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计划范例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特点;可靠性

1引言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特点,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和可靠性的分析,结合实际的故障特点处理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不断优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

2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

2.1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特点

维修人员在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对故障节能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诊断,并综合考虑诊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以此来有效提高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机械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是不断变化的,其也具有独特的属性,故而,维修人员在实际的故障诊断过程中,必须站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不能从单一的一个点进行故障诊断。且不同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也不统一,故障原因也大相庭径,这就要求维修人员能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2.2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问题,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子设备出现了故障。因此,维修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电子设备的故障特点的分析,从电子设备故障问题的隐蔽性较强、突发性和敏感性等特点入手,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另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子设备的故障问题通常也不会是因为单一的一种原因造成的,故而还需要维修人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2.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特点

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发现,维修人员可以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直接观察。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子设备的故障问题也较为容易发现,在机械设备进行工作时,如果其不能进行正常运行或者是不能按照预定动作运行,则基本上可以证明是电子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通常时候,导致电子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是电子线路出现了问题,使得指令不能有效地传达给机械设备,进而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另外,也可以是因为电子线路的部件对机械设备进行了相关的检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工作目标,从而导致机械设备停运[1]。例如,某种型号的打印机,在其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装纸以后,打印机仍然提示缺纸,这种故障问题从表面上来看是觉得是输纸的部件出现了问题,使得纸张不能进行安装,但是,维修人员在检查了打印机的输纸部件以后,发展输纸设备并没有问题,这个时候,就可能是输纸传感器出现了问题,经检测以后发现确实是输纸传感器上存在较多的灰尘,在清理之后发现打印机的故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3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研究

3.1元器件失效对于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设计,从而弥补我国传统的生产模式上的缺陷,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最终节约生产成本。而在实际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研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影响机电设备可靠性的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当前,我国在机电设备一体化的应用过程中,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元器件的失效。元器件是构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结构的基础性部件,因此,元器件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也影响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另外,从数学专业概率的角度来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其设备的失效概率和单位元失效概率是相等的,这也体现着元器件失效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影响之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元器件的可靠性测试,如图1所示,并加强对元器件的选择,保证所选用的元器件的质量和性能可以满足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实际运行要求,并且符合我国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3.2元器件连接与组装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元器件连接与组装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机电设备一体化设备整体的可靠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元器件连接与组装工作的重视,在实际的连接和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不同系统与不同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另外,通常情况下,元器件和系统两者之间的连接也较为复杂,故而,其组装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影响也存在差异。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各个控制系统和元器件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工作人员在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析,明确机械部分的执行原理以及电子部分相应的控制原理,从而进行科学的元器件连接和组装,避免出现由于元器件连接和组装的不科学而导致的机电一体设备的故障问题,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其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相对较高,使得设备在运行时经常会受到油污或者是粉尘的影响,最终导致元器件污染,引发设备故障,故而,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元器件的定期清洗,尽量避免元器件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影响[2]。

3.3电磁干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电能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因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过程往往会伴随着电磁能量的转换,且电磁能量转换也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也容易受到所处工作环境的影响,进而对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重要产物,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也较为严重。目前,机电一体化设备受到电磁干扰的情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交流供电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邻近大功率用电设备启动的影响,例如,电焊机的使用等,会导致交流供电系统的电源和电压出现波动,最终影响设备的可靠性;第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其直流电源的负载能力本身较弱,受到周围电磁的干扰,使得电源电压出现波动。对于以上电磁干扰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路连接的分析,提高电路连接的准确度,进而优化设备的运行环境。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采取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问题存在很多特点,工作人员在实际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不同故障点的分析,结合设备的故障特点,进行故障维修,进而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于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以及可靠性[J].江西建材,2015(4):298.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2

关键词:集体备课;核心素养;教学效果

近年来,有关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基本活动经验、基本价值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三个维度构成[1]。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开展深度教学,优化培养策略等方面,广大教师见仁见智。集体备课能有效地弥补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师智慧的充分共享,是教师适应不断更新完善的新课标、改革教学方法、促进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2]。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所在备课组的经验做法,通本文向广大同行分享高中地理“一定、二研、三备、四评价”的集体备课模式,并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优化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科学策划,确定集体备课计划

所谓“一定”是指集体备课的策划过程,统一确定集体备课的具体计划,明确工作方向,以便统一协调备课组内的教师,优质高效地进行备课。就形式而言,集体备课的计划可分为学期计划、周计划方案和“一日一研”“一课一研”计划方案。学期计划方案是纲要性计划,需要备课组结合学期教学计划和内容,对标地理核心素养内容,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周计划方案和“一日一研”“一课一研”计划方案则是具体的实施方案,由备课组长或主备人,采用5WH的方式落实集体备课的主题(What)、依据(Why)、主备课人(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形式(How)等方面。其中依据(Why)即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二、集思广益,创新集体备课方式

“二研”是指教师个体研究和集体研讨的结合,教师个体研究又包括集体备课之前的自主备课和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一)自主备课是集体备课的源头活水

自主备课是实现教师有效备课的前提[3]。无论是否是主备人,教师都应进行充分有效的自主备课,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课标要求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理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理顺教学的基本流程,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融入后面的集体备课,不至于临渴掘井。

(二)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体的智慧凝聚

集体备课的重点是聚焦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教学智慧,通过研讨突出成果,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既要围绕主题精心研讨“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这样讲,还可以怎么讲”,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研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水平,怎么衡量学生学习水平”,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三)二次备课是求同存异的不断完善

集体备课不是“模式教育”,而应将求同存异作为其基本的思维导向。教师个体在集体备课之后,根据统一的目标和总体方案,充分结合学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方案班本化和师本化进行完善,以达到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目的。

三、精雕细琢,优化集体备课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集体备课至少应包括备教情、备学情、备资料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三备”。

(一)提升课程与课堂掌控能力

集体备课的基本出发点是凝聚教师智慧,提升教师对课程和课堂的掌控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要素,课程内容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内容,对应的需要文理兼容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应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以不同的视角有效地剖析课程内容,增强全体成员的教学期望与信心,并以同课异构等方式,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二次备课期间,也应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完善课堂节奏,进而提升教师对课程和课堂的掌控能力。

(二)增强学情了解与分析能力

集体备课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以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备课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需求;所喜好的教师授课方式、所关注的重难点等。通过分析学情,选取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备课切入点,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深化资料分析与建设能力

集体备课涉及的资料包括输入资料和输出资料两部分。输入资料既包括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还应该包括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和地理意蕴的教学案例,如时事热点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针对时事热点和特定情境考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也是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趋势,如近三年高考中频繁出现“一带一路”“雄安新区”“扶贫扶困”“川藏铁路”“海南自贸区”“长江经济带”等热点事件,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才能沉稳作答。

四、评教结合,完善集体备课效果

自我评价、专家(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的“四评价”模式,能够有效地评价集体备课效果。评价主要从集体备课过程、集体备课结果两个方面进行。

(一)不断自我剖析,洞视内部评价

内部评价包括备课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自评两部分,分别从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表现和个体“一课一思”等方面展开。内部评价更侧重于教师个体在整个集体备课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也可以以个体形式衡量其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度理解情况。

(二)运用他山之石,正视专家评价和同行评价

专家(督导)评价和同行评价分别从集体备课观摩、抽查集体备课记录和听课等方式相结合,对集体备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作为同一领域的教师,专家和同行的评价,更容易引起被评价者的共鸣。教师应虚心接收专家评价和同行评价结果,不断完善、提升自我。

(三)坚持以生为本,重视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集体备课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实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直接的证明。针对学生评价,教师应结合学情,除了学校的各种评价指标外,还应深入学生群体,鼓励学生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馈教学效果,并以此反拨后期的备课和教学过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备好课是前提。实践证明,“一定、二研、三备、四评价”的集体备课模式能够有效地完成备课过程,获得良好的备课结果,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熊星灿.对中学地理集体备课的再审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2):58-60.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3

1.集体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本校本年级组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教学案的研讨、编制。教学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再现、补充或删减,也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复习的重要参考。所以教学案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备课组长尤其要把好教学案的出口关。

(3)备教学流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流程。对于新授课,我们的一般做法是:?→?→?→?→课前检测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合作学习?→教师点拨课堂检测,以便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听课、评课。

听课是备课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一节公开课,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两节,鼓励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甚至是跨年级、跨学科,这些对教师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开设公开课的教师要精心准备,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评课是对听课的进一步延伸,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参加评课都要发言,对所听的课进行点评,尤其是年轻教师更要积极参加。我们力争做到评课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这样对于上课的老师也是一种促进、提高。

3.论文撰写与课题研究。

我们备课组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之间交流讨论如何进行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的学习。例如我们这学期教研活动的中关于课题研究的讨论主题是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和组内教师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示范引领

首先,备课组长要敢于管理。集体备课、听课、阅卷等教研活动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自觉参加的,这个时候备课组长要敢于拉下脸来,严肃认真,明确纪律,保证每一位教师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准时参加教研活动,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必须事先请假。要把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整体意识、合作意识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其次,备课组长要科学管理。备课组长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绝对不能够居高临下,甚至盛气凌人,备课组长与组内教师之间是平等的,注重组内的和谐,营造组内积极向上的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以达到备课组最佳的整体“作战能力”。再次,备课组长要率先示范。备课组长在教育教学的各方面都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要求组员做到的事情,备课组长首先要做到,更要做好。例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两节,备课组长至少听三节,并且带头在教学改革、课题实验等方面一起与组内教师合作完成。

三、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活动实效

1.重教学质量,轻教学研究:

主要表现为备课组内教师只关心分数和名次,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课程改革等教学研究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少。造成组内教师的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长时间得不到提高。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质量:

在有的备课组活动中,活动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就可以了,是备课组活动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重组内和谐,轻相互交流:

备课组内教师往往顾及同事之间的面子,在涉及到教育教学的问题时,一部分教师的发言有所保留。例如,公开课的评课,大家的发言都是一片好评声,具体的不足之处只是轻描淡写,甚至是避而不谈。长此以往,无论对于听课教师,还是被听课的教师,都得不到提高。

4.重组内奋战,轻前后传承: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4

关键字: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历史课程;集体备课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高中课程的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师向学生教授课程之前,会进行备课,教师备课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备课内容会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高中历史课程也是如此。备课的程度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备课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计版图,会展现教师的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和对整个课堂的把控力。传统的备课环节,通常是每个教师分别的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课堂设计,完成备课教案,这种方法可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能够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下面将会对高中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历史课堂集体备课的基本原理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指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师采用集体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备课过程中会对一些关键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对一些重点教学方法的意见进行交流。在交流过后,会形成共识,进而创建集体教案。

二、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仅通过教学参考就可以上课,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时可以不用教案。但如果想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为学生上一堂有新意的好课,就一定要有备课这个环节,而集体备课能够更好的诠释课堂要点,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各学校的青年教师较多,相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讲,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如老教师丰富,对知识点的把握,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不如老教师,但青年教师更有活力,思想更有创新意识,这对老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补充和扩展,所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模式,每个历史教师都能在备课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成长,这也使促使年轻教师快速进步的重要手段。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使教师把教学精力更多的转向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上,这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教育的发展。

三、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研究

(一)教师要分工明确

在备课过程中,备课组首先要安排好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进度表,各组长根据教材将任务到人,采取每人主备一章或一单元的教案、学案,做到提前一周印发给组内教师。教学组的各位老师在经过开会讨论后,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明确好在备课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在备课开始后,就按照分工进行备课,这样能够使备课过程更加有序的进行。

(二)注重新资源的收集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课本内容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更强调突出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收集资料和相关资源时,就要注重资料和资源的出处,保证得到的资料是准确的,无误的,之后再对资料进行整理。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后,就可开始构思教学思路。

(三)把握好教材的整体框架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理解,之后有备课组的各位老师一起探讨,积极讨论得到一个统一的处理意见。比如《专题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教师要根据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后面课程中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联系来进行相应的分析,在讲述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引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在授课时,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以便后续课程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前后课程相关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课程内容。

(四)集体研讨

在上课之前,历史教师要进行课堂设计,针对不同的备课内容,相应负责的教师要对备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向同备课组的教师介绍自己备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在经过集体评审后,形成意见稿,以便对备课内容进行调整。教师由于认真研读了教案,在集体备课时间研讨氛围深厚,并在原教案上作好了记录,形成的集体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教师根据本班学情在集体智慧基础上作出了个性化的修改并书写在原教案上。

(五)修改完善

各个专题的教师需要根据集体的意见进行后续备课内容的修改,最后将整理出的电子文档进行文件共享,各任课教师得到共享后的电子文档后,可根据课堂具体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集体备课在不同课堂都能保证一定的适用性。真正上好一堂高中历史课,集体备课必不可缺,集体备课的内容也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也发生着改变。随着集体备课的观念提出以后,通过不断的实践,集体备课已经逐渐被历史教师应用到教学准备中。集体备课不仅能够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亦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从历史课程立体备课的基本原理和价值取向入手,着重探讨了集体备课的方法和模式,本文的研究为历史集体备课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贾金媛.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潘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5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要适应当今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对新知识进行选择、整合、转换、积累和沉淀,不断加深本领域的知识内涵,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操作技能.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英语教学文献研究表明,英语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阐释“.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专业的显著特征就是把专业作为一个永久目标来对待(Pennington,1990)”.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变化,而语言教师的的发展同样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存在着四个特点“,(1)这种变化既可以表现在行为上的不同,也可以指意识上的变化;(2)变化不会一蹴而就;(3)有些变化可以直接获得,可以量化,而有些却不能;(4)有些变化是封闭性的,而有些则是开放式的(Freeman,1989)”.张正东、李少伶(2003)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英语教学信念、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健康的个性心理、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国外学者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日志、利用案例、语言学习经历、录像带、行动研究、同伴观摩、合作教学、教辅教导、教学档案夹(KathleenM.Bai-ley,2004).在国内,李静纯(2000)、张正东(2003)、杨党玲(2003)、贾爱武(2003)、王颖(2003)、潘颖(2004)、葛敏(2006)、朱林民(2007)等也都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分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行动研究、教师的个人日记研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反思性教学、积极从事教学科研、进行校内外交流、加强同伴合作等.

2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

学校层面的发展途径可称之为校本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任职学校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管理策略,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校本行动研究.

2.1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实践表明,校本培训已是教师发展的一条十分便捷的途径,因为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教师自主参与的全员培训,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校内师资培训形式.教师是在学校中获得发展的人,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关,参加校本培训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构建主动学习型的教师文化,着力形成一种英语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每一个教师都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当前和未来工作的期望,根据自己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侧重不同的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学习、情境学习,挖掘自己的直接经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校本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在笔者任职的学校,新教师入职后,先参加一系列的入职培训,学校请来专家做以理论为主的专题讲座,然后与老教师结对子,拜师学艺,进班听课,边学边教,争取新教师早日站稳讲台.这种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不仅缩短了新教师的成长周期,也促使老教师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受益.另外,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组织的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案例的研讨及对本组内教师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观摩研讨活动以其可操作性强、能促进教师思想的交流而受到欢迎.除此之外,从教师的主体性出发、以研究教学问题为主线、在教学研究中发展的同事间的合作研修,以个人反思为主,建立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采取融合式培训等方式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校本培训途径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探究教育理论,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提高教育教学应变能力,从而获得专业成长.

2.2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今天,英语教师需要相互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集体备课符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大势所趋.英语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实现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包括思维和经验的共享,从而达到高效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展现个人能力,促进教研活动开展;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可以充分开发校内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包括准备、分析、创造、提高和总结五个阶段.一般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可操作的基本程序是:集体分工→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以笔者任职的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的情况为例,在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中,教研组长组织一次总体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制定好全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各年级每次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使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接到任务后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摸清学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前设计出有独创性的教案和课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在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环节中,英语教师分别以说课的形式陈述自己的备课方案,再集体探讨,取长补短,充实和完善教案内容.中心发言人可根据讨论的结果修改多媒体课件和其它备课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最后对重点章节跟踪听课,及时总结、交流、评估,以此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改要求实施三级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主体,即以英语教师小组为单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确立教师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促进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将自己定位于既是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整合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创生能力等.英语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为:实践—评估—开发,在教学实践中,对面临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评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确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所以,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英语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开发的过程.笔者任职的学校比较重视选修课的开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开设一门选修课.开设选修课的英语老师在每学期初将自己要开设的选修课上报学校,供学生选修.同时要将选修课教案、讲义、习题等配套材料提前与备课组长沟通,研讨部分内容,最终形成校本课程.几个学期后,根据学生与学校对选修课的评价,确定校本精品选修课程,开发校本选修教材.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包括校本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师的个性化教案、试卷乃至课后习题设计等.笔者单位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出一套试卷,设计课后习题两份,其中原创题要达到70%.每位英语老师在命题的过程中都会深入钻研,争取命制出高质量的题目,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致使命题教师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逼迫自己提升专业知识.一段时间后,再将这些试卷、题目汇编起来,就是很有价值的校本教材.教学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教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4推进校本行动研究

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式的科学质询,通过数据收集,调查研究,寻求对特定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与每天的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如果一个老师产生了想要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强烈动机,就会自发地去通过教学日志、录像、同伴观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批判性反思他的教学理念、行为习惯和专业发展,展开交流与合作,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其内容、方式、样本、周期、条件都能由英语教师自己决定,既有教学实验的效果又比教学实验简单易行,是较好的教学科研发展途径.在笔者任职的学校,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长期规划和学期规划.在短期规划中,每位教师要集中解决至少一个教学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都会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做预备调查,发现问题的原因,对自己想要采取的行动制定详细方案,然后开始行动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教学日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行动的过程和相关的数据,也可以邀请同事观摩行动的过程.最后在学期末形成书面研究报告,来对照开学初的短期发展规划,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使每一个英语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有效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策略,熟练地解决教育教学上的各种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3结语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6

我校是在南海区改薄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一所农村学校,因为地理、师资、生源等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沦为镇的薄弱学校。如何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比较滞后等突出问题,如何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实现科研兴校、创立特色品牌的办学目标,成了我们治校治教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高度重视教育创新和课堂教学改革。而改革关键是在于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改革是难以成功的。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有关教育和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教育改革必定在实践中失败。”我在骨干老师的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潜心研究,终于探索出一条教师教、学、研、训“四维一体”的最有效途径,我们把它简称为“双环”教学。

二、“双环”教学研究主要的理论依据

(一)实践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我们努力在实施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二)最优化理论:

在实施的过程我们努力用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全面指导教学的过程:如,教学目标、认知规律、教学的结构、方式、主体性、教法、学法、媒体等的有机组合,使之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反馈理论:

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因此,在“双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均坚持反馈理论,进行诊断、改进与提高。

三、“双环”教学的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在实施中我们主要采用这种方法,按照各学科“教、学、研、训”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研究,来解决存在问题。它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文献研究法。

这里主要指教师搜集、鉴别、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形成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与策略的构建。

四、“双环”教学行动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9月—2008年8月,是“双环”教学作为市级课题实施的初级阶段,主要针对农村小学改薄所带来的一系列教学问题而开展实验的。第二阶段:2008年8月—2012年2月,是“双环”教学作为市级课题实施和完善的发展阶段,落实“双环”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扎实推进“双环”教学实验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其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第三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是“双环”教学作为省级课题实验的准备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双环”教学过去的成败得失,供新一轮实验参考,并形成“双环”教学阶段性总结报告;第四阶段:2012年8月—2014年12月,是“双环”教学作为省级课题实验的提升阶段,从教师的能力素质、常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到每一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均用“双环”教学进行有效的打磨和提升,形成“双环”教学的成功经验;第五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是“双环”教学作为省级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在继续深入进行“双环”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同时,全面总结和反思,形成自2012年以来“双环”教学实验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材料,编写“双环”教学专集,力争课题在部级立项,为进一步推广“双环”教学成功经验作努力。

五、“双环”教学的研究成果

(一)实践成果

1.形成了两个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创新模式。

“双环”包含“一环”和“二环”,“一环”是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根据自己备课组的计划和研究课题,选定一个教学内容,同备一节课,依次执教一节课,同评一节课,最后上的老师取长补短,力争把这一节课上到最好。如今全国教研盛行的“同课异构”就是来源于“双环”的“一环”;“二环”是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主攻方向,各自精选一节教学内容,在个人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其在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年级)循环上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把这节课做成精品。近年活跃在各地的“磨课”就是“双环”之中“二环”的翻版。具体做法是:“一环”: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和自己备课组的计划,选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经过至少三次的打磨,最终把这一节课上成“精品课”。二环:各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主攻方向,各自精选一节教学内容,在个人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其在不同的班级反复上课,集体反复评议,个人反复修改,把这节课做成精品。“双环”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环集聚集体智慧,着眼于出精品课;二环彰显个人才华,着眼于出精品教师。

2.创新了教师集体备课和校本培训的最优化模式。

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模式,同时催生了教师集体备课和校本培训的最优化模式。我校采取“备课组长负责制”,每个学期初,教导处遵照学校的部署将具体的研究任务下达到各个备课组;备课组长按要求制定实施细则着手完成“一环”或“二环”。习惯上第一个学期作“一环”、第二个学期作“二环”(当然调换过来也可以),一年才完成两个循环。第一次备课时间最起码要用两周的时间,新学期初就要制定好新的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以及详细的实施细则。“一环”就是要大家一起选一节课,而“二环”则要每一位老师各自精选一节教学内容。备课组长和其他老师都要拿出一个方案,让大家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来分析。只要能得到整个备课组的通过,就可以照此实施,如果不行还要反复修改,反复“碰撞”,集思广益,务必达成共识为止。各学科各备课组老师围绕“一节课”,按照“双环”的模式,进行备课、课件制作、上课、评课、反思、修正、总结、提升等,做到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和共同提高,学会在实践中找理论、找方法、找对策,巧妙地把教师的校本培训、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时间+汗水”的教学模式和“单打独斗”教学现象,使教师教学的意识、观念、行动、方法不断改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3.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我校教师借助以上两个的模式,实现教、学、研、训等方面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研训一体以及学用结合,既推进了课改,又突出了课堂,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主要表现在:第一,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实验在各班全面铺开,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课件制作、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都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体现出把教研教改、教师培训与常规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特色。第二,研训一体,齐头并进。“双环”教学是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而量身订造的校本教研。它注重理念和实践相结合,更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实效性。每个学期,学校教研处、科组制定好计划,然后各个备课组用“双环”教学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备课组和教师则选择实际课堂教学中面临要解决、改进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双环”教学的模式在具体的上课、评课、反思、研讨的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加以修正,以求达到理想的效果。“双环”教学的整个操作过程,充分发挥了教研处、科组和备课组各级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校本培训的三级网络。它把教研、教改与常规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教研与教师的最实际需求的如何备课、上课、评课、制作课件等教学能力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研训一体化。它把培养教师的运行机制从行政部门行为转变为学校行为和教师行为相结合。第三,学以致用,显现实效。当前的教师教育培训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转换问题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这种困惑长期困扰着教师。一线教师普遍认为,教师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学习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最有效的方式。“双环”教学通过选择一个非常小的切入口———一节课,激发起教师沉睡的研究欲望,使教师自觉地将问题变成课题,做到目标具体、重点突出,内容集中。这种模式强化了教研,淡化了竞争,增强了合作,提高了效率。教研方式及其成果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避免了“以教代研、以赛代研、教研脱节”的不良做法。它让教师理性地思考教学及自身的存在问题,努力去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形成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工作状态和习惯,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第四,推进课改,突出课堂。课改的最终落脚点是课堂,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的得失成败。我校的“双环”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为突破口,以推进课改为目的。通过多年“双环”教学研究广泛深入的开展,使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学行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教学技能达到迅速的提升,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它的成功之处在于:(1)学会如何吃透教材、备好每一节课;(2)懂得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好每一节课;(3)营造出浓厚和谐的教研氛围,提高评课能力,评好每一节课;(4)懂得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并制作好每一节课的课件;(5)养成教学反思习惯,能写出每一节课高质量的教学后记……

4.促进学校“精品”文化的生成。

“双环”教学以选择“一节课”作为切入口,以追求“精品课”作为阶段性目的,这种成就“精品”的做法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便内化成老师的一种“精品”意识和习惯,并渐渐辐射到整个备课组、学科组,从而孵化出整个教师团队的“精品”文化。近年来,我校能实现从薄弱学校到特色品牌学校的华丽转身,与这种追求“精品”的意识及其文化是分不开的。

5.打磨出一个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009年2月,我推出了一个小学语数英三大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四自”课改。它借鉴杜郎口中学等经验,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协助,通过学生的“自学、自教、自编、自演”四个基本环节,实现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能力的三大目标。为了走出一条“四自”课改的成功之路,我与全体老师借助“双环”教学的操作模式分别对语数英三科的教学进行反复“雕琢”和“打磨”,终于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使“四自”课改在实践中少走了不少弯路,使“四自”课改在我镇、我区、我市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充分证明了“双环”教学的相容和所包含的智慧。

(二)理论成果

“双环”教学缘于实践,依托当今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论、最优论等教学理论,有很强的生命力。

1.它为实践论提供了一个在教师教学“研训”上的范式:

“双环”教学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围绕一节课,采用“三备→三上→三评→录像→反思”的程式,通过同伴深入广泛的互助合作,完成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理性的反思,呈现出螺旋式循环上升的教学效果。

2.它丰富了“最优化理论”在教师教学“研训”上的内涵:

“双环”教学将个人与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备课组成员和个人的轮番进攻,集中力量攻其一点,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使老师及其课堂教学达到一个相对更高的水平。同时,又以点带面,优化了教、学、研、训全过程,使教师处在教学的最佳状态,以此激励和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它拓宽了“反馈理论”在教师教学“研训”上的应用:

“双环”教学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课件制作、教学反思等各个环节都创造性地发挥了“反馈理论”的功效,使全体老师在“反馈-矫正”的周而复始中发现自己和问题,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教学效果。

六、“双环”教学的发展方向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7

一、以激励式评价培养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一)以动作表情促激励评价

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位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的教师能够为英语课堂教学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与障碍,放下心中的包袱,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学时,教师饱含笑意的眼神和肯定的目光,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关注和被肯定,促使其更加专心地学习。当学生因不会回答问题而产生紧张的情绪和自卑心理时,教师的一个微笑就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心中的障碍。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好动作表情,给学生带去鼓励。

(二)以口头表扬促激励评价

教师表扬的话语能够为学生带来强大的动力。当学生回答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当他们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表达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肯定话语,要多给学生鼓励。“Excellent”“Wonderful”“Verygood”等赞赏性的评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出现错误或者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其给予激励性暗示与鼓励,如“Haveatry,you’resurelytomakeit!”“Comeon,youcandoit!”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使其以轻松的情绪进入到英语学习中。

(三)以书面语言评价激励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载体,同是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业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以简单的打钩或者打叉的方式来进行正误的评阅,而应该使用激励性的评语来传递自己对学生的期冀和希望。比如,在作文评卷的时候,教师可以圈出优美的辞藻和句式,在旁边画出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表示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质量较差但是字迹工整的习作,教师也可以写上鼓励性的评价:“加油,相信你的作业会如同你的字迹一样漂亮!”这种评价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自信,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

二、以发展式评价关注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参与度、思维水平和知识生成等各个要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英语的发展式评价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施: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书面作文,开展自评活动;其次,与同伴进行评价交流,找出错误或表达不当的俗语、句子结构等,划出写得优美的语句,对文章进行评级。最后,教师对评价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丰富性。

三、以自主互助式评价衡量结果,确立学习方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评价实现学生的自我反思,进而改进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

(一)自选评价方式,细化评价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准备自评手册,对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星期的英语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自评手册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评价的内容是作业、课堂表现、口语、听力、表达、单元测试等。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活动评比、学习档案、访谈、学习效果自评、家长的回馈评价、平时的考试测评等。高中英语学习的重点是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也应当更加丰富,使其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评价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积极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曾希玲 单位: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依据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不是战略性宏观设计,而是战术化微观布局,需着重两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后应该达到的教学愿景,这是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重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立足教学文本,着眼学生的内心学习需要,在兴趣激发、基础夯实和智力催生方面施以专项的教学活动,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

二、实施教学设计的基本常识

1.呈现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

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文本的核心内容,过滤出中心教学任务,从学生整体和个体学习需求出发,深入分析日常教学的瑕疵,明确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期望目标的差距,侧重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准确剖析学生的共性特征。

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英语初始能力做出准确判断,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或态度,方便教师在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时,能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三、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枝干”要素

1.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文本的结合必须有计划、分步骤,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稳步推进。

2.千方百计增加教学设计的多元化和趣味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3.彰显英语的交际性功能。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英语教学情境的教育意义,如可围绕groupworkroleplay等内容展开想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学习情境。

4.优化随堂提问,力求提问形式的多元化。

如,利用已知问题,帮助“温故”,达到强化基础知识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进行到某个节点时,为了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设问:“WhatarethedifferencebetweenAmericaEnglishandBritishEnglish?”提问是一门艺术,设问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在统筹各种教学资源和明晰多种教学实况的同时,为整体教学过程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提问。

四、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立足教材,在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实际出发,自我设计,扬长避短,创造性地布局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荣晓芳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中学

第三篇: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策略

一、引导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思维

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过于注重教学计划的完成,极少的提问,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极易走神,就算老师后来提问,学生也几乎回答不上来;还有的教师就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提问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答不上提的问题时,教师自己就开始讲解答案;还有的教师觉得提问太浪费时间了,就跳过了提问的环节。这就只是把教学当成了机械的任务在完成,丝毫不顾及学生的听课效率,这对学生是极为有害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首先给学生看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PPT,PPT的内容要有探讨性、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发学生深刻地思考。看完后,教师再根据所看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举手作答,适当地引导、提示学生思考的方向。在学生都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再引入教学的正题,开始正式的讲解,在讲解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地提问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当学到了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时候,要引入这个课题,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和喜欢的人、物、地点来举例,激发学生想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学生在定语从句中使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做铺垫。最后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用法,教师可以在屏幕上给出两组先行词一样的句子,例如,

1.Thisisthehouse______hevisitedlastyear.

2.Thisisthehouse______hewasborn.通过做这个练习题的过程,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逐渐加深句子的难度,让学生做句子结构分析。在这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才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应答如流。

三、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本身是比较无聊、乏味的,所以,教师要抓住趣味课题的一些方面,或者将课题做得有趣一些,吸引学生的眼球。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主体,提高课堂质量。

作者:张丹 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第四篇:学生为主体高中英语课堂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知我们一个道理,即生疑、发问很重要,疑问是推动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思考活动的源泉。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不理解的事物,他们都富有强烈的求知心理。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我们就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创设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比如,在学习Goodfriends这一单元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Doyouliketomakefriends?(2)Doyouthinkyouareagoodpeopleforyourfriends?(3)Whatshouldagoodfriendbelike?(4)Whatqualitiesshouldagoodfriendhave?因为这些问题和学生生活十分接近,所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生的踊跃回应,在我们由这些问题引出本单元的教学课题时,学生也都充满了兴趣,并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其中,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采用合理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我们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指挥者,要积极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不再是课堂学习的傀儡,而是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比如,在学习Goodmanners这一单元时,我就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利用网络技术自行搜集有关西方文明中饭桌礼仪的信息资料,并将其利用PPT课件形式整理出来,课堂上派出小组代表对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如此,我便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礼仪修养。以上为我个人对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英语课堂的两点粗浅看法,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在高中英语教学问题上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谢路萍 单位:河北定州中学

第五篇: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方式优化策略

一、多样的提问形式

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这才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直接就某一问题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先共同讨论,然后提问某一位学生。在“活动单导学”的模式下,具体的提问形式包括:

(一)一般式提问

一般式提问也就是让学生回答Yes或No的形式。比如:当教师要讲解Schoollife这单元的第一部分中的“Wel-cometotheunit的时候,为了能够简单了解到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DoyoulikeEnglish?2.DoyouthinkitdifficulttolearnEnglish?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形式就是Yes或No。简单的提问方式,既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又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二)特殊式提问

特殊式提问也就是以“Who、When、What”等词开头的提问形式。此处仍以Schoollife这单元的第一部分内容“Welcometotheunit”为例。当要讲解一些新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Whatdoes“huge”mean?Whatdoes“low-rise”mean?WhataboutcampusandschoolbuildinginChina?这种提问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到相关的句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选择式提问

选择式提问也就是学生可以根据问题选择一个答案的提问。由于有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教师采用选择式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四)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当学生自己阅读完“SchoollifeintheUK”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CanyoutalkaboutthedifferencesofthehighschoollivesbetweenUKandChi-na?这个问题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英国学校生活的特点,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英国学校生活与中国学校生活之间的差异。

(五)翻译式提问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也可以让学生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翻译式提问既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当前,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并不是全英讲解,在讲解结束后,他们往往会抽取几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其想要表达的意思。此外,不少英语教师要讲解英语课文时,会让学生将其翻译成汉语。这种英译汉、汉译英的提问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翻译能力。

(六)鼓励式提问

此类提问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当他们看到一连串读不通的英文字母时,就会降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利用鼓励式提问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元的导向方式

要高效运用多元的导向方式,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依据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导问;第二,借助多媒体进行导问;第三,借助真实的情境进行导问。比如,当教师要讲解WildanimalsPeriodSevenMaintask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保护动物的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和动物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可爱的一面,促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当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Howcanwehelptheanimals?借助多媒体进行导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该问题背后隐藏的意义。

三、有趣的提问方式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要采取有趣的提问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采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提问。这些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当教师要讲解Whatishappinesstoyou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引导语:Happinessisamother'swarmembrace,happinessisafriend’slovehug,happinessisanunselfishcare,happinessistheworld’sfriendlypraise.在引导语中,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ishappinessdoyouthink?此时,每位学生都会将他们遇到最幸福的事表现出来。借此机会,教师就应该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者:陈嫚嫚 单位: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第六篇:大集体备课新课程高中英语论文

一、科学管理,有序实施

(一)健全组织,统一管理

以桂林市为单位的大集体备课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预期成效,务必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加强引领。在广西课改专家、桂林市教科所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李陆桂老师以及桂林市高中英语新课程课改专家组的指导和引领下,于大集体备课活动前期成立了“大桂林中心备课指导组”,成员分别由市级高中英语新课程专家组成员(5人,另加名师1位,共6人)和各县中心备课组负责人(6人)担任;下设市区中心备课组(6人)和三个县中心备课组(第一组:全州、资源、兴安、灌阳;第二组:临桂、灵川、永福、龙胜;第三组:恭城、荔浦、平乐、阳朔)(县域中心备课组由各县教研室中学英语教研员负责相关协调工作);做到大集体备课活动由市英语学科备课指导组统一部署、协调安排,各县中心备课组根据各地域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大集体备课活动;各主备学校要求自觉服从学科专家指导组和中心备课组成员的管理和要求,做到任务承包、分工协作,确保集体备课求真务实、优质高效。英语学科大集体备课中心指导组(含市、县中心组,下同)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任务给各主备学校,要求各主备学校务必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各主备学校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任课教师人人参与,做到既分工又合作、集思广益,确保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质优效高,按时提交成果。教学设计与课件统一按要求提交给“大桂林中心备课指导组”,然后由学科专家组成员负责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二)统筹安排,落实任务

每学年或每学期初,大集体备课中心指导组负责人按模块单元将大集体备课任务酌情分配给各主备学校,并将任务安排细目表印发给各校教研组长,同时上传到“桂林市高中英语课改QQ群”,要求各主备学校的年级备课组组长具体组织实施完成,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按时完成。任务分配的宗旨是:主备学校以市区示范性高中和县示范性高中为龙头,引领市区普通高中或县域部分高中承担,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同一单元尽可能安排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担任其主备任务,以便大集体备课的成果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作用。

(三)丰富活动,注重实效

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执行力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王蔷2009)。因此,如何将英语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设计(大集体备课)之中,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并产生实效,一直是我们探寻的课题。为此,我们一开始就坚持把理论学习、课堂观摩、成果展示、集体研讨、技能竞赛(如优质课竞赛、评课稿比赛)等作为大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还增加了微课视频培训、制作与展示活动。三年来,我们英语学科组织和开展全市性的大集体备课活动达50余次,具体包括:集体备课活动筹备与工作安排会议、阶段性工作总结与交流会议、现场课堂观课议课、主备学校说课、教学设计与课件比赛、评课比赛、微课视频优秀作品展示、微格教学课堂展示等。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教学培训、外地名师进课堂观摩活动。学科专家组成员代表曾两次参加市教科所举行的桂林市大集体备课研讨会,分别介绍了我们学科组大集体备课的阶段性工作情况。各县中心备课组除了组织老师参加一些全市性的大型活动之外,还分别针对县域情况,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大集体备课活动。我们不仅按计划开展系列活动,而且每次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做到主题明确、任务落实、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确保实效性。

(四)搭建平台,碰撞交流

外语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智慧耕耘。因此,除了通过开展现场集体备课成果展示、说课、课堂教学等活动之外,搭建一个在线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启动大集体备课活动时,就同步建起了“桂林市高中英语课改QQ群”,至今,桂林市绝大部分的高中英语教师都加入了该群,这里是大集体备课成果上传和下载的地方;这里成了高中新课改和大集体备课的交流平台,群员们在这里畅所欲言,答疑解惑,交流心得,传递信息,感叹人生,常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五)汇集成果,共享资源

三年来,大集体备课所有主备学校的高中英语教师,尤其是高中2012级的任课老师,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设计了许多优秀的教案,制作了配套教学课件。按照市教科所的要求,市区中心备课指导组成员从提交的众多教学设计和课件中筛选出了一套高中英语必修1至必修5的教学设计(含配套课件,课件统一上传市教科所教学资源库),于2014年6月结集出版(内部交流)并发放到各校,实现资源共享,以利于日后各校年级备课组、各位任课教师结合校情和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与课件的二次加工,不断打造精品,有效实施,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六)制作微课,顺利起航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要求,市教科所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又有了新的任务和安排,即要求各学科开发和制作“高中英语微课程”。其实,我们学科组早在2014年秋季学期,就已经进行了两次“英语微视频”展示和培训活动,由五中的梁元军老师主讲,并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引起了较大反响。随后,阳珺老师也在英语课改QQ群展示了自己的微课视频佳作。由此,英语学科组开启了微课视频设计和制作之旅。2015年3月27号,我们组织全市约90余名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参加了市教科所举办的“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微课制作培训”学习,大家对微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参训老师掌握了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技术。我们学科组于2015年4月15日下午在逸仙中学成功举行了“桂林市高一、高二年级英语微格教学课堂观摩、微课视频展示活动”。在活动中,五中的覃萍、桂中的赖小龙、师大附外的甘朝敏等三位老师自己制作了微课视频,这些视频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微课设计思想、良好的语言表述功底、娴熟的视频制作技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桂林市高中英语学科微课视频设计和制作顺利起航!

二、形成模式,成效显现

(一)构建基本模式,实现“有效备课”

教学设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品质。根据先行课改省区经验,区域大集体备课通常可以采用专题式、主讲式、竞争式、引领式和互惠合作式等实践模式。三年来,我们通过大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桂林市英语学科大集体备课的基本模式,促进了“校本教研”。

1.规范操作流程

(1)明确任务,个人初备各主备学校年级英语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桂林市英语学科指导组布置的任务在集体研讨之前一周,分别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阅读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切实把准教学目标,抓住关键,思考如何进行单元整合,采取怎样的有效教学方式,开展哪些核心语言活动等。备课主持人根据组内教师特长和主要课型特点,分别布置教师有侧重地准备,即该教师为某一课型(如听说教学)的主备人,并写出备课提纲和说课稿。(2)集体研讨,碰撞升华在个人初备就绪之后,由主持人召集备课组全体成员进行集体研讨,具体内容包括:首先,相互交流上一单元教学中的体会和得失,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讨论主备单元,先由主备人说课,其他成员相互质疑研讨、碰撞思维。然后,集体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等。最后,形成初步方案,并提交指导老师进行审核。(3)科学设计,展示共享在集体研讨之后,根据指导老师意见,由主备人根据学科教学指导组制作的“教学设计模板”进行正式教学设计。设计好之后,经主持人和备课组其他成员审阅后,在全市大集体备课活动中展示,展示后由学科专家、名师和骨干教师进行点评。然后,将教学设计、课件和相关视频等资源打包(按统一格式标注),并通过网络上传到公共邮箱和QQ群“共享”,供桂林市区和各县高中老师下载使用。各校老师在主备学校方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本校和教学班级学情进行个性教学方案设计,充分发挥教学个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注意核心活动的设计,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4)深度反思,汇聚交流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老师的积极参与,搭建交流平台,学科指导组同步建好“桂林市高中英语新课改交流QQ群”,要求全市所有执教老师加入(最初主要是全市高2012级的任课老师),并积极开展交流讨论。授课后,教师对教学进行深度反思,对主备学校教学方案进行评估,鼓励大家撰写教学日记、教学反思或随笔,通过QQ群进行交流。主备学校老师能虚心接受其他学校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并根据具有建设性的提议对教学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主备学校要写出本校主备情况总结,包括备课过程情况、成效与问题、改进措施等,上交学科指导组组长。(5)总结评比,推介典型为了调动主备学校老师的积极性,提高其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英语学科指导组组织力量分别对备课成果以及学科老师参与全市大集体备课的情况进行评比表彰,树立典型,力推优秀作品。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根据专家组评议结果,以及各使用方案学校的投票情况确定。此外,为了激励广大教师认真参与大集体备课活动,市教科所还为参加教学设计和课件现场展示的教师颁发相关证书。

2.确定基本要求

(1)创新理念,理论支撑备课或教学设计时要严格遵循课改精神,依据《新课标》要求,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语言观、外语教学观、外语学习观,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和提炼,形成理论支撑、目标明确、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适切的外语教学设计方案。(2)结合实际,借石攻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备学校的老师要加强学习,注意借鉴他人尤其是先行课改省区外语教学教改经验,做到既博采他人之所长,又能结合我市和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可以汲取他人优秀教学设计中的精华,但要杜绝简单复制、粘贴他人成果;必要时需注明资源出处,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3)课型突出,目标明确主备学校老师要树立“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教育部,2003),遵循“总揽单元、科学整合、灵活机动、合理配置”的原则,教学设计要求做到课型特点鲜明。根据高中英语学科特点,一般分为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综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此外,还有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欣赏课、学习策略训练课。再者,新课程还鼓励老师开展学科研究型学习活动(如project)。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出现单一的课型,通常采用综合课型(如读写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课型,一定要做到教学内容有价值(Significance)、教学目标可实现(Attainabili-ty)、活动任务(Authenticity)、教学方法适切(Ac-ceptability)。此外,每个教学单元教学时数建议为6课时(45分钟/课时,40分钟课时制的学校可定为7课时/单元);要求每3周完成2个单元,每段安排1周复习,1周考试。(4)分层兼顾,优化设计主备学校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按好、中、低三水平层级分别进行预设,兼顾各层面的学校和学生,具体做法是,针对某些个性的设计,在教学模板的备注栏目中标注出适合哪个层次和水平的学校和学生,做到精心构思,优化教学设计。这样,使教学方案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代表性。(5)有效辅助,科学适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要求具备通用性、可控性、科学性、容错性、可移植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其设计和使用应遵循理论指导、开放设计、动态交互、适度运用、适量信息、有机结合等原则,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画面简洁、精炼、重点突出,风格统一协调,真正让多媒体起到画龙点睛、激发兴趣、辅助教学的作用,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电灌”现象。

(二)形成“教研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

大集体备课之前,不仅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甚少,就连学校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大多流于形式,传统的“单兵作战“”散兵游泳”式的方式较为普遍。通过大集体备课,名校、普通校、城市学校、乡镇高中的老师可以同台展示研讨,参与说课、议课,依托互联网建立的“课改交流群”拉近彼此的距离。桂中、师大附中、十八中、二附,以及大部分县中是享誉桂林市、广西乃至全国的示范性高中。这些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外语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这些学校的老师承担较多的主备任务,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其他普通高中也不乏值得挖掘的优质资源。因此,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中山、逸仙、一中、四中、五中、八中、十七中、十九中等8所市教育局直属普通高中学校(中山、逸仙中学现已为区示范性高中)分别承担一定的主备任务。此外,将桂林市所辖12县按地域分成三大中心备课组,分别以各县中学为龙头,并带动其他学校参与大集体备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Thewisdomofthemassesexceedsthatofthewisestindividual.)。这种采取“以示范性高中与普通高中相结合、以市带县、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教研共同体”、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又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整体推进桂林市外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汇编优秀成果,提供优质资源

历时三年的大集体备课,凝聚了桂林市高中英语教学一线教师的智慧,形成了物化成果———《桂林市高中英语新课程大集备优秀成果集》(必修1至必修5),为高中新课程的后续实施工作提供了不少优质教学资源,必将对整体推进桂林市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改善教研生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年来的实践表明,大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地领会《新课标》的理念、基本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终实现“有效备课”,即把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学生、研读教材,尤其是构思教学设计上,引导教师从一般性备课转变到对教学设计的思路上来,实施有效教学。我们通过参加培训,以提高理论素养,更新观念,增强新课改的适应性;通过主备学校说课和专家评点活动,以确保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科学有效;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检验集体备课成果,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共同教研,多出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组织备课成果评比活动,提供展示舞台,并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通过观看外地名师课堂教学,开阔视野,借“他山之石攻玉”;通过及时研讨大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找到解决方案;通过课改QQ交流群,绽放思想火花。总之,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促进学校教研组“生态”的改善,有利于“唤醒”教师沉睡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融合”课程、教材等文本视界和学生现实经验视界;形成“对话文化”,即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意义与价值(广西区课改办2012),给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合作、探究与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深度反思,亟需完善

三年的新课改和大集体备课之旅,让我们体味了新课改和实践共研的风景和快乐,收获颇丰。然而,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由于主、客观等诸多因素,大集体备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备课流于形式,督促管理待加强

由于少部分学校和老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之学校教研主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集体备课缺乏指导、督促和检查,因此,没能真正做到按集体备课的要求和流程去做,备课依然“传统化”,即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准备轻课后反思、重任务完成轻课堂实效。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何以质高效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课改实施的久远,部分新课程主体出现“倦怠”和“麻木”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科所、市县中心备课指导组、主备学校和教研组务必加强调研、强化管理、有效督促和检查,并形成制度,使之常态化,以建立求真务实的管理机制,确保实现“有效备课”。

(二)质量存在问题,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从所提交的作品来看,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是,由于是新教材,大多为提前备课,难免存在不合理现象,如单从主备学校学情和校情出发进行设计,任务与活动缺乏层次性,普适性不强等。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教学设计根本不按学科组统一的教学设计规范进行,而且质量低劣,纯属为了“完成任务”。更有甚者,少数学校或教师提交的教案与课件属于全盘照搬,严重地抄袭他人成果。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作为教师,务必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责任意识,同时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三)参与不够主动,激励机制需改善

从几年来的备课组织和管理工作实践来看,发现不少教师对大集体备课热情不高,其原因多种,一方面,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提前备课更加重了负担,不少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另一方面,不少教师没有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大集体备课的成果,去寻找和提炼有用的精华,或者有些教师确实发现少数低劣“产品”后,对大集体备课信心不足;还有,参与集体备课,缺乏及时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回报,导致教师参与大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日后需完善激励机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给予优秀者以肯定和奖励。

(四)实效不够理想,创新发展有空间

面对新教材,内容多、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学生基础不牢,学习不主动,且学习能力不强,课堂效益难于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没能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新课程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鉴于此,上下需加强研究,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发现和研究课堂教学“真问题”,加强专业引领,坚持送教下乡,以强带弱,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教师通过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吃透《新课标》,熟悉新教材,立足“以学思教”,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创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执行力,确保英语新课程有效实施。

作者:肖满涛 李陆 桂龙文 康艳云 单位:广西桂林第八中学 广西桂林市教科所 广西桂林永福县永福中学 广西恭城县莲花中学

第七篇:新课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1.英语阅读教学的通病所在。

而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无非就是传统的让学生机械阅读,机械记单词,以一种逼迫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与指导。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状态大体是三种形式的。(1)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点至上的原则,而却出现了淡化语法的情况,这都是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2)虽然广大教师对于新课程体系下的教材能够初步掌握,但是由于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对新课标教材的阅读教学本质认识还不够。(3)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数是填鸭式教育,即学生被动学习,简言之,就是教师耗时过多,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探究的动力,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此类现状所衍生出的问题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显然,这种传统式的英语教学已经与快速发展的教育列车完全脱轨,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不断调整其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与策略才能使受教育者不断接受新鲜的血液来提高自身能力。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来说,阅读是学生能够接触到英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尤其在高中时期,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成绩能否快速提高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阅读各种类型的英语读物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语感,从而一步提升口语能力。因此,调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行动在新课程体系的光辉带领下就越发显得褶褶生辉。而新课程这个大背景就已经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挑战,那么在此基础上,只要抓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一些习性与特点,进而制定出一系列计划即教学策略的细微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英语成绩一定是会有所上升的。所以,广大英语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就要根据现状以及数据整理整合出一套适用于高中生和教师共同的进步与发展的英语教学策略,当然,对待传统教育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已经存在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加工与调整,再把它放到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组合,微调,从而形成基本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不但适合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也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这也是研究本课题的意义所在。

二、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调整的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主动式学习模式。

目前来看,学生对于常规的英语阅读教材兴趣点很低,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与培训上就要选择内容丰富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点的一些文章进行教授,如小说、影视娱乐等一些符合青少年年龄发展特点的读物为切入点进行编排,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更会主动阅读,并在无意学习中不断扩充词汇量。

2.转变教育观念,进化教育思想。

由于陈旧的教育思想也导致了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急速骤减,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现状,更从一定程度上进化了教育思想。

3.增加英语课外活动的项目。

集体备课计划范文8

“打铁先要本身硬”,作为教导主任,本身就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佼佼者,这样才能当好“排头兵”、“领头雁”。28年来,我始终没有脱离教学第一线,始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学生的学法指导,始终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成绩置于首要地位。在我的课堂上,知识与能力并存、激情与幽默共生、教法与学法共赢。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2011年化学全县第一,2012年化学中考全县第二。因此获得了永吉县教学提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学期内我至少做示范课两次,日常的课堂教学对全体教师开放。科学的教学环节,和谐的双边关系,良好的教学技能,深受老师的推崇。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业务素质,才使得教学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加大工作执行力度,突显教学计划实效性

俗话说“高度决定力度,力度决定影响力”,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导主任,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使教研活动,日常管理有的放矢。本期教导处有效组织月考两次,做到监场,评卷双严格。个体、集体质量分析两夯实。组织学生竞赛3次,注重命题的基础性、新颖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组织教研活动3次。第一周的骨干教师引路课,第二周的特岗教师汇报课,第九周的教师展示课,强化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实现布置、落实、总结、评价一条龙。组织集体备课7次,教导处定时间、定科目、定主备人、定备课内容。学科组长组织备课,组织听课,组织评课,做到个体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实现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系列化。教学检查是教导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期检查书案“明师心语”学生作业,听课记录等各3次。坚持检查的经常性,细致性和客观性。经验告诉我,制定计划容易,执行计划太难;执行计划容易,落实计划太难。经验还告诉我:精细的布置,严格的检查,客观的总结,能使教学计划有效落实。

三、加大欣赏教师力度,突显教学总结实效性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教师也是夸出来的。对此,教导处充分利用黄榆九年制学校的三类总结,即每周的工作总结,各类活动的总结,期中、期末的总结,大力弘扬教师的正能量,极力扩大教师的闪光点。例如,利用周总结,对废寝忘食、早来晚走、带病工作、取得阶段成绩的教师进行点名表扬。利用教研活动挖掘教师的潜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用教研活动总结,对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的特岗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以增强年青一代的信心,激发年轻一代教师的工作热情。利用学生知识竞赛,为“学习高分”的学生,发奖状,发喜报,扩大正面影响的范围。利用期中、期末工作总结,对全体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的评价机制弘扬正气,打击邪气,形成了良好的教研风气。现在我校的教风正,学风浓,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明师高徒”工作正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教导主任对一线教师要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狐疑;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贬低;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指责,让正气和政绩占领教学这块主阵地。

四、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突显教学秩序实效性

黄榆九年制学校施行中小一体化管理,在承担中学部8个班教学任务的21人中,有11人跨学部:既在中学部教主科,又在小学部教副科,占任课教师的52%;有10人跨年段,占48%;有13人跨学科,占62%;有6人要承担放学送队任务。这给教导处的工作带来了难度,一是排课表难,二是串课难,如果有的教师请假或参加上级组织的活动,会使课程安排难上加难。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师上课不至于出现学部冲突、学科冲突、年级冲突,桌面上总有5种表:(1)任课教师分工表,(2)中学课表,(3)小学课表,(4)作息时间表,(5)送队教师表,安排串课这根神经时刻没有放松过。在日常的工作中,几乎有90%以上的日子在重复同一项工作,那就串课,有串课就需要与小学部教导主任协调;与科任教师协调;与德育处协调。正是因为不断的协调,才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持续。

五、加大教学指导力度,突显教学质量实效性