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学范例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1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状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即“三条红线”。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政府监管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政府监管;监管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环境,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严格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中央文件要求为指导,对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进行了统筹安排和部署,引起了全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关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想落到实处,政府的监管作用极为关键。建立健全相应的政府监管制度,保障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势在必行。

1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水资源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监管工作,但是政府的监管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实施过程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在实现“三条红线”的宏观目标上成效仍显不足[2]。

1.1《水法》顺延下的监管体系仍不完善

我国的《水法》虽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水利用效率、进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仅限于原则性层面,法律的强制性特征不足。从政府层面来看,中央政府出台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还远未完善,同时缺乏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流程;地方政府由于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制度作为指导,在具体监管过程中不仅随意性大、制度的执行结果往往也差强人意。

1.2部分规定太过原则,操作性差

我国法律法规条款以及政府规章对水资源管理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实施起来往往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而困难重重。

1.3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我国关于水资源的法律目前仅有一部《水法》,由于其规定过于原则化,而我国地域广阔,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操作性差,执行结果差强人意[3]。能够作为水资源管理具体依据的地方性法规并不完善,就是拥有地方立法的几个省和自治区,其立法也仅针对城市水资源管理,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处于执法空白。

1.4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评估机制

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主要是流域水污染防治,并主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水污染治理工程,而全国性的水资源管理战略还是一个空白[4]。缺乏有效的全国统一协调机构,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各有关政府部门习惯于从自身的观点审视水资源管理制度,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特别是不注重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管控水环境问题。

2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国外经验借鉴

2.1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水资源政府监管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5]。例如美国的水资源政府监管体制分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个主要层级,进行水资源的日常管理事务。此外,美国还有在《水资源规划法》授权下设立的由总统直接领导、各相关内政部长协同参与的水资源理事会,统一负责全国的涉水监管工作。在地方政府层面,通过政务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各界人士可以依法参与到流域管理和水保护委员会中,使水务决策全过程受到关注和监督。因此,针对我国水资源监管单部门负责制可能出现的权利制衡缺失,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利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监督,促使污染者重视环境保护,避免政府部门环境决策失误。

2.2提升至战略高度的制度规划

在水资源监管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将监管规划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以保证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监管制度的长期性与有效落实。美国联邦政府迄今为止已经制定了5轮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在环境战略性规划中水环境保护又是重中之重。美国的环境战略规划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同时也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6]。同时这种战略规划往往经过多方严密论证,有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支持,内容全面、科学性与可行性高。例如,美国2006—2011年的环保战略规划对五年内的水质保护目标以及相应的措手段都进行了极为详尽的阐述,具有极高的操作性。

2.3约束与激励政策

美国的国家环保局出于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建立了基于排污权交易为主,以水污染容量结余、储存和补偿为核心内容的政策体系,约束和调控水资源开发、利用,预防水污染。美国的这种排污许可证制度不仅有相关法律的支持,还有完善的排放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持和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正是上述手段的相辅相成,才使美国的水污染政策体系能够有效落实并发挥积极作用。日本属于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因此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节水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节约用水的法律制度作为规范全国水事活动的依据。其中,利用水价等经济手段进行杠杆调节值得我们借鉴。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政府监管实现路径

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先进经验,依据自然和社会规律,在规则的制定、决策、控制、监管、评估等全过程形成科学、严密的防控体系,才能最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政府监管职责。

3.1制度保障体系

科学、规范、公平、可行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造成的,实质则是制度缺乏创新与改革,墨守成规,最终导致统筹治理力度不足造成的[7]。因此,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引导全社会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最终达到严格管理水资源的目标。新修订《水法》确定了水功能区划制度,初步建立了水资源保护的制度框架。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增加禁止性条目,通过法律硬约束的提高,增强法律的强制作用;对涉水事务制度、标准以及执法程序进行严格规定,进一步限制相关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确立涉水法规的法律地位,提高编制水平。其次,为规范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归责单一、权责不明的问题,要进一步实施政府责任制度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将政府在水务管理中的决策、执行、监管等环节的责任明晰化、制度化,还要多部门联合,遏制、清除以地方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错误理念。最后,要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特别是尝试进行第三方评估、公众参与等方式,规范评估程序,得到科学的评估结果。

3.2组织保障体系

首先,要强化区域领导的责任,明确地方政府首脑为本区域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各部门职责权限的统筹安排,权责明晰、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系。鉴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征,地方领导的意志对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强化领导责任,可以为各项管控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要将落实最严水资源管理的各项目标,加强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监管和考核,对水资源管理领域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要予以奖励,而对执法不严和渎职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最后,要加强用水户、用水单位及用水行业的自律。可以探索将大流域分解为若干小流域,在每个小流域推选出由居民代表、用水企业、政府代表组成了流域性监管组织,参与综合计划的实施并担负一定的监督责任。

3.3监督保障体系

首先,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要将本区域内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通过社会公众参与,拓宽监督范围。此外,要将监督工作由事后拓展到事前和事中,使监督体系更为完善。其次,要发挥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力量。借助信函、广播、电视、网络、微博、调查问卷等多种途径,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吸引社会公众在区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参与度,给执法部门、违规单位和个人造成舆论压力,促进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违规单位和个人及时改正。最后,要在保守国家和企业机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公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关信息,便于社会公众发挥监督作用。

3.4技术保障体系

首先,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研究机构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科研工作,为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排放总量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要加强许可证制度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技术研究,发挥许可证制度应有的作用。其次,要加大科技和经济投入,完善监控体系,为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统一水资源管理中的统计口径、技术标准和测量方式,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最后,要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上下行信息的安全、快捷,破除当前水资源管理领域信息不畅对资料分析、信息披露以及反馈管理的制约。

3.5经济政策调节体系

首先,积极探索和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探索水务投融资体制模式。制定合理的水价,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使水资源供需双方达到动态平衡。在水价调节方面,一是要通过水价杠杆,倒逼用水单位采取节水措施,促进控污排减。二是进行农村地区水价调节的探索,发挥水价在农业用水领域的积极作用。其次,积极完善水务市场,促进水权和排污权的交易市场发育。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一目标可以分阶段实现。例如可以将企业分阶段纳入交易市场,首先引导自愿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减排污染物的企业进入,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最后,积极发展水银行、水保险业务,逐步在水资源市场引入市场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大范围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对违规排放、超标排污的企业记入银行系统数据库,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依据。积极研究水环境强制责任险的可行性与实施方略,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施。

4结论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需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水资源管理既定目标。

作者:闫冬 单位: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李计初.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访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孙雪涛[J].中国水利,2010(24):6-7.

[2]刘晓,刘虹利,王红瑞,等.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14(6):1017-1028.

[3]刘欢,左其亭,马军霞.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区域人水和谐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14(9):6-11.

[4]杨丹,张昊,管西柯,等.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电能源科学,2013(12):182-185.

[5]胡德胜,王涛.中美澳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9-56.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2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时代;工科;应用方向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技术、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生态等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特性,有着极广阔的研究视野,它以管理决策为中心,以土地利用及协调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究内容。1998年教育部将原经济学科中的“土地管理”和工学中的“土地规划与利用”合并成“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代码110304,2019年变更为120404),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从此,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迅速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5年,全国有125所普通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130所高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所高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为社会输送近6,000~8,000名本科生、2,000~3,000名硕士生、150~200名博士生。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比较综合,国内各高校的办学背景也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农林类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师范类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理工类院校是在原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基础上成立的。

二、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城建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设立的测量与土地管理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于2007年设立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和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三个专业一并归属于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工科特色明显,毕业生授工学学位。该专业于2013年获批为校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为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该教研室获批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毕业生熟悉测量学、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知识,具备测绘、国土规划、数据库建设等能力;能在规划、城建、测绘、交通、农业、地产等行业部门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不动产登记及评估、土地征收及储备、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字地形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地图制图学、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基础、空间分析、程序设计等。该专业目前已有9届毕业生共计462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相关企业和部门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取得很大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调查结果表明,近3年实习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为100%。

三、行业发展步入新时代

2018年3月13日,党的三中全会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决定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主要职责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自然资源部将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从此,行业发展步入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得到加强,自然资源的统一调查与登记、规划与利用、监督与监管、生态整治与修复是今后的重点问题。

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五大应用方向

笔者结合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和本人学习教学经历,参考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九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试总结目前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五大应用方向如下:

(一)土地(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目前,开始于2017年的全国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接近尾声,此工作是新时代背景下第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将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涵扩大到包括湿地在内的相关自然资源的调查,其内涵和广度以及细化程度都比以往更加丰富。此方向还包括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不动产确权登记(土地、房屋等)、农村三权调查(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地籍管理(地籍测量与权属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档案管理)、土地勘测定界以及基于天基(卫星航天遥感)和地基(地面巡查)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此方向毕业生在各测绘类以及地理信息类企业从事外业测量、调查取证、内业处理、数据库建库、数据核查、软件研发等工作。

(二)土地(自然)资源评价与规划。新时代背景下此方向变革最大,2019年中央发文明确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已不复存在,而由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取代,原土地行业的土地适宜性、土地承载力、土地利用潜力、土地生态经济、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评价工作基本上都可并入其中。由此引发的新的工作任务,如“双评价”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条线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等内容正成为整个行业讨论学习的热点。由此对规划编制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土地或城乡规划类企业已开始转型融合,互相招聘对方专业的毕业生,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土地开发经营与评估。此方向与地产开发、土地(城市)经济、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城中村治理相关,毕业生大部分在地产开发类或工程咨询类企业从事土地获取、项目可行性研究、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地产开发与融资、地产政策研究以及项目施工管理等工作。另外,评估方向的就业主要在各房地产、土地或资产类评估公司,从事不动产(土地、房地产)或动产(机器设备、商标专利等)的价格评估与交易,包括房地产的转让、租赁、保险、司法拍卖、税收以及抵押贷款、产行政管理、二手房交易、土地征收补偿、国有土地出让、房地产分家析产等。目前,还有自然资源评价评估以及资产清查等工作,主要有不动产价格动态管理、城镇和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级别更新与基准地价制定、标定地价制定与管理、耕地分等定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等。

(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深入,土地整治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土地整治已重新赋能,尤其是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起来,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解困的重要途径。2017年,教育部批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为新增本科专业,列“农业工程”(工学)一级学科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长安大学成为了首批增设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于2017年9月开始招收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第一批本科生。截至目前,已有9所高校增设了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约为800人。另外,多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也开设了土地整治工程学,并且是专业主干课,每年的受教学生近千名。此方向毕业生在规划编制类、工程设计类企业从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工程设计、工程概预算以及相关方案(如矿山环境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工作。

(五)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时空大数据有很多种类,比如GPS定位数据,网约车———滴滴、Uber的订单数据,社会网络数据,更宏观的有国民经济数据,比如人口密度、人口迁徙、土地利用等。这些数据的共同特点是它既有时间的属性也有空间的属性,如何对时空大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正是目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此方向是基于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原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拓展而来,主要包括3S技术的集成应用(GNSS、GIS、RS)、空间信息智能化采集、室内外导航定位、无人机、计算机及网络、数据库、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可视化表达以及空间数据挖掘等内容。此方向毕业生在测绘地理信息类、在线地图服务类、大数据分析应用类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平台构建、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以及跟踪服务等工作。

五、结论

(一)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内涵不断变化对专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新部门新职能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感受到责任重大,更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时刻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创新教学改革理念,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创新。

(二)总结专业应用前景及方向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应用前景及方向的总结有利于倒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制订,高校要加大对新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传授,如数据库建设及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数据挖掘等,亟须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和整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与时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的毕业生。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3

 

1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自然资源,并没有产生紧迫感;直到进入20世纪后半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水源污染使一些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相继出现水的供需紧张状况,水问题日显突出。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系统,也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给出了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含3层意思,即代际平等、区域间平等、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持续利用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含义,是对再生资源使用的专门术语,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是无“持续”可言的[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托于生态、经济系统之中,支持和维护自然—社会的持续发展,其中心任务是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永续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发展用水的需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通过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和管理来实现的。   水资源系统规划是从系统整体出发,依据系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部门用水的需求,制定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河流治理的总体策划工作。其中主要包括确定开发治理目标、优选实施方案和拟定开发治理程序等[2]。水资源管理则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提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等[3]。现代水资源管理即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环境生态”3个系统的耦合发展中得到保持甚至提高。由此可见,水资源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同方面。前者是达成目标的总体部署,后者是对实施过程的调控,它们统一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目标中。由于水资源系统具有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双重属性,使得对水资源系统的管理研究非常复杂,牵涉的学科领域也异常广泛,本文将从管理体制、调控机制、法律、教育、技术保障等各个方面来探讨水资源系统可持续管理的研究框架。   2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系统框架   2.1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其形成和运动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它以流域为单元构成一个统一体。随着水文地理和生态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实行综合管理,顺应了水资源的自然运移规律和经济社会特性,可以使流域水资源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流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单元,它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合系统,流域水循环不仅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同时也是诸多水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共同症结所在。   流域水资源管理就是将流域的上、中、下游,左岸与右岸,干流与支流,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治理、开发与保护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兴利与除害结合起来,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按流域进行水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流域水资源管理既不允许顾此失彼,更不允许以邻为壑,需要统筹兼顾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另一方面,应加强城市水务局体制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地域范围有限,集雨面积小,自产水资源数量少,但城市经济规模大,人口密集,点源污染高度集中,因此对防洪要求很高,供水保证难度很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如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城市水务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贯穿水源地保护、供水、输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回用等整个过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内外实践已经表明,在城市辖区内由水务局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也符合大的范围内按流域管理水资源的系统思想。尽管目前我国城市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建立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新《水法》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不少地方已取得实效和好的经验。如在我国较早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而成立的上海市水务局,作为主管全市水行政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其设置的主要职能处(室)包括:政策法规处、综合规划处、防汛和设施管理处、建设管理处、水资源管理处、农村水利处、科学技术处、经济督导处等。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借鉴香港经验,1993年成立的深圳市水务局自成立以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水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一套适应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和多功能统一性的管理制度,消除实际中存在的“多龙管水”现象,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通过需求管理、价格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各类用水迅猛增长,而供水的发展常落后于需水的增长要求,因此不得不对用水加以限制:不是要多少水供多少水,而是供多少水用多少水,即供需关系由原来的“以需定供”原则,变成“以供定需”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开始考虑如何对需水要求进行分析,使各类需水指标进一步合理化。这时水管部门的职责就不是只管按照用水户提出来的用水要求,千方百计去修建供水工程来满足它,而是要对用户提出来的用水要求进行分析,并和用户一起想方设法,降低用水指标和定额,以便在有限的供水能力条件下使水发挥更大的效益。#p#分页标题#e#   需水管理、用水管理和供水管理是水的供需问题中3个不同的环节,它们相辅相成以达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及节约用水的目标。如上所述,需水管理是从根源上抓起,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和科学试验,以提出最科学合理的各类对象的需水指标。供水管理是在供水过程中尽量采用各类措施以减少水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无效消耗。用水管理则是在用水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水量浪费,并在用水效益与供水费用之间寻求适当平衡。可见,需水管理是这三个环节中最根本的,通过需水管理,可以促使人们积极发展各种开源、节水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其他两个环节的效率;另一方面,需水管理的经验又是通过用水管理而归纳出来的。在用水过程中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开展节水增效活动并通过反复在实地的观察试验,可以对现有的用水定额进行改进,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率先对需水要求进行分析、加强管理的是以色列,从20世纪后半叶以色列建国伊始就开始进行,其需水管理的核心是节水,通过一年一度的水审计来检查无效损失,回收废水加以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包括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他们的用水指标和用水定额经过对需水的反复研究,是同类条件下最先进的。   澳大利亚的需水管理实行较早,他们通过抓配水效率,将水损失减至最小和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用水效率和水的替代物等节水战略,以缓和水的供需紧张局面。   此外,在水市场,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需矛盾。作为一种分布广泛、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水是有价值和价格的,开发利用应当付出代价,进行补偿。这就为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彻底改变了“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扭曲现象。水资源管理的经济调控措施就是采用经济手段,依赖于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经济政策,以此为杠杆,来间接调节和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等水事活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   水价可分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3部分。资源水价是体现水资源价值的价格,它包括对水资源耗费的补偿,对生态(如取水或调水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影响的补偿,以及对水资源开发技术促进的补偿。工程水价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工程费(勘测、设计和施工等)、服务费(包括运行、经营、管理、维护和修理等)和资本费(利息和折旧等)的代价,具体表现为供水价格。环境水价是经使用的水体流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其具体体现为污水处理费。作为水市场的一种调控手段,应该改革水价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根据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原则,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区别用水类型,确定新的水价标准,建立根据市场供求、成本变化和水资源性质、特点、状况,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自行制定、及时调整水价形成的新机制[4]。   可以看出,水资源的调控机制是以价格为杠杆,水的定额分配为手段,来促进开源节水,提高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从一定方面可以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从而有利于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2.3 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制度、政策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加强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措施之一,就是要运用法律手段,将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建立水资源管理法制体系,走“依法治水”的道路。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和立法规划,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宪法中关于资源管理的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国制定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基本依据。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二十六条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宪法的这些规定,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活动和立法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立法依据。   (2)水资源管理基本法和其他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和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   基本法是调整某些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法律。这种立法常常成为一个国家其他单行的资源与环境管理立法的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它调整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3)水资源管理的国家行政法规。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水资源管理的各种专门性法令、法规、条例和决定,是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河道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等。这些条例和细则对一些法律中的原则作出了进一步的可操作的具体规定。这些法令、法规、条例和决定,具有国家行政强制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水资源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水资源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而制定并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法规和规章。如《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上海市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武汉市环境保护条理等》。   (5)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环境标准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是我国资源与环境管理法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p#分页标题#e#   根据《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的环境标准由5类两级组成。5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允许含量所作的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的限量规定)、环境基础标准(对环保工作中的技术术语、符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环境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环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所作的规定)及环境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由国家法定机关制作的能够确定一个或多个环境特征值的物质和材料)。两级,是指我国环境标准分为部级和地方级,部级环境标准由国家环保局制定,地方级环保标准由省一级人民政府制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1994)、《地下水质量标准》(199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199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1991)、《渔业水质标准》(198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8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6)等是我国主要的水环境标准。   (6)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条约。经过我国批准和加入的国际条例、公约和协议书,与国内法同具法律效力。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还规定,如遇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国际或者国境边界河流、湖泊有关的国际条约、协定,水法第七十八条也有类似规定。因此,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水资源与环境管理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水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先后缔结和加入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等国际条约。   当前国际上对水的立法方面十分重视,强调水资源立法要同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并在立法中注意强调水资源规划等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发展水市场,还应把水行政部门的水管理与有关经济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各类功能的管理分开等等。   2.4 树立“资源有限,使用有偿”的可持续发展观   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也不是一个机构的决策所能达到,它需要所有公民的参与和积极响应,需要一代人直至世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树立“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这是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水资源具有全球性,从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召开的联合国水会议以来,水问题得到了广泛讨论。经过20世纪80年代“饮用水的10年”和90年代“水争论的10年”,在迎来21世纪之际,全球水资源伙伴行动框架(GWP)领导人哈立德•莫莫塔杜拉赫在1999年8月召开的世界水会议上指出:促进水资源统一管理行动,是全球水问题最优先领域。这里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就特别重要,一方面,信息要传达到能够产生影响的群体,如高层政界人士和公众;另一方面,要向未来水资源的管理者———孩子们灌输这一思想。只有加强宣传,才能促进观念的转变,才能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使之“可持续”下去。   对决策者来说,转变观念,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提高人们对缓解水问题和改革水管理体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水危机感和忧患意识;②转变水利从属于农业、仅仅是工程建设的传统观念,树立水利是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水资源统一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大水利、现代水利和资源水利的观念;③转变“水务一体化是部门利益之争”的意识,树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水资源管理、有利于水利产业实力增强、促进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的观念。④深刻了解缓解水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综合规划、优化配置、防污治污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⑤建立水资源的全民参与意识,应该设立一个由公众参加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机构,制定公众参与决策的方法,特别要提高妇女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公众,要建立以下观念:①转变在人们意识中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误区,树立水是有限资源的观念;②转变水利是社会福利事业的思想,树立水资源是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供水等水利工作是社会劳动,必须以劳动产品的交换体现价值的观念;③树立水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用水排水是生产和消费行为,必须计入成本和付费的观念;④树立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促进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⑤在明确水资源短缺是贫困和制约发展的同时,树立有水而没有投资同样意味着贫困的观念。此外,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水资源教育。在对台湾中职学生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调查研究中[5],许多人对于“公害问题”、“法律行动”的认识较差,虽然知道“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在感情上却还是愿意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这说明在学生中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很多人还不能把水问题与法律、生活行为联系起来。加强中小学生的水资源教育,除了讲授水资源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外,主要应该做到:①强调“知行合一”的环境行为。虽然一般的学生在环境知识方面具备有一定的程度,但并不表示他们一定会在生活中实现这种认知,展现于环境行为之上,这种“知而不行”的现象是令人担忧的。应该采用积极鼓励、消极惩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可持续行为。②重视“说服行动”、“法律行动”的能力。只有更积极地培养正向的环境行为,才不至于让环境行为一直停留在“保持环境清洁”,“节约能源、资源”的阶段,使环境行为更具有可持续性。有些学生会认为环境保护做起来太麻烦,功课繁忙,没有时间,而且环境问题太复杂,个人能力无法解决。因此,如果环境行为能成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将环境行为视为生活习惯之一,从小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就会养成正向的环境行为。例如鼓励学生上街携带环保袋,生活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等。③为促进环境行为,强化学生的态度比强化学生的知识更有效,所以态度与行为的培养可以作为学校推动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保持“知识—态度—行为”的始终如一性。这样通过对青少年对“水资源”和“环境”的态度,可预测未来人对于“水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使“水资源”的利用真正能够达到“可持续”。#p#分页标题#e#   在宣传教育中,还要注重对水资源的培育和保护,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卫生,这些都将有利于增加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树立“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相互依存、转化、协调的发展观。   总之,水资源管理需要社会各界、全体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运筹。不仅要求工程单位、环保部门、生产用水单位等的统一决策,还要有公众的参与,不仅是成年人的责任,也是青少年的义务,因为他们是世界未来的决策者,是实现“水资源”真正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2.5 建立3S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实时调度   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调度,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流域的、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建立优化模型,采用先进的测量、控制、计算机计算和模拟技术,通过模型求解和人机交互的方式,为决策者进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远景以及实时的辅助支持,达到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包括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是以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为基础,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手段,以水资源优化调度和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回用、海水(微咸水)及外调水的联合高效利用为核心,追求节水、防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水资源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模型分析,及时提供水资源决策方案,并快速给出方案实施情况的后评估结果等,以确保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动态和科学管理,做到防洪与兴利、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调水、水质与水量、优质水与劣质水之间联合调度和高效利用,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水资源管理学、决策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的辅助决策者解决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式计算机软件系统。它面向水资源系统、面向可持续,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服务,为领导者进行水资源科学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支持[3]。而3S技术则为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即时、可靠的信息平台。   可见,构建一个基于水情预报系统、需水预测系统、集3S技术于一体的流域监控、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将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及调度的实时性。   3 结语   水资源是一个有着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复杂大系统,其发展状况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本文从管理体制、调控机制、法律、思想教育、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确定了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系统框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不仅包括气象、水文、地质、能源、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还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将水资源利用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才可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4

介绍了流域水环境及治理涵义、环境NGO的概念;探讨了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依据、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促进流域水环境中环境NGO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环境NGO;水环境治理

流域水环境是以流域为载体的各种环境要素的总和。流域水环境治理包括3层涵义:①工程技术和生态学意义上的治理;②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③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的治理[1]。笔者所说的是公共管理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治理,是治理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与保护中的运用。尽管政府在治理流域水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成绩和进步,但未能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上作出某种程度的调整和变革。在传统水环境治理上,我国治理水环境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科层机制和市场导向的市场机制,但科层机制和市场机制因其自身功能性缺陷,使其未能真正实现水环境的“良治”。因此,迫切需要第3种力量来弥补其存在的缺陷。而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成长,特别是环境NGO的发展,其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所谓环境NGO,是指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效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境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2]。因此,研究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于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以及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依据

1.1理论依据

1)流域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的要求。从经济学角度看,流域水环境是一种典型公共物品。作为公共物品,流域水环境的产权往往不明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等外部性问题。流域内不同利益主体受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驱动,尽可能地从流域中牟求最大水利益,从而引发各种水纠纷和水污染事件,出现“公地悲剧”的问题。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因其自身的缺陷并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也因其“经济人”角色以及内部性问题使其不可能完全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政府存在失灵的可能。因此,解决流域水环境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整合市场、政府、社会3方面的力量,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共同解决。相应地,作为社会力量之一的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有其参与必要性。

2)流域水环境公共治理的要求。“治理”的基本理念是多元、合作和互动,它既能发挥政府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势力的相互合作、共同管理[3]。虽然政府是治理流域水环境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多水资源问题的凸显以及对治理水环境专业知识的要求,单一的政府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公众需求的多样性,迫切要求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此过程中,众多的环境保护团体、环境公益组织、环保基金会等环境组织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参与到流域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有利于节约政府的治理成本,有效地保护流域水环境。

1.2现实依据

1)当前水环境管理体制现状的要求。1988年《水法》明确规定对水资源遵循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4]。但这一管理体制仅仅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内部进行的职能分工,且这种权责关系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并未能很好理顺,在水环境监管中出现“弱监”、“虚监”等问题,因此流域水环境问题单靠行政管理体制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就要求诸如环境NGO等社会力量从不同层次弥补政府在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空档,以保证水资源多元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2)流域状况复杂性的要求。①区域差异性。流域水资源在流域内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开发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涉及不同的学科、技术,需要不同领域技术人才参与。而环境NGO凭借其专业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治理水环境。②治理对象的多样性。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对象复杂而广泛,政府很难集中精力,而环境NGO可以发挥网络组织优势,即不同的环境NGO在分工负责、各司其责的基础上对水环境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治理。

2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的结构

2.1作用的目标:提高流域水环境治理效率

1)环境NGO的参与可以确保政府决策的环保性。环境NGO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得其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减弱。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增加,促使政府做出正确的环保决策,以降低环保的成本,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效率。

2)环境NGO的参与可以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性。为了使政府决策能够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环境NGO一方面可以督促政府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从而使环境决策目标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及时公开环境信息,使公众随时了解政府的决策,加强对政府的监督,确保政府决策的民主性,提高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率。

3)环境NGO的参与可以确保资源筹集的社会性。流域水环境公共治理特点要求发挥环境NGO自愿性和公益性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分散资源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这不仅可以降低水环境治理的高昂成本,而且可以极大提高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率。

2.2作用的政府路径:促进政府参与流域水环境治理

1)环境NGO是政府环境权力的监督者。政府环境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权力的行使是否越位、是否缺位、是否合法都要受到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监督。环境NGO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2)环境NGO是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者。环境NGO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保护整体环境利益为宗旨,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唤醒民众的环境参与意识,监督和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3)环境NGO是环境法律机制的健全者。环境NGO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向政府及时反映社会企业有关环境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供政府制定政策、法律时参考,这有利于推动政府落实相关水环境治理措施,推动水环境方面的立法和提出相关治理意见,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律机制。

2.3作用的社会路径:组织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治理

1)环境NGO是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公众环境意识淡薄是影响环境有效治理的根源之一。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宣传教育。环境NGO可通过开展一些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保护和治理水环境的意识以及资源环境意识。

2)环境NGO是公众参与的促进者。环境NGO的公共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公众正确的参与意识,改变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疏离和冷漠,培养积极的参与态度,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公众的参与技能,引导公众理智地参与到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将行使公众权利与维护自身利益联系起来,自觉有效地参与水环境治理。

3)环境NGO是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在现代社会,公众关于保护水环境的民主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在环境NGO等公共组织的自由结社、自我管理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环境NGO具有民主性和自治性的特点。成熟的民主意识有利于沟通各方,促进协调与合作,维持社会正义,解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冲突。

3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环境NGO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存在的问题

1)治理过程重中期治理、轻前期和后期治理。①在水污染发生前,环境NGO对水污染的宣传和预警相对薄弱。虽然环境NGO中有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但是这样的专业人才毕竟只占一小部分,掌握的水环境信息也相对有限。因此,环境NGO应该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水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同时督促政府及时公开有关环境信息。②在水污染发生时,环境NGO作为联结政府与公众的纽带,能够及时捕捉水环境污染信息,积极投入到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各项活动中。例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调动志愿者,减轻水污染的损失,缓解社会紧张气氛。③在水污染治理后期,环境NGO很少建立治理信息反馈机制或参与环境治理的后期跟踪工作,这项工作往往由政府和企业自身来承担。

2)参与机制缺失。①管理体制制约导致的参与机制缺失。我国对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即“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即每一个民间组织都要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5]。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使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的门槛过高,程序严格。②环境NGO自我独立性弱导致的参与性缺失。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过分依赖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开展活动,丧失了环境NGO原本的自主沟通功能和独立性。

3)治理方式单一。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方式主要包括:①出版环保的书籍、资料,开展各种讲座,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②关注受到环境危害的弱势群体,通过自身的行动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③通过组织社会力量直接参与水环境保护和治理;④参与到政府的环境决策中,为国家环境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等。但目前我国环境NGO发挥作用主要通过第1种作用方式治理流域水环境,侧重于环境治理的预防的层面,方式比较单一,参与范围相对狭窄,参与程度不高。

3.2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社会层面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关于互动模式的共享知识、理解、规范、规则和期望,个人组成的群体利用这种模式来完成经常性活动”[6]。“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7],信任是环境NGO社会资本的核心部分,是凝聚组织内部成员的纽带。虽然环境NGO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其社会资本却严重缺乏。首先,环境NGO的建立源于社会对其价值理念、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的认可和信任。但现实中一方面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参与性不高;另一方面,环境NGO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公众对其认知甚少。因而,环境NGO的建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和信任缺失问题。其次,环境NGO管理运作也要求在信任的基础上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但实践中,一方面,因环境NGO成员来自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专业领域,兴趣、信念等参差不齐,相互间缺乏信任;另一方面,现有环境NGO在管理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缺少相应的透明度,环境NGO之间、环境NGO与社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其的认可和信任。

3.2.2制度层面

虽然环境NGO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依然是水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管理,按政府规章办事,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公共治理要求水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政府与环境NGO等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但是各主体间由于责任界定模糊、沟通渠道缺乏,造成代表官方的政府与代表公众的环境NGO之间矛盾频发。此外,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制约了环境NGO的发展,使很多环境NGO组织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到水环境的治理中。

3.2.3自身建设层面

目前,环境NGO自身建设存在以下问题:①筹款能力有限,主要靠政府资助;②组织管理的不透明,影响其社会公信力;③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组织规模较大的环境NGO,如“自然之友”、“绿家园”等具备相对较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而大量小规模的环境NGO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直接影响该组织的决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及公众的认可;④环境NGO的组织体系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大量环境NGO的活动领域主要存在于城市、大江大河的保护和治理,而广大偏远落后的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则关注较少。

4促进流域水环境中环境NGO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环境NGO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社会资本

1)提高公众对环境NGO的认知和期望。环境NGO要有效发挥水环境治理作用,首先必须获得社会公众对该组织的认知和了解,这是环境NGO获得社会资本的前提。只有公众对其组织性质、结构、功能等有基本认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对其的认可,这可以通过环境NGO的宣传途径获得。其次,基于对该组织的认知,环境NGO必须能够实现公众的某种期待,这往往通过环境NGO的一系列环境治理行为体现出来。

2)完善NGO组织网络。主要从2个方面入手:①强化环境NGO组织内部网络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组织的治理结构,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强化内部章程和制度的执行,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录用机制。建立横向协调网络,整合组织内部资源。②拓展环境NGO组织外部网络。建立与政府、企业、国外同行的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扩大环境NGO的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对其的认可和信任。

4.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环境NGO制度建设

1)改革环境NGO的双重管理体制。针对现行双重管理体制制约环境NGO发展的情形,首先应加强对环境NGO的行为和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只要达到规定的标注、符合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8]。其次,取消非竞争原则和跨地域活动限制原则,让环境NGO能良性健康发展[9]。

2)健全环境诉讼公益制度。环境诉讼公益制度的有效性在我国环保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证明。环境诉讼制度为公众、环境NGO合法有效地参与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在出现水环境问题时,公众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其环境权益。

3)建立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公开平台的构建,可以让公众、社会、环境NGO能够分工协作并及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4.3加强环境NGO自身建设,提升组织的公信力和服务效率

1)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环境NGO通过公开财务、管理和活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种外部监督机制可以使环境NGO内部形成自律,从而提高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效率。

2)完善NGO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环境NGO必须适应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规模大的环境NGO,而已建立内部治理结构的环境NGO,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培育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政府应积极培育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环境NGO组织,尤其是加强农村地区环境NGO组织的建设,使我国环境NGO组织功能更加协调,种类更加齐全。

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在流域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对环境NGO成员专业素质、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NGO组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吸引社会中的高素质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从而提高环境NGO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影响力,扩大其服务范围,培养NGO组织的创新能力。

作者:范仓海 骆诗霞 单位: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范仓海.中国转型期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1-7.

[2]环境保护部.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01-28].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阮本清,王浩,梁瑞驹,等.流域水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王名.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4):62-64.

[6]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龙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26-34.

[7][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5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6

关键词:水源选取;泥沙处理;生态理念;隋唐大运河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用于通航的水利工程。以河南段为主体的隋唐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支撑了隋唐宋封建王朝鼎盛繁荣。大运河作为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标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大运河保护建设工作,指出要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申遗。隋唐大运河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世界遗产保护要求,河南段作为隋唐大运河保护的关键区域,其主体和核心就是水利工程。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涉及线路的规划、水源的选取、泥沙的处理等诸多水利问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河南段水利文化遗产,就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维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出发,按照现代水利视角和思维,科学谋划,系统治理。

1借鉴国外在河渠水系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经验

大运河的载体是水,大运河的根和魂也在水。隋唐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关键的环节就是运河水系如何恢复、保护和治理。过去几十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局限,包括运河在内的水系基本上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和整治,普遍存在生态退化、缺水断流、水体萎缩、淤塞严重、水体污染等问题。这些情况,发达国家在很多年前也曾经历过。国外河流治理的转折是在治河理念上的转变。1938年德国的Seifert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即完成传统河道治理任务基础上,以近自然的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整治,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H.T.Odum将生态学的概念运用于工程,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于生态学工程措施的认识。这些理念对西方国家水系治理影响很大。恢复自然的生态治理模式、加强景观保护以及文化建设,成为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等河渠水系治理的根本选择。20世纪50年代末期,莱茵河又黑又臭,鱼虾绝迹,被称为“欧洲下水道”。为改变这种局面,德国利用整体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河流自然生态和自然景观。经过河流综合整治,以莱茵河为代表的德国河流,现在是世界上治理最好和最美的河流之一。美国在河渠修复中,向河道倾倒一些影响河道自然流动及河岸稳定的原木残体或块石,达到改善水文情势、河岸稳定和营造生物栖息地的目的。1990年,日本政府颁布《近自然工法》,改变传统的治河理念,要求治河工程尊重自然的多样性、流域自然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单一目标的河川整治向流域全面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展。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流受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经历了自然河流、防灾河流、侵占的河流、河流公园、近自然河流等5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学习德国和日本等的河流改善措施,并开始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21世纪初,著名的清溪川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河渠生态保护认识和实践上还落后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期治水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已逐步认识到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理念,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也是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合理规划水源,恢复河流功能

运河是河流的一种形式。河流要有水源,而且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否则就不能称为河流。河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771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4亿m3。河南的水资源量并不丰富,运河水源的取用,更需要精心规划。隋唐大运河河南段,主要位于河南北部、东部和西部。根据流路和水量大小,可以利用的地表水源有洛河、伊河、黄河、沁河、卫河等。其中黄河水资源量最大,伊河、洛河、沁河水资源量较大,卫河水资源量较小。从过境水量来说,黄河保证率较高,但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容易造成运河渠道淤积,但是通济渠离不开黄河水,永济渠也可以利用黄河水。洛河、沁河的水含沙量少,可以直接作为运河水源。利用南水北调进行永济渠生态补水,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途径。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常态化供水,引用黄河水可能是永济渠水源的主要途径。引用黄河水,就需要解决好黄河泥沙的淤积问题,关键就是减少引水的含沙量。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离河不远、引水方便、地势低洼的地方设立沉沙池,让泥沙在沉沙池中沉下来,然后将清水引到运河河道。沉沙池淤满以后用作农田或林地等,择地再开辟新的沉沙池。河渠的生命在于流动,正如人体内血液流动一样,作为运河也不例外。由于河道条件的变化和公路、铁路交通便捷可靠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一定需要恢复通航功能,但是它还有防洪、供水和生态功能等,运河不应该成为与外界隔绝的水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需要根据运河的宽度、水深、坡降等,计算并确定合理的最小生态流量或环境流量。

3树立生态理念,保持河流健康

我国城市建设走了很多弯路。城市路面硬化导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及树木不易成活等,雨水被白白浪费。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发展方式,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对隋唐大运河的河道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运河作为河流的一种,其保护与开发,除了进行文化和文明传承功能外,还有保持生态系统运行的功能,这是衡量一条河流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运河是连通而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过滤等生态功能。其关键就是保持合理的河床形态、水量与水质。在大运河的保护建设中,除靠近市区、桥梁等特殊地段以外,要尽力减少或避免用石块、水泥等硬材料,以减少对河床的破坏。主要原因有:缺少淤泥层的硬化河渠,难以生长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微生物、鱼虾和其他水生生物,河水失去自净能力,若流动性不足,水质只会越来越差;硬化的河渠阻止了河水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在降雨量大时易造成洪水泛滥;硬化的河渠缺少天然植物作屏障,泥土和垃圾等容易直接进入河水,造成污染和河床需要不断清淤的恶性循环;河渠两侧缺少树木,受阳光影响,水温变化大,不利于水生态平衡的建立;夏季高温会导致传染性病菌和病虫在水中大量繁殖,危害人体健康;河渠两边若没有灌木等野生植物,缺少生态景观,受居民欢迎的程度也会降低。

4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杜绝污水排放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7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物质,但是其资源有限、分配不均匀,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以解决人类用水问题,就会采取一些非工程或者工程方面的措施。当前,我国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并且不同时间内水资源或多或少,所以有些地方容易出现干旱或者水涝现象,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开发水资源不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够通过水资源进行发电等。所以需要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对河流进行调整或者控制,从而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使用到的这些措施时需要建立一些工程结构,才能达到调节和控制水资源的目的,这些工程就被称为水利工程[2]。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防洪减灾、发电、供居民饮用等优势,所以,人类对建设水利工程非常重视。会将很多相关技术运用其中,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更加完美。如今,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带来很多益处,在当今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3]。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对水利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从而让水利活动有序进行,让水利工程更大程度帮助人类的前提下,减少资源使用量,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4-5]。水利工程中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工序繁多,并且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量也会很多,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不仅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还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如果能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将会简化工作繁琐程度,还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优势。于是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建立1个管理系统,从而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便捷之处,提供1个有效的水利信息服务,使得水利工程有更好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大的财富。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为人类创造很多的便利,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科学决策等,总之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非常重要,自然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其重要性也会很强[6]。因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复杂性越来越高,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简化工作、提高效率、提高建设质量等。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并且还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加重要的相关信息,使得施工更加的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还能够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判断评估,判断是否有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提高建设效率,节约建设成本,加强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使得原本就很复杂、工期长、成本大的施工管理得到更加优质的配置。另外,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会存在安全问题,如果使用到的材料或者技术不合理,其建设质量就会存在问题,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的安全问题是难以通过人为预测。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和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尽量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还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所以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程度很高。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较多、应用广泛,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止1个方面,本文将对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分别为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这3个方面的应用能够有助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作用。

2.1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中国属于农业大国,由于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农田中的水利建设必不可少,并且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农田中的水利建设要求也不断提高,另外,水利灌溉也属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时代,现代的水利灌溉也不再是传统的人工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使水利灌溉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灌溉效率,降低劳动力,使农业发展速度加快。比如,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其中就使用到信息化技术,通过远程监测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水利灌溉进行监测,并且利用传感器对水利灌溉进行反馈,对水利灌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灌溉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7]。比如,农田中出现缺水情况,监控系统发现之后,就可自动控制灌溉系统,执行让灌溉系统施水的命令,因此可以自动、及时的解决缺水问题。

2.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仿真技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能够让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迅速[8]。因为计算机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相关的施工,从而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相关施工参数,还能够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使得施工方式更加合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能够通过仿真解决工程中的突发问题,还可以降低工人们的工作强度,让施工管理变得更加合理。

2.3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相关的施工管理系统,如果该系统建立合理,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发挥作用,起到科学管理的作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该系统的建立就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另外,当前信息化技术发达,构建其他方面的信息管理软件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软件,并且对软件的功能进行优化,从而对水利工程达到综合管理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非常复杂,所以软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操作系统比较繁琐等。于是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信息化技术,创建的一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以优化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式,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建立

3.1系统总体设计

3.1.1设计目标

本文将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施工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收集相关有用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行统计打印等。该系统中主要会使用到3S技术、其他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会利用相关技术与相关软件系统进行集成化处理,从而创造出1个新的系统。该系统在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快速收集和处理某些信息,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最为基础信息资料,有利于对水利工程施工作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3.1.2系统设计原则

每1个系统的建立都会有其需要遵照的设计原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也将有其原则,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性质和特点,还有系统需要满足的性能,设定了如下5点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系统在建立过程中,其界面设计需要尽可能的简单易懂,如果设置过于复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存在问题,其可操作性就会不强,从而降低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频率。2)开放性原则。由于1个系统的建立,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经过多人长时间的进行实验,以保证系统的可行性,所以,在建立系统时需要遵照开放性原则。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和进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各种因素都会发生变化,在构建系统时保持其开放性,可以将系统进一步完善,使之满足当前系统所需,从而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更加强大的性能。另外,系统还需要有方便2次开发的工具,能够对系统进行扩展;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具备兼容性,从而有利于相关数据资料格式的转化。3)规范性原则。系统中会有收集数据、管理数据的作用,所以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或者编码时,要按照行业标准或者当前的国家标准进行设计。然后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管理工作,在系统的流域之间建立一定可比性的数据规范,防止系统出现不规范问题,造成施工管理出现问题。4)实用性原则。系统的建立就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如果不能达到该目标,或者对系统进行应用时,容易出现各种误差或者问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复杂,那么该系统的建立就不合理,就没有实用性能,所以系统的建立要有实用性能,其界面设置要简单易懂,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符合施工管理的日常流程。建立系统时要有相应的应用分析模型,能够实现可视化,并且选择具有成熟的产品作为开发环境。5)安全性原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在建立时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非常重要,系统中存储了大量重要数据信息,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就会造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出现问题。并且系统还需要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当系统发生问题时要能够具备较好的维护性能,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顺利进行。另外,系统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保护系统信息安全的作用,因为可以防止相关人员越权等行为。

3.2系统开发模式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将采用C/S开发模式,因为C/S体系具有诸多的优势,尤其是其较强的稳定性能,便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稳定运行。在大规模的数据维护和更新中,会涉及到大量数据统计、绘图、汇总和数据批量处理等,也会使用到C/S体系。在本系统建立过程中,应用C/S体系的主要使用对象就是具有权限的水利管理部门人员。服务器会存储和处理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数据,另外,客户机上就会有界面操作,通过界面操作即可完成相关的工作。具有权限的人员可以通过客户机对系统中存储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数据进行管理、更新和维护等。C/S体系结构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添加、修改、查询和分析相关的数据,还能够为相关的结构提供数据源。另外,作为远程的有权限人员也可以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该功能有助于远程的专业人员操作该系统。根据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系数据处理量并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多,于是采用C/S开发模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

3.3系统功能设计

3.3.1系统概述

本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是为小型水利工程所构建,所以会根据其管理规模需要进行构建,然后将GIS2次开发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水利工程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了解水利工程的各种信息数据,其中不仅包含着施工信息,还有其他勘测设计和监理等信息,从而有利于对水利工程的综合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小型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统采用的是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立,其主要工作任务有:收集管理数据、跟新数据和维护,能够查询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和完成成果的信息,对工程数据进行维护,查询各种关于水利工程的历史资料和当前资料,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3.3.2系统的功能设计

系统的建立就是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服务,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5类,分别为基本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工程管理功能和建设管理功能等,如图2所示。当然随着每种小型水利工程的要求不同,还会存在其他相关的功能。图2中的5种功能中每1种功能下还包含着很多的水利工程管理功能。比如在基本功能中包含对数据的查询、移动、放大缩小等;文件管理中自然需要对文件打开、打印和保存等功能。建设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和工程管理功能中包含的具体功能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建设管理工程中主要包含着综合查询功能和业务管理功能,其中综合查询功能就可以对施工的进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查询,其业务管理自然就会按照其管理过程进行分类,一共分为7个步骤,方便进行数据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使中国水利工程发展更加迅速。通过建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日常所需的管理服务。但是通过信息化技术设计的系统还存在不足之处,仅仅只是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日后还需要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实现和优化系统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飞,李爱宁,周翠萍,等.兼业程度、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与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基于陕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节水灌溉,2019(05):113-116.

[2]马斌.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5.

[3]钱雪忠,须文波.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实现[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05):514-517.

[4]郭磊,崔争,李慧敏,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01):106-111.

[5]吴苏琴.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0.

[6]吴家福.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及发展的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

[7]黄正荣,王修贵,沈荣开.水田自动给水栓灌溉系统中非均匀出流问题的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0,19(2):10-14.

水资源管理学范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资料整理;问题及措施

0引言

监理人员在从事关于质量、安全、进度、资金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时,根据规定整理相应的资料,但是由于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具备、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其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将监理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集中性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

1.1概念不清

在对监理资料的抽查中发现监理人员对以下概念模糊不清。首先,监理单位与监理机构分不清。监理单位是指在招投标中中标具有独立法人及监理资质的单位。监理机构则是依照监理合同派驻现场,代表监理单位履行监理职责的机构。在监理资料中常出现需要监理单位人员签字盖章的由监理机构代替,造成这一原因就是因为对此概念不清晰。其次,监理日志与监理日记分不清。监理日记是监理人员对当天工作中个人工作内容及工地发生事件的原始记录。监理日志是由指定监理按照规定格式与内容对监理日记的整理记录。监理日志最终会成为工程档案的一部分,监理日记则没有强制性要求,而现场的监理人员经常把个人记录的监理日记当做监理日志记录、归档。最后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分不清。监理规划是指导监理机构开展工作的指导下文件,监理实施细则则是用以实施某一专业工程或工作的操作性文件,两者的审批程序不同,签字人员及盖章单位也不同。

1.2资料滞后

造成滞后的原因:首先,因为监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水利工程从工程开始建设到竣工验收周期较长,再加上近两年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启动了预警机制,因此会造成工程不定期停工,更是拉长了施工周期,监理单位为盈利性企业,在工地停工期间会将监理人员在不同工地来回调整,不同的人整理同一工程资料就会造成资料整理衔接不顺,势必会造成资料滞后。其次,监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特别是近几年的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中不仅有水利工程,还有房屋建筑、路桥及绿化等配套项目,但一般在招标过程中,对于监理单位要求的是水利资质,这就造成中标的监理人员不了解非水利工程的相关标准及政策性文件,对于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又不加强自身学习,自身处于模棱两可状态,无法给施工单位做指导,常常是资料拖到不能再拖,再想办法,造成资料滞后。

1.3资料漏项

首先,跟踪与平行检测检验频次不够。因为在监理规范中对混凝土试样及土方试验的跟踪与平行检测频次有了具体的规定,但对此以外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的检验频次没有具体的规定,只是让监理单位在与项目法人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但由于合同编制和签订人员对相关规范规程及政策性文件不了解,合同条款中对此项内容都没有相应的规定,监理人员没有了依据,也不查找相关的规范规程,监理人员认为只要检测就可以,这就造成监理人员检测漏项。按规定监理的相关检测费用应该由项目法人支出,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合同一般没有对此作出约定,而只要监理合同签订,很难再追加合同外的监理费用,监理机构为控制成本,就会对应做的检测不做或少做。其次,单元(工序)抽检资料不全。按规定监理人员应对单元(工序)工程质量情况独立抽检,根据抽检结果才能对施工单位资料进行复核。但有些监理人员不按规定对单元(工序)进行抽检,直接在施工单位单元(工序)评定表上签字复核。第三是旁站记录不全。在签订监理合同时和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时,就应对旁站的施工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在工程施工中,由于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合同及实施细则未对此做约定,就会造成该旁站的施工内容未进行旁站。第四是监理制度不完善。按照要求监理机构应至少制定工程质量报验制度、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制度、会议制度、验收制度等九项主要工程制度,现场监理人员由于责任心问题,部分制度不订立,致使在有些工作中找不到依据。有些虽然订立的,按照其他项目照搬下来,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缺乏操作性及针对性。

1.4资料混乱

1.4.1使用表格不统一

水利常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631-639)在2012年实施,而与其相对应的表格及填表说明于2016年才实施,在此期间,由于老表格已停止使用,新表格未出台,造成施工单位的单元(工序)单元工程评定表及监理机构的抽检表使用混乱。其次是填写单元(工序)抽检表不规范。由于对规范规程及表格填写说明未认真学习,造成了应填项未填或填写项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抽检表中关于定性项目的填写,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只能是70%或90%,在资料抽查中,常出现填写100%的情况。

1.4.2使用表格不规范

按规定监理人员要根据独立抽检结果来复核施工单位自检结果,但对于抽检表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监理机构使用的表格是根据评定表自行制定,因此不同的监理人员根据个人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制定的表格不尽相同。另外,在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由于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的不完善,没有现行的表格可以采用,监理人员往往采用未经审批的表格。

1.4.3监理术语不规范

在报告单、回复单、确认单、施工意见核查意见单等监理用表中及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中均需签署监理意见。监理人员在签署意见时因专业知识不够、新规范规程宣贯培训学习不及时,造成批复意见填写不规范。如: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中,监理单位复核意见易为“同意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但个别监理人员签署意见为“同意”。引用规范规程不正确。一种情况是新老规范不能及时更替,另一种情况是使用错误的规范规程。如:在某河道治理工程跨河预应力桥梁质量验收与评定中,按照图纸中的设计标准,应使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在施工中则使用的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1.5记录笼统,无实质性内容

特别是监理旁站记录、监理日志的记录。监理人员在填写旁站记录施工日志时为了省事,对于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施工内容不做详细的记录,只记录“符合规范规程”或“一切正常”等内容。如:在某桥梁的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的旁站记录只记录了施工时间及施工内容,对于浇筑前现场情况及钢筋检验情况、浇筑过程中塌落度测定、浇筑方量、进场商品混凝土质量验收情况、试块制作情况均未做记录。如:某工地的施工日志,“现场作业存在问题”一栏,从开工到竣工验收统一填写的“无”。但通过查询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共下发了12分监理通知,对于监理通知中发现的问题,日志中均未做记录。

2采取措施

2.1加强集中培训,重视自身学习

参加培训是提高监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在培训中不仅能够使监理人员在老师的授课中学到新知识,而且还能与老师及参加培训的同行通过交流获取经验。监理人员只有自身专业知识增加与提高,才能更有效的开展监理工作,对自身及施工单位资料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发现、有效整改。一般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时间较短,监理人员专业知识的获取更多要靠平时的自学,且新的规范规程的出台实施到宣贯周期较长,但在施工中却需要用到,因此监理人员只有通过自学才能满足自己在日常工作的需要。

2.2完善监理制度,资料专人管理

制度是监理人员工作的依据,不仅可以约束监理的个人行为,还可以使监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制订之后,应层层审核,并严格执行。设置专人整理资料,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监理资料中的漏项,也可使监理资料更系统、完整,对于施工过程中,资料的借、还及时登记,防止资料丢失。

2.3建立奖惩机制,资料定期评比

特别是在某些大型的水利工程中监理单位有多家的情况下,根据工程进度,项目法人可以定期对资料的整理情况做一评比,从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做到有奖有罚,不仅可以提高监理人员整理资料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其责任心。评比制度的建立对落后者可以起到激发反省心理的作用。对同一项目的不同标段,监理机构也可设置评比办法,激励监理人员之间的积极性。

3结语

总之,造成监理资料漏、缺、乱、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监理单位不重视,二是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监理单位只有加强监理机构内部人员管理,增强监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监理人员专业素质,才能将监理及监理资料整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黄键萍,陈娟.鄂北工程档案规范化管理实践[J].中国水利.2017(22).

[2]彭军,王海军,陈崇德.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C].2016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3-27.

[3]蔡红梅.浅谈水利工程监理档案的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