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高校的历史传承、高校的专业特色以及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密不可分。“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多元化发展、建设手段创新等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对高校校园文化认同、对大学生行为心理改变等挑战。“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导向性,彰显高校特色和高校精神。“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基于此,“互联网+”更是催生出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完美结合的“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必然会受到“互联网+”思维地剧烈冲击,而“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知识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地塑造,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重大课题。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一种社会文化,大多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与高校的历史传承、高校的专业特色以及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有关,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院墙文化”。

1.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高校的历史传承

纵观国内外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高校的校园文化与高校的设立背景和发展历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从各所高校的校训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1914年,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做演讲时,引用《周易》而为世人所周知的。

1.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托高校的专业特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多数在于“坚强学生之意志,强健学生之体魄,精炼学生之专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精炼学生之专业”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如师范类院校开展的“三笔字”竞赛,医学类院校开展的护理技能竞赛,工科类院校开展的金工技能竞赛等。

1.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密不可分,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如果相对保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性就会不足;高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如果比较开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性和亮点就会比较多。

2“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多元化发展、建设手段创新等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对高校校园文化认同、对大学生行为心理改变等挑战。

2.1“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多元化发展的机遇

高校不应该独立于社会之外,时代让高校拆去了那看得见的围墙,把原本在象牙塔中的高校变得更接地气,“互联网+”时代把高校校园文化从“看不见的院墙”内送到的院墙外,也把院墙外的社会文化送进了院墙内。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融合交织与互动发展,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个性化文化、价值观、公民意识等方面的建设,改变了传统高校校园文化尊重历史传承而缺乏创新意识,注重集体意志而忽视个人观点,侧重文化育人而轻视道德育人等不足。

2.2“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建设手段创新的机遇

宣传栏、黑板报、纸质文件是常见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有了更新、更有吸引力、更为有效触达受众的选择,微信、微博、QQ等各种大学生常用的App客户端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色联系更加紧密、契合度更加高。

2.3“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校园文化认同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社会化元素,在带来新鲜感和多样化的同时,也同时将夹杂着各种具有负面影响的文化意识带入了校园,由于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轻信那些危言耸听、扰乱视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不认同感,严重者不但会完全否认校园文化,甚至会完全否认整个社会文化或国家文化。

2.4“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学生行为心理改变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从以前的需要“凑在一起办”,变成了现在的“连在一起办”,在实现高效便捷的同时,也让校园文化活动会变得缺乏人文情怀、变得不够有温度。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容易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迷惑、被不良信息所毒害、被网络诈骗所围猎、被网络交友所欺骗,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被校园贷纠缠等问题时有发生的原因。

3“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导向性,彰显高校特色和高校精神。“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着手[1]。

3.1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所在,是形成深层次文化认同和群体凝聚力的前提。“互联网+”时代抢占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地,借助“互联网+”时代孕育出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提高政治站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依据,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校园精神文化。2)凸显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是强化国家意识、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关键,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述说伟人情怀、弘扬英雄事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强国、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3)强化成才报国意识。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主阵地,校园精神文化应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鼓励大学生努力为国家富强学、为民族复兴学、为个人成长学。

3.2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

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更多强调对物质文化地数字化建设,以更丰富的形式、更生动形象的展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2]。1)提高认识。“互联网+”时代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多用于服务器、域名、网站等的建设与维护,由于这些物质文化建设大多表现为“不可见性”,常常被高校管理者所忽视。因此,要培养高校管理者的互联网思维,使他们认识到“互联网+”时代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高校教学、科研和德育等事业发展的重要性。2)保障投入。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投入是关键,没有充分和及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因此,“互联网+”时代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应纳入高校整体的预算中,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切实保障物质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3)强化管理。管理工作贯穿于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始终,从前期的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中期的建设实施、技术支持,后期的维护管理等全过程无一不需要有效地管理。科学有效地管理既是高校物质文化正常发挥其作用的保障,也是高校物质文化持续有效的基础。

3.3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高校传统的制度文化建设多数是基于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形成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使用者的相对隐蔽性,“互联网+”时代制度建设和网络监管比高校传统的制度文化建设复杂得多。1)完善制度。“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把互联网立法纳入了议程,我国也在逐步健全互联网方面的立法。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互联网爱好者,他们在使用互联网中时常有不正确,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发生,因此,高校“互联网+”时代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迫在眉睫。2)设置机构。“互联网+”时代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由于其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通过这个机构专门负责“互联网+”时代校园制度的研究与制定,以及对于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收集和反馈。3)加强监管。加强监管是“互联网+”时代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加强网络监管中需要做到“两要、两不要”,即“要维护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不要导致校园内部的紧张”,“要保障和推动校园活动的开展,不要影响和阻碍正常校园活动的运行”。

3.4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载体

“互联网+”时代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更多表现为师生在互联网上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行为表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容任何人在互联网上从事违背普世价值观、违法犯罪等行为[3]1)加强教育。“互联网+”时代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强调的是网络行为文明,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猎奇心理的作用下,容易沉迷网络、轻信谣言和散播谣言、更有甚者在有意无意中,从事网络犯罪行为。这就需要高校在“互联网+”时代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2)关注舆情。由于大学生群体多数共同生活在校园宿舍,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细小网络行为,经过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或转发后,都可能在互联网上引起较大的舆情,因此,需要高校在“互联网+”时代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更多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及时评判可能因此引起的舆情并及时处置。

参考文献:

[1]马娟娟,张国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61-62,65.

[2]张卫华,张原.“互联网+”时代高校新媒体平台的构建[J].西部广播电视,2019(15):69-70.

[3]李江.“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共青团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0):106-110.

作者:刘伟钦 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