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础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有着很强的育人功能。高校聚焦“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基础”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当前其融入“基础”课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基础”课优秀教学团队,积极打造金课以及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每章的路径,切实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融入我们的血脉和文化基因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民族性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责任,本质上都是德的内容,在“基础”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智慧和力量,提升人文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人格魅力和自律精神,更有利于大学生早日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存在的不足

1.“基础”课教师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能力不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基础”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但目前“基础”课教师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学科背景较为复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影响很大。当前,“基础”课教师传统文化知识普遍缺乏的情况对学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会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基础”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一些“基础”课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在对各章节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没有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情况对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中的联系,没有把教材体系相应地转化为教学体系,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学实效不足。

2.“基础”课课程建设较为滞后。在高校“基础”课建设中,“金课”较少,“水课”较多。近几年,为了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很多高校、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进行教学竞赛、慕课、翻转课堂以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拓展“基础”课授课途径,以提高教学实效。但在实际教学中,就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师虽然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上了多媒体,但教学方式方法依然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满堂灌,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各干各的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二是部分“基础”课教师把课程改革变成了教学秀。为了进行比赛或录制课程,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反复演练,学生积极配合,看上去很热闹,但把应有的课程教学和建设变成了秀,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在目前我国教育模式下,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几乎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普遍比较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他们所接触的也大多是教材上的内容,虽然在中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有一定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但与中小学整个知识量相比,所占比例是很低的,真正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由于知识的限制,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在2018版“基础”课教材中,每章都融入了一定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但由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学生对相关章节知识的掌握也并不理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的对策

1.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基础”课优秀教学团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对“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基础”课教师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背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基础”课教学,必须在日常备课中潜心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用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实现教学相长。“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打独斗,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穷尽对所有知识的掌握,要分工协作,打造“基础”课优秀教学团队。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教学团队为例,该团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年度“基础”课教学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依据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分工、集体备课和授课,并由团队负责人进行检查督导。课程教学团队还立足课堂教学,注重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坚持以教促研、以研促改、以研促教,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该团队把“基础”课程先后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积极打造“金课”,切实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课程虽然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课程是解决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短板。“基础”课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淘汰“水课”,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课”。一是“基础”课教师要把心放在教学上。时代尽管在变化,但好的课堂教学从来不会被辜负,“基础”课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潜心研学治学,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改进课堂评价和考核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和课程形态等措施,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基础”课教学中,打造具有“真金白银”的课堂,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二是认真研究学生。第一批“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从网络上获取知识是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课堂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基础”课教师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具备高阶性、创新性的课程内容,运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三是要让学生重视课堂。现在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严重,考试只要过关就好,如果“基础”课教师在教学及考试中“放水”,“基础”课很容易成为“水课”。因此,要建立健全过程性评价机制,让学生重视课堂、喜欢课堂,让压力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每章的融入路径。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青春必修课,正如在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1](P17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生观的树立,如范仲淹胸怀天下的“忧乐观”、司马光的“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等,强调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通过学习此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奉献社会、服务国家。当代大学生还要辩证地对待人生矛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礼义廉耻”等内容,对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幸福、得失、顺逆、生死等人生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当代大学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克服消极、拜金、享受、极端等错误人生观,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成就出彩人生。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P28)。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健康成长成才。中国先贤非常重视立志,如“志不强者智不达”“志当存高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等,也重视“立志须躬行”,如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牢记“实干兴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生生不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中国人自古就有很深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已经融入在中国人的血脉和文化基因中,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位卑未敢忘忧国”“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在时代精神方面,如徐立平、黄大发、黄大年、南仁东等时代楷模,“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卫士”等“最美中国人”的精神风采以及挺起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等。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3](P222)通过学习中国精神相关内容,引导当代大学生忠诚爱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做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模范。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虽历经磨难但依然生息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我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它强调的“天人合一”“仁爱”“以民为本”“自强不息”“仁义礼智信”“扶贫济困”“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思想和理念,依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大学生要抓住大学期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扣子,在复杂多变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5]。古人说:“德者,本也。”道德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要修德。“国无德不兴,明大德既是国家的社会底色,是时代命脉,是民族之魂,也是个体遵守公德和私德之重要根本。”[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德”就是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至上性,《诗经》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强调“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贾谊的《治安策》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体现了强烈的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要明大德,把个人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中。公德是源泉,也是治国的纲纪准则,“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当代大学生要遵守社会公德和网络道德,严于律己,做文明人。严私德是关键,古代强调“修齐治平”,修身居于首位,“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在细微之处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私德修养。当代大学生要修好私德,切实把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模范。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虽然注重道德教化,但也非常重视法律建设,凡是强盛的王朝都是比较重视法律建设的朝代。古代强调“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等,不管何时,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当代大学生要学法、知法、守法,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质和精神追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且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使命。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1).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N].人民日报,2014-05-05(2).

[6]查广云.中华传统美德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2018,(9).

作者: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