概括的12个价值范畴,有学者认为实际上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但细致考察这些价值范畴,会发现很难把它们截然分成几个层面,这些价值范畴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如在所谓“国家层面”的价值范畴中,除“富强”外,还有“民主”、“文明”与“和谐”,很难说“民主”、“文明”与“和谐”就不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属性和理想。恰恰相反,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和谐”首先是作为社会的价值属性和理想状态而提出的,再联系到首次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决定》来看更是如此。同样的,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范畴中,也很难说法治就不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属性和建设目标,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更是如此。综上所述,对“三个倡导”所提出的12个价值范畴,不能够简单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区分,而应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界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四个层面到“三个倡导”、12个范畴,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精神品格和价值规范。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之间,有四个重要范畴几乎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是直接移用或进一步凝练:和谐、法治、爱国、诚信。其次,对于12个范畴的理解,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和理想,无法把握其特有内涵。如在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中,自由和平等之间是存在张力和矛盾的,这在西方近代政治学中表现得很突出。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自由和平等是并提的,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辩证思维,是对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极端倾向的双重扬弃。自由和平等的一致,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中才能够得到确切的理解和阐释。最后,对核心价值12范畴的理解,同样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对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完善和发展也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范畴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凝练。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方面,构成核心价值的“四纲”;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则构成核心价值的“十二目”。这一点和《大学》中的“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关系类似,既精神一致又相互区别。

3结论: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