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知识范例

孝道文化知识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1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核心内容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新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和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从模拟仿真训练到全真顶岗实习,真正做到手脑并用,理实一体,理论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操作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实践育人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高职学生大多来源于高考成绩低分段的高中毕业生或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征。这些特点从表象上看表现为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刻苦精神不强、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等。进一步研究和和分析后则不难发现,这些表象背后其实是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和思维方面的特征。在心理方面,这些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小学阶段文化理论课成绩一直相对落后,由此造成的是他们对纯文化理论课的畏惧心理,自信心不足。在思维方面,这些学生往往不善于抽象思维,对灌输式的教学接受效果不佳,提不起精神。他们更需要感观刺激、行为引导,需要用生动的案例、具体的实践和职场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实践中的“身教”比课堂中的“言传”效果更佳。实践教育更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基本路径。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导向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实践育人导向,就是要将实践育人融入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之中。

1.校园精神文化蕴涵实践理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是学校的风骨和命脉,其形式主要表现在高度凝练、风格简约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高职院校具有代表性的校训、校风等大多铭刻着实践的理念。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其含义为: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夙夜为公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为“勤、信、实”,简短的三个字集中体现了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勤:天道酬勤,勤奋求知,勤俭建校,勤勉育人;信: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诚信立业,维护信誉;实:实事求是,实用为本,善于实干,注重实效。蕴涵实践理念的高职院校园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鼓励师生摒弃传统观念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唯读书论,激励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自身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艺为学生解惑传道授技;激发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增强动手能力,把技术技能的学习、敬业精神的培养和良好品行的塑造作为自我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2.校园物质文化融汇实践元素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具有直观性。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校园的色调、建筑物、道路、河流、文化广场、园林、景观、道旗、标语、画廊、板报、橱窗、实验实训场所等硬件设施及环境。近十年来,高职院大多经历了迁址建设新校区的过程。新校区的楼宇、亭台、水榭为成千上万的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同时也彰显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特质。从校园总体布局、建筑群落外部造型、内部功能、结构材质色调,到文化广场、主题展馆、雕塑壁画等处处展示职业文化中的行业印记,体现与学校举办专业密切联系的岗位实践性特征。高职院校的校园雕塑更倾向于具象风格,人物雕塑除了一些著名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往往选择行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和杰出贡献者。悬挂的格言警句也是宣传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居多。此外校内实训基地规划建设更是融汇了大量实践元素。在学校徽标设计中,高职院校偏向于选择与学院办学紧密关联的行业某一代表性的工具加以抽象变形,以此融汇行业实践元素。如航海类高职院选择的多是锚、舵、罗盘等图案,工程机械类高职院选择的多是齿轮、铁锤等图案。物质文化中融汇的实践元素,对师生会产生感观的深刻印象和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增强师生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进而提升师生对专业教与学的浓厚兴趣。

3.校园制度文化强化实践规范

学校制度是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日常运行规则的规定。学校各项制度设计科学合理,运行有序顺畅,可以为学校高效管理,实现办学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校园制度文化是办学者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比如高职院校的章程一般在总则中都会首先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宗旨;为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要求等。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及具体制度也都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实践评价的特点。一系列的制度使得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在高职院校更加受到重视、更加规范和更加有效。高职学生通过逐层逐级的校内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身心素质拓展实践、社会服务体验实践、专业课程实操实践、综合技能模拟实践、企业全真顶岗实践等体系化训练,不仅能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获得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形成优良的职业素养。

4.校园行为文化体现实践特色

师生员工行为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名片,是校园精神和文化的无声诠释。高职院校师生员工体现实践特色的行为文化,往往成为高职院校校园内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比如航海类高职院校实施的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一日生活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从入学起就全过程实践和体验未来船员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比如实训课程,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求统一着工装上课。如果进校企合作的实训室参加实训课程,其工装与企业员工的工装完全一样。老师和学生体验的完全是一种真实的职场氛围,实践的完全是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或者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外聘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引领学生进入再现的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学生则在手脑并用、学思并进、知行并举中,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学会进行“基于工作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工作”。师生的行为不以坐而论道见长,而以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创新为重。

三、增强实践育人导向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校园不同于面向大众的公园,高职校园也不同于企业集聚的产业园。肩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既要美丽和谐,更要有精神和文化的积淀;既要引进和培育一定的职场环境,还要营造读书、求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实践育人导向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整体设计、形成特色、师生参与和接轨社会等几个方面增强其实效性。

1.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

从内涵而言,高职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从文化建设的目标而言,包括师生精神的修炼、素质的养成、情操的培育等;而从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形象的和具象的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实践性的特点还决定了其建设的特色性和特殊性。如此复杂、多维的系统工程,整体设计必然是其实效性的基础。而实践育人导向也必然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设计必须遵循的。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凝炼

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办学要求和办学规律,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富有特色的办学专业既是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既然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育人,那么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必然要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在“高大全”,而在于不断凝练和积淀的特色和灵魂。这样的校园文化更接地气,更具有实效性。3.师生参与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的主体,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一定的客体发生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师生既是文化育人的客体,更是文化建设与育人的主体。无论是校园文化精神的讨论和提炼、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的营造、校园制度文化的建立,还是日常工作生活、各种活动等行为文化的表现,没有师生的参与都是空泛的、缺乏灵动的、无实际意义的,更谈不上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4.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的互通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2

高职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教育。它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以专科层次为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通识教育则关注大学生在学识、能力甚至品格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的属性、特征使得其与通识教育存在高度的契合。高职教育中的“高”、“职”二字很好地说明了其各具特点又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教育层次上来说,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普高、职高、技校等相比,处于更高的等级和层次。这要求学生拥有宽阔的视野,了解并掌握与个人素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提升探究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发展全面的人格素养。与其它类型的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也是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也就是优秀的“社会人”。显然,这与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从教育类型上来说,高职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职业性”明显。这使得学生更为关注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他们学习与未来职业有关的专门知识并进行技术技能的实践训练,以便将这些用于生产实践,成为优秀的“职业人”。这样的“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门类划分,侧重理论和基础的“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差别。由上所述,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培养的人才,既能在学识、能力和品格等方面都要有全面地发展,还需要有较强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高职教育中并行发展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当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师生单纯以经济眼光看待教育、看待人的发展,处处强调实用主义,被知识、技能所异化,从而成为“做事”的奴仆。通识教育则能有效地抑制这种倾向,回归到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之上,使学生更为关注职业的内在价值,进而明确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并非单纯的职业培训或训练,高职院校也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因此,高职院校应将通识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加以推动。通识教育应该与职业教育互相配合。职业教育的灵魂需要通识教育观来点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职业教育变成单纯功利化的职业培训,高职院校才是具有人文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特色体现

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这集中体现在两点之上:一是“高职化”,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践必须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做法;二是“校本化”,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必须基于学校各自差异化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两点,必须要以极大的勇气大胆打破藩篱、进行全面革新才有可能。对于通识教育改革,高职院校应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布局,通过特定的路径去实施,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与效果。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是一条总的思路。学界早以阐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够相容相合:通识教育可以补充和拓宽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则通过价值导引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也大体类似。因此,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项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应有之义。其中,职业素质养成包含的职业知识结构大致包括了人文、科技的基础知识和素养以及与职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和素养等三项。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发时,宜先从这三方面入手,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另外,适合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必须贴近生活,教学内容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方式多样,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推进通识教育的高等院校来说,“主要的问题不是去发现适于这些聪明的年轻人的正确的通识教育,而是提供适合于那些不太有天分的学生的正确的通识教育”。从这一点上来说,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难度甚至比普通高等院校还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识课程必须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居高临下地面对学生,又不能太抽象深奥,它必须充满热情地、不断地用感性的素材(例如电影、演唱、戏剧)直接吸引学生,感染他们的思想。当然,绝不能忽略阅读和讨论。”现今,通识教育改革在我国普通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多成绩。许多重点大学都已经或接近完成了对通识教育的“中国化”、“校本化”改造。但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它却还是起步不久。许多高职院校所谓的“通识教育改革”,仅仅是套用某个或某几个国内重点大学的做法而已,连学习外国高校都谈不上。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无可厚非,但借鉴并非盲目照搬。如何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通识教育的“高职化”、“校本化”,是一个亟待我国高职院校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识教育”之说发端于美国。二战之后,《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发表,美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改革渐成风潮,并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到中国。许多重点大学率先接触,在学习、借鉴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的基础上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中形成的“核心课程+自由选修”模式就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影子,中山大学推行的“经典研读”方式则能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圣约翰学院找到源头,复旦大学引以为傲的通识教育“住宿式书院”与美国圣克鲁兹加州大学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虽说如此,这些学校都结合中国实际和本校特色,各取所需,各自找到了发展通识教育的特色化道路。无疑,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也需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现阶段,这样的经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的理念和做法,二是我国一些重点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中国化”、“校本化”改造,三是美国社区学院(早期称初级学院)和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的措施。其中,高职院校应该重点研究和借鉴第三项。由于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构成、学生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很难采用普通文理学院或综合性大学的某些具体做法,比如经典研读。另外,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并非是那些著名高校通识课程的初级化和简单化,单靠降低难度和减少课时就能成功。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必须经过全新设计和构建,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因此,与高职院校存在许多相同点的美国社区学院和台湾地区的技职院校的理念和措施理应成为推行通识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再结合自身实际寻求一定的创新,力争开创通识教育的特色化道路。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特色化道路的探索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3

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与管理者,要明确的是如何顺应发展学校文化,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在学校文化视域下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通过有效的途径全方位地对五年制师范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

五年制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在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却是困扰五年制师范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建设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但学校建设自身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五年制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内容滞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质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然而针对五年制师范生群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职业道德教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二是方法理想化。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理想化一直是五年制师范生教育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给他们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三是方法简单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教师不辞辛苦,但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令学生难以接受。他们不懂得对五年制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情境体验的学习过程,不懂得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有的伦理规范,而是必须将之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四是工作单兵独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单兵独进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学校往往仅重视思想政治课、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团队建设,忽略挖掘与发挥学科教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功能。五是评价机制形式化。总理曾指出:“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正是强调良好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长期性。这是职业道德教育区别于一般知识技能教育的根本所在。这一特点要求有科学的评价机制与之相适应。

三、提高五年制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在教师教育方面,挖掘学科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做到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学校校园文化的功能感染学生,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隐性功能教育学生。各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因为这里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紧密联系具体情境的。另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用教师人格激励学生。在学生培养方面,从生活细节开始,把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五年制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多少豪言壮语的惊人之举,更多的是在细节中落实。学校先从“知”上做工作,首先是“知规则”,讲解为什么要靠右行,并在楼梯口做了右行标志;然后在“情和意”上做工作,进行倡议和发动,让学生自觉主动靠右行;最后在“行和训”上做工作,训练落实到位。在班级建设方面,开展班风建设综合评比活动,促进班集体“争优创先”。由学生会为龙头,制定学校班风评比办法、标准,确定评比项目——升旗仪式队列、课间操、行为规范、卫生责任区、花草责任区、学生出勤、纪律遵守和不定期抽查,发动保卫人员、护校队干部参与评比工作,每周定期进行评比、登记,统一量化,以年段为单位,成绩优秀的班级授予流动红旗,成绩不理想的班级则限期整改。把班级的常规工作进行细化,统一衡量,有效促进班集体“争优创先”工作的长期开展,使校园环境、教学秩序、校风建设不断优化。在校园建设方面,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为此,可以从学校文化的显性和隐性方面对学校的每一个环境都进行精心设计,让这些环境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管理水平。五年制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索,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年制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讲方法,求实效,我们的五年制师范生必定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者:胡超杰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初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4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缺乏反哺意识。另外,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生活追求新潮化、高档化,用父母的血汗钱与同学攀比且乐此不疲。学习则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不仅不为自己考虑,也没有顾及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相左,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向父母提出,而是顶撞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甚至发生杀父弑母事件。这些现象违背了中华传统的孝道,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究其原因,既有家庭教育的缺位,也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有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智力教育的影响。孝道行为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二、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及其可能性分析

自我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又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必然要求。孝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应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者实施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孝德,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而自觉进行的思想改进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一)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诗经•小雅•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人间的慈爱与呵护都是首先来自于父母。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二)孝道文化为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课程

基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包含孝道文化的课程,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外,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也成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的良好的隐性课程。孝道是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不仅对中国传统政治、教化等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大学生的优势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这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大学生具备独立性、自尊性、成人感、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对策分析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孝道的知、情、行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应抓住孝道的知、情、行等环节,系统学习孝道理论,激发孝道情感,养成良好的孝道行为习惯,提高孝道自我教育的成效。

(一)学习孝文化知识,提升孝道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大学生应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孝道文化知识,引发对孝道文化知识的思考,加深对孝道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真正接受孝道文化知识,实现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已接触到孝道文化知识。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大学生也会进一步学习孝道文化。但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孝道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此外,在孝道教育的方式上,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孝道认知和孝道行为的脱节。首先,可以系统深入地学习孝文化知识,了解孝道的一般理论,具备广泛的孝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应倡导读经典书籍,如《论语》、《孝经》等;应倡导反思精神,认真反思传统孝道的精华与糟粕,反思对孝道的偏见,用“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观点赋予传统孝道思想以时代内涵。其次,可以采取多样方式学习孝道文化。可以开展对孝道文化知识的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孝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观点。例如,探讨“大学生孝道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更深刻地认识并弘扬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此外,可以开展孝文化知识大赛等。

(二)倡导自我反省,激发孝道情感

孝道是“发乎于情”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血肉之情,是最淳朴、最深厚的亲情。《吕氏春秋》云:“故父母之与子也,子之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这种血肉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正是孝道得以存在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孝道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催化剂,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认知基础上,面对父母的无尽的爱,大学生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体会到父母的无私奉献,是否懂得照顾关心父母,是否尊重父母,是否严格按照孝道伦理规范的要求监督、约束和克服自己的不当言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父母付出的艰辛汗水甚至血泪,是否满足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等。大学生从血肉亲情出发,通过自我反省,不断激发孝道情感,从而促进自己将孝道付诸于实践。

(三)将孝道思想付诸实践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5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孝道教育

文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文化相比较而言更加久远,且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一代代文人志士的智慧贡献,形成了饶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前进应运而生,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的意志。我们要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尤其在孝道教育方面更要建立起坚强的自信。

一、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义

(一)孝道的缘起及形成

在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孝文化从孕育到兴盛,到发展成为政治化工具,再到极端化倾向,最后直至现代的变革与重构,历经沧桑沉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在商代的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1]。“孝”,可以解释为人老了,弯腰拄着拐杖很老太的样子。“孝”字,从字形上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作服侍状。也有学者解释为孝是一位少年牵着一位老人在慢慢地走,孝字长长的一撇便是老人长长的胡须。从上面对孝字字形的解释可以看出,孝最基本的释义就是子女对长辈的尊敬和孝养。另外,纵观各种典籍中对“孝”的描述,总体表达的意思是幼尊长。从对家庭中父母的孝道,延伸到家庭外的孝道,从而扩大到对社会和对国家的效忠。在殷周时代,不仅提倡尊老爱老的习俗,而且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的仪式,周代对老人的眷顾已经体现出孝的品质。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孝的尊崇已经达到了顶峰。《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古代乃至现在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产生于元代的《二十四孝图》影响也很大。但在孝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孝的苛求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甚至对人们产生了戕害。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部分思想家开始重新审视“孝”,对孝道进行了现代辩护与重建,深入挖掘孝道的时代价值,孝道才得以重新得以重视。

(二)孝道是道德重建的起点

道德是约束人们日常生活中行为的准则和价值标准,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范。随着现代化日程的加速迈进,道德缺失的现象却从未消失,成为不和谐的音符与时代为伍。“道德沦丧”“道德沙漠”等一个个道德层面的悲剧逐渐显露,道德重建势在必行。道德重建需要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这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其起点在哪儿?其实在孝道。《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明确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由孝所产生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入则孝”中就能看到一切的德行都可以从孝中延伸出来。“亲所好,力为具”。这是尽忠、尽力,“忠”也从“孝”衍生出来。“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是廉洁也从“孝”当中衍生出来。“德有伤,贻亲羞”,这是羞耻心也从“孝”里衍生出来的。所以,要想真正成为有德行的人,一定要从“孝”开始。孝道是人们实践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最原始的起点,其本质其实就是爱与奉献。《孝经•广要道章》中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圣治章》中孔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孔子认为,孝道是实施仁爱的起点,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热爱,又怎么能够热爱他人呢?更何况报效国家?如果孝由小到大,由爱家推而广之去爱社会,爱国家,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纷争,少了许多冲突,而多了一份和谐,多了一份温情。正如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推己及人的孝道观,也是爱与奉献的最真实表达。

二、孝道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一)文化自信培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着力点

第一,文化自信培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指导思想具有一致性。文化自信培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发挥文化的价值观引领作用,对我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向上向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教育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文化自信培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完全一致,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本质。

第二,文化自信培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文化自信培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3],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使其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大学生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是责任担当的主力军。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就是培育人、塑造人,使青年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合格有用人才。因此,从目标上来看,文化自信培育与高校思政教育二者目标一致,具有同一性。

第三,文化自信培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具有同源性。文化自信培育就是教育和培育学生对中国文化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了文化的底蕴,中国人民才能更加有底气、有骨气。高校思政教育归根结底就是通过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从而树立自信。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样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孝道教育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切入点

第一,高校孝道教育与文化自信培育宗旨具有一致性。“大孝尊亲,其次弗辱”,说的是人最大的孝是“使亲尊”,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追求社会价值的认同,这体现出家庭教育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文化自信培育,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明明德”,守大德,坚定文化自信,在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同中体现“和谐统一”的精髓。

第二,高校孝道教育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要素。中国整个传统文化史可以归结为一部孝文化史,因此,文化自信的培育首当其冲就是要通过孝道教育来提升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厚重的孝文化史,是中国人民历经沧桑经历了时代的洗礼而延续下来的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的宝贵财富,是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来源。中国人民只有加以批判性地继承,深入挖掘其富有时代价值的优秀品质,让其在新时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通过适当的渠道不仅让其“活起来”,还要融进各种语境,加强学习和宣传,并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教文化,让中国孝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以文化自信为基点高校孝道教育实施的逻辑理路

大学是实施孝道教育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辨识能力,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和压力,同时又历经了大学的磨炼,即将成为社会大家庭的重要一分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都将在此阶段得以巩固。如何从文化自信切入,积极培育学生孝道观,这是大学道德课堂的重要内容。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孝文化自信意识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提升教师素质。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师德师风会自然地表现和流露出来,这种品德和风气会更多体现在教师的个人德行上。教师的个人品德修养不仅关乎自己,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好的楷模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反之德行差的教师也会将其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教给学生,不仅误了学生,更是毁了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希望。师德师风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教育和培养,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的自我修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育人初心,坚定责任使命,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发扬光大。很多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因此在该方面就会表现出与教师人格品质格格不入的不正之风,在这种不正之风的熏陶下,教师个人的光辉事业也会戛然而止。同样,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更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考评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纳入进来,师德师风是考量教师的最重要一环,师德师风表现欠缺,工作业绩再好,也不是合格的教师。

第二,以实际行动增强孝文化素养。教师的家庭教养是教师德行最明亮的镜子。一个对自己父母和亲人不敬养的教师,何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呢?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以从其家庭教养方面窥见一斑。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无数个孝子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被传为佳话,这代表了目前我国国民的孝道品质是积极和向上向好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还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由于不孝养父母而产生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每个人积极行动,让孝文化自信的光芒永照大地。高校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孝道意识培养,激发自身的孝道情感,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做到知行统一。孝道不仅是家庭伦理道德层面的理论,它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人际情感,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去表达这种情感,而且也只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诠释。因此,小到孝老敬亲,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是孝道的最贴切表现。“孝”贵在践履,贵在实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和孝敬父母的人交往,是因为其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友爱亲人,这样的人品质就是优秀的,因此其道德自然是高尚的。

(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孝文化自信底蕴

第一,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挖掘孝文化资源。课程教学是通过不同的专业教学实现知识的传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思政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并得以逐渐推广开来。课程思政以“三全”大育人格局为根本依据,目的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元素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这一理念下,课程教学要深入挖掘孝文化的相关知识资源,将家庭伦理、家教、家风等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对于高校实施孝道教育无疑会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看到孝文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深入挖掘孝文化知识资源,让普通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育人的价值体现出来。

第二,以文化自信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孝道观的情感认同。情感的认同源于对该事物的深刻理解,并从内心深处真心接纳并予以努力坚守和践行。大学生对于孝道的认知和情感,同样也需要情感上的依托、引导和共鸣。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抓住文化自信培育的根和魂,让学生在孝道的知识储备上有所认知,在孝道的情感自觉上有所认同,在孝道的个人意志上有所坚定,在孝道的生活实施上有所践行。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而且还会存在于各种教育方式之中。例如,可以通过开展班会的形式或是学生活动的方式等来体现。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设计活动载体,注重孝文化要素的积极引入,注重文化传承,让孝道的观念深入学生内心,让孝道的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尊重大学生文化主体地位

第一,培养大学生文化主体和文化自觉意识。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新概念。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大学生必定是文化的主体接受者、传承者和发扬者,同时其又是文化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4]。因此,高校教育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培养文化主体和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深刻把握其内涵和要义,了解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本质上接纳、传承和创新,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理念,成为引领新时代文化的主体,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引导大学生文化话语体系构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传播,多样化的、多形态的文化价值理念铺天盖地而来,海量的信息每天都在充斥着社会大众,同样包括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内容,正处于价值观建构时期的大学生就会出现难以辨别的重大问题。如今,青年大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如在文化认知方面出现了理性与功利性两极分化的局面,在文化践行方面出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极分化的局面,在文化态度方面出现了热情与淡漠两极分化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文化话语体系,让积极的、正能量的文化元素得以放大,让消极的负能量文化元素得到纠偏,让大学生学会辨别良莠,学会明辨是非,学会让正确的理想信念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得到升华。

四、结语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孝文化

传承孝与感恩文化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塑造孝与感恩的灵魂。在多种道德观念激烈碰撞、文化呈现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开展感恩与孝道的教育,探索感恩与孝的教育规律尤其重要。本文以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为问题导向,制作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取样。运用软件对大学生践行孝道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对大学生开展行孝道知感恩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一、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现状调查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取样

文献阅读法:笔者通过主流查询门户网站和学术检索数据库,阅读收集了大量有关孝道与感恩的文献,并与老师同学开展专题探讨交流,整理了大量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素材。问卷调查法:笔者按照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先预设问题,然后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再请被调查者使用不记名的方式回答问卷,最后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样本采自作者1任教的高校在读大学生,调查他们对行孝道知感恩的理解。经评估,选取了300名被试者,他们基本涵盖了全校各个专业、年级,样本典型,代表性强。

(二)设计问卷和研究过程

此次行孝道知感恩调查问卷共有20道选择题,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大学生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主要是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孝道与感恩;第三部主要是对行孝道知感恩的理解;第四部分主要是当代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些认知。本次调查问卷随机发放,以不记名的方式回答,发放300份,收回有效答卷282份,收回率94%,符合要求。

(三)数据分析和调查的结果

调查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整理分析。收回的有效答卷中,受试者性别情况是:男生148名,占总人数的52.48%;女生134名,占总人数的47.52%。受试者年级分布情况是:大一学生87名,占总人数的30.85%;大二学生113名,占总人数的40.07%;大三学生82名,占总人数的29.08%。受试者专业分布情况是:理工科专业168名,占总人数的59.57%;文科专业114名,占总人数的40.43%。受试者家庭子女状况是:独生子女177名,占总人数的62.77%;非独生子女105名,占总人数的37.23%。受试者家庭所在地情况是:居住在城市的118名,占总人数的41.84%;居住在农村的164位,占总人数的58.16%。上述数据表明,样本分布基本合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受试者回答的主要问题如下:在被问到“在校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时,26.80%的学生回答一周和父母联系一次,34%的学生回答和父母保持联系在一周三次以上,21.6%的学生回答一个月联系一次,17.5%的学生回答很久才和父母联系。这说明六成左右的学生一周内能够主动与父母联系增进感情交流,四成左右的学生很长时间才和父母联系。在被问到“你多久回家一次”时,18%的学生回答经常回家,33%学生回答偶尔回家,28.50%的学生回答很少回家,20.50%的学生回答从来都不回家,回家的人数和不回家的人数各占五成左右。在被问到“在校期间你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和父母联系”时,33.50%的学生回答和父母通过打电话进行交流,40.50%学生回答通过发信息和父母交流,16%的学生回答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和父母交流,10%的学生回答使用其他方法和父母交流。在被问到“你回家是否做家务”时,18.50%的学生回答经常处理家务,34%的学生回答很少处理家务,39%的学生回答偶尔处理家务,8.50%学生回答从不处理家务。说明大多数学生很少与父母处理家务。在被问到“是否关心父母身体变化”时,42%的学生回答会经常关心,36%的学生回答只是偶尔关心,9%的学生回答很少关心,13%的学生回答从不关心。在被问到“感恩同学、师长、国家的情怀是否浓厚”时,52%的学生回答浓厚,36%的学生回答无所谓,12%的学生回答从不关心。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上述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孝与感恩方面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观念出现滑坡。由于大学生多在异地就学,远离家庭和父母,他们往往只在假期与父母团聚,代际交流沟通减少。加上他们进入大学后社交圈和社交方式发生变化,与父母交流沟通机会被其他交际挤占,大学生与父母的交流沟通由密至疏,代际交流障碍形成。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以所谓的“独立意识”代替了对父母的感恩思想。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在他们心目中父母的所有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很少想到如何回报父母,造成其对父母的漠视。第二,大学生感恩社会意识缺失。在所谓“赏识教育”观念盛极一时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在获得成功的时候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努力而否定学校、社会的教育,在遭受挫折失败的时候往往归因于外部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正迈向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暴露出来,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被有意无意放大,使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迷茫,其价值观念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逐渐失去感恩社会之心。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行孝道知感恩

孝是感恩父母的动力之源。中国人历来把孝视为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观念和家庭和谐国家繁荣的基础。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孝道与感恩是高尚道德的表现,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无法弥补道德的缺失[1]。品德的养成要比知识和智慧重要得多。大学生如何养成高尚道德,践行孝道与感恩呢?

(一)当代大学生如何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物质层次的养亲。我国传统孝亲观念认为,“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养亲讲究的是竭力备物,竭力就是竭尽全力,备物就是满足父母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如吃饱,穿暖,身体上感觉舒服等。第二,心理层次的敬亲。敬亲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敬”,一个是“养志”。“敬”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并不是表面的敷衍,“养志”就是顺从父母的心思,让父母保持愉悦的心情,让父母高兴,得到精神上的赡养。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心理层次的敬亲非常重视,孔子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生当人子,我们要懂得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内心尊敬父母。对待老人只有发自内心的尊敬、理解与感恩,才能让父母真正感到尊严和宽慰。第三,时间层次的念亲。念亲,就是孝敬父母要有时间观念。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我们因父母的健在而感到高兴、欢喜,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父母年龄的增长意味着离开我们的日子一天天的接近。因此,我们要特别珍惜父母健在的每一天,尽心尽力孝敬父母。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且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做的事情。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成长期,容易忽略对生命周期的认识,而父母太无私,生怕孩子在自己身上花费时间精力而影响学习,影响事业。父母明明在许多方面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仍总是在子女面前表现得轻松自如,这样更容易让粗心的子女感觉不到父母在一天一天的变老。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感恩社会

第一,带头弘扬孝与感恩文化。当代大学生要怀揣感恩之心,带头践行德孝,崇德尚孝、敬业修德、尊长敬老,增强行孝道的自觉性。第二,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严以修身、崇德向善。第三,志存高远,多做贡献。当代大学生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获取更多的学问,才能更好造福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高校开展孝与感恩教育的途经与方法

大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高校深入开展孝与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一)教学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育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可以开设网络选修课将孝与感恩文化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也可以开设线下课程或者组织这方面的讲座和讨论,激发更多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社会实践方面

大学时期学生有较充裕的自由时间。高校应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等机构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其感恩意识。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孝与感恩文化进行时代化改造

孝与感恩文化与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精华与糟粕并存。孝与感恩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不断丰富,不同的人将不同的思想观念倾泻到这一文化长河之中,越往后越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对这一文化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准则进行甄别。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向,因而文化的选择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决不可等闲视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什么,糟粕是什么。目前,对传统文化的两种错误认识。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迷信,是封建统治阶级奴化百姓的思想工具,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产生这些误解的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没有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或者根本不了解传统文化。这部分人分不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他们一股脑否定一切传统,容易陷入的泥潭。与此相反,另一部分人则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认为传统文化完美无瑕,奉为救世良方。持这种观点的人,容易盲目自尊,犯夜郎自大的错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我们要以自尊自强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传统文化,既要敢于肯定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美好的东西,又要敢于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中一切落后、丑恶的东西。对过去是如此,对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孝与感恩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立场和态度。

四、结束语

本文在问卷调查并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当代大学生孝与感恩的现状,探讨了大学生行孝道知感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建议。孝与感恩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之源,当代大学生要从崇德向善的高度积极发扬传承这一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独特文化作支撑。孝与感恩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赋予其时代精神,使之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参考文献: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7

(一)办学理念中缺失

古人一直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提倡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始终把“立德”放在首位。《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学创始人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甚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养成“君子”的品德,故《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代先贤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患位之不高,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后汉书•张衡》)。可见古人对“德”的推崇和重视。潘光旦先生曾说过“: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今天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道德的培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里过度强调了职业性,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厂中校、校中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等。认识上的片面,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这种办学思想无疑导致高职院校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上,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一个人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胜于智力的开发。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可以不是英雄、也可以不是榜样,但一定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目前尽管有关高职学生给国家或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例尚未见报道,但不能因此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德育教育,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且终身相伴。技艺需要精益求精,品德也需要精益求精。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使有很高的智力和超强的专业知识,也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的。

(二)教学内容中缺失

1.仁爱教育缺失

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的“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道家的“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积善章》)等都是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提倡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仁爱是博爱、是大爱。因此,《论语》编著者刘强则认为“仁之所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仁爱思想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基本思想。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用功利的标准看待和衡量一切,学校教育因此也变成功利性教育,教师灌输给学生更多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提醒和教诲;习惯于用学习成绩好坏去评价一个学生,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客观公正地讲,学校灌输“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和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没有错,但学生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片面重视一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显然是不正确的。功利性教育是片面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结果是学生精神空虚,人格不健全,为人处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仁爱,缺乏善良,对他人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多的是抱怨、冷漠甚至仇恨,缺少亲情、友情、同情,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杀人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仁爱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众生平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儒家提倡做人要“仁、义、礼、智、信”,“信”就是“诚信”之意,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程颢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可见,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根本,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弟子规•信》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现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诚信是需要教育的,然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诚信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成绩,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而出现了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又临时决定不去等不诚信现象。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诚信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果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孝道教育缺失

“孝”是我国文化根本特征,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孝”的重要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样论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孝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最终目的是成就一番事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人甚至还认为“: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几千年来,敬老、尊老、亲老、养老、送老等孝道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孝道在当代教育中缺失。有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因而造成学生尊老行孝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处事、看问题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父母长辈。尽管时代不同了,愚孝要抛弃,但中华民族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赡养这种优秀精神是不能改变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技能,还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回报社会。

(三)校园环境氛围中缺失

古人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据说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见埋葬死人和祭祀死人,孟子就玩埋死人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旁边,这样以来孟子又经常看见商人经商和屠夫卖肉,于是又模仿商人做生意和玩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看见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礼节和知识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于是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也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校园是学生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造就德才兼备型人才,校园内应该四处张贴古先贤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等,时时提醒和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种文明谦让、尊师重教的良好治学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强调职业技能,校园内很少张贴古先贤画像,古圣贤的语录更少。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中人文氛围淡薄,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心中无戒”,精神空虚,容易遭受诱惑,迷失自我。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电线杆上广告在校园内经常出现、教室课桌上充斥污言秽语等。不错,时代在前进,观念要转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不会变,做人的基本准则不会变。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构筑校园文化,让学生明礼仪、知廉耻,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的思路与方法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完全教育”,品德教育比技能传授更重要。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轻品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谋生求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同时知羞、知耻、知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二)改变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人文教育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国家对此早有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践行传统文化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及时召开总结会,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立教之本。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更要“传道”,教师不仅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笃行,潜移默化地教导与影响学生。对教师工作曾作过这样崇高评价,他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关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他又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是“言教”和“身教”合一的,可见,好教师是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唤醒高职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笃行精神

孝道文化知识范文8

摘要:

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当前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大学生孝道文化教育的培养路径,提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在全方位育人过程中灌输孝道文化等对策。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孝文化;培养路径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从未中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工作,就要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积淀,弘扬孝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1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将孝道作为人们道德行为准则中最普遍的修行。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曾子•仲尼闲居》)。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对父母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将其作为人所具有的道德之首。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文化,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子女尽孝道是一种义务。没有父母,就没有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正是因为父母的哺育,个体才有生的可能,长大成人的儿女要懂得感恩,尽照顾父母的义务。孔子提出,如果父母尚在,就不要远游,即“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孟子则列举了对父母不孝的五种状况:一是懒惰而不照顾父母;二是好饮酒而对父母不孝;三是只顾着自己的妻女而疏忽对父母的照顾为不孝;四是贪欲好色而让父母蒙羞为不孝;五是对父母拳脚相加为不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将孝顺父母看成是一个人应该也必须尽的义务。第二,尽孝道要做到尊重、顺从和劝谏父母。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尽孝道不单单是生活方面的供养,因为这些动物都能做到,作为有感情的人,需要对父母尊敬,要了解父母的需要,要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了解,从而让父母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身为儿女,还要领会和顺承父母的意愿,正如孟子指出的“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子女对父母有些错误和过失不管不顾。《弟子规》中总结了孔子有关子女如何应对父母所犯过失的方式,即“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1]。第三,子女要秉持父母的理想。父母都希望儿女好,为儿女勾画出美好的未来,指出了未来应该走的方向。子女要孝顺父母,就要子承父业,继续前行,即“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礼记•中庸》)。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只有坚持父母的理想和期待,做出一番令父母满意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才是对父母的孝顺。第四,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注重礼节视为孝。子女不仅要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做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即子女要知晓父母的生辰,如果父母年岁已高,子女要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同时,也要为父母的健康而担忧。在父母去世以后,子女要注重礼节。《弟子规》中提出:“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子女在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节来祭祀父母,要像父母活着的时候那样对待父母,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以上是儒家思想对孝道思想的解读,其中的优秀思想我们要继承发扬,对糟粕则要辩证看待。虽然儒家倡导父母对子女的权威,但是用现在的观念来看,子女和父母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都是平等的,不能一味提倡顺承,否则就会压抑人性。同时,封建的愚忠思想也是需要剔除的。儒家思想倡导的“孝道”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忠君”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这种思想禁锢人们的思维,不利于我们今天弘扬创新孝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要弘扬古代孝文化中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思想,注重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谐[2-3]。

2当代大学生孝道文化的现状和缺失原因分析

2.1大学生孝道文化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是主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提到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让父母生活得幸福。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整体上能够做到体恤父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诉说衷肠,对父母提出的未来发展方向都能积极回应,尽量让父母少操心;能够记住父母的生日,并主动问候;假期能够多陪伴父母,与父母谈心,陪父母出去走走等。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现象。一是听不进父母的话。有些大学生认为父母过于唠叨,经常对自己叮嘱同样的话,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听父母的述说,经常回避与父母的对话和交流。二是不体贴父母。有些大学生被父母娇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大学后,生活无法自理,极端的表现就是让父母每月到校一次,为自己洗衣服和打扫卫生。三是不能理解父母的期待。一些大学生不思进取,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期待过高,对父母提出的未来规划认为是笑谈。其实对子女而言,父母提出的期待只是一个大的方向,要尽全力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如果兴趣爱好与父母不符合,要及时与父母沟通。四是无法让父母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从而产生心理上的疏远。有些大学生只是在缺少生活费的时候才回家,其余的时间都宅在学校寝室,即使放假了也不愿意回家,从而使父母和自己之间产生了距离和隔阂。五是有些大学生对父母毫无感恩心理,或者因为琐事而离家出走,或者因为父母不同意自己谈恋爱而对父母怒目相向,更有甚者选择了轻生的极端做法,让父母痛不欲生。

2.2大学生孝道缺少的原因分析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自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人们的传统思想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产生了颠覆,传统道德和优良风尚在物质利益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许多人将金钱、致富作为人生奋斗目标,而忽视了对知识的传承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这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曾让邓小平同志深感担忧,为此提出了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一样都需要加强建设的思想。二是信息化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奉上精彩的网络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具有低级趣味的不良思潮。一些大学生将西方文化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此外,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的罪魁祸首,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在寝室玩电脑,留恋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5]。三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在高中阶段,父母期望孩子考上大学,学校则以升学率考核教师,一切以分数论英雄,至于道德是否高尚、信念是否坚定,基本上不在学生考虑和关心的范围之内,导致道德水平整体滑坡。此外,社会上一些不诚信、不道德的事件屡屡发生,也误导了学生,让学生觉得这个社会没有诚信可言,讲道德在社会上是要吃亏的,当然也就没有给孝道文化预留空间。最后,学生自身建设不足。大学生到了高校后,比较关心自己的专业学习,关心自己未来的就业,关心是否能够寻得真爱,然而是否遵守了孝道,在一些大学生的生涯规划中没有丝毫涉及。

3大学生孝道文化教育的培养路径

3.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弘扬孝道文化,就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优秀成分一直延续到今天。例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革故鼎新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尊老爱幼精神,注重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精神,社会和谐安定的和谐精神等。大学作为传承文明的殿堂,首先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学习中华文化优良传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孝道文化的真谛。

3.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思想道德方面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动力源泉。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精神家园营造好,才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才能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弘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高校的党委宣传部门要做好对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营造工作,高校的学生处和团委要做好对先进模范和道德典型的弘扬。大学生只要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就能自觉传承孝老敬亲的美德。

3.3净化网络空间

高校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吸引他们的眼球,在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各级地方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各大门户网站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3.4在全方位育人过程中传输孝道文化

高校要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每位教师都有责任肩负起弘扬包括孝道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以身作则,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教化导向,在潜移默化中传输孝道文化,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会奉献、知晓感恩、珍惜人生。同时,还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道德层面的自律和自觉,让孝道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4结束语

历经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道德教化体系和思想内容,孝道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广大学生工作者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不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1-202.

[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0.

[3]曾振宇,齐金江.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3

[4]刘忠世.“二十四孝”中的社会交换与传统孝道[J].齐鲁学刊,2011(2):30-34.

作者:刘艳丰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结合方式

摘要:

文章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人文关怀的意义,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结合的策略,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的需求;增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大学生自我构建人文关怀的精神。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变革、文化多元化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积极开拓大学生的人文实践活动,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基于此,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结合方式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方法。人文关怀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它强调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对个体发展前景和命运的思考。人文关怀即关怀个体的精神生活,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的个性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是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长期稳定、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更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把握大学生思想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点。注重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人文关怀的意义

受多元价值观念影响,大学生心理呈现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加强心理引导疏通。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中,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致使教学效果低下。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人文关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关爱与关怀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需要的基本情感。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突出对学生的关爱与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该适当结合人文关怀,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人文关怀是平衡学生学习心态的一种必要保证,对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忍耐力、承受力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极为有利。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单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单一,课内结合人文关怀的知识较少,课程相对单调,课堂中教师是支配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致使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内容认识不足,理解低浅。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教育的缺失,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单向传授,致使学生无法探索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且未站在学生的立场对其进行教学指导,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体现。这种状况容易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敢表达自已的看法,教学工作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单方面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忽视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从而无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低下。

(三)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未运用人文关怀教育理念,教师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重点对学生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做到以人为本,不能针对学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因材施教,无法发挥学生人文精神的价值。教学期间,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既定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的思路偏离已设计的教案,教师就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人文关怀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化,导致学生的人文知识严重缺乏。

(四)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不高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大部分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较低,大部分教师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师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与深入的情感交流。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另外,从教育方法来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终让学生被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困扰,严重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用单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而不能与时俱进,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结合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人文关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进步、完善与创新,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相关的视频与图像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二)重视学生的需求

以人文关怀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其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侧重从大学生个体价值的传递上改善师生关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行为中的内化。例如,学校可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制定人文关怀教育培养计划,在教育目标、工作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上制定信息反馈机制、人文教育评估机制,丰富人文关怀的教育内涵。又如,学校可通过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等,以人文关怀为中心来开展知识讲座、辩论赛,鼓励学生多实践,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增强教师的人文素养

提高教师的人文关怀素养,让教师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为根本出发点,开展教学工作。首先,教师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这样,教师就能在日常工作中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这也为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增添助益。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要用丰富的人文关怀内容与充满人情味的教学方法,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文关怀环境。例如,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运用充满创造性与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巧妙地应对。再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让其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理解与领悟生命及生存的意义。为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投入自己的真情,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四)在教学目标中体现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实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从精神层面去关心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使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包括关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生思想等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回归,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更需要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并由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培养大学生自我构建人文关怀的精神

为了培育大学生构建人文关怀的精神,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以人文关怀意识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与需求,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向学生渗透珍爱生命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另外,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教师还应该鼓励其勇敢面对困难,谦虚接受荣誉,使学生成为品行端正的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关怀、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情感去体验生活,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自我构建人文关怀精神,在学习中,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与人文关怀密切相关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素养,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星懿.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128.

[2]雷珍,关翠玲.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9):138.

[3]余昌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30.

[4]陈淑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6):65-68.

[5]孙颂丰.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138.

[6]韩笑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14

作者:翁明杰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

为了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变目前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文章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式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受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削弱,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与复杂四个方面对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一种信息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就是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为载体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且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传播和交流的文化。它包括一切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网络文化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一切文化的总和[1]。

一、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单一

现代的网络文化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易于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采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局限在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者通过听报告、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一般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这样就会使受教育者觉得枯燥乏味且抽象难懂,往往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受到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倾向和思想文化的渗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冲击与侵蚀。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没有完全成熟时期,他们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对世界上的各种事情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更多的信息[2],他们面对网络世界中良莠不齐的文化不能有效选择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有一部分学生渐渐觉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好,久而久之他们的价值观也就发生了改变,理想信念随之动摇,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及领导阶级失去了信心,认为共产主义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削弱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比较少,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少,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偶尔看报纸、听报告外,几乎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堂讲授以及个别谈话等获得的。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学生认为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者,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知识。因此,虽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一般都是通过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而且教育效果一般比较好。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较多,可通过手机、电脑、微信和微博等新兴媒体随时随地接受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而且比较直观、形象、及时,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老师知道的信息学生也知道,甚至有时候有些信息可能老师还不知道但学生已经知道了,这就使学生认为老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者。而且老师上课的有些内容他们早已提前掌握,所以往往就会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逃课,这就给老师的权威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与复杂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对人们进行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的教育。而在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网络文化世界里,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交互性,使得一些不健康的低俗文化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灵,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与复杂,教育者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他们的爱国之心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且还要向他们传授正确的网络文化观,教他们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面对网络文化中的庞杂的信息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吸收等。由于网络文化的内容比较广泛且复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复杂。

二、造成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原因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与开放性,因此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与手段落后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那种灌输式的比较枯燥乏味的封闭式教学方式,而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们通过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这就使得学生不再喜欢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网络文化有声有色,而且比较直观形象,这样就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新的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却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对学生价值观正面引导的力度不够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及微信公众号等思想政摘要:为了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变目前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文章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式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受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削弱,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与复杂四个方面对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7)08-0052-02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冯娜娜,吕恒宇(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治教育平台里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而有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却很少涉及,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面对网络文化中的一些不良思想时,不能很好地进行辨别,从而也就导致了其价值观发生扭曲,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自身好奇心强,缺乏辨别能力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网络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很强的诱惑性,而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身心发展还处于急剧发展时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一切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但由于其社会阅历比较浅,没有生活经验,再加上对知识的积累还不够,导致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还不够全面,对于网络文化中的一些不健康的、不利于其成才与成长的东西的鉴别能力不足,信息筛选能力不强。因此导致其面对不健康文化的渗透时,不能够辩证合理的看待,从而导致其价值观发生扭曲。

(四)高校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不够

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西方国家打着经济合作的幌子,以“民主”“自由”“改革”等为旗号,通过网络,利用一切手段对我国进行西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的渗透,对我国的文化进行西化、分化。同时把一些不良的、资本主义等社会思潮及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传入我国,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从而使大学生未进行辨别就加以吸收利用,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网络信息中心应该建立合理的网络监管体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把那些对大学生成长不利的网络文化过滤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获取网上的信息。而事实上,很多高校虽然设有网络监护,但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甚至连网络监护中心都没有,这样就使得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传入了大学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结语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其方法,拓展其途径,必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要关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2]范林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6):267.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冯娜娜 吕恒宇 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

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采用有效的方法,适当选择一些比较优良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呈现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清楚认识是对国人的基本要求。我们都很清楚传统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历经了那么长的时间,都是经得起考量的。因此,作为大学生有义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大学生身上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为了让他们形成优秀的品格,加大对他们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方面的教育力度就显得很有必要。然而,由于以前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表现并不理想。以前的政治课上,教师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延伸,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全面,无法将一些优秀文学底蕴与自身的人格塑造相融合。长时间下去,将会影响大学生们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不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品格。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自身的行动中。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所呈现的价值

(一)让大学生有更强的爱国意识

中华民族是所有民族之中历经时间最长的民族,也是最坚强的一个民族,它见证了历史的整个发展。之所以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民族注重传扬爱国精神,从古代的很多诗歌中就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现。翻阅古代的诗词,大都是表现爱国情怀的[1]。像范仲淹、文天祥等许多名人,在他们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都带有一种爱国情怀,从他们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之情。其中爱国诗词中写的最多的一个要数陆游了,或许是因为生活在战争年代,他的每一首诗都抒发了爱国的情感。通过读他的诗句,很容易走入他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是多么希望他的国家可以变得更强。这种对民族建设的责任意识和精神理应受到宣扬,让大学生通过感悟古代英豪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完美地展现在对祖国未来的建设上。

(二)让大学形成优秀的品德

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此受到家长的娇惯,难免会出现在观念上偏离正轨的情况。在家长为其营造的良好环境下,想要的东西得来的比较容易,长时间安逸的生活会让他们失去原本的信念,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及时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轨道,要培养他们形成美好的品德。在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适当地融入传统的优秀文化,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丰富的哲理,有些诗词将一些优秀的品德很好地传唱出来,古人这样做大概是希望后来的人能够以此为目标,能够养成优秀的品德。比如,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其中有关品德塑造的诗词,它教会了我们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帮助很大。又如,清代诗人张英在《观家书》中表述了家人因几尺地皮与邻居起了纠纷,便写信给他让他以职务之便为家人争取。看过之后张英便以一首诗词回复家人,大概意思就是:邻里之间没有必要为了这几尺地皮产生争执,主动让出可以更好地促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受到教育的家人和邻居各自让出了三尺,这也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这个故事得以人们传唱的原因是故事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内涵,教会了人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谦让。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融入优秀的传统美德,能够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古人具有优秀的品格,对他们形成优秀品质有很大帮助。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几点有用的方法

(一)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首先,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们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将传统文化课放在主要的地位。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增加这方面的课程[2],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到更多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更好地传承文化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对课程的内容也要提高要求,将一些可以体现爱国精神,展现优秀品德的内容纳入课程中。这样的内容针对性比较强,对学生人格塑造作用很大。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课程开展的时候要注意方法,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更好地建立优秀的品格。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氛围的营造,进行好的学风建设。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展开教学,如通过对一些影片的欣赏,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课外书籍来教学,或者让学生们在课上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旁边引导等。这样会使学生们产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合理应用网络资源

现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有效的工具,利用网络的各种优势资源展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处在前沿,想法比较大胆,学校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这一特性加以利用,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网络建设。例如,在讲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使课堂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或者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交流的平台,定期向学生们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他们在平台上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形成优秀的品格提供了帮助。

(四)注重实践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课外拓展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领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用开设文化讲座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或者是定期组织学生们参观可以展现传统文化的风景区,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依据我们的传统节日和相关习俗展开知识竞赛或者表演,让大学生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能够主动地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对国家在未来的建设和文化的传承都有很大的责任。为了能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理念,学校方面必须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采取一定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上。教师依据讲课内容相应地融入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给予学生们启示,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道理,从而形成优秀的品格,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与人相处,对他们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林炎红,张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6-88.

[2]边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6(9):68-70.

[3]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