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管理范例

文旅管理

文旅管理范文1

我国旅游业要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科学的行业规划,更要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的参与。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和教育密切相关。

(一)当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人数上看,专业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到2015年,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490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为174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为975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38%。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培养不仅包括本科生教育,甚至包括专科、研究生学历教育培养人才数量远远跟不上旅游业发展脚步。其次,专业型人才数量严重缺乏。我国旅游业发展不仅包括国内旅游业发展,更要包括国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国内发展不仅指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业的发展,还要包括其他类型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专业的了解国内、国际旅游情况,熟悉各种不同类型旅游景区发展特色,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旅游人才严重缺乏。再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历教育开展时间尚短,人数有限,而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需求行业从业人数众多,因此,导致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给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隐患。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与旅游业行业之间存在“供需错位”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数尤其是专业从业人员缺口巨大,整体行业素质亟待提高,而我国各级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应当非常良好,但是,具体情况却不是“供需双赢”,而是出现了“供需错位”。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教育与行业“供需错位”。从旅游管理本科生课程设置来说,传统的本科学历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语文、数学、专业课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的培养;同时,课业成绩的取得多以分数取得的方式,要求学生达标方能毕业,取得学历。从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来说没有问题,旅游业专业人士确实需要掌握多种技能和培养多种素质和能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课程设置和分数设置把学生限定在追求分数的努力当中,并没能区分出主次专业的培养,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认识不足。其次,本科生的“眼高手低”也是“供需错位”主要原因之一。第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很多的本科生家庭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是“多动脑,少动手”,“享乐在前,吃苦在后”等,因此,注定现在的九零后等本科生动手能力偏差,吃苦能力不行,“眼高手低”。第二,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加重学生的“眼高手低”。本科生学历教育的头两年被称为基础教学阶段,重要学习公共课,包括外语、政治、体育、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以及一点点专业知识。因此,在这宝贵的学习时间中,学生们都在继续“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实际的社会生活实践课程几乎没有。等到后面安排的教学实习的时间很短,学生们还没有对旅游行业有个整体的从书本到现实的过渡过程,就已经结束了实习,进入工作选择状态。而实际的工作生活又和学生时代完全不同,这也就造成了“供需错位”。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教育培养要与社会接轨,培养适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

(一)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调整

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专业人才,需要对现有的本科生的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加以调整。将本科生的学历教育目标从当前的培养综合性人才改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行业需求接轨的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将两年的综合知识学习转变为一年,或者转变综合知识的考察模式,由考试模式转变为考察模式。将学生的精力从书本教育分数教育中转移解放出来,让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中,在此基础上,自行决定专业的去留问题。而留下来的学生则会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有热情去搞好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其次,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本科学生的实习经历是非常宝贵的。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起到让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们体会到人生百味的作用,体会到未来工作的辛苦和人生的不容易,从而使大学生们更加珍惜人生,珍惜机会。同时,本科生的实习环节不能从“一而终”。就是本科生的实习应该有机会接触到旅游业的各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真正把课本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环境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大学生自身找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学习时间得以改善。当前,本科生的实习更多的是在某企业在一个基层岗位“从一而终”,充当了某企业的临时的便宜劳动力。

(二)本科生培养计划应当适当扩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文旅管理范文2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由三大支柱支撑的,即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旅游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原动力。研究旅游,无论是将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离不开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主干课、必修课,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其地位在逐渐提高,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旅游文化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旅游文化学”。还有学者指出“旅游文化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足够的经世致用价值,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学具备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三大基本条件”。

二、旅游文化课的重要性

(一)体现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虽然当前旅游文化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种种研究表明,它逐渐被学界重视,它的学科地位在逐渐上升,它不仅仅以一门课程而存在,更应该以一门学科对待,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课程正是体现了旅游文化课的重要地位。

(二)丰富学生知识

旅游文化课讲授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涵盖山水文化、聚落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烹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诗词文赋文化、书画雕刻文化、戏曲歌舞文化、工艺美术文化等,这样全面而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种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刻等,都反映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文物古迹直接展示出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民情风俗,有关景物的诗文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等。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旅游景观鲜活地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深入学习,进而挖掘旅游景观中蕴含的民族文化。通过观赏旅游审美对象,学生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

旅游文化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包含有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建筑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熔文物、古迹、书法、绘画、雕刻、篆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庙宇、服饰、烹饪、民俗、风尚等为一炉。通过这些知识及实物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感知、鉴赏其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培养他们正确、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健康的审美观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铸就良好人格品质。

(五)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文旅管理范文3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和企业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智慧旅游的发展,迄今为止,国家旅游局先后确定了两批共33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并且要求各试点城市建立相应的统筹方案和配套服务。政府牵头的推进行动为我国智慧旅游的蓬勃发展构筑了新平台,也为旅游智能化的普及铺开了道路。虽然,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还正处于探索阶段,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我国还将继续推行智慧旅游城市的试点,继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的改造计划。目前,许多城市都已经加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队伍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各地政府、旅游行业积极响应,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智能化水平。其次,各大科技企业和旅游企业也争相跟进。以新的旅游产品抢夺市场份额,例如开发出二维码引路牌、移动搜索系统或景区实景3D等等具有智能化水平的应用产品。除此之外,智慧旅游还能应对最近热议的旅游景区安全问题。近年来,游客探险被困、索道断电停运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伴随着智慧旅游的运行,这些安全隐患将得到有效预防。景区通过无线视频监控景点资源和游客集中地带的数据信息,对游客活动进行实时掌握。一旦游客遇险,可通过手机GPS定位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景区的数字化指挥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开展救援。可以说,智慧旅游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见,旅游传统行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是我国旅游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因此,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已成为我国旅游教育改革事业的重要内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参照普通高校、普通专业课程的模式,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设置的。大量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概论”、“旅游地理”等,与普通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差别。以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在于:

(一)培养目标笼统宽泛

目前,大多院校是按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来确定培养目标的。培养目标被宽泛地描述为培养面向各类旅行社、各级旅游景区从事旅游服务、导游与管理工作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却往往忽视了如何使课程精细化、分层化。例如,有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涉及到会展、旅游、酒店、甚至康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门门科目都只能粗浅涉略而不能精通掌握。这样大而空的课程设置,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考虑到市场对旅游人才信息技术含量的需求,也导致了学生走向市场的时候会感到不适应,看似岗位要求都已基本符合,可是一旦真正接触到工作,又无法胜任。培养目标的宽泛以及无明确定位,使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就很容易走入瓶颈,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距甚远。

(二)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他们既没有本科文凭的优势,也没有真正掌握实用的技能,导致就业市场上出现了用人单位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而职教生又感慨工作难找。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看,这反映出当前高等职业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不够契合市场的需求。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强调的是技能强化教育,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只是停留在纯理论的传授阶段。以我国各大旅游职业专业课为例,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除了应该具备的基础实践以外,不外乎是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景区服务与管理、客源国概论等这些传统的系统性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模式都只是基于对学生旅游基础理论的传授,而没有完成高职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积淀,会导致学生欠缺实际操作能力,在就业的时候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又影响学生对于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使毕业生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旅游人才的素质培养与新兴旅游管理行业所需能力脱节

智慧旅游的推广凸显了我国旅游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帮助客户解决疑难问题的旅游咨询者还是识别企业战略问题的旅游管理者,都将是炙手可热的高端人才。然而,一直以来,服务业作为提供劳务、服务的行业,常常受到人们的误解,在一些学生的眼中,服务工作甚至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不少学生毕业之后对于从事服务行业本身就有一种抗拒,再加上参与了学校安排的参观实习、校企实习等活动,对这个行业更是容易产生片面的理解。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大部分的实践内容是到企业的第一线进行实习,由此,学生便认为这就是服务业的固定模式,因而产生一些消极悲观的想法。因此,在各大招聘活动中,服务业往往面临着招聘遇冷的尴尬局面。其实,知识型服务业中的服务创新理念对于任何旅游企业来说都是创造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所以企业更愿意吸纳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人才。然而,在旅游职业教育中,这一点却长期被忽略。归根究底,这是由于学校一味地重实训形式而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重视知识与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各院校较多偏重于对学生生存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长远性的发展因素,这使得旅游人才的素质难以适应时下新兴行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的知识型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是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又是极其迫切的。学校本身对知识型服务人才的定位就模糊不清,更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才素质。要想平衡市场需求与人才的供给,作为承载重大使命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重视知识型服务技术在就业中的重要性。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建议

智慧旅游迫切需要教育为之提供大量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因此,作为输送旅游服务人才的高地,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抓住机遇,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追求的发展模式,以及其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虽然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对旅游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理论课,但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不高,培养人才与市场发展相脱离等问题依然存在。下面,笔者就如何解决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有所启示。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的方向

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在信息时展的一个新的战略方向,也是国家旅游局未来十年间发展旅游业的重点。为此,高职院校的旅游教育必须重视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制定新的培养计划。例如,引进国外的双轨制,根据专业的培养框架不同而分为学术轨和职业轨。按照学术轨培养的学生,应该侧重于对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信息化、旅游行业或旅游企业等领域的研究探讨。在专业课的设置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让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掌握调研手段与学术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并且针对智慧旅游的趋势和议题进行深入学习,比如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或传统旅游企业如何向智慧旅游企业转型等。让学生在未来无论是进入本科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企业中担任管理者的角色,都具备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而按照职业轨培养的学生,则需以市场为导向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实用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譬如,针对旅行社销售系统的实训教学,教授学生如何操作包括包团询价、财务结算在内的旅行社销售系统。针对在线旅游的业务流程,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实时订房、数据上报业务等。

(二)注重前沿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

旅游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尤其需要关注学生技能多元化的发展。除了旅行社的业务操作,导游带团技巧这些传统的实践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开设与智慧旅游支撑技术相关的《3S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开发》课程,并且主动更新校内实训的相关设备,使学生对旅游智能信息化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同时,参考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情况,结合期末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随着智慧旅游这一新兴市场在我国旅游业态中的蓬勃发展,旅游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两年来,为了给游客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各大智慧景区都争相推出了景区体验触摸屏、景区GIS、二维码电子门票等体验服务;作为一名未来的旅游管理者,学生学会通过智慧系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率将会明显提升就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智能化的技术也不断影响着传统的旅游行业。作为职业旅游教育的平台,更应该紧跟智慧旅游发展的步伐,对接市场的招聘需求,保证人才的充足供给。

(三)关注智能知识型教育,提高学生从事新型服务业的业务技能

鉴于知识型服务业在未来服务业中的发展潜力,以及对该行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力,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型旅游服务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例如,针对旅游咨询服务公司、旅游规划策划等就业机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依靠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制定并实施方案;针对旅游景区等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开展攻击性网络营销等技能;针对旅行社或其他直接旅游企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信息中获取客户的潜在需求和预测企业的生命周期等。毫无疑问,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型服务对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才能真正重视对于服务技能的培养。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只有不断推出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专业服务知识的人才,正好契合了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结语

文旅管理范文4

(一)评估规划不科学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的今天,多数采用普遍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但地方文化却没办法按照产业化进行开发与发展。因为虽然地方文化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其自然属性难以改变,一味的产业化只会降低资源的禀赋力,从而增大投资风险,难以获得预期的收益。地方文化资源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像山东水浒文化城的产业发展,水浒基地被济宁、菏泽、泰安和聊城四个城市包围,这就加大了对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估和规划难度,无法彻底发掘本身的地方文化资源,导致浪费资源或者重复开发等不必要的损失。

(二)各地地方文化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势必导致不同地域的地方文化发展失衡,而情况日益明显。例如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因素导致可供发展的旅游资源稀少,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三)形式重于内容

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发展出现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各地文化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主题内容,或者周边辐射都呈现出一种未完全摆脱重制造轻研发的守旧模式,缺乏创新主导力。

(四)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地方文化的发展处于成长期,人才是文化产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适应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通常以服务的形式表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素质,但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国际化都市,导致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人才紧缺。

二、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管理的现状

旅游作为一个依靠接待与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行业,如何在保护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在产业竞争中获胜,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旅游管理的对象是“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旅游需求的前提下,适时有效的对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对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推进,从而带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地方文化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只有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保持本土化与特色化的相互协调,通过从不同的旅游项目中开拓新业务,实现再发展,从而扩大社会影响,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保持自身品牌的同时,使特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作为旅游业发展内容之一的地方文化,始终以地方文化作为基石,打造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景线,使游客可以了解不同的地方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与文化信仰相结合,是景区的建设和改造成为旅游产业链的必备环节之一,进而得以衍生出不同形态的特色文化旅游,从而提高景区极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收入。同时,地区饮食的独具风味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正逐步取代单纯的自然风光游览,成为一道特殊的旅游风景线。

三、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管理问题论述

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相反,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旅游管理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旅游管理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许多难以明确的关系,使得在许多地方文化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受到旅游管理的促进或者阻滞。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文化的流失或者过度开发,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相对丰富,催生的地方文化也各具特色,但与之对应的地方文化节目普遍缺乏新意,形式重于内容,缺乏创新意识与特色。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或者调配问题,导致地方文化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不能为广大游客所了解,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统一的品牌。为了使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将文化从根本上融入环境、融入景点,把最有特色的部分展出。许多地方文化包括从事表演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形式单一,缺乏正规的训练,也没有足够的宣传使他们的特长被了解。所以旅游管理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四、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的管理策略研究

(一)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品味,发掘地方文化特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求从文化基础出发,以不同形式展现旅游的魅力。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历史、民俗或者民风开展,发现地方文化的顽强生命,建立与众不同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另一方面从深层挖掘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切合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者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工艺品,通过历史化、艺术化、形象化等方法,汇聚文化精品,使其符合当地文化氛围,经过改良和制作,推出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文化在当地产业中的竞争能力,也能彰显文化特色。

(二)做好旅游基础工作,促进文化创新

旅游管理是旅游文化工作概念的基础,而旅游管理的命脉在于创新,地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改变生活,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在努力做好旅游基础工作的同时,打造精良的旅游产业,从形式上更贴近游客的心理。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打造人为环境,让文化沉淀于自然之中,融合于旅游之内。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升华文化精品,提升旅游档次,促进现代科技与自然原生态的融合。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努力探索,加紧创新步伐,以最好的形态开辟新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注重引进人才和资源的开发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重人才的引进成为开发文化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加强保护地方文化人才势在必行。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地方文化资源的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从而营造和谐的人才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基层人员的培养开始,让他们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传统的文化知识,以及基础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意识,改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扶持,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文化素养以及实践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宣传与推广地方文化在旅游业的基础作用。同时,必须适时开展从业人员的基础培训,提高从业素质以及服务水平,让他们成为地方旅游景点的主导。为了推广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开展新颖的旅游文化,使投入的资金得到全方位的应用,需要在旅游管理中寻找全新的、独具匠心的旅游形式,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符合旅游产业的基本要求。资源的开发必须结合当地的环境、民俗特点等内容,开发具有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文化,开展多样性的旅游方式。

(四)科学利用资源,联合保护

地方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被不合理开发之后很难恢复原貌,甚至会逐步消失。因此如何使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怎样科学利用相关资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要考虑客观因素,推出历史古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项目,在丰富地方文化的特色之余,将其融入生态旅游之中。科学地、合理地、有规划地控制游客的数量,在环境的容纳量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促进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联合保护主要体现在行政、项目、景区以及企业机构的联合。在政府部门做好统筹的基础上,景区以及企业分工合作,将主景区辐射的周边景点相关联,形成主导性旅游产业,增加景区的娱乐性与游客的参与性。

(五)加强地方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地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旅游管理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为了提高地方文化的公信力与知名度,必须加强宣传与推广。在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杜绝浮华不实的庸俗的文化出现,开发考察具有人文性、历史性等基本特性的旅游文化资源,推出相关的旅游项目,打造一个能够在市场立足的旅游品牌。合理的旅游管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同时,要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地方文化。地方文化的历史积淀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地方文化的推广对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相互融合。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的内涵之后,进行适当的旅游管理,有利于改善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文旅管理范文5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对于创新景区发展、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和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催生新的发展规则。例如可以将低碳的衡量指标纳入景区评价体系中,进而推动景区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扩大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引导传统能源和技术的变革,推动新的发展规则的产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二是低碳景区建设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开发整合。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在这一浪潮中必然会走上改造发展创新的道路,而传统景区在向低碳旅游景区转变时,无法避免地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无形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这便有利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强整个区域内的联动效应,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共生,构建区域内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三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促进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旅游生活中,游客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景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建设低碳旅游景区通过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来宣传低碳的意义,引导公众学会节省资源,进而投入到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其以后可以以将低碳生活方式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二、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碳排放主要源于交通、住宿、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同时,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加大了环境负荷。比如普通居民通常一天用水量大概是100~300升,但是星级酒店用水则高达500—2000升,豪华酒店更甚。另外,滑雪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却因为气候变暖带来的雪期缩短、雪量减少而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滑雪只得依赖人工造雪技术,而人工造雪却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比如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就要耗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这足以支撑全北京市一天用水量的1/10,相当于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可见,对水资源是极度的浪费。在旅游资源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则变得尤为重要。第一,提倡低碳交通。一方面,景区要加强交通管制,鼓励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景区之间可以增加电瓶车、自行车或者中巴等定时接送客人,既减轻了环境压力,也丰富了旅游生活。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者尽量采用低碳或者无碳的交通工具。比如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尽量选用火车、中巴、轮船等代替飞机;短途可选择徒步或者自行车等。第二,鼓励低碳住宿。经调查显示,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也就越高。因而,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倡导游客选择舒适便捷的经济性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同时,鼓励旅游者旅途中,自带必备的生活物品,树立节约水电意识,并且选择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第三,选择低碳饮食。尽量选择旅游地当地食材做成的食品,避免食品运输、包装、保鲜等环节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鼓励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的使用。在就餐时,自带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进而避免石化产品的消耗。

三、低碳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首先,“低碳”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涉及到了游客旅途过程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景区要进行低碳旅游建设就意味着要转变游客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习惯,比如出门自备洗漱用品、减少换床单次数、选用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垃圾带回家、自备餐具等,这一改变向游客习惯的挑战,如果得到公众认可固然对节能环保的实现非常有意义,还可以提高游客价值体验,但是如果不被游客接受很可能会造成游客的反感和不满,亦不会达到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目的。其次,低碳技术的使用门槛高,对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造成阻碍,尤其是对于中小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在进行低碳景区建设时,需要引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能耗节约资源的目的。低碳技术实质上是在改变能源消耗模式,采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交通工具换成自行车、电瓶车、牲畜等来代替汽车;建筑材料遵循节能环保、无污染的原则;在服务方面配备低碳导游,增加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对垃圾废物进行分类回收等。这些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自然可以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完美转型,然而就目前的中小型景区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新能源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显示,我国对太阳能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且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对于国外一些高校、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依赖性很强。另外,对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使得低碳旅游难以真正得到实现。低碳旅游发展成本较高。就景区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来看,要想实现传统旅游模式向低碳旅游的转型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技术更新、替换、融资等无一不依靠资金作为后盾。这其中包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而必须购买设备的成本,以及投资额度大、融资渠道有限等造成的融资成本,都使得低碳旅游发展面临巨大的投资难题,因而低碳景区建设在转型中进程缓慢。

四、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的措施建议

(一)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政策对低碳景区建设予以支持,对低碳景区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政策法律促进低碳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进而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国家可以加大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景区加快低碳旅游建设的步伐,通过政策的制定推动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旅游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转变模式,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及时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指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严格管理旅游景区及相关产业,建立常规考核和管理机制,让低碳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健康生活方式。

(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建设初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低碳旅游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低碳体系,提高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视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色资源,形成自然环境与文化相匹配、建筑物和设施及衍生品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合理配置,对顾客元进行科学分流,对旅游容量加以平衡,才可以推动低碳旅游发展走向持续与稳定。此外,旅游景区发展应该具备健全的评价体系,督促旅游景区做到资源节约、合理节能减排,使再生能源可以更为有效地再利用。

五、小结

文旅管理范文6

(一)各地地方文化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势必导致不同地域的地方文化发展失衡,而情况日益明显。例如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因素导致可供发展的旅游资源稀少,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二)形式重于内容

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发展出现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各地文化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主题内容,或者周边辐射都呈现出一种未完全摆脱重制造轻研发的守旧模式,缺乏创新主导力。

(三)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地方文化的发展处于成长期,人才是文化产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的适应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通常以服务的形式表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素质,但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国际化都市,导致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人才紧缺。

二、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管理的现状

旅游作为一个依靠接待与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行业,如何在保护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在产业竞争中获胜,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旅游管理的对象是“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旅游需求的前提下,适时有效的对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对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为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推进,从而带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地方文化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只有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保持本土化与特色化的相互协调,通过从不同的旅游项目中开拓新业务,实现再发展,从而扩大社会影响,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保持自身品牌的同时,使特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作为旅游业发展内容之一的地方文化,始终以地方文化作为基石,打造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景线,使游客可以了解不同的地方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与文化信仰相结合,是景区的建设和改造成为旅游产业链的必备环节之一,进而得以衍生出不同形态的特色文化旅游,从而提高景区极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收入。同时,地区饮食的独具风味刺激了游客的消费欲望,正逐步取代单纯的自然风光游览,成为一道特殊的旅游风景线。

三、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管理问题论述

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相反,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旅游管理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旅游管理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许多难以明确的关系,使得在许多地方文化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受到旅游管理的促进或者阻滞。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文化的流失或者过度开发,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相对丰富,催生的地方文化也各具特色,但与之对应的地方文化节目普遍缺乏新意,形式重于内容,缺乏创新意识与特色。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或者调配问题,导致地方文化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不能为广大游客所了解,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统一的品牌。为了使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将文化从根本上融入环境、融入景点,把最有特色的部分展出。许多地方文化包括从事表演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形式单一,缺乏正规的训练,也没有足够的宣传使他们的特长被了解。所以旅游管理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四、地方文化影响下旅游业的管理策略研究

(一)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品味,发掘地方文化特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求从文化基础出发,以不同形式展现旅游的魅力。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历史、民俗或者民风开展,发现地方文化的顽强生命,建立与众不同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另一方面从深层挖掘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切合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者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工艺品,通过历史化、艺术化、形象化等方法,汇聚文化精品,使其符合当地文化氛围,经过改良和制作,推出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文化在当地产业中的竞争能力,也能彰显文化特色。

(二)做好旅游基础工作,促进文化创新

旅游管理是旅游文化工作概念的基础,而旅游管理的命脉在于创新,地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改变生活,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在努力做好旅游基础工作的同时,打造精良的旅游产业,从形式上更贴近游客的心理。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打造人为环境,让文化沉淀于自然之中,融合于旅游之内。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升华文化精品,提升旅游档次,促进现代科技与自然原生态的融合。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努力探索,加紧创新步伐,以最好的形态开辟新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注重引进人才和资源的开发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重人才的引进成为开发文化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加强保护地方文化人才势在必行。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地方文化资源的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度,从而营造和谐的人才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基层人员的培养开始,让他们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传统的文化知识,以及基础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意识,改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扶持,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文化素养以及实践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宣传与推广地方文化在旅游业的基础作用。同时,必须适时开展从业人员的基础培训,提高从业素质以及服务水平,让他们成为地方旅游景点的主导。为了推广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开展新颖的旅游文化,使投入的资金得到全方位的应用,需要在旅游管理中寻找全新的、独具匠心的旅游形式,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符合旅游产业的基本要求。资源的开发必须结合当地的环境、民俗特点等内容,开发具有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文化,开展多样性的旅游方式。

(四)科学利用资源,联合保护

地方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被不合理开发之后很难恢复原貌,甚至会逐步消失。因此如何使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怎样科学利用相关资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要考虑客观因素,推出历史古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项目,在丰富地方文化的特色之余,将其融入生态旅游之中。科学地、合理地、有规划地控制游客的数量,在环境的容纳量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促进经济、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联合保护主要体现在行政、项目、景区以及企业机构的联合。在政府部门做好统筹的基础上,景区以及企业分工合作,将主景区辐射的周边景点相关联,形成主导性旅游产业,增加景区的娱乐性与游客的参与性。

(五)加强地方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地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旅游管理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为了提高地方文化的公信力与知名度,必须加强宣传与推广。在现有的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杜绝浮华不实的庸俗的文化出现,开发考察具有人文性、历史性等基本特性的旅游文化资源,推出相关的旅游项目,打造一个能够在市场立足的旅游品牌。合理的旅游管理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同时,要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地方文化。地方文化的历史积淀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地方文化的推广对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相互融合。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的内涵之后,进行适当的旅游管理,有利于改善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文旅管理范文7

(1)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与旅游的人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孟子的民贵到民本思想的形成,都十分重视“人”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而在现代旅游业中,“人”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人本管理理念。旅游管理的人本管理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两者血脉相连

(2)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对旅游管理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旅游企业管理中,现代旅游企业重“人和”的企业凝聚力恰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也是“以和为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旅游管理而言,在服务管理上从“条规约束”向“无为而治”的转化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以德服人,旅游企业的领导者要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好旅游管理领导者是对企业实施管理的人。他的权威并不在于他掌握着每个员工的任免问题,而来自于他的仍魅力。作为旅游管理的领导者,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才会使人心悦诚服。作为旅游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注意树立自己的人格榜样,以人格魅力去感召手下的员工。要做好旅游管理,还要注意管理中的奖惩机制的设定。激励的方法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若仅仅用“钱”来衡量和实施,必定不会取得长足而喜人的效果。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以及制定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外。

2、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发展对策

(1)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对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是现在旅游管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将更多的民族元素融入到旅游管理中,开发出更具特色、更具民族性和代表性的旅游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旅游价值的追求,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开发的旅游区若离开了传统文化元素,将变得空洞缺乏吸引力,旅游管理若离开了传统文化内涵将变得僵化,缺乏亲和力,这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断将传统文化与管理方式相结合,才能创造和凸显本地旅游的特色,使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2)丰富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丰富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开展多元化、多样性的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发展参与式与体验式的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形式来实现。旅游作为需要用心灵感悟的精神文化产品,要求旅游管理者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进入方式,在旅游中经历心灵震撼。如红色旅游的兴起,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3)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提升旅游管理工作水平。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以人为本”,正因为如此,在对旅游管理进行完善时应该充分利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人”出发来管理和完善旅游管理工作。比如旅游管理中可以采用“参与式管理”的模式,让旅游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使每一名员工都拥有主人公意识,能够真正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旅游管理工作做好提供支持。

(4)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是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旅游管理而言,在文化旅游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知识、价值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促进文化遗产永续传承。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3、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1)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旅游文化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如今的社会是科学经济时代,以科学技术作为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文化研究也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与调查和研究旅游文化的工作中,并以信息技术快捷和简便的特点处理复杂、空洞的旅游文化现象,使用定量化手段解决曾经只能进行定性分析的难题。

4、结语

文旅管理范文8

一、国学教育与旅游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的关系

文化性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蕴含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是国之魂。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教育俨然应该占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国学教育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学之“国”兼具地域、民族和政体这三个层面的含义,而且这三个层面又相互缠绕,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国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需要为目标提出来的,个体的人和整体的社会有机融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个体的发展和整体的社会需要集中体现在学校的教育功能上,这为国学教育的价值取向锁定了方向,即国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国学教育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学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文素质。旅游业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反之。旅游的根本属性在于其文化性,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核心之一也体现在文化性方面。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根据“2010———2015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报告”,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积极与国际旅游业接轨,行业前景光明。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前提是坚持民族特色、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华。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没有中断文明传承的国家,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凝聚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必然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国旅游业是烙印上国学特征的文化产业。我国虽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国学传统文化的挖掘层面上尚有较大空间,中国旅游的民族特色性还需加强。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旅游从业人才、引领中国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职责,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国学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基础,不可缺失;国学课程应纳入高等院校旅游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升为学科基础课。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国学教育的现状

面对蓬勃兴起的中国旅游业,国内的旅游教育事业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绝大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以经济管理类课程、旅游类课程或心理类课程等作为学科基础课,国学课程缺位现象严重。国学教育在目前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面临着尴尬境地。

(一)国家对国学通识教育缺少政策支持

目前,已经开展此类课程教育的大多是高校教师自发的行为,缺少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和规范,从而难以形成正常的运行机制,很多高校难以开展国学通识课教育。

(二)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国学教育不够重视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下重视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理念密不可分。全国只有极个别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国学通识课程,在学分上不做硬性要求。

(三)课程边界不清,缺乏专业针对性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如何在浩瀚的典籍中寻找适合教育目标特点的工作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一提到国学,大家往往想到要读“四书五经”、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令人生畏的线装书。国学教育决不止于解读文献经典,它的更大意义在于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修身养德,让民族的脊梁体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上。从已经开设国学通识课程的高校来看,很多也是一、两门通论性质的课程而已,课程内容泛化、缺少专业针对性是普遍性的问题。

(四)师资力量欠缺

以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授课教师来看,很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从相近专业转向旅游专业,没有受过正规的旅游教育;同时很多国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不具有国学专业背景,专业理论功底薄弱,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五)学生功利的成才观造成国学素养的低下

浮躁、功利的不良社会现象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各种职业资格类考试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业余时间绝大多数学生热衷于消费各种快餐文化和娱乐,极个别能够静下心来读各种人文经典书籍的学生,也会被周围同学奉以“白眼”,视为异类。国学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国学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这是保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国学教育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建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旅游管理大类国学教育指导性政策,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促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国学通识课程发展。

(二)加强“复合型”师资培养

培养既懂得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国学知识的复合型教师是旅游管理国学课程开展的智力保障。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世间万物皆有根。现代世界无论多新,总是扎根于过去。”国学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本身就具有特别的价值。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加强自身的国学素养尤为重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绝大多数具有文史哲学科背景,他们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国学知识的学习,将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地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联系起来,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够节约师资培养成本。

(三)加大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国学课程的设置力度

目前,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经管类课程占据了学科基础类课程中的主要地位。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中,英语、思政类课程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提倡增加有关国学类课程的学时、学分。改革现有课程设置结构,将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国学经典选读、中国历史地理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国学中的管理等纳入培养计划,并做学分上的硬性要求,藉此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此外,古代汉语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应列入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中。

(四)探索立体化旅游国学教材

根据清康熙年间《四库全书》分类,中国的古典文献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类。盲目、随意地选取其中某一部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国学教材,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典籍进行系统的筛选,编写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的专门教材就显得尤为必要。除了纸质教材之外,电视及网络相关介质媒体资源也可以作为补充,从而以多样、形象、逼真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国学教育教学水平。

(五)融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三种形式。认识实习主要安排在低年级,持续时间较短,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对专业的就业方向产生理性的认识。课程实习一般安排在校内实验室或校外,其主要目的是配合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也是毕业实习的前奏。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高年级进行,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企业中进行。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结合实际,为学生与社会顺利接轨提供支持。在以上三种实习阶段中,国学教育应融入其中,在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高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六)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营造国学氛围,鼓励学生开展以国学为主题的社团活动,营造国学教育氛围

社团活动形式灵活,时间、空间自由度较高,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高,积极性强,接受和理解效果好。可以结合旅游管理的专业特点开展国学经典阅读、读书交流会、阅读座谈会、旅游文化大赛、旅游策划大赛、中国民俗文化大赛、中国传统艺术季等活动;邀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营造国学教育的群体氛围。

四、总结

旅游是人际交往、经济流通和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作为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肩负着传播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是培养旅游管理高端从业者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安秀荣 王庆生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第二篇: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的教学特点

开放式实践教学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最为特色的一项环节,其主要采用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的形式,模拟社会工作场景,学生为实践操作主体,教师在旁指导的形式,旨在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实接触工作场景,从而掌握专业实操技能,做到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学习与实操并行的新型特色教学形式。该种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真实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活动、平台力求真实性,让学生切身处地地体验市场环境,企业服务中所需的设备、器材、内容、技巧都将其一一真实呈现,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楼阁咖啡屋,便是由其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创立,面向校内师生营业的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真实地让学生管理、感受门店经营的一切事项,是实体企业门店经营整个服务过程的真实再现。

2.校企紧密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离不开旅游企业(如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企业)的支撑,只有校企紧密合作,才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提供理论知识的基础授课,旅游企业提供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场所,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成为市场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大大增强毕业后就业的自身竞争力,成为行业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现今所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欠合理性

实践教学在我国的教育界一直被看作为辅助式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被列为重要的地位,缺乏固定地、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以致衍生出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被动、实践模式混乱等诸多问题。如此缺乏条理的教学设置,致使学校所授知识不能与社会所需很好的融合、教学质量低下、教学质量不明显、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可看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此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实践操作课程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少,欠缺重视度,且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容易出现课程反复的情况,虽可令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亦出现了教学资源浪费的情况。

2.师资配置欠合理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造就了对教师的要求除了重视基本的理论授课技能外,亦相当重视教师的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其既有相关的系统理论基础知识也要有相关时长的旅游行业工作经验与阅历。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科研理论水平偏高,行业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若教师自身缺乏相关旅游行业工作经验,则导致无法调动学生热情,所培养出的学生与现今企业的要求有所差异,难以对学生施予应用型教育。

3.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缺乏

笔者对广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访谈人数为326名,表2为其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的满意度调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的配置还是较为缺乏,如上表所述,49%学生均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还可以,部分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较好,少数同学认为不好,从调查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验设施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同时管理工作亦有待完善。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对策

1.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是教授理论课程的补充,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通过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令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技能,对专业知识的水平不仅停留在理解的层次更应上升到应用的层次。

2.合理配置师资

随着旅游业与教育业的高速发展,对师资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除了要求师资具有相应的科研、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高校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师资配置的期间,可引入教学能力高的企业教师教授实践性的学科,亦可定期派旅游管理专业前往旅游企业进行学习,务求令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皆达到我国现今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标准,同时校方需明确在校教师以及企业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3.大力引入实践教学实验设施

开放式实践教学的开展必定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实验设施,只有实践教学实验设施达到标准水平,校方才能顺利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实验设施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及校外企业实践教学设施,校方应明确不同场地实践教学的设施,及其公正客观、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建立一套标准的校外校内相对应的实验设施,以期大力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结论

开放式实践教学为今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是应用型专业教学的核心部分,它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训等)都发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现今的旅游管理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只有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合理配置师资、大力引入实践教学实验设施,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从而完善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其发展。

作者:谢婕 陈书星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第三篇:高校旅游管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民众的各种历史文化知识也在不断丰富,他们对旅游业的行业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游客资源,不仅需要其员工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熟练,更需要员工富有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处理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适应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不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弥补漠视社会需求与个人特点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的不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根据旅游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学生的专业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行业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以适应旅游行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民众不断提升的旅游服务需求。

2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2.1思想因素

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学校和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如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的情况,很难形成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专业教学环境与氛围。很多高校设置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课程———企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造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相关实践机制缺失,并且缺少对于学生培养自身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正确引导。对于学生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建立起加强自身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自我意识,在教师专业知识的教授与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下,建立起发现问题,用专业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主观心理愿望,不断加强自我适应环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缺少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自我培养的意识,喜欢从众及安于现状,这阻碍了学生主体自我创新意识的产生及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教育因素

2.2.1课程设置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完整的专业知识的支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主要通过学习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获取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创新能力。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专业教育相对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显得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如目前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多的是以旅游学科为基础、以理论知识结构为本位的模式。学校没有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学生的知识域大多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大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仅有专业理论知识而没有宽阔的人文知识面,也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能学到的只是笼统而全面的专业知识框架,课程设置无法在全面的基础上显示出专业性,不仅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缺乏学习中的人性化考虑,而且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很难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2.2.2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抓好专业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而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效率的灵魂,教学方法不丰富,不仅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更会影响到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传授依赖课堂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承袭旧有的教育观念,强调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导致学生的知识与思维被束缚在教师的知识教授中。并且教师的教学缺乏灵活性,很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影响了专业知识教学效果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3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实践,需要在各种实践过程中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缺少保障,实践环节缺少管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设置与管理涉及面广,涉及过程繁杂,目标多,有时需要协调校内外多种关系协同解决问题,导致其管理难度增大。[3]部分高校过多地重视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缺乏实训环节的合理安排,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不到充分的专业技能训练。如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缺乏一些具有可操作的评判标准,使得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缺少控制;高校在与企业联系实习基地方面,缺乏所有学生顶岗实习的保证,即使是安排少数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有时也会出现无法安排专业技能人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等情况。

2.3评价因素

评价机制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部分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评价标准主要还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在课程考卷设计上并不重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机制不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引发创新意识。而针对教师的评价模式又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去重新开课、备课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上,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3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3.1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基地的高校自身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除了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传授所必修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高校旅游专业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未来的旅游行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提高,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观念。在学生自身层面上,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自己的质疑、培养自己的立体思维;不断增强自身的逻辑与推理思维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并且要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和运用各种成效显著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方法,对所学专业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不断提升自我的创新实践能力。

3.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优化课程体系,全面进入创新教育阶段,从“专业化课程”向“综合性课程”转变,灵活构建课程模块,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比例。在设置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后,高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爱好自由选择课程方向,选择在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课程领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就业所需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比较全面与充分的培养。相对而言,旅游行业与很多其他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会涉及到其他相关的课程知识,高校可以开设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尽量细分或开拓出较多的方向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可以增加一些理工类、艺术类的课程,实践课程中可以开展课外知识传授活动等,这些其他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锻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思维的多样性、创新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弥补学生知识面的不足,促使学生以后在行业实践中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管理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创新课程,采取深入企业与目标市场,熟悉创意、了解创意,逐步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3改革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要培养适应时展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革新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围绕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往实行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们获得大量而系统的专业知识,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必须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需要从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育观念转变,如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地采用案例,将旅游行业的真实实践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可以开设研讨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整个过程,统整各项能力,通过兼具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实践,从教师教学生学到师生共同学习,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联系企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旅游管理实践,深入旅游行业,运用个人所学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参与解决旅游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4强化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转变教育模式的实施者,他们在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强化教师自身的创新人才素质,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学校需要对专业教师加大创新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南京某高校在这一点的经验就值得大家借鉴。该学校为着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除了加大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教师行业提升计划外,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与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加强与旅游企业联系,经常委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与学习;或者委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引进国外先进的专业创新思维,推动和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再者,高校还可以积极聘请著名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其他优秀的从业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建立起“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注重行业知识创新的教师队伍,作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引路人。

3.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对他们的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需要掌握与旅游行业相关的基本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旅游企业资源,积极建立长期教学基地以及创新教育实验基地,选择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指导教师,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推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及企业的沟通,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人才培养计划,并要做到真正的通过社会实践来完成、凝练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专业创新能力,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程丽(2013)在《试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讲述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喜来登酒店合作,于2011年设立了校企联盟的“喜达屋班”,通过对学生从学校到酒店的完整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把专业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在旅游管理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实现了“产—学—研”的完美结合。

3.6优化评价制度

建立形式多样的合理评价制度,将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的培养,进而积极支持学生的各种创新观念培育,让学生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高校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各种行业问题,将所有与行业相关的实践成绩都纳入到专业评价标准中,通过合理而全面的考评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要注重加大对学生创新活动的经费支持,让学生在创新活动中获得自我满足,从而激发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专业创新活动中来。

4总结

总之,要建立健全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相应的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竞赛项目,运用课堂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个人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学校中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气氛与学术氛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各种创新实践形式,满足学生的创新实践需要,让学生真正处在浓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氛围中。

 

作者:汪渊 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第四篇: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探析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行为的主要问题,其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效果影响非常之大。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来看,其在我国只有20多年的发展时间,尽管如此该学科已经成为了与工商管理相并列的重要性管理学科内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尽量最大限度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符。但其还是带有浓重的传统教育色彩,过于注重理论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划分不得当,以及教学模式的过于传统等等,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出现了专业需求不相符的情况,这即违背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也制约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2.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这里所说的师资力量匮乏是具有相对性的。所谓相对性即旅游管理专业实际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学校教育之间的相对性。一方面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只有20年,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最基本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缺失,其中以教师资源的缺乏最为突出。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有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但在社会需求不断增长背景下,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专业的大面积开设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变得非常稀缺,进而形成了师资力量与教学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另外,很多进入到高校中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其在经过几年教学后,已经适应和融入到了教育环境当中,并逐渐出现了教学思想、行为与当前的旅游业需求不相符的情况,所以从教学需求角度,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是相对匮乏的。

3.实践课程开展不利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以旅游服务业为基础的管理型工作,其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从这一基本目标角度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充足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才能胜任旅游业对其的需求。从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来看,能够为学生提供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程的开展并不顺利。其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实践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其次,实践课程的仿真模拟环境不好;再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最后,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不足。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办法

1.根据职业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想要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使其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事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课程内容予以科学配置。首先,要确保课程设置与当前的旅游业发展状态向一致,确保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到岗位当中发挥作用。其次,要做好对课程内容的科学设置,尤其是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的设置,保证学生既能够学会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践课程当中有所收获。最后,要加大本专业内容与其他专业内容之间交叉学科内容的设置,为旅游业的融合性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为旅游业的创新融合性发展提供支持。

2.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育基础水平

教师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传递者与教学行为者,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环节当中,首先要加大专业性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通过系统性培养方式,来使更多的具有旅游管理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进入到高校当中,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者。其次,要做好对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意识能够与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需求保持一致,从根本上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的进步提供支持。

3.发展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发展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水平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教育目标,也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无论是对旅游服务人员还是旅游管理人员的培养,都应该以实践课程为主。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实践课程环境,帮助学生在实践课程当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实习属于实践课程当中的内容,为了确保实习的有效性,高校可以与一些当地信誉、名声较好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让学生进入其中予以实习,使学生能够通过真正的岗位锻炼,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支持。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