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下会计核算论文

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下会计核算论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

事业单位是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的健康运转,以公共服务为事业内容,以财政资金为主要经费来源,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性、财政拨款性、非营利性是其区别于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企业单位的最主要特点。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是指在我国类型众多事业单位中,改变以往资金需求完全由财政资金保障、人员性质为事业编制、基本不参与市场竞争、单位工作效率低下等状况,让事业单位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自负盈亏,实行员工聘任制,企业绩效化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使事业单位“活”起来。

2.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单位在进行日常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计量基础,是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基础按照损益确认的期间与资金收付的关系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是指凡是应当本期负担的开支,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予以确认,而不管资金有没有支付;凡是在当期实现的收入,不管资金在当期有没有收到,均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权责发生更利于清晰的反映出本期实际的经营成果,多用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性单位。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不管是不是本期应该负担的费用或者确认的收入,凡是在本期支付的资金,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凡是在本期收到的资金,均作为本期的收入予以确认。收付实现制更多地关注资金流的收付和使用,多用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行政事业性单位。

二、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基础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一个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体制,相应的,事业单位虽然大部分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但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既有履行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又有社会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还有企业运营性质的盈利性事业单位,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机构同时运转。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必然对会计核算基础产生了不同的需求。

1.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现状

会计核算的基础决定了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财务信息质量和要求,对于满足财务信息相关使用者的需求意义重大。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单位的管理人员、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需要。由于事业单位大部分都不同程度的承担着社会公益性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在资金渠道上多以财政资金保障为主,并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我国2007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精神的指导下,2012年我国又重新修订了会计制度,废止了九七年使用至今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的核算制度将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搬上了历史的舞台。诚然,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有其天然的优势,它核算简便,以资金流作为单位核算的依据,对监督单位资金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不得不看到,收付实现制在评价单位经营绩效、控制财务风险、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事业单位必须主动地探索适合的会计核算基础。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目标与会计核算基础不匹配

时代造就经济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数十年历程中,事业单位一直作为政府机构的辅助帮手,支撑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运转。为此,事业单位的职能主要定位于协助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自然就以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主管部门反映完成事业任务所需预算资金的来龙去脉为主。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由保障型目标向服务型目标的转变,以往单纯地完成事业任务、使用好财政资金的运转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事业单位正在深化企业化改革,以市场来决定事业单位的去留。面临着新的形势,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已经转变为优化事业服务、强化事业效果、参与市场竞争,不再依赖财政拨款的“吃皇粮”模式,而是自食其力、自负盈亏,以市场来决定事业单位的优胜略汰。事业单位在这种新的职能定位下,会计核算的目标也由简单的反映预算资金的收支使用变成准确的提供反映事业单位事业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单位财务状况。在这种会计目标下,显然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需要,深度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已经是大势所趋。

(2)会计核算要素需求与会计核算基础不协调

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背景下,会计核算要求事业单位要及时、完整、准确的提供出反映事业单位期间事业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的数据。然而,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下,会计要素使用需求满足不了核算的目标。对于资产类要素,例如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在收付实现制法下,固定资产将会在购买当期一次性的予以确认支出,对当期的经费支出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固定资产毕竟是使用寿命很长的会计要素内容,在使用的各个期间都在产生效益,如不能合理的摊销成本、确认收益,则不能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满足不了会计信息的要求。对于负债类要素,例如银行借款的利息,由于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下,利息是在实际支付期予以确认的。但是,如果利息的支付并不是按期支付,而是一次还本支付或者延期支付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借款使用期间并不负担利息费用,而利息费用过多的集中在某一期间的现象,由其是当大量借款用于在建工程项目时,导致银行借款利息无法计入在建固定资产的成本,虚减了单位资产,造成单位财务状况核算的不准确。对于收支类要素,例如投资取得的收入,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下,只有当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来的收益时才予以确认,而不管分来的收益是属于哪个投资期间产生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可能明明当期投资亏损严重,却因为被投资单位分来了之前的投资收益而计入本期的损益,造成了单位收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可见,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背景下,需要更加完善的财务核算和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已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

三、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模式的借鉴

美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政策制定以及时间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可借鉴性。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化产物,在美国上没有“事业单位”这种称呼,但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和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职能定位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会计核算目标、会计核算基础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1.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借鉴

在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借鉴结果来看,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要求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美国非营利组织在会计目标的确定上非常明确,即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以明确判断管理人员和机构的受托管理责任。会计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确定会计相关信息的使用群体是谁,这是目标确定的基础;其次,分析会计核算主体的保障能力,能否提供出符合要求的财务资料和信息。我国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单位管理人员、政府主管人员,以及社会利益相关者,要满足他们对事业单位经营成果和效益的财务信息需求,需要事业单位完善和定位好自己单位的会计目标。

2.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的借鉴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并没有和盈利性的企业单位严格区分开来,同样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计量效果。分析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的演变历程,也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变改革,其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运用经历了“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四个阶段的衍进,从第一阶段的收付实现制到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再到完全的采用权责发生制,一路实践总结,无论是盈利性的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权责发生制在核算反映单位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改进。

四、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下会计核算基础的优化措施

1.扩大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范围

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是一个关系着我国上千万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切身利益。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融合了多种经济成分主体的大家庭,事业单位的构成类型多种多样,企业化改革不能搞“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阶层、分性质、分规模的逐步改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改革就有痛处,就会损害少数人或者单位的利益,会有阻挠。必须坚定不移的进一步拓展企业化改革范围,形成规模,形成制度。也只有当企业化改革的事业单位范围扩展到足够的程度,会计核算的制度才能统一的制定并推广实施,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才能有效的使用。

2.明确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确定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核算要求都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事业单位承担着公众服务的任务,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有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加上长期处于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的部分事业单位在企业化改革中将会面临生死考验。因此,必须切实结合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企业特点来确定企业化改革后的会计目标,结合事业单位本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逐步完善,以保障企业化改革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

3.优化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

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后,要达到提供及时、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的要求,准确核算单位的事业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必须对现有核算基础下的会计要素核算使用方法予以优化。在资产要素方面,必须深化配比原则和资本化、费用化原则,单位开支形成资产确认条件的,要坚决予以资本化,不能机械的将所有费用一律计入当期支出的核算模式,切实核算好单位资产。在负债要素方面,充分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所负担的负债成本,按其实质改由谁负担就由谁负担,即不变相操作,也不机械化操作。在收支确认方面,要贯彻执行权责发生制的思想,改由哪期负担的费用,就计入哪期,改由哪期确认的收入,就归集哪期,不能因资金的收付时间来决定一切,否则将会由于资金收支的时间差异而导致无法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

4.深化权责发生制法的运用

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运用理念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已有体现,但目前使用的力度和广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事业单位一贯的核算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二是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和运转模式上需要逐步适应权责发生制的核算的要求。权责发生制的运用是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中会计核算的必由之路,形式上的尝试不能切实解决问题,必须深化权责发生制的运用,将权责发生制理念逐环节的运用在事业单位运转和会计核算中。

五、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为了优化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单位活力,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已经迈上了昂首阔步的征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企业化改革中的种种问题,必须有崭新而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基础作为支撑,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运用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玲玲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成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