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分析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发现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亟须引起关注。本文主要从农田规模化种植程度、农民参与意识、施工安全意识、管护机制及社会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保证高标准农田顺利实施并长期发挥效益。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管护机制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农田水利工程作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尤为重要。然而调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农田的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农民参与意识淡薄、施工安全意识不强、管护机制不完善、社会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的效益,甚至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打折扣。因此,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农业农村健康有序发展举足轻重。

1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规模化种植程度低

有些县市区人均耕地少,规模化程度低,限制了大型农田排灌设备的充分发挥。农业种植小而分散,种植作物杂而多样,成熟不一,成方连片的农田就这样被切割成碎片,无法形成整体、统一的灌溉模式。若小地块启用大型灌溉设备,灌溉费用则会提高数倍,这种传统的种植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型高效节水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1.2农民参与意识淡薄

过去原始的耕作技术思想依然深入广大农户的意识中,我国大部分农民对现代水利工程设施的认识非常浅薄。在农田水利工程完工后,少部分农民获得了农田灌溉的便捷,大部分农民由于水源少,正是抢水灌溉的时期,都争先采用小白龙传统灌溉模式,以至于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灌溉设施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保护意识不强,继而影响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3施工安全意识不强

当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施工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现象。同时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国家还没有制定详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标准等,施工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应付了事的行为,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存在安全隐患,质量没法得到保障。

1.4运行管护机制有待完善

按照相关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产权便移交到受益乡镇和村集体。由于部分村集体缺少设备运行管理人员,排灌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设备老化失修,加上秋种、秋收农耕机械等人为损伤,使得部分设备受损不能使用,造成设备闲置、弃用等现象。造成管理人员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种植模式的限制。小规模生产种植模式,大大增加了农田的灌溉成本,经营管护主体在运行管护中得不到合理的收益。二是缺乏维护资金。老化、损伤器材和设备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部分村集体因缺少维护资金,对老化和损伤设备不能及时修复,日积月累,致使一些设备失去了使用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这也是项目建成后运行率低的一项重要原因。

1.5社会投入不足

政府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财政投资占比较重,社会资本占比极低,从而对财政投资造成不小压力,尤其有些贫困县财政资金不足,配套资金往往有很大压力。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仅能对当前的地块进行小规模修整,无法达到综合整治的要求。另外,综合土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情况来看建设标准仍不高,且在采用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方面仍是薄弱环节,多元化多渠道筹资机制仍未完全形成。

2农田水利建设相关建议

2.1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

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确保落地落实,提高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扩大农田种植规模,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创造适宜地先天条件。

2.2加大群众宣传力度

为确保农田水利工作的作用能得到有效发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广大农村地区应提高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改变农民以往的灌溉理念,使之能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积极使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设施。一是加大节水灌溉宣传力度,通过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方面的讲座,或是通过微信、抖音、广播站及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以此来有效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使其不仅具备良好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意识,还能掌握一定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二是在当地建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示范区,定期邀请当地农民到示范区参观,使其直观地了解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优势和作用,从而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2.3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安全防护制度,从各施工环节的细节出发认真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技术交流,所有现场作业人员都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单位还应制定考核奖惩制度激励人员加强学习,巩固提升安全意识。打造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农田水利施工队伍,进而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促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2.4创新管护和监管机制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着地方农业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在实践中创新手段,培养有责任心、监管知识水平高、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才,配套相应的办公、管理设施或工具,特别是给予奖惩政策和权利。也可通过落实好(或村支部)的工程管理主体责任,创新“合作社+农户”“种粮大户+农户”模式,依靠村委会(或村支部),发动广大群众,组织专门灌溉组织,共同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由相关部门组织监管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化技能提升培训班,提高监管、运行管护水平,以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撑工程管护工作。同时应该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考核与干部考核挂钩,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防止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的同时鼓励农田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的组织,激发这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有效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实现现代化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5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配套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建议上级部门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适当奖励,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二是国家在政策层面需在盈利性和公益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承担起公益性的支出,减轻农民负担,助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在加块土地流转步伐,提高参建主体的专业水平和创新管护、监管机制等方面发力,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这项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李晶 张延栋 张丽 单位:山东省庆云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