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及实践探究

地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及实践探究

摘要:近年来,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财政部门利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有效提升了农业推广服务效能。新疆昌吉州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聚焦新技术推广,助力产业扶贫,采取各项措施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激发从业人员干事创业热情,稳步提升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

昌吉州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为出发点,紧扣“放管服”要求,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实现全面小康“三农”短板提供组织保障。在实施中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创新发展,构建立体化、多层次服务格局,取得阶段性实践成果。

1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

1.1创新体制建设及增强服务效能。昌吉州为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供给,提高技术服务的适用性,在乡镇一级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各机构成立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构建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以服务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主要产业为出发点,发挥专业技术协同优势,按需求提供精准指导服务。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各类农业经营组织以自身需要出发协同开展技术服务,开放思维,政策上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引导驻地农业高职院校发挥人才平台优势开展农技服务,承办人员培训、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注重农业产业持续发展扶贫,针对性地培养乡土人才,让“土专家”发挥大作用,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对脱贫攻坚技术性帮扶力度和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组织农技人员、技术示范基地、示范主体开展帮扶工作[1-2]。

1.2提升素质能力及补充专业人员。鼓励支持乡镇一线技术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能力。对原有专业技术人员分专业分层次分类别开展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提升从业人员学历。把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打造成爱岗敬业、服务高效的骨干力量,成为乡村振兴中流砥柱。州内各业务主管部门持续开展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在公共课、专业课课程体系和培训师资库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结合本地特点采取案例讲解、理论教学、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有现场经验的相关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讲授前沿技术,有效提高了人员培训的实效性、精准性和针对性。根据产业升级需要,加大高素质人员补充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通过实行“千名硕士进昌吉”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吸引普通高等院校农业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目前已引进四批人才。于此同时,在编制、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乡镇专业技术人员以政策支持。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政策倾斜措施,制定颁发昌吉州“乡镇职称”评审方案,从2020年开始在昌吉市、阜康市进行试点,让乡镇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此外,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还重新制定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及兽医师职称评审条件,并保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这一职称,为乡镇及以下农业农村一线、涉农企业从事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开辟晋升途径。

1.3强化激励机制及打造特色产业。强化激励机制,明确业绩考评内容,以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内容,让长期扎根农村一线、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增加满意度、获得感。开展特色产业技术推广示范。聚焦产业需要,构建多层次技术推广示范,实现村有技术示范区、镇有科技展示板、县有特色产业技术示范基地。把新技术助力产业提质升级、增效作为主要路径,以科技应用、人才开发驱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有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展示区,形成以科技要素为核心、可借鉴可复制的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4创新服务机制及高效组织实施。推进农技推广在线服务,鼓励高技能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各类APP平台开展直播,在线开展咨询指导、互动交流、问题解答、技术普及等服务。紧跟农业生产需求,准确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支持信息。增容现有绩效评价系统,进行任务成效线上考核,建立在线管理数据库,实时展示本年度项目任务完成进度和初步成果。对示范基地基本情况、人员配置、示范内容、技术推广单位实行线上动态公示[3-4]。

2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经过顶层设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形成技术引领、协同、落地三级分工格局。县乡技术服务推广机构主动找问题、明目标、看结果,瞄准“三农”领域短板和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履行职责,为实现农业农村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

2.1新技术推广支持产业发展。基层推广单位牵头实施新技术推广项目,农村产权股份制改造形成的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落实技术推广示范内容,近年重点推进了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基于北斗导航的粮食全程机械化技术等技术集成示范。各县根据种植特点和优势产业布局确定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大力推进各类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机具新技术。支持各类主体建设仓储保鲜设施,提升农产品产供销能力,打通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环节。

2.2有力支撑产业大局。面对“抗疫”新形势,把准国家战略意图,积极应对疫情发展及国际粮食贸易禁运风险,努力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扩大主要粮油作物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油料自给水平,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副食品供应,牢牢把“饭碗”掌握在自己手里。发挥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畜产品稳产保供。根据国家现实需要以节本增效、生态环保为技术取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做好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组建技术指导专业组,制定规范易用的技术操作规程,构建“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基地+辐射带动”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实现主推技术精准进村到田。

2.3农业绿色发展有序推进。2018年以来,农业部门严格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以保障粮食安全。对种植小麦的耕地优先补贴,保证小麦生产的稳定,保持政策实施连续性,按照小麦、玉米、青贮饲料、苜蓿、特色作物的顺序依次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冬小麦220元,春小麦115元,青贮饲料地120元,苜蓿100元,玉米(不含复播)和特色经济作物18元。大力推广作物秸秆还田、深松耕整地、残膜回收、农药化肥使用少量化、有机肥科学施用等技术,切实进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对耕地地力保持的积极性,推进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发展需要,推动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多渠道增收,同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2.4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昌吉州立足“三农”新要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新型服务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尝试引入社会资本。根据种养业实际,推广示范抗性品种、绿色高效药剂、水稻机插、玉米籽粒机收、果蔬机械采摘、畜禽水产设施养殖等集成技术,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养殖减量提质等关键技术,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本地农业高质量发展[5-7]。

2.5贫困地区农技服务实效提升明显。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农业技术推广公益属性,不断加大贫困地区技术供给,提高技术服务的精准性和效果持续性。细化任务要求,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做到贫困村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加大技术帮扶力度,有效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完善措施,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与产业扶贫任务紧密衔接,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口帮扶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上下联动,细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帮扶任务,强化技术服务对产业扶贫的保障。注重持续发展,围绕脱贫攻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针对性地培养乡土农技人才,加大特色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助力贫困村产业提质增效,支持产业对脱贫攻坚的持续带动能力。鼓励技术扶贫全社会参与,壮大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力量,引导支持企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等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作为公有服务机构的有益补充。另外,正在试点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承担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

3结语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牵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统防统治、农资供应、深松整地、农产品营销等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今后还要建设一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农业技术服务单位要在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上更好发挥政府公益性机构作用。在“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产业振兴格局中,鼓励特色产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带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余桂玲 范治璇 单位:昌吉市滨湖镇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