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档案管理范例

文物档案管理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文物档案;档案管理;文化传承

目前,我国共有文物1000多万件,其中比较珍贵的文物有300多万件。文物的管理离不开高效准确的文物档案管理。

1文物档案的内涵

1.1文物档案的定义。文物档案主要是指能够反映文物全部情况的记录材料。目前对于文物档案具体详细的定义还存在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文物档案就是记录和表现文物相关的内容文字以及在文物工作中形成的和文物联系比较紧密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记录[1]。也有人认为文物档案就是对文物进行的相关工作比如研究管理的历史记录。笔者认为应当将这两种概念结合起来,文物档案应该是指文物在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的记录。文物档案具有记录性、目的性、专业性,有一些历史档案本身就是文物。

1.2文物档案的种类。一般来说,文物档案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文物自身的档案,主要对文物相关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第二种是文物参展档案,文物在展览期间所产生的相关资料比如参展的时间地点、展览文物目录、展览现场的影像资料等都属于文物参展档案。第三种是与文物相关的信息档案,这种档案类型与文物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一些专业领域对文物进行考证的记录、文物发掘过程的研究和报告,以及对文物档案进行相关调研和研究工作的记录等内容。

1.3文物档案的特点。文物档案详细具体记录了文物的物理性质和历史文化性质[2],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文物的各项内容表现出来,进而体现出文物的价值。相比于一般档案来说文物档案内容更加详细具体,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与文物相匹配的文物档案,具有永久保存和流传的价值,即文物档案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特点。同时,文物档案具有不断变化发展特点,在文物被发现之初与文物相关的文物档案就已经被建立起来,详细记录着与文物相关的各种内容。随着对文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物档案也会逐渐增加,将文物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不断提高文物档案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2加强文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2.1加强文物档案管理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措施。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加强文物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国文物收藏中有许多价值较高的文物存世数量仅有一件,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并且这些文物的维护和保存工作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才能进行,非常不利于对文物研究和利用。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通过对文物详细的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文物进行相应工作,保存和使用都十分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和参观者通过对文物档案的阅读就可以了解文物的具体情况,减少了因为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的损害和不良影响,能够有效保护历史文物。

2.2加强文物档案管理是鉴别文物真伪的重要凭证。文物档案对文物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记录,可以依照文物档案鉴别文物的真假。文物档案的产生和建立都是基于真实的文物研究材料形成的,特别是图像、视频等影像资料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文物所具有的特征。如果文物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问题,文物档案就是文物最佳的身份证明[3]。文物档案记录了与文物相关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就成为文物真伪鉴别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2.3加强文物档案管理是管理文物的科学依据。文物档案记录着文物各方面详细的内容,是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归类整理的依据。文物管理部门对相关文物进行展出宣传等活动时都会进行相应的记录,可以使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展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同一个文物在短时间内多次展览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没有文物档案管理制度时,许多文物因为没有详细的登记说明和相应的查询目录,导致大量的文物得不到妥善的管理甚至出现了有文物丢失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地对文物进行管理。

3文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作开展不全面。我国的文物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以及文物保管单位进行保管,一些级别较高的文物管理单位能够按照标准对文物档案进行具体详细的记录和管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管理人员缺乏文物档案管理的意识,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文物的保护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文物档案的建立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直接阻碍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同时,一些文物管理单位受到编制所限,相关工作人员较少,一般基层的文物保管所只有二到三人的编制,重心主要在文物保管和修复、寻找和管理历史遗址等方面,缺少文物档案工作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3.2管理制度不严谨。在我国文物管理过程中,一般由文物出土所在区域的各个文物保管单位对文物进行管理,然后统一在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备案[4]。这会导致文物管理工作中,文物档案交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不及时现象。一些文物管理单位因为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上级部门对珍贵文物进行借出展览不及时归还等原因,对比较珍贵文物的定级备案工作消极抵触,存在文物建档能拖就拖现象。工作中也存在文物档案的内容不完整,甚至出现记录错误和文物档案格式不规范等情况。

3.3建档标准不统一。目前,文物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我国对文物级别分为一、二、三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是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是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是三级文物[5]。三种级别文物的划分标准不是统一明确的,并且都是由鉴定委员会对文物进行定级,这就导致在定级工作中必然会存在着鉴定委员的主观判断,会出现定级偏差。文物有一个准确利于理解的名称可以极大地方便文物档案的管理和查询工作,但是在文物定名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通过文物的名称无法知道该文物所处的年代。并且一些文物自身的名称和文物档案中的名称不一致,查询起来十分困难。还有一些文物的名称非常复杂,字数很多,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4加强文物档案管理的对策

4.1全面开展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基层文物管理单位领导对文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文物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在文物管理方面的价值。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到比较完备的文物管理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将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理念应用到自身工作中。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基层文物管理单位相关人员和资金的支持,使基层文物管理单位有充足的人手进行文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对于具备相应条件的文物管理单位可以建立专门的文物档案室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文物管理单位可以由工作人员兼任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4.2健全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在严格遵守《博物馆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文物管理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各文物管理单位的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统一标准的工作流程,使这套工作流程在各个文物管理单位中都可以使用,提高工作的效率。各个文物管理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对工作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或者删减,使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适应自己的具体工作情况,充分发挥工作流程的作用。

4.3制定统一的文物档案标准。借鉴现有的划分标准制定统一的文物档案标准,如将文物分为历史文物、艺术藏品、自然标本等类别[6]。在每一大类中根据文物的实际情况再划分各个小类,比如按照文物存在的具体时期可将历史文物再分为古代文物、近代文物等类别。在对文物进行命名时应当有明确的标准,名称中要包括年代、特征、用途等内容,并结合文物具体情况进行命名,尽量使文物的名称简明准确,方便理解。

4.4加强新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开展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如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文物档案各项具体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录入分类,增强检索和数据备份等功能,提高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工作人员查找文物档案的时间成本,充分发挥文物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雪梅.肩负使命,让历史记忆再现光晕——我国馆藏历史文物档案管理与研发侧论[A].甘肃省档案学会.2017—2018年甘肃省档案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甘肃省档案学会:甘肃省档案学会,2018:5.

[2]东海梅,高俊.浅谈新时代加强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8(07):57-58+61.

[3]程春艳.浅谈如何做好文物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179-180.

[4]李贝.文物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8.

[5]庞倩华.对现行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6-08-16(003).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

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做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即“四有”要求。第三十六条规定,馆藏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不管是不可移动文物还是可移动文物,都对文物档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文物档案传统管理方式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无法有效满足当今社会文物档案管理工作需求,所以对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明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无法真正有效实现电子化管理。为了能够改善这一现状,笔者就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意义

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将文物档案资料借助于纸质或者是机读的形式作为物质对象,其在实施过程中会借助于计算机来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加工,这样就能让其有效地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从而便于使用者利用。相比于传统方式,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意义显著。首先,能够充分借助于计算机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来有效提升档案使用效率。现今大多数文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模式都十分的单一,开发功能也较为简单,无法将现代化设备价值发挥到最佳,而数字化管理的落实则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提高文物档案管理质量。其次,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还能有效缩短文物档案信息加工时间,不管是快速加工还是检索,其需要花费的时间都十分的短,而且还能为使用者提供全面且准确的档案信息,提高文物档案的利用效率。最后,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拓展了文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数字化管理构建文物大数据库,可以提高文物保护的联动性。总之,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不仅是新时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提升文物档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现状

就目前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基础与前提就是工作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可是目前我国各地区文博单位档案业务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大多数文博单位基础工作实施情况都十分的薄弱,信息化程度也有待提升,所以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很多文博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单位发展实际,也没有从全局利益进行分析和考虑,所以促使文物档案数字化工作实施缺少统一标准,整个档案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无法保障电子文档有效管理,直接制约了文物档案信息化管理实施与推广。

2.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有待成熟。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数量较多,每一个档案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十分大,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数据更是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就目前文物档案信息数字化发展情况来看,键盘录入以及扫描属于数字化的两种重要方式,其中键盘录入效率十分低下,需要人工操作;扫描这一方式则存在着图像质量有待提升、汉字识别率不高以及扫描速度不快等缺陷。因为不同文物档案信息本身就存在差异,所以在对文物档案进行存储的时候,保密工作自然也会存在差异,这也就直接决定了哪些文物档案信息是可以数字化,而哪些又是不可以的,再加上网络开放性原因,文物档案还容易出现被复制、删改等情况,档案信息真实性有待保障和提升。

3.文物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要想有效落实,自然需要具备现代化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管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传统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就是简单的抄录以及档案搬运,技术性操作相对较少,可是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之下,管理人员则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完成信息录入、电子文档排序、图片扫描以及网络系统安全设置等一系列高技术工作。但是,就目前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情况来看,文物档案管理部门人才匮乏,尤其是对于文物档案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也进一步制约了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落实。

4.文物档案利用效率有待提升。就目前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情况来看,文物档案利用效率也有待于提升,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可谓是各级档案管理部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各文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构建了专属于自己的网站,可是从总体来分析的话,其现状不容乐观。这些网站虽然存在可是信息量却并不足够,很多网站的内容也仅限于办事流程介绍等等,再加上网站建设过于传统,无法有效吸引公众,所以点击浏览量也较低,无法真正有效发挥出文物档案的价值。

三、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措施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意义与现状,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数字化管理,笔者认为文物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做好文物档案规范化管理。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要想有序实施下去,一定要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完整性以及规范性管理。首先,从制度方面着手对文物档案进行完善与管理,构建出权威且具有指导性的管理部门,对整个作业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以此来保障电子文档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其次,还可以从技术方面对文物电子档案原始记录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构建出一个专门的文物档案管理机构,例如,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局、文物档案专门管理机构等等,以此来对文物档案管理主体进行明确,同时有效提升领导层的管理意识,让文物档案数字化规范管理有效落实下去。最后,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出完善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这样也能进一步提升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例如,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定期对数字档案进行安全性检查与管理,同时做好电子档案保密设置,借助于有效的手段来进行数字化管理,从而有效保障电子档案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积极构建责任风险体制、竞争机制、目标管理体制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档案工作人员向专业型转变,从而更好地满足数字化管理工作需求。

2.构建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防范系统。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构建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防范系统,以此来有效提高文物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具体而言,在进行文物档案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自身规范操作意识、病毒防范意识一定要不断提升,同时构建出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通过有效的病毒查杀、预防手段来有效提升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安全性;另外,在对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培训与教育工作,让其能够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意识,这样就能有效保障网络各项操作的安全性,真正实现文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此外,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文物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出现丢失,在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一台或者是多台服务器来进行处理,直接对文物原始数据进行扫描,最好是进行高速集中扫描,同时做好保存工作,以此来有效保障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效率和质量。

3.做好文物档案数字化工作队伍建设。在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工作队伍建设,毕竟只有管理人员提高其自身素质才能有效完成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工作。为此,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进行综合考虑,结合数字化管理手段需求来进行文物档案管理意识培养。在数字化管理时代背景之下,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树立起较好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及时学习文物专业知识、档案专业知识、档案数字化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另一方面,文物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让其具备良好的品质与素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其数字化管理能力,从而真正有效落实数字化管理。

4.加强文物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与共享机制建设。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构建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出统一的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与共享,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文物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对文物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借助于文物档案信息资料库的建立来有效实现信息海量存储,这样文物档案管理者与使用者就能借助于网络来有效查阅相关文物档案信息,有效实现文物档案资源共享。综上所述,文物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与关键,而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本就是一项系统化、长期化的工作,在数字化档案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好文物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真正将新技术与新手段有效应用于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文物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有效发挥出文物档案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扬能,符史新.浅谈文物档案的科学管理[J].档案,2007(2):57-58.

[2]董杰.浅谈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工作[J].兰台世界,2012(z2):144-145.

[3]黄海铿.浅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与弊端[J].兰台内外,2017(3):30-31.

[4]王艺宏.浅谈文物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2013(s2):157-157.

[5]张华.浅谈档案管理中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4(7):388.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3

1.文物藏品档案传统管理的现状。随着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物藏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文物藏品档案传统管理的不足。目前,文物藏品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传统管理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71(1)文物藏品档案专职管理机构缺乏。目前,我国的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机构是博物馆、文物保管所等文博单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量不断地增加,使我国文物藏品建档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大型博物馆对本馆馆藏并没有建立数量全、质量高的文物藏品档案,更不用说其他级别的文博单位了。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对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建立统一的专职管理机构,建立文物藏品档案专职管理机构是大力发展文物藏品档案工作的有力途径。[2]256(2)文物藏品档案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建立与文物藏品档案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文物藏品保护的相关法规中对文物藏品档案的制度性规定;另一种是对文物藏品档案编制相关的规范。但是对文物藏品档案中的鉴定、分类、定名、定级等工作,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档案内容的表达也没有相对统一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是指导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标准,也是对文物藏品档案科学管理的必然举措。(3)文物藏品档案人员过少、身兼数职。为文物藏品建档是文物藏品保管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法定程序。然而,长期受“重藏轻用”思想、体制缺陷、客观条件、档案意识缺乏等原因的影响,一方面,许多基层文物藏品档案保管单位的领导缺乏为文物藏品建档意识,不重视文物藏品建档工作,文物藏品建档不及时,导致许多单位的文物藏品建档工作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文物藏品档案质量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基层文物藏品档案保管单位机构小,人员少,可能只有两三个人,并且任务量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文物藏品建档的进程。(4)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欠缺。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接受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们受非营利观念的影响以及没有正确认识到文物藏品档案的重要性,导致对文物藏品档案的保管单位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法适应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需要。极大地限制了文物藏品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符合档案的发展趋势。[3]1-21文物藏品档案的传统管理出现了许多不足,导致文物藏品档案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根据文物藏品档案传统管理出现的问题和现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为今后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4]24-31

二、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条件

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符合档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而且,我国在实现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方面已基本具备成熟的条件。主要表现在:[5]1.设备和技术支持。我国档案保管部门都基本配备计算机、扫描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等等。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录音、录像)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档案技术也已成熟。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对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对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作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2.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改善。档案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档案保管部门培养了一批批具备专业信息技术和高超的业务水准的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设备基本能熟练操作,熟练掌握现代办公技能。尤其是管理文物藏品档案的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前者,还要对文物藏品进入深入研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领导也越来越重视文物藏品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不断加大对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障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有秩序的开展。3.文物藏品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执行。2002年,我国制定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在纲要中提出档案工作要以建设专业网络为根本,全面建设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加快传统档案资源向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迈进的步伐。因此,成熟的管理条件是文物藏品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只有拥有成熟的管理条件,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工作才能有序不紊的进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154综上所述,实现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涉及文物藏品档案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建立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作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快建设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加快实现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

三、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文物藏品档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要了,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是适应档案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的措施。主要包括5个方面:1.建立专门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机构。文物藏品档案是属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珍贵的信息资源,但是在我国却没有一个统一管理文物藏品档案的机构,这就使得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更加分散、杂乱无章。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如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局,文物藏品档案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明确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主体,对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责任也更加直接,领导层的管理意识也会变得更强,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也会也会越来越高,更加容易摆脱各单位管理的不足和短视,国家也会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也会使文物藏品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更加明确,国际间合作与交流更加方便、有效。2.健全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制度。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理论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同时,要想文物藏品档案信息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理论管理体系。[7]533.确立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防范系统。规范操作、病毒防范等基本的安全意识应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应提前制定,安全意识培养、病毒预防与病毒查杀的方法与技巧等需要对每位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保障网络环境中各项操作的安全。也可以在原有的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嵌入保护安全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反映安全的情况,符合实际需要。或者文物藏品档案工作人员为了防止信息丢失等情况的发生,可以使用一台或者多台服务器进行处理。扫描文物藏品原始数据方面,应该实行高速集中扫描,进行保存时,要统一文本格式。从数据备份角度来看,要进行双重备份,而且还要定期备份,双重备份包括磁盘备份和电子备份。也可以通过设置权限、防火墙等安全防控手段来加强文物藏品档案在数字化管理方面的安全性。4.完善文物藏品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藏品档案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检索性和文件性数据库两种,检索性数据库主要是对文物藏品档案的开放范围、开放的目录等进行介绍,以及提供检索途径。文件性数据库主要是达到齐全完整地录入文物藏品档案的原始数据的目的,而且还要开发有关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软件系统。文物藏品档案信息资料库的建立,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文物藏品档案的利用者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查阅所需要的有关文物藏品档案的信息,极大地方便文物藏品档案的利用者,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建立文物藏品档案信息数据库。同时,推动和加快了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8]1395.建立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队伍。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加强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学校档案教育方面,学校不但要注重对档案基础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要将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录音、录像)技术等都纳入到档案教育课程中,培养出符合档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全面型管理人才;要注重选拔人才,并对在岗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以及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利用IT行业的信息化人才资源,聘请专家、顾问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培训,要求掌握并且熟练应用到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更新文物藏品档案业务基础知识;引进急需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应用的专业人才。关注和重视文物藏品档案工作者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我国的文物藏品档案工作者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是造成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效率不高、员工积极性弱、人才引进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关注和重视档案工作者的切身利益,提高其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应引起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9]135因此,文物藏品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可以提高文物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效率,也加快了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脚步。

四、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实现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产生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文物藏品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文物藏品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相伴而来的是文物藏品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例如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档案管理软件开发时间比较晚,其自身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而且大多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软件的操作不熟练,对信息类的档案保密程度不重视,以至于在调档时经常会发生文物藏品档案信息泄露,以及在网络的传输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漏洞盗取档案信息等情况。再者,由于档案工作者大多不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而且也不具备高级防护系统,会导致被黑客入侵或者遭受网络病毒侵害等现象。因此,对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以及领导对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不重视,都导致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难以进行。2.文物藏品档案人员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提升。传统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模式及其封闭式运转体系造成了文物藏品档案内部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有所欠缺。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对档案工作人员也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等。而由于现阶段许多档案工作者年龄过大,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老旧,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低,因此难以满足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制约了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3.文物藏品档案信息化网络平台和共享机制问题。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平台,运作过程中,也没有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作为指导标准。部门之间、系统之间各自为政、业务不衔接,文物藏品档案信息难以共享。4.“双套制”管理文物藏品档案的资源浪费问题。文物藏品档案的保管单位,在对文物藏品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同时,也对文物藏品档案的纸质版进行保存,导致了相同内容、两种文件进行双层保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阻碍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进程。[10]69

五、结论

文物藏品档案是博物馆、文管所等文物藏品档案保管单位进行文物藏品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信息化时代,文物藏品档案的传统管理方法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利用文物藏品档案的需要了。因此,通过对文物藏品档案的传统管理现状进行探索,分析和总结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的不足,从而提出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想法。大多数研究文物藏品档案,主要是从文物藏品档案传统管理的现状入手,提出针对文物藏品档案传统管理的措施。主要是从文物藏品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的目标、意义等方面入手,提出文物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措施,为之前的研究的不足做了必要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吕惠敏.试论如何做好文物档案管理[J].决策探索,2013(24):71.

[2]董琳琳.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4(4):256.

[3]蔡燕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1:1-21.

[4]薛四新.现代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4-31.

[5]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张音.浅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与弊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154.

[7]李玮.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2(6):53.

[8]苏甦.档案数字化管理发展趋势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25):139.

[9]朱远征.浅谈房产档案数字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0(21):135.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4

1.1资料收集不全

由于许多教务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认识不够,所以造成了资料收集不全。当前许多教务管理人员认为教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只是教务的管理,然而忽略了档案的管理,所以,使材料的手机和归档工作变得不再重视;有的人还认为归档所需材料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常常会使用,在归档后会给工作带来不便,所以呈现消极的工作态度;还有的人认为教务档案可有可无,所以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使资料手机不全,并且影响了后期的工作。

1.2档案的利用率不够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者忽视了档案的知识传递和学习借鉴功能,降低了档案的二次开发利用率。

1.3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各院系大部分档案还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检索工具不全、检索方法落后,效率低下,不方便查考。

2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教务档案

2.1提高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档案质量

随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教务档案管理也要伴随着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脚步前进,这对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教务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照别院的管理情况,吸收经验,切实提升教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积极探讨教务档案的管理模式,积极改进管理方法,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方式,使教务档案管理更加专业化,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有对档案的使用、保管、销毁等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定,从而使学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在明确的规章指导下,就能提高教务档案管理的水平。

2.2提高认识,强化档案管理技能

各院系要充分认识到教务档案的重要性,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每学期结束要将分散存放在院系其他部门的档案材料收集起来,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并且要对档案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以强化其档案管理技能。

2.2.1收集

在工作中产生的所有文件、材料未必都需要保存,只有对日后工作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作为档案保存[3]。教务档案涉及面广,几乎与每位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有直接的关系,而有些人员对教务档案还不够重视,对档案材料的积累意识不够明确,总认为工作做完就行了,不注意档案材料的保存和及时上交。因此,只有向有关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对教务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进行事先布置,实行超前控制,才能确保教务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其次,应对教务档案的管理、组卷工作预先指导,确保案卷质量。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深入到各有关部门,就如何分类,如何科学、合理组卷等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以确保案卷的质量。教务档案收集工作,仅靠某一个具体管理人员的力量不行,需要依托大家的配合、支持。平时要注意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事先与有关人员和部门主动配合,以掌握档案管理的主动权。这就要求管理者须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来鉴别哪些是需要存档的文件。否则“有文必档”会导致档案质量的整体下降,而不重视积累则会使材料缺失,造成历史的空白。

2.2.2整理

一般说来,教务档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行政管理档案。如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综合性文件,学校有关文件,学校党政会议教学工作的记录、纪要,人事变动的复批与决定,学校有关领导有关教学方面的重要讲话报告、学校其他部门的文件、材料等。第二类,教学管理档案。如专业申报及审批材料,各类上报材料及批文,教学管理规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使用,教学执行计划、各教学环节计划、课表,任课教师情况汇总,教师教学情况汇总,课程成绩单,教学通讯、简报等。第三类,学籍档案。如新生的录取材料及新生的名单,新生的入学登记表、学籍表、学生的奖惩材料,毕业证书发放表等。本着系统化、条理化、便查找的原则,在档案整理中,要做到分门别类,编目清楚,组卷合理,文体格式、行文规则都要符合档案的规范化标准[4]。

2.2.3保管

目前,对于学校的教务档案管理,又电子文件逐渐代替纸质文件成为办公活动的主要记录,由此对档案的保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存纸质文档的同时,应注意妥善保管电子文档。电子文档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如存储介质的变异、病毒的攻击等)导致损坏,因此,应时常对电子文档进行备份。

2.3档案建立规范化

根据教务管理的规律,档案的建立要规范。首先,要坚持收发文的登记。文件正本需有主管领导阅示,事毕按期归档。教务文件发不登记,容易造成文件截留,甚至丢失,从而贻误工作。其次,要坚持平时立卷。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收集齐全,按照事先编好的案卷类目归入有关卷内,到学期结束或年终进行整理,正式组成案卷。坚持平时立卷,可以把办毕的文件、资料及时收集归卷,避免散乱丢失,有利于安全保密,有利于平时保管、利用,并可以节省时间。第三,要坚持规范立卷。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到计算机著录、打印、编目等,这一流程的每道工序都力求做到统一标准、整齐划一,减少随意性,以达到装订美观、组卷合理、分类科学、编目清楚的要求,确保档案案卷的合格率。

2.4、档案管理科学化

教务档案的保存要分门别类、形成体系。按照归档类目,集实体排架、保管期限、主题语言于一体,并使各类目案卷的位置固定[5]。从纵向看,实现各年度同一条款案卷的排架位置相对稳定,同类案卷的保管期限和主题标引一致;从横向看,不同类目案卷的排架顺序也是相对应的。这使得分散、庞杂的档案信息做到系统、条理,不仅便于操作、便于检索工具的制作,有利于科学管理,并且为全面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对于移交校档案室的档案,要建立明细帐,以便平稳过渡,并在利用时能一步到位,从而建立起本单位利用校档案室馆藏档案的快速通道。

2.5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要的切入点之一就是面向网络。同样,教学档案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档案管理的落后状况,要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6]。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已有档案目录数字化,建成目录查询系统;二是在学院尚未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前,对学院在教学管理中产生的电子档案进行归档,并对其中的公开信息加以整理,建成各类数据库;三是对利用率高、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纸质档案,要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建成各类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这应提高档案利用率的工作方向。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5

1.1与传统的纸质文档相比,电子商务文档的管理相对复杂,加大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一是由于很多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思想守旧,接受新事物速度较慢,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档案的重要性,还是认为纸质文档才是主要的归档管理对象。二是心存顾虑,担心加重自己的工作负担,从思想上没有主动的去注意电子商务文档的管理。三是目前仍有部门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不会正常使用计算机,这就影响到电子商务档案的管理,无法解决电子商务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2对原始档案属性的影响

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它的原始记录性,主要表现在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正是因为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这个基本属性,才使得档案具有法律凭证小勇。但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不仅档案内容容易被改动,而且其形式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很难正确认定其原始性。主要原因如下:电子商务档案容易被改动,并且不会留下痕迹,这是与纸质档案相区别的地方。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档案依存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通过调整电子文件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就导致电子档案很难一直保持其原始记录性。电子商务档案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输出。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输出电子文件,这样也就失去了其最原始和最真实的字迹。目前,电子签章技术尚未完全普及,在电子商务档案文件上签章依然难度较大,所以很难用签章去鉴别电子商务文档的真假。电子商务文档的这些特点,使得我们无法用纸质文档的标准和方法去判断它的原始记录性,必须为其建立新的原始性概念。

1.3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电子商务文档出现,也增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传统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如何管理纸质文档。电子商务文档的出现,不仅会补充和完善原先的档案学研究内容,也会补充和完善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先档案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管理方式都将会被重新审计,将会出现许多与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比如:如何保证电子商务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如何维护电子商务档案的来源原则、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如何利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保护电子商务档案以及如何对电子商务档案进行归集和整理等,这些都是档案学理论面对的新的课题。

2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采取有效手段,保证电子商务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目前,保证电子商务档案原始记录性主要的技术手段有:信息加密技术、签章认定技术、信息识别、身份认证、网络防火墙等等。当然,仅仅依靠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是无法保证电子商务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的,还必须依赖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档案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将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纳入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确电子商务档案的及时归档和管理。因为在电子商务文件处理、形成、归档、保管以及利用的各个环节,其信息随时都可能会被修改或者丢失,及时采取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保护技术和手段,也必须有完善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制度配合。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并严格执行科学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电子商务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2.2提高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商务文件,这就要求企业的档案管理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学习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日常操作,这样才能满足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更新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培养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人才,以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

2.3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制

一个文件是否生效,其主要标志就是是否具有有效的签章。目前,具有法律凭证效用的文件,都是以纸介形式保存的。因此,企业应将重要的电子商务文档备份存档,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电子文件容易修改,并且不稳定性。因此,将电子商务文档备份是保证其原始记录真实性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在电子文件转化为档案后,归档保存两套内容相同、载体不同的档案,把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同时归档。档案管理人员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在纸质档案的卷内目录备注项标明相应的电子商务档案的编码及存放地址,同时在电子商务档案目录的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档号及存放地址。

3结束语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6

1.1从业人员对无纸化档案管理认识水平不到位。

很多档案从业人员受传统档案模式的束缚,在他们看来,只有纸质的档案才算是真正的档案,而不接收无纸化的档案;有些档案部门只是将无纸化档案当作是档案的补充资料或者是副本来管理,也并未将其视为真正的档案来管理。如果这是认识一直存在,那么等到档案完全进行无纸化时代时,有些档案管理部门将不会接收到任何档案信息。档案管理人员对无纸化档案管理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因为无纸化档案生成速度非常快,其管理也非常容易,档案管理人员就过分的依赖计算机等设备,对一些重要的信息没有进行复印,如果计算机中毒或者出现其他故障,很可能的所有的档案信息都会消失,造成严重的损失;另一是有些档案管理部门虽然利用计算机来管理档案,但是几乎每份档案都要复印打印一份,这完全失去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价值,既产生了浪费,又不会给档案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尤其是归档管理。

1.2无纸化档案信息无法保证可读性。

无纸化档案信息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虽然方便了管理,但是有些因为硬件或者软件的问题出现不可读的现象。通常纸质档案如果外表出现问题,档案信息有时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但是无纸化档案却不同,装有档案信息的磁盘表面完好无损,但是可能因为硬件、软件或者程序发生了变化,而出现不可读的现象。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相关人员不断发展新编码来替换传统的编码,为档案多使用编码相对要滞后一些,再加之,这种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以超高过了档案所使用的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这就产生了很多的矛盾。

1.3难以判断档案是否具有原始性。

档案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原始性上,也就是说只有档案是原始的档案,在法律上才会承认其真实有效,如果在这期间出现了改动的现象,档案也就失去了法律效率,不具备任何价值。这也正是无纸化档案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无纸化档案都是存在计算机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将其更改,再加之,无纸化档案本身信息与载体就相互分离,这种特征使其在生成与传输时都会出现更改的现象,对于无纸化档案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像纸质文件一样利用一定的标准来保证其原始性。因此如何保证无纸化档案的原始性是目前有关人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逻辑档案与实体档案归档存在问题。

无纸化档案生成之后,对其进行实体归案还是逻辑归档这是需要慎重选择的,如果是实体档案归档,就是将保存档案的磁盘或者其他硬件交给有关部门,这种归档方式相对谁来比较麻烦,但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如果选择逻辑归档,就是将保存档案的告诉相关部门,这样就不用改变原来的档案存放的位置,虽然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归档,档案、归档者以及接受档案的部门距离相差会非常远,但是只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非常简单方便,但是却没有办法完全保证无纸化档案的安全。

2解决无纸化档案管理挑战的措施

2.1更新观念,迎接挑战。

无纸化档案的出现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对大多数人们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对这样的新鲜事物只有通过宣传和开发利用,才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档案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依法治档意识。尤其是提高直接形成电子文件的部门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只有各部门、单位通力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搞好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和无纸化档案的安全管理。

2.2研究无纸化档案的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无纸化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无纸化档案具有信息的非人工识别性、对系统设备的依赖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的易改性等特点。信息非人工识别性,是指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处理和生成的数字化的信息形态,人工无法直接识别,必须由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将载体上的编码序列读取出来,然后转换成人工能识别的形式。所谓对系统设备的依赖性,是指电子文件的生成、传输、存储都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的。所谓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是指电子文件内容存储的位置可以从一个载体转换到另一个载体上,其内容却不发生任何变化。所谓信息的易改性,是指对电子文件内容进行修改非常容易,而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迹。

2.3针对电子文件的特点,制定采取保证电子文件“物理生命”与“信息生命”的安全性保护措施。

保护电子文件的“物理生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防磁,二是控制调节环境的温湿度,三是防止机械损伤,四是注意环境卫生。对电子文件“信息生命”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保证电子文件的持续可读性,二是防电脑病毒,三是控制网络中电子文件系统的安全,四是备份处理,异处保存。

2.4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

为了保证无纸化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电子文件管理的高效和科学,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来支持,其中包括与电子文件和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网络系统保密论证和验收要求,以及各种密级电子文件的计算机著录、管理、传输的规定,另外,还包括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的兼容性标准等。

3结语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7

 为拓展档案馆业务,深圳市档案馆于2004年5月成立了全国首个文件档案服务中心(下简称文档中心)。它拓展了国内早期文件中心的职能,承担了文件移交单位从整理、鉴定到保管及提供利用的全过程工作,以及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文件移交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等。随后,各地也相继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半现行文件集中管理工作,文档中心在各地纷纷成立。2010年9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在全国文件(档案)管理中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统一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文档,是新形势下创建机关档案工作新格局的新思路、新尝试。建立文档中心,整合机关文档资源,实行集约管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迫切要求,是推动档案事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2文档中心业务外包实践

目前,档案界对文档中心的定位不尽相同,对文档中心定位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成熟,学者和档案部门对文档中心定位的认识逐步趋于统一,即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行政中心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业务指导、接收、保管和向档案馆移交工作,承接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职能和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保管职能,是处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中间机构,是一个特殊的政府性的档案业务外包服务提供机构。

2.1文档中心与机关档案室的业务外包关系

文档中心成立后,集中式办公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不再设立档案室,原来由机关事业单位负责的档案保管、统计、利用及移交工作转由文档中心统一负责。有些地方(如北京市海淀区)文档中心成立后,集中式办公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不再设立专职档案人员,只配一名兼职人员负责归档文件收集工作,文档中心负责归档文件从整理、编目到保管、利用的全过程工作。因此,文档中心和各机关档案室之间是一种业务外包关系。

2.2文档中心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外包关系

文档中心除了承接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室的相关档案管理工作外,还对集中办公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着一定的业务指导及监督职责。在文档中心成立前,集中办公区域内机关档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职责由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文档中心成立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这些机关及事业单位以外。因此,文档中心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也是一种业务外包关系。

3文档中心法律地位和职能定位

3.1文档中心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小政府、大社会”已成为机构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专业优势,首先提出了创新机关档案管理的思路并付诸实践,于是文档中心应运而生。也正是因为其最初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首先提出,文档中心一经成立就成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与当地政府及各机关关系不大,随之而来的是文档中心在机构定位、人员编制、管理职责、经费来源等方面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如2012年,四川省泸州市档案局在总结文档中心运行情况时指出,文档中心限于档案部门自身下达和完成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和支持,各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够了解和主动。各地文档中心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由于文档中心成立时定位过低,依附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员编制普遍较少,财政经费不足,致使文档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其二,由于文档中心事实上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继续做好业务监督、指导及档案接收、保管工作,还要增援文档中心所面对的机关档案业务工作,工作量很大,常感力不从心。其三,各机关从档案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体验到了文档中心带来的益处,但逐渐淡忘了自身责任,档案意识有所减弱。可见,如今文档中心管理模式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凸显,文档中心面临的处境不仅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不但文档中心管理模式的优势没能得到凸显,长期下去,也将对机关档案业务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文档中心的创新管理思路,更不能倒退回原有的机关档案室管理模式,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其原因,并对文档中心的法律地位、行政隶属关系、工作职能、管辖范围等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

3.2文档中心的法律地位

档案界对文档中心法律地位的认知有以下几种:第一,应定位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依附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第二,应定位为政府的直属机构,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第三,应定位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从目前国内各地文档中心实践看,第一种观点被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认可,如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太仓市机关文档管理中心、重庆市北碚区文档中心等均为档案局下属机构。然而这种实践已经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了尴尬。第三种观点直接受欧美国家商业文件中心实践的启发,但忽视了国内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和背景,文件中心这种半现行文件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内文档中心的工作对象是机关档案,文档中心的成立是一种政府行为,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档案服务外包企业,不宜直接推行社会化。基于对国内文档中心与机关档案室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外包关系分析,结合各地文档中心实践,本文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即文档中心为政府直属机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业务上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其优势在于:一是文档中心更能得到政府及各机关的重视,以便在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得到更大支持;二是能够厘清文档中心、机关档案室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发挥文档中心创新优势,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强化文档中心对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力度,更好地开展档案接收、保管及提供利用等各项业务工作。

3.3文档中心的职能定位

文物档案管理范文8

1.人事档案管理对单位的作用

对博物馆来说,人事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单位提供依据。人事档案是一个工作人员历史的真实记录,通过利用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职工的工作轨迹,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领导为了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将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职工,通常会将考察现状和查阅人事档案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材料有机结合,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会归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依据。因此,在职工考核时,经常会查阅人事档案,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准确地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为单位正确配置人员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2.人事档案管理对职工的作用

对每个职工来说,在人事档案诸多作用中,主要是人事档案凭证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它是每个职工成长轨迹的真实记载。博物馆人事档案,记载着每个职工的身份、党团组织关系、学历、职称、经历、政审情况等,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退休等,都需要人事档案“说话”,它的作用不可被替代,如果没有人事档案,个人的权益无从得以保障,甚至可以说它决定每个职工的命运。②它是每个职工工作表现材料的综合。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按照国家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作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因此,它是职工个人履历、专业技术水平等基本情况真实反映,它能为职工的评价、考察、任免、调动、晋升等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是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二、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保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就行了。不能做到有效利用人事档案资源,既便是利用,也仅限于人员的简历、职称等范围,这种现象的持续,会使得人事档案的利用率降低,其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作用就不能真正发挥。

2.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缺乏特性。

博物馆人事档案的内容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记载方式,存在单一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职工各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等特点,实际上博物馆职工大都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都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和个性。传统的人事档案记载方式会模糊了这种个性特征,从人事档案中很难清楚地了解到每位职工全面的实际情况。

3.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不够,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随着博物馆工作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逐渐信息化。但博物馆仍然采用传统手工的记录方法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既使引入了微机操作,但是仍旧无法达到无纸化办公程度,信息化程度不高,不仅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博物馆工作效率。

三、加强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

领导应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真正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摆在重要议事议程,定期提出任务要求和听取工作汇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人事档案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2.完善制度

根据博物馆人事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为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合理利用、规范整理,应建立完善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整理、查找、检查、核对、传递等各项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更要关注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及时将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

3.利用信息化技术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必由之路。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和新技术的运用、开发新手段。及时快速将人事档案信息以影象、数字化等形式予以保留。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利用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录入。通过处理后,原来的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一旦档案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更新信息,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