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建构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空间建构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摘要:建筑初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使其在建筑设计中对各种空间设计手法运用自如。但从以往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在基本功训练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提升缓慢。本文以此为前提,以空间建构为导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引入模型制作,强调造型能力与材质表现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高空间设计能力,为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初步;空间建构;空间思维能力;模型;教学模式

建筑初步是建筑设计的先修课,重点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及形象思维能力。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学生对于空间的感受、空间的组织、空间的设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将空间建构引入建筑初步的教学环节中,意在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创造力及实体空间的掌控能力,为建筑设计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初步课程中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逻辑思维能力强于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入学前未经过美术考试选拔,并且基本都是理工科,因此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强于空间思维能力。另外,没有美术基础直接导致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对艺术的感知能力较弱。在此基础上,建筑初步课程任务艰巨,不仅要训练各个方面的基本功,还需为没有基础的大一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感及设计能力。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于空间的认知度尚有待提高,对空间的掌控及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以至于学生到大二进行方案设计时对空间的关系处理有些混乱,空间整体感不强。

(二)设计方法偏二维化叠加。建筑设计方法有很多,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为一种,另外还可以从局部出发到整体再到局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从总平面入手,从空间入手,对方案设计进行宏观掌控则是常规手法。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普遍从功能平面入手,思维重点放在功能房间面积的核算上,平面确定之后再加立面。这种单纯的二维化叠加的设计方法忽视了空间及建筑形体的设计效果,导致设计的建筑空间缺少生动性,光影关系变化及立体感欠缺。

(三)设计与模型制作方面。设计与模型制作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最后一项课程安排,为二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成组训练课奠定基础。此项训练意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前面所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通过这项训练,学生既检验了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挑战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对于初学者而言,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从无到有,从任务书的文字要求到具体的建筑造型,这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然而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及理解深度不够的情况下,想象力及创造力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现状。近些年来,建筑初步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备受关注,众多院校争相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传统的注重基本绘图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将模型制作引入教学中,注重空间设计,强调空间内部的体验感为改革重点。例如清华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采取的改革措施。各院校的改革实践推进了建筑初步课程的研究与思考。

(二)国外现状。国外的建筑院校已把空间设计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空间建构的教学模式以其高强的动手、动脑实际操作性为特点被引入到建筑初步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空间设计积极性。此种模式对知识的掌握针对性更强。在空间的体验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实践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空间设计观。

三、以空间建构为导向的全新教学模式

(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直接引入模型教学。传统的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模式侧重于基本表现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钢笔画、工具线条图、建筑认知、水墨渲染等技能的训练,对建筑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将模型教学引入建筑识图与制图部分,使学生做相关训练时先从立体直观的三维实体出发,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三维实体与二维图形的对应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眼手并用,实现学习的多样性,激发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探寻模型与图纸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好地理解图纸的二维表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2]。

(二)模型教学中的造型能力与材质表现能力。建筑初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材质表现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模型教学不断展开与深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材料的使用去体会空间设计的变化和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感均有所提高,同时对空间的理解与体验更直观。设计完成时,举行模型空间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荣誉感和成就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空间设计与模型教学以空间建构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从空间入手,从工作模型入手,深化方案,摒弃功能平面加立面的二维化设计方法,养成通过模型做设计的习惯。空间品质的高低决定着建筑设计的层次,因此,新的教学模式更侧重强调建筑的空间要素,进而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空间体验,真正掌握用模型做设计的方法。

四、以空间建构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例

(一)“木展”实体搭建设计竞赛。全新的教学模式以空间建构为导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通过对不同材料建筑模型的设计,充分感受到空间的魅力。2019年6月,组织学生参加“木展”20学生实体搭建设计竞赛。通过竞赛,鼓励学生推陈出新,不断探索鲜明的结构构造,新颖的造型形态,个性诠释主题。此次竞赛的主题为“木展”,希望通过“木构搭建”,塑造展示空间,为1人提供观赏绿植或小模型的场所,搭建的作品应为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创造更多可能性,促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为校园树立新标识。根据大赛的主题,以“木”为主要材料,学生一改往年竞赛作品注重构件的穿插、扭转等做法,期待从空间意境着手,进而营造别有一番韵味的空间氛围。本次大赛的搭建作品为“沁影轩”,借王维《竹里馆》的情怀,营造出与诗句相似的清闲意境,幽静雅致的格调,创造清净安详的环境,使人的心境与空间及景致相结合,达到高雅境界。通过触动人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去感受空间的独特韵味。在对空间的体验性、氛围塑造方面,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创新点:其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探究,表达对传统的尊重。空间顶部的16宫格和侧面的9宫格设计内涵丰富:16宫格借鉴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构成16星;顶部灯光走向为北斗七星状;侧面辅助空间的9宫格则是根据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等九个等份、夜晚从地上观天的星宿移动从而知晓方向及季节变化的做法来进行设计,以表达对传统的尊重。其二,麻绳编织体现光影变化。对于空间围合的面要素,学生采用了木元素与麻绳结合的方式表达意境。9宫格和16宫格采用麻绳单向与双向编织的方法形成具有斑驳光影效果的面元素,强调富有韵律感的空间体验。竖向空间的围合上则选择了直径较大的麻绳与小木块穿插而成的立面形式,既对空间起到了限定作用,又不失流动性和趣味性。其三,技术处理。为了更好地渲染空间氛围,在搭建空间内设置自动感应系统,随着人们进入空间的开始,音乐、灯光自动开启,对空间意境的衬托完美地诠释了传统空间的优静与雅致。

(二)“砺器悟道”空间搭建教学实例。“砺器悟道”空间搭建是以校训“砺器悟道”为主题,通过对材料的裁切,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积极空间。本次空间搭建学生将其空间作品取名为“简·半”,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空间搭建过程:1.立意及空间体验“砺器悟道”的核心内涵即为在“器”的磨砺中领会“道”的深远。该形体是由三角形作为一个单元要素,经旋转后形成六边形,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形体宽度逐层递减,形成阶梯式,导向性强。平面形成一个涡卷状,六边形元素向上堆叠形成螺旋上升状态的立体空间,由此再进行删减,最终形成一缓一陡的两个趋势,同时在镂空处添加面元素,体现空间的虚实变换。“简·半”的内涵丰富,“简”即为精简、删减,从形体出发,由繁琐到精简。精简不是简单,而是整个搭建过程中的螺旋上升趋势,体现砺器悟道的不断樊登精神。“半”则由螺旋状空间出发,逐渐按一定规律删减,不完整的状态即为半,一陡一缓的趋势分清空间主次。搭建的空间从入口开始形成开放—半开放—私密的三部分。人们在空间的流动中体会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中承载了师生的努力与智慧,克服各种困难。这不仅是空间感受的砺器,更是学生自身能力与思想的悟道。2.流水线式的分工合作本次空间搭建,学生采用流水线工作方式,每人负责一项内容,反复制作,批量生产,秉承高效、精准、大批量的原则,最大化利用有限材料,不造成浪费。在前期准备中,学生需要安排若干任务,计算用料、绘制零件尺寸、剪裁塑料中空板、开槽、中空板零件开洞、零件连接形成单元体等。单元体制作完毕,将进行实地空间搭建。在搭建过程中要调整空间角度方位,随时准备更改零件尺寸及增添备用件,并按层数摆放六边形单元。各单元体之间的连接采用尼龙扎带,同时在连接处开洞。最后需要对搭建的空间进行修整扎带、面元素设计、配景小品设计等操作,从而完成全部工作。整个过程学生分工明确、通力合作、高效认真,学习效果显著。3.节点设计该空间搭建采用的材料为塑料中空板,由于其自重较重,则放弃前期选择的活页连接件、螺母、螺钉、胶等材料,而采用颜色与中空板接近的白色尼龙扎带,美观的同时每个单元构件连接更方便且整体空间形成后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抵御较大幅度晃动。以两个六边形和上面的一片横板相连接可构成一个单元,在整体空间中单元能够进行任意抽位变换,形式多样且稳定性不变。

五、结语

空间建构在建筑初步课程中的应用是当下高校建筑学专业的重点改革研究方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空间体验,塑造空间思维能力。我校建筑学专业在尝试变革的同时也摸索经验,因为改革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自我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上述的“木展”搭建竞赛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砺器悟道”空间搭建教学实践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材料对空间塑造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应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空间建构过程中学生直观的空间体验,为将来的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梦阳,牛笑,赵兵兵.增强现实技术(AR)下建筑初步微课制作之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92-93.

[2]张静,张平乐.以空间建构为导向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初探——以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2):86-88.

[3]赵斌,侯世荣,仝晖.基于“空间·建构”理念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探讨——山东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建筑教育,2016(4):13-18.

[4]董姝婧,原璐.从认知到建造——基于空间、建构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研究[J].福建建材,2017(11):117-119.

作者:杨梦阳 牛笑 赵兵兵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