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究

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究

[摘要]网络舆情是新时代高校提升管理水平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阐述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案例分析当前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强工作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引言

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产生全新的舆论环境,网络舆情成为互联网生态重要特征。在思维方式差异化、利益诉求多元化、观点观念冲突化、信息交互便捷化的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涉高校全国重大舆情同比增加33%。从舆情类型分布来看,学生安全、校园管理话题走热,相关事件占比最高,均为18%;学术不端类舆情占比为15%;违纪违法类舆情占比为10%;同时,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师德失范等舆情也时有发生[1]。如何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降低其负面影响,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成为新时代高校提升治理能力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内涵与规律

(一)舆情内涵

近年来,舆情研究持续深入开展,学者们从政治学、社会学、行为学视角,对舆情概念进行阐述,张克生(2004)的观点较有代表性,“舆情是国家的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客观活动,以及民众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所产生的主观政治态度”[2]。舆情是公众意愿的体现,是舆情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舆情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但并非所有人的意愿;舆情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互联网出现后,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传播主张更加便捷高效,网络舆情受到重视。结合现有文献,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3]。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是网络空间,针对的是社会公共事件,具有很强的聚集效应。高校网络舆情概念还存有争议,第一,舆情主体是普通网民还是高校师生;第二,舆情客体是高校突发事件还是社会热点事件;第三,舆情载体是互联网还是校园网。本文采用的定义是“普通网民和高校师生以互联网为载体,对高校相关事件及其社会影响所表达的意见、态度和观点的总和”[4]。

(二)舆情规律

1.形成规律。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源自校园突发事件,网民参与评论、转发,表达观点,最终引发社会关注,其形成具有规律性,包括议题出现、个体反应、网络扩散、爆发增长、舆情产生五个阶段。网络舆情形成的时间短、范围广、影响大,具有明显的“刺激源”。2.发展规律。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后,舆情主体扩大,网上热度和影响迅速增加,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突发事件与舆情主体相关度越高,舆情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大;随着突发事件得到解决,舆情主体关注度下降,兴趣点转移,舆情逐渐平息。高校网络舆情强度与社会关注度正相关,即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应的舆情较为激烈。3.消退规律。高校网络舆情消退过程具有规律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网络舆情,需要推出具体处置措施后才能平息。社会关注度较低的网络舆情,可以采取冷处理方法,即不主动提出处置措施,适当保持沉默,新的热点事件出现会转移网络舆情关注度。高校网络舆情可以消退,但会留下“印记”,当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时会与新的舆情产生“叠加效应”,造成更大影响。

三、现状与问题

(一)工作现状

1.工作方式不断丰富。面对网络舆情不断增多的趋势,在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与实践。建立引导制度,设置新闻发言人,面向社会和媒体及时通报事件信息,打造对外交流窗口回应社会关切。制定工作预案,明确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跟踪等应对处理流程,做好处置程序和备案管理。2.工作队伍不断完善。成立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应对引导处置工作。成立网络舆情教育队伍,增加二级院系党政负责人、辅导员工作职责,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成立网络舆情监督队伍,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党员教师,拓宽信息收集渠道,跟踪发展走势,做好正面引导。3.工作研究不断深入。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始于2007年,2008年至2014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5年至今该领域仍是研究热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水平逐渐提高,已发表的学位论文、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明显增加。高校主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网络舆情培训讲座和学术报告,提升工作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存在问题

1.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工作能力不强,专业对口率不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工作意识不够、效果不好;工作经验缺乏,工作基础、精神状态难以满足网络舆情工作实战化要求,在舆情引导处置过程中陷入被动。工作协同不够,现有的管理体制、部门分工和岗位职责,难以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没有形成合力做好舆情引导处置。2.机制建设有待健全。预警机制不完善,实践探索不成熟,需要在监测体系、采集体系、分析体系、警报体系、防控体系、反馈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应急预案不完善,不能严格按照预案开展工作。外教事件中,辅导员没有及时上报学生反馈的信息,违反工作纪律擅自群发短信导致舆情爆发。平台建设不完善,现有管理机制无法整合二级新媒体平台资源,打造宣传矩阵共同发声不够,正面引导力量较弱。食堂涉嫌性别歧视事件中,校内二级新媒体平台参与评论和转发,使得舆情影响迅速扩大。3.个体素养有待提升。部分管理人员无法适应当前网络和媒体环境,不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做好沟通,没有真正站稳守好网络宣传阵地,处于被动状态。个别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网络信息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成为网络舆情传播者、助推者。部分教师政治敏感性不强,对网络信息缺乏应有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审核把关不严,甚至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组织信息技术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学生信息员和辅导员,对校园各类信息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做好过程跟踪;网络舆情发生后,协助查找源头,回溯演变过程,预判发展趋势,防范事态恶化,降低舆情影响范围,做好舆情正面引导。发挥师生群体“意见领袖”影响力号召力,与学校保持一致、同步同向、形成合力,采用符合师生习惯的表达形式,引导网络舆情走向。开展业务培训,举办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讲座报告,提升网络舆情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要求,落实校园网实名认证制度、校内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备案制度、信息审核制度;明确二级单位网络舆情管理职责,制定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制度、汇报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学校明确网络舆情管理要求,通过《章程》和《学生手册》等保障网络舆情工作有序开展;依法治校,引导师生文明上网,理性互动,约束自身网络行为,如涉及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等,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善于运用各类媒体平台消息,通过媒体解读、电视采访、专家评论、论坛跟帖等方式,及时公开学校应对处置情况,争取社会公众支持,有效化解舆情影响。完善追责问责制度,第一时间展开网络舆情调查,广泛收集意见,准确把握走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化解负面影响,对突发事件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

(三)加强工作机制建设

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向政府部门、社会媒体、校内师生通报信息;做好信息收集、处理、报送,防止迟报、漏报、瞒报;及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编写案例并开展研讨。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媒体、公安和网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发挥合力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完善校务公开,通过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学校重大事项、重要规划和重要决策,设置“书记校长”信箱、安排校领导接待日,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建议,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好突发事件情况通报。完善日常监测,组建网络舆情监测团队,对校内即时通讯、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开展全天候监测,发现突发事件和异常动态及时上报、进行甄别。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发挥高校媒介资源优势,组织师生参与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技能,提升对网络信息的分析、鉴别和判断能力;丰富媒介素养教育形式,邀请媒体资深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报告,推荐师生赴媒体单位参加实习,全方位提升媒介素养;在素质教育中增加媒介素养内容,编写培训教材,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定期举办校园新闻宣传技能大赛,挖掘热爱媒体工作、熟悉媒体技术的师生,将其培养成师生群体的“意见领袖”,努力打造校园新闻宣传工作梯队。

参考文献:

[1]2021年高校舆情风险清单[EB/OL].[2021-01-12].

[2]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

[3]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4]李苗苗.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8-9.

作者:陈志刚 王莉蕾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