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农村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焕发新的生命力。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蚌埠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推动蚌埠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3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产业化发展;工业素质

1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及意义

1.1农村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1],因此必须进步,紧跟城市化步伐。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中小城镇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使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年轻人更倾向于去大城市寻找机会,农村的农业生产多数是老年人在维持。通过农村产业化调整,将以往的分散式土地种植发展为集成式的机械化农业模式,其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机械化管理,大型农业机械也能够运用其中,例如以往依靠人力喷洒农药,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农药喷洒不均匀,而大型的农药喷洒机械能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在播种时也可以不再依靠人力,而是使用播种机械进行。不论是无人机还是各种大型机械在农业中的运用,都象征着我国农业发展全新时代的到来,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从3个角度出发。①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产业规模经济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得以发展。对于基层经济建设而言,必须有具有带动作用的榜样,能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使企业在发展中不出现迷茫期。②运用科学手段提高农业水平。科学手段即通过使用大量的机械,解放生产力,将农村生产力应用在中小城镇建设中,进而推动中小城镇的发展。③构筑先进的农业体系。先进的农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力。

1.2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从宏观角度来看,发展农村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在产业化背景下发展农村新型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生产效率,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再被传统的耕种模式所束缚,使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中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仅限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多的农村生产劳动力涌入中小型城市。这些因产业化调整而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根据工作需要完善专业知识,进而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对于农村青年劳动力而言,参与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建设能够获得远高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收益。

2蚌埠市农村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农业产业化现状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坚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立足农业,招大引强,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总计351家。成功创建省级产业联合体13家,省甲级队5家,认定市级产业化联合体46家,甲级队24家。连续3年产业化综合考评位居安徽省第1位。蚌埠市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先后引进部级龙头企业中粮集团和中纺集团,建成总投资超50亿元、年加工粮食达300万t的中粮产业园和总投资超30亿元、年加工粮油达100万t的中纺产业园,打造蚌埠粮油加工巨头[2]。中粮、中纺、现代牧业、大成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蚌埠落户发展,安徽天麒面业、香飘飘食品科技、卫食园等一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行业排头兵。目前,全市有部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3家,市级龙头企业180家。已基本建成粮油、生物质两个百亿元产业,肉制品、乳品饮料两个50亿元产业。

2.2农村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农业产业化认知不足。在蚌埠市农村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加入农业产业中,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组织或专业合作社中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同时需要看到,农民对全新的产业化农业认知不足,传统的农耕思想依然影响着其对新型农业的看法,导致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产业化农业带给农村生产的变化。(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如纺织、服装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阶段性用工难、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重、脏、累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一些工作条件差的农业企业招不到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导致员工素质较低,生产效率不高。数据显示,在五河县纺织企业一线挡车女工中,40岁以上的员工超过员工总数的30%。

3蚌埠市发展农村产业化的建议

3.1从根本出发,培养产业化农业人才

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民为基础,因此在整个农村产业化调整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村青年劳动力这一重要可变因素的存在。从实际中可以看到,阻碍蚌埠市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参与产业化转型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因此要提升青年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始终坚持以农村产业化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尽可能避免对农村劳动力的浪费。当然,在提升技术水平时,不仅限于农村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包括机械生产技术与纺织工业技术。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农村富余生产力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流向中小城镇,为了保证中小城镇的高效发展,农村劳动力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3.2理清企业与农村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农村产业化是构建企业与农村生产力之间的全新关系,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推动农村生产力在参与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保持企业与农村生产力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引导农村生产力正确转移流向,使二者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4结束语

产业化发展使农村的富余生产力有更多就业机会,而农村生产力参与城市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发挥农村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生产力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

[2]张冬冬.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西南农经,2017(7):17.

作者:郑岩松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