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范例

免疫学范文1

学生初到陌生的学习环境,会有一个新环境适应的过程。作为带教老师,在学习上及生活上应该多关心及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学生就更容易获得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

2临床案例与最新的免疫学理论有机地结合

现时临床医学免疫学教材中自身抗体内容与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与现时的最新免疫学技术有些“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免疫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解决的一些实例详解给学生,结合荧光显微镜结果,做到实践与理论一起讲解。同时,把临床意义与检查项目也作详细分析,例如:当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时,可以出现多个抗体,如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Sm抗体等,它们都可以出现在SLE患者血清中,但是前者的滴度高低与SLE的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而后者抗Sm抗体则与疾病的活动度无相关性,其出现只能作为一种记忆性抗体,可以较长时间出现在疾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作为诊断SLE的金标准。

3参与检验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意识

室内质量控制对于检验医学来说十分重要,是由实验室技术人员利用统计学去评价实验室的可靠程度,是保证实验室所做结果的可靠性,检验报告是否可以发出的主要依靠。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要培养学生做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室内质量控制的意识,具体如下:首先科学设定靶值,在设定时,各实验室必需对每一个测定项目要自行确定靶值;不能说试剂盒给出定值就算了,设定时先连续测定同一批质量控制品20d,每天测定一次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暂定靶值。而常用靶值的设立是要依据前面20个及后面3~5个月的累计平均值作为常用靶值。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控情况及原因分析,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检验质量意识,立足培养下一代检验人才的成长十分有必要。

4原始记录、标本的保存及预防职业暴露

在带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当天的实验原始记录及已经检测的标本保存好,以备临床及患者对结果有异议时查看原始记录,必要时把标本调出来再重做实验。根据我科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已经检测的标本要保存1周;在工作过程中还得要教育学生做好预防职业暴露意识,如果发生职业暴露,通常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及时处理、报告原则、保密原则及知情同意原则。

5培养学生危急值及时处理的意识

免疫学范文2

关键词:免疫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免疫学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新兴前沿学科和支柱学科,免疫学课程是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免疫学技术更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重大疾病诊断及预防、肿瘤治疗及生物制药领域。但由于免疫学知识繁杂,免疫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示教式实验已无法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最新的免疫学相关技术[1]。目前的免疫学实验教学缺少创新性、探索性,重视实验技术的学习,与实际科研脱节,缺乏开放性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方式和内容都较陈旧。基于此,本文针对免疫学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1原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内容分配不合理

原免疫学实验大纲中,基础性实验技术训练较多,研究型综合实验较少。基础性实验项目必不可缺,但其缺乏趣味性及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难以满足培养生物医学创新性人才的需要。而综合型实验所需课时长,涉及实验技术更为广泛、实验环节更为紧凑,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1.2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固定

传统的示教式教学要求在规定时间、地点开设实验课程,实验设备更新慢、套数少,且实验学生人数较多,导致个人操作时间少[3];实验课前准备多为实验教辅人员完成,正式上课时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即可,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原理和设计思路一知半解[4];加上实验经费的限制,实验教学多为基础性和验证性的内容,许多前沿性、研究型实验无法开展,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2免疫学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培养目标

免疫学综合实验课程可应用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专业,它涵盖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同时也能接触到前沿的免疫学技术进展。综合实验教学均为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抗原工程、抗体工程、疫苗工程、免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高级免疫学等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能在生物医学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工作或技术性工作的专门人才和高端后备人才,满足新时期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

3免疫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

3.1依托成熟的科研平台,建立免疫学综合实验新模式

原免疫学实验长期存在实验材料匮乏、实验仪器数量不足等限制因素,因此,教学中多采用验证性实验教学,教学模式固定,学生操作时间较少。而科研院所有着更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更先进的实验仪器、更充足的科研经费。以科研院所为依托,解决了经费短缺、实验仪器老旧的问题,可让学生在设计课题、实验探索、完成报告等各个环节,受到更全面的训练,接触最新的科研进展,避免了理论与实践无法衔接的问题。免疫学综合实验的改革依托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该研究院是一所以研究免疫学基本问题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医学科学研究院,培养了大量免疫学专业硕、博研究生,有着成熟的科研平台和管理制度。科研平台的优良资源参与本科实验教学,解决了实验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也提高了精密仪器的使用率,优化了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结构,促成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科研人员设计选题、带教,使学生在夯实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同时,接触到更多前沿进展和最新技术,训练学生系统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性

免疫学综合实验开设在本科三年级,学生已学习了基础生物学实验以及免疫学基础知识。所有的实验均为创新性和设计性的综合实验,实验将以学生分小组进入不同课题组完成课题的形式来展开。同时增加了实验课时,保证了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需要,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通过这种新的实验课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免疫学相关分子、细胞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技术等,让学生在设计课题、实验探索、完成报告等各个环节,受到更全面的训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进展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下一步实验的设计,训练了学生的科研思维。经改革的免疫学综合实验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实验室安全培训及实验室基本仪器培训。该课程需要学生进入各个实验室进行学习,科研平台的实验室有其特殊性,如公用仪器较多、平台管理有一定规范等。因此,先进行实验室相关的整体学习,让学生对所在的实验室环境有所了解。另外,还将学习基本仪器的实际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为正式实验奠定基础。②综合实验改革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进行分组,进入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各科研实验室进行实验学习。实验教学改革有以下两部分:一是完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需结合免疫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框架大致为以下三点:一是免疫相关分子和细胞的制备。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免疫相关分子和细胞的制备技术,包括:细胞及分子的分离方法、细胞因子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技术等;二是免疫分子和细胞的功能检测。要求其掌握一种或几种重要免疫分子或细胞的功能检测方法,包括:细胞因子活性检测、抗体效价检测、固有免疫细胞活性检测、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检测等;三是与各课题组研究方向相关的实验设计。各课题组结合自身的科研项目,设计相关小课题,让本科生参与其中。二是延长实验课时。免疫学综合实验总课时设置了126学时,每周安排连续的7课时,共18周。综合实验是相对完整和连续的实验,充足的实验课时是完成实验教学的保障,使学生能深入了解科研全过程。③考核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完整、详实的实验记录,同时根据实验室的项目选题,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获得创新性结果,完成实验论文。在课程考核时,主要考核实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实验论文的完成情况。考核成绩将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参与度、操作与结果的正确性、实验论文书写的认真与规范程度来进行打分。

3.3树立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培养与实践接轨的专业人才

免疫学综合实验课程让本科生有机会进入科研平台,参与一个更为完整及系统的课题项目。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从简单的细胞分离到其功能或活性的检测,从固有免疫到适应性免疫应答,从免疫学基础理论的验证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免疫学理论知识相辅相成[5]。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训练了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综合实验训练的学生,可直接对接至大四期间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有助于毕业实习的顺利开展。学生经过1-2年系统的科研训练,为日后进入科研院所、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免疫学综合实验相较于原始的大班授课实验教学,通过开展探索研究型的综合实验项目,能激发学生科研兴趣、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通过融入免疫学新技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撰写实验论文的考核方式,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参与本科生教学,为缓解高校实验经费不足这一普遍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6]。免疫学综合实验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对免疫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免疫学及技术的前沿进展,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以及科研素养,力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建锋,王克振.本科生《医学免疫学》研讨型教学方法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6,29(30):9-10.

[2]马靓,曾晓希,薛琼,等.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175-176.

[3]马军,李麒麟,王沛,等.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开设的若干问题及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3,21.

[4]杨权,邱怀娜,黄俊.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14-16.

[5]王书峰,郭玲,张志仁,等.深化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9):1266-1268.

免疫学范文3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微信;教学设计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临床及科研单位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预防评估和发病机制的探讨均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提供的数据。临床检验已经从“以标本为中心、以实验数据为目的”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使检验专业从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从而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临床上对于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向着高素质、高层次方向转变,要求检验专业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免疫学检验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差,再之,由于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学跟不上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造成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微信自诞生,即受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多数人的青睐[2]。利用微信作为移动微课堂,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将会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

1免疫学检验教学现状

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内容理论性强,抽象难懂,概念繁多,各章节之间存在交叉,新知识、新技术发展迅速,增加了教学难度[3]。对于免疫学检验这门课程,理论是基础,有了理论基础,才可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操作、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在理论课上,教师是一对多地进行讲解,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接受情况,很多学生由于紧张、害怕和羞涩,不理解的问题也不会主动提出来,课下也不主动找教师沟通。随着免疫学技术和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稳定性好的免疫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对疾病的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流式细胞分析等。由于学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课堂上不可能介绍所有的检测方法,高职高专院校的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大多都是经典的检测项目,新的免疫学技术仅在课堂上介绍,并没有实际操作,所以实验课教学远远无法满足临床开展的检测技术。每年实习生返校也会反馈这个问题。另外学生习惯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自主思考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2微信应用于免疫学检验的可行性

随着4G网络的应用、WIFI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网约租车已成规模,有力地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4]。有数据[5]显示:在校大学生微信的使用率达到100.00%。其中48.39%的学生保持随时接收信息,43.55%的学生经常使用,偶尔使用的学生仅占8.06%。超过九成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甚至保持全天在线的状态,表明微信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微课堂教学辅导是可行的。许多学校已经实行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届时将为教师和学生方便快捷地使用微信教学提供网络保障。所以应用微信进行教学活动具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微信和学习都不陌生,但将微信和教学结合起来,可能是个新鲜事物,这和当代大学生普遍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个性相符合。

3微信结合免疫学检验教学实施设想

3.1开通免疫学检验公众号

开设本课程的课堂资料、实验视频、课程通知、常见问题、疑难解答、教学反馈、实验技术、科研进展等栏目。教师将课堂的PPT、资料、复习题等上传至公众号,学生随时随地打开公众号,即可进行学习、复习及预习。在公众号的教学反馈中,给出调查问卷,针对教师的讲课情况,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由于免疫学检验技术发展较快,临床上许多仪器设备在学校不一定能见到,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技术这一栏,任课教师可临床上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供学生学习浏览。这样,实习时即使在学校未操作过的仪器,再见到时也不会觉得特别陌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科研进展一栏,由教师筛选免疫学最新进展,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科研素养。

3.2建立班级免疫学检验理论学习群和实验学习群

首先,建群时规定:每个人只可传播正能量,在群里只发与免疫学检验学习相关的话题,不得发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在免疫学检验理论学习群里,教师可将每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发给学生,提醒学生及时做公众号中的复习题,检验学习情况,鼓励学生针对答案模糊的题目在群里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讨论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将学习延伸到课堂外,既锻炼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加了彼此间的感情。即使当时没有参与讨论的学生看到大家的发言,耳濡目染,也增强了学习效果。另外。对于课堂上未听懂又无法和教师当面讨论的问题,也可在微信群里直接向教师提问,教师随时随地给予回答。对于那些相对腼腆的学生,可直接向教师发微信提问,教师可单独讲解,既保护了隐私,又解决了问题。对于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师可提前在微信里将实验内容发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实验操作的视频在公众号里,学生自行预习,这样可解决教师在课堂上示教时,部分学生看不到操作细节的问题。另外,实验课学生可自行建群,实验结果组内分析后,拍照上传至群里,分组发言,解释自己的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并将自己的实验报告拍照上传至实验课微信群里,这样可督促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报告,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及时做出总结,并以文字形式发至微信群中,供学生及时反思及复习巩固。

4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将微信应用于免疫学检验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6],建立免疫学检验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学习群,公众号使课堂得到延伸,既可提供理论课的学习资料,也可提供实验课的操作视频,还可将免疫学检验技术及科研进展推送给大家,这样不仅可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提高免疫学检验学习效果,也可缩小临床实验技术和教学的差距,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微信群里,学生不仅可随时随讨论学习,也可和教师即时沟通交流,教师也可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环节,既快速高效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免疫学检验教学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注意整合网络资源,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人才。因此,微信和免疫学检验相结合,作为一种微学习手段,可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佩安,孟祥香,江新泉.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12-14.

[2]郭文涛,赵青,温雯静,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微生物学微型移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69-774.

[3]许晓玲,王彩虹,高基民,等.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教学改革实践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10(1):21-23.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R].2015,北京.

[5]陈丹蕾,方敏,邹甲伟.浅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10):110-111.

免疫学范文4

关键词: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覆盖学生面广,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际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发展、实践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和世界各国研究人员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他们的案例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不但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1]。

1思政视域下药学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选择

在实际授课中,一线教师就特别重视课堂理论知识与相应思政点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2]。基于此,整理归纳思政素材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团队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实践后,总结归纳出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思政素材库,现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思路与借鉴(见表1)。

1.1挖掘具有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的思政案例

现代免疫学发展了120多年,中国的传统医学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反应迅速,应对及时,保证了疫情没有大规模扩散。这里面有中国的制度优势,其实还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传统中医药的作用。这其中,“三药三方”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药”指的是血必净注射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3种中成药;“三方”代表了宣肺败毒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3个方剂。清肺排毒汤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四首经典方剂加减配伍而成[4]。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宣肺败毒方和化湿败毒方也是传统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代表。

1.2挖掘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思政案例

中国微生物与免疫学的不断前进,离不开许许多多临危受命、甘于奉献的科学家。讲述这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专家学者的故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1.3挖掘具有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的思政案例

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发展史包括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微生物学的形态学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4个时期[5]。在微生物与免疫学发展的4个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经典实验或著名学说,这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采用学生课前查阅、课中交流、课后讨论的方法学习这些思政案例,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1.4挖掘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严守药品行业规范的思政案例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医药技术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药品可供人们选择、使用,而各种药品在帮助人类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事件。这种种不良或者说有害事件中,最应引起我们警醒的是人为原因导致的药害事件。通过整理、讲述、分析这些药害事件,提醒学生任何时候对生命都要有敬畏之心,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严守药品行业规范。

2思政视域下药学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在实际授课时发现,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知识点零碎、记忆困难。如讲述“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时,书上的结构框架为“衣原体的概念、特点;衣原体与病毒、细菌的相似、不同之处;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衣原体的致病性、防治原则”等四大板块,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简单易懂,但学生学习兴趣并不高,只是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后期通过将理论知识点与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汤飞凡教授发现衣原体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了知识,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6]。

3结语

免疫学范文5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检验课程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属于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对于成熟的医学检验人才必不可少,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免疫学相关基本知识(抗原、补体、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内容)、免疫学检验重要检测技术(抗原抗体反应、放射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等)、免疫学技术临床应用(常见细菌性疾病检测项目、常见病毒性疾病检测项目、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等)和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等。课程理论枯燥、抽象且深奥,理论知识点较多,传统教学让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只能依靠背诵,并且发现学生对本课程兴趣较低、积极性不够,导致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因此,需要寻找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免疫学检验课程在高职学生中改革的重要性

(一)免疫学检验应用于临床的重要性。免疫学检验是服务于临床,应用于临床,通过常用免疫学技术进行有效检测。目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对于免疫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最近几年,通过免疫学检测技术检测免疫相应的各项指标对相应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监测预后情况,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如张浩[1]等作者通过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甲肝乙肝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检验,观察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验,结果发现通过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检测甲肝乙肝项目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检验效果,值得推广。朱传新[2]等对孕产妇进行的产前免疫项目检查进行了相关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800例孕产妇,在研究中按研究方案进行合理分组,研究结论表示孕产妇在产前进行相应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测是有益的,在孕产妇分娩安全性方面是有效的,能够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周?[3]等开展了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对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进行了相关研究,应用免疫学联合检测,最后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通过临床上联合检测免疫学相关的指标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情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免疫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需要加大重视免疫学检验课程改革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经过对我院高职学生的授课发现,我院学生个体差异大,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欠缺,上课期间还需要耗费教师精力维持课堂纪律管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情感障碍,如有自卑感,不愿意和教师进行知识点交流,对学习失去兴趣,通过了解发现其他地区院校的学生特点也有相同之处。张超峰[4]等教师团队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他们团队分析研究认为“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独立的思维方式、娱乐生活网络化,另外心理容易出现自卑感与自我认同感之间的矛盾、非常重视学历、轻视专业技能等特征。课程改革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不能脱离学生本身的特点,所以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需更好地结合其性格特点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免疫学检验课程的改革研究分析

近几年我国各高等院校在教学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投入,比如教学的硬件设施有所提高,增设了教学多媒体设备,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等丰富理论教学。大部分院校教师都会提前完成相关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课件等,并且每年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些优秀教师团队还制作微课视频,在智慧职教等软件上建立网课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医学免疫学的课程改革中最常见的是在课堂上应用团队学习方式,主要的方式是将每个班级分为多个团队,课前预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还借助学习软件进行教学辅助,如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来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效率的提高。如费红军[5]等教师团队研发开展了基于慕课的团队学习方式,主要步骤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进行测试,教师给每个小组抛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可以加深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将他们成功制作的微课上传到学习软件中,供学生课前课后学习,这样的改革发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帮助,通过对该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这样的团队教学法是有效的,从理论考试成绩分析表示团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课程改革将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改革方式有所变化,目的是能够培养新型技能人才,增强其技术技能,将在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依据把工作任务作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培养满足临床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医学人才。陆曙梅[6]等教师团队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是这样设计的: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织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将原来的免疫学内容进行调整,以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但是又能够将原来的教学内容包含进所有的检验技术,用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的免疫检测设计为任务载体,调整教学内容,将原来的教学内容整合为6个学习情境、11个教学项目和28个教学单元,并改变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使用过程性考核,最后他们团队成功探索出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方案。代林远[7]等教师团队在进行以检验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中还融入了案例教学法,介绍典型病例,增强学生对检验项目与疾病诊断的关系,比如在课堂上讲授自身抗体检测这个内容时,会依次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发病机制等,再充分结合实现相关检验项目。目前的教学改革还需要重视互联网技术的辅助,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并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杨巍[8]等教师团队将本课程进行了“互联网+教学”的改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部分学习和考核,利用微课和虚拟仿真课补充学习,最终发现这样的课程改革探索是值得的,其效果表现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本课堂的参与度,将“互联网+技术”改革变为有效的学习工具。在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技能教学部分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经过研究发现各高校对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调整,如增加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部分高校通过联系附属医院的教师到课堂中兼职实验课,提高学生对医院检验科工作的了解。同时增加学生到附属医院见习的临床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将理论课上学习的内容用于临床。除了以上改革外,马琳琳[9]等教师团队还增加了生物安全专项的培训课程,在实验课上由于学生接触的标本为无危害标本,所以学生没有生物防护意识,导致学生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这方面知识的缺乏是需要重视的,这样使得他们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通过增加相应知识如医院感染性管理和生物安全培训课程,最终增强学生的防护意识。在实验课程改革设计中黄洁雯[10]等教师团队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课程,具体方案是:将相关性实验整合为连续性实验,他们的实验课把学生看作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完成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准备等实验内容,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习兴趣。并且与相关公司进行校企教学合作,主要通过共建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科研创新等,联系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学。该校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改革整体满意度达到了98.08%。

三、小结

免疫学范文6

实验教学用书为《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电子版),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康熙雄主编)的配套教材。我们根据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目的,尽量按照临床免疫实验室常用的技术操作方法来设计实验课程。首先实验内容要突出本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其次,从医学检验学生的特点和大部分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基础研究工作的需求出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术上;另外,根据免疫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科研领域中的特点,增加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项目。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我们将实验分为:(1)验证性实验,包括经典抗原抗体反应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免疫细胞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提取;血清补体活性的测定;(2)设计性实验,包括ELISA法的建立;临床相关实验:包括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临床实验室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全自动分析仪的操作在实验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定期带学生到医院临床实验室见习,让他们了解临床免疫学检验动态及最新的检验仪器、检测方法和发展趋势。这样不仅解决了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落后,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难题。

2精确分配实验学时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们根据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考察和分配,每次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99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5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1。

3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充分利于临床医院的资源优势

良好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条件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临床免疫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免疫学技术的成熟,以及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医学的各个学科均与此学科发生广泛的交叉和渗透。相应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实验教学要为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我们的实验课充分利用旧有设备,同时也争取了新的投入。近年来,实验室增加了教学设备包括显微镜、离心机、自动酶标仪、洗板机、水平电泳仪、分光光度计等。另外,由于自动化的进程加快,很多高精尖的设备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这些设备价格昂贵,教学实验室无力购买。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各个教学医院检验科的资源优势,将部分实验课和见习课设置于教学医院的检验科,用临床资源优势来弥补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4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讨论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对于设计性较强的实验,我们运用了PBL教学模式,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由教师提出与本次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学生问题,维持实验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于相对复杂的实验内容采用LBL教学模式,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等。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比如“凝集反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完成实验内容。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加入讨论式教学模式。针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在教师指导下,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交流,相互探讨,以求得真知。由于我们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验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变得形象。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操作、实验仪器拍摄成录像进行播放。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所用的仪器等,还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将科研融入实验教学

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实验教学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及医院越来越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各等级的科研项目数逐年增加。我们也尝试将科研融入的临床免疫实验教学中。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就是我们教师自己正在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

6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实验技能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加大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操作中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有意识的纠正错误的手法;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能认真思考,讨论实验成败的原因,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学生对实验课的内容感到有兴趣,并加以重视,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也得到实习医院指导教师的认可。当然,在两轮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1)实验资源的相对不足:在实验课时我们一般将三名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实验,有的同学主动性不强,不能参与每一次实验的操作,而是看同组的其他同学操作。我们应该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手来。(2)实验内容不够充实:免疫实验总会有反应和等待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总感觉无事可做。教师应该丰富实验内容,比如增加多媒体动画,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等等来丰富实验的内容,让等待的时间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3)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要固步自封。临床免疫学检验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教师也要多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7结语

免疫学范文7

关键词:茶文化;临床免疫学;教学创新

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方式,是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茶文化包含茶精神、茶道、茶德、茶思想、茶故事等等。需要去发挥茶文化对于临床免疫学教学的作用,提升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时效性。

1茶文化内涵分析

在分析茶文化期间,还要明确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不仅有很多年历史,还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内涵,不同地区对于茶的配置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苏州的香味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合理反映出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而且中国文化中茶文化作为一种具体表现,其形成方式与中国人饮茶、品茶等习惯息息相关,而且这也是一种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优秀茶文化的分析,也能了解到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饮茶习惯与风俗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茶道精神和内涵,积极挖掘其中的思想,茶文化中还孕育着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对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产生深远意义。在将茶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的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和素养产生深远价值,需要充分发挥茶文化内涵的优势,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茶文化视域下临床免疫学教学意义

茶文化背景下,创新临床免疫学教学方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产生深远意义,也能通过茶文化的熏陶和培育的工作,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传统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中,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多元思维的锻炼,而且在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不利于更好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水平。其中茶文化背景下,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的优势,主要从以下几点呈现出来。第一,有利于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免疫学传统课堂教学中,还是以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和案例讲解为主,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情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和素养,而且所创建的临床免疫学课程教学体系,还是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没有通过开辟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的方式,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文化素养,在引入茶文化方面缺乏力度,忽略将茶文化与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也没有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完善,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增强。而在茶文化背景下,创新临床免疫学教学,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的不足,积极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基于茶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茶道精神、茶历史等,不断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也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习风格,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使学生受益匪浅。另外,茶文化的应用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让学生所学知识面变得更加宽广,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素养,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临床免疫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在临床免疫学教学中,弘扬与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于解决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教学状态。基于茶文化的临床免疫学课堂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方面产生深远意义,在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下,学生更加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与临床免疫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在将临床免疫学教学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化的结合方面缺乏认识,也没有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意识。而在引入茶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讲解、合作学习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茶文化精神、茶道精神、茶历史等,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由简单到复杂、步步为营的茶文化渗透方式,引发学生对临床免疫学相关知识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与素养,让学生更好了解与茶文化有关的临床免疫学教学精神,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第三,茶文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基于茶文化的临床医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让学生通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来收集、整理、编写等相关案例,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茶文化中与临床相似的情境,提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意识,坚持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道德精神的原则,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又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此外,茶文化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能培育学生直面困难的有效信心,而且在临床免疫学的案例探究过程中,很多案例具有挑战性,这时就需要学生有强大的自信心来完成,为更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需要合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和茶文化中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良好的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3茶文化视域下临床免疫学教学策略

3.1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首先,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茶文化作为临床免疫学学习的有益补充,要想推动茶文化的高效实施,就必须结合临床免疫学的教学特点,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和体系,然后通过打造基于茶文化的临床免疫学教学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辟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的方式,专门培育学生茶文化精神,积极渗透茶文化内涵,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临床免疫学知识学习,加强茶文化与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茶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精神内涵等。同时,茶文化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加强多元化学习素材的汇总,还要遵循模块化、体系化的课堂教学原则,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和课程,比如在教学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临床免疫学的课程教学知识进行模块化分割,不同模块结合不同茶文化精神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素养。如果需要通过临床免疫学的某一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则就可以融入茶文化,全面将学习内容和价值呈现出来,也可以采用创建茶文化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临床免疫学知识点,以及最大程度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其次,在教学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不同学习资源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而且加上临床免疫学知识点本身复杂,这就需要在茶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渗透茶文化,也可以选择和建设茶文化学习课程,加强茶文化知识与临床免疫学知识的前后衔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模块之间的组合情况,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临床免疫学的教学工作中。最后,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动学习、多元化学习的方式了解茶文化精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挖掘茶文化内涵,然后采用将茶文化与临床免疫学课程知识结合的方式,挖掘其中的职业精神文化理念,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等,从而全面培育学生素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推动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又能将茶文化在临床免疫学的教学中应用到位,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3.2合理丰富教学的内容。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创新,可以结合茶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给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带来的优势,合理丰富教学的内容,通过完善的教学资源和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全面培养。一方面,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学习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茶文化资源和内容,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渗透氛围,促进课堂教学互动和水平增强。比如,教师在临床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对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然后结合茶道精神,饮茶精神、茶文化历史等内容,向学生渗透临床免疫学学习过程中的职业精神、道德理念、内涵素养等,也可以采用为学生提供在线视频、下载资源、动画和图片讲解的方式,播放与茶文化有关的案例和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将临床免疫学教学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意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内容,向学生渗透茶文化,积极挖掘茶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获得临床免疫学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自身素养和能力参与到未来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服务作用,推动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3.3创新免疫学教学方式。基于茶文化的临床免疫学课堂教学,需要结合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素材实验结果,茶文化精神等,实现资源的有效传递和互动。一方面,在明确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然后让学生在合作和互动的过程中,了解茶文化精神,也可以采用取其精华、博采众长的原则,挖掘对于学生有教育价值的茶文化,加强茶文化与临床免疫学教学的结合,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知识探索和活动中。另一方面,在茶文化的渗透中,教师可以结合古代与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关知识内容,向学生渗透茶文化,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感官认知,并且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和理念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

4结语

茶文化背景下,临床免疫学教学工作的创新,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积极融入茶文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还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禄雪,王立峰,王福生.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02):475.

[2]张晓红,张倩.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免疫学实习的现状及思索[J].海南医学,2016,27(10):1704-1705.

[3]胡雅娟,夏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06):211-212.

[4]战思恩.微学习在临床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08):966-969.

免疫学范文8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速课网;免疫学

一、引言

21世纪是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中免疫学发展日新月异,表现在免疫学理论不断有新的进展,免疫技术也不断有新的突破。随着国家经济与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免疫学基础研究也随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要想培养出更多时代需要的免疫学人才,或者说是生命科技学人才,教育方法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2015年的《地平线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在线学习将变得更为社交化,近几年随着微博、微信、QQ等社交类媒体的流行,人们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交流的途径也更加的便捷和有效[2]。社交媒体现在作为分享知识和集体学习并且交流的在线学习平台,能够帮助学习者和其他的人建立更为多元以及有效的沟通,并且分享各自的想法的同时能及时收到实时反馈。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和各类电子产品逐渐引导人们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随着手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获取知识和信息等的重要工具,现在的大学生们更愿意使用即时聊天功能来实现信息交流。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给传统课堂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更多的是低头看手机,对课堂失去了兴趣,互联网上信息的洪流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教育方法必然也要随之改变。要追上时展的潮流,就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定势思维,为传统的教育和学习形式寻找新的发展。使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这种更加符合时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在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始,将“速课网”在线学习平台引入到“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的“速课网”在线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智能设备和实时交流平台来改变教学模式,不仅能更好地利用智能移动设备,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避免传统课堂中学生们低头玩手机的现象。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提高教师课堂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当代教育领域,新的混合式教学就是一种将当今的在线教学与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形成“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发挥引导、启发等主导作用,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当下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加上其多功能性,学生们使用手机也不仅仅是用来娱乐休闲了,更多的开始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来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近年来也涌现了非常多的教学辅助平台,这类平台都是借助信息和网络技术,利用以微信APP这个平台,不用电脑,也不用其他的APP,即可进入平台,完成学习过程。授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只需要有一台电脑和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而且这类教学平台操作简单,非常容易掌握,只需要简单的学习加上短期训练即可熟练使用。基于这类平台的简便性和优越性,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其推广都是非常容易进行的。对使用这种以平台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授课后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都较低,很多学生都很难自我调节使自己专注于课堂学习。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而教学视频和带有语音讲解的新课件也使得学生可以重复观看知识点。根据使用该教学模式的教师使用后的反馈来看,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提前推送课件也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同学在课前先自学,对于课上没能完全理解的也可以课下反复观看课件,教师还可以随时编辑语音PPT,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对重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相比于传统教学,新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解放,教师能以从反复讲解重复内容和示范中暂时解脱,节省了短暂并且有限的课堂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就能发挥主体性作用。学生成为了自主学习者后,教师就能更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解除了传统课堂时空界限,促进师生间交流学习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教育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学生们学习效果实时数据反馈和数据分析,同时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也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学习平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这样形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解除了传统课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促进了师生间线下的交流和同学间的讨论。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育模式,利用社交平台的互动来辅助教学,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使教学和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录制视频或教学资料在平台上,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等;另一方面,借助这种平台,学生有疑问可以随时联系教师,教师也可以随时在线教学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教师,也不受课堂里的那四十多分钟的限制。速课网的教学是交互式的,不只是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授课、教学任务等,还有学生利用网络提问和反馈。课堂上没有涉及到的或者来不及提问的,学生都能通过平台实时反馈给教师,平台还有各类数据统计,便于教师查看和导出。教学平台的功能较多,包括语音PPT的制作,教学轻课件,教学视频的录制,测试卷等,都可以在该平台完成制作。所有课件素材等制作上传后可以在手机端随时推送,不存在电脑或其他储存设备遗失而导致备课内容丢失的情况。对电子软件不擅长的教师还可以选择请班委或课代表辅助教学,这同样可以敦促学生使用更有效的方式来约束自己和管束他人。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应该让学生最多时间、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才能成为课堂里的主角,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3]。教学改革项目应该使课堂教育更加活跃,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去多角度地丰富授课内容,加强教学目标下的课堂教学组织,实时互动,让学生积极地,不由自主地参与学习中。2015年潘炳超对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中应用表明,微视频+个人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总体评价更好。单纯给学生提供教学微视频而缺乏有效的活动设计和组织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概念原理类知识的教学效果上甚至不及传统教学模式[4]。而速课网平台应用的就是微视频+个人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课堂和平时教学任务的参与度和完成度也能看出,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

四、应用“速课网”平台,易于进行免疫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免疫学》是当前生物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研究动物和人类机体对环境中异物识别、消灭清除达到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科学。本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课程教材采用美国高等院校医学生物学专业同期使用的英文教材,教学内容和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传统的课程考核成绩是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综合评定的,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课堂作业和课堂积极性等组成,考核起来比较复杂,并且存在有人不满意自己分数过低,胡乱揣测是教师有意偏颇。但在速课平台上,所有的学习互动后台都有数据记录,包括学生课堂的出勤率,学习时长,学习次数、测试及格率、作业提交率、互动讨论积极性等。后台不仅实时反馈学习情况,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会根据学生的数据来综合评价每个学生,对于师生来说这是一个更加公平的给出平时分的新方法,每一分都有根据,并且十分便捷。而对于学生来讲,大学的学习模式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别,一节课的内容十分多,很难做到在课堂上完全消化,但是课后没了约束又容易放松,总觉得自己不会的别人也不见得会,然后该学的知识一拖再拖,等到期末又是通宵恶补,真正的知识根本就没学到多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实时反馈的学习数据能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在学生中间形成一个良性竞争,而这种努力学习马上就有评估结果的反馈方式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良性循环。每一门课都有单独的班级,上传的学习资料可以随时下载,教师上传的语音PPT使得学生可以反复温习课程内容,记不牢、听不懂的都可以反复学习。相对于冷冰冰难以理解的文字来讲,这样的新型课件显然更能帮助学生课下更好地复习课堂的内容。相对于免疫学这种自学难度较大的科目来讲,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师生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