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农业经济体系也需做出转变。本文将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循环经济也被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其特点是将生产经营中的物质和能源不断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并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循环经济是现阶段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步的一种方法,以绿色化、资源化、循环化为基本目标,不断构建经济资源的循环模式,并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我国农业规划很早就提出了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生产技术体系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在农业经济生产系统中,循环经济应以政府带动为前提,环境保护为原则,将资源利用和产业经营作为发展目标,不断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废弃物转化为再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循环效率。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将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农业生产体系之中,架构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新型生态链,将传统粗放式农业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生态型经济体系。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政府推动力度不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想要全面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必须要有政府进行参与。与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倡导、市场运作、人民参与的模式不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存在差异,需要政府结合当地农业情况,推动农业经济才能使其有效发展。不过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的推动措施较少,部分农商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不佳。并且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战初步达成的阶段,一些地区农业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想要立刻构建农业循环经济较为困难。

2.2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问题。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的要求较高,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恶化,部分农业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快速下降等问题,都使得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而要解决这类情况就必须淘汰落后产业和传统农业生产结构,这也意味着将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而为了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农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2.3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资金和生产技术来支撑,农业的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准和农业生产的创新能力将决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程度,也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效益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我国对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不过农业资金、技术服务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仍有不足,与我国庞大的农业基础和农业人口相比,资金与技术显得杯水车薪,这就导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滞后,难以形成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并且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核心是建立优质的产业链,将农业变为有利于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在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中,农业生产链缺乏,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处理加工的工厂较少,无法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2.4循环经济理念不全面。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循环经济理论在全社会中都有广泛认可,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依然是农户、养殖户,而这类群体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关注相对较少、对理念认识不够全面,并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宣传程度和普及教育不到位,使得部分农业群体过于追求农业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没有从根本上认清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从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依然存在浪费现象,盲目追求农业经济,而牺牲了资源环境。

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3.1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农业循环经济作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其有效实施需要政府和农业群体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必须要增强自身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程度。与工业相比,农业投入的成本巨大,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农业循环经济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建立起来的体系,需要日积月累。其次,政府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职能应从主导转变为服务,树立为农业服务的意识,将农业发展的方向交给农民来决定,政府则起到规范、引导、纠正的作用,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正确的途径之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然后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应积极与社会上其他经济主体联合,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各类基金和投资,科学合理地引入这些社会资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最后,政府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现今很多行业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依靠规章制度,才能避免走弯路误入陷坑,用制度来保证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尤其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地方农业经济实际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到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规划和布局[1]。

3.2强化农业循环体系。在部分农业生产中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实际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应发掘当地农业发展的潜力,为农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建议政府加强对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农业技术进行研发和投入,例如现今具有的环保可循环使用地膜的推广,利用扶持或鼓励政策,为农户发放一定补贴,相关部门应继续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积极提供优质的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促进环保生产资料的使用。在种植业,农民已经能将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实现秸秆还田、畜牧养殖等循环利用体系,以蒙城县乐土镇为例,近3年每季农作物种植约有18万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资金每季每亩的补贴都在10元以上,而政策效果使每季秸秆还田率都达50%以上,秸秆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利于减少化肥的使用。但如果某地块的秸秆累积过多还田,也会造成土壤空隙大,造成水肥流失,且会致使病虫害数量多,增加了防治次数及农药的投入量。这就需农技人员从整地、播种、管理和收获环节进行适时合理指导,采用秸秆碎粉、科学施肥播种、种后镇压、合理用药等优化农业循环体系,农业生产全工程追求计算边际效应,可以先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大户抓起,尽快补上这个“短板”。此外,强化农业技术体系的关键在于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维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维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难免会有所下降,这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结果,只有当农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届时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得到长足进步。

3.3拓展产业化经营。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变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必须面向社会市场,进行产业化转变。我国种植区域环境不同,北方平原较多,现代农业可以走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的道路,而南方等地区需走精细化生产道路,利用技术性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农业要向专业化生产转变,在政府服务和技术体系的帮助下,为农业专业化制定标准,整合过往散户、个体的经营方式,将农村、乡镇变为一个整体。其次,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统一的供销渠道以及配套的加工产业。例如在上文提及的新型生态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地膜,为相关加工厂提供一定政策扶持,使新型环保可循环的农业生产资料更符合当地农业循环经济的需求,使农业在面向市场进行营销和推广时有统一的标准。并且农业合作组织也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协商,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运用途径,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优化农业结构,很多地区都是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农业经营多种多样,也使得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较低,无法形成较大规模,因此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设立统一的标准和技术。不过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也要注重保护地区文化,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不能以破坏地区文化为前提。此外,农村金融体系也是农业循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农业资金需求量小、需求分散、受市场影响大都会增加农业金融风险,在产业化经营中,需要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革新,使其能够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帮助农业取得更好的发展[2]。

3.4循环经济理念和应用。为了达成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农户、养殖户这些一线的农业生产者真正掌握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为了适应技术体系和农业产业化,可以从两方面加强教育农业生产者。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其实传统的自给自足理念也是一种独立的循环经济概念,其在过往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效果,不过在现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自给自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为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只是将传统个人的自给自足转变为农业的自给自足,从个体层面提升到集体层面,使农业生产获得更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鼓励养殖专业户利用畜牧粪便做原料建沼气池,沼气对环境的污染小,可以用于照明、做饭,沼渣沼液还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充分循环利用资源。在现代畜牧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畜牧养殖场收集粪便建设沼气池的引导指导力度。从农作物秸秆用于养殖,到养殖动物粪便做沼气,再利用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形成一个循环圈,既利于环保,又促进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4结论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正推动着农业稳定、健康发展,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只要有关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农业技术体系,继续拓宽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强基层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就能够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筱萍,刘文华.农业循环经济分层绿色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20(02):109-117.

[2]蒋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J].吉林蔬菜,2019(04):93-94.

作者:邵医梅 单位:蒙城县财政局乐土财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