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下企业财务审计探讨

会计信息化下企业财务审计探讨

摘要: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组织形式、信息利用、会计工作方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一步改变了企业审计环境,同时可能增加审计的风险。本文从基于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企业财务审计制度、强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监控、确保数据口径统一、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解决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财务审计;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平台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一步优化会计工作模式,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确保会计数据的实效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给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如审计技术复杂、会计内容广泛等,导致审计难度提高。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外部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借助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并及时地处理财务审计数据,提升财务审计质量,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基于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发展、生存有直接的关系,也是开展财务活动的根本。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更加注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忽视了与之同步提升财务审计工作[1]。多数企业制定了财务审计制度,但仅仅是对审核财务账务处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未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出发对企业经营管理及监督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财务审计部门职责及权限不明晰。此外,由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不能产生直观的经济效益,财务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及重要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财务审计工作多浮于表面,其有效性难以发挥,不利于企业的综合性发展。

(二)财务信息未能全面性、系统性管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企业财务信息数据量及处理也越来越庞杂,多数企业财务信息局限于财务部门基本职责,仅从财务核算视角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使得相关财务信息与企业业务活动相脱离。在信息化财务审计中,此类财务信息的系统性、综合性较差甚至会产生财务信息孤岛现象,无法为信息化财务审计奠定有效基础。财务审计就无法依托于财务信息获取更全面的财务数据及管理信息,在预防企业财务风险及规范企业管理等方面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三)审计软件应用效果不佳。基于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市场推出了许多审计软件。虽然这些软件的名目较多,但是实用、高效的软件较少。此外,这些软件的开发与一线财务审计人员相脱离,与日常的审计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审计软件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2]。现阶段,多数审计软件都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为核心,整体的内容局限性较强。虽然能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但是并没有进行科学化的财务评价与分析。例如,有些软件具备查账以及查询的功能,但是却无法直接指出财务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在避免单位恶意修改软件信息、篡改数据资料等违法行为方面还存在盲区。所以,审计软件仅仅能作为常规应用软件,无法发挥实质性的约束与监督作用。

二、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审计策略

(一)提升财务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完善企业财务审计制度。企业会计系统建设中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创新企业的财务审计模式,提升财务审计的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审计制度,提升对财务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为企业电子审计系统的设计,提供适用的管理规则以及高效的方法,科学应用电子审计系统,优化原有的财务审计制度。对于原有财务审计制度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由专家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提升电子审计系统的使用效率。企业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对于电子审计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逐步完善企业财务审计制度,并规定强制性使用关键技术,解决财务审计不全面、信息不真实等方面的问题[3]。与此同时,在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依托先进的财务审计平台,能快速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并进行存储与分析,为开展财务审计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在优化电子审计系统的阶段,能了解财务审计需要的信息与数据,并结合多种数据需求,做好整理的工作。可以根据使用人员的需求调取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建设电子审计系统,能有效预防财务审计风险,确保财务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审计业务流程,进而选择科学化的审计方式,开展全面的审计工作,实现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

(二)强化会计电算化软件监控,做好信息记录。随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不断发展,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的企业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进步,或是应对审查工作,擅自修改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程序。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同时预防其他方面的风险,就需要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设定监控系统,重点做好重要环节的监控工作,确保信息记录及时到位,减轻审计人员后期审查工作负担。如会计人员在记录相关业务的时候,不能仅仅将重心放在企业资产余额变化方面,而是需要说明企业资产变动的具体情况[4];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若仅仅需要暂时的存储信息,就需要及时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存档处理。针对一些特殊性的操作,需要及时做好备份工作,并配上文字说明,将实际的会计处理与财务报表相关联。如果发生了风险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若出现了非法入侵的情况,应及时通知软件管理人员,保证软件安全运行,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三)解决数据对接问题,确保数据口径统一。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出现数据无法对接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设计电算化软件,确保一线审计人员能够参与其中,并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优化处理财务审计软件,实现审计部门数据接口与财务信息系统的连接。在不断强化管控力度的同时,使得计算机能更好辅助审计工作的开展,并实现审计工作的技术化、信息化。财务审计通用的数据接口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设计,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并将相关元素以有效的数据表达出来。财务软件需要设定开发标准,保证软件拥有互相兼容的数据接口,降低财务审计的难度,将软件的实际价值发挥出来[5]。此外,财务软件在输出信息的阶段,需要有专门的输出记录,确保信息传输接口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信息流失的风险问题。审计人员需要结合内部管理制度,做好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及信息系统的监督与控制工作,程序使用人员以及设计人员需要相互独立,避免出现篡改程序的问题出现。企业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控制交易录入的过程,避免没有经过授权工作人员私自进入到系统内部。一旦出现信息变动的情况,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记录。审计部门需要完成信息系统软件以及硬件配置的更新,定期开展网络维护工作,避免对审计效率产生影响。在做好财务数据收集工作之后,保存在特殊硬盘当中,进行加密处理,避免出现会计信息丢失的问题。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对于一些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模式较为单一的财务审计人员来说,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培训,要求审计人员能更加熟练的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等,并科学利用查询软件,结合财务管控需求,在网络平台中搜集信息,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在培训的过程中,以网络安全知识培训为基础,使其了解软件可能造成的风险,指导其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自觉地规避风险,确保信息共享效率。其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结合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向,做好区别培养,明确培训重点内容,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企业还应当引入计算机人才,并开发其软件测试能力、网络安全审计能力等,使其可以尽早发现会计软件中存在的网络风险,以便于将风险防范工作做在事前。此外,为了提升财务管控效率,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创设积极、严谨的审计环境,提升抗风险能力。

(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联网审计。在开展联网财务审计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审计信息系统的审核以及考察的工作。尤其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联机技术等,需要建立数据审计中心,并且确保基础性工作到位。在实施互联网财务审计之后,需要安装特定程序,做好数据收集以及监督控制的工作。借助这些先进的网络程序,完善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模式,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了解财务活动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审计部门数据库,为最后的总结提供依据。在建设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对软件设施、硬件设施进行合理的把控,并维护联网审计,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财务审计的质量,减少审计成本支出。此外,财务审计人员可以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做好被审计部门电子账单的远程监控,增强与被审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收集相关的视频以及凭证,并集中审核疑点问题。企业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形成财务报告生成器,发挥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自动识别能力,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科学利用网络资源属于会计信息化的核心特点,审计人员应当结合这项特点,合理利用各项资源,以此达到良好的财务管控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基于会计信息化开展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以科学的网络平台为主,建立全新的财务运行机制,扩大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有利的技术支持,获得准确、及时的审计信息与数据,以此提升企业审计效率。在企业推广与应用电子审计系统,强化监督控制力度,并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最大程度地发挥审计工作价值,以此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姜素华.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29).

[2]岳凡琦.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应用探讨[J].商业经济,2019(06).

[3]刘伟.企业财务审计的优化路径[J].市场研究,2018(12).

[4]李晓洁.当前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经贸实践,2018(18).

[5]盛名.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

作者:刘路 单位:陕西三秦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