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导向下环境设计论文

创造性思维导向下环境设计论文

一、环境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环境设计是针对室内外人居环境进行美化与装饰的空间艺术,设计除满足场地的功能属性外,还要求对社会文化和审美需求进行创造性表达。因此,其设计思维的形成既有理性的分析研究,同时也包括了感性的发散与抽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借鉴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综合专业特征,可将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信息整合层面。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设计思维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必然建构于对形式、方法和文化等主体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现代设计观念中许多重要的思路均是与材料、工艺以及科技等发展紧密联系的。创造性成果必然有着一定的思维原型,没有对学科以及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是无法超越的。综合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而有效的操作方法以及表达形式,均是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形成的先决条件。第二,思维导向层面。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设计理念与取向,而这些理念与取向的形成都深刻渗透着设计者所处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标准、价值信念,以及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在环境设计领域表现为对专业的本质理解和对设计问题的相对固定认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思维在一种文化环境或多种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模式和创造原型,内在地决定了设计的走向。第三,思维输出层面。设计构思并非一次性构想而完成,其既需要形象思维对现有形式进行联想、抽象、重构以及再创造,也需要逻辑思维对场地环境、设计要求以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综合以及总结。排除分析阶段中各种不合理因素,将形象进一步通过某种形式完善与发展。这两种思维交替反复,实现了从经验概括到理论形成的思维深化过程,同时在思考中触发设计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将设计思维向设计语言转换,以形象化、直观化的图纸来对构思进行表达与阐述,同时其内涵反映着设计的逻辑与本质。

二、以创造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一)阶段融合,主轴明确的课程结构

环境设计有着多层次、多类型、交互影响的知识结构,全局化地认识知识间的逻辑关联性是筛选有效信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择取观念与综合化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在知识层面上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目前,环境设计多数课程设置是以“点”的形式出现,仅在固定的1至2个学期集中完成,如设计表现、造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而这些看似技能训练的基础课,其实质是关于如何观察、理解和设计的素质训练,其在高年级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课程中都需要综合应用。因此,可以在保持总学时不变的条件下,将基础课程拆分延伸到多个学期中,保持连续性,减少每个学期的学时。同时将高年级的设计课程,以方案分析、设计认知或情境设计等形式部分延伸到低年级。这类课程可以采用专题或教师工作室课题等形式,如开设方案分析课程,教师通过对某一主题项目的分析,由具体工程实例到抽象设计方法,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评判以及成果汇报,从而实现“认知——筛选与提炼——观点输出”的思维建构模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知识类型,归纳为“技术线”“理论线”“设计线”来明确教学目标与线索。其中,“技术线”侧重于美术技法,造型原理以及工程技术,是设计实践的基本支撑;“理论线”强调史论合一,通过对设计史、美术史、城市史论的构架,从历史与理论中获得智慧和创新的基础;“设计线”则是课程系统中的主轴,具体而言,通过各阶段设计课程对“技术线”“理论线”中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联系相关学科,有所侧重的同时突出各线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如技能线中的表现技法课程,不局限于单纯的临摹或写生,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作业,有主题性地完成。

(二)主动化、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

环境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除应具有专业知识、设计理念以及经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思考,真正把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说,实践的过程就是专业思维不断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而教学中的实践并不仅是单纯地将项目纳入到课程中来,社会化的工程反而容易让学生可能听命于项目业主,其设计思维并未较传统课堂听命于教师有所不同。实践过程的意义,一方面是对课程中知识、原理以及技术的补充,更多的则是加深学生对实践中各种约束条件的转化,帮助学生扭转被动思维方式下“画设计”的现象,探求专业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同时,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也能有效推进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双向交流以及互相激发,提供学生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广泛接触的机会,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以及兴趣点的深度建构。例如,可在中高年级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与展览,针对不同年级采取“真题真做”“真题假做”或“概念方案”等形式。这类实践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从教学任务布置、课堂指导到设计考核的固有教学方式,有效地实现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centre)、以课题来组织(project-organized)的新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这些挑战性的竞赛课题也要求各教学团队结合更广的专业背景和更深的理解层面以研究的态度来进行专业教学。从学生角度而言,参赛学生主动对竞赛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即就某一目标进行海量信息筛选、评判以及应用。学生除需要快速吸收与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外,还会涉及市场调研、课题汇报,技术支持甚至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自发与规划、园林、市场乃至环境工程等各专业自由协作。

(三)多维度、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从设计角度而言,思维形成与输出过程中,设计师会不断评估方案的优劣。评估标准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评估的结果反映了不同阶段设计师与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并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导向,而评估主体的不同也会让设计成果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点。从教学评价体系而言,传统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师授课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均是针对“教”与“学”的内部评价模式,其屏蔽了部分源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等外部评判的有益信息。专业前沿信息以及发展趋势仅依靠教研室或教师个人的判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架构内外结合、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评委会制度,评委可以由教师、职业设计师甚至学生代表组成,在多方面评价意见的碰撞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多个层面的反思,完成设计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同时也可以在高年级课程中,采用更多团队合作的设计工作方式,增加集体讨论的频率和深度,避免设计教学过程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交流,提倡设计理念的共享和争论,尝试推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体系,以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审视自身的同时重视团队的力量。并且,在评估标准上,应重视教学的过程性,避免片面评价,采用综合评分制,减少学生过于强调最终“图面”效果等问题。例如,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评分,可以采用场地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汇报,草图以及最终成果等部分组成。各个阶段有分项的评定标准,并以“议图”来取代“改图”,将指导教师的角色集中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完善和培养方面。

三、结语

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重视学科专业特征,从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统筹考虑,以“信息收集——实践参与——评估验证”为线索,建构完整、完善的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系统。保证课程与教学的有效性,并兼顾到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祎 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