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疗养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

工会疗养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强化工会疗养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先分析了疗养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现状,包括管理体系、预算内容编制和绩效评价不合理。随后,结合现有管理技术和新时期财务工作安排,提出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认知水平、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增加疗养院绩效评价有效性、促进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协调措施。管理方案落实后,工会疗养院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预算和绩效管理更加规范。

关键词:疗养院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深化体制改革进程加快,疗养院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渐表现出集约化和社会化特征,资源配置和财务管理形式更加严谨,发展资源市场化,内部资产多元化是主要趋势。面对激烈竞争的疗养市场,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利用预算管理对单位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配置与控制,通过组织各部门有序开展经营活动的方式,使经营目标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基于现有评价方法与标准,通过量化相关指标的方式,对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综合性绩效评价。相关数据资源可作为预算管理的合理参考,并有效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对疗养院而言,要想实现协调运行与高效管理目标,关键要保证绩效评价、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发挥出应有作用,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为相辅相成,对其现状和改进措施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1疗养院在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的现状

1.1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现状。(1)疗养院管理层预算管理意识落后。多数院长均由临床专家、行政管理口转为,工作侧重点始终放在疗养业务上,甚至片面的将财务工作与业务利润及收入画上等号,没有对预算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认为预算只需通过主管部门审批即可,在执行过程中,擅自调整一些预算项目数额,或是将工作全权交由财务部门负责。(2)财务预算编制和疗养院发展问题。预算管理强调将年度目标与发展规划向量化管理指标进行转化,现阶段,疗养院普遍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工作人员对下年度预算进行测算的依据,主要是会计报表所提供数据、实际发生数据以及自身经验,而未将疗养院发展需求考虑在内,导致编制预算存在明显的短期性。此外,疗养院现有内控制度与发展规划相割裂的情况,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这一情况是预算编制不具备坚实基础的主要原因。(3)预算编制流程及内容不科学。预算编制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大力支持,实际工作较易出现部门沟通被忽略的问题,预算数据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在预算编制方面,虽然疗养院引入了二上二下模式,先由部门对预算表进行申报与填制,但在趋利性和非专业性的双重影响下,工作人员所提交申报预算极易出现“做大支出、做小收入”的问题,制约汇总工作有序开展,增加管理难度。预算编制工作往往要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但疗养院更倾向于将相关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即便是调整预算,通常也要执行部门先提出申请,待财务部门及院办审核通过方可落实,不按程序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工作开展受阻。

1.2绩效评价情况。考核预算的目的,主要是明确预算执行环节,职能部门业务部门所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方法,确保发展措施与疗养院长期目标一致。实践管理中,存在没有及时将预算指标向责任主体进行分解,预算执行情况和员工缺乏有效联系,预算考核结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相关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定量指标不科学不合理,更不能设计相应奖惩措施,疗养院工作人员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待提升,对年度业务指标进行制定时,各科室往往会选择对预算基数进行压低,希望能借此来保证预算完成率。相关不良现象不利于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影响疗养院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上述问题通常经由两个方面加以体现:其一,绩效评价理念有待更新。新会计制度对绩效评价所提出核心要求为“创新”,只有做到全方位创新,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所提出要求得到应有满足。现阶段,多数疗养院仍将绩效评价理解为业绩考评,将目光聚焦于短期效益,而忽略了长期发展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这并不符合眼下疗养院所处的社会环境。其二,现有机制作用发挥有限。绩效评价并不仅仅是指考核及评价,还要基于考评成果为考评对象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而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的原因,主要是疗养院没有深入考虑员工价值诉求。

1.3目前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未能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事实证明,对疗养院管理而言,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所发挥作用相近,二者有一致的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工作人员均应将二者视为组成疗养院内控体系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国内少数疗养院仍然没有做到对二者进行融合,这也是疗养院运行质量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而该问题所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人为分割无法保证疗养院对预算进行编制时,将自身发展实际纳入考虑范畴,预算执行极易被影响;其二,绩效评价主要内容为预算执行情况,如果评价部门对预算管理部门情况的了解存在滞后性,其所开展各项工作极易出现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效果自然难以达到预期。

2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和科学绩效评价的措施

2.1树立全面管理观念。一方面,疗养院领导应对预算管理意义有准确认知,为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各层人员均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对奖惩和考核评价进行结合,确保部门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为预算执行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做铺垫。另外,财务部门应对预算执行环节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加以明确,确保即便有问题出现,工作人员也能及时将其解决,最大程度减弱问题所带来负面影响。

2.2优化现有组织架构。疗养院应以自身情况为依据,对预算管理相关机构进行建立,为日后工作的执行提供指导。这样做既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所提出要求,又可为预算管控的践行效果提供保证。简单说,疗养院应将预算管理相关机构打造成决策机构,为编制及审核预算草案的工作提供指导,当预算草案进入落实阶段,该机构的重心将逐渐向监督执行情况倾斜,联合其他部门为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助力。此外,事中控制同样应当引起重视,预算管理过程可被分为事前、事中与事后,而事中控制的作用,主要是对预算执行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处理,在为其权威性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对灵活性进行凸显。

2.3保证绩效评价有效。立足疗养院具体情况和现有发展条件,相关人员提出完善疗养院绩效评价体系,为日后工作指明方向。绩效评价是现阶段疗养院的主要工作之一,需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规划,规划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结合财务预算,分析目前编制方案的优缺点,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明确。例如,在疗养院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绩效评价中应使用预算编制法,以此来减少工作量,提升实际管理水平。关于成本和费用控制难度大的项目,相关人员应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并充分考虑疗养院未来发展规划和外部环境变化,使用零基预算法或弹性预算法,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进而改善管理低效问题。专项资金补助和科研经费使用项目预算管理法,确保管理水平稳定提升。二是建立与新时期疗养院经营发展实际情况相一致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将指标细化到个人,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2]。绩效考核指标制定不仅要着眼于疗养院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考虑当期发展环境下整体利益相关内容,而且要充分满足员工的个人诉求,关注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分配管理制度,将预算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实际奖金和工作业绩结合起来,做好责任分工和成果展示等工作,充分发挥员工价值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也需要配合使用各类奖赏制度,并开展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使绩效考核工作得到有序开展,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2.4协调绩效考核及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机融合是疗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升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为进一步明确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应在管理实践中做好预算编制与审核工作。疗养院的管理应在合理框架范围内开展,并对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缩小预算目标和实际经营之间的差距,使得内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财务预算草案时,应充分借鉴以往绩效考核结果,重视资金合理分配,将资金应用在效益较高的项目中。绩效考核执行阶段,财务人员应关注预算管理内容和基本要求,将疗养院各部门与工作人员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业绩结合起来,注重在绩效考核目标下,对相关工作进行科学配置与管理,促使绩效考核评价公平合理,具有实际指导价值。以广西工会桂林某疗养院为例,在日常经营和绩效管理中,疗养院部门、人员结合其管理水平能力和疗养院具体发展情况,制定了动态化绩效评价机制,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好相关的总结和评价工作。同时,在预算执行环节,管理人员应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工作实际中,合理纠正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闭环管理系统,确保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作用得到发挥,为疗养院稳定良好运行奠定基础,满足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

3结论

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工会实行疗养购买服务,使疗养院一方面要承担一定基础的社会公益职能,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关注经营成果,做好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确保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在日后实践中,疗养院应在保证现有服务质量前提条件下,着眼于自身健康有序发展,把握现阶段市场化改革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借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之手,规避内部经营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卢明霞.浅谈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当代经济,2012(13):62-64.

[2]王亚兰.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0):69-71.

作者:金媛媛 单位:广西中工医养管理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