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中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中作用

我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科技创新是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同生同连的农业科技档案收集利用工作愈显重要,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加快生成和扩大应用推广的作用也愈加明显。科技档案真实地记述了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记载了人们的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和科技经验。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对科技依赖性的增强,农业科技档案在为农业科研生产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农业科技档案的特性

1.1农业科技档案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如果培育一个新的品种,可能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项目“寒地垦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立项3年,期间5个品系参加省区域试验、1个品系参加省生产试验,审定品种1个。科技档案工作者始终跟踪服务于课题组,针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建档组卷要求及时沟通商確,指导建档工作。为了获取第一手技术资料,同课题组成员一道深入水稻试验田地,做好材料收集组卷的示范工作,使科技人员切实掌握组卷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1.2农业科技档案的综合性。农业实践活动占有的空间范围十分广阔,影响它的因素也复杂多变,因此要树立大农业思想,与农业生产关联的林业、水利、气象等工作,都根列入工作范围,摆上议事日程。农垦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项目“寒地机插秧水稻优质高效丰产耐冷水稻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对优质耐冷品种、水稻秸秆还田、旱育壮秧、间歇灌溉、侧深施肥、宽窄行等技术进行集成并大面积示范,经专家组现场实测验收,在节氮12.7%、节水11.6%的条件下实现增产11.4%。这些水稻课题研究成果,将为集团水稻种植业提质增效做出科技贡献。农业生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因此,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必须全方位服务农业科研和生产,为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科学种田水平服务。

1.3农业科技档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受地域和季节限制,决定了农业科技工作必须研究气象和生态环境特点,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在较适宜的条件下推广应用。农垦科学院植保所承担的国家课题“东北早熟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全程机械化关键配套技术”经过4年研究,制定了《温凉半湿润区玉米粒收栽培技术规程》《半干旱区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等4项地方种植技术标准,课题预期成果将为垦区乃至东北区玉米种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同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病虫害、杂草等)之间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难以重复,也不可能人工再现,这充分体现了及时积累资料做原始记录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业务部门取得联系,密切配合,深入细致地了解科研生产中的情况,掌握哪些成果适应当前形势,应尽快推广应用;哪些成果有理论价值,可供其它课题参考。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协助科技人员,为开发、推广科技成果,制定科研、生产计划,拟定生产配套技术措施,收集积累所需的档案资料。

2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2.1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制定农业结构布局。农业科技档案是黑龙江垦区制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农业科技人员依据历年积累的农业科技档案资料,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振兴大豆计划,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项目“黑龙江省中熟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育成了垦豆48、垦科豆1等多个大豆品种,承担的总局科研计划“高产优质多抗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课题,提出了扩大大豆生产种植的建议,创新了优异大豆种质资源,审定6个新品种,推广面积达3333hm2以上;将为集团大豆振兴奠定品种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垦区确定种植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提供了依据。在农业科技档案中,有推广常规技术的经验总结,有推广新技术的原始记录,也有农业科研新成果,这些资料对今后的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2.2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引导和带动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应有作用,经作所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子项目“黑龙江省垦区马铃薯主食化原料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集成东北区域马铃薯主粮化技术模式,经大面积示范验证,马铃薯产量较黑龙江省平均水平高15%,干物质含量增加2个百分点,其技术成果将为集团薯业优质原料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畜牧所承担国家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和总局科研公关计划“规模化奶牛场均衡增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和总局“奶牛高产攻关活动和单产提升计划”专项等多项课题和工作任务,建立了黑龙江垦区可利用的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结合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的应用,实现奶牛科学化、精细化饲养,奶牛单产9t以上的牧场已由最初2015年的4个提高到了2019年的27个,其中10t以上8个、11t以上1个。农业科技档案内容丰富广泛、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2.3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档案资源,为垦区发展和农场职工增收致富服务。农垦科学院与垦区9个管理局50多个农场确定了合作关系,建立了科研成果数据资源共享示范基地,以“专家+基地+示范户”为推广模式,以技术和物化补贴为保障,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率,包括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数十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11个总局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45个农场和15个养殖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共计5.33万hm2,畜牧养殖技术应用共计牛3500头、猪6000头,培训指导用户8000余人次,取得8000万元的显著经济效益。14个总局农发科技推广项目,38项新技术在32个农场推广应用面积16.67万hm2,培训指导用户1万余人次,取得1.1亿元经济效益。通过科技推广科研成果共享,提高了农牧场的生产能力,为垦区的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绿色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卢宝华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