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安全下高山地区城镇搬迁探究

地质安全下高山地区城镇搬迁探究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县城高强度、高密度建设所面临的地质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目的是建议我国中高山地区相同类型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应严格依据环境容量和地质安全条件,科学制定建设策略以及城镇疏解搬迁方案,切实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全力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雅江县县城地质安全性分析

(一)雅江县县城概况。雅江县地处四川省川西高原地区,县城作历史上险要的雅砻江古渡口所在地,被后人称之为“悬崖江城”。县域面积7681.5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人口分布极其不均,城乡居民点的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高山河谷两侧,一般为山腰台地或斜坡碎地上。县城所在地河口镇也不例外,地处318国道与雅砻江的交汇处。县城建设用地不足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近2万人。整体上用地局促、空间狭窄、道路迂回、人口高度集聚。当前县城紧张的用地条件和高强度、高密度的建设模式已经远远超出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甚至在川藏区域也实属罕见。基于对雅江县县城地质安全、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的判断,2015~2020年以来,笔者尤其持续对县城核心地带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高风险问题给予关注。目前,县城的地质安全隐患地带背靠山体、头顶千钧,同时,雅江县域作为我国西南区域地质构造活动相对活跃区域,尤其在雨季来临,突发重大灾害的几率将不断增加,探讨解决雅江县县城避害搬迁和现有建设用地选址调整显得尤为迫切。

(二)经济活动对地质变化的影响和危害。改革开放以来,雅江县社会经济经历了较快速发展。期间,不断加强社会经济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力度。一方面,虽然作为全国生态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仍以农林业为主,但随着人口增加,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开始大肆向自然界索取资源,陡坡耕种、森林滥伐等现象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范围快速扩张、公路交通不断改造拓新、矿产资源不断挖掘开采、大型水利工程不断开发建设等。尤其是因为用地紧张,发展受限因素影响,挖填造地活动十分活跃,在缺乏科学选址,缺乏相应的规范技术指导下,雅江县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人工边坡。比如雅江县中心城区近些年出现很多违章建筑,甚至一些审批通过的建筑也未采取有效的工程支护措施,在不断改变原始地貌过程中,使斜坡稳定性遭到破坏,这种建设模式极易导致滑坡和崩塌的产生,此类险情已在县域多个乡镇已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危害最主要涉及毁坏建筑、交通、农田和果园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典型的如雅江县县城所在地河口镇城北大型滑坡体,其隐患已经造成周边居民人心惶惶,无法安居乐业,成为当地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雅江中心城区滑坡分析。1.环境特征。雅江县县城北部滑坡体位于雅砻江右岸斜坡上。海拔高程2200~3000米,相对高差800米,为侵蚀深切河谷地貌。植被稀疏,主要为耕地和灌木林,斜坡地段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其呈现“岩层节理裂隙发育,表层风化强烈”特征。核心滑坡体前缘高程2644米,后缘高程2709米,相对高差65米,滑坡体主滑向90°与坡向一致,滑坡体长300米,宽180米,滑体平均厚度15米,体积约60万立方米。笔者走访调查,该斜坡从2012年左右出现裂缝为开放式,无充填物,长5米左右。近年来,每当雨季表层滑坡堆积物将318国道阻塞长达20米,时间长达3天。以此推断,随着逐年斜坡岩土深层含水量升高,土体抗剪强度下降,促使斜坡持续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并会出现难以辨别的内部整体缓慢蠕滑。总之,已经成为县城的最大的地质安全隐患。然而,在此范围内,除了现有大量的商业、居住和行政办公功能外,还在继续加大新的建设力度,从318国道新桥回拐入城的入口区域,大型挡土工程已经实施完毕,新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如果滑坡体一旦溃塌,必将带来惨重损失。2.危险性评估与预测。滑坡稳定性分析。整体滑坡蠕动的天然条件未改变,蠕动将延续下去。经观察,居住其上的居民房屋有发生变形的迹象,据此判断该滑坡是不稳定的,是危险的。危害危险预测。根据地质评估报告结论:“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在降雨或地震等不利因素的触发下,滑坡可能发生滑动。”笔者认为,该处滑坡不停止,居住其上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就存在。而一旦滑动就会阻塞国家重要交通干线318国道。该处滑坡将潜在威胁275户,房屋数百间以及通讯设施等,将房产、交通、通讯设施折合,其价值上亿元,灾情属特大型。

二、城镇搬迁策略

(一)安置选址原则。加强对拟选址建设用地的地质结构进行勘察研究,避免二次受地质灾害影响。搬迁的大原则还是要应尽可能地接近原址,尽量消除跨行政区划产生的诸多不便因素影响。拟选新址应当满足地基稳定性好、不受地质灾害威胁,有利于迁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能得到搬迁居民的认同等条件。对于相对集中的拟选址安置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走在前面,大力改善用地条件,充分满足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空间相互协调的理想条件。目前,选定的新址为东部距离雅江县城15公里的下呷乡河谷区域。

(二)安置方案建议。限于财政资金的限制,搬迁安置工程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必须分期分批进行。确定依据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搬迁安置对象的紧迫性分级确定避险搬迁安置顺序。比如首先考虑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高的地区先搬迁,也就是统筹中心城区城北大型滑坡体和县城其它地质环境条件差,灾点密集的受灾户,建议先进行搬迁。具体总结为“先紧迫、后较紧迫;先中部,后两侧”的群众搬迁顺序。

(三)安置区的土地整理与规划建议。新的集中安置区土地整理项目是改善搬迁住户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要充分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安置区规划建设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基础上,还要与保护耕地相结合,要为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矛盾作出新贡献。在安置区应根据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过程中注意避免毁林开荒、斜坡开挖,宜封山育林、及时清除斜坡上的危石等,以避免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同时,中心城区应统一制定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让城市空间设计、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生态保护用地等相互衔接统一。同时,应对周边的乡村规划、新村建设规划进行指导,使之融合发展。另外,针对地质灾害迁出后的原址土地,对于坡度小于25°的平坦土地可以通过归零并整,平整土地和调整土地结构进行绿化植被的恢复培育。对于大于25°的坡地宜植树种草,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大水土涵养能力。

三、结论

雅江县城镇地质灾害隐患都是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地理地貌造成的,今后及很长一段时间,全县都应及时关注和重视城镇地质安全问题,积极预防避险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一定要尊重规律。城镇建设一定要规范各类工程活动,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产生。要加强地表、地下水体的管理和疏导,严禁生活、农灌等用水在高山斜坡地带任意排放。进一步加强对中高山地区矿山的开采管理,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的“双评价”工作。对重要工程项目,特别是水电工程项目、公路建设项目及城镇开发建设项目等,必须开展地质环境评价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工程建设中,要减少和减轻爆破震动,以避免引发和加剧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活动。对新建居民地,须经县有关部门作初步调查和评价,尽量顺地势规划,减少斜坡挖填方带来新的局部边坡失稳,防止因不合理选址遭受和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和浪费,切实引导中高山城镇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高攀 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