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一、革新实践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在学习相应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较快地适应社会就业环境。而现有的教材和任课教师手中的资料都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现状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会计电算化类课程要从实际岗位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实用能力。第一,会计电算化类课程的教材要具实践性,要能够针对我国大中小企业电算会计岗位职业需要而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第二,以就业为导向,每年选派课程骨干教师开展专业调研,增加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时效性。第三,开展案例教学,多方面收集实训资料,如对已毕业学生回访、走访各类型中小企业,采用寄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紧盯企业对电算会计人才的职业需求,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第四,开展实践教学,不但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模拟企业从事相应会计实际操作,而且要注重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的培养,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有实际效果的“走出去”校外实习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各种认知实习、专业调研、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反复演练,从而熟练掌握电算会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将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简称。它应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者是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是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操作有着相同的目标、相同的会计功能、遵循同样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现实企业当中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也都是手工会计核算的计算机操作翻版。由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了多次会计手工模拟实训的实践,学生们已经扎实地掌握了手工会计核算过程。只要掌握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结合的原理,把握具体结合的步骤,再配合开展有效的手工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核算相结合的实训内容,完善原有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就可以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类课程的本质,从根本上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原理,对各种财务软件即学即会。

三、运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

任务驱劝、项目导向教学法就是以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为驱动,将各任务划分为若干具体应用项目,以项目为导向,按岗位职责,开展课堂和课下的案例教学和实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针对性极强的任务项目式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核心的学习内容和相关技能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实际是角色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内课外互融法的结合。在教学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设置任务模块。

即按照企业电算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以下模块:系统初始化、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会计报表、应收应付、供应链管理(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等几个相互关联又彼此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模块。在授课中运用企业实际会计操作案例,突出课程仿真性。

2.按任务模块实施教学。

即在强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类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和岗位职能性的同时,开展实训活动。在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的思想,每个模块按岗位区分设置不同的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材料会计、职工薪酬会计等,进行模拟性教学,让学生进行岗位体验。

3.建立科学评测体系。

可将电算化会计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践的评测体系设置为软件操作评测和理论答辩两部分,将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在软件操作评测部分,模拟真实企业一个月的业务活动,设置企业基本信息设置、系统初始设置、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报表生成等五大评测项目,按照总账、应收、支付、固定资产、薪资管理五大业务模块内容,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一个月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活动,科学设置业务采分点。要求学生进行单机版业务操作,教师根据学生保存的账套内容,一对一地进行软件操作能力评测。在理论答辩部分则是结合理论知识点采取一对一、一对组答辩的形式,对学生理论掌握程度进行测评。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1.采用立体教学,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

立体教学法是指将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互动。采用该方法,要着手编制实用的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制作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软件,以配合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日常教学和实训,用“声、形、影”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不论是教材的编撰、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还是多媒体电算会计实训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课件的制作,都要求做到:第一,任课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搜集大量声像资料,使教学内容更翔实、信息容量更大,在表现形式上更丰富多彩。第二,专家、教师们多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相互交流教学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第三,学生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为课堂教学收集案例资料。

2.整合各类辅助教学软件产品,带给学生真实的职场体验

现在市场上与会计类教学有关的软件产品颇多,院校在引进时应考虑各个教学类软件产品的整合性。比如可以将企业沙盘软件(金蝶创业版、经营之道版)与财务版核算软件结合,分岗训练;在财务总监、会计、出纳等财务岗位培训的同时,将其与CEO、生产总监、物流主管等企业岗位培训充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的同时,对企业运营流程有深入了解。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比赛、全国信息化三好生精英赛等带有职场能力锻炼环节的赛事,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多元结合和全面提高。

3.开展专项报告和沙龙等活动,给学生以丰富的学术体验

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同时组织学生成立会计电算化研究会和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采用沙龙式的讨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能力。还要充分利用校内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开展各项有助于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比赛、研讨会等。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构建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民办普通院校应扩展、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探索学生到企业参加财务工作实践、提升操作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模式,制定一整套校外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包括校外会计学专业实践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软件应用技能实训等。我校会计系校内外实习基地已有一定规模。第一,在校内建有校级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一次可以容纳500人进行会计学专业相应课程实践教学。第二,大量企事业单位与会计系形成校外实习基地关系,为会计系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岗位,具体单位包括用友软件公司、金蝶软件公司、中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吉林安信会计师事务所、长春百事可乐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康中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

六、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力的认可也需要用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能力认证证书和专业比赛证书来体现。现有的认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含会计电算化)”、用友软件公司的“用友软件操作能手”认证证书、金蝶软件公司的“ERP财务应用师”、“ERP工程师”认证资格;比赛证书主要有“‘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证书。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相结合,是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教师除了在授课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适用性之外,也应考虑考试认证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求。如在相关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课程讲解过程中,将课程教学大纲与认证证书课程教学大纲相结合,日常教学有意识地添加认证知识要素;在期末考核时,采用“一次考试,两本证书”的模式,即学校课程的期末考试难度、知识面、教学内容等同于相应资格认证考试,一次考试不但能够取得该课程的期末考核合格认证,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认证资格证书。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紧迫感,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在相应的课程学分上也应有加分考虑。

作者:李晟璐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