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路径

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路径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对农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力度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进增长。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加大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同时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加大政府引导作用,以此加大我国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农村经济

0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追求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生态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1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即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局限性双重特质较为突出,两者协调交互可以有效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此次同时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持续性的进行农业技术更新,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基础上做好合理的生态保护工作,形成周边环境不会因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加速区域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产业运作模式,以此为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扫清障碍。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本身联系性极强,两者往往不可分割,而在农业生态发展期间对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结合指标要求会随时间推移而全面增加,为确保各项资源技术能够协调交互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便必须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层面入手,遵循基本原则;即确保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以此为前提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来对产业结构做全方位的改进优化,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目的。这也是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合理的协调路径方案,往往会提升区域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会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实现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农业经济效益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个人意识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年,绿色食品作为绿色市场的主流商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从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若想实现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必然趋势。生态经济可以保证食品在生产到加工的全程控制,保障食品的安全,提高食用者的健康水平。实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

3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3.1缺乏技术支持

促进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都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先进的设施设备,缺乏精细化的生态农产品。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型、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我国生态农业生产的人才十分有限,致使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严重受限。这种在农业技术研发层面投入资源和关注度欠缺的问题,在近年时展大背景下已经愈发突出,其所造成的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创新频率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状况也日益加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因此而全面下降,使得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进度极为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3.2农业生产者素质不高,生态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依然以农民为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农民知识水平的限制,致使农业生态和农产品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农产品科学技术的使用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的信息较为闭塞,所以农民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同时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普遍存在缺乏农业生态化的意识,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精细加工过程中缺乏技术创新。虽然近年来政策向农业上的倾斜性已经极为明显,但往往受限于该从事农业生产群体素质有限的问题,导致其无法正确客观的对待政策要求,对相关惠农内容也没有深度的理解认知,实际开展工作时基本是按照以往经验和惯性驱使进行相应路径方案构建,加之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资金往往较为有限,即使有更新理念、更新技术的想法,整体操作难度也较高,这都使得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受到较大阻力,最终所取得成果也基本很难达到预期。

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加大政府引导作用

实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使生态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加大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农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府的支持,制定相关的财税扶持政策。同时规范农产品的市场体制,加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及时告知农业生产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帮助农业生产者实现精细化的生产。实践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应配合从业者做好全程跟踪辅助记录工作,向对应地区农业从业人员正确客观的阐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意义,说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及两者协调界定依据,建立健全的全面引导策略,使其发展落实供工作开展的流畅度和专业度能够得到保障。

4.2提高技术支持

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加大农业科研的创新研究,并将创新结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品种培育、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方面。同时加大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支撑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人才的社会福利待遇,将人才作为实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增加相关农业技术资金投入,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满足区域实际功能需求,形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使我国整个农业市场也得以不断完善。且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农业基本生产规律来进行加工技术、复合型人才等方面的引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基础上最大限度开发农业资源,提升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理念开展相关工作,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储备人才而忽略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结构的合理性,造成农业发展压力负重过大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发生。

4.3提升农业生产者素质,强化生态意识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农业技术的普及,提高农业生产者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强化其生态农业理念。使农业生产者明白实现生态农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能够加大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生产效益。可以采用多样式的宣传手段和方式,开展多样式的宣传活动,培养农业生产者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加深农业生产者对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度理解认知,灵活根据政策转变实践模式,此期间相关部门人员可在持续宣传基础上按照周期性进行选取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代表进行相关培训的方式,确保其能够逐步转变自身传统观念,第一实践了解相关政策内容,从而使其后续农业发展时,可主动去进行生态环保创新策略打制定,为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状况,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确保提升农业经济的前提下,保证生态资源不被破坏,做到农业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对我国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国勤.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12):13-15.

[2]赵俊亚.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3):25-26.

[3]朱薇.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及其对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6):158-160.

作者:王敬芳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