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论文范例

收益法论文

收益法论文范文1

1关于开放获取利弊分析的已有研究

目前,已有的关于开放获取的利弊分析多是基于成本(cost)和费用(fee)(广义的成本包括费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人们大多认为开放获取运动的直接原因与连续出版物危机(serialscrisis)有关,连续出版物危机给图书馆造成了财政困境,从长远来看,仅仅通过增加连续出版物预算是无法解决的[5,6],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开放获取[7].后来,随着文章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charge,APC)的引入,人们发现开放获取本身也需要投入,增加了一些新的成本,从而提出包括订阅成本、文章处理费和额外管理成本的总出版成本(totalcostofpublication)概念,并分析了23个英国机构在2007~2014年间的总出版成本数据[8].目前,在OA2020国际开放获取行动和S计划(PlanS)的推动下,人们希望可以把当前用于期刊订阅的经费转换为支持开放获取出版的资金,快速实现大规模开放获取出版的同时,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总出版成本.涉及收益的开放获取研究鲜有报道.2009年1月,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研究报告,尝试着分析替代学术出版模式的成本和潜在收益(替代学术出版主要指开放获取出版和自存档,即金色开放获取和绿色开放获取)[9].不过报告中关于潜在收益的分析,核心是成本的节约,关于可访问性的收益没有实质性展开,并且该报告后引起很大争议[10].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全世界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全部由作者自行存档(绿色开放获取),它将产生40倍收益/成本比[11].

2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提出

开放获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究其源头仍还是以学术出版为代表的学术传播问题.为了搭建全新的分析开放获取利弊的框架,基于整个社会或某个特定国家的视角(类似宏观经济学的宏观视角),一个新概念被提出:学术传播净收益(net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NBSC).对应的两个概念为学术传播收益(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BSC)和学术传播成本(cos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CSC).学术传播净收益(NBSC)=学术传播收益(BSC)–学术传播成本(CSC).本概念基于以下常识.(1)学术传播有收益(benefit),比如:知识传承(教育角度)、成果转移转化(经济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角度)等.经济学中,收益通常指财富的增加.广义上的收益可以是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可以是精神上获得的满足;既有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也有不可直接用货币计量的.(2)学术传播有成本,无论传统的订阅成本还是文章处理费.为了简化处理,不再区分成本和费用,统称为成本.经济学中,成本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的代价.从图书期刊的产业链看很容易理解学术传播成本,编辑加工、排版、印刷、发行等均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发生.(3)理性决策,对于开放获取利弊的分析,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收益的变化,也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成本的变化,而是应该测度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经济学中,净收益通常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用净收益的变化,而不是收益或成本的变化去评估目标对象(特定企业或项目等),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被普遍采用.这些概念并不复杂,只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收益、成本和净收益等概念与相关理念,简单移植到学术传播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此概念只基于宏观视角,不涉及微观的特定企业或机构的学术传播成本、收益和净收益分析.

3基于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开放获取利弊

分析新框架基于前文的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分析开放获取利弊,变成论证如果实施开放获取,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ΔNBSC是否大于零,大于零则开放获取有利于学术传播,反之则不利于学术传播.而ΔNBSC大于零,可能的实现路径有4种.路径1:ΔBSC>0,ΔCSC<0.这条路径最理想,即开放获取不仅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也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2:BSC不变,ΔCSC<0.这是目前讨论较多的路径:开放获取是否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3:CSC不变,ΔBSC>0,即开放获取后学术传播成本其实没有变化,但是学术传播收益增加了.路径4:ΔBSC>0,ΔCSC>0,但ΔBSC–ΔCSC>0,即开放获取既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又增加了学术传播成本,但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超过了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此分析框架非常简单,但这一理性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根本上思考开放获取的利弊得失.此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分析我国是否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开放获取很可能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根据大致的测算,由于历史上定价参照标准较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相对欧美国家较少等原因,我国目前支付给全球大型出版社的订阅费用,占全球大型出版社销售额的比率一般不超过10%.这个数据也可以从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的大型商业出版社的年报信息中得到一定的验证.如果简单化处理,假设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全部金色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总额通常按照发文量计算,基于SCI数据库的简单统计,2019~2021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论文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0%且继续增长.因此,可以推测开放获取很可能会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但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很可能更大,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开放获取可以直接造福我国庞大的研发人员和学生,促成工程师红利和科学家红利.我国研发人员数量和研究生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12].2021年,我国招收研究生117.7万人,在校研究生总数增至333.2万人[13].如果我国和世界的科研成果是开放的,所有这些研发人员和研究生都可以立即从中受益.开放获取可以助力我国的经济转型.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继续追求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增长速度,以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持续过渡.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研究的大学和关注应用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通过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见性,促进对科学数据的公开访问,有助于促进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整体上判断,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额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因此我国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当然,对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准确度量非常困难,此结论尚需更加严密的测算和论证.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研究中.

4我国推行开放获取的可能行动

收益法论文范文2

随着融媒体从一种理念到一种媒体的清晰界定以及融媒体技术的发展,融媒体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学术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学术成果的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编辑流程再造问题,这也是高校学术期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流程再造与高校学术期刊融媒体转型

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次管理变革,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通过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梳理、精简以实现流程化管理,流程再造以追求全局最优为目标,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的。流程再造的模式主要有迈克尔•哈默的四阶段模式、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的五阶段模式、威廉姆•J•凯丁格的六阶段模式等。以上模式从不同侧面比较完善和详尽地设计和描述了流程再造的步骤,既各具优势又相互补充。流程再造的原则有迈克尔•哈默的八原则、阿什利•布拉干扎的十原则、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的十五原则等。按照上述模式和原则并结合实际对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如果流程再造科学合理,适用于企业,将给企业带来高回报、高收益。学术期刊要实现融媒体转型,就必须进行编辑流程再造,才能达到融媒体传播的目的。融媒体时代学术产品传播首先要解决学术论文生产的多介质化和多媒体化问题,收到的论文必须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多介质元素的论文。第二,责任编辑要对收到的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价值、创新价值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和传播渠道判断。第三,要构建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客户端等多渠道传播的融媒体传播平台,使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学术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达到“一次采集,多渠道传播”的目的。第四,要解决学术产品抵达用户后的反馈,融媒体时代的受众将变为用户,学术期刊还要建立学术产品的推送模式,以短信、微信等预告学术产品的发生并号召用户及时使用并积极参与到改进该学术产品的过程中。

2高校学术期刊传统媒体编辑流程

高校学术期刊传统编辑流程是: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出版。选题策划是编辑流程的起始环节,选题策划是编辑结合期刊办刊宗旨、行业现状、读者需求等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的编辑活动。传统媒体时代,选题策划通常采用检索查新、关注科研基金项目、关注学术会议、问卷调研及专家咨询、从自然来稿中选题、从优秀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中选题、从行业单位活动中选题等方法进行信息采集,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提炼,系统分析学科领域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形成具有预见性、引导性、实用性的选题。传统媒体时代,组稿一般采取向高被引作者和知名专家约稿、联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组、联系高等院校、联系科研院所、联系重点实验室等方式。也可以采用针对热点问题利用学术会议进行组稿、针对填补学术空白的问题进行组稿,还可以结合办刊特色在期刊及网站上征稿通知,接受自然投稿的方式组稿。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审稿程序一般先由责任编辑对纸质稿件进行初审,在纸质审稿单上填写初审意见后,连同纸质原稿送交复审、终审人员审稿。采用投稿平台后,在投稿系统中审稿,实现了审稿实时化。传统媒体时代,最初,学术期刊来稿多为纸质手写稿件,原稿经编辑修改加工后,送印刷厂录入排版,打出样稿,编辑再进行编辑加工和校对,编、校环节是分开的。采用投稿系统后,编辑在电子版稿件上直接编辑加工,边改边校,实现编校合一。编校工作主要是按照国家标准对文稿的语言文字、量和单位、标点符号、图表、参考文献等进行修正,一般是“三校一读”后送印刷部门。出版是编辑流程的终端,只有通过出版,期刊的功能才得以实现。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程序较为繁琐,出版周期较长,只有纸质版和网络版两种形式。纸质版学术期刊印数少,发行量小,影响力有限。网上检索或在线阅读虽然打破了阅读的时空局限,大大提升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但还存在传播途径单一、只是纸质期刊的电子版翻版、创新不足的问题。

3高校学术期刊融媒体编辑流程

融媒体传播是将网络、传播终端、媒介形态等融合在一起,使媒介产品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生产观念等也实现了融合。这迫使高校学术期刊必须整合工作流程,按照融媒体的特质,打通各种传播介质的边界,进行编辑流程再造,以适应学术期刊的融媒体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学术服务。高校学术期刊融媒体编辑流程再造首先要从理念上创新,在选题策划上除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外,更要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化主要以编辑为主体,由编辑部选题内容,然后由学科编辑组织专家、学者围绕选题进行稿件撰写,或者通过编辑人员参加学术会议、深入课题组、与专家学者约稿等形式获得,编辑部和学科编辑占有主动权和优先权,学术论文生产都集中在编辑部和学科编辑选定的专业人员手里,论文也集中在编辑部独具品牌优势的机构中进行。融媒体时代,新技术带来的一个重要变革就是UGC(用户贡献内容)的大量产生,新技术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学术论文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用户生成的新观点、新设想可以为编辑部提供新的选题策化内容。这种自然萌发的力量,借助新技术手段浮现出来,并被传播出去,这为选题策化流程提供了新的信息资源。融媒体时代,受众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贡献内容之外,还能多路径地反馈信息,评价并影响媒体机构的学术论文生产,因此,融媒体时代选题内容来源的多元化也必然促使高校学术期刊进行编辑流程的优化。[1]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也需要再造。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是由责任编辑初审、学科专家二审、主编终审。审稿主要审查学术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或重要应用意义、是否有充足的实验或分析支持文章的结论、文字叙述是否清楚简洁、有无学术道德问题、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准确与完整。融媒体时代的审稿除了需要上述内容外,还要对学术论文内容做出价值判断以及去向判断。论文涉及的实验数据、背景资料、音频、视频、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等都将成为审稿的内容,同时也要对其做出不同介质传播的判断,这就要求责任编辑、学科审稿专家、主编具有融媒体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并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融媒体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专业性互补的思维,融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精准化,内容生产的大众化和定制化,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内容形式的多维性和跟踪性的特点必然会引导编辑思维模式的转变。融媒体时代,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具备更加系统的知识储备。新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内容读取的随机性和碎片化,内容生产的开放性、共享性、多样性和繁杂性,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融媒体时代的编辑既要有全面化的知识体系,又要具备掌握专业化技术的能力。以上变革必然会促使高校学术期刊进行编辑流程的再造。融媒体时代的编辑加工也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不但要按照国家标准对文稿进行语言文字、量和单位、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编辑加工,还要对论文的实验数据、图表、音频、视频、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等多种类型的相关数据进行加工,使其成为融媒体传播的素材,同时可供审稿专家、读者共享,成为参考和再利用的数据资源。融媒体时代的学术论文出版也不仅仅是纸质期刊的印刷,学术论文传播除了跨介质传播外,还将跨平台传播,如网站的传播、两微一端的传播以及音视频的传播。[1]高校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会扩大,并实现编辑、审稿专家、读者、作者的交流互动。除了学术论文的纸质传播,还可以在学术期刊的网页、PAD移动版及微信平台上设置学术论文流媒体格式的数据专区,使用户在以上媒体阅读中,能方便地浏览并下载相关的信息,甚至可以获得作者提供的算法代码和各种应用测试工具,在微信上,可以为学术论文设计微信推广版,将论文中最有价值的数据、图、表通过微信平台推广,还可以加入论文作者对该论文进行解读的音频、视频等。这些传播方式既以多媒体形式传播了论文的科学内容,又满足了用户的多种浏览需求。融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以用户理念取代受众理念,变受众为用户是融媒体时代获得并扩大目标人群的关键。吸引用户、培养用户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新流程。融媒体时代,用户是学术论文生产及媒体运营的起始点,也是终极目标。学术论文的作者、读者不再被动接受内容传播,从受众成为了参众,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要把服务用户、吸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内容创新的评价标准,作为办好学术期刊的追求。高校学术期刊要根据用户少而精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刊特色,深入挖掘学术资源和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借助融媒体的优势,搭建编辑、读者、作者、专家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可以以学术机构为平台组织学术会议、通过微信平台学术会议信息帮助用户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参与学术交流。也可以通过对用户细分,精准推送最新目次、最新论文,与作者一起开展论文的宣传推广。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获利、获益问题也是编辑流程再造的内容之一。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的经费来源基本靠主办单位的拨款,仅有少量的发行收入和数据库效益分成。融媒体时代由于传播平台的多样化,传播介质的多元化,学术期刊的收益也会多元化。融媒体复制便捷的特点推动了学术产品的传播,降低了传播成本。新技术不断降低门槛,使得新媒体传播成为可能,高校学术期刊可以在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及手机移动传播平台等设置付费阅读模式或赞赏模式,实现收益。可以借鉴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流程再造模式,实现学术产品营销的新变化。融媒体时代,营销的对象不再是从前的“铁板一块”、“面目模糊”的群体,而是“个性鲜明”、“面容清晰”的个体,他们需要适合自我个性特征的学术产品,学术期刊面向个体推送产品的服务是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也会获得个性化服务的收益。另外,融媒体时代也会带来营销成本、营销渠道的变化,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的形成,使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微链接”,病毒式传播、口碑式传播都降低了传播成本、拓宽了传播渠道,使营收在复合式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复合式营销,以上都会是未来高校学术期刊经营的发展方式,也会为期刊带来可观的收益。

收益法论文范文3

钱不在明天用而被拿到今天用(商业贷款),钱不在今天用而放到明天用(养老保险),这些都是钱在时间上的流通。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呢?答案就在于“效用”在做选择。在公理科学中,把决策人这种对于利益和损失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称为效用。决策往往受决策领导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决策者在决策时要对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对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损失作出反应。事实上,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丹尼尔的表兄尼古拉•伯努利故意设计出来的一个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丹尼尔•伯努利就这个悖论在1738年的论文里阐述了两条原理,其中一条就是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二、保险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经济学中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念叫边际考虑。边际原本是个数学概念,其含义是导数,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而在经济学上,边际的含义是“最后的”或是“新增加的”。边际考虑就是只考虑最后的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所引起的变化,从而判断事情的整体本质。边际考虑是一种只看现在和未来而不管过去的一种思维模式。因为过去了的事情也就过去了,它对人们现在的决策没有影响。这也是大家常常听说的“沉没成本”的概念。不过,为众人所熟知的可能是另一种边际的概念。举一个例子,给一个饥饿的人吃馒头。第一个馒头,雪中送炭,感觉一定极好;第二个呢,感觉也还不错;第三个呢,感觉饱了;第四个呢,好像就有些多了;第五个呢,第六个呢……这就是有名的“边际效用递减”,是丹尼尔•伯努利在1738年的论文里阐述的另一条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而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如果边际效用不变,也就是后面一个馒头永远和前一个馒头一样好吃,那会发生什么?我们将永远吃下去,永远吃不饱。边际效用递减可以用来解释保险中的许多事情。假设有一个农场主,他的正常年毛利为1000万元,可是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其年毛利就会锐减到600万元。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恰好为50%。如果有一家保险公司找到他,愿意提供保险,保证其年毛利为1000万元,但保费为200万元。你觉得这个农场主会购买这份保险吗?如果从数学上的期望(平均)收益的角度来讲,农场主未必会购买这个保险。因为购买之前和购买之后的期望平均毛利是一样的,都是800万元。但是,如果从效用的角度来讲,结论就未必如此了。对这个农场主来讲,600万元的效用值为60,1000万元的效用值为100,那么800万元的效用值应当是多少?是80吗?错了。应该高于80,否则“边际效用递减”就不成立了。

三、“效用”在保险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收益法论文范文4

新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新疆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小额信贷发展。通过博弈论分析,得出农业保险能够提高信贷机构开展小额信贷的积极性,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新疆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市场

一、新疆近年来小额农贷的发放情况

新疆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资金问题,小额信贷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新疆三农问题的解决。就全国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农村支行经营成本过高等原因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地区小额信贷投放主体,2005年以来新疆农村基本形成了以农信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新疆小额信贷始于2001年,农村信用社是发放小额信贷的主要机构。2007年的一项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中国银监会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疆农村信用社有1085家机构网点开办小额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年均累放额已由1999年的27亿元增至14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2];2012年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382.24亿元,同比增加196.5亿元;小额信用贷款102.32亿元,较年初增加31.55亿元,增长44.58%;农户联保贷款190.79亿元,较年初增加32.69亿元,增长20.68%[3]。截至2013年11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440.58亿元,较年初增加265.75亿元,增幅22.62%;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025.5亿元,较年初增加219.55亿元,增幅27.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1.21%,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4]。虽然新疆农信社的小额信贷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根据一项面向新疆农户金融需求调查显示,新疆有79.4%的农户有借贷需求。因此,就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而言,农信社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二、小额信贷引入农业保险对于缓解农户“贷款难”的博弈分析

(一)农村小额信贷中的信用博弈分析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博弈的参与人为信贷机构与借款人(即农户),二者均满足理性人假设。因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缺少资金,所以只要贷款利率合适,农户一定会选择借款。因此双方博弈中,假设信贷机构有贷款与不贷款两种策略选择(贷款,不贷款),农户有还款与不还款两种策略选择(还款,不还款),农户借款金额为M,借款利息为r,信贷机构的收益为X,设农户贷款后用于生产的收益为N,其中X=M(1+r),则小额信贷中的信用博弈模型。当信贷机构选择贷款策略时,若农户选择还款策略,则信贷机构收益为X=M(1+r),农户的收益为N;当信贷机构选择贷款策略,而农户选择不还款策略时,农户的收益为N,信贷机构由于不能收回贷款,则损失所贷金额M;当信贷机构选择不贷款策略时,农户选择还款策略,则信贷机构会损失本来可以贷款给农户的利息收入,农户也因得不到贷款,损失了本来可以用贷款资金从事生产所得的收入N;若信贷机构选择不贷款策略,农户选择不还款策略,则双方的收益均为0。因此,从上述博弈来看,只有当信贷机构选择贷款策略,而农户选择还款策略时,才能达到双方效益最大化。但农户如果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还款策略,那么信贷机构之后必然选择不贷款,结果双方终止合作,结果造成信贷机构的“惜贷”现象。

(二)农业保险参与后缓解农户“贷款难”的理论分析

假设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如果信贷机构通过代办农业保险收取的中间费用为z;农户贷款从事农业生产,发生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信贷机构的赔偿额为b;农户贷款经营后,有能力还款的概率为q,若此时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不变任然为r。则此时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为T2,T2=M(1+r)q+(1-q)(b-M)+z。同时可知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时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T1,T1=M(1+r)q-(1-q)M,现对T1与T2进行比较,T2-T1=(1-q)b+z。由于q在区间[0,1]之间,发生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信贷机构的赔偿额b>0,信贷机构收取的中间费用z>0。因此,T2-T1=(1-q)b+z≥0。说明农户购买小额保险后,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提高了,因而提高了信贷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贷款难”问题。

三、基于农村保险引入模式,完善新疆小额农贷的措施

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小额信贷引入农业保险机制,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新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新疆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团结。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结合,对于完善新疆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引入农业保险这一模式经历了数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一,政府作为农户、保险公司、信贷机构三方的协调者,需要强化政策上的支持,给予开办农业信贷与保险的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更大的税收优惠。第二,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巨灾保险保障机制以及再保险制度。巨灾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是毁灭性的,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赔偿责任,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同时需要建立再保险制度,减轻和分散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风险,提高农业保险的供给率。第三,需建立信贷机构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制度,促使信贷机构风险与收益趋于平衡,促进农村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第四,完善监管制度,增强新疆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稳定性。第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应大力弘扬社会诚信意识,规范社会信用行为,信贷机构与保险公司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共享等方式,强化农户信用在农村信贷和保险中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谢泽林 永春芳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琪疆.新疆农户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康馨方.新疆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研究———以玛纳斯县为例[D].呼和浩特:新疆农业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收益法论文范文5

1.1与经济规律不相符

期刊的销售价格比起它们传播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价值来说,是少得无可比拟的。而且,越是学术水平高的期刊,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就越大,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就越高,而期刊自身的经济效益反而越低,期刊的自身价格与其社会价值的背离现象也就越突出。例如:医学类期刊具有加速医学成果的推广、造福人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重大使命。然而,全世界的医学成果均无“转让”两字可言,任何人均可以学习采用。医学期刊本身并未从社会得到经济上的价值回归,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种期刊之中,这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相符的。

1.2发行收益率逐年降低

许多期刊的发行收入,远不能抵付工本所需的支出费用,特别是一些专业性期刊。发行量小是期刊面临这一经济困难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由于人工管理费用、印刷、邮寄成本逐年增加,发行收益也逐年降低甚至是负数。一类是不以发行收入为主的期刊,很多定价低于成本价,如山东医药》杂志定价8元,印刷价格就占近60%,邮寄费用近40%,更不要说加上人员工资了。因此,这类期刊就会有意识地控制发行量,减少发行方面的亏损;另一类是发行收入为主的期刊,要实现收入的最大化,又必须扩大发行量,如《家庭健康》、《知音》、《读者》等大众期刊,定价低4元左右,但也经不起印刷、邮寄、人员等因素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逐步被压缩。

1.3国家的补贴减少或取消

国家对期刊的投资(补贴或拨款)逐年减少或取消,然而印刷、纸张等工本费用却在不断上涨,鉴于期刊编辑部人力、物力单薄,要想创收并非易事。补贴减少,创收无门,更加剧了期刊经济困难的现实。

1.4条件得不到改善

由于期刊编辑部的经济困难,从而给期刊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例如: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期刊编辑部又因经费来源困难而难以添置必要的设备等,因此新形势下的的经营管理迫在眉睫。

2期刊经营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2.1强化广告经营

这里所称的广告即经济性广告,期刊作为广告的重要媒体之一,具有针对性强、发行面广、重读机会多、利于开拓市场、印刷精美等特点。所以期刊编辑应当利用期刊进行广告宣传的有利优势,大力发展期刊的广告业。这样既有利于广告者推销自己的产品,也有利于期刊的自身发展。

2.2适当收取版面费

期刊收取论文版面费(又称发表费)是为了缓解期刊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而实施的一项以刊养刊的措施。收费的标准应根据期刊工本费超支的实际情况而定,且收费不宜过高。收取版面费只是为了稳步发展期刊、补充期刊出版经费的不足。不能只靠收取版面费来办刊,更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而热衷于增加个人收入。

2.3重视发行管理

我国的期刊销售系统仅邮局—家,现在除了邮局发行这个主渠道之外,许多期刊社、编辑部为了降低发行成本,开办了自办发行的新的销售渠道。但仅靠自办发行注往会使发行量下降,社会效益降低,其经济效益也不理想。因此,期刊不宜在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的情况下,轻易从邮局发行改为自办发行,以免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损失,稳妥的办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还可在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渠道。如成立期刊专业发行公司等,进行多渠道发行销售,以畅通发行渠道,提高发行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2.4联合办刊

期刊编辑部与企事业联合办刊,不仅使期刊取得了渠道、经费上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双方的知名度,这对双方都有好处。选择联合办刊的企事业时,要注意专业对口,双方乐意,并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当然,期刊也要在一定范围内,为提供经费的企业进行专项或多项服务。例如《家庭健康》杂志下半月刊,由山东卫生报刊社和山东省委老干部局老干部之家联合主办;《中国药房》杂志由重庆市医学情报研究所和重庆医药贸易中心联合主办的。在创刊初期或经费、渠道缺乏时,这都是值得效仿的办刊途径。

2.5推广优秀科技成果

期刊在刊登优秀科技成果的论文时,发挥期刊自身的优势,为科技成果牵线搭桥,开展推广活动,编辑部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3结论

收益法论文范文6

1.法律难以跟上新媒体发展节拍

学术期刊没有作者许可是否可以网络使用存量论文。“先授权后使用”是版权使用的通常法则。依此,学术期刊网络使用论文除法定例外必须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然而,广大学术期刊对历史上的大量存量论文,尤其是互联网还没有兴起时登载的论文,并没得到这样的授权。这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讲,学术期刊们是无法直接网络使用这些存量论文的,除非他们一个个找到作者,拿到授权,但这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术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是大势,但若不能很顺畅地利用这部分存量作品,融媒进程自会大大受阻。学术期刊是否有“孤儿作品”的网络使用权。或者因为作者离世且无继承人,或者因为版权管理信息不全而无法找到作者,或者其他原因没有作者,等等,使得很多学术期刊掌握大量的“孤儿”或“无主”作品,对于这些作品是否能网络使用,目前得不到相关法律支持。学术期刊通过“用稿声明”方式获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效力问题。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通过“用稿声明”或“投稿声明”方式来获取作者的信息网络使用权,诸如“凡经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对其图文作品形式网络传播再使用的权利”。对于这种获权方式的合法性,学术界有不同声音,司法实践也未给予实质性支持。[4]经过作者许可的网络使用是否不需要学术期刊的授权?依照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论文信息网络传播权在作者手里,为此,一些网络媒体时常只获得了作者的许可便转载使用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样的网络使用对学术期刊的利益损害很大,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发行,此外也是对学术期刊论文生产投入的否定。学术论文的最终成稿出版,并非仅仅是作者的劳动成果,外审专家的评审,编辑的选稿、审稿和与作者的反复讨论,校对的审校,等等,学术期刊投入了很多,网络转载时不经过学术期刊的许可,这意味着这种投入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被打了水漂”,是一种不公正的对待,也会严重挫伤学术期刊的积极性。现有“合理使用”给融媒环境中学术期刊合法利益带来潜在风险。如果微信或微博用户个体在朋友圈或微博空间里以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将学术期刊的论文进行上传或转发,那么这样的作品使用是否适用“合理使用”?依照传统环境来看,这样的作品使用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但在融媒环境中,若也简单将其适用,就有可能对学术期刊合法利益带来较大的损害。因为假如用户是网络大V,那么这样的上传或转发就可能带来很大的论文点击量和转发频次,这自然会冲击到学术期刊的发行量,损害学术期刊和作者的利益。

2.学术期刊版权素养整体偏低

2010年9月《传媒》杂志曾经展开过“中国媒体人版权素养调查”,数据表明,与其他媒体人相比,期刊人的版权素养最低,只有18%的期刊人经过版权培训,3%的期刊社有自己的法律顾问。[5]其中的学术期刊也不乐观。2014年和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分别认定了两批学术期刊名单,第一批为5756种,第二批为693种。这些学术期刊大部分处于“小弱散”的状况:几名编辑,有时会有一两个编务和一两名经营人员,加上社长总编,大致10人左右规模;经营收入大多是勉以度日或靠体外输血;至今没有一家叫得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期刊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很少。此外,这些学术期刊的体制机制时常较为保守,大量依然是事业单位,一些已转为企业的也仅仅是“翻牌公司”。总的来说,学术期刊现有的状态很不利于学术期刊版权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没有能力在版权领域做过多的投入,如设置版权管理部门、整理作品版权信息、展开维权保护、让员工接受版权培训,等等;另一方面,也缺少动力,体制的庇护和资源的红利虽不能使日子“红红火火”但也能“旱涝保收”,版权保护所带来的增利很难内化为一种激励。

3.版权的授权和评估环节不畅

版权的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合理的版权保护有助于版权利用的顺利进行,顺畅的版权利用能促使版权得到更好的保护。现今融媒环境中学术期刊的版权利用不是太畅通,突出表现在版权的授权组织不发达和价值难评估两方面。融媒环境中如何将学术期刊版权的三大利益方——作者、学术期刊和新媒体用户联系起来,这需要较为发达的版权授权中介组织。当前,与学术期刊版权相关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虽成立时间较早,但依然处于职能较弱、权限不大、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阶段,学术期刊版权授权时较少会想到借助它的力量。版权作为无形资产,如何评估其价值,这本身就是传统难题。一篇学术论文究竟价值几何,惯例评估做法,一是国家法定规定,如《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千字稿酬标准;二是合同约定,当事人互相约定价格。然而,现有法定规定针对传统纸质环境中而形成,融媒环境中是否适用没有法律支撑,也时常得不到相关当事人的认可,如论文的市场表现数据,如点击率和转载率的造假问题,便容易使作者或学术期刊质疑所获得的版权报偿。合同签订习惯的未养成,如很少有学术期刊与作者签订书面的授权协议,以及新环境中版权价格的很难达成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合同签订率不高,也使得借助合同约定来评估版权价格的这一方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收益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代际再分配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未得到完全的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虽不能做到绝对的分配公平,但可以相对公平。社会福利制度是我国缓解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而作为社会福利体系核心构成部分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应体现公平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强化养老保险改革效果,我国国务院2015年推出《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保险双轨制度改革正式开始,且改革后的养老保险的公平效应如何,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从目前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剧,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越发明显,这就需要利用收入的再分配机制来缓解这些问题。因此,本论文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分析工资增长率、利率和缴费年限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优化政策的建议,以期使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到正向的发挥。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研究背景

社会福利体系关乎民生,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决定“老有所依”的重要制度。因此,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以公平作为首要标准,通过收入再分配效应推动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不过,从实践中看,我国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完善,无法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的正向调节,引起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因此,我国出台各种制度和措施对其进行建设与完善。《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就标志着养老保险双轨制度改革正式推进。社会公众也密切关注着养老保险改革后的公平效应是否得到更好的发挥。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研究意义

2.1现实意义。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发展出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制度是满足我国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具有缩小经济差距的目的和作用。因此,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探讨,不仅能够对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调节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价,也为政府优化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背景下通过终身净转移额、内部收益率两种评价指标对收入再分配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以此深度剖析养老保险的调节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此为基础,探究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优化途径。

2.2理论意义。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在各事业单位进展稳定。为了做出更好的理论指导,理论界对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已经涌现出部分优秀的实证研究成果,但研究学者采用的精算方式研究较少。本研究论述中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对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整理与归纳,以具体数据作为论述依据,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现状,从而通过数理精算模型深入剖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期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3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综述

3.1国外研究。MargitKraus(2004)在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研究中采用了集群分类法,以欧盟国家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小组公开的数据(ECHP)对15个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该学者为了使研究结果更清晰,将研究对象的总体数据按照四种支付模式进行分析,发现支付方式不同使得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对欧洲养老制度实施情况的分析后发现,该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低收入群体收益较多;而该结果与北欧学者贝弗里奇模式的研究结论不同,即后者的研究结果认为养老保险制度更倾向于高收入群体;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在中欧地区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工人更为关注,但低收入人群得到的利益仍是最低水平;在南欧,俾斯麦模式产生了较弱的纵向再分配效应。Rodrigo(2008)对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运用了一般均衡模型,他以智利为区域,研究分析该地1981年养老金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个人账户制对于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他认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主要体现在个人养老金方面,低收入者退休以后的收益会高于退休前的收益,他们得到了最低养老金保障,但改革后的养老金体制还不能满足许多低收入者的需求,综合而言,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使退休者的养老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3.2国内研究。郑伟、孙祁祥(2003)通过搭建一个简化版的A-K模型,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累进制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具有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彭浩然、申曙光(2007)选取1997—2005年养老保险收入数据进行研究,利用精算方式对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增强了激励约束机制,但显著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如果目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不变,长此以往,下一代的负担可能会加重,从而导致严重的代际不公平。何立新、佐藤宏(2008)利用CHIP的1995年和2002年不同的数据,研究了我国以年度与终生收入为基础的部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实际情况,最终结果表示,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于缩小经济差距、稳定民生具有重要影响。其表示,在影响途径上,代际分配作用明显。陈其(2014)以深圳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通过抽取现有的职工工资数据建立工资模型,并预测职工的终生收入;然后比较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前后的净转移额,最后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做出相应的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养老保险的施行与完善,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而在途径效应分析中,代内收入再分配效应较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较强。戴文强(2018)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将已有的统计数据代入经济模型,通过不平等指数测算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在缴费环节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起着逆向调节的作用;养老金给付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不同人群收入差距正向调节有限;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正向的再分配效应,但财政转移支付占比较大。综上,由于论述出发点的不同,各学者的研究结论也有所偏差,在参考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论文主要借鉴学者有关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的精算模型,分析养老保险的代内、代际再分配效应。

4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测算的相关评价原理

本文在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分析中选取研究学者普遍认可的终身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进行测算和评价。

4.1终身净转移额的相关评价原理。本文计算养老保险的指标为终身净转移额,根据精算原理,该指标是通过参保人员终身获得的养老金现值以及保险费现值做减法得出的。当终身净转移额处于正数时,表明参保人的终身养老金现值大于终身缴费现值,反之则表示为终身养老金现值小于终身缴费现值。终身净转移额的评价原理主要概括以下四项。(1)当高收入者<0,低收入者>0,该精算结果表现为养老金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转移,两者间的收入差距在减少,体现出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发挥了正向代内调节作用。(2)当高收入者>0,低收入者<0,该精算结果表现为养老金从低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转移,两者间的收入差距增加,体现出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发挥了逆向代内调节作用。(3)当高收入者<0,低收入者<0,该精算结果则表现为三种情况:首先,站在代际层面来分析,财富遗留而产生的代际分配不公平性;其次,地区层面来分析,财富的转移情况表现为甲地区转移至乙地区,当乙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表明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反之,当乙地区经济相对繁荣的情况下,表明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最后,从碎片化养老保险体系来看,财富的转移是从被测人群逐渐转向其他模式的养老保险人群。(4)当高收入者>0,低收入者>0,该精算结果则表现为不公平的代际分配,而且,着眼于地区因素,财富的转移情况表现为乙地区转移至甲地区,当乙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表示出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反之亦然。

4.2内部收益率的相关评价原理。从养老保险制度角度看,如果参保人通过养老保险得到的投资收益率较高,则表示其内部收益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内部收益率的大小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参保人收入水平的不同,也是体现养老保险制度调节收入的主要方式。在对内部收益率测算的过程中,学术界有关研究较多,但意见不一。部分学者对于内部收益率的研究以参保个人、单位为研究对象,即主要对参保人员的内部收益率进行分析;在关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中,仅选取个人参保作为计算维度,并以内部收益率作为判断指标。由于终身净转移额的单一统筹内容,本研究以参保人个人内部收益率作为精算标准,以此保证测算体系的全面性。所以本研究中的个人内部收益率是参保人缴费的现值总额与养老金未来支付的现值总额相等时的收益率,本文出于以下原理选取内部收益率进行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低收入者>高收入者:养老保险制度发挥正向收入调节作用。低收入者<高收入者:养老保险制度发挥负向收入调节作用。

4.3测算过程与结果。为了使研究结果更为全面,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从国家、地区两个方面出发。因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指标变动。因此在研究中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缴费时间。本文针对终身净转移额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情况进行分析,具体的参数指标为工资增长考虑(4%、6%、8%)、利率(1%、3%、5%)和缴费年限(15年、30年、43年)。通过了解和计算可知,事业单位人员的平均入职年龄约为22岁,在退休年龄最高为65岁时,最长缴费年限为43年。将参保人的平均寿命定为82岁时,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为17年。根据现行养老保险政策,事业单位人员在缴费时统筹部分可以按照16%的缴费率进行计算,个人缴费率按照8%计算。4.3.1终身净转移额角度在缴费年限不同时,工资增长率为4%、利率为3%和工资增长率为6%、利率为5%时,高收入者<0,低收入者>0,反映出养老金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转移,反映出养老保险制度发挥了正向代内调节作用,且在利率和工资增长率一样的情况下,缴费年限数值越大,代内再分配效应越明显。但是,当工资增长率大于利率且两者之差较大时,如工资增长率大于6%和8%,或者利率较低为1%时,收入较高的事业单位工作者在终身净转移额方面可以出现正数的机会,这说明养老保险制度不存在代内再分配效应。缴费年限不同时,当工资增长率、利率分别为4%、5%时,收入较高人员的净转移额即为负数,证明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了代内再分配,或者产生了代际分配不公平,或者意味着参保人的财富转向其他模式的养老保险人群,促进整体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且在利率和工资增长率一样的情况下,缴费年限数值越大,再分配效应越明显。4.3.2内部收益率角度从参保人通过养老保险得到的投资收益率方面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增强了城镇职工收入均衡性。所以,工资增长率的变化是不会影响高收入群体内部收益率小于低收入群体的事实。表现为养老保险制度发挥正向收入调节作用。而且,随着工资增长率的不断增长,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正向收入调节作用在不断增大,反之,二者之间的差距将不断减少,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将产生逆向的作用。

5结论与启示

5.1结论。5.1.1关于代内再分配效应从终身净转移额分析,当工资增长率>利率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降低收入差距,发挥了正向代内调节作用,且其他地区的参保群体存在收入再分配的机会。第二种是在工资增长率大于利率且两者之差超出正常范围时,养老保险制度不存在代内再分配效应;当工资增长率<利率,意味着参保人的财富转向其他模式的养老保险人群,这不仅提高财富的使用效率和转移效率,更有利于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发挥。结合内部收益率的精算结果可以发现,高收入群体的内部收益率均低于低收入群体,表现为养老保险制度发挥正向收入调节作用。5.1.2关于代际再分配效应以代际再分配角度考虑,工资增长率>利率时,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对下一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工资增长率<利率时,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对上一代体现出不公平的特征。5.1.3关于缴费年限对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随着缴费时间数值的越大,代内再分配效应、代际再分配效应越明显。

收益法论文范文8

1.1国外相关研究

对于OA学术期刊的建设运营模式,国外主要是从宏观市场分析与具体建设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宏观分析上,咨询公司ResearchConsulting2016年对欧洲OA出版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潜力进行评估,指出经济因素对OA出版市场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次年,对OpenAIRE框架计划(OpenAIREPost-grantOAPilot)OA出版融资机制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对其服务质量、效率、影响等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OA出版融资机制的发展障碍与方向。实践探索上,学者们对国际上各大OA公司与平台(如科学公共图书馆超级开放存取学术期刊PLoSONE、高能物理开放出版期刊SCOAP3、英国伦敦生物医学中心BMC(BioMedCentral)、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英文科技文献期刊网站WSN、牛津开放存取项目OxfordOpen等)的运营模式,从运营主体、出版目的、学科领域、组织管理、经费来源与运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分析(见表1)。研究结果指出,在运营主体、学科领域和组织管理方面,各平台因为OA公司的类型与研究方向有所差异所以各不相同;在出版目的方面,各平台均为推动和实现各自领域研究文献的开放存取,促进学术资源的快速传播与免费共享;在经费来源方面,除了SCOAP3主要依靠过去订阅传统期刊的公共基金作为OA学术期刊的主要收入外,其余OA学术期刊的资金来源基本上为论文处理费APC、机构资助以及非学术性收入;在运营方式方面,各平台根据自身特点,侧重点有所不同:如PLoS作为原生型OA学术期刊,通过建立以客观同行评议机制为主的运营方式,改变传统学术出版的质量弊端,以实现其加速高质量学术成果开放存取的目标。SCOAP3作为转化型OA学术期刊,注重于招标委托出版商,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实现其遏制学术期刊出版整体价格的目的。WSN由于致力于科技期刊,因此对数字技术较为重视,建立了基于数字平台的商业模式。其余OA学术期刊则以侧重于期刊质量、版权管理、费用收取的运营方式为主。总的来看,目前国际OA学术期刊对文章费用、质量、版权方面较为重视,呈现出商业化运营的趋势。

1.2国内相关研究

在OA学术期刊运营模式研究中,国内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模式探索与基于国外实践的分析研究两个方面。宏观层面上,魏志鹏等分别从服务质量、运营策略、市场结构、成本收入等方面,详细分析论述了OA学术期刊的盈利模式、运行特点与发展前景。实践研究上,王应宽等分别以BMC、PLoSONE、SCO⁃AP3、WSP为例,分析研究各自的运营特点、商业模式、盈利机制等,对我国期刊实现开放存取出版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与发展挑战。

2成本收益

2.1国外相关研究

在OA学术期刊成本收益方面,国外研究在宏观层面上侧重于市场可行性的分析与成本效益的研究,在具体实践层面对成本结构与经费来源进行了探讨。宏观上,ZoëCorbyn利用成本效益在线比较工具(CostEffectivenessforOpenAccessJournals)对OA学术期刊的收费价格与期刊影响力(即声望)进行分析,认为OA学术期刊影响力与收费价格无线性关系,而是取决于自身传播平台与收录文章的选题、质量。MccabeM用数值举例的方法对OA学术期刊市场利益分配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认为期刊在均衡状态下实现开放存取更利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实践上,成本结构方面,Odiyzko(1997)对学术期刊的成本结构比例进行了分析;经费来源方面,CrowR等对OA学术期刊资金收入模型进行了研究,将其归纳总结为供应端模型和需求端模型两种。OSI则在其的商业指南中将具体的经费来源分为自我收入和内外赞助两类。

2.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OA学术期刊成本收益的研究主要为理论层面的效益模型构建和实践层面的成本结构、经费来源分析两方面。理论模型上,刘锦宏以差量法为指导思想,通过计算数字出版机构的成本与收益,构建了数字出版的科学交流系统成本收益模型。周东飞以经济学效益最大化理论和帕累托最优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OA作品效益、版权效益、利用效率等,对OA作品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践探索上,学术界对OA学术期刊的成本构成和经费来源进行了探索研究。一方面是对成本、经费等进行概念式的分类总结,以傅蓉等学者为代表,从理论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对OA学术期刊的成本结构与盈利来源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类型划分。另一方面则以目前国际上OA平台的建设现状为切入点,以李红等为代表,对目前主流的国外OA平台(如PLoS、BMC、PNAS、OUP、SpringerOpen等)的成本开销与收费项目等明细为依据,对成本结构与盈利来源的类型进行基于实证的研究总结。

3出版收费机制

3.1国外相关研究

在OA学术期刊出版收费机制的相关研究中,国外专家学者主要从行业整体角度探索OA学术期刊出版收费模式,从实践中总结出版收费机制。CoxJ(2004)和HolmströmJ(2004)分别以MCBEm⁃erald、IOPPublishing、BMC等出版机构为例,通过计算阅读每篇文章的费用CPR(CostPerArticleReading),证明了OA出版模式在经济上的可行性。Rick(2017)总结了学术界对OA学术期刊出版收费制度的不同观点,指出出版模式发展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ResearchConsulting提出了四种具体的开放存取费用模式,即开放获取存档(“绿色OA”)、金色混合、金色-APC、金色-免APC。在具体费用上,Mc⁃cabeM等指出将出版收取的论文处理费APC细分为评审费和版面费两类,可以有效避免OA学术期刊过度发表的问题。市场调研公司辛巴信息公司(SimbaInformation)认为过快增长的论文处理费APC将会阻碍全球OA运动的发展。实践研究上,从OA学术期刊整体市场角度出发,BjörkBC以2009-2016年各出版机构混合OA收费情况为依据,对混合OA出版收费模式的演变进行了时间的度量。从OA平台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KozakM等均以DOAJ中的OA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学科、不同出版语言、不同国家和不同出版商的OA学术期刊定价原则、收费模式行了实证分析与总结。从机构赞助出版费的角度出发,国外政府部门(如开放社会协会、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如欧洲研究理事会、HowardHughes医学研究所、CNRS核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如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诺丁汉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等均针对OA出版费用模式制定了相应政策与基金。

3.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方面,专家学者们对出版收费模式和具体实践进行了充分的探究与总结。理论研究上,刘?贞等通过分析OA学术期刊不同类型的出版代表和出版模式,对宏观上的行业利益竞争模式和市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罗大珍等从探讨OA出版供给方付费的合理性、必要性入手,总结了OA出版付费机制的特征。不同于上述学者关于供给方单方付费机制的观点,刘瑛等以利益平衡原则和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多方付费机制,并对其可行性与具体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具体实践上,刘雅轩等基于DOAJ的数据,对不同出版语言、不同出版国家、不同出版商的OA学术期刊收费策略进行实证分析。余敏等以国际著名OA平台的数据为基础,对期刊APC收取情况进行调查与实证分析。陈晋则对国外OA学术期刊的机构赞助实践建设进行了研究。

4会员制度

4.1国外相关研究

在OA学术期刊会员制度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有终身制与非终身制(包括机构会员制与个人会员制)两种。国外学者以不同OA平台实际会员制为例,从具体会员类型、付费模式、费用标准和享受权利等方面对不同会员制度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会员制的会员类型均由付费模式与费用标准决定。付费模式上,非终身会员制付费模式包括付费时机(预付费或延迟付费)与付费时限(季度付费、年度付费)两个方面,终身会员制采用“一次付费,终身出版”的原则,具体分为提交付费与接受付费两种;费用标准上,终身会员制由于对作者发文与评论的数量有明确限制,所以费用标准低于非终身会员制。在享受权利方面,两种会员制均根据不同会员类型享受不同的出版权利(享有APC折扣或免费发表一定数量文章)与附加权利(包括增值服务、姓名进入会员列表、便利订阅等)。总体上会员制度呈现多样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