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善,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政府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以提升农村经济质量为目的,就实际情况来讲,农村经济主要在农业,而农业又是关乎人民民生的产业,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等,都是未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为主要出发点,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值,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因为农业经济发展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完善保障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制定农业发展制度的时候,必须要深入农村地区,对本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解,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而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更完善,也能让农村经济制度更加完善。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解决方案。农业经济管理主要针对农业生产,是比较系统性的工作,管理内容多,而且管理复杂,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必须要切合农业实际情况,在开展管理之前,相关人员、相关部门会首先对农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案,以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3-有助于形成农村经济绿色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关键,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比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严重等问题,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首先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只有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才能为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支持,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是绿色、无公害、生态农业,通过绿色农业发展理念的实践,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防止乱砍乱伐,加强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等,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还能真正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促进农村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力度可见一斑,当前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人力生产,对农业机械技术、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加以利用,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推广,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长效发展助力。另一方面,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让我国的农村建设更符合本地实情,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近几年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不仅有农业种植、养殖业带来的收益,而且农村经济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也拓宽了人们的收入渠道,农村收入涨幅较大,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就是,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地区依旧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在收入的稳定性和增长幅度方面依旧落后于城市居民。

2-农业生产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决定了农业生产产值,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散户为主的,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农村经营合作社,将散户聚集起来,凝聚成为更大的力量。但是目前农村的经营方式依旧是农户分散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尽管有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加入,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还是农业,分散化的经营不利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农机化水平得不到提升,无法开展统一、大规模化的生产。

3-对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不足。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及充足的投入才能达到相应目标,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尤其是随着经济改革,很多农村人才流失,涌入城市,对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资金不够,缺乏人力物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4-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农村经济管理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外流,沉淀在基层的人才数量少、人才综合能力素养不高,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管理经验、管理实践能力不足等,这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经济管理所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具备经济管理的相关业务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

三、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1-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新时期可以尝试股份合作性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股权合作性管理模式的基本操作是由成员缴纳股金,再通过合作对实体经济进行有效管理,获得共同收益。这对于提升农村组织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有很大帮助,而且股权合作性管理模式也能对风险进行分散,所有成员共同承担风险,收益分配更合理。股份合作性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协会性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以社团组织的方式开展,在此过程中,命名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参与经济管理中,由农村集体带头实施有效的农业生产管理,由专业人员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对农业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协调,对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种是带动性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企业为主,发挥企业带头作用,对市场进行分析,从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更契合市场,提高农业生产价值。在这种模式中,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支撑,比如对本地的一些龙头企业进行扶持,通过政策优惠带动企业发展,再由企业带动农民,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组建专业的管理人才团队,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生产效率低的一个因素。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农村地区要加强教育改革力度,加强基础教育力度,从年轻一代着手,提高年轻一代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一方面,必须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建立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深入基层和每家每户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部分农民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导致儿童无法入学,这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在打牢基础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之后,还要开展技能培训,对于一些农村的中青年开展技能培训教育,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农机设备、农业管理理念等进行传授,让农民可以学习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并且将其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真正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地区的差距依旧明显,无论是在基础设施,还是人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从资金、人才、物力等方面着手,给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更多的支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的农村环境和农村面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将更多新技术引入到农村,以技术改革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对互联网新技术加以利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城乡合作,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将城市资源引入农村,真正实现农村小康。

4-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现代农业是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农业智能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管理现代化等等,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未来需要对科学技术加以利用,在良种繁育、农业管理等方面加以应用,实现高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最原始的劳动力,提高农民的能力水平,创造出更大的农业生产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只有真正做好农业经济管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并且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力虎 刘丽兵 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农村财务指导站 河北省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