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引言

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系统由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的以人为主体演化为以计算机为主体、人机结合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账务处理程序、部分会计处理方法、数据存储介质、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会计组织机构、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和要求,这些新变化必然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以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为工作对象,以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为职能的审计工作。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按照笔者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对审计对象的影响

理论上,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记载和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及有关计划、预算、经济合同等其他资料。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作为审计工作对象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在存储介质、存储方式方法、组织形式、查询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本质性的变化,使得原来意义上的审计对象“面目全非”,审计难度增加。

三、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直至期末结账、编制财务报表,每一步都有书面文字资料,有经办人的签字、个人印鉴或笔迹,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只需根据审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即可。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3个环节,会计人员只需将原始数据手工录入计算机,计算机即可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成财务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即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账簿,也没有了原有的书面文字资料,直接导致了审计线索减少或者改变,使得传统的审计方法,不再适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寻找新的审计线索,才能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四、对审计方法(技术)的影响

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传统的纸质会计账簿及会计资料被不可忽视的电子数据取代,因此,传统审计工作中以帐、表、凭证为主要工作对的三大审计技术方法(审查书面资料法、审查财产物资法、分析性复核法)已经不再使用心得审计工作对象,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能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审计手工会计核算对象时,确定责任一般是通过财务部门人员分工记录、张彪凭证登记人签字或者辨认登记人字迹等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财务人员的分工是以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区别的,财务软件只能给审计人员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只可以传用户登录系统的几率,但不才在登记人的笔迹,也就无法使用从笔迹上辨认登记人的方法来明确责任,因此,审计人员只能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人员分工等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使得审查取证的方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必须能做相应的改变。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针对性和标准化,审计部门还应设计和开发相应的审计应用软件,建立自己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完善和提高新形势下的审计技术手段。

五、对审计任务和作用的影响

传统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其主要作用是纠正核算差错、堵塞财产安全漏洞、揭示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指出效益低下的原因,从而达到促进经营管理改善、纠正或防止违法行为、维护财经法纪的目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核算及其他经济活动的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是由计算机在相关阮籍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的,绝大部分手工方式下的差错或漏洞不复存在,因此,审计的主要任务和作用转变成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漏洞、揭示违法违纪行为,为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改进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六、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审计工作的对、内容、环境等方面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人员如果还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的。因此,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而别是常用财务软件的应用技术和数据库操作技术,才能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中,有效的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七、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手工方式下由于工作失误引起的财务数据出错(如数字转抄错误、合计错误等)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是利用财务软件的漏洞、非法篡改应用程序甚至暗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等手段来修改账务数据、侵吞单位财产等违纪违法行为更加难以防范。因此,在会计电算条件下,审计人员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验证其数据处理过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果有可能的话,审计人员应该就财务软件的设计、开发以及市场准入的最后环节—软件评审等过程,用“行话”说就是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就开始审计监督,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审计人员熟悉各种财务软件的应用技术,了解各种财务软件的优缺点,掌握各种财务软件可能出现的漏洞,及时总结各种财务软件审计规律,另一方面,为审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积累技术基础。

八、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审计准则,又称为审计标准,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保证审计质量,在总结广大审计人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政府审计部门或会计师职业团体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知道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和权威性标准。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审计准则是一个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与时俱进的动态标准。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对象等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相应地,审计技术、审计手段、对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建立在原有审计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审计准则应已经无法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审计准则,来适应性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九、对审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工作责任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行为标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在新审计准则的要求下,审计职业道德必然要再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规范、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

作者:李伯岭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财政局干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