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标志设计范例

民宿标志设计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1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趋向多元化的当今潮流中,在通信系统、网络系统、信息系统与咨询系统频繁出现并适用的当今发达社会里,一个优秀的且独一无二的标志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不容小觑,大到国家城市,小到私营商店,都需要个性鲜明的且符合自己需求的标志。一个好的标志,必然是要根植于一定的文化的,有一定的民族元素存在的设计作品才可能是独树一帜的,才能成为经典。

关键词:

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标志设计;运用

在当今社会,一个优秀的且独一无二的标志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不容小觑,大到国家城市,小到私营商店,都需要能代表自己的标志。标志符号离不开人们的知识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一个好的标志,必然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也就有特色鲜明的标志。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古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和谐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由一个个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和繁衍而形成、发展的文化。

一、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一)中国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由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文化包含了56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信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信仰,俗话说:“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有56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是根植于各个民族文化之上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追溯中华历史,弘扬民族文化,乃永垂不朽的国之瑰宝。

(二)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基本定义是指凡是能够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侨所认同的,凝聚着传统的文化精神,并且能够体现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形象、符号或者风俗习惯,这些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中国的企业及品牌文化也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特色的民族元素,就会产生出什么特色的设计”,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不单单是起到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的作用,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国元素应该是从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中建立起来的,它不仅能传播文化,也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二、现代标志设计

(一)标志

标志的基本定义是指能够表明事物本身特征的一些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和符号作为直观语言,除表达某种含义、代替某个动作之外,还具有传达一些直观的信息、意义以及表达某些情感动作的作用。标志设计是一种时代性极强的现代设计种类,被当作一种很大众的、易于传播的符号,通常以精致、简单的形象去表达一定的含义,也会利用人们对一些符号的特殊想象和视觉识别,准确地表达出某种事物的精确含义。标志主要分为两大类:简单概括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但不论什么类的标志,它在树立形象、推销产品、保证信誉的情况下,也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丰富其文化内涵,让这些标志更容易被大众识别。

(二)现代标志设计的功能与作用

总的来说,现代标志具有四个功能:树立形象,保证信誉,便于交流,利于竞争。现代标志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大众传播符号,一个想在社会上立足的企业,必然要有自己的独特标志。标志无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使用的广泛性、重复性、传播性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视觉要素。标志用最为简洁的形象去塑造一个企业的内涵,用多样的表达形式来展示一个企业的形象。标志也具有很强的信息传达效果,很多时候标志能轻松地代替一些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不仅仅适用于一个企业,而是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因此,一个优秀的标志设计作品,不应只单单把它看作一种设计,而应张开想象的翅膀,去了解标志背后的故事,比如,设计师的灵感与思维,设计师的创造能力、造型能力、领悟能力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标志毫无疑问是最让大家一目了然的视觉传达符号,它也是唯一能够不受民族文化和语言束缚的视觉传达方式,能很好地适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人,具有其他传达方式无法代替的优越性。

三、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会是另一种模样。标志是一种象征艺术,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视觉传达符号,代表着特定的事物与含义,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情况下,所谓象征指的是用具有实象的具体事物来表示抽象的精神内容,比如,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用红色象征激情、用绿色象征环境文明等。抽象物也有象征的可能,比如,方形象征稳定,圆形象征圆满,角形是尖锐的象征。因此,象征是一种通过感觉、情感等手段来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通过语言传达的抽象神秘的意义和内容的表现手法。

(一)中国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书写字体作为标志的设计方法,可以充分体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以书法字体为灵感创造出的标志图形,有着浓郁的东方神韵以及中国文化精神,能很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标志给人以亲切感与时代回归感,显示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笔者认为依据中国书法的特点,借用书法艺术设计的标志一定要有“形”的美、要有“意”的度、要有“势”的韵。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设计的图形与创意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设计者将创意思想通过草图记录下来,再通过图形设计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加以完善,并使创意逐渐深化。在图形的造型手法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从中国的岩画、汉字、画像砖中,从汉字书法造型的特点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点,凸显东方神韵。它的思想始终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元素通过会徽图形较好地表达出来。书法是中国艺术的一朵奇葩,理应融入世界图形的设计之中。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图形定位是在汉字“世”的形象之上,从一个手持橄榄枝的人,到三个人合臂相拥的“世”,再到最后形同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的“世”。通过不断地修改、完善和提升,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世博会会徽。会徽用汉字“世”进行基础的变形设计,以形象生动的和睦家庭形象,寓意着“你、我、他”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也充分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书法的美感也在这个标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利用画笔来表现长短、粗细、方圆、正斜、放收的对比变化,不仅表达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也表现了56个民族互帮互助的和谐精神,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人民对这一个属于世界的多元化的博览会的殷切期望。此外,会徽与表示时间的水族“2010”巧妙地组合为一体,非常明确地点名了主题时间。上海世博会会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它既是一种符号,又是一种语言,更是一个欢乐的、创造美满幸福生活的符号,一个表达全人类共同愿望的图形语言。即使不是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也会觉得它非常有吸引力、亲和力。

(二)中国汉字艺术

从现代平面设计的角度来讲,中国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之一,它以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创造出一件件恒定而单纯的“图形”,并使它们具有“象征”特质,让它们的用途广泛且深远。例如:中国银行标志,由中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设计,他的这个设计首先是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钱币轮廓造型和汉字“中”的结合,很巧妙地利用了图形的对称形式,从而体现出中国银行标志的意义。同时,还有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标志设计是以汉字“工”为主题,以中国古铜币为造型语言的,并用正方形“工”字取代了古铜币的方孔,经艺术处理后,形简意赅地展示了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内涵和视觉形象。这些巧妙地利用中国汉字艺术设计出的标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事物的内涵与本质,给人叹为观止之感。

(三)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有其独特的吉祥内涵,有结缘、结拜、结合、结构、开花结实、结业、总结等含义,又称“寓意结”。中国结通常用绳子、绸带盘绕,打结组织而成。中国结又叫“盘长”,是中国传统民间吉祥纹样“八吉”之一,同时也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力量,是和谐、团圆、亲密、温馨、吉祥以及喜庆的象征。要体现出中国民族文化,设计师不能简单地照搬全抄传统图形,而应该注意形,并稍加改变,运用现代的技术表现图形,传承传统。例如:中国申奥标志设计,这是一个典型且成功的作品,无论是图形、创意、表现或是内涵都有其独到之处。标志是奥林匹克的五环演变为五种颜色的相互环扣的五角星,也好像是一个打太极的人物形态,同时,它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结-盘长”的图形相似。设计师运用中国书法中“笔不到意到”的写意手法,很恰当地传递了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向,并且很自然地传达了中国人主办本届奥运会的信息。设计者巧妙地选择了“五角星”来象征中国,也很好地避免了以传统的“龙”的形象来表现中华民族,而是采用了一个“太极拳师傅打太极的运动形象”去表现,不仅很好地体现了运动精神,也隐含着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的五环,体现出奥运精神。一个形体,寓意四五种事物,它的感染力超越了文字。设计者从探索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入手,用具有现代感的形式和手法,设计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民族与国际相融合,又有奥林匹克情节的太极五环图形。人们看完这些例子后,能更清楚地感受到标志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标志贯穿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人类世界的一个普遍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国家、城市形象,小到企业、产品形象,都需要个性鲜明的标志。一个好的标志,必然要根植于一定的文化,而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元素存在的设计作品才可能是独树一帜的,才能成为经典,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结语

设计到底是什么呢?许多资深的、专业的设计师,以及刚进入设计行业的新设计师,都一直在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也在不断向前进,人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察力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由于科技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在不停地淘汰着审美经验,却来不及形成新的审美价值。时代向前发展,社会的进步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文明的进步,如果眼光放得足够长远,胸襟足够开阔,或许设计师可以发现在历史的深处、岁月的背后,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也许未来在前面,但当人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人们积累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意。

作者:孙艺嘉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绘.民俗艺术符号与当代广告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吴国欣.标志设计(第二版)[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2

一、民俗图形与当地城市形象

民俗图形的形成离不开当地地域特色和生活习俗。鲁迅先生曾这样说:“河南朱仙镇年画……刻线粗健有力……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年画的独有特色。”从鲁迅先生对河南民俗代表文化朱仙镇年画的评价中,对民俗艺术创作的线条、色彩做出归纳性总结,也反映出民俗艺术创作离不开当地风俗习惯的客观现实,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民俗生活是民间艺术创作的根源,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反映。河南有悠久历史,三皇五帝曾在此留下诸多圣迹,民间文化蕴藏丰富,这就造就了朱仙镇年画对于“神”创造的素材。河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姜子牙”“陈胜吴广”到“戚继光”“杨家将”,是历史名人也好,历史传说也罢,从来不缺王侯将相的创作题材。正因古时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了用泥塑对人物、战马的纪念,形成了现在的民间艺术“泥咕咕”。“几”字形的黄河流域贯穿了河南各地,河南又地处平原,温度适宜,这些自然条件为河南成为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奠定了基础,祈求降雨丰收、风调雨顺的愿望成为河南文化的一大脉络,为麦秆画材料的来源奠定了基础。可见,河南民俗图形的创作来源与河南普罗大众的生活环境、习俗息息相关,创造题材、创造素材、材料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脱胎于现实生活。每一个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和艺术体系,而其表现形式往往离不开绘有表达幸福生活、美好祝愿的民俗纹样,以此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现实生活的素材来源,河南民俗图形融入了更多的地域文化属性。例如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区别于历代宫廷文人画温文尔雅的风格。创作主体大多为民间手工艺人,取材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反映了农民希冀五谷丰登、富裕兴旺的美好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朱仙镇年画线条粗犷奔放,汲取了传统绘画技法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又结合了自己简洁、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例如对神祇的形象塑造,特别突出头部形象,身体比例夸张,在画面布局上饱满、紧凑、严密,不留空白,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成为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浚县“泥咕咕”对于造型的表现是用泥捏出外形,不拘于细节,例如典型的“斑鸠”形象,用泥捏出外形,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斑鸠的羽毛、眼睛部分,在身体部位绘制各种花样。通常为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牡丹花卉或者点状条纹,在色彩上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的中间色。颜色以蛋黄调制而成,能使色彩起明发亮,对比强烈。浚县“泥咕咕”造型古朴拙雅,加之民间大红大绿的着色,使作品独具风格。又如河南的麦秆画直接取材麦子的支秆,用剪、贴、编等方式进行创造,保留麦秆原有的光泽,在创作题材上大多也选用代表美好祝愿的花卉、历史人物、当地的民间传说。民俗图形在创作的过程中,从表现手法上大多不拘于细节,以朴素简单的创作手法表现,注重对实物外形的还原,通常表现为说明性的图画形象。在民间图形的选取上,大多以祈福、保平安、表意愿的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祝愿为题材,因此民间图形也大多成为寓意吉祥的化身。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幸福生活的热切追求和美好希望,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观念。城市标志设计要具有识别性和独特性,离不开特有的地域文化,当然这里的地域文化包含特殊的地理气候。河南三门峡市的城市形象标志是一只优美的天鹅,完美展现了三门峡这个天鹅之城。也正是三门峡宜人的气候造就了其天鹅之城的美称。又如河南平顶山市整体设计融合了平顶山最具有代表性和识别性的景观——中原大佛、山峰、鹰,展现出平顶山浩气磅礴的大好河山。当然地域文化并不是单指地理气候,三门峡的地坑院文化,被称之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 40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居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最好的佐证。新建成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现代建筑采用此“地坑”的建筑特点,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历史与现代的结合诉说着地域文化独特的魅力。事物是变化的,历史的长河永未停息,这些依托落地在城市的发展,代表其城市形象的标志就不得不考虑城市的未来走向。如河南许昌——汉魏古都,北临郑州,西依伏牛山脉、中岳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大平原,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许昌市的城市标志设计中,以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剪影和莲花、水波组成。以关羽“夜读春秋”象征许昌自古就是诚信之地;荷花寓意许昌的别称“莲城”和“半城荷花半城柳”美景,蓝色的水波展现城市景观水系,表明许昌着力打造首善宜居之地的追求。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视觉符号是对一座城市的资源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形象化、符号化的视觉归纳,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的基础功能,又是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组成部分,够引导和帮助市民更加深刻地感知城市、认同城市。它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社会历史文明与思维沟通碰撞的传播媒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是对城市生态符号和人文属性最准确的表达和传递。城市处于整个大自然的生态体系之中,是众多符号的载体。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运用好生态符号是对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尊重和敬意。在变迁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的遗址古迹和名俗风貌,形成了每个城市独特的人文符号,生态和人文的交织交汇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生命,因此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展示一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比如河南焦作的标志整体是以打太极的人的形象设计,太极造型代表了太极拳发源地,中间“人”的外形也是“焦作”首字母“J”与“Z”的结合,同时用蓝绿色代表了云台山的自然生态风貌,彰显了焦作的人文气息和自然风貌。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政治背景和情感积淀,这些经过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城市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符号相结合的手法,不仅是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例如河南南阳的城市标志设计,以南阳的简称“宛”字和诸葛庐为设计元素,将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凸显出南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识别性,突出体现了南阳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标志下面波浪起伏的水纹曲线用现代艺术的设计手法表现,代表着古老的南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亦代表南阳城市奔向未来,同时也象征着南阳的母亲河——白河。

二、民俗图形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的表达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3

[关键词]乡村振兴;地方村镇;品牌形象设计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方村镇品牌形象设计分析

1.1浙江象山开渔节

象山开渔节的创造和建立,它的影响力逐步从国内发散到国际,逐渐发展壮大,尤其对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内陆人民对土地的眷恋,粮食的需求;沿海人民对海洋的依赖,对食物的渴求是相通的。但同时海洋作为人类最后的猎场,懂得珍惜和感恩是我们要常怀的感情。而现如今对海洋的保护问题,重视不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象山开渔节是以渔文化为主要路线的,感恩、保护海洋为主题的海洋民俗文化类节庆,它以悠久浓厚的渔文化为底蕴,在继承传统文化习俗的基础上,通过节日庆祝活动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引领引导广大渔民爱海洋、恩海洋、谢海洋、护海洋合理适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开渔节作为浙江省宁波市三大主要节庆之一,同时令人高兴与荣耀的是,它跻身于国家旅游局十大民俗节庆活动行列。象山开渔节已然成为一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同时还不断地向国外扩大其影响力的,还具有浓厚渔文化底蕴的一个海洋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也是象山县对外宣传和展示形象的一个平台。象山借助当地节日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主力之一,积极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1.2浙江温州楠溪江

为实现楠溪江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放利用,永嘉县依据楠溪江传统村落群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永嘉县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五水共治”等专项活动,对楠溪江传统村落群存在的乱搭乱建、垃圾杂乱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振兴乡村方面,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对此浙江温州楠溪江在保护和开发所需的资金来源上,采用了政府主导与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申请政策支持、资金补助来吸引民间资本的介入。目前楠溪江流域已经成功打造了苍坡村、芙蓉村、屿北村、埭头村、岩头村、林坑村等一批传统村落知名品牌,这些传统村落已经颇具品牌影响力。打造的这些传统村落知名品牌,有力地提高了整个楠溪江传统村落群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的旅客,带动了楠溪江流域的旅游发展,也为楠溪江传统村落群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积极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永嘉县为保护和利用楠溪江传统村落,近年来已经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永嘉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办法》、《永嘉县旅游业发展扶持办法》和《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修缮、整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出了“村外建新村,村内搞整饬”等一系列措施。

1.3浙江安吉高家堂

自2000年以来,在山林资源方面,总面积达到了563.73hm2,其中毛竹林占地面积309.27hm2,年产量多达20多万支。在污水废水方面,村里引进了美国阿科蔓技术生活污水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处理村民70%的生活污水。并且早在2005年,高家堂村人均GDP就达到了3.03万元,人均收入8729元。无水公厕和景观水库、农民小乐园与村四周山上的全幅嫩绿景观相互衬托。同时“夕阳红”农家乐也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而成为了生态经济的亮点,吸引了无数游客朋友。高家堂村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强力治污+有效科学管理+娱乐休闲旅游+生态环保产业。针对污染治理,高家堂村专门成立了竹林专业合作社,其中规定了禁止任何化学除草剂上山,不惜提高了十几倍的成本全部雇佣人力,恢复了从前原始的除草方法,这方法的好处就是从源头杜绝了对水和土壤的污染。在当时数年里,高家堂村在很多方面是浙江其他农村的榜样和模范,它是浙江省农村第一个应用阿科蔓技术的农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是湖州市第一个以环境教育和污水处理示范为主题的农民生态公园。同时高家堂村还获得多个与生态环保有关的第一。同时在2012年,村里引入了社会资本,共同组建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来经营村庄,其中村集体占股30%。村域景区以“青清山水,净静村庄”为卖点,由三大区块:采菊东篱农业观光园、仙龙湖度假区和七星谷山水观光景区组成。其中村里只负责基建工作,并且同时派驻财务进公司,景区由公司负责开发、包装以及营销。经过了多年的运作,公司已经有盈利,尤其在2015年,光景区门票就获利150万元左右。总结高家堂村的发展,有三点可借鉴之处:一是生态基础好,良好生态环境吸引着无数前来旅游休闲的游客。二是导入适合社会资本,村民持股,激发促进村民改造村落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公司经营、科学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方式恰当。三是以纯天然、无污染的养殖、种植模式,自然纯朴的农村生活方式来产生较高的吸引城市居民的关注。四是村民多种收入方式:农家乐、民宿、景区工作、农产品加工农民收入多元化反哺村经济发展,多元方式激发多元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芦港村品牌形象设计

芦港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镇,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鄞州西部,有一个号称“广纵千里”的广德湖,它东起芦港码头,西至林村,南跨蜃蛟,北至高桥。其面积为如今东钱湖的3倍,蓄水是其5倍。它是鄞西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湖。在南朝建村时因多生长芦苇植物与靠近广德湖畔而取名芦港村,其历史悠久,靠水而居,环境优美,适合发展旅行资源。芦港村设计的品牌标志形象,因为芦港村多芦苇植物,又有“芦”与“福禄寿”的“禄”谐音,并且中国人讲究团团圆圆,所以标志整体采用了正圆为基本素材,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极其快速轻率的情况下这尤为可贵。同时是用单独一“芦”字为原型展开。红色是中华人民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象征着红红火火,同时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象征,其代表着喜庆、热闹、吉祥。橘红色又代表着秋天与土地,象征着丰收、富足、幸福、富贵。“LUGANG”是芦港的中文拼音,象征着芦港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信。

3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品牌形象设计是乡村旅游、农产品、脱贫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优秀的品牌形象设计可以将村镇文化推向更高的展示平台。品牌形象设计尤其要注重本土化、特色化、人性化,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促进地方村镇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1).

[2]黄笑丹.楠溪江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4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主动作为,确保文旅安全。一是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县文广新旅局动员文旅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赴社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指导旅游项目、旅游景区、网吧、KTV、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旅游企业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协助文旅企业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资。根据省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文旅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主要设施设备消杀等复产复建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县文旅企业、文旅系统未出现一例疫情感染者。二是开展常态化督查行动。在春节、五一、国庆等传统节假日,县政府分管领导及时组织文旅、交通、卫健、消防等部门召开旅游安全研判会,研究下发《县“五一”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县中秋、国庆双节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系列文件,每逢假期县文广新旅局由分管领导带队分组对全县文旅企业、旅游景区进行安全督查,及时将督查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及市文广新旅局,为文旅行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确保了全年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及媒体曝光事件发生。三是保障文旅行业稳定发展。坚决贯彻省、市、县文旅行业管理工作部署,强化日常监管,扎实有效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元旦和春节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扫黄打非•清源2020”、“ 扫黄打非•护苗2020”、“ 扫黄打非•净网2020”专项行动”、“ 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在检查过程中,提出安全隐患治理意见8条,现场监督整改安全隐患6处,对存在疏散标志不明显、消防门紧锁等安全隐患的2家文化经营场所限期整改,并回访整改落实情况,出动了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900余家(次),依法处罚1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60多册。

(二)加强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是组织开展参与对外交流活动 , 组织本县文化旅游企业及文创产品参加2020年省文化巡展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创意大赛、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展示展览活动。其中文创产品仕女扇荣获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大赛优秀奖,采蜂人·桶装条蜜、仕女扇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等展示展览活动,向外输出展示我县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我县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二是设立文化旅游对外展示窗口;2020年省文化巡礼展在召开,为对外展示我县浓厚文化底蕴,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设立“红军标语第一县—”专题馆。三是宣传贯彻全市旅发大会精神。2020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黎川县召开,我县被评为全市旅游品牌创建优秀单位、我县九瀑峡景区被评为全市优秀旅游企业并获得市级品牌创建奖励60万元。

(三)强化服务,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根据省市县有关项目复产复建文件神,指导文旅项目施工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产复建,并收集文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用电、土地等方面问题,提交指挥部研究解决,进一步关心关爱文旅企业,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补助,协助九瀑峡景区及蝶栖谷景区通过财源信贷通等方式融资4290万元。疫情期间我局定期深入九瀑峡、蝶栖谷等项目现场指导景区建设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景区建设与疫情防控两不误。另一方面做好文旅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已做好14个文旅项目投资计划申报,具体是大通彩绘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金竹飞瀑康养度假村(吓通畲族康养度假村)、金竹畲族乡旅游风情小镇、县樟树林景区开发项目、大通彩绘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等。并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印发<县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的通知》制定好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流舍畲族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及东征誓师广场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

(四)依托全域旅游发展,重塑乡村形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绿色、红色、古色交相辉映,依托“五千”景区,20多个传统古村落、4000多条红军标语以及17座1000米以上山峰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我们狠抓景区创建,打造龙头。在流坑古村创建4A的基础上,金竹飞瀑和九瀑峡分别于2017年、2019年创建4A,蝶栖谷、登云岭有望今年创建4A,计划稠溪古村、蚕桑科技园2021年争创4A,力争3年内形成1个5A带动6个以上4A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同时,积极引导旅游带动扶贫,让群众享受旅游红利。如金竹飞瀑景区,周边村民以林地、河流等资源作价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每年可获得20万元旅游分红以及10万元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我们注重由点及面,串珠成线。结合秀美乡村建设,选取景观质量高、开发价值大的村庄进行提升改造,先后创建4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和1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同时,对主干道沿线开展路域绿化,对5000栋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移步换景、处处是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正在变为现实。如地处深山的金竹畲族乡大通村,本是深度贫困村,通过对房屋墙体进行彩绘建设,3333只凤凰栩栩如生、翩翩起舞,吸引了一大批高校合作建立写生基地,让这个曾经斑驳老旧、贫困交加村庄变成了“游客画中行、农民家中富”的“中国彩绘第一村”。目前,县正在全力开展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软硬件服务、旅游综合要素已逐渐完善,旅游品质得到了长足提升。

(五)优化设施,开展品牌创建。一是做好国家4A级、省4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聘请专家来指导九瀑峡景区、蝶栖谷景区、大湖坪整编景区、登云岭景区、何坑中医药养生度假村等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编制蝶栖谷景区及登云岭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质量提升规划、编制何坑中医药养生度假村创建省4A级乡村旅游点设计方案,相关创建材料上报省市文旅部门。九瀑峡景区已成功创评国家4A级景区,大湖坪整编景区成功创评省4A级乡村旅游点。二是发展工业旅游。根据省工业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对全县文旅企业进行摸底,鼓励具备基础条件文旅企业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向省市文旅部门推荐广雅食品有限公司、采蜂人实业有限公司申报省工业旅游示范区。三是建设一批写生基地。依托丰富红色、古色、绿色资源,与写生中国合作,引进全国知名画家来写生,以书画、油画、中国画等形式描绘浓厚文化地缘,以县内国家4A级景区为试点,在流坑古村、九瀑峡景区、金竹飞瀑建设写生基地。2020年9月26日至10月3日在举办《“金秋十月” 诗情画意绘写生中国千名画家谈千年秘境 享绝美》大型写生活动,并于10月10日举办写生中国百名画家绘作品展,省市县媒体争先报道。

(六)创新方式,保障文化需求。一是开通文旅线上服务。为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组织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景区等单位开通线上服务,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文旅盛宴。二是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鼓励文化馆及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截至目前,已创作快板《风雨过后更美丽》、歌曲《绽放》、小品《逆行》、诗歌《家乡睡着了》、剧本《巍巍芙蓉山》等多形式作品近200件,《你最美》、《我在高尚者的丰碑上找到了你的姓名》、《武汉坚持 中国加油》、《众志成城战疫情》、《赣鄂同心》等作品陆续在旅游、文旅、美协等平台上。在做好文艺创作的同时,积极推动我县版权保护工作,完成版权登记的作品201件,登记数量全市第一,受市局领导高度评价。三是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截至2020年底,已安排230余万元用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分馆建设,目前已完成文化馆招携分馆、湖溪分馆建设,公溪分馆正在施工。图书馆山砀分馆、万崇分馆、招携分馆建设已经完成,罗陂分馆、湖坪分馆、公溪分馆基本装修完毕,今年12月底完工。四是筹办各类文旅惠民活动,开展文艺节目及非遗项目进景区展示展演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民阅读,向抗疫一线英雄致敬”活动、第二届全国“图书馆杯”主题图像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线上诗词竞赛、阅读时光主题书展、送戏下乡活动、景区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旅游电子消费券、工作日景区半价、医生护士等特殊群体免门票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按省市县要求安全有序免费对外开放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场所,全县博物馆、红军标语博物馆年累计接待观众6.5万人次,完成义务讲解和公务讲解60余场。县图书馆图书馆2020年接待读者 8.1万余人次,举办各类讲座、培训、读者座谈会、展览等活动36次。截止10月底完成送电影下乡2628场,观影人次17万人。完成送戏下乡148次,指导有关乡镇(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近68余场次,其中指导罗陂乡水溪村广场舞舞蹈队参加广场舞比赛暨2020年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荣获全市二等奖。

(七)多管齐下,压实文物保护。一是落实了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制。协助县政府与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的乡镇签订文物安全管理责任状,将乡镇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县目标管理考评;聘用59名文保员,明确岗位职责,对文保单位安全实行专门管理;二是开展全县文保单位安全大检查。对县内的所有文保单位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成了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标志牌的悬挂、消防设施的配备,国家(省)级文保单位设立了微型消防站、市县级文保单位配备了灭火器。三是实施好龙图学士与刺史传芳牌楼、董裕墓、上罗邓氏祠等维修项目建设,目前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四是做好博物馆展览申报工作。2020年县博物馆申报的“红军标语展览——《墙上号角》,荣获全省博物馆(2018-2019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五是完成红色标语与馆藏文物定级评审工作。县红军标语3826条,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县一级红军标语268条,二级红军标语244条,三级红军标语381条。经市文物鉴定专家组对县博物馆申请的10件二级文物、39件三级文物进行评估定级,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最后定出二级文物7件(套),三级文物22件(套)。六是配合省厅“守初心 担使命—百件革命文物说”系列宣传活动,上报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简介、图片、影音视频等相关资料。七是做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划定工作。按照省专家意见修订完善“国保”单位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登仙桥大捷旧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划定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通过专家审核并上报,大力开展第四次反围剿纪念馆陈列站布展工作。八是申报2020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县文广新旅局申报的《让红军标语“活”起来—县“红军标语+全社会力量”保护利用模式》案例进入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初评,入围终评。

(八)立足行业,发挥文旅扶贫。一是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设。依托蝶栖谷旅游区、九瀑峡景区、金竹飞瀑景区及其他旅游企业,引导当地村民到参与到景区建设中,让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增加收入,景区从中也获益,实现双赢。二是旅游扶贫分红。金竹畲族乡流舍村通过旅游扶贫开发,以生态资源折价入股分红模式,跟旅游公司门票分红三七开,实现了整村脱贫。三是增加经济收入。戴坊镇乐屿生态农业观光园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火龙果、木瓜、无花果、铁皮石斛等特色种植,吸纳了当地12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九瀑峡景区从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已吸纳周边800余名镇上及周边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和工作岗位,其中贫困户350人,通过输出劳务,每人增收2万元至6万元不等,村民人均年收人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公司采取租用村民土地、林地补偿方式,提高对贫困户补偿标准,仅此一项,贫困户增收200多万元。另外部分村民和贫困户拿自家废旧房屋林地补偿款入股,每年可保10%--15%的固定分红。流坑古村支持村内的扶贫对象以建农家乐、休闲农庄、开发经营当地土特产和旅游工艺产品等形式参与旅游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最终实现脱贫。四是给予就业扶持。县域内已建成的旅游景区,在劳动用工方面,除了技术工种外,原则上都应聘请当地群众作为员工,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五是发展绿色旅游。各乡镇因地制宜,根据独特的天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如金竹利用特殊气候和海拔高,大力唱响“金竹农产品,小时候的味道”农产品品牌。积极动员广大农户栽种有机绿色大米、稻田养鱼、茅苔韭菜、红豆等,利用赣货网、搜玩网等平台,在网上进行推介。六是发展民宿产业。鼓励支持有经验的农户发展农家乐及民宿产业,激发更多的农户参与旅游发展,目前我县已完成九瀑峡稻田小院、牛田樟北庭院、吓通畲家驿站、流舍村港湾客栈、流舍村凤凰水街等8家民宿建设,并已全部通过验收。七是非遗扶贫。我县南村仕女扇、罗陂陶艺改造建设为市唯一两个纳入文化和旅游部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改造

二、存在问题和工作困难

(一)专业人才较少。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重点项目管理人才及景区、博物馆专业讲解员人才不足。

(二)执法力量不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依法履行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但执法人员编制少,呈现“小队伍管理大市场”的现象。

(三)文化旅游设施管理匮乏。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大楼缺乏专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旅游公厕建成后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三、2021年工作计划

构建专业文化旅游队伍。文化旅游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培训、健全机制、引进人才、优化环境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专业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体系,提升县文化旅游发展软实力。

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以大华山蝶栖谷、稠溪古村、流坑古村、九瀑峡、金竹飞瀑等重点旅游项目和特色农产品采摘、乡村民宿项目为依托,扶持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孵化一批中小项目,构建文化旅游产业框架,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提高文旅产品市场占有率。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农村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以各种节庆为契机,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节庆演出活动,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和“三下乡”活动。三是延伸文化旅游服务领域,推动电子阅读,线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景区平台建设。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5

关键词:生态林徒步景区;旅游消费偏好;营销策略;乌鲁木齐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论断下,首次正式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标志着中国经济将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由单纯依靠“物质”要素性投入生产的数量型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开放共享、绿色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目标。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我国将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自2019年新疆全面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伴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得益于新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新疆实现了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历史性记录突破。由于新疆点状分布的绿洲型景区分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于景区的旅游消费偏好与营销策略应进一步升级优化,以跟随和匹配新疆全域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回顾学界旅游消费行为与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张颖慧认为女性消费者是开拓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陈素平等利用S-O-R模型系统对单身女性的休闲旅游消费的刺激阶段、有机体阶段和反应阶段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2];车丽丽运用调查访谈对山东老年旅游消费偏好和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开发对策进行了探究[3];王?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基础的TPB模型对在线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及营销策略进行分析[4];王存宝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外旅游消费观念的差异化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5];杨朝晖通过对民宿旅游的消费体验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主客体视角提出心理营销策略[6];曹仁明结合推拉模型对徒步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7]。基于国内学界的相关丰富研究,前人对生态林徒步景区的旅游消费偏好与营销策略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乌鲁木齐市生态林徒步景区为例,通过对生态林景区游客进行实地随机“一对一”调查访谈,探究景区游客的消费偏好和市场需求,并针对性地提出景区营销策略和具体对策。

1研究区概况、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本文所调研的生态林徒步景区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东沟乡境内,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景区拥有天然的自然景观资源,有野生杨树、柳树、榆树及各种灌木,数目达135000棵,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景区水资源丰富,所见水系全部由地下水泉眼汇聚而成,形成涓涓细流;现景区沿河谷原始生态林的自然走向建有纯木质栈道、石板道构成的10km的徒步道,以及错落分布的各色野花、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等各色景观。

1.2问卷设计。对生态林徒步景区的旅游消费偏好与营销策略的调查问卷包括3部分,主要为景区游客的基本信息、出游形式和游客满意度调查。其中,景区游客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出游形式调查问题包括出游目的、出游时间、出游方式、旅游信息途径等;游客满意度调查包括对于景区植被情况、基础设施、餐饮情况、人文保护、满意度等各个方面的感知评价。

1.3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0年6—7月生态林徒步景区的游客随机调研,样本选择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游客中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进行一对一问卷访谈。该项调研在研究区共发放问卷350份,剔除文字识别不清、信息不完整等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达98.57%。

2乌鲁木齐生态林徒步景区旅游消费偏好研究

2.1景区游客基本信息。由于生态林徒步景区位于乌鲁木齐,所以景区游客的客源地主要为乌鲁木齐地区,出行工具主要为自驾游(75%)和旅游大巴(15%),对乌鲁木齐市的客源区域分析,天山区、沙区、达坂城区为主要的客源区域,占比为63.30%;游客中的女性游客群体(58%)高于男性游客群体(42%),说明女性是生态林徒步旅游的主要潜在消费群体;年龄结构中,23~60岁之间的青年、中老年占比达到85%,是最主要的旅游年龄层。职业调查方面,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是主要的旅游群体,占比为69.6%,大部分的旅游群体学历为大专和本科的中层收入阶层,学历水平为大专及本科的人数占比为55%,主要游客的月薪收入平均在3000~5000元,说明景区游客的消费能力有一定区间,对于当地消费市场的配置不应太高,会超出旅游消费群体的心理价位。

2.2景区游客行为偏好。在景区游客行为偏好方面,与家人一起出游、和朋友自发聚会是主要的旅游方式(多选),占比分别为70%和55%,生态林徒步景区游为短期休闲放松活动,工作日的旅游较少,一般周六周日和小长假(不超过3d)出游时间段的旅游人员较多,占比分别为45%和35%;在旅游信息渠道的获取方面,手机App、平板电脑等移动新媒体、亲友好口碑分享推荐是主要的旅游信息宣传、获取的主要渠道,在这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新时代,说明景区与数字化的结合可以打通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沟通距离,减少广告等宣传成本,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供需难题。此外,在景区旅游住宿偏好和出游目的方面,选择农家乐和城区宾馆是游客的主要住宿方式,占比分别为45%和35%,而对于野营和星级酒店的住宿方式受到景区游客个人和景区设施的限制,占比较少。休闲度假、自然田园风光、放松娱乐是景区旅游主要的旅游目的,占比超过80%,说明了旅游消费群体对于不同旅游景观体验的新奇和向往,景区在保持其景区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开发具有本地特色、故事和不同异域文化历史的旅游项目,借此吸引游客的到来。对于景区游客在类似旅游目的地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城市建设等原因,乌鲁木齐的室内公园、石人沟风景区、水墨天山等风景区的旅游印象优于生态林徒步风景区,因此风景区负责人可以到这些景区进行参观“取经”成功经验,在旅游体验、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改善,打造生态林徒步景区集观光、度假、商务、休闲、娱乐、健身、康养、祈福、户外扩展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景区。

2.3景区消费市场定位。基于前文的统计分析可得,中层收入的工薪阶层是生态林徒步景区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该群体的特点是有相对固定稳定的劳动收入,休闲欲望较为强烈,休闲时间较为固定,受工作时间和收入的限制,休闲时间一般限制在法定节假日,一般与家人、朋友共同出行,需要兼顾婚姻、爱情、友情、亲情等多种情感交融的差异化旅游需求,因此,一般会选择景区旅游体验项目丰富、体验感受分明各异的“一次出行、多种体验”的一站式旅游休闲体验的景区场所。虽然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短期较为有限,但得益于经济来源的稳定性和未来可预期的增长性,很有可能成为景区的多次回头客和口碑分享营销主体,对于未来引发的休闲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会如“滚雪球”般增长。调查结果显示,自由职业者群体用于休闲旅游的消费支出水平一般较高。周休闲消费在500元以上的群体比例为35%;周休闲消费在401~500元以上的群体比例为15%。所以,生态林徒步景区可以向外延伸拓展的消费群体还有社会自由职业群体,如个体零售57???????????????????????????????????????????????店主、摄影师等专业人士。自由职业者对美食、娱乐和休闲旅游的爱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对风味美食喜爱的比例达到60.0%,可见无论是何职业、不分年龄、不论收入,大家对美食美景的诱惑总是无法抗拒;另外,自由职业群体对山区度假避暑和特色美景也表现出了更大兴趣,占比达到53%;从总体来看,自由职业者似乎对每一类旅游休闲项目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3乌鲁木齐生态林景区营销策略与对策

3.1营销产品策略。尝试开拓体验式的休闲娱乐项目。结合城郊采摘园的成功运营经验,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址进行特色采摘园的种植;选择生态林徒步景区当地特色果蔬和销路较好的果蔬作为采摘作物,如桃子、草莓、西红柿、杏子、梨等;通过成本核算确定采摘价格与时长,合理配置运营人员,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开放、互动、体验式的休闲活动,丰富生态林徒步景区娱乐旅游项目,满足游客欣赏自然风光与休闲度假的多重需求。民以食为天,突出当地美食文化的吸引力。利用生态林景区特色农业的大豆、酿酒、雪菊、虹鳟鱼等资源禀赋,体现健康、生态、淳朴民风等特色,实现自身的独特“风”味和“品”味,烘托民俗餐饮,突出“土”、“粗”、“杂”。即极具浓厚的乡“土”气息,“粗”犷朴素的气质,烹调上不拘常法,兼收并蓄的“杂”味厨艺。大力提升生态林徒步景区的住宿条件和服务水平。大多数生态林景区的游客在住宿选择上多为农家乐和宾馆,针对游客需求,积极规划建设民宿区和野营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大力推进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民宿和野营,满足差异化的游客与生态交融一体的体验放松化需求。

3.2营销渠道策略。为适应未来数字化的旅游方式,打通线上生态林徒步景区营销渠道势在必行。利用OTO各类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迅速在市民中扩散,提升景区宣传曝光率和知名度。景区可借助美团、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等OTO平台,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投放旅游徒步的线路产品、“风”味美食套餐等,洽谈推出周末生态林景区专车服务等。实现数字化的支付方式,通过公众号、微信和支付宝等App程序,可以实现实时导航、在线选住宿点、在线点餐、在线点歌、在线收听露天电影等景区内的消费体验。开启万物互联互通的物联网新时代,联通线下生态林徒步景区的营销渠道。据调查显示,口碑推广是旅游景区最主要的宣传方式之一,通过与旅游社、摄影爱好者、抖音小视频网红等合作,可增加口碑宣传接触面,提升景区知名度。与旅行社和户外驴友俱乐部、户外领队洽谈合作,组织更多游客到景区免费游览,通过景区旅游项目实现盈利,门票实现完全免费化。景区与分销商进行合作,游客支付一定的往返车费,开拓增加无车游客的消费群体数量,景区聚焦做好自己的旅游服务和管理,扩展旅游产业的收入链。

3.3营销方式对策。结合目前生态林徒步景区旅游现状,开拓多元化的旅游路线和项目。积极与周边柴窝铺湿地公园、盐湖景区、西部歌城、白水涧古镇进行合作。在战略上,形成一日游、两日游的旅游规划(周末),明确联合旅游线路、联合项目、组织形式和利润分配等方案。明确联合旅游票、宣传推广、班车运营和食宿分工等实施细则,促成工薪阶层及自由职业者的一站式旅游需求。树立“全域全季旅游”的商品开发模式,推动生态林徒步景区全域适季旅游特色活动和纪念品,挖掘景区当地历史故事和民俗故事,扩大全季旅游核心产品和特色品牌,扩大旅游影响力。如,婚庆事件和音乐节,结合达坂城特色小镇的“爱情”主题,可定期举办具有乡俗特色的婚庆会、交友会、摄影沙龙等婚庆活动,提升景区吸引力和知名度;结合西部歌城建设的良好契机和洛宾文化的丰厚底蕴,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入流行、摇滚、快闪等音乐形式,邀请比较著名的乐队歌手,吸引游客群体。

参考文献

[1]张颖慧.基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角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4(09):61-64.

[2]陈素平,成慕敦.基于S-O-R模型系统的单身女性休闲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6(03):154-162.

[3]车丽丽.山东老年旅游消费偏好的调查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6.

[4]王?.在线消费者行为模式及营销策略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7.

[5]王存宝.中外旅游消费观念的不同及营销策略[J].农家参谋,2019(24):174,198.

[6]杨朝晖.论民宿旅游消费体验行为及心理营销策略[J].福建茶叶,2019,41(02):39-40.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6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文化产业壮大起势。“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大力实施工艺美术振兴计划,特色优势文创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累计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352.73亿元,年均增长9.54%,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8%。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突破35万家,分别创建部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和41个。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入选部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6项、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联动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年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万场次。2019年,我省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设施面积等两项指标均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旅游产业强劲起潮。旅游产业格局重塑性优化,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实现突破性开局,“三个人家”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六字要诀”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旅游+”“+旅游”蓬勃发展,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融合成效显现。149个重点旅游景区基本完成以“两权分离”为主的体制机制改革。组建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旅集团),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旅游企业20强。规划建设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13017公里,已建成3469公里,并启动运营“0km”标志文化驿站。洪洞、阳城、平遥等7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成为第8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十三五”期间,共实现旅游收入27283.03亿元,年均增长24%(受疫情影响,2020年未列入平均增幅计算)。全省涉旅企业达2.4万家,A级以上景区237家(其中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9家),星级饭店234家,旅行社939家,持证导游1.9万余名。

会展产业发力起效。“十三五”时期,会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效应初见成效,市场主体实力有所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到2019年,全省举办会展178个,引进类会议7个,展览总面积134万平方米。按照“以会带展、以展促会”模式,深化产业融合,初步形成会展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态势,培育了一批以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为引领的优质专业会展品牌,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办展整体格局,逐步成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康养产业高点起步。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康养、夏养”品牌,制定全省康养产业发展计划,建设一批康养社区和康养小镇,出台康养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举办2020中国·(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和第一届、第二届“康养、夏养”康养项目合作交流(招商)会,全省大康养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坚持项目引领,推动省级康养示范园区建设,同步推出康养社区、康养小镇,康养产业成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

总体来看,经过5年努力,“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四大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产品业态更加丰富,要素市场不断健全,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创新活力明显激发,已经构建起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十四五”期间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将产生数字化叠加倍增效应。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性交往和人员流动受限,四大产业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文化强国、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四大产业消费需求旺盛。同时,周边省份与我省资源相似、目标市场趋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从省内看,我省正处于资源型经济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演变阶段,四大产业正在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省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与太行山旅游业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地、核心区,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享有诸多红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四大产业的资源开发利用与我省在全国的资源禀赋地位不匹配,产品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匹配,产业对转型发展的贡献度与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不匹配,一些短板亟待弥补,一些难题亟待破解,一些工作实效亟待提高。

总之,“十四五”时期,我省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压过劣势。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在过去五年的基础上,努力从供需两端发力,既要加快速度做大规模,又要补齐短板提升质量,推动四大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旅游消费、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会展聚势、发挥会展放大作用,推进康养生活、发挥康养延展作用,坚持以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能源低碳产业会展高地、全国山岳型夏季康养重地为战略定位,坚持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融合发展、相互赋能、创新驱动、结构升级为路径,以会展、康养拉长文化、旅游全产业链,以文化、旅游带动会展、康养快速发展,形成发展新动能,打造新的增长极,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全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作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充分发挥文化大省的优势,统筹推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繁荣文艺创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推动工艺美术、艺术品业等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丰富文化演艺娱乐业,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

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做优做深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发展特色化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推动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

全国能源低碳产业会展高地。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窗口作用,构建“一都三区”会展布局,推进会展设施提档升级,努力把太原市打造成“能源低碳会展之都”,塑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拉长会展产业链条,建设全国能源低碳产业会展高地。

全国山岳型夏季康养重地。依托优势康养资源,坚持产业化、市场化、特色化、集群化原则,围绕太原、大同、忻州、晋城等重点城市合理布局康养产业,搭建康养产业发展载体,完善康养配套服务,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加快构建多样化、高品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品体系。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进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形成。力争到2025年,四大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占GDP比重明显提升,在全国的位次持续前移。

——实力更强。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业保持中高速增长,文化旅游市场规模跨过万亿;会展展览面积、展览场次、会展成交额、会展直接收入实现“双倍增”,会展数量突破400场(次),直接收入达到1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综合收入100亿元;康养产业初具规模,品牌效应凸显,来晋康养客群超过150万人,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

——结构更优。四大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品结构更为优化,休闲度假、康养、会展等功能明显增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旅游购物、文化娱乐、旅居康养等消费不断提升,客源结构更加多元,省外游客占比提高,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

——载体更实。到2025年,A级旅游景区数量实现倍增,达到500家以上。其中,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1-2家,新创建5A级景区2-3家,创建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达到50家,文化旅游休闲街区100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10个;会展场馆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康养小镇达到20个、康养社区达到50个、康养村落达到200个。

——融合更深。推动四大产业建设30个重点集聚区和300个重点项目。文化和旅游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会展、康养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链条全面延长,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界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

——品质更优。按照主客共享的原则,全面提升发展环境,文化和旅游友好型环境基本形成,品牌认同度、体验满意度、便利舒适度全面提升。

——贡献更大。四大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之一,在转型发展中功能更加突出,对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度更高,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四)空间布局

充分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一极带动、人字廊道、三大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多层级多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极带动:强化太原都市区的极核作用,充分发挥太原、晋中两市在文化旅游、商务会展、康养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联动、带动、拉动全省其他地区协同发展。以武宿国际机场、大西高铁、太焦高铁和大运高速、二广高速、太阳高速等交通大口岸、大动脉为纽带,推动太原都市区成为全省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四大产业转型升级主阵地,形成具有辐射力和带动性的发展极核区。

人字廊道:依托大西高铁、太焦高铁,集聚四大产业,串联形成“人”字骨架廊道,加快建设黄河、长城、太行3个一号旅游公路,利用省内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纵贯全省的风景廊道,打通京津冀、晋陕、晋豫协同发展通道。

三大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推动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规划、再开发,按照“依托城市+核心景区+旅游廊道”空间推进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功能,重塑竞争优势,将忻州+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太原晋中+平遥古城建设成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功能完善的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以三大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牵引,将长治、晋城、临汾、运城打造成国内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将朔州、吕梁、阳泉打造成区域级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多层级多组团发展:按照分类集聚、特色发展的原则,依托本地发展基础和潜力,以相邻区域抱团发展、同质业态抱团发展、互补功能抱团发展为目标,打造一批文化产业、旅游休闲、会展商务、康养度假集聚区,统筹培育四大产业发展的多层级支撑体系。

 

三、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

(一)聚焦重点推进文化事业繁荣

打造文艺精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重点剧目扶持工程,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创精品力作。交替举办艺术节和晋剧艺术节,培养一批文艺拔尖人才和一批优秀青年文艺人才。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深化“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做大做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实施“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民生实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推进公共文化单位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省美术馆等省级重大文化场馆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游客中心等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实行错时开放、延时开放。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鼓励社区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实施全民阅读推广人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培育计划。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保护活动进入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支持力度。提升晋中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水平,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改造提升非遗传习所和展示基地,凝练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记忆”。高质量开展工美大师、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提高传承人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鼓励个体创业者、文化工作室、民办非企业文化机构、文化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文化产权鉴定、评估、拍卖、经纪等机构,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等多种形式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小微企业集群。

(二)实施工艺美术振兴计划

推动工艺美术品牌化。推动制作技艺提升创新,综合运用展示、拍卖、鉴赏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擦亮”木版年画、晋作家具、晋派剪纸、晋绣、皮影等门类老字号品牌,发扬光大雕塑、彩塑、泥塑、面塑四大塑造工艺,支持青铜、铁艺、铜器三大金属制作工艺创新发展。支持工艺美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商标,鼓励工艺美术从业者在原创作品、产品上署名或使用手作标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注册地理标志、原产地标志或集体商标,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知名品牌。

加快工艺美术振兴。开展工艺美术资源普查,建立传统工艺美术数据库和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支持具有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发展前景好、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鼓励工艺美术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工艺美术产品检测工作,制定各类型工艺美术行业地方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设重点工艺品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引导工艺美术集群化发展。支持建设地域相对集中、劳动力相对聚集的工艺美术中小企业主体群落,建设平定砂器、阳城和怀仁工艺陶瓷、夏县青铜雕塑、襄汾晋作家具、平遥推光漆器、祁县玻璃器皿、太谷彩灯、广灵和中阳剪纸、繁峙晋绣、定襄木雕、新绛澄泥砚等具有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三)开发“礼物”系列文创产品

培育特色文创产品。引导文创企业将文化元素、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依托先进制造业,赋能传统工艺设计制造,打造具有晋风晋韵的“礼物”品牌化特色纪念品和文创产品。扶持文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与重点景区深度合作、联合开发具有景区地域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形成平遥礼物、云冈礼物、五台山礼物、晋祠礼物、关帝礼物、府衙礼物、乔家礼物、相府礼物等以景区冠名的礼物集群。积极探索“礼物”市场化运营模式,定期举办主题大赛,开设旗舰店、专营店,拓宽线上线下展示、销售渠道。鼓励文博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技术、资源、人才等优势,自主研发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产品、知名文物复仿工艺品。推动文物保护、修复、鉴定等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营。建设一批特色博物馆,建立博物馆商店联盟,发展连锁经营,加快建设文博创意产品电商平台。

文创嵌入旅游生产消费全过程。鼓励文创企业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形象授权、限量复制、加盟制造、委托等形式开发旅游衍生产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创意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强化场景消费,培育一批网红文创街区,拓展文创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支持引导文化企业注册、培育、保护和利用文创商标。建立名家工作室,发挥名家帮带作用,挖掘青年艺术家潜力。培育一批艺术精深、诚信经营、竞争力强的画廊,鼓励发展艺术衍生品、艺术品授权、艺术品电商,推动艺术品展览线上线下融合。建立规范艺术品交易、投资、鉴定、评估等市场运作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完善艺术品市场监管体系。

(四)丰富活跃演艺娱乐业

打造标志性演艺品牌。提升《如梦晋阳》《北魏长歌》《又见平遥》《再回相府》《如梦碛口》《寻梦莲花湾》《古堡!古堡!》等经典演艺品质,打造《黄河大合唱》《长城长》《太行山上》等新标志性演艺产品,形成体现特色、具有全国影响的演艺品牌。

激发演艺娱乐主体活力。鼓励市县文艺院团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演艺娱乐节目。支持国有骨干文化企业、文艺院团加快排演场所建设,推动演艺设施提质升级,提升剧场运营水平,开拓演出市场,增强国有文艺院团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演艺团体、开办演出机构、举办演出活动,支持民间艺人组建微型演艺团体,鼓励各类演出经纪机构健康发展。

创新演艺娱乐承载方式。探索组建省内外剧院联盟、演艺院线、演艺联盟,推进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核心景区、城市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主题公园、特色商业街等利用本地特色民间演艺,采取专场文艺会演、巡游演艺与即兴自由演艺等表现形式,形成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体验表演。规范发展KTV、网吧、小剧场、游艺厅等社区居民日常文化消费形态,创新娱乐业态和产品。

(五)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

大力发展动漫业。依托我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培育一批原创动漫创意、作品和品牌,以动漫讲好故事,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发展动漫品牌授权和形象营销,延伸动漫产业链和价值链。举办动漫节展赛事,为动漫企业、动漫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交流展示平台。

加快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面向文化产业需求,主动对接新基建,用好新基建政策、平台、技术,提升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原则,主动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中枢系统,汇聚文化大数据信息,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终端用户提供云服务。

加强数字内容生产。支持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扩展文旅融合的数字化新阵地。支持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化,充分运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开发基于VR/AR/MR的沉浸式数字化消费产品,提供虚拟讲解员、艺术普及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

(六)引导扩大文化消费

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太原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带动作用,改造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积极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商圈、示范和试点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选择经济实力好、消费潜力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优、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城区,培育发展集合多种业态的区域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实施文化旅游惠民工程,鼓励开展普惠性消费活动,支持各地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月)等活动,打造常态化文化和旅游惠民品牌。推动艺术节、文博会、非遗博览会、晋剧艺术节等节庆展会纳入文化和旅游消费体系,实现文化惠民和文化消费双向拉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夜间文旅生活圈,优化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构建多样化夜间消费场景。鼓励各级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延长开放时间,鼓励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前提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

创优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鼓励把文旅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推进文旅消费网点建设。鼓励建设汇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培训场所等业态的新型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向文体商旅综合体转型,提高文化旅游消费场所基础服务设施便捷度,提升数字化预约能力,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消费新方式,逐步构建文化旅游消费数据监测体系。

 

四、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实施国家战略对接工程

对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精品文化旅游带。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聚焦打造一批黄河(段)中华文化标志体系,以偏关、河曲、临县、柳林、吉县、永和、河津、永济等县(市)为重点,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精品文化旅游带。加快把壶口瀑布、乾坤湾、关帝庙、云丘山、碛口古镇、老牛湾等龙头景区培育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景区,提升改造永和黄河蛇曲、隰县午城黄土等部级地质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深入挖掘西侯度、丁村、陶寺、尧庙、关帝庙、后土祠、舜帝陵、洪洞大槐树等文物和文化遗址文化内涵,提升沿黄自然文化景观与红色纪念地的文化和旅游服务水平,加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段)建设。

对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长城文物保护利用的样板区。全面融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中华长城博物馆建设,加快建设雁门关、得胜堡、广武城、李二口、平型关、娘子关等龙头景区,打造6个核心展示园,并把大同建成长城板块综合旅游服务基地,把朔州、忻州建成长城板块重要旅游集散地,把长城(段)建设成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及长城文物保护利用的样板区。深入挖掘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广武、平型关等长城文化主题IP,打造长城访古探幽主题旅游线路。提升云冈石窟、得胜堡、华严寺、善化寺、崇福寺、应县木塔等文物古迹和芦芽山万年冰洞、右玉火山颈群、大同火山群、五台山和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利用水平,与长城文化主题资源共同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长城文化旅游主题线路,加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段)建设。

落实国家太行山旅游规划,打造太行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全面落实《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任务要求,实现与太行山周边省份的差异化发展。提升五台山、皇城相府、太行山大峡谷、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莽岭、恒山、左权太行龙泉等重点景区品质,推进云中河、中太行、云竹湖争创部级旅游度假区,在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开发建设太行山地质博物馆,以太行山大峡谷、王莽岭、天脊山等国家地质公园为支撑,打造太行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发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纪念馆等抗战纪念地,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发双林寺、镇国寺、平顺天台庵、平顺龙门寺、潞州观音堂、长子法兴寺、高平开化寺、泽州府城玉皇庙、皇城相府等涉旅文保单位,打造文物活化利用旅游目的地。

(二)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

倍增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推进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厘清资源类别标准,全面调查登记,摸清家底,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推动资源转化。以A级景区倍增为目标,通过提升改造硬件、扩大景区容量、完善基础设施、改进配套服务,大力推进各类自然文化景区、旅游综合体、城市公园、矿山公园、地质公园、主题乐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创建A级旅游景区。递次推动壶口瀑布、晋祠—天龙山、王家大院、关帝庙、芦芽山、恒山以及娘子关、王莽岭、老牛湾、乾坤湾、新旧广武城等晋升更高等级旅游景区。

推动三大世界遗产地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按照“依托城市+核心景区+旅游廊道”空间推进模式,加快推动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建设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功能完善的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入挖掘五台山古建文化、生态文化、地质文化等,打造集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避暑康养为一体的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借力云冈学研究,增强云冈石窟景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并辐射周边的鲁班窑石窟、焦山寺石窟等文化遗迹,联动大同古城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大云冈”景区。以古城为内核,借力国际性会展活动,推进平遥古城文化旅游产品业态升级,推出行摄平遥、夜游平遥、美食平遥、研学平遥、康养平遥等新型旅游产品,带动双林寺、镇国寺以及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大力创建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气候、山地、温泉、森林、湿地等优势资源,选择云中河、云竹湖、五台山、黎城中太行、皇城相府、王莽岭、漳泽湖、圣天湖湿地公园、风陵渡、盐湖、伍姓湖、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唐河大峡谷、神泉古城等生态条件优、服务设施全、发展基础好的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率先创建高等级旅游度假项目。

(三)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展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建立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资料库。加大对全省红色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开展对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整理,创新传播载体,科学合理地进行活化展示,编制红色文化宣传推广资料和讲解词等。支持和鼓励红色旅游单位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厂矿、进军营等活动。

打造经典红色景区,培育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打造王家峪—砖壁景区,提升完善武乡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建设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开展左权百里画廊景区、黄崖洞景区提升工程。把兴县蔡家崖—黑茶山晋绥边区红色旅游区建设成红色文化教育研学和会议会展基地。开发碛口古镇红色旅游资源,带动三交镇、林家坪,形成红色旅游与古镇复合型旅游区。弘扬右玉精神,推动右玉县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昔阳县大寨村、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柳林—石楼—永和沿黄红军东征纪念馆等经典红色旅游景区。

推动“红绿融合”,打造“生态+红色”复合型红色文化旅游带。依托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等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以武乡—黎城—左权为主体的太行山红色文化旅游带,以兴县—临县—柳林为主体的吕梁山红色文化旅游带。依托临汾市、吕梁市的东征纪念地、遗址和黄河风光,开发红军东征主题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西沟、大泉山、蔡家崖、贾家庄、大寨、右玉、平型关等红色文化内涵,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名村。依托阳泉“中共创建第一城”革命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开发红色城市主题旅游产品。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能力。根据资源禀赋、文化风貌、民俗民风等乡村特色,严格服务标准,确保服务质量,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休闲农庄(园)、特色文化古村落、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度假区。

塑造特色化乡村旅游品牌。加强民宿客栈设计,充分结合当地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设计出风格与文脉相得益彰、外观与环境融为一体、内部现代化设施齐全、舒适便利的民宿客栈。积极探索“政府+公司+农户”的旅游合作社模式,保障农民通过自主经营、打工、院落房屋出租、集体分红等途径在民宿经营和乡村旅游发展中获益。加强市场监管、安全管理、卫生检疫等,保障民宿服务品质和游客正当权益。

丰富和提升“旅游后备箱经济”。推动特色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延伸“旅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扩大销售渠道。实施特色农副产品进景区行动,鼓励供销社、电商平台等销售企业在旅游景区设立销售网点,规范“旅游小货摊”。鼓励特色旅游商品进驻省内主要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服务区。

(五)推动重点文物活化利用

开展文物活化利用试点。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利用文物资源,通过“文物+景区”“文物+研学基地”“文物+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等方式,提升重点文物活化利用水平。依托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佛光寺、应县木塔、晋祠、永乐宫、关帝庙等重要文物建筑,以及长城重要节点段落,陶寺、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晋阳古城、侯马晋国遗址等重要大遗址,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编撰《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等系列图书,编纂《文物大系》《省志·文物志》等历史文化遗产大系,分众开发传播文物知识,打造音、影、图、文的文物故事讲述体系。

培育文物活化利用线路产品。开发晋中大院文化游、沁河流域古堡游和万里茶道段、关圣文化游线路。推动娘子关、雁门关、广武城、杀虎口等文化和旅游融合区建设,全面提升景区品质。结合武乡、左权、黎城三角区红色及抗战文物片区化保护,建设太行山抗战文化景区及线路产品,配套建设文化体验酒店、文化主题餐厅、房车基地、工艺品交易市场等功能项目,打造传统文化旅游基地。将文化遗产研修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鼓励高等学校、技工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等开设文物保护利用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改善和丰富博物院、曲沃县晋国博物馆、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等博物院(馆)展陈,推出一批博物馆研学旅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全方位展示三晋历史文化。

推进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立足文物资源,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教育、文旅等综合文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在文物保护区域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文化旅游,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开放,鼓励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技术、资源、人才等优势,自主研发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大力推进文博创意产业发展。

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建立矿藏级别的文物数字资源库,形成一套“物理分散、逻辑集中、互联互通、全域一体、开放共享”的文物资源大数据体系。积极探索实施文化遗产云建设工程,为社会公众提供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的文物信息产品及文物遗址、考古、建筑云展示。加速推进智慧博物馆发展,将数字化广泛应用于征藏、保护、展陈、教育、传播等博物馆发展要素,逐步实现博物馆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不断提升馆藏文物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能力。

(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

建立创建工作规范。按照我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工作要求,指导各地重点在改革创新、供给体系、公共服务、秩序与安全、资源与环境、品牌影响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达到验收标准。各市、县组织编印本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办法,明确创建任务,细化部门责任。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专项文件,加大对道路交通、集散中心、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宣传推广、人力培养、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财政、土地、金融政策倾斜。综合运用项目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创建工作,促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增加全域服务供给。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严格服务标准,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休闲农庄(园)、特色文化古村落、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度假区。依托旅游景区和城乡公共休闲空间,开发民间文艺表演、茶艺、、游戏游艺、河湖夜游等观赏性、时尚性、体验性强的娱乐项目。引导和鼓励建设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特色鲜明的餐饮服务集聚区。

创优发展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文旅、文物等部门加强统筹联动,强化区域内森林资源、水环境生态、多样性生物等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强化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城市建设、乡村改造、违建拆除、绿化工程、人居环境等方面实现全域联动、综合治理,提升城乡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广泛开展全域旅游宣传教育,强化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形象意识、责任意识,营造人人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社会环境。

 

五、建设全国能源低碳产业会展高地

(一)构建“一都三区”会展布局

遵循统筹规划、错位布局、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的原则,构建全省会展业全方位发展格局,以太原为会展中心,大同、长治、临汾为会展副中心,联动运城、晋城、阳泉、朔州、忻州、吕梁会展区域中心的发展,加快发展以太原市为核心的会展经济发展极,努力将太原打造成为我省会展经济核心区和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带动力的会展中心城市,使太原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会展城市,培育大同、长治、临汾成为我省重点发展会展中心城市,扶持发展若干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形成层级分明、各具特色的全省会展业发展体系,构建“一都三区”产业空间布局。

(二)推进会展设施提档升级

加强推进潇河产业园核心区会展中心、会议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完善提升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设施服务,着力打造兼具会展园区、商贸旅游、应急方舱医院等综合功能的会展产业核心区。推进省展览馆、中国煤炭博物馆、大同和阳美术馆、阳泉市展览馆、运城农业会展中心、临汾市规划展览馆、汾阳会展中心等特色场馆的改造提升,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创新会展场馆利用方式,推进会展场馆市场化运营,切实提高会展场馆利用率。鼓励推动场馆与商贸展销、节庆会展、文化旅游同步发展,推动打造节庆活动和奖励旅游目的地。按照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着眼长远发展要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升改造一批一馆多用、优势互补的中小型场馆或新规划建设与本地经济规模、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相匹配的专业会展场馆。

(三)打造太原“能源低碳会展之都”

将太原打造成为国际会展品牌聚集地。提升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晋阳湖·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太原煤炭工业技术装备展览会等现有品牌展会论坛的规模和品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注重招展引会及国际合作,以会展引领“太原智造”走向国际。

将太原发展成为会奖旅游目的地。打造具有太原特色、带动城市发展的会议品牌,积极申办重要国际组织的年度大会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积极争取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等部级会议、论坛落地太原。同时,争取举办国际影响力强、与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高端活动,打造会奖旅游目的地。

将太原建设成为北方重要康养节庆休闲目的地。依托太原北方面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品牌,积极培育购物天堂,推进文化旅游城市打造,推进太原国际民间艺术节、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节庆会展品牌提升。

(四)塑造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提升我省现有本土会展品牌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品牌展会升级,提升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平遥国际电影节、晋商文化旅游节、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太原煤炭工业技术装备展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争取(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上升为部级展会。加强与国家部委、国家高端智库对接合作,大力吸引国际知名会展品牌来晋办展,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会展基地。

大力培育一批特色化本土化会展品牌。围绕全省“4+14”产业体系,本土特色产品和产业优势,实现会展品牌开拓、国际化商贸营销、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带动,扶持特色文化会展品牌。做优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大同云冈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文化会展品牌。重点培育根祖文化、晋商文化、农耕文化等新兴会展业态,引进和培育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与我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相关的专业性展会。把握消费新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举办各类消费型会展。重点在日常消费品、生活医疗、康养产业、科技产品等方面创新突破。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发达地区、中国展览馆协会以及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等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各类知名品牌会展的承办权或合办权。鼓励本地会展企业与会展场馆加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等国际知名展览业组织。

打造2-3个永久落户的会议品牌。积极争取申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APEC峰会等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好国家相关部委主办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会展活动,主动对接北京、上海、成都等知名会展城市,引进与我省能源转型升级、文化旅游、康养等相关领域的知名品牌展会,全面提升会展的影响力。建立国际会议引进申办联动机制、国际会议举办竞标机制,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国际会议,争取更多的国际会议在举办。发挥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优势,加强与国际机构、国家部委和部级协会、学会合作,争取更多学术会议、论坛在太原举办。

(五)加快培育会展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本土会展企业,重点支持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房车露营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做大做强。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提升办展专业能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专业会展组织者、目的地管理公司以及配套服务商。支持会展骨干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会展集团,鼓励会展场馆运营机构、品牌展会主办单位通过模式复制、品牌输出等方式“走出去”做强做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主办单位、会展服务机构来晋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大力发展广告、物流、策划、咨询、展台搭建等会展配套服务产业,培育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配套服务企业,提升会展行业整体竞争力。

(六)创优会展服务环境

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加强政府对会展业的规范引导服务,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实现社会办展的有效承接。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在会展场馆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以专业会展企业为主、政府参与为辅的现代会展业发展模式。全面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改善金融保险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会展企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会展管理服务。依托省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会展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各市建立由会展主管部门牵头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推动各地会展业发展。省商务厅要按审批权限做好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相关工作,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推行网上备案核准,规范展览业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通过对会展相关市场开展规范、有效、便捷的监管,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建立现场调解服务机制,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指导督促办展单位强化会展活动安全措施,切实加强信用监管和质量追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正、公平的发展空间。

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发挥省会展行业协会优势,推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依托协会开展会展基础数据统计、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充分发挥贸促机构等经贸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向会展企业提供区域经济信息、市场预测、技术指导、法律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鼓励中介组织联合高校、研究院所共同组建会展研究机构,加强理论研究。

创新“线上会展”模式。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充分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举办“云展览”,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提升展示、宣传、洽谈等效果。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动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整合现有展会资源,打造网络展会集群,支持专业展会主办机构开通线上展览,探索线下线上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办展理念、运营规范、模式创新、成效显著的在线展览企业,支持打造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线上品牌展会,有效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六、打响“康养、夏养”品牌

(一)合理布局康养产业

构建一个康养产业发展核心。依托省会太原市优良的生命健康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按照世界一流康养目的地标准,发挥省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比较优势,打造一批特色化、精品化康养服务业集聚平台,重点促进高端医疗、健康管理、旅居养生、抱团养老、旅游度假、体育健身等领域提升发展,突出太原在全省康养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紧密辐射忻州、晋中两市,构建“一小时交通康养都市圈”。忻州形成以奇村、顿村、合索为核心的温泉康养度假产业集聚区,晋中形成以晋商文化、大院文化、乡村旅居为特色的文旅康养集聚区,太原、忻州、晋中联动发展,构成全省康养产业发展极核,成为康养核心区。

集聚两个康养产业片区。打造大同—朔州、长治—晋城2个康养产业片区。大同—朔州对接京津冀蒙市场,以优良的空气质量、清凉的气候特点、独特的人文历史、健全的医疗服务、便捷的交通网络、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依托,聚焦发展生态避暑康养、医疗康养、文旅康养,吸引京津冀蒙康养客群,成为京津冀蒙地区避暑、医养的“后花园”。长治—晋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天成的太行山脉、道地的特色药材,依托便捷的太郑高铁,面向相邻省域的中东部康养客群,重点发展文旅康养、旅居康养、山岳避暑康养、生态中医药康养。以晋城为龙头,充分挖掘晋城康养特色,统筹推进“百村百院”康养工程高质量落地,实现异地“候鸟式”养生,叫响晋城乡村院落生态康养。长治突出太行文化、红色文化及中药材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养生度假、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红色研学、乡村民俗等康养业态。

培育多个康养产业支撑点。依托我省各地差异化的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多个康养产业发展支撑点。在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管理、健康养老、生物医药、中医中药、体育健身、文化旅游、健康食品、健康大数据等产业领域内分工协作,结合地方产业特征及发展思路,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重点培育依托太行山的生态旅居康养基地、依托道地中药材资源的中医药康养基地、依托黄河一号公路的体育健身康养基地、依托忻州小杂粮的健康食品康养基地、依托晋中大院文化的旅居康养基地等多个支撑点。

(二)构建特色康养产品体系

优先发展避暑康养。依托我省太行山高山森林及峡谷、晋北高原气候生态环境,拓展核心景区周边避暑康养功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避暑康养乡镇(村)。因地制宜,实施产城(镇、村)融合,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借鉴浙江莫干山民宿康养模式,适度发展休闲避暑民宿设施,培育“租购并举”的经营方式,完善配套服务,增加多元化的市场供给,满足差异化的休闲避暑需求,打造清凉避暑胜地、夏季休闲天堂。

优化提升温泉康养。依托忻州、大同、阳泉、运城等温泉富集资源,推动忻州奇村、顿村、合索温泉和大同汤头孤山温泉、阳泉梁家寨温泉、襄汾燕村荷花园温泉、曲沃太子滩温泉、运城春燕山温泉等温泉集中区建设温泉康养小镇,实现与生态、森林、中医药等资源组合开发,对接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旅居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康养小镇、温泉乡村养生基地。加快温泉康养产品、业态、技术研发及服务创新,研究制定特色温泉行业标准,学习日本北海道、中国台湾知本温泉运营管理理念,实现我省温泉康养产品提质升级。

试点推进森林康养。依托我省九大林区等森林资源,推进森林度假、运动、养生、养老等多业态发展。充分利用闲置的林场场部、管护站和山庄窝铺,建设候鸟式、旅居式夏季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加强林业资源与康养产业的创新融合,支持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乡村休闲康养。依托我省历史古村落、传统村落、生态乡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题,以乡村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内容,打造内蕴充足、体验丰富、可观可养、可学可玩的乡村康养产品。推广灵丘有机农庄、陵川太行驿站、晋城百村百院等模式,打造创意体验和参与式农业康养,推进健康养生项目与种植养殖基地、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相结合,开发田园观光、农耕民俗体验、乡村度假等多种乡村休闲业态,设计田园休闲健康旅游精品线路,扶持建设一批休闲乡村生态公园和田园康养综合体。

大力推进运动康养。推广全民健身与全民康养深度融合,大力开发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康养运动项目,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构建康养运动产业生态圈。鼓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部级运动休闲基地、国家体育公园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积极拓展体育旅游新业态,加快建设榆社云竹湖、芮城圣天湖等体育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黄河、长城、太行3个一号旅游公路进行康养运动赛事集结,积极推广太原国际马拉松、汾河自行车赛等城市运动康养,推广沁源森林健走、右玉国际马术、娘子关女子半程马拉松等运动项目,举办精品赛事,推动各地举办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康养运动主题赛事。

着力推动中医药康养。依托我省优质的中医药生态环境、道地药材、中医中药文化品牌及人文底蕴,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有机融合,学习借鉴四川绵阳“药王谷中医药康养”“攀枝花康养+中医药”示范产业园项目建设经验做法,在我省中医药产业较发达和康养资源富集地区开展中医药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选择一批条件和技术相对成熟的中医药机构和企业重点培育,着力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基地),开展药膳食疗、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生等服务。推动建立集医药观赏、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工艺体验、中医药保健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综合体。

(三)做强山岳型夏季康养载体

建设一批康养小镇。根据各地区位、文化、交通、生态等特点,打造以长寿文化、生态旅居、医养结合、乡村养生为主题的多业态康养小镇。坚持政策激励、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建设一批重点康养小镇。

培育一批康养社区。依托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文旅资源和医疗设施,结合地方特色康养资源,围绕旅居休闲、养生、养老、医疗等元素,以养心、养身、养性、养神、养老、养成为核心,集医、养、服、乐于一体,建设一批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社区康养综合体。

发展一批康养村落。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自然村合并等政策,发挥古村落、农家院、农家乐、农家菜对康养产业的吸引力,结合乡村度假、观光、餐饮、民宿、手工制作、农产品加工、电商等业态发展,推广灵丘、陵川经验,以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为契机,实施乡村生态康养示范工程,打造一批集科技示范、农业创意、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名村和乡村生态康养度假区,壮大乡村康养产业,助推我省乡村振兴。

打造一批中药材康养小镇(基地)。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引导黄芪、党参、连翘、黄芩、柴胡等道地药材规模化种植,依托振东、亚宝、广誉远、大宁堂等中药龙头企业,围绕党参、黄芪、连翘叶等药食同源资源优势和龟龄集酒、竹叶青酒、牛黄安宫丸、固本延龄丸等中药优势产品,加快建立具有特色的中药材保健品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知名品牌,打造一批集中药观光、中药保健、温泉药浴、药膳养心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

(四)完善康养设施管理服务配套

加强医疗服务配套。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引导高端医疗进入养生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医养深度融合。支持城市二级医院以托管、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向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老年专业医疗服务机构转型。

完善养老设施配套。加大老年用品研发力度,丰富老年人用品市场,支持健康促进、健康监测设备以及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康复辅助、智能看护、应急救援、旅游休闲等产品开发,鼓励设立老年用品专柜、专营店、连锁店。提升城乡养老设施服务能力,落实公共服务设施、老年设施的建设标准。

健全健康管理配套。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和品牌,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支持社会资本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心理健康等专业健康服务,推进商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为老年人服务。

推进智慧康养配套。推进“互联网+康养”行动,培育康养领域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构建以智慧医养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以数字化可穿戴设备、医疗信息系统集成、健康信息技术咨询、医疗健康服务等为内容的健康信息产业链,创新发展康养与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与生活照护等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

(五)培育壮大康养市场主体

以吸引外地人来养老为重点,以构建特色康养产品体系为目标,塑造融社区养老、旅居养老、医养结合为一体的康养产业格局,加快打造以文旅集团为旗舰、引领我省康养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批龙头企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扶持康养产业发展政策,在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可操作性扶持政策,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骨干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项目招商、合作开发、混改、托管、转让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泰康股份、光大养老等国内一流康养企业来我省投资兴业,带动我省康养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七、推进文旅展康融合发展

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灵活采用“1+N”组团集聚或独立集聚的形态,推进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互联互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规划建设一批四大产业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以业态创新促融合

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晋阳古城遗址、陶寺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晋中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全域旅游建设相结合,将有条件的非遗馆、非遗工坊等展示馆、体验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纳入重点旅游线路。推进文化场馆景区化建设,重点推动博物馆、美术馆等创建成为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文化+旅游”新模式特色景区,打造洪洞寻根祭祖文化旅游综合体、晋中祁县昭馀古城“万里茶路第一城”、应县辽金特色文化小镇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创新“旅游+”产品业态。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建设云冈石窟、晋祠、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五台山南梁沟等一批研学基地。依托富集的工业遗产遗址,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汾酒集团打造中国汾酒文化园,支持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打造中国煤炭工业文化园。依托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打造一批冰雪体育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大众滑雪场与乡村旅游结合项目、冰雪小镇项目等。依托重点景区、重要旅游城镇,大力发展低空旅游,建设一批集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基地、航空飞行营地和通用航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省级通航示范镇。结合“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发展水利旅游,推进水利风景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与气象行业融合发展,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气象公园等产品,创建一批“中国天然氧吧”,重点推动太行山国家气象公园创建。

拓展提升“会展+”“康养+”产业链条和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会展、节庆、赛事带动作用,促进“会展+文创”“会展+旅游”“会展+康养”“会展+赛事”等融合发展。以重点城市、旅游景区、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旅游重点村为载体,构建涵盖乡村体验、度假养生、温泉养生、森林养生、避暑养生、湖泊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以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等业态为核心,建设集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养生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形成链条完整、品牌突出的产业体系。

(二)以空间集聚促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忻州古城、平遥古城、太原古县城、榆次老城、大同古城、昭馀古城、岚山根产业业态,集聚艺术、文创资源,吸引艺术家、商家入驻,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意实体。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古城、进古镇、进古村、进景区,实现非遗技艺传承发展,推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支持创建平遥、综改示范区、皇城相府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提升灵石王家大院民居艺术、襄汾晋作家具、祁县玻璃器皿、平定砂器、广灵和中阳剪纸、繁峙晋绣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利用“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本底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依托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城市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地等,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购物娱乐、文化体验等为主要功能的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

会展商务产业集聚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集群、主要生活消费活动等,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的会展中心,采用“会展+N”的模式,推动会展集聚地周边城市住宿、餐饮、物流、交通、零售、旅游等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综合性总部、地区总部、职能型总部,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打造一批可提供综合会展服务的会展商务集聚区。

康养产业集聚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康养小镇、康养社区、康养村落、康养基地、康养示范区,重点发展康养旅游、“候鸟”式养老、保健品开发、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业态,配套相关服务机构和设施,打造一批融健身休闲、医疗养生、旅居养老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康养产业集聚区。

探索建立“链长制”园区管理机制。按照加强项目固链、实施龙头企业引链、突出产品业态延链、加强数字强链、突破人才兴链、强化金融活链、推进品牌塑链的集聚区产业链培育要求,建立集聚区链长“五个一”(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支持政策、一批龙头企业、一个技术支撑平台、一支专业招商队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集聚区相关利益主体积极性,试行“管委会+公司”“政区合一+公司”模式,对条件成熟的集聚区实行纯公司化模式,提高集聚区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三)以企业培育促融合

打造四大产业旗舰劲旅。加大对文旅集团等旗舰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源整合、研发创新、科技赋能、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国内行业劲旅。各市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批区域性的旗舰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收益。同时,文化、旅游、会展、康养每个产业扶持培养一批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强、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龙头骨干企业。

激发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加快多产业、多业态、多服务融合发展,支持通过联合采购、共同配送、平台集聚、设立联盟等方式,实现协作协同融合发展。鼓励其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主营业务突出、技术和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

加强科创型企业孵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一批文化创客空间、创意工坊、文化工场,打造一批科创型中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人才。各市依托综改示范区、开发区建设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形成四大产业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释放其他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引导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以及科研、咨询、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等机构,为创办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融合型企业提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服务,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四个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挥行业协会在协调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业联盟。

(四)以深化改革促融合

创新投融资平台。设立全省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基金。在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探索设立会展、康养板块,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及行业兼并重组提供平台。充分依托省股权交易中心文化旅游板,促进文旅资源市场化配置。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途径参与投资。推动采取PPP模式,进行文化和旅游、医疗、养老、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结合“游”App、“晋游码”等,开发面向游客“服务一机游”、面向文旅部门“管理一张网”、面向涉旅企业“运营一平台”,形成智慧文旅新模式。依托全民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推进数字健康管理在康养产业的应用。创建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康养社区、智慧会展企业等示范单位,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智慧化水平。

培育展示交易平台。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康养大会、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以大会为载体和抓手,整合项目、资金、宣传等资源,培育展示交易窗口。同时,办好各类节庆、会展、论坛,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创新创意、开放合作的平台作用,助力产业发展。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成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和相关企业成立文化产业基金。推动成立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设立民间资本专业服务机构。推动成立文化产业小额贷款机构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对文化企业贷款进行融资担保和再担保。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推动资产证券化。

(五)以技术进步促融合

打造特色科技体验产品。依托集科技生产、展示、体验为一体的科技旅游体验馆,建设一批科普体验基地,推动“旅游+科技+科普”融合发展。抓住数字消费新机遇,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推广沉浸式体验型数字前沿产品。发挥远程医疗系统对康养的支撑作用,开拓以大健康为主题的旅游新市场。推动本省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加快“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功能提升,融入会展、康养服务功能,推动路线导航、旅游攻略、产品推荐、智能导游、电子讲解、门票预约、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及移动在线支付等智慧服务,加快“游”App产业化运营,对接全省、全国、全球互联网交易平台,打造本省互联网服务平台,扩大覆盖面,提升交易量。

普及智慧管理服务。在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场所、会展场馆及康养地普及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等智慧服务,全省3A级以上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实现电子地图、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功能全覆盖。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

 

八、加快对外开放和市场开发

(一)激活省内市场

开展“人游”旅游惠民活动,充分利用全省“云游行”、区域“一卡通”等现有销售手段,分层营销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品,构建复游率高、消费潜力大的省内文旅专项市场。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编排推广多种省内半日游、一日游及二日游、多日游旅游线路套餐。开通城市至主要景点或连接系列景点的旅游客运线路,形成新一轮的省内休闲旅游消费热点。

(二)深耕国内市场

布局“一核四线”区域推广网络,以太原为核心,以石太、郑太、大西、大张4条高铁线为依托,以阳泉、晋城、运城、大同为支点,向京津冀、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内蒙古深度辐射,组织市县和重点旅游景区、旅行社举办省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以江浙沪为起点,每年深耕1-3个远程省域市场,分步对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精准营销,重点推出康养、夏养、红色、文化、美食等精品线路,打造摄影、晋商、古建、避暑、红色、美食等特色定制化产品。整合旅行社、车友俱乐部、企业联合俱乐部、培训机构等文旅企业开展优质文旅产品进社区、进商场、进学校、进企业“四进”活动。

(三)提振入境市场

巩固日韩及东南亚等传统客源市场,深挖欧美市场,开辟远东、中东、“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等潜在市场,开展“走进、读懂中国”海外宣介活动。办好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推广张壁古堡积极参与创办世界古堡联盟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做法,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扩大文旅产品的海外影响力。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争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托大型国企海外机构设立文旅营销推广中心,努力实现对文旅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的文旅宣传全覆盖。动态更新文旅资源概览、舞台艺术精品、非遗项目、品牌线路、文创产品、会展品牌、康养产品等资源产品项目资料。

(四)讲好故事

做好传统媒体营销。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围绕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专题节目,策划推出系列活动,开展黄河文化体验季、长城博览采风季、太行旅游养生季等专项活动。借助主流媒体的王牌栏目、节目等开办文化旅游宣传专刊、专栏节目等。

开展新媒体营销。依托新媒体平台,推出“华夏十二时辰”穿越游等深度游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策划推出“大师历史直播课”,邀请文化历史大咖、知名学者在“历史现场”实地授课,由专家带领观众去纵观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品味其中的历史韵味和匠心精神。

妙用活动、节庆、事件营销。办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同云冈系列招商活动、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系列招商活动、尧都文化旅游节、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和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提升社会认知度和综合效益。策划实施一批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季节主题活动,大幅提升旅游营销效果。

加强联合营销。加强与各市的资源共享、活动联动,实现力量统筹、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推广渠道等联动效应,形成宣传推广合力。依托黄河、长城、太行山旅游推广联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省州和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驻外办事处、境内外航空公司及知名旅游企业等的合作,建立促销联盟,拓展境外客源市场。

(五)促进合作交流

加强省际区域合作。把太原都市区和大同市建成京津冀“后花园”,吸引京津冀客群入晋开展避暑康养、乡村度假、体育健身、养生养老置业、商务会议会展等。加快开通忻州到雄安高铁(雄忻高铁)、张家口至大同铁路客运专线(张大高铁),对接河北雄安、张家口和内蒙古草原丝路(万里茶道)。主动对接中原城市群客源市场,强化黄河金三角区域协同,推动联合开展黄河、长城、太行等跨界重大遗产资源的保护,联动打造黄河国家旅游风景道。

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提升与港澳台文化艺术团体、艺术院校、电影机构、文博机构、知名文化人士的交流合作层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采取港澳台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对港澳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包装、宣传推介工作。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省(州、区)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充分调动大同、忻州、晋中、平遥等节点市县参与对外交流推广的积极性,帮助景区、院团对接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组织机构,推动文旅企业“走出去”。

 

九、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标准化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围绕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开展标准研制,会展和康养产业重点围绕产品、业态、模式开展标准研制,逐步建立面向市场、服务产业、主次分明、科学合理的省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标准体系。

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实施“满意在”行动计划,打造文化、旅游、会展、康养行业信用监管平台,深化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分类监管体系和应用体系建设。开展行业诚信创建活动,评定“诚信企业”。加大诚信应用,建立文化、旅游、会展、康养行业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行业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实现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公开透明。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权力清单和行政裁量权细化标准,健全执法监管绩效考评制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诱导购物消费、“零负团费”、未成年人上网、禁播歌曲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健全完善康养产业行业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康养产业企业发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健全要素提升服务水平

特色化抓好“吃”。引导和鼓励建设一批美食街区、风味特色街区,定期开展特色菜肴和名优小吃评比活动,扶持一批餐饮龙头企业,打造跨区域、全国性餐饮品牌,形成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特色鲜明的餐饮服务集聚区,形成强大的餐饮旅游吸引力。

多元化抓好“住”。重点支持城市商务酒店、精品民宿、度假酒店、主题酒店、露营地、汽车旅馆等多种住宿新业态建设。以高端酒店为引领,以星级酒店和文化主题酒店为支撑,以精品民宿为组团,形成文化旅游酒店集群,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便捷化抓好“行”。实施“自驾车友好”服务工程,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龙栖湖、苍儿会、圣天湖、通天峡等房车自驾车营地。建设一批“租车港”,建设共享租赁系统,实现省内联网,全面实现“一地租车、异地还车”。依托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资源建设“交通+旅游”集散中心或旅游客运超市。

网络化提升“游”。建成以太原、晋中为一级集散中心,大同、长治、运城、朔州、忻州、吕梁、晋城、阳泉、临汾、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主要交通枢纽为二级集散中心,部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重点景区为三级集散中心的全省域覆盖的游客集散中心体系。

本土化抓好“购”。开发主题商业街、夜市等特色购物街区,加强互联网购物平台开发运营,建设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加快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开发游客可参与、可创作、可体验、可娱乐的生产基地。定期举办各类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购物节、旅游商品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集中推出特色旅游名品。

体验化抓好“娱”。支持文化和旅游演艺创作,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旅游演艺项目。推出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演艺精品力作,每个5A级旅游景区和部级旅游度假区至少打造1台主题演艺节目或特色演艺活动,推动A级景区都有植入文旅IP的沉浸式体验产品。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发展主题公园,满足游客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

品质化抓好“环”。加强会展场馆、康养地功能空间布局规划,加大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实现功能区景观风貌相协调。完善周边业态配套设施建设。构建通信、交通、物流、金融、旅游、餐饮、商住、停车场等设施网络,拓展旅游服务功能。会展场馆、康养地周边配套设施既向特定客群开放,也要成为本地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实现主客共建共享。

普及化抓好“厕”。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继续改造一批、新建一批、达标一批旅游厕所。到2025年,实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会展场所、康养小镇和社区、旅游风景道沿线等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同时深入探索“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的厕所管理新模式。

(三)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鼓励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企业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强化A级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动态管理,对不合格的企业予以降级、摘牌等。加强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实施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等资源的保护,依法保护名胜名城名镇名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筑具有地域特征特色的城乡建筑风貌。鼓励、引导文化、旅游、会展、康养活动践行环保理念。统筹城乡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推进四大产业合理布局。加强产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构建“处处是风景、人人是形象”的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实施安全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四大产业安全综合治理,建立信息互通、联席会议、联合检查、隐患问题移送等工作机制。建成地区和部门安全综合监测网络,掌握危险源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信息,动态监测、科学评估、及时预警。加强会展活动、度假休闲康养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单位、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乡村旅游点、旅行社、营业性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KTV)和游艺娱乐场所的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管理。

(四)完善全域交通提升交旅融合水平

加快构建立体联网、内外联通、联程联运、快进慢游深体验的产业交通体系。完成黄河、长城、太行3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任务,打通支线连结线“最后一公里”,突出自然景观风貌、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集观光码头、旅游驿站、集散中心、观景平台、漫游步道、房车营地、智慧景区为一体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实行货车、客车分流,开通固定时段客车专行线等方式,形成旅游专用线路。

以太原机场为主枢纽,增辟国际航线,增开国内航线,加强大西、太焦、大张高铁的运输能力,提升太原都市圈的通达性,提高大同、五台山、吕梁、长治、运城等地机场使用效率。落实《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推进芮城、阳城等通用机场建设,在重要旅游景区规划布局一批直升机场,健全国际航线网络,推进有条件地区航班“公交化”运营,健全“陆、空、铁”等多种方式联程运输网络。

充分依托大西高铁与石太客运专线、京广线、太中银铁路、陇海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等骨干线路紧密衔接形成的通往全国各地的快速客运网络,加强城市间旅游互动、游客互送,开发“三小时高铁旅游圈”市场。合理调配客货比例,在旅游旺季适当增加客源地列车车次,增加旅游专列和旅游冠名专列。

 

十、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对产业发展的统领和协调作用,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百业+文旅+会展+康养”的工作合力。省文旅厅牵头负责文化和旅游业、省民政厅牵头负责康养产业、省商务厅牵头负责会展业相关工作,相关部门在区域规划、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道路交通、文物保护、土地利用、资金安排等方面应主动征求文旅、民政、会展等主管部门意见。

健全统计监测。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研究制定产业统计调查制度,结合各行业实际情况,逐步构建以增加值核算为重点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和形势分析,全面提升统计能力。开展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资源普查和市场主体普查调查工作,摸清家底,分类施策。

营造营商服务环境。在会展办展、文化和旅游项目、康养项目落地等领域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环节,探索产业发展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管理方式,建立市场准入、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探索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旅游会展康养集聚区、文化产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企业制度。落实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政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开展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推进深化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康养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进建立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和联动机制,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康养产业协同发展。

(二)勇于先行先试

激发改革勇气。树立“对标”意识,在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文物活化利用、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对标国内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从“做没做”“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的转变。在文艺院团改革、非遗保护传承、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文化惠民品牌打造等方面,先行先试,主动作为,贡献“模式”“方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总结基层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优先保障、适度倾斜。建立改革事项督办机制,强化动态管理,实现重点改革事项台账式推进、项目化落地。

明确改革重点。继续深化四大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在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加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力度,增强院团创新发展能力。推动省艺术职业学院重塑性改革,将省艺术职业学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打造成我省改革的一张“靓丽名片”。创新公共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深化涉旅文物单位“两权分离”改革,制定涉旅文物单位“两权分离”负面清单。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改革。推动四大产业行业组织整合重组,规范发展。

创新改革路径。鼓励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在全省营造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好国家及我省关于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运用好部门间改革议事协调机制,做好政策措施互通互补,发挥综合治理优势,实现部门间联动发展。建立改革事项台账,实行项目化、工程化、方案化管理,强化监督考评。建立容错和激励机制,确保改革事项落实到位。

(三)创新政策措施

保障土地供给。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安排文化、旅游、会展、康养在新一轮空间规划中的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加快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点状供地等用地方式,支持各地利用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四荒地、林场场部和管护站、山庄窝铺、工矿废弃地等开展文旅康养项目土地供给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城乡民宿经营活动。

强化财税支持。整合全省各类文化、旅游、会展、康养领域的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积极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及企业债券。全面清理相关服务领域收费,切实压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相关领域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承接文化、旅游、会展、康养领域等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

实施奖励扶持。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百强旅行社的,省级旅游发展资金予以1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被评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部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探索建立资金奖励机制。健全完善旅行社“引客入晋”激励机制,确保“十四五”期间财政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建立会展奖励机制,合理确定奖励标准,整合现有涉及展览业的专项奖补资金,根据会展实际情况和成效,安排资金预算。

(四)建强人才队伍

改变传统的人才选拔模式,创新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建立符合实际的人才扶持、评价、认证机制,开展人才专项培训,打造一支在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影响力的高端文化人才团队,带动培养一支具有持续创新力的“文化晋军”。

立足省内旅游职业院校及高校旅游专业,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在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管理、高级导游、乡村旅游实用人才、文化创意、动漫设计、会展策划、现场服务等方面优先培育人才。建立一批文化创客空间、创意工坊、文化工场、精品民宿等中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人才。依托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文旅康养学院)等,培养医药、医疗、护理、康养、运动、健身等康养产业人才,引进聘用一批健康管理、养老服务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坚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良性互动,结合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全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和标准化试点等工作,加快构建与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体系和标准体系。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7

关键词:乡村振兴;品牌建设;高职院校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目前,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农业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对此有了较多的研究,而对非农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非农职业教育院校门类齐全,对应的专业可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效推动乡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2]。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解决谁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更要使乡村真正实现文明、富裕。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0 3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5 204元[3]。城乡差距较大,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依然任重道远。非农专业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恢弘建设中去,一方面可以解决一些传统农业专业无法触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将为非农专业开辟专业服务领域,提升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案例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可行性分析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在传统设计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多媒体信息传达技能。其本身包括品牌建设、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电子商务设计等方向涉及的应用,这些应用旨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其艺术设计的特性包含了许多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功能。这些都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1品牌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018年《农业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4]。农产品自身辨识度低,受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等影响较大,产品品质保障较难。因此,建立品牌观念,维护品牌形象,同时促使品牌的拥有者为保护品牌价值而采取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刺激农产品的技术革新。优质品牌是消费者辨别产品的重要依据,品牌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1.2乡村振兴为高校“双创”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发改高技〔2022〕187号)指出,充分利用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等重大赛事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展示机会[5]。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接铜川新区坡头街道办事处的长命村,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建设开辟了一个重要平台。

2乡村振兴实践项目中的调研与规划

2.1项目考察与市场调研

长命村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村庄两面环水,中间为高岗。植被丰富,空气优良。由于平地少坡地多,耕地比较分散,粮食种植较少,以经济作物为主。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花椒,其次是苹果,另外还有樱桃、核桃、高钙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兴建了现代化的智慧猪场。课题组通过和村中人员座谈,发现农产品的生长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产品产量与质量均会因气候变化受到很大影响,导致产品价格浮动,经济效益不稳定。如何避免这种大环境对市场的冲击,是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一大难点问题。长命村的发展,不能以单一品种推销为主,而是应当以打造一个整体的自然生态村庄的形象来开展。加之“长命村”村名本身含义非常美好,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长寿的普遍需求。

2.2项目规划

不同的地理文化培育出不同的人文特征和产品文化。农产品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有三层含义:一是生长于特定的地理或地域范围内;二是产品具有特殊的品质特色;三是产品特殊的品质特色归因于地理及人文的因素[6]。打造长命村特色乡村品牌,辐射产品与乡村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生态采摘、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使用“互联网+”进行整体联动设计,农业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实现产、供、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直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通过以上分析调研,结合国家现有的美丽乡村建设,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优势,规划“唤醒长命村”项目,打造新型生态村庄,建设充满新活力的“长命村”品牌形象。

3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助力“长命村”品牌建设

利用“长命村”为品牌设计乡村标志。讲好乡村故事,推动乡村品牌建设。著名学者普林斯在《叙事学:叙事的形式与功能》中对“叙事”进行了定义。“叙事的确无处不在且变化无穷。可以把它界定为:对于一个时间序列中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与状态的讲述。”[7] 因此课题组在为长命村进行品牌赋能的时候,避免孤立形象的设计,挖掘长命村长命文化,结合乡村独特风景民俗,与现展的连续性,以品牌叙事作为一种品牌营销手段。美国营销学专家西蒙斯在其营销学著作《故事思维》中说:“通过故事,你可以深入挖掘和触摸到最有心机、最敌对和最霸道的人的那颗柔弱的心。”[8]针对长命村打造品牌的叙事核心“蓬勃生机、长命不息”,加入延绵不绝的时间维度。内涵包括:村庄独有的果木优产带生态;丰富的农产;提倡的农文化养生;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有活力的生活状态。在进行标志设计时,采用了设计字体,字型端庄中富有灵气。图形从当地写生景观中抽象而来(图1为长命村实景),山水相依层层叠叠,是一种情感依托的故事背景。在标志下方加入了品牌核心标语“蓬勃生机,长命不息”加强故事主题联想。最终完成图文结合的标志设计(图2为标志设计),并成功申请了农产品类、食品类与旅店类的商标注册。在标志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品牌形象的设计,为长命村提供了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的视觉设计(图3为长命村品牌形象设计手册)。同时拓展到产品包装的相关设计上。所有设计最终落地实施(图4为品牌形象设计实物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广大村民的认可。

4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促进与发展

4.1乡村振兴与专业课程融合,深化专业教育改革

2015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联系[9]。高职专业课程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由于缺乏实践训练的真实项目,相对地忽视了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乡村振兴创业项目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转化和升华,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运用于乡村振兴创业实践,这也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4.2乡村振兴与专业课程融合,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民宿标志设计范文8

“十三五”时期,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要求,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文旅发展活力显著增强,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全部到位,资源、产业、市场、活动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1+1>2”的融合效应初步显现。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打造了“旅游那达慕”“冰雪那达慕”“人民剧场”“味道”“音乐”“礼物”“72小时自驾”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成功创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等部级文化旅游品牌70余个。文艺创作生产更加繁荣,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颁布《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乌兰牧骑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弘扬,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文华大奖,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124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全区艺术剧团累计演出13.75万场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力推进,累计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4.3亿元,辽上京遗址等7处古遗址列入全国大遗址名单,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颁布实施《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出非遗展览、演出、民俗活动1万余场。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派出111个团组赴美国、英国、德国等60多个国家开展“欢乐春节”演出活动,承接大型国际会议、国际高峰论坛及展会,讲好中国故事、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区拥有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具备更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文化和旅游既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为我区推动生态、文化和区位等特色优势转化为文化和旅游发展优势创造了巨大空间。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要看到,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文化和旅游融合还不够深入;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还不相匹配,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尚未形成;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瓶颈突出;文化遗产保护任务艰巨,文化遗产利用有待加强;市场治理还有弱项,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创新不够,品牌影响力亟待提升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创新发展催生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和旅游需求为着力点,围绕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晋位升级,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增加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优势产业、服务业领域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把建设成为文化和旅游强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旅游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模式、业态、产品、服务和科技创新。统筹推进自治区东中西部旅游业差异化协调发展,增加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贯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理念,深入推进文化铸魂、实施文化赋能,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

第三节  发展定位

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立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库,做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推进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先行区。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弘扬,开展黄河文艺精品创作和演艺、展演活动。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创建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精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旅游休闲城市、街区等,打造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

中国北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发挥草原、沙漠、河湖、湿地、森林等生态优势,以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建设一批部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休闲城市,推出一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全国生态旅游新标杆。

中国向北开放文化和旅游交流样板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以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为纽带,推进中蒙俄跨境旅游发展。着力打造和输出一批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创新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强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效应得到彰显,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优秀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新时代文化艺术创作全面繁荣,推出一批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代表自治区文化形象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不断健全,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建设1个以上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区各类文化设施数量(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演出场所)超过1700个,文化设施年服务超过1亿人次。推进文艺演出、文创和非遗等进景区,推动国家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公园、重点文化场馆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公共服务中加强文化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成效显著。

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4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4个部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旅游业体系更加完善。大众旅游深入发展,跨境旅游稳步增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增创60个,自治区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增创5个,力争创建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个部级旅游度假区,2025年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2.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日益完备。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市场在文化和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市场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更加成熟。持续推进中俄蒙人文交流合作,持续提升“万里茶道”“国际黄河文化旅游”等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大对外合作交流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制度创新,打造边境旅游目的地。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文化和旅游强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游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第二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和旅游发展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好文艺创作演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中华文化故事、民族团结故事,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融入血脉,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建设亮丽,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倍加珍惜、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第一节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保护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宣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线路设计、文艺创作、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之中。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全面提升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阐释利用水平,发挥革命文物教育传承功能,推动广大群众增强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一批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树立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推进艺术精品创作传播。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统筹创作一批传播正能量、彰显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以文艺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文艺精品传播,做好中华优秀艺术传承保护工作,集中展示最新创作成果。

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开展全区非遗调查工作,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深挖非遗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举办非遗展示展览,支持建设非遗馆、非遗就业工坊、非遗特色小镇等,推动非遗项目进景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旅游文化体验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节  加强中华文明研究和阐释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全面推进历代长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挥长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挖掘长城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内涵,推动长城精神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统筹推进长城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和开发利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段),使之成为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宣传中国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黄河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大力弘扬黄河流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按照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部署,建设一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标志性工程,打造一批中华文化标识和形象符号,扩大黄河文化的宣传推广,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好具有特色的黄河文化。

提高文物考古利用水平。加强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聚焦黄河、西辽河流域早期文明起源、长城塞防与北疆治理体系等,开展北部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篇、“考古中国”河套地区早期聚落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及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实施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支持自治区级、重点盟市级博物馆特色化发展。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加强机制创新,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实施藏品信息管理工程、馆藏文物修复工程、预防性保护工程、藏品数字化工程,全面提升保护能力。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逐步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以博物院为龙头,深化博物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建设研究型博物馆。以万里茶道、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等为主题,整合全区博物馆藏品资源,在国内外举办精品文物巡展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旅游、教育、科技等跨界融合。

加强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加强对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统筹推进古文古籍文献普查登记、保护修复、数字化建设等工作。加强古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依托各级图书馆、博物馆开展珍贵典籍展示利用。完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最大限度地扩大文献资源传播与流通功能,为读者提供便捷、及时的文献信息服务。加强古籍保护、传承、利用人才培养。

第三节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考评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大送文艺下乡力度,扩大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演出覆盖面和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举办群星奖评选、全区农牧民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合唱比赛等示范性引领性群众文化活动,带动引导农村牧区群众文艺创作、队伍培养、品牌打造和活动开展。

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节庆。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和传统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需求,推动创办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创新举办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旅游那达慕、冰雪那达慕、服装服饰艺术节、精品演艺与文创展示、文化旅游节、音乐节、冰雪节、赛马节和乌兰牧骑艺术节等导向性、示范性节庆活动。每年轮流举办全区音乐、舞蹈、小戏小品专业赛事。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创新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加强全民艺术普及推广。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将全民艺术普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盟市、旗县(市、区)设立艺术普及周、举办艺术节,增强社会影响力。坚持以群众基本文化艺术需求为导向,常年举办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展演、展览、展示和培训活动,推进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和活动普及,把文化馆(站)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全面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确保公共文化场馆高质量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完善保障机制,做好延时、错时和流动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盘活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社会力量围绕文化授权、创意设计、生产加工、营销管理等产业链深度合作。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加快实现文化资源网上配送、场地网上预订、活动网上预约等功能。

第四节  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

加强文化作品内容管理。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引领,整体提升新时代文化艺术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正确导向,加强对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内容把关。组织对节庆活动、公共服务、非遗展示、旅游演艺、旅游宣传,以及文化和旅游展览活动的审核把关。建立健全文化安全风险评估和督查机制,制定文化安全风险清单,有效化解危害文化安全的风险挑战。

提高文化和旅游展览展示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馆历史文化、民族团结、革命传统教育职能,挖掘、整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优化各类主题展览展示和宣传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加强互动沉浸式体验设计,探索专题化展示主题、特色空间再利用、高科技互动设施等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推出原创性精品展览,全面提升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的展陈水平。

优化文化和旅游讲解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文博场馆和旅游景区讲解服务水平。加强旅行社导游员文化素养和服务技能培训。组织优秀导游词、解说词征集活动,编辑“亮丽·精彩导游讲”导游词,定期举办全区导游员、讲解员技能大赛,培养一批金牌导游员、讲解员。全面加强红色讲解员队伍建设,定期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持续开展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评选活动。

第三章  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推动东中西部旅游业差异化协调发展,建立区域协调、产业集聚、城乡融合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优化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跨盟市打造大景区,跨区域布设旅游“黄金线”,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特色、以旅游为产业支撑,构建“带—圈—线—城—郊—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

第一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充分发挥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绿色生态优势和冰雪、温泉、口岸、古迹、民俗地域特色,重点推进生态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着力把呼伦贝尔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草原森林生态和边境旅游目的地,助力打造中国北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与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协作,深入挖掘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内涵,全面推进文物考古、非遗传承、文艺创作等,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工艺品创意设计及衍生品开发、非遗生产性保护、草原游牧文化、文化休闲等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挥赤峰市、通辽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联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构建东部地域特色文化圈。

中部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充分发挥草原、森林、山地、沙漠、黄河、长城的特色底蕴,以呼包鄂乌城市群为核心,深化旅游合作,重点发展文化遗产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黄河旅游、长城旅游、红色旅游,创新开发康养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等旅游新业态,着力推进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现代休闲与会展旅游中心,推进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目的地,联合打造高端特色旅游目的地。全面加强呼包鄂乌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一体化建设,全力推动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网络文化、精品演艺、文创产品、传统工艺等现代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文化科技和文化创意高地。

西部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充分发挥独特生态环境、自然奇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特色优势,不断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沙漠休闲旅游和自驾越野旅游,把阿拉善盟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西部风情旅游区。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突出文化和生态特色,大力培育影视创作、精品演艺、文化创意、文物考古等文化业态,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重点建设一批以沙漠休闲、黄河风情、民俗体验、生态旅游、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等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全面联动“呼包鄂乌”地区,协同打造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共同构建西部地域特色文化圈。

第二节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整合打造四条精品文化旅游带。以特色旅游风景道为依托,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支点,整合东中西部的核心文化和旅游资源,集中打造蒙东草原森林文化旅游带(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环京津冀千里草原风情旅游带(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西部沙漠休闲文化旅游带(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形成集文化、旅游、生态于一体的万里文化旅游长廊。

聚合形成四个生态文化旅游圈。按照各盟市自然文化生态单元完整性、资源禀赋差异性与产业互补性,以中心城市和旅游城镇为依托,以旅游景区和文化遗产地为支撑,以交通网络为纽带,跨盟市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协同打造跨区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呼—包—鄂—乌生态文化旅游圈、乌—阿—海—满生态文化旅游圈、乌—扎—霍—阿生态文化旅游圈、锡—克—乌生态文化旅游圈。

推进建设一批文旅产业集聚区。在自治区“四带四圈”建设基础上,依据资源集中度和文化关联性,以旅游城镇为核心,以旅游景区(点)、文化遗产地、草原自然公园、乡村旅游重点镇村等为节点和支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新业态新产品,跨盟市、跨旗县(市、区)构建一批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在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交通互联、线路共建、品牌共推,助力区域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培育四个部级旅游休闲城市。按照自治区东中西旅游业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着力培育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四大旅游休闲城市。推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主题乐园、科技馆、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建设,设立城市地标区域和建筑,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中心,提升旅游休闲城市品质。加大城市历史风貌建筑、老街、老区的保护和利用,加强休憩空间、消费空间、娱乐空间设计,培育文化创意园、音乐餐厅、非遗工坊等新业态,推动建设一批高品质旅游休闲街区。支持在中心城区开办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说书厅及相声、曲艺、歌舞、杂技、演艺小剧场,提升城市活力与文化品位。

打造一批区域旅游中心城镇。提升建设一批文化型、生态型、综合型区域旅游中心城镇,重点完善旅游服务和信息咨询功能,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产业园区、购物娱乐场所和城市景观,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深度开发城市周边的旅游景区(点),完善连接重点景区(点)的旅游交通线路。推动形成以四大旅游休闲城市为核心,以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协作的区域旅游中心城镇为支撑的自治区旅游城镇体系。促进旅游休闲城市与旅游城镇之间、各个旅游城镇之间统筹协调发展。

以城带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把城乡文化和旅游建设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衔接起来,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全面提高文化和旅游发展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补充丰富城市文化功能,发展特色主题文化,统筹提升城市和农村牧区文化品位。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强乡村文化遗产和特色风貌的保护,延续历史文脉。

第四章  扩大优质文旅融合产品供给

加快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扬长避短、培优增效,推动艺术旅游、文博旅游、非遗旅游、旅游演艺等深度融合创新,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品质景区、度假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提质,着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培育,不断丰富优质文旅融合产品供给。

第一节  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推动音乐舞蹈与旅游有机融合。加强音乐的挖掘和整理,把“音乐”打造成为自治区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音乐创作、旅游演艺,有序推进音乐小镇、演艺基地建设,创新培育音乐民宿、音乐博物馆、音乐餐厅、音乐街区等新业态,依托特色景点、非遗民俗、影视基地等,塑造音乐休闲品牌,推出音乐之旅。传承发展优秀舞蹈艺术,创新推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精品,推动建设“舞蹈”文化品牌。把握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引领群众舞蹈健康发展,策划舞蹈艺术节,举办群众性舞蹈比赛和展演活动,打造舞蹈之旅。

推动旅游演艺提档升级。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创作生产质量,努力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旅游演艺作品。鼓励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定制类旅游演艺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供给体系。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利用室外广场、商业综合体、老厂房、产业园区等拓展中小型旅游演艺空间。支持条件成熟的旅游演艺项目向艺术教育、文创设计、展览展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综合配套业态延伸。鼓励各地区扶持一批有地方特色、有市场前景的中小型经营主体。支持各类文艺院团、演出制作机构与中介机构、演出场所等参与旅游演艺项目。

推动文物考古旅游突破发展。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基于遗迹型、宫殿型、墓葬型等考古遗址本体特征,采用多元化的展示手段和阐释方式,凸显本体历史文化价值,提高遗址的可参观性和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促进遗址公园与周边历史文化名城、高A级旅游景区的良性互动。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形成考古、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鼓励有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优化游览服务和文物展示设施,创建成为旅游景区。

推动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功能,大力发展博物馆旅游,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按照博物馆分类,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发多元化、主题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加强对博物馆内外部空间的复合利用,举办高品质文化活动,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色,不断提升博物馆文创研发水平。建设数字博物馆展示平台,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走进人民群众生活。推动博物馆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有机融合,把各类博物馆培育成为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旅游基地。

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完善优化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活化利用。在旅游线路上布局建设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和传统民俗、传统工艺展示体验场所,提供丰富的研学旅游、文化体验旅游项目。深入挖掘体现中华文化基因的非遗元素,开发系列非遗旅游产品。鼓励利用传统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戏曲、传统体育及竞技等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将传统节日、节庆和民俗作为非遗融入群众生活的切入点,策划开展一系列各民族共享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第二节  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高品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充分发挥自治区草原、森林、沙漠、河湖、湿地、地质奇观、冰雪以及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各类旅游景区品质和规模,增创一批5A、4A级旅游景区,培育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以旅游消费升级为引领,利用自治区草原、森林、沙漠、湿地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提升地域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度假酒店和休闲度假新业态,培育一批以草原休闲、森林康养、沙漠运动、温泉疗养等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创建一批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具有特定文化价值和属性的部级乃至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促进草原旅游提档升级。持续巩固草原环境专项整治成果,围绕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文旅融合、拓展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持续提升草原旅游发展质量。按标准指导草原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建成一批有文化内涵、有风情特色、有深度体验的草原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市场评价高的草原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一批地域特征鲜明、产品类型多样、设施服务完备的草原旅游集聚区。

推动冰雪旅游创新发展。科学评价自治区冰雪资源开发价值,引导东部地区相关盟市先行先试,打造一批融冰雪运动、自驾越野、非遗体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高品质冰雪旅游基地,创建一批冰雪主题A级旅游景区和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出一批兼具民俗风情和冰雪文化特色的主题精品线路。结合冬季节事活动,创新打造冰雪那达慕旅游品牌,提升冰雪旅游发展水平和质量。

推进国家森林步道线路和节点建设。完善森林步道周边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国家森林步道资源情况,设计多样的旅游线路,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管理模式,逐步推进国家森林步道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支持森林步道与旅游、康养、游学相结合,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充分发挥国家森林步道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服务作用。

第三节  做强乡村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大力促进农牧文化传承保护、特色乡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艺传承。结合民情、民风、民俗,推动乡村艺术普及,扩大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演出、教学传习、节日民俗活动等,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加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非遗保护传承。推进“非遗工坊+传承人”“非遗工坊+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将非遗融入农庄牧场、乡村民宿、民俗演艺等乡村旅游业态。以非遗讲好乡村故事、引领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精神动力和社会治理动力。

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工程。以“环城、依景、沿线”为布局原则,积极创建全国和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设施,改善道路、停车设施和旅游厕所,规划建设乡村旅游服务咨询、标识标牌、旅游购物、民俗演艺、非遗展示等设施与空间。开展乡村精品民宿建设试点示范,以精品民宿引领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引导乡村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和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民宿增效”“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惠民富民。

第四节  做优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

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革命纪念馆展陈质量,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体验性和互动性,统筹推进红色文化宣教和红色旅游协调发展。建设提升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培育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发一批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推出一批区域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历史人文、乡村休闲等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讲解”“沉浸式课堂”“沉浸式展馆”新体验新场景。推动红色旅游景区与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段)等重大项目联动发展。

第五节  大力培育“文旅+”新业态

推进“文旅+农牧业”,围绕奶、肉羊、肉牛、马铃薯、向日葵、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庄(牧场)、乡村旅居、田园综合体、葡萄酒庄等农旅融合新业态。推进“文旅+工业”,培育一批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塑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工业旅游品牌。推进“文旅+体育”,推广徒步、自行车骑行、滑雪等体育赛事,开发“冬季体育旅游体验季”系列活动,培育一批健身休闲品牌企业,发展一批健身休闲精品项目,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一批有影响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文旅+交通”,积极开展通用航空旅游试点,发展草原高铁旅游产品,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推进“文旅+康养”,依托中医药(蒙医药)生产基地,开发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等产业融合项目,塑造康体养生旅游品牌。推进“文旅+教育”,建设非遗传承、历史科普、红色教育、航天科技、地质科考等多类型研学旅行基地,发展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多主题研学旅游。

第六节  打造文化和旅游四季品牌

不断增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亲子体验、研学旅行、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品质。强化四季旅游品牌建设,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春季赏花踏青、夏季休闲避暑、秋季采风摄影、冬季冰雪运动为主题,建设全季全域旅游目的地。培育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吸引力的节庆活动品牌,支持发展各类地域性、专业性文化节庆、体育、会展活动,创新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形式,重点办好旅游那达慕、服装服饰艺术节、乌兰牧骑艺术节等自治区及各盟市特色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第五章  协同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

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共建共享、实用便捷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在旅游设施、服务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内涵,提高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融合发展能力。

第一节  优化旅游交通服务体系

构建综合旅游交通网络。整合利用航空、高铁和公路网络,构建安全便捷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开通连接国内主要城市和周边城市的航线、高铁线和快速客运线路,提高游客进入的便捷性,降低交通成本。以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为重点,开展通航包机飞行和空中游览业务,打造草原旅游航空圈。依托景区与铁路通道分布,建设大漠胡杨旅游、中俄蒙边境旅游、大兴安岭生态旅游等不同主题的慢游铁路线,完善停车线和游客接待服务设施。加快自治区重点旅游片区干线公路、景区连接线公路建设,依托黄河“几”字弯、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大兴安岭等地域风景优美、文化特色突出的地区,培育自驾游线路,创建旅游公路品牌。

完善城乡旅游交通体系。拓展城市公交服务,开通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直达城市核心区、旅游休闲街区、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乡镇的公交线路;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城市观光交通如观光巴士。建设慢游道路体系,沿城市景观道和主要景区连接线设置慢行交通线,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完善的骑行和步行服务。提升公共停车场品质,在城市的机场、高铁站、中心广场、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等游客集中场所规划建设智能化停车场,并配套建设自助式充电桩。构建完善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中心城区到主要景区的公路,打通断头路,努力形成旅游环线。统筹乡村旅游重大项目和乡村(牧区)旅游公路建设。

建立自驾游服务体系。统筹“风景道+景区+乡村+自驾车营地”,建立健全自驾游服务体系,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自驾游目的地。在自治区旅游中心城市、旅游节点城镇的机场、高铁站、火车站和公路客运站,配套建设自驾游集散中心,构建落地租车、异地还车服务网络。依托自治区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及重点旅游风景道沿线,规划建设一批精品自驾车营地;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附近建设一批集茶歇、停车、观景、民俗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驿站。分层次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旅游服务设施和延伸功能设施建设。鼓励重点风景道沿线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加强自驾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开发一系列主题自驾游产品。

第二节  提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以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镇、交通枢纽、重点旅游景区为节点,建设覆盖全区的旅游咨询和集散服务网络。在主要交通集散点,如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旅游休闲街区、城市广场等游客集中区域,设置综合性旅游咨询中心。在重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会展中心、商业街区、乡村旅游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置配备商店、书店或咖啡厅等配套设施的旅游咨询站点,提高旅游咨询服务便利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服务中心增加阅读推广、文化演艺、非遗展示、文创产品销售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完善旅游标识和解说系统

推进全区旅游集散中心设置自治区旅游导览图,在城市交通出入口、中心广场、休闲旅游街区、旅游景区和公共文化场馆等游客集中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城市旅游地图以及旅游景区、度假区和旅游线路的公益宣传广告。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和标志牌,在通往重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文化场馆、旅游休闲街区的公路沿线、道路交叉口适当设置旅游交通标识,重要景区景物设置标志牌。增强旅游解说系统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提升游客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展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导游、讲解员综合素质,提升向导式解说服务水平;规范解说牌示、解说手册、语音解说等,完善自导式解说服务;提升在线导游导览服务,满足游客智能化游览需求。

第四节  推动旅游厕所提档升级

推进旅游厕所提档升级,支持建设一批游客满意率高的示范性旅游厕所,提升全区旅游厕所服务水平。在重要旅游景区和公路沿线合理配置移动环保厕所,增加弹性供给,有效调节旅游淡旺季厕所需求。采用节水、节能等新技术新材料建设生态、低碳和环保旅游厕所,探索解决高寒地区旅游厕所防冻、缺水问题。在重点旅游城市各类功能区(交通站点、商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场馆和城市广场等)科学布局标准化旅游厕所,鼓励支持公共场所配套公厕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加强旅游厕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全区A级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推动旅游厕所建筑风格、色调等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

第五节  拓展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

加强特色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由居民的日常文化消费空间向居民和游客共享的文化空间转变,鼓励在其周边建设一批舒适便利的公共游憩空间;支持有条件的重点盟市公共图书馆拓展旅游信息咨询、旅游纪念品展示销售等功能;鼓励有条件的文化馆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拓展旅游服务功能。推动有条件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因地制宜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增加旅游宣传项目,合作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建、优势互补。推进和形成一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示范点。推动公共书吧、文化活动、公益演出等进景区,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与体验感。

第六章  丰富活跃文化和旅游市场

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扶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做优做强。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第一节  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

着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培育龙头、做强骨干、扶持中小微”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大力引进国内知名文化和旅游企业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立品牌化连锁化运营的企业集团。组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引领、支撑、带动全区优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培育引进创作表演、工艺美术品制造、景区游览等各类文化中介服务类大型文化旅游企业。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策引导,改善营商环境,培育一批骨干文化和旅游企业,提升盟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鼓励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支持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载体建设。

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以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依托,发展文化内涵丰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鼓励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与城乡发展相结合,与现有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相结合。加快园区和基地建设,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培育和孵化特色文化企业,增强产业集聚和示范能力,建立完善园区基地产业发展指标统计体系。推动政策创新,评选一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推进部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

推进文创产品创新开发。加强对文化创意企业的引导,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文创企业,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商品重点开发项目。加强文旅商品研发生产及实体店建设,支持文旅企业、文化文物单位及相关企业研发生产文创产品、文旅用品、旅游纪念品、民族工艺品、康养产品、地方特产等文旅商品。加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推动非遗产品标准体系、非遗营销体系的更新迭代,提升非遗衍生品开发创新能力。继续举办自治区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大赛,支持文创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知名展会、博览会,打造“礼物”特色文创和旅游商品品牌。

第二节  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协调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严格失信名单管理。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游客权益保护,在牢牢把住意识形态安全和生产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文化市场转型升级,推进场所服务等级评定国家标准落地实施。落实“放管服”和“证照分离”改革要求,依法依规应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和“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开展审批。引导推动文化和旅游场所、企业转型升级,试点调整准入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以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品牌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化和旅游系列品牌IP。

激励市场主体,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引导激励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在线旅游经营者、等级旅游民宿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鼓励旅游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公开旅游服务质量信息,旅游服务质量承诺,完善消费后评价体系。严格规范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经营内容和行为,推动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能力。着力提升星级饭店和等级旅游民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严格落实A级旅游景区“错峰、预约、限量”要求,提高线上预约便利度。切实保障游客旅游购物权益,坚决整治强买强卖、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各类市场主体要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有效提升旅游服务便利性。

倡导文明旅游,开展文旅志愿服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组织“为中国加分,为喝彩”文明旅游公益活动和“旅游好故事”影视作品以及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深入宣传“文明旅游,理性消费”理念,开展“好导游、好游客”评选。提升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发挥“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等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第三节  统筹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

提升文旅消费质量水平。着力培育壮大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推动美食餐饮休闲街区建设,打造“味道”品牌店。推动主题酒店、特色酒店、汽车旅馆和乡村民宿等蓬勃发展,培育一批五星、四星级旅游饭店和金树叶、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打造品质住宿。注重实用性和价值性,推出一批能够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地域特点的旅游商品,完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提升购物体验,在游客服务中心、机场车站、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精品店、特色店。

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推动部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申报工作,建设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举办文化消费季、消费月、消费周等多种形式的消费促进活动,完善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支持在全区重点旅游城市的文化场馆、景区、广场等游客集中区域,引入影院、剧场、休闲书吧、影视工作室、艺术馆、工艺品和创意产品商店等业态,丰富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构建多样化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四节  提高文旅行业安全防控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落实主体责任、治理隐患排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实现“一遏制两下降”目标,确保文化旅游安全形势平稳健康有序。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互联网上网场所和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等为排查重点,持续开展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力度,评选一批诚信守法企业,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统筹疫情防控与文化和旅游发展,建立文化和旅游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第五节  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

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权责明确、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高素质执法队伍,推动落实全区各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装备保障工作。落实打击跨境、平安中国建设、扫黑除恶常态化等重大专项行动任务。以网络文化市场领域为重点,完善工作协作机制,严查违法违规内容,落实“扫黄打非”工作任务,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持续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加大重大案件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常态化网络监测系统,积极应对网络文化、在线旅游等市场新情况。整合投诉举报热线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形成政府引导、群众监督、行业自律、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稳定。

第七章  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开展多层次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共促发展的良性格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深化国际旅游合作,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为自治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第一节  开展多层次区域交流合作

围绕黄河、长城、沙漠、文化遗产等主题,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开展区域联动,开发晋陕蒙黄河风情旅游、蒙甘宁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等跨区域精品线路,形成地域性宣传推广联合体,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围绕草原、冰雪等主题,主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开展区域联动,开发大兴安岭自驾游等跨区域精品线路,共同打造中国冰雪文化旅游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托华北五省(区、市)环京旅游发展合作峰会等平台,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开发环京津冀千里草原旅游等跨区域精品线路;完善“乌大张”旅游合作机制,加强在项目建设、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港澳台地区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开展专题宣传推广活动;加强港澳台青少年游学交流,提升港澳游学品牌建设;有序推进港澳台地区旅行商、媒体和网络达人踩线工作。

第二节  创新文化和旅游宣传方式

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发挥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丰富文化体验、创新旅游宣传,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用好旅游景区、导游人员、中外游客等媒介,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宣传推广效能。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旅游客源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宣传推广活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宣传推广格局。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线上知名营销平台和新媒体社交平台合作,开展网络旗舰店、抖音快手短视频、微信小程序和手机APP等专项营销,推动事件营销与流量营销相结合,不断完善立体营销体系。

第三节  提升对俄蒙交流与合作机制水平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提升中俄蒙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利用好中蒙博览会,积极参与“感知中国”等国家品牌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对俄蒙的文化宣传推广,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依托“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平台,高质量推进“万里茶道”文化和旅游发展,深化项目合作,推进跨境旅游持续升温。持续深化中俄蒙旅游合作,支持边境地区间举办交流活动,推动满洲里边境旅游试验区、二连浩特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创新举办“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中俄蒙青少年夏令营、中俄蒙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活动品牌。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在境外开展文化领域投资合作,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交易平台体系,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优化对外文化贸易结构,着力提升中俄蒙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水平。

第四节  提高文化和旅游国际传播能力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间文化旅游交流,持续提升海外文化交流合作水平。在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美丽中国”品牌以及长城、黄河文化旅游推广联盟等平台下,推动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走出去,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论坛和博览会,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策划举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节、舞蹈节、旅游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节、博览会活动品牌。创新对外交流合作方式方法,打造线上交流合作平台,提高新媒体国际传播力。建立完善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等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的合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落地开展海外宣传推广工作,研究构建“海外文化旅游营销中心”体系。

第八章  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

围绕构建完善新时代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产业、现代旅游业、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鼓励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推动科技成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动能。

第一节  开展文化旅游研究与科技创新

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强化部门协同,统筹科技领域项目、资金、人才、政策等资源,着力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联合文化和旅游企业建立研究创新基地,加强文化和旅游科技融合创新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自治区文化旅游智库建设。围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实施专项课题调查研究。

第二节  推动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建设

健全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稳步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标准工作程序,优化标准工作流程,形成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接轨的地方标准体系,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在新产品新业态、公共服务、市场秩序与质量安全评价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开展文化和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培育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加大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标准宣贯实施力度,提高全行业标准意识和认知水平。强化文化和旅游标准实施效果的监督评估,提升标准实施效果。建立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相关制度,健全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协调机制。

第三节  加快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建设

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新场景。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加强文化和旅游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文化和旅游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数据应用,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行业监测、运行分析、质量评价、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信息化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治理现代化。

推动智慧文旅创新发展。整合“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文旅资源和渠道,建设“三级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大数据服务平台,以网络技术推动行业管理、用户服务、市场营销和数据分析。鼓励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自治区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研究制定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明确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建设规范。引导旅游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并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

推动数字文旅事业发展。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促进戏曲、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提升旅游演艺、线下娱乐数字化水平。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展览馆和数字化艺术档案,打造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塑造“草原文艺网络”品牌。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旅产品,培育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

第四节  提升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水平

结合实际,强化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发展顶层设计,推动文化和旅游装备特色化、品质化发展。鼓励自治区重点工业城市发挥设计和制造优势,研发适合自然环境、旅游方式,满足文化和旅游需求的智能化、系列化装备,提高设计和制造能力,形成开放型产业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品牌创建,鼓励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发展。推进新技术、新材料在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游乐游艺、沙漠休闲、冰雪娱乐、草原度假、乡村休闲等领域相关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融合、科技赋能,不断增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装备生产能力。

第九章  加强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政策体系,充分发挥配套政策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规划落地见效。

第一节  推动法律法规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自治区革命文物保护条例》《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自治区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立法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依法实施行政执法监督,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落实支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财政政策,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和旅游发展。健全财政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金融政策。深化政企银合作,协调金融单位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融资项目予以利息补贴。扩大文化和旅游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完善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体系,健全市场化融资担保机制。

土地政策。将文化和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贯彻执行《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等相关政策,有效落实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对列入自治区“十四五”重点项目库的文化和旅游项目保障建设用地。

产业政策。推动政策措施创新,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实施方案或专项支持政策文件。制定旅游夜间经济、文化创意、文旅消费等文旅融合重点领域扶持政策。制定《自治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指南》、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标准、自治区级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房车露营旅游、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建设的相关政策。

第三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引凤工程”。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设立培训基地等形式,强化与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高校文旅专业人才研究和实操能力。采取提升学历、业务深造、岗位技能培训等方式,促进现有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以协议聘任、项目合作等形式,引进国内外专家、留学归国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利用文艺创作团队、文物考古修复团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体工作,进一步培养专家人才。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本土原创性人才,注重扶持基层文化创作人才。完善舞台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储备,培育一批舞台艺术创作知名艺术家。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完善专业人才阶梯式培养储备。结合国家、自治区非遗项目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提高非遗文化传承人水平。围绕文旅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加强创意设计、经营管理、投资运营、数字文化、文化金融等行业人才建设,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技能人才、旅游导游解说人才和乡村旅游创业人才的培训力度。

健全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完善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化评价工作,从用人单位需求、就业者技能评价的角度出发,积极拓展社会人员参加专业能力水平评价的新途径、新方式;联合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机构完善评价标准。通过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开展文化和旅游重点课题研究、健全奖励和绩效机制等措施,充分激发文化旅游人才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鼓励企业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文化产业技能入股等新型分配方式,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营商环境。

第十章  推进规划组织实施

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实施,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强化监督考核,全面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总书记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贯穿于规划组织实施全过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节  落实规划实施责任

建立党政统筹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机制,各地区要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可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各级文化和旅游、文物部门要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发展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协同,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推动形成“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规划落实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